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基地調研報告多篇

基地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基地調研報告

按照省委組織部《關於對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有關問題進行調研的通知》要求,南平市委組織部於3月24日至28日組織了專題調研組,赴建陽、邵武、順昌3個縣(市)進行調研。調研過程中,調研組召開了兩場座談會,走訪了6個鄉鎮(街道)、6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和3家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並進行查閱文件資料、個案分析、認真研討。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近年來南平市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組織始終把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作爲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圍繞加強黨員先進性建設,促進海西區綠色腹地躍升發展,積極探索新途徑,推出新舉措,使黨員教育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更貼近黨員的需求、貼近時代的發展,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據統計,xx年1月至xx年12月,全市累計受訓黨員421.24萬人次。

1、創新干部培訓“學時累計制”,黨員幹部大規模培訓工作有效落實。發揮各級黨校的主陣地作用,對黨員幹部進行輪訓,是黨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形式。爲了創造性地落實好大規模培訓幹部任務,xx年開始我市在全市推行幹部培訓“學時累計制”,即幹部通過各級各類培訓和在職學習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經過有關考試後,進行學時登記,累計達到規定學時的確認爲達到幹部培訓要求。該做法有效地解決了黨員幹部培訓的工學矛盾問題,促進了大規模培訓幹部任務的落實。省委組織部向全省推廣了這一創新做法。在積極推行幹部培訓“學時累計制”的基礎上,近年來,我市又相繼創新推出“武夷領導幹部論壇”、“自主擇學”、“現場教學”等舉措,並組織黨員幹部走出去,赴江蘇蘇州、浙江台州、紹興等發達地區學習培訓,有效地提高了黨員幹部培訓的質量和效果。xx年,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清概在“武夷領導幹部論壇”上爲市委黨校全體學員和市直機關黨員幹部作了一場《融入大局 躍升發展》專題報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我市還於xx年在全省率先爲市、縣兩級黨校和市黨員幹部電教中心建成中央黨校遠程教學c級站,提高了黨校教學層次。這些創新舉措,有力地推進了大規模培訓幹部任務的落實。五年來全市共培訓幹部18.61萬人次,其中黨員幹部17.82萬人次。

3、從閩北實際出發,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取得實效。閩北共有農村黨員8.55萬,抓好農村黨員的教育培訓,對於推進綠色腹地新農村建設具有極爲重要意義。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突出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注重發揮鄉鎮(街道)農村黨員幹部管理服務中心的作用。全市116個鄉鎮,23個街道全部成立了農村黨員幹部管理服務中心,中心將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作爲管理和服務黨員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農村黨員先進性管理,加強了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情況的考評。二是紮實開展黨員電化教育。在農村廣泛開展“黨員電教科技興農”活動,市委組織部相繼製作下發了《走進南平機制》、《村帳託管》等一批較高質量的電教片,農村基層黨組織廣泛推行了“1+x” 播放制、“電話預約制”、“電教超市”等富有特色的播放收看方式,全市共建立黨員電教科技示範基地326個,培育黨員電教科技示範戶3560戶,增強了農村黨員電化教育的實效。三是“流動黨校”送教下鄉。如建陽市從xx年起每年在鄉鎮開設“流動黨校”培訓班,採取集中面授、分散自學、集會考試的形式對農村黨員進行培訓,三年來,共辦流動黨校學習班13期,培訓農村黨員1400餘名,提高了農村黨員的培訓質量。四是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爲了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我市從xx年開始,在全省首創通過舉辦面向村幹部和農村實用人才的大專學歷班,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在招收學員過程中,注重推薦比較優秀的農村黨員參加學習。實施這一計劃以來,全市共有952名村幹部和實用人才參加了各類大專班次學習,其中農村黨員佔學員總數的84.24%。

4、健全和落實保障機制,整體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水平。在陣地和經費保障方面,各地共建設各類黨員教育培訓陣地2531個,各級各部門累計投入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經費達2626.73萬元。農村、社區基層黨組織黨員電化教育雙機配備率達到100%。在每年安排黨費用於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對離退休幹部黨支部、非公企業黨組織、退管站片黨組織實行黨費回撥。一些鄉鎮黨委、政府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經費保障比較到位。如建陽市將口鎮鎮財每年撥給每個村5000元用於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等工作。在師資保障方面,各地都很重視黨員教育培訓的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由黨校教師、專家學者、科技人員、先進模範人物和領導幹部組成的黨員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市委組織部已建立了由150多名省上專家、教授和本市黨政幹部、企業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組成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師資庫,並進行滾動式管理。結合市委黨校升大專體制,將市委講師團與市委黨校師資力量進行整合。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黨員教育培訓專兼職教師1472名,其中兼職教師1346名。在學習時間保障方面,對黨員參加教育培訓時間作出明確規定,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黨員累計不少於12天,其他黨員累計不少於6天。

二、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調研情況看,雖然各級黨組織都普遍重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但由於一些主客觀因素影響,我市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黨員教育培訓時間難保證的問題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農村、社區、非公企業和流動黨員。這些黨員白天大都從事生產或經營活動,工學矛盾問題較爲突出,專門組織集中教育培訓不大可能。晚上和週末則或由於居住分散難集中;或由於黨員參與集體學習教育活動的意識不強而不想集中;或由於一些基層黨組織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認識不到位而不願組織集中,所以集中教育培訓也很少,主要以黨員個人自學爲主。而對黨員個人自學的“考學”機制還不夠完善和落實,造成這些黨員教育培訓時間實際難以保證。

二是黨員教育培訓的形式不夠靈活,內容不夠豐富,較大地影響了黨員的積極性。從機關黨員的教育培訓看,很多機關黨組織還是以讀報、讀文件或觀看一些電教片爲主,政治理論學習沒有與業務能力提高很好地有機結合,形式也比較枯躁單一,黨員興趣不大,難以收到實效。特別是一些黨員人數較少的機關單位,如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這些單位黨組織要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集中教育培訓更加困難。調研中,一些機關黨組織負責人無奈地說:“我們一個黨支部就三五個黨員,集中在一起讀讀書念念報收效甚微,想邀請一些領導或專家作專題講座又不好組織。”對於農村、社區和非公企業黨員,教育培訓時間尚且難保證,就更難說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三是黨員教育培訓的保障機制有待進一步落實。總的來看,在黨員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上,市、縣管黨費由於總量不大,投入黨員教育培訓的經費有限。各級財政的投入也有限,據統計,xx年至xx年,全市各級財政共投入黨員教育培訓經費920.37萬元,平均每個黨員每年19.32元,但主要是用於確保大規模培訓幹部任務的落實。不少基層黨組織,特別是農村、社區和非公企業黨組織黨員教育培訓經費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陣地建設比較薄弱。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基層師資隊伍弱化問題不容忽視,如政和縣黨員教育培訓師資隊伍普遍存在青黃不接的狀況,尤其是缺乏中青年專業技術帶頭人,全縣只有4名專職教員和44名兼職教員。

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黨員加強自我教育的意識不夠強。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強自身的教育培訓,不僅是一個黨員的基本權利,也是應盡的義務,對參加集體學習培訓或個人自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強。一些行政村還存在黨員參加黨組織組織的學習教育活動拿誤工補貼的現象。二是少數基層黨組織抓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不夠有力。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以應付的思想抓黨員教育培訓,不願積極地進行改革創新,探索有效形式,致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流於形式。三是外出流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據統計,目前我市共有流動黨員8284名,其中外出流動黨員8150名。已建立駐外黨組織27個,有641名流動黨員、112名入黨積極分子納入教育管理,絕大多數外出流動黨員還是由流出地黨組織進行管理。而由於人力、物力及外出黨員流動性大等原因,流出地黨組織對外出流動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往往不夠到位。三是黨員教育培訓的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主要是組織領導上,抓幹部教育培訓的機制比較健全,而抓黨員教育培訓的機制還不夠完善,不夠落實。中央、省上尚未出臺專門的工作規劃,缺乏強有力的推進舉措,導致基層黨員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陣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缺乏保障,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也缺乏抓手,如對於一些非公企業主不願支持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問題,只能靠多進行深入細緻的溝通,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措施。

三、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對策建議

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事關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事關黨的基層基礎。要結合貫徹落實《關於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實施意見(試行)》,針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持續力度和落實力度,着力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

一要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自我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結合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談心交心等,加強對廣大黨員的教育引導,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通過持久、深入的灌輸,使他們進一步意識到,參與黨組織開展的黨員教育培訓活動,以及經常性地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工作能力,不僅是一名黨員的基本權利,更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真正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應付學”向“認真學”的轉變。要結合推行黨員承諾制,深化農村黨員先進性管理等工作,加強對黨員教育培訓情況的跟蹤管理,把黨員參與黨組織開展的教育培訓活動情況作爲民主評議黨員和落實黨員獎懲的重要內容。對那些積極參加的黨員,給予表揚激勵,在評先評優中優先考慮;對那些無正當理由不參加黨員集中教育培訓的黨員給予嚴肅批評,並且不得參加當年優秀黨員的評選,長期不改正的,按黨章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要加大改革創新,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的不同需求,在教育培訓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途徑。在教育培訓的內容上,在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廣大黨員頭腦的同時,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別黨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知識培訓,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對機關黨員,以創建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黨組織爲載體,着眼於知識更新和能力提高,着重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加強對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學習,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知識的學習,真正做到懂全局、融全局、促全局。黨員領導幹部還要突出抓好處置公共事件等方面能力的培訓;對農村黨員,加強近年來中央和省委、市委對新農村建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學習貫徹,加強市場經濟、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等知識的培訓,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農民羣衆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對城市社區、非公企業和流動黨員,注重宣傳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對城市社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技能和維權知識等方面培訓,增強黨組織對他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教育培訓的形式上,一要注重“請進來,走出去”。如,對於機關黨員,可以採取定期邀請領導或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組織機關黨員到掛鉤幫扶的互動聯動村、先進基層黨組織、產業集中區或工業園區參觀學習。對於農村黨員,即要結合深化農村工作機制創新,發揮科技特派員和農村實用人才作用,把“致富能手”、“土專家”請進課堂“現身說法”,傳授致富經驗和技術;又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電化教育科技示範基地、黨員科技示範戶的作用,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增強黨員對農村實用技術的感性認識。二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黨員電化教育、遠程教育、黨建網站、手機短信等現代手段,變傳統培訓爲現代培訓,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提高培訓工作的實效。三要互動交流學。在集中學習的形式上可採取互動交流、隨機定人即席發言、以黨小組爲單位進行專題討論。對於農村黨員,可依託產業協會、戶代表議事點、文化中心戶等平臺進行集中學習交流。四要機關小單位聯合學。對於黨員數較少的機關黨組織,可以採取聯合的方式組織學習。比如市委組織部在邀請xx大代表詹夷生同志作xx大精神學習輔導、以及邀請專家作《憲法》知識講座時,同時邀請市直黨工委、市委黨校、團市委等機關單位黨員參加,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要村企、社企共建學。對於受條件制約難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非公企業黨組織,可結合村企共建、社企共建,通過聯合村、社區黨組織開辦黨員“夜校”等,充分利用企業所在地基層黨組織的活動陣地等資源,達到共贏共促的效果。六要探索提升個人自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對於大多數黨員,特別是農村、社區、非公企業和流動黨員而言,經常性地組織進行集中學習、集中教育培訓是難以做到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要以黨員自學爲主。要在如何提升黨員個人自學質量上進行更多的探索。可以借鑑幹部培訓“學時累計制”的做法,對各類黨員教育培訓提出具體量化要求,制定出學時學分的量化辦法。基層黨組織提出學習目標要求,提供相應學習資料,由黨員個人進行自學,並經過一定形式“考學”後,進行學時登記,累計達到規定學時的確認爲達到教育培訓要求。

四要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要進一步做到齊抓共管。重點是健全完善黨員教育管理聯繫會議制度,聯繫會議抓好黨員教育培訓的政策措施、中長期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階段性工作重點的研究制定,並負責組織實施。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覈評價。各成員單位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抓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各地黨委相關工作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員教育培訓職能機構。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自身職能,積極配合做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要進一步落實領導責任。結合貫徹落實《關於建立健全地方黨委、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試行)》,進一步明確各級黨委(黨組)及有關職能部門抓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地方各級黨委、部門黨組(黨委)黨員領導幹部要根據單位職能和各自分工,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聯繫點,經常深入調查研究,指導推進工作。要進一步落實考覈獎懲。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情況作爲考評各級黨委和有關部門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對於那些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抓得緊,抓得實,並且取得實效的黨組織給予激勵;對那些不重視、不落實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黨組織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大學生活動中心設計基地調研報告

一、調查目的:

瞭解並深入調查一餐基地環境,以便更好的處理好所要設計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與基地周邊環境、場地、室內外環境的關係。

基地概述:

設計擬在我校建一座大學生活動中心,建築總面積約xxxx平米,該工程擬建於校園內一餐位置。基地形狀大致爲x形,建築總面積約爲xxxx平米,地形平坦,可忽略地表的起伏對建築建造的影響。基地靠近校園中心位置,與行政樓距離較近。校園南部爲教學區域,西北部爲學生宿舍區,是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交通交匯點之一。基地南邊爲xx西路,西北方毗鄰學生公寓,與第二餐廳遙遙相望。站在基地位置向東望去,視線穿過圖書館前的廣場可以欣賞到xx湖的美麗景色。

二、環境分析:

基地南側的xx西路是連接校園外環路與內環路的主幹道之一。通過xx西路向西可以聯繫到校園西部的商業區域。在課下尤其是晚上,該商業區域會聚集大量的學生人流。這些人流通過xx西路可以方便地到達基地位置。xx西路南部爲校內綠化帶,是教學區域、宿舍區域、行政辦公區域之間設立的緩衝帶。該綠化帶相對宿舍區域較遠,周圍場地功能多樣,是區域矛盾的集合區域,不適合學生在此進行各種活動。該區域的設置是爲緩解區域之間的矛盾和營造教學區域的安靜學習環境而設置,可以與各教學樓周圍的綠化聯繫融合。因而綠化帶內不會存在大量人流的聚集,但是與綠化帶相聯繫的道路卻都會有很多的人流通過。

基地向東北穿過xx西路爲校圖書館,通過xx西路向北可以到達學校北門,學校北門因距離宿舍較近,是學生平時出入校園的主要出入口。基地東北部是校圖書館和xx湖,是學生平時進行閱讀背誦和放鬆心情的地方,在課下同樣會吸引很大的學生人流出入。

基地西北部爲學生宿舍區。此區域距離基地位置最近,聯繫方便,學生可以方便地到達基地位置。但由於一二號公寓與基地銜接過近,基地位置建築物的存在會對這兩個公寓樓的學生到達公寓南部的其他區域形成一定的阻擋作用。這兩個公寓樓高度較高,且基地與這兩個公寓樓之間的道路相對較窄,道路兩側又栽培有大樹,對於處於基地位置的設計建築物來說,從宿舍區域來看,很難形成較好的景觀。或者說不易於尋找到較好的建築觀察角度。

基地毗鄰內環路,通過內環路、xx東路可以聯繫到六號教學樓。六號教學樓的人流會通過校行政樓後的內環路和校圖書館前的廣場到達更多的區域,這樣就給基地位置的設計建築帶來了大量人流。學校車輛的進出設計爲南門進北門出。車輛大致從南門進入通過廣場路、校行政樓外圍的內環路和名人路,從北門出去。車輛的經過使基地周邊的人流與行進的車輛產生了矛盾。在進行建築設計時要注意這一點。

三、設計思考:

學校的教學辦公和生活住宿兩大區域相互分開,體育場、xx湖、圖書館、基地、商業街自東向西地分佈在兩大區域之間,起到聯繫兩大區域的作用,基地位置又正好處於這中間的位置,是各種矛盾集合的地方,同時基地所處的位置又存在很多的優勢。

a 校園內建築物的高度大致相同,顏色一樣,在形體上,校內的規劃設計通過綠地、水面、廣場的設計來去除建築造型單一所帶來的枯燥的感覺。在進行建築設計時,可以通過借鑑這樣的方法來彌補一些設計上的遺憾,同時也應注意遵從校園規劃的設計原則,讓設計的建築與校內其他建築相互呼應。建築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僅是建築設計對自然的尊重,更是建築設計對地域文化和歷史的尊重。這是環境表現在建築設計上對建築設計的制約。

b建築造型的考慮要結合基地平面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藝術造型反面,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本質是建築設計表達的精神情感與環境完美相結合,誇張的對比和形態的相似都可以作爲構築精神環境融合的方法。但是作爲教育類建築,對於誇張的對比的手法的運用要慎重考慮選擇。

c對於教育類建築來說,在進行設計是要考慮到建築對於學生的情感影響,也要注意建築對於學校工作人員的意義。在進行設計時要注意思考政治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係影響。政治和建築都會對時代產生影響,兩者之間總會存在矛盾,協調好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是考研建築師的一道題目。

國土資源局農村宅基地管理調研報告

農村宅基地具有生活和生產雙重功能,但由於農村宅基地無償無期限和無流動的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村宅基地的無序擴張,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城鎮化進程的緩慢由於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面廣、工作量大、情況複雜、實施效果不甚理想。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農村住房建設缺乏規劃引導,佈局零亂。

長期以來,對農村規劃投入少,農村規劃進展緩慢。農村村莊建設規劃編制由於缺乏村鎮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村建設,農民住宅處於低水平重複建設之中,出現“只見新屋,不見新村”的現象。

(二)農村“一戶一宅”制度難以貫徹落實,出現“一戶二宅”、“一戶多宅”現象。

自治區對農民宅基地雖然有具體規定。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多、基層政府對農民建房缺乏正確引導和管理,再加上採用的是無償、無期限的使用制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農村建房處於無序狀態,亂佔、多佔現象嚴重,普遍出現了農民超標準佔用宅基地建房和未經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任意建房,建了新房也不願意交出閒置下來的老宅基地,出現“一戶二宅”、“一戶多宅”現象。

(三)宅基地轉讓受現行法律法規限制,農村出現大量閒置宅基地、閒置住房。

農村宅基地的性質屬於農村集體所有,按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規定,農民對自己依法獲得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不能進行轉讓。但從現在請款情況看,除了本行政村內相鄰戶間的調劑和父母與子女間因分家析產以及農戶經批准後因客觀原因由村委重新安排而發生的流轉外,沒有其他形式的流轉。由於宅基地的不可交易性,一方面大量農民進城後,農村的房子都閒置着;另一方面有的農民在城市賺到錢後,在城市裏買房的同時,又在農村修建新房,捨棄老宅破屋,進一步擴大了宅基地佔用的土地面積,也使農村出現大量的閒置宅基地、閒置住房。

(四)農村宅基地違法案件屢屢發生,查處難執行難。

一是符合村莊規劃和用地條件的農戶,由於種種原因未經批准就建設了房屋,造成違法佔地。二是不符合規劃也不符合宅基地審批條件,個人搶佔宅基地的。由於我鄉(鎮)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少,很難實施有效監管,對這些違法案件的查處在現實中很難執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只有查處權又沒有強制執行權,申請法院執行又要履行繁瑣的程序,具體執行起來也很困難。

二、加強農村宅基地利用和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嚴格依法行政。

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在農村特別要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宣傳和普及力度,在全社會形成集約節約用地的輿論氛圍,提高廣大農民羣衆依法用地意識。要切實加強鄉(鎮)國土資源管理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宅基地管理中的作用。要進一步健全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制度,發揮村級土地協管員的作用,加強農村宅基地的日常監管,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爲。對亂佔與濫用耕地建房等違法行爲,國土、建設、法院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執法合力,堅決依法查處。

(二)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確保農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如期發證到戶。

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是依法保護宅基地使用權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統一登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通過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可以有效規範農村住宅建設,防止亂佔濫用耕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認真按照國土資發〔xx〕146號“關於進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要求,集中力量,克服困難,在對本轄區現有農村宅基地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力爭在xx年底前,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做到權屬糾紛基本解決,農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發證到戶。 (三)制定宅基地利用和管理的獎懲政策,盤活農村土地存量。

對“一戶多宅”和空置住宅,各地要制定激勵措施,鼓勵農民騰退多餘宅基地。凡新建住宅後應退出舊宅基地的,要採取簽訂合同等措施,確保按期拆除舊房,交出舊宅基地。允許村民將原宅基地和房屋與其他村民自願協商後有償調劑給有條件申請宅基地建房的本村農民。鼓勵農村村民進城落戶,對已在城鎮購置商品房定居或願意進入城鎮規劃區定居,並自願退宅還耕且以後不再申請新宅基地的農民,,其宅基地還耕後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農民放棄宅基地後,不影響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益,不影響其作爲農民身份享有的原有政策待遇。同時積極探索“宅基地置換”模式,將分散居住的農民集中起來,搬入新建多層或規劃合理的住宅中,“騰出來”的農村非農建設用地可以從事其他用途。

(四)深入開展調查清理工作,規範和保護農民建房。

要以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爲契機,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空心村”和閒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一戶多宅”的調查清理工作。要嚴格宅基地申請條件,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要規範農村宅基地申請報批程序,健全公開辦事制度,提供優質服務。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前提下,鼓勵農村村民新建、改建、擴建住宅,要充分利用村內空閒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廢棄地。凡村內有空閒地、老宅基地未利用的,不得批准佔用耕地。要按照城鎮化和集約用地的要求,鼓勵集中建設農民新村。使農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走上合理化、規範化軌道。

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項目調研報告

爲了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努力使庫區羣衆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着落、脫貧致富有盼頭,同心同德建設和諧穩定新庫區”的指示精神,實現“三有一新”目標,市政府辦公廳於印發《關於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通知》(渝辦[]35號),把渝北區納入“1+15”移民培訓就業基地項目實施單位,要求從開始,完成項目任務。爲了推動項目實施,區政協成立了課題組,深入渝北職教中心、區移民局、區教委等單位進行座談,就我區依託渝北職教中心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基地項目實施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予概要報告。

一、項目實施的緊迫性

(一)依託渝北職教中心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是實現“三有一新”目標的迫切需要

7月,經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准,國務院三峽辦印發《三峽移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三峽移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目標、措施和任務。渝北是三峽工程淹沒區之一,依託渝北職教中心優勢資源,建設三峽培訓就業基地,加快三峽移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進程,是實現庫區羣衆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着落、脫貧致富有盼頭,建設和諧穩定新庫區“三有一新”目標的基礎性工程,意義重大,應抓緊實施。(二)依託渝北職教中心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是完成市政府交辦任務的迫切需要

3月,市政府下發通知,印發《三峽工程重慶庫區移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規劃(-)》(渝府[]36號),把渝北區納入規劃範圍。要求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通知》要求,在庫區建設“1+15”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明確規定三峽庫區移民培訓就業基地近期建設任務安排在3年集中完成。是最後期限,時間緊,任務重,應高度重視,儘快決策實施。如果遲疑不決,不僅不能如期完成市政府交辦的任務,而且還不能享受三峽庫區移民工程用地指標政策和國家以及市政府專項經費補助,坐失良機,造成損失。

(三)依託渝北職教中心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是創建全國中職示範學校的迫切需要

1月,我區召開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把確定爲“學校建設年”,明確提出“力爭渝北中學創市級示範高中、渝北職教中心創全國中職示範學校和南華中學創市級重點中學成功”。調查表明,渝北職教中心創全國中職示範學校雖然還有許多困難,但最大的問題是學校佔地面積小,在校學生多,生均校地面不達標。如果依託該校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可以充分享受三峽移民工程用地指標政策,有效解決渝北職教中心佔地面積小的問題,爲打造全國中職示範學校創造極爲有利的條件。

二、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渝北職教中心自1990年創辦以來,歷經艱苦創業階段到合併擴建階段再到創重提升階段“三步走”戰略,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正向建設全國中職示範學校目標奮進。自成功創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以來,渝北職教中心不僅榮獲全國半工半讀試點中職學校、全國教育網絡系統示範單位、全國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xx普法”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標兵等衆多國家級和市級先進集體榮譽,而且還分別於和先後兩次被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命名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良好基礎。

(一)渝北職教中心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基礎能力

調查表明,該校現有校地132.5畝,校舍建築面積92910m2,教學班216個,在冊學生10756人,教職工443人(其中外聘125人),開設有電子、機械、汽車等6大類20個專業,資產總值約5億元,是重慶3個萬人中職學校之一,是區內實施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項目最理想的依託單位。

(二)渝北職教中心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實訓場所

實作訓練是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最關鍵的指標。渝北職教中心先後投入4893萬元,修建了總面積達23000m2、有65個專業實訓室的實訓基地,可供3000餘名學生同時實訓,設備總值達2896萬元。該校實訓基地先後被評爲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示範性電工電子專業、數控專業、汽修專業實訓基地,可爲三峽移民實施專業技能實作訓練。

(三)渝北職教中心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師資力量

調查表明,該校現有教職工443人。其中研究員2名,國家級名師1人,市級名師提名獎、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46名。專任教師中的“雙師型”教師比例達40%,另有35名教師參加了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師資力量強,能滿足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需要。

(四)渝北職教中心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專業支撐

該校專業設置實現了由傳統專業轉變爲以工科專業爲主的突破,建成了6大類20個方向的專業結構。其中,電工電子專業成爲全國首批示範專業,機械製造、計算機專業成爲市級示範專業;目前電子與信息、數控技術、汽車製造與維修3個專業正申報爲國家級骨幹專業。這些專業切合渝北優勢產業實際,可以爲三峽移民提供多種專業技能培訓,並且具有良好的就業市場。

(五)渝北職教中心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校企合作資源

該校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實現了園校互動、校企融合,先後與60餘家企業和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與10餘家企業開展了產教結合,不僅可以爲三峽移民培訓提供技術支持,而且還可以提供就業市場。近3年,該校每年爲社會培訓農民工、三峽移民、安全技術人員等各類人員8000名至10000名,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調查結果表明,該校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基本條件。

三、項目實施的主要困難

渝北職教中心雖然已基本具備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諸多有利條件,但對照市政府《三峽工程重慶庫區移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規劃(-)》和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通知》制定的建設標準和要求,我區依託渝北職教中心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還存在校地校舍缺、標準廠房少、設施設備差等主要困難。

(一)校地校舍嚴重不足

市政府規劃分近期和遠期兩個階段建設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校舍,其中近期完善和擴建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校舍9.57萬m2,遠期建設9.48萬m2,合計19.05萬m2。按“1+15”的項目實施框架,16個基地平均建設校舍1.190625萬m2,佔地均18.04畝。目前,渝北職教中心佔地爲132.5畝,約87450m2,在冊學生10756人,生均校地面積僅8.13m2。該校創建國家級中職示範學校必須達到生均校地面積22m2的標準,尚差226.03畝校地,加上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校舍建築用地,兩個項目共需新增校地244.07畝。

(二)標準廠房面積較小

市政府規劃分兩步建設三峽移民實訓就業基地標準化廠房,其中近期建設20.05萬m2,遠期建設55.6萬m2,合75.65萬m2。按“1+15”的項目實施框架,16個基地平均建設標準化廠房4.728125萬m2。目前,渝北職教中心實訓基地標準化廠房爲23000m2,爲在校學生提供實訓尚有困難,更無力爲三峽移民提供實訓基地標準化廠房,必須重新修建。

(三)設施設備數量較少

市政府規劃分兩個階段爲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配置教學、實訓設施設備,其中近期配置11802臺(套),遠期配置33240臺(套),合計45042臺(套)。按“1+15”的項目實施框架,16個基地平均配置設施設備2815臺(套)。目前,渝北職教中心配置有總值爲2896萬元的設施設備,但僅僅能基本滿足在校學生的教學和實訓需要,尚無力爲三峽移民提供實訓服務,需要爲基地專項配置教學和實訓設施設備。

四、項目實施的對策建議

渝北職教中心無論是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還是爭創國家級中職示範學校,都是民生工程,屬政府行爲,必須動員各方面力量,全力實施。

(一)加強領導管理

建議區政府切實加強對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的組織領導,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移民工作和教育工作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移民部門牽頭,教育部門主動配合,發展改革、財政、國土、勞動保障以及農業等部門共同參與,負責基地建設項目實施及日常管理,統籌協調基地建設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妥善解決基地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二)劃撥建設用地

渝北職教中心無論是建設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還是創建國家級中職示範學校,都是重大社會事業項目,其建設用地建議由區政府行政劃撥。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項目用地,符合三峽庫區移民遷建項目有關用地政策。其用地指標建議由區政府按有關審批程序向市政府申報,在全區近500畝移民遷建剩餘土地指標中劃撥250畝,既解決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的用地問題,同時又爲渝北職教中心創建國家級中職示範學校提供用地保證。

(三)爭取項目資金

市政府規定,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資金及設備主要來源於產業發展基金、對口支援資金、招商引資資金、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區縣自籌資金和社會投入。在切塊給區縣的產業發展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基地建設;市級統籌部分也要安排用於基地建設。通過座談調查得悉,市政府爲每個區縣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每年劃撥建設資金900萬元,至3年累計2700萬元;安徽省對口支援渝北區三峽移民項目資金每年500萬元,至3年累計已達1500萬元;國家安排給重慶市三峽移民後期扶持資金達20多億元,每個庫區移民區縣平均上億元。建議區政府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向市政府爭取項目資金,切實推動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

(四)解決廠房設備

市政府要求,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及其標準化廠房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投入、社會參與的機制。堅持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利用渝北職教中心校企合作平臺,打破所有界限,組建以移民資產爲紐帶的標準化廠房建設和實訓設施設備配置機制,由政府、學校、企業以入股等方式參與基地廠房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突破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的經費瓶頸。

(五)強化督察監管

建議區政府建立健全三峽移民培訓就業基地建設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督促有關部門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從徵地、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稅費減免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加大審計、監督、檢查、考覈力度,確保基地建設高效運作,順利推進,如期建成,儘快發揮作用,爲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第2篇】物流專業實習基地擴建調研報告

一、南京物流業發展現狀

南京市是長江流域的商品集散中心,隨着江蘇經濟的發展和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南京市物流量迅猛增長,去年相關流通費用超過50億元,佔gdp總量的20%左右,預計潛在的物流市場將會越來越大。

爲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充分挖掘第三利潤源,XX年9月,南京市制定了《南京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計劃用5年的時間初步把南京建成立足南京經濟圈,面向國際,具有擴張能力和充滿活力的長江流域物流中心城市。培育市域“貨的”配送體系,南京市連鎖市場發展較快,連鎖配送逐步引起人們關注。目前,該市蘇寧、蘇果、上海聯華、江蘇省新華書店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連鎖企業以及許多經營醫藥、牛奶等商品的企業,都在規劃或建設自己的配送體系,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因爲這種“自貨自運”的落後運輸方式有悖於現代物流的理念,南京市XX年決定籌建共同配送體系,成立幾家大型的“貨的”物流公司,建成與城市客運“的士”運營模式相同、標誌統一的“配送貨的”體系,形成市域範圍內1小時高效配送物流圈。

培育“貨的”配送體系既可滿足該市衆多企業,特別是位於市中心、交通受限制的商業企業加快物流速度的需要,又能促進該市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也有好處,可謂“一箭三雕”。

構築高效國際物流圈,南京港距長江口僅374公里,爲長江萬噸級航道的終端。目前,該港集裝箱運輸僅有日本、韓國、香港三條近洋航線,且每月僅有22個航班,與上海相比存在極大的差距。作爲空港的南京祿口機場,雖然已具備貨運中樞機場的硬件,並已成立南京空港物流中心,但國際貨運航班基本空白,未能起到對it、生物化學等對時效性要求較強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南京集聚的支撐作用。

爲此,南京決定在加快建設南京長江二橋下游龍潭港的同時,增加南京港開往日、韓的航運班次,開闢抵達新加坡、地中海等地的新航線。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要利用南京特殊的歷史背景,重點開闢抵達臺灣的直達航線。祿口機場將重點開闢開往日本、歐美的國際航線,以構築高效的國際物流圈,迅速提升南京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

加快綜合物流節點建設由南京港、香港海能集團、棲霞區國有資產投資中心合股投資3億元、佔地7.58平方公里的南京龍潭物流園區,XX年將完成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任務;新生圩木材物流中心XX年要投入運營;南京空港國際物流中心的土建工程XX年要基本完成;於去年8月正式開工、佔地4.5萬平方米的南京紫金山物流基地,要求在爲時1年半的施工期內建成1萬平方米的標準倉庫,成爲集展示、儲存、搬運、信息處理、流通加工、包裝爲一體的專業化物流中心。完善、提高王家灣物流中心電子信息平臺功能,逐步實現4小時分撥及終端配送物流圈。

此外,南京還將建成汽車、家電、鋼材、醫藥、書籍等一批物流配送中心,以滿足各行各業的物流需求。積極引進資金髮展現代物流,南京發展現代物流不搞壟斷經營,XX年要確保吸引3家以上國際知名物流企業來寧投資。

XX年12月,香港貿易發展局在廣州主辦香港物流服務博覽會,南京派出物流招商團,全力向到會的香港和內地以及日本、英國的物流企業全面推介南京。推介會之後,香港嘉裏網絡物流公司與龍潭物流園區已經就合作組建龍潭物流園區公司的事宜進行深入會談。香港、深圳的6家物流公司則與王家港物流中心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香港百威輪船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表示,將於最近來寧考察物流項目,以尋求物流商機。

根據我校前期對南京國際集裝箱裝卸有限公司、蘇果馬羣物流配送中心、蘇寧物流中心、南京曉莊學院等企業院校的調研,在徵詢相關專家、學者的意見之後基本確定了物流專業校內實習基地的思路。

二、物流專業校內實習基地擴建思路

(1)真實性

就業導向決定了學校的物流教育既要注重物流理論的傳授、把握物流技術發展的脈搏,更需要強化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在培養學生時務必建立面向市場的、可操作性強的物流實驗室,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在實踐中應用理論。這就要求實驗室的硬件、軟件均應按照真正的物流業務要求進行配置,模擬企業崗位生產需求,具有實戰性、可操作性,貼近現實,給學生開展物流實驗提供仿真環境,也爲物流教學與研究創造良好的條件。

(2)專門化

鑑於物流活動多環節、跨領域的特點,不同環節、不同領域的物流活動的內容和技能要求有着本質的區別,與之對應的是物流專業的專門化方向,而物流實驗不可能包羅萬象,專門化方向決定了物流實驗室不同建設的目標,只有明確專業方向才能形成實驗的側重點,才能培養學生相應的專業技能。

訂單式培養是專門化的最具體的形式,因爲有更明確的培養目標,必然要注,教學內容要更加符合企業的個體需要,但物流實驗室不能完全按照企業個體的生產模式建設,因爲,一方面企業的運作系統造價很高,作爲教育機構,在該專業產教結合還很欠缺的情況下完全照搬企業模式顯然力不從心;另一方面,物流實驗的設施、設備的個性化越強,適用性越窄,長遠看不利於靈活地調整辦學方向。對於個別專項技能,學生可以通過到聯辦單位頂崗實習去鍛鍊和養成。所以物流實驗室的建設必須將物流行業的基本操作特徵體現出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先進性

實驗室應該體現先進性,但先進性的體現並不僅僅歸結於設備的先進。例如,國內一些大學的物流實驗室建設自動化倉庫動則投資人民幣成百上千萬元,其先進性毋庸置疑,若將此設備置於中等職業學校顯然不合適,且不說其昂貴的經費支出,單就培養目標而言就大相徑庭。大學培養的是研究、設計、管理等高端人才;中等職業學校擔負的則是作業層面人才的培養,他們的主體是未來的操作型員工。而有些自動化設備造價高,但其操作簡單易學,因此,高度自動化的機械設備對於職業中專的物流實驗來說性價比是較低的。類似設備的操作可以通過仿真及錄像教學、企業參觀給予學生感性認識,由將來的企業進行短期的崗位培訓。

物流實驗室的先進行首先應該表現在具有“現代”物流的流程的基本特徵。物流從屬於第三產業,具有極強的服務性,而服務是貫穿於過程中的,因此,物流試驗的目標應該將流程的認知與崗位的操作結合起來,不可拘泥於單項技能的習練。

物流實驗室的先進性還應立足現代社會高度信息化的需要,注重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模擬仿真技術、自動識別技術、數碼監控技術、信息管理與決策技術等多種新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

三、物流專業校內實習基地建設構架

1、校內物流實習基地的定位

物流管理是系統性強、技術含量高、涉及面廣、理論與實踐聯繫緊密的應用型學科。學校在培養學生時務必建立面向市場的、可操作性強的校內物流實習基地,校內物流實習基地的建設就是要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樑,爲學生提供實習的平臺,深化學生對現代物流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所以,校內物流實習基地的建設,應該基於現代物流的核心理論和核心流程,並結合教學單位的教育特色,面向社會需求。從南京物流業發展狀況的調查來看,在運輸與配送方面職業中專學生有廣闊的就業空間。爲此,我校物流管理專業物流實習側重於倉儲作業和信息處理相關技能的培養。

2.校內物流實習基地功能形成

(1)物流核心實驗室

物流核心實驗室主要進行物流信息管理軟件(工業級)操作的專項習練,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生產物流信息系統。學生按照不同角色扮演供應商、銷售客戶、第三方物流公司(公司內部可按照職能進行細分)進行單獨模擬和演示。利用局域網可以與實習區域(現代物流實習中心)互相呼應,進行綜合模擬。

(2)物流裝卸搬運習練場

該區域設置模擬堆場、真實貨架各1套,寬度不等的作業通道2條,學生通過駕駛全電動堆高車進行倉儲的裝卸搬運作業(直線行駛、彎道行駛、堆場和貨架托盤存取等)的機械化操作習練。學生根據熟練程度,選擇作業通道1或作業通道2來進行。全電動堆高車的駕駛限位由地面實線和虛線確定。

(3)電子商務實驗室

爲促進學生對與物流密切相關的電子商務的認識,瞭解電子商務相關內容的含義,通過學生模擬扮演商務機構和個人角色,以商流爲基點,運用各種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工具開展商務活動,在電子商務交易及電子商務相關的安全認證、網絡支付等活動中進行仿真操作,熟悉電子商務交易等流程。

(4)現代物流實習中心

該中心按企業作業流程要求設置模擬超市或委託客戶、第三方物流公司辦公區、物流中心倉儲區、揀貨區、流通加工區、設備暫存/展示區、入庫理貨區、出庫理貨區和暫存/移庫作業區等崗位。在這裏應用上述各單項技能,所有的實習內容緊緊圍繞崗位作業形成較爲完整的倉儲作業流程習練體系。使得實習形成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綜合的層次遞進,既可以根據各課程要求進行單項習練,也可以整合教學總體要求綜合演練,實現模塊化實習。

(5)引進物流公司

目前,現有的物流實驗硬件設備主要是製造業的生產線,針對運輸領域沒有完善的硬件實驗設備。同時,運輸領域系統屬於社會物流,整個系統無法在實驗室內實現並完整的展示出來,所以,這部分實訓內容以gps/gis系統操作的形式展示。另外利用學校門面房引進一家主營貨運代理、城市配送的物流企業合作,根據教學需要短期地(半天或一天)參觀或參與貨物配送、信息收集、整理與發佈、運輸單據填寫等實際工作,作爲運輸與配送訓練的進一步的補充。

【第3篇】對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創新的調研報告

我國現行的農村宅基地制度,是以農民的生存保障爲基礎,以社會公平的價值理念爲目標,不是以市場交易爲目標而設計的。具有供給對象的特定性、保障性,土地提供的無償性或低價政策性,期限的不確定性,以及地隨房走的從屬性等諸多特徵。農村宅基地既是農民的居住消費場所,又是農戶家庭經濟的組成部分,承載着農民生產、生活、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功能,這是它與城市房基地最根本的區別所在。

一、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期裏,農村宅基地制度雖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並且目前在許多農村仍然適用,但隨着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進程的加快,現行的農村宅基地制度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變化,它的欠缺和弊端也正在逐漸顯現:

(一)現行的宅基地制度與節約集約用地的基本國策不相適應。 法律規定農村村民符合條件可申請戶均120至130平方米地宅基地。農民向集體申請宅基地可以無償取得,由此造成宅基地供應上的“大鍋飯”。由於缺乏約束機制,使廣大農民羣衆產生了“不要白不要”的心理,致使宅基地佔地面積不斷擴大,大量佔用農用地。致使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寸土寸金的耕地資源無法承受按規定審批新宅基地,許多地方早在5年前(有的甚至10年前)對城鎮規劃區內農村居民停止審批新的宅基地了。按現有人口增長率,其它不少地方今後也將同樣面臨無地可供的窘境。還有,多數地方長期來缺乏村莊佈局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宅基地建房土地指標少,農村建房基本處於見縫插針,無序發展狀態。這期間許多農民家庭孩子長大了,要結婚,人口增加了住房成了大問題,建房沒地,買市場價的商品房經濟上難以承受。農村住房保障的缺失,將成爲農村社會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二)現行的宅基地制度與現在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已不相適應。傳統的農村宅基地制度是適應以農耕爲主就業結構的社會形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農村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發達地區農民的就業結構和收入結構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__總體來講八成以上農村勞動力在已二三產業就業,農民收入85%左右是來自二三產業,近半數的承包農田已流轉實行了規模化經營。生產方式決定了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改變直接影響着生活方式的改變。隨着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在城鎮居住成爲一種趨勢,特別是年青一代,多數人的工作、生活、讀書已完全市民化。但雖在城鎮居住,又不願放棄農村宅基地房子,至使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問題日趨嚴重。而現行的宅基地制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固化了城鄉二元結構,擴大了城鄉差別。

(三)農村宅基地市場流轉面臨體制性障礙。與較爲完備的城市房地產管理相比,農村宅基地的管理與立法滯後,不僅存在大量的法律真空,而且內容比較粗淺,這加大了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難度。而事實上目前不少地方宅基地和房屋的流轉已十分活躍,形成了自發的宅基地隱形市場。據慈溪市調查通過地產所交易的農村住宅僅佔實際交易量的一半。由於缺乏法律法規規範,一方面宅基地私下流轉,擾亂了土地市場的正常秩序,加劇了土地權屬混亂和產權糾紛;另一方面由於大量外來人口的涌入,房租收入成爲近郊農民收入重要來源,近郊農村農戶房屋出租普遍,有些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房屋出租,租房客超過了本村人,豐厚的經濟利益,反過來助長農村違章搭建,使農村無證經營增加,加重治安、消防隱患。

(四)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滯後影響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滯後,直接阻礙着了農民住房財產進入市場流通的進程。目前,城市房地產早已實現了“一戶兩證”,被金融信貸認同,可以進入市場自由買賣。而農村宅基地屬集體所有,房屋歸農戶私有,房屋不能單獨作爲完整的房地產產權進入市場交易。農民住宅產權的不完整性,使農民家家都有擁有的最大財富不能作爲資本來運作,這不僅影響了金融資本進入農村,在被扭曲的市場(尤其是隱型地下市場)交易中,農民住房很難保證交易公平和保值增值。

二、我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城鎮近郊爲主的經濟發達地區在穩定現有農村宅基地政策的同時,爲破解農民住房難,對傳統的農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創新作了積極的探索。

(一)涌現了一批以集中居住、多層住宅爲主的社區式農民居住區。__農村居民以多層爲主集聚式農村居民公寓式住宅小區建設於20__年開始起步。鄞州區以村莊改造新家園工程爲載體,至20__年底,有126個村開展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建設,已拆除農村舊房子368萬平方米,已竣工447萬平方米,爲農戶提供了5萬餘套新居。餘姚市已經建成以農民爲居住主體的多層公寓住宅小區13個,在建多層公寓住宅小區6個,建築面積近150萬平方米可爲農戶提供1.5萬套新居。江北區也建成了慈湖人家、姚江花園等農民居住小區近100萬平方米。慈溪市開展效益型集中居住小區建設,已規劃實施36個農民集聚建房項目。北侖區、奉化市等也相繼建成了一批多層爲主的農民集中居住小區。

(二)形成了集體農民自籌爲主、各方讓利、政府支持的建房籌資機制。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資金籌集,集體農民自籌爲主,主要是指利用村舊宅基地、集體其它閒雜地等土地的級差優勢,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進行置換,實施拆舊建新。農民一般以自己宅基地和舊房折價置換新房,或以成本價購買。政府則在外部的基礎設施配套和規費收取方面給予讓利,大大降低了建房成本,使農民以較低的成本價購買農村居民公寓房。

(三)探索了對“新人”和“新房”實行新的宅基地供給模式。各地對符合申請建房條件的“新人”和建“新房”的指標,探索試行不再按傳統供地模式批給宅基地,停止單家獨院式住宅審批,集中建房指標,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農民建房標準由原來的以戶爲標準向以人爲標準相結合;農民建房審批標準由原單純以批建築佔地面積爲主向建築佔地和建築面積雙控相結合;農民建房供地以集體土地爲主向國有(國有行政劃撥或國有出讓)和集體用地相結合。以國有劃撥性質供地的農村居民公寓,在農民補交土地出讓金後,取得土地證和房產證可以上市交易。

(四)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創新成效明顯。一是盤活了農村的存量建設用地,提高了土地集約利用的水平。原農宅戶均一般佔地在0.3畝至0.4畝左右,採用新模式安置農戶後,比原佔地節約20至40%。

並且退宅還地後盤活了存量土地,緩解了工業用地緊缺的矛盾,既節省了砂地面積,又增加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二是改善了農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近幾年新的農村公寓式住宅小區都有是參照城市居住小區標準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齊全,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活品質。三是培育了農村新社區,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採用新的宅基地置換模式形成了一批新型農民居住社區,在改變了千百年以來農民單家獨戶、封閉的、以農耕社會爲基本特徵生活方式同時,大量新增的生活公共設施爲農民開展文體活動、享受休閒娛樂提供場所,這爲構建農村社區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面向農村、農民以集中居住爲主的宅基地制度,在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建設資金收支平衡難度大,建造成本與拆遷安置價、以入與住房困難戶之間的購置價,存在較大差價;二是農民的傳統居住觀念影響制約;三是住宅建設用地安排困難;四老房和宅基地退出機制不完善。

二、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創新的思路與對策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整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農村宅基地制度創新的探索,着力解決農民住房難和土地資源緊張的矛盾,促進農民由就業型轉移向居住型轉移,從制度層面推進城鄉融合和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一)加強宅基地規劃管理,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農宅集聚化建設。一是按照城鄉發展規劃一體化的要求,加緊制定並實施縣域範圍的城鎮和村莊空間和農民集中居住區布點規劃,以其爲基礎強化城鄉空間聯繫,優化城鄉空間結構,切實有效地解決鎮村聚落分散、人口集聚度低的問題。二是以城鎮和村莊空間布點規劃爲依據合理確定政府投資農村公共性基礎設施的重點區域,力避低效或無效投資,從基礎設施的改善方面把新農村建設與城市化發展融合爲一個有機整體。三是發揮村莊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統籌規劃各街道(鎮)農民公寓式住宅小區建設的選址及範圍、規模。實行分類指導,引導農民居住向新型社區集中,對地處工業規劃區、城鎮規劃區的農村,要加快村莊改造步伐,鼓勵建設與城鎮建築風格相融合的多層住宅爲主新型農村居住社區。對於地處農業發展區和生態保護區的農戶,應控制單家獨院式建設,在規劃居民點內支持建設公共設施比較完善的戶均佔地集約型的聯戶聯排式農宅。積極引導分散居住農戶、新建翻建農戶以及已向非農產業轉移的農戶向城鎮及其周邊地區的新社區集中居住,提高城鎮人口集聚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

(二)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農村住房制度改革推進力度。一是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市政府已出臺了《積極穩妥推進農村住房制度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目前餘姚、慈溪、鎮海和鄞州等10餘個試點已開始啓動。各地應根據市政府意見精神,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制定和細化相應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增強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時要做好政策的宣傳,引導農民積極參與農村住房制度改革。二是要落實好農民建房的各項規費收取優惠政策,切實降低農村居民公寓建設成本。各縣(市、區)要本着讓利於民的精神,覈定建設項目和優惠標準,原則上除上繳國家、省部分外,市及以下的行政性規費、城建配套費等全額免收。三是落實好用地政策,對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對於在舊村落翻建多層公寓中產生的復墾指標,不能原地開發建設的由政府以市場價予以收購,以補充農村公寓式住宅建設的資金平衡問題。

(三)積極開展農村宅基地整理,探索城鄉建設用地統籌高效利用。一是調整完善農村宅基地整理政策,通過提高復墾指標收購價、補助復墾經費,提高各地開展農村宅基地整理的積極性;要將土地整理工作的重心由農地整理向宅基地整理轉變,__要爭取列入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二是通過經濟手段調節解決土地佔補平衡與建設資金問題,耕地後備資源匱乏的地區,城鎮新增建設用地收益掛鉤支付用於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與新農村建設,解決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的資金渠道。三是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審批制度,重點加強對新增宅基地的行政審批,根據農村居民點佈局要求,原則上對“新人”採取集中建房,對新建房實行以多層爲主的辦法。對存量宅基地的原址翻建改建,也應遵循上述原則。農民建房供地方式以集體爲主向國有(行政劃撥或國有出讓)和集體用地相結合轉變。對農村宅基地佔用農用地年度計劃指標實行單獨覈定、單獨下達,避免城鎮建設擠佔農村宅基地用地指標。

(四)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和流轉機制,探索級差化管理農村宅基地使用的辦法。一是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機制,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放棄宅基地進城落戶,爲農村廢棄宅基地復墾整理創造條件。凡已在城鎮購置商品房定居或願意進城鎮規劃區定居的農民,只要自願退宅還耕且以後不再申請新宅基地,政府按退出的宅基地面積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將原宅基地和房屋有償調劑給有條件申請宅基地的本村村民,可視作放棄宅基地享受經濟獎勵。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資金來源爲耕地開墾費、土地出讓金、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獎勵方式爲一次性貨幣或養老生活補助。農民放棄宅基地後,將不影響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益,不影響其原作爲農民身份。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機制可在農村宅基地佔地面積相對較大、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逐步推行。二是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可以打破傳統的宅基地使用的行政區域界限,推動農村村民住宅建設逐步向小城鎮和中心村集中。考慮到各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承受能力差異性,農村宅基地的有償使用制度宜循序漸進地推進,可先在發達地區推行,待條件成熟時,再逐步擴大。三是建立農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參照土地承包權的改革方向,調整農村宅基地的產權設置。確定每一塊現狀宅基地的長期使用者並依據規劃新增或者縮並宅基地面積。允許農村宅基地在試點區域有序流轉,探索建立與農村宅基地合法流轉相配套的財稅體制和集體土地產權制度等。建立集體與農戶合理的宅基地流轉收益分配機制。

【第4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調研報告

按照省委宣傳部的要求,結合部內調研工作部署,我們第四調研組利用一週的時間,通過座談、書面調查、實地考察等方式,對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使用現狀進行了集中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2個,其中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個,分別是松原市檔案館、扶余市大金得勝陀頌碑、扶余市烈士陵園、前郭縣博物館;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個,分別是寧江區烈士陵園、前郭縣圖書館、前郭縣烈士陵園、長嶺縣烈士陵園、扶余市大獾子洞慘案遺址、扶余市高家粉房慘案遺址、乾安縣烈士陵園、乾安縣九連遺址。通過調研我們瞭解到,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推動全市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有基本的維護管理,日常運轉比較正常。這些基地大部分以民政、文化、檔案部門管理爲主,有基本的維護人員和維護費用。如松原市檔案館已經達到國家二級檔案館的建設標準,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扶余市專門成立了大金得勝陀頌碑管理委員會,劃定了保護區;前郭縣博物館每年能得到國家撥付專項資金30萬元,用於日常維護和支出;寧江區烈士陵園、前郭縣烈士陵園、扶余市烈士陵園、長嶺縣烈士陵園、乾安縣烈士陵園均由當地民政部門管理,近年來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更新與維護。

(二)有基本的陳列與展覽,教育內容相對完整。大部分基地都能按照自身的特色和歷史內容,把握好展出重點,充實完善陳列物品。如扶余市大金得勝陀頌碑管委會先後投入800多萬元用於完善保護區的基礎設施改造,修建了大金展覽館、阿骨打銅像等景點設施。前郭縣博物館在不斷豐富民族民俗文物的同時,大力開展遼金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目前館藏文物已達5000多件。扶余市烈士陵園、寧江區烈士陵園和長嶺縣烈士陵園均有單獨展館,展館的實物、圖片、影音資料也在日趨完善。

(三)有正常的社會活動,教育功能較好發揮。每年清明節、八一建軍節、重陽節期間,每個烈士陵園及紀念遺址都會有大批單位、學校和社會團體前來開展祭掃活動,人數平均在萬人左右。平時,在市區內的各個陵園都會有部分羣衆和青少年自發開展憑弔先烈、觀瞻遺像遺物等活動。特別是前郭縣博物館,每年利用五一黃金週、世界博物館日和寒暑假期與教育部門聯合開展可愛的郭爾羅斯走進博物館、我愛家鄉郭爾羅斯小講解員活動,讓青少年在深入瞭解家鄉歷史文化的同時,不斷增強他們的愛國之志和愛家鄉之情。

二、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研我們瞭解到,由於各種因素導致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使用與目前城市的發展水平、形勢發展要求和廣大羣衆期盼相比,明顯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教育功能呈現相對弱化的趨勢,已經不能很好滿足全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二)管理機制不夠健全,隊伍建設滯後。現在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文廣新局管理,二是民政部門管理,三是所在鄉鎮政府管理。各單位在管理制度建設上也良莠不齊,只有少部分基地有相對完善的的工作機制和管理辦法。同時,基地管理隊伍中既有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也有臨時聘任人員,部分遺址所在地的鄉鎮政府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而且這些管理人員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幾乎沒有專業的管理人才。目前,只有寧江區、扶余市、長嶺縣的烈士陵園有固定的講解員,缺少專門的培訓,服務水平相對不高。

(三)經費投入普遍不足,展示手段陳舊落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是目前全市基地的整體現狀,這種情況嚴重製約了基地的軟件和硬件建設。除圖書館、檔案館外,所有陵園類紀念設施都是自籌建設資金,根本無法滿足日常的維護和建設,導致部分紀念設施損毀嚴重,展出物品不夠全面。如前郭縣博物館雖然有維護費用,但由於館舍面積小,近千件文物無法展出;前郭縣烈士陵園無維護經費來源,管理上相對滯後,致使園區墓碑破裂、墓區積水嚴重,場地面積無法滿足大型團體的祭拜需求。特別是各個散落鄉鎮的遺址類紀念設施,基本沒有日常維護費用,損毀特別嚴重。而且有場館的紀念設施也因資金問題無法配備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段,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基地教育功能的發揮。

(四)活動開展不平衡,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在這些基地中,除博物館、圖書館經常自主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外,其他基地平時主動開展活動的很少,陵園和遺址類基地每年只有清明、六一等特定節日纔有團體和羣衆來開展活動,個人自發參觀的相對很少,部分陵園平時連門都不開,特別是紅色旅遊目前在我市還是一塊空白。同時,各基地普遍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宣傳方式簡單,宣傳手段不能與時俱進,導致市民對這些基地的內容特色、活動開展情況知之甚少,基地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加強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意見和建議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德潤松原建設必不可少的途徑和平臺,必須從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等多方面進行長遠規劃。

一是突出建設重點,堅持推陳出新。樑士英烈士是全國戰鬥英雄和特等功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建議以扶余市陵園爲重點,將扶余市烈士陵園和寧江區烈士陵園內的樑士英烈士紀念設施進行整合,增加必要投入,擴大園區規模,合力將其打造成全國紅色旅遊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針對市本級沒有烈士陵園的現狀,建議將寧江區烈士陵園劃歸市民政部門管理,成爲市屬烈士陵園,進行必要的改建和擴建,以滿足市區內羣團祭拜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要研究制定《松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評選辦法》,對那些教育輻射面小、無人管理的遺址類教育基地進行合併、轉遷或者淘汰,將市圖書館等一些已經具備教育功能的場所增選爲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效滿足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需求。

二是理順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建議由市委宣傳部牽頭,聯合民政、文化、財政、國土等部門成立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專項工作小組,全面負責指導、規劃、協調我市愛國主義基地建設、管理和使用,形成聯合指導、統一考覈、分工負責的工作體系;要健全完善各類教育基地管理辦法,配齊配全專職管理人員,開展必要的業務知識培訓和外出學習參觀活動,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服務水平,確保我市基地建設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教育效果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

三是明確投入標準,廣泛募集資金。在主動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的同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站在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高度,切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與發展,要以項目投入爲手段,以激發活力爲目標,將這些教育基地納入財政全額撥款管理,制定具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扶持辦法,根據不同的基地建設水平,每年市縣鄉三級財政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配套扶持。同時,要鼓勵社會各界向基地進行募捐,嘗試和探索採取市場化的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整合一切社會資源共同打破制約基地發展建設的瓶頸。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要在松原宣傳網、文化網等網絡宣傳陣地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頁,大力提倡開展網上紀念先烈活動。要鼓勵各類基地根據自己的特點,製作摺頁、光盤等特色鮮明的宣傳品向社會推介。要協調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把宣傳介紹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爲一項經常性工作,及時報道基地開展活動的情況和效果,反映社會各界的建議和呼聲。市委宣傳部要謀劃製作《松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簡介》等宣傳品,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羣衆和域外遊客進行宣傳和展示。要組織撰寫和拍攝關於樑士英烈士的書籍和影片,深入細緻地展示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蹟,形成品牌效應,增強教育效果。

【第5篇】對優質棉基地建設及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__市位於__北麓,地處北溫帶,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是__光熱資源最爲豐富和無霜期最長的區域之一,全年日照2600-2800小時,年平均氣溫7.6℃,年均降水量163.2毫米,相對溼度58%,平均無霜期在180-185天,年均積溫3707.4℃。全市區域總面積2.07萬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150萬畝,已耕地總面積108萬畝。多年來,__市始終認真貫徹自治區關於“做大做強棉花產業”精神,並結合__市“四區一線”發展戰略,堅持“主攻品種,調整結構,提高產量,降低成本,發展產業,提高效益”爲基本原則,認真做好棉花產業生產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今後,要繼續加大優質棉基地建設力度,促進__市棉花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一、正確認識我市棉花種植生產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棉花種植加工生產情況

1、棉花種植情況。“九五”期間,全市年均棉花種植面積34.5萬畝,年均總產量3.49萬噸,平均單產100.3公斤。“十五” 期間,年均種植面積49.8萬畝,年均總產量5.38萬噸,平均單產107.3公斤。“十一五”前三年,年均總種植面積63.95萬畝,年均總產量7.51萬噸,平均單產118.2公斤。“九五” 期間,棉花種植面積均佔總播面積的50%左右,到“十五”和“十一五”時期,棉花種植面積均佔總播面積的60%以上,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0%,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來自棉花。

2、棉花收購加工情況。__市現有棉花收購企業38家,加工企業36家,設計加工能力約55萬噸,年實際加工量20萬噸左右,棉花加工能力潛力很大。“九五” 期間年均加工皮棉量3.49萬噸,“十五” 期間年均加工皮棉量5.38萬噸,“十一五”前三年,年均加工皮棉量3.49萬噸。

【第6篇】國土資源局農村宅基地管理調研報告

農村宅基地具有生活和生產雙重功能,但由於農村宅基地無償無期限和無流動的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村宅基地的無序擴張,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城鎮化進程的緩慢由於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面廣、工作量大、情況複雜、實施效果不甚理想。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農村住房建設缺乏規劃引導,佈局零亂。

長期以來,對農村規劃投入少,農村規劃進展緩慢。農村村莊建設規劃編制由於缺乏村鎮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村建設,農民住宅處於低水平重複建設之中,出現“只見新屋,不見新村”的現象。

(二)農村“一戶一宅”制度難以貫徹落實,出現“一戶二宅”、“一戶多宅”現象。

自治區對農民宅基地雖然有具體規定。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多、基層政府對農民建房缺乏正確引導和管理,再加上採用的是無償、無期限的使用制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農村建房處於無序狀態,亂佔、多佔現象嚴重,普遍出現了農民超標準佔用宅基地建房和未經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任意建房,建了新房也不願意交出閒置下來的老宅基地,出現“一戶二宅”、“一戶多宅”現象。

(三)宅基地轉讓受現行法律法規限制,農村出現大量閒置宅基地、閒置住房。

農村宅基地的性質屬於農村集體所有,按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規定,農民對自己依法獲得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不能進行轉讓。但從現在請款情況看,除了本行政村內相鄰戶間的調劑和父母與子女間因分家析產以及農戶經批准後因客觀原因由村委重新安排而發生的流轉外,沒有其他形式的流轉。由於宅基地的不可交易性,一方面大量農民進城後,農村的房子都閒置着;另一方面有的農民在城市賺到錢後,在城市裏買房的同時,又在農村修建新房,捨棄老宅破屋,進一步擴大了宅基地佔用的土地面積,也使農村出現大量的閒置宅基地、閒置住房。

(四)農村宅基地違法案件屢屢發生,查處難執行難。

一是符合村莊規劃和用地條件的農戶,由於種種原因未經批准就建設了房屋,造成違法佔地。二是不符合規劃也不符合宅基地審批條件,個人搶佔宅基地的。由於我鄉(鎮)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少,很難實施有效監管,對這些違法案件的查處在現實中很難執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只有查處權又沒有強制執行權,申請法院執行又要履行繁瑣的程序,具體執行起來也很困難。

二、加強農村宅基地利用和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嚴格依法行政。

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在農村特別要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宣傳和普及力度,在全社會形成集約節約用地的輿論氛圍,提高廣大農民羣衆依法用地意識。要切實加強鄉(鎮)國土資源管理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宅基地管理中的作用。要進一步健全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制度,發揮村級土地協管員的作用,加強農村宅基地的日常監管,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爲。對亂佔與濫用耕地建房等違法行爲,國土、建設、法院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執法合力,堅決依法查處。

(二)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確保農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如期發證到戶。

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是依法保護宅基地使用權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統一登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通過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可以有效規範農村住宅建設,防止亂佔濫用耕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認真按照國土資發〔XX〕146號“關於進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要求,集中力量,克服困難,在對本轄區現有農村宅基地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力爭在XX年底前,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做到權屬糾紛基本解決,農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發證到戶。 (三)制定宅基地利用和管理的獎懲政策,盤活農村土地存量。

對“一戶多宅”和空置住宅,各地要制定激勵措施,鼓勵農民騰退多餘宅基地。凡新建住宅後應退出舊宅基地的,要採取簽訂合同等措施,確保按期拆除舊房,交出舊宅基地。允許村民將原宅基地和房屋與其他村民自願協商後有償調劑給有條件申請宅基地建房的本村農民。鼓勵農村村民進城落戶,對已在城鎮購置商品房定居或願意進入城鎮規劃區定居,並自願退宅還耕且以後不再申請新宅基地的農民,,其宅基地還耕後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農民放棄宅基地後,不影響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益,不影響其作爲農民身份享有的原有政策待遇。同時積極探索“宅基地置換”模式,將分散居住的農民集中起來,搬入新建多層或規劃合理的住宅中,“騰出來”的農村非農建設用地可以從事其他用途。

(四)深入開展調查清理工作,規範和保護農民建房。

要以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爲契機,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空心村”和閒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一戶多宅”的調查清理工作。要嚴格宅基地申請條件,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要規範農村宅基地申請報批程序,健全公開辦事制度,提供優質服務。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前提下,鼓勵農村村民新建、改建、擴建住宅,要充分利用村內空閒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廢棄地。凡村內有空閒地、老宅基地未利用的,不得批准佔用耕地。要按照城鎮化和集約用地的要求,鼓勵集中建設農民新村。使農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走上合理化、規範化軌道。

【第7篇】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2022年6月14日至6月17日,通過聽取兩區彙報、到企業考察、召開企業座談會和市直有關部門座談會等形式,就兩區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新區先進製造業發展現狀

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首先要明確先進製造業的概念。我們認爲,先進製造業是國內新近提出的經濟概念,是相對於傳統制造業而言的。先進製造業主要指以先進製造技術爲主要生產手段的製造業,它以信息和知識要素投入爲特徵。

市委、市政府作出依託新區,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的戰略決策後,開發區、淇濱區把發展先進製造業放在了重要位置,但從整體上看,新區先進製造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基礎薄弱,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

1、新區先進製造企業有了一定發展,主導產業初具雛型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戰略決策後,新區製造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初步形成了機械、化工、醫藥、建材四個產業主體。截止到今年5月底,已建成製造業項目70多個,其中機械電子類企業20家,2003年完成產值32453萬元;化工醫藥類企業10家,2003年完成產值16336萬元;冶金建材類企業13家,完成產值8367萬元。最大的兩家企業天海集團(新區廠)和天元集團(新區廠)2003年工業產值分別爲13000萬元和10000萬元。

2、園區成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新區發揮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爲企業提供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各類工業園區來吸引和扶持先進製造業企業。開發區先後建設了民營工業園區、天華科技園區、邁世通生物製藥園區三個專業園區吸引項目。現在,又規劃了工業園區,擴大了園區規模,把這三個專業園區都囊括在內。如,民營工業園區成立了辦公室,爲入駐企業提供跟蹤服務,由專人幫助企業辦理各種手續,保證了企業能夠較快建成投產,目前,區內已擺放項目30個,投產11個,2003年實現工業產值6431萬元,園區內科技企業佔60%。以發展信息產業爲主的天華科技園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計劃年內完成一期工程建設。邁世通生物製藥園區已完成投資600萬元,戒菸貼系列產品已投放市場。淇濱區高度重視工業園區建設,專門在龐村鎮劃撥了500畝地建立了工業園區,吸引企業入駐;還建立了四大班子分包企業和大項目工作組等制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協調在建重大項目遇到的難題,對大項目的引進、建設,由專人提供服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金山工業園已經入駐5戶企業,浙江工業園已經入駐4戶企業,汽車配件工業園、食品工業園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預計9月份投入使用園區建設。

3、新區企業體制優勢比較明明明顯

新區大部分先進製造業企業是外來客商和個人興辦的企業,與老的企業相比,負擔輕、扯皮現象少、決策快、適應市場能力較強,能在短期內有較快發展。

4、已有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或項目落戶新區

新區已有幾家技術含量較高的先進製造企業和項目。如

二、存在問題

1、新區管理體制不順

在調研中,許多企業反映,開發區管理體制改變後,新區管理部門繁多,職能交叉,具體事務運作複雜,操作困難。如企業反映比較多的是稅收管理問題,開發區企業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劃,目前有6家稅務分局在開發區行使稅收徵管職能,造成多頭管理,給企業帶來許多不便。另外還有城建、治安等方面的問題。

2、規模經濟優勢沒有形成

新區先進製造業的總量還小,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產業分散,整體實力較弱。開發區和淇濱區只有80多家制造業企業,年產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23家。企業輻射帶動能力弱,除天海集團(新區廠)帶動輻射了一些汽車電子電器企業外,其他企業基本上沒有關聯,難以形成在省內乃至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基地。

3、企業科技投入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低

先進製造業屬於技術密集型工業,新區的企業中,真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企業非常少,大多數企業仍然使用落後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大多數企業受資金、人才等因素制約,科技投入很少,無力採用高新技術,產品更新換代慢,科技含量較低,適應市場能力比較薄弱。除天海集團、天元公司外,大都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小,終端產品少。除天海集團、邁世通個別具有相對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外,其他企業基本上沒有自主開發能力,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也不足。

4、發展資金緊缺,人才匱乏

在這次調研過程中,幾乎所有企業都反映缺乏資金,向銀行融資困難,特別是私營企業貸款更是難上加難。一些企業即使項目有競爭力,發展形勢良好,也很難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融資渠道少、資金緊張已成爲制約我市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桎梏。

先進製造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人才匱乏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市在工業企業中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只有3308人,佔全市專業技術人員32000人的10.34%,所佔份額太小,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淇濱區先進製造業企業中高級職稱人員比例只有1%,中級職稱人員也只有3%,同時,企業中的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比重太小,缺口很大。由於受經濟發展的限制,我市制造企業工資普遍比經濟發達地區低,導致人才流失嚴重。據瞭解,天海集團每年引進的大專以上學歷的學生,經過幾年鍛鍊,熟練掌握技術後有近三分之二都跳槽到經濟發達地區。

三、加快發展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建議

1、制定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科學規劃

建議市政府制訂有關文件,對我市先進製造業發展進行詳細規劃。通過調查、分析、研究,我們對制定先進製造業的規劃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提出基本思路,即堅持“工業富市”指導思想,圍繞“兩個率先”奮鬥目標,依靠我市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充分利用好新區這個平臺,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堅持自主發展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大力吸引各種經濟成分,培育、引進一批有競爭力優勢的產品和企業,把我市建設成爲我省乃至我國有一定優勢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二是確定重點行業,即發展汽車及零配件製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行業。三是明確具體目標,即力爭到2022年,新區先進製造業產值比2003年翻一番,達到15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再用4年的時間,使新區先進製造業的產值再翻兩番,達到45億元,實現利稅5億元。

2、加強領導力量,明確責任主體

一是建議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各縣區、各有關部門爲成員單位,定期召開先進製造業發展座談會,聽取各部門的彙報,瞭解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形勢,解決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建立市級領導聯繫企業制度,每位市級領導都要聯繫一戶有發展前景的先進製造業企業,經常瞭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對其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幫助協調解決。二是明確工作責任主體,建議由市發改委承擔具體工作。

3、確定重點企業,全力扶持他們發展

我市先進製造業企業、特別是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數量很少,要想盡快把我市建成先進製造業基地,必須確定一些企業作爲“種子企業”,全力扶持他們發展壯大。通過調研,我們建議對以下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一是在汽車及零配件製造業中,重點扶持年生產能力2.5億套汽車插接器、100多萬條電線束、5萬套熔斷器盒、5萬套中央配電裝置的天海集團;年生產能力1200輛改裝汽車的東風農用車廠;年生產能力300標準副汽車模具的天淇汽車模具公司(在建項目)。天海集團是我市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要幫助企業做大作強,大膽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力度,加強與世界同類先進企業的合作,使之儘快成長爲全國最大的汽車插接器生產產基地,逐步拓展市場,擴大市場佔有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抓好天海集團轎車插接器項目的驗收和達產工作,加快天淇模汽車模具製造公司年產500標準付汽車模具項目建設進度;做好天海集團高能幹式點火線圈項目和一線多路控制系統項目、天淇汽車模具製造公司二期年產1000標準付汽車模具項目和三期年產3800標準付汽車模具項目的籌劃工作。

二是在精細化工業中,重點扶持年生產能力2.4萬噸洗化產品、8000萬罐以上氣霧劑的天元公司和年產3000多噸橡膠助劑的聯昊化工公司。天元公司是我國長江以北最大的氣霧劑生產廠家和第二大洗化用品生產廠家,在國內市場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近年來不斷壯大生產規模,開發新品,提高產品檔次,建立健全終端銷售網絡,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公司目標是建成全球最大的氣霧劑生產廠家和全國知名的洗化用品企業。近期重點抓好護髮素鋦油膏生產線項目,沐浴露生產線項目,爭取早日見效;與美國最大的氣霧劑生產廠家合作生產殺蟲劑項目以及與加拿大一家公司合作開發洗化用品項目要爭取合作成功。抓好聯昊化工公司的二期年廠6500噸橡膠助劑生產線,力爭早日投產見效。

三是在生物醫藥業中,重點扶持在建的邁世通生物醫藥科技園有限公司。投資5600萬元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設,目前已經投資600萬元,gmp車間已經開工建設,戒菸貼系列產品已經開始生產,並對外銷售。該公司建成後,可實現1萬臺胰島素泵、1億片貼劑、15億片片劑、10億粒膠囊的生產能力。項目主要有胰島素泵項目、tts經皮給藥貼片生產項目、tts專用高效智能塗布機。

四是在電子信息工業中,重點扶持天海集團、天馬通訊公司和天華科技園。天海集團與美國達威公司合作生產無線電通訊設施項目,已經達成投資協議,應儘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推動天華科技園一期工程要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年內完工,投入使用;無線電四廠新建的方艙生產線已經投產,市場潛力很大,應扶持其加快發展,開拓市場。通過重點扶持現有天海、天元、天馬、天淇、邁世通等企業,爭取用3-5年時間,形成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2戶,超5億元的企業2戶,在做強做大上形成突破,使之形成先進製造業的支撐力量。

4、發揮比較優勢,吸引市外企業

加快新區先進製造業的建設步伐,應充分發揮好我們的優勢,在吸引承接先進地區企業轉移和利用現有載體做大做強上形成突破。一是利用新區的環境優勢。新區有着良好的環境,較完善的服務功能,是發展先進製造業一個很好平臺,要充分發揮好這個平臺的作用,理順新區管理體制,避免多頭插手、多頭管理的弊端。建議市委、市政府組織有關人員到全國比較成功的開發區進行調研,借鑑他們的經驗,結合我們的實際,理順開發區的管理體制。二是發揮成本優勢。相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我們的土地資源,煤、電能源、勞動力的充裕和廉價,這些成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突出優勢。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有針對性地招商引資,把優勢充分利用好,在承接國外及國內東部發達地區先進製造業的轉移上,爭取吸引大企業、先進企業到新區落戶有所突破,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5、出臺有關措施,優化發展環境

建議市政府制定促進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先進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重點扶持的先進製造業企業、科技含量高的先進製造企業給予支持,主要用於解決企業的流資。二中制定獎勵措施,年底對新區的先進製造業進行考覈,對產值高、效益好、納稅多的企業給予獎勵。三是容許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職領辦或新辦先進製造企業,三年內保留職級和工資待遇,三年後願意回原單位的恢復其職級。

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樹立以服務爲重點的觀念,增加服務項目,增強爲企業服務的功能,建設服務型政府。一是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收費項目。二是繼續整治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查處“四亂”。三是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都要認真落實,不能失信於人。四是要加強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減少辦事環節、程序,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提高審批效率。

6、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跟蹤落實項目

把招商引資作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抓,始終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發展先進製造業要促進多種模式共同發展,歡迎和鼓勵外地企業、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參與到我市的製造業建設中來。在利用外資的政策層面上,應鼓勵以全球生產佈局爲主的跨國公司、國內大企業集團來投資,要加強與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企業的溝通聯繫,力爭引進幾戶世界知名企業到我市來投資。

隨着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簽訂的協議和合同很多,但真正落戶見效的不多。要完善政府對招商引資的考覈評價方式,強化對結果的考覈,以項目的落實情況和生產見效情況作爲考覈的主要依據;對在談項目,要明確專人負責,爭取較快取得實質性進展;對落地在建項目,要加強協調和服務,爭取早日建成投產;對在運作過程中出現困難的重點項目,要由主要領導牽頭,成立項目協力組,協調各方面力量,強力推進項目落實;對已投產項目,要密切關注,對其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

7、擴大融資渠道,加快發揮新區工業園區聚集作用

企業融資難是我市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嚴重影響着企業的發展。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久的私營企業,主要是生產瓶裝冬凌草飲料、無核棗、纏絲蛋等有鶴壁特色的產品,在市場上有着獨具特色的競爭力。該企業自2003年8月組建至今,在8個市、30多個縣建立了銷售網點,市場網絡已初步建立。爲加快企業發展,非凡食品有限公司與香港恆利豐公司達協議,由恆利豐公司向非凡公司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進行合作,但非凡公司也需要投入一部分資金,由於自有資金不足,非凡公司以價值50萬元的房產作抵押申請貸款,已按要求進行完房產評估,最後也沒有貸到款。建議,一是發揮銀行主渠道作用,加強與銀行的聯繫溝通,經常性的召開銀企座談會,積極向銀行推薦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爭取資金支持。二是加強與各駐豫股份制銀行的溝通聯繫,爭取他們的支持。三是加強中小企業服務擔保中心的的擔保能力,爲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四是下大力氣引進投融資機構落戶鶴壁,改變目前金融機構單一、業務不活、機制不靈的現狀,大力吸引外資或民間資本,彌補企業貸款難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

加快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區、邁世通工業園區、天華科技園和淇濱區金山工業園、汽車配件園、食品工業園、浙江工業園等園區建設步伐,積極引導先進製造企業和項目入駐園區。對現有工業園區進行合理佈局,打破行政區域界線,在全市範圍內統籌規劃,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無污染的這一類企業和項目擺放在開發區的三個園區,把有輕度污染的企業和項目擺放在開發區周邊的園區或老區。各工業園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導相同產業的企業相對集中,提高產業集聚度,實現羣體規模,發揮經濟集約效應,形成“小企業、大集羣,小產品、大市場,小園區、大生產”的格局。

8、加快引進和培養科技人才

人才匱乏是影響我市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應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一是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大力引進一批先進製造業發展必需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二是聘請專業技術人才,以聯合技術功關、培訓人員、技術諮詢、技術承包、技術入股、辦講座等形式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三是加緊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工貿學校、市技校要根據我市實際需要,開設製造業生產急需的專業,爲企業培養技術人員和技工。四是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對引進的人才要給予優厚的待遇、提供發展的空間,營造創業留人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對人才不懈的培養和引進,着力培育一支素質高、善經營、懂管理、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企業家隊伍,培養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級技工和熟練工人,爲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第8篇】關於加快我縣工業基地發展的調研報告

縣工業基地自20xx年底成立至現在,共開發2平方公里面積,徵用土地3200畝,平整土地2700畝,已投入資金1.2億元,已建成“四縱兩橫”共10.9公里道路等“六通一平”配套設施。引進入園企業60家,其中,建成20家,在建13家,待建27家。企業總產值2.3億元,實現稅收300萬元。縱觀基地四年的發展道路,大體可分爲“三個過程,四個階段”。即:大規模開發建設過程——大規模招商引資過程——大力促進項目開工投產過程;發展——治理整頓——再發展——再整頓階段。可謂是歷經坎坷。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這個主旋律不動搖,特別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站在以人爲本,科學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以“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爲己任的膽略,堅持工業興縣方針,以工業化爲核心,以大開放爲主戰略,積極謀劃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審時度勢,在面臨新一輪治理整頓即將到來之時,在縣財力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在短短几個月內爲基地徵用土地7000餘畝(含溫福工業園3000畝),爲我縣經濟發展在新的治理整頓工作中爭取了主動,帶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也爲基地工業奠定了一個新的起點。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就必須要有新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相配套,否則,必將束縛基地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溫故知新,認真總結四年來工作的經驗教訓,切實找準存在問題的根源,確定出解決問題的可操作性辦法,在新的起點上輕裝上陣,奮起直追,使工業基地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真正成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一、存在的問題

(一)基地定位不明確,綜合協調能力薄弱

1、基地建設,規劃必須先行。我縣工業基地自20xx年下半年開發建設以來,至今沒有一個控制性詳規,更沒有入園企業佈局規劃,一方面造成企業佈局較混亂,大有“揀到藍子裏都是菜”的魚目混珠現象,另一方面導致農民在已規劃但未徵用的土地上亂搭亂建,無形增加了基地建設成本。同時,也難以與縣城總體規劃對接,與縣城基礎設施做到資源共享。

2、基地工作從開發建設到引進企業、安置企業落戶以及跟蹤服務,每項工作都必須得到各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但由於基地綜合協調能力薄弱,加之在部門利益的驅使下,基地工作難以順利推進,從徵用土地開始到開工建設的每一階段都舉步維艱,各部門都把基地看成是一塊餅乾,不去想怎麼把這塊餅乾做大,而是都來爭着分食,沒有爭到就處處設障礙,講條件,使基地工作難以順利進行。目前,由於種種原因使基地已徵用土地均無法開工,造成近20家企業等地建設。

(二)運行管理機制不活,監管乏力

1、投入回報率不高。現在基地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及資金,但由於項目開工多投產少,達標達產的就更少,尤其是像鋼構和溫室類的項目,業務均在外地,即使開工投產,如果監管不力,稅收也在外地,所以產生的回報相對較少。

2、土地利用率低。在基地存在較多的閒置土地,已開發的廠房中基本沒有多層廠房,已開工投產的項目,經對照其審批的規劃,還有大量廠房未動工建設。目前,基地已建成的企業,土地利用率平均不到30%,甚至有圈而未建的現象。

3、統計口徑混亂、稅收徵管不到位。基地有一些企業是退城進園或從其它鄉鎮引進的企業,其稅收仍未落入基地,使基地稅源存在流失現象。

(三)資金投入困難,基地發展緩慢

1、基地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導致企業等地落戶。

2、基地企業資金短缺,有的企業建好廠房,購置設備後,缺少流動資金,致使企業停工待產。

(四)辦事效率低,協調服務難以到位

1、有些職能部門對於建設工業基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仍然認識不到位,較強地追求部門利益、個人利益,較多地拘泥於繁瑣的程序,導致基地企業建設過程中涉及的用水、用電、辦證、辦照等審批程序效率低下,成本過高。

2、有的職能部門,特別是條管部門自行進入基地企業檢查、處罰的現象經常發生,導致企業不安心生產,有的已搬遷。

(五)隊伍素質不高,人力資源缺乏

1、基地內部工作人員懂業務的較少,特別是規劃、建設、測繪人才。

2、掌握一定職業技能的產業工人十分緊張,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更爲短缺。

二、對策

基地發展到現階段,資金已投入下去,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項目引進來了,要真正出效益,出活力,主要在於項目的引進和推進,關鍵在於對基地和企業的監管。所以下一階段工作重心必須視項目開發爲生命線,把“安商”、“選項”和強化管理放在工作首位,通過“搭建平臺,完善政策,搞好服務,強化監管”等措施,使安商選資與項目推進有機地結合起來,走出一條成功的“你助 我發展,我助你發財”之路。因此,我們必須在五個方面採取新舉措。

(一)必須在理順關係,強化領導上有新舉措

1、規劃是基地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必須立足高起點、高標準、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堅持突出重點、完善功能、全面配套的原則,抓緊編制工業基地20平方公里面積控制性詳規,嚴格控制規劃範圍內亂用土地,亂搭亂建現象,減少開發建設成本和工作阻力,儘快完善產業佈局和配套設施規劃,及時調整基地發展方向,努力培育一批產業相對集中,相互關聯緊密,特色鮮明的產業羣。

2、積極應對調控,努力搞好申報工作。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出臺,國家將嚴格控制土地和建設資金規模,尤其是我縣工業基地沒有批准爲省級工業基地,今後我縣在企業用地、資金扶持等方面必將受到制約,另外,一方面客商也會對投資我縣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基地各項管理職能不能履行,各項工作受到束縛。因此,我縣必須儘快組織一支得力的申報班子,積極申報省級工業基地,搶抓南昌打造大溫圳工業經濟圈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千方百計破解我縣工業基地有實無名的難題,爲我縣經濟發展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3、儘快制訂工業基地近期和中遠期發展規劃,圍繞構建大溫圳工業經濟圈的目標,在全縣進行一次再動員,再一次掀起招商引資熱潮,舉全縣之力,集中力量把基地做強做大。要求各鄉鎮,縣直各單位每年必須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必須在基地用多少畝土地。在用地指標緊張的情況下,集中開發基地,既可以節約用地,又可以減少建設成本,還可以迅速把基地做強,做大,進一步提升基地形象。

(二)必須在創新機制,強化管理上有新舉措

1、進一步完善基地管理服務職能。我縣工業基地雖然不是省級開發區,但它的工作定位、管理服務職能和省級開發區是一樣的。積極探索和建立高效、靈活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勢在必行,我們必須把基地定位在省級開發區起點上,以適應工業基地工作的需要。儘快落實土地、建設規劃、國、地稅等主要相關部門在基地設置分支機構,以加強對入園企業的監管,促進基地更好更快地發展。

2、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把入園企業後續管理與兌現優惠政策結合起來。實行優惠政策與稅收掛鉤,即:企業入園落戶先按國家新的工業用地基準地價足額交納,企業投產見效後其稅收達到一定額度後再按優惠政策進行兌現,即:取消了以投資額度優惠土地出讓金的辦法,改爲按國家新出臺的工業用地基準價足額交納,待企業投產後第一年納稅額達到1萬元/畝的基礎,則優惠總土地出讓金的10%,第二年仍達到1萬元/畝,仍繼續獎勵,連獎三年。

3、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地內部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基地各工作部門管理制度和各類職能人員的工作職責,完善工作目標考覈機制。建立項目跟蹤服務制,把項目分解到每個人,以項定人,人定崗,崗定責,責定分,分定獎,真正形成“千斤擔子衆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

(三)必須在加大投入,強化速效上有新舉措

1、進一步加大基地建設力度。一是按照基地總體規劃和企業佈局規劃,抓緊把基地建設框架打通,做到徵用一片、開發一片、安置一片,扭轉過去企業等地落戶、等地建設的現狀,改善基地的信用度。二是搞好基地與縣城規劃對接工作,既提升基地人氣、商氣,又拉開縣城框架。

2、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把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縣城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範疇,統一規劃、統一實施,開發一片、配套一片,做到資源共享,有效提升基地形象。

3、進一步加大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一方面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拓寬融資渠道,儘快溝通與銀行或投資公司的聯繫,建立信用關係;再一方面,採取資本運作的方式,在基地範圍內規劃適量的商住用地,盤活土地資源,實行以園養園,以商補工。

(四)必須在優化環境,強化服務上有新舉措

1、儘快出臺我縣優化投資環境,加快基地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規劃基地管理行爲,完善基地服務職能。

2、減少辦事程序,建立完整的高效服務機制。基地企業採取封閉式管理,實行特事特辦制,對入園企業簡化辦事程序,把部分項目的辦證放到基地辦理,具體辦法:發改委委託基地辦理項目入項,城建局委託基地辦理建設規劃許可證,土管局委託基地辦理用地規劃許可等手續,既簡化了辦事程序,縮短了辦事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又加強了對企業的監管。

3、把基地納入縣優化投資環境的主要部門,定期開展優化環境評議活動。

(五)必須在用人機制,強化隊伍素質上有新舉措

1、立足實際培養人才。根據基地發展需要,對基地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輪訓,專門培訓,積極鼓勵基地工作人員參加多渠道、多專業的進修,全方位提升基地工作人員的素質。

2、眼光向外延攬人才。制訂相應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對人才引進的目標、方式、優惠條件進行明確規定,加強與院校聯繫,建立人才資源網絡,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導向,實行基地與院校人才資源共享。

3、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營造惜才、重才的良好氛圍,使人才留得住,發展快,用得好,改革分配製度,提高人才待遇,使人才貢獻與報酬掛鉤。

4、競爭競聘用好人才。在全縣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把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才選調充實到基地工作,真正把德才兼備的幹部選入基地幹部隊伍中來,使基地成爲全縣開放型經濟管理人才的聚集地。

【第9篇】工業基地對高校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不但可以推動東北產業結構的調整,更是對人才的需求產生的重大影響,這樣的影響將會從三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數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結有了很大的影響;三是高層次人才的整體素質要求更高了。

一、目前人才需求現狀

儘管東北三省在中國國民經濟整體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制約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批的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目前一是企業中的工作人員很大部分的文化程度偏低,還有一部分並不是從事的自己所學的專業,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二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對很多崗位都需要高學歷有技術的人才,主要可以劃分爲4個類型,辦公室文祕管理人員、財會專業、會外語商務營銷專業、技工學校畢業生。三是用人東北老工業基地與擇業大學生“兩頭涼”的狀況.東北老工業基地缺少專業技術人才,也有用人願望,卻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取排斥態度,不願招收大學畢業生。大學生雖然就業困難,但也不願意到非公企業去工作,雙方形成了隔岸互望,“兩頭涼”的尷尬狀況。

二、東北老工業基地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專業的建設滯後

東北的老工業基地所需的專業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有針對性。而這些人才的在學校的教育並沒有足夠的針對性,特別是一些從舊專業延伸出來的專業。對於這些新的專業來說,高校教育課程開發的速度較慢,對於專業方面的改造和設置也都不盡跟得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步伐。

(二)大學生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兩頭涼”現象

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就業,待遇比較低,條件也比較艱苦,和機關事業單位等比起來缺乏吸引力。而對於東北老工業基地來講,他們認爲大學生吃苦能力不足,辦起事來隨心所欲,再加上一些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進入工作狀態的速度較慢。

三、優化學科建設的思路

(一)優化、盤活內部高層次人才

(1)堅持科學調控以及總體籌劃的原則

以能力的建設作爲總體核心,做好高層次人才隊伍目標的調控以及總體要求的建設和頂層設計,以最快速度組建並形成一支具有優良的素質,且數量充足,種類和結構科學合理,能夠動態發展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2)堅持超前的規劃和動態的調整原則

以科學的指標來統籌各個種類高層次人才所需的具體要求,如年齡區間、素質結構,以及崗位、職級和專業等要求。以超前的規劃和動態的調整原則,對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和職級結構進行科學合理化的調整。確保高層次人才隊伍具有科學合理的整體結構,實現高層次人才隊伍個體的素質較高、整體的結構優化、進出更替井然有序、作用發揮得突出明顯,實現高層次的人才隊伍總體的建設水平和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互協調。

(3)堅持合理的配置並盤活存量的原則

要在不斷加大對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基礎上,通過井然有序的流動,科學合理的配置、優化的組合現有的高層次人才,盤活已有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保證效益的最大化,繼而在最大的程度上減少高層次人才資源的浪費和流失。同時要謹慎而且科學合理的處理廣攬人才同量才使用兩者之間的關係,特別要注重發揮好已有人才的創造活力,保護他們對於創新的熱情,鼓勵其創新和實踐,同時重視對那些本身具有發展潛質但當前尚未脫穎而出的本土高層次人才的幫助和扶持。

(4)堅持搭建平臺和統籌選拔的原則

爲了避免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選拔過程當中會出現以偏蓋全、標準單一和不能統籌選拔的這些現象,所以在實際的人才挑選和招聘過程當中就要求組辦組織能幹哦擴大民主,統一選聘標準,在綜合考量的前提下,竭力的爲那些想幹實事、能幹實事和能幹成事的人,創造能夠成就自身和社會事業的條件環境,爲這些人搭建施展自身才華的舞臺。

(二)與地方高校合作,明確專業建設要求

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專業建設滯後的情況,東北要和地方高校進行密切合作,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協助地方院校科的教育課程的創新、研究、和開發,做好對其新專業的設置和已有專業的改造,緊緊跟隨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步伐。務必要以應用能力的培養爲基礎,從而進行對課程的設置。加強人才在其職業的崗位上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並從事實際的職業活動能力的培養,安排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根據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分析高技術崗位羣體和一般技術崗位羣體之間不同的要求,學校也要明確專業建設的要求,要確保專業能夠處在社會職業的需求和學科的體系的交叉點,一方面是爲教育培養與社會職業緊緊相關的人才而設置的,另一方面又是爲培養相應的學科承擔人才從而設置的。所以,地方高校應該以學科的建設爲基礎進行各個專業的分析和建設,以與老工業基地緊緊相關的職業需求爲目標,結合地方發展實際所需,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

1.堅持把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作爲人才教育培養第一宗旨,合理科學的進行各項專業設置建設,本地省教育廳在《關於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爲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人才服務的若干意見》當中指出的“高校要調整專業設置結構,一定要根據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並加快新型工業化的產業體系構架對各類的專業人才的要求,密切和社會用人單位聯繫,有針對性地設置專業和調整專業方向”,這就需要要求本地的省地方院校,在設置專業的工作上要把服務於地方經濟作爲工作主線,積極地創辦、開設本地的省里老工業基地急需的網絡信息工程和電子機械工程、軟件工程以及生物技術等各項新興專業,來爲本省老工業基地發展,教育培養其所需的各門各類的高層專業技術人才。

2.高校人才的培養,實踐教學肯定是一個重點,加強課程體系建設。一要爲當地高校提供高校所需要的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該着眼於地方經濟發展方向,結合社會實際,針對本地省的石化工業、綠色食品和裝備製造,以及能源工業和醫藥工業這些老工業五大基地的各自特點,一方面通過和東北老工業地基聯合,在高校內建立相關研究所或研究基地,東北老工業基地聯合提供資金支持,學校則提供人才支持,爲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進行共同地科學和研究,致力於把科學技術轉化爲實際的生產力,努力爲老工業基地的持續發展提供智力和人力以及高新科技的多方支援;在另一方面,東北老工業基地可以和學校簽訂協議,建立實踐教學的基地,爲高校的學生提供一些實習和實踐的勞動工作崗位,把學校作爲企業的研究、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的堅實支援,共同爲本省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做出自身的貢獻。

【第10篇】大學生活動中心設計基地調研報告

一、調查目的:

瞭解並深入調查一餐基地環境,以便更好的處理好所要設計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與基地周邊環境、場地、室內外環境的關係。

基地概述:

設計擬在我校建一座大學生活動中心,建築總面積約xxxx平米,該工程擬建於校園內一餐位置。基地形狀大致爲x形,建築總面積約爲xxxx平米,地形平坦,可忽略地表的起伏對建築建造的影響。基地靠近校園中心位置,與行政樓距離較近。校園南部爲教學區域,西北部爲學生宿舍區,是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交通交匯點之一。基地南邊爲xx西路,西北方毗鄰學生公寓,與第二餐廳遙遙相望。站在基地位置向東望去,視線穿過圖書館前的廣場可以欣賞到xx湖的美麗景色。

二、環境分析:

基地南側的xx西路是連接校園外環路與內環路的主幹道之一。通過xx西路向西可以聯繫到校園西部的商業區域。在課下尤其是晚上,該商業區域會聚集大量的學生人流。這些人流通過xx西路可以方便地到達基地位置。xx西路南部爲校內綠化帶,是教學區域、宿舍區域、行政辦公區域之間設立的緩衝帶。該綠化帶相對宿舍區域較遠,周圍場地功能多樣,是區域矛盾的集合區域,不適合學生在此進行各種活動。該區域的設置是爲緩解區域之間的矛盾和營造教學區域的安靜學習環境而設置,可以與各教學樓周圍的綠化聯繫融合。因而綠化帶內不會存在大量人流的聚集,但是與綠化帶相聯繫的道路卻都會有很多的人流通過。

基地向東北穿過xx西路爲校圖書館,通過xx西路向北可以到達學校北門,學校北門因距離宿舍較近,是學生平時出入校園的主要出入口。基地東北部是校圖書館和xx湖,是學生平時進行閱讀背誦和放鬆心情的地方,在課下同樣會吸引很大的學生人流出入。

基地西北部爲學生宿舍區。此區域距離基地位置最近,聯繫方便,學生可以方便地到達基地位置。但由於一二號公寓與基地銜接過近,基地位置建築物的存在會對這兩個公寓樓的學生到達公寓南部的其他區域形成一定的阻擋作用。這兩個公寓樓高度較高,且基地與這兩個公寓樓之間的道路相對較窄,道路兩側又栽培有大樹,對於處於基地位置的設計建築物來說,從宿舍區域來看,很難形成較好的景觀。或者說不易於尋找到較好的建築觀察角度。

基地毗鄰內環路,通過內環路、xx東路可以聯繫到六號教學樓。六號教學樓的人流會通過校行政樓後的內環路和校圖書館前的廣場到達更多的區域,這樣就給基地位置的設計建築帶來了大量人流。學校車輛的進出設計爲南門進北門出。車輛大致從南門進入通過廣場路、校行政樓外圍的內環路和名人路,從北門出去。車輛的經過使基地周邊的人流與行進的車輛產生了矛盾。在進行建築設計時要注意這一點。

三、設計思考:

學校的教學辦公和生活住宿兩大區域相互分開,體育場、xx湖、圖書館、基地、商業街自東向西地分佈在兩大區域之間,起到聯繫兩大區域的作用,基地位置又正好處於這中間的位置,是各種矛盾集合的地方,同時基地所處的位置又存在很多的優勢。

a 校園內建築物的高度大致相同,顏色一樣,在形體上,校內的規劃設計通過綠地、水面、廣場的設計來去除建築造型單一所帶來的枯燥的感覺。在進行建築設計時,可以通過借鑑這樣的方法來彌補一些設計上的遺憾,同時也應注意遵從校園規劃的設計原則,讓設計的建築與校內其他建築相互呼應。建築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僅是建築設計對自然的尊重,更是建築設計對地域文化和歷史的尊重。這是環境表現在建築設計上對建築設計的制約。

b建築造型的考慮要結合基地平面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藝術造型反面,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本質是建築設計表達的精神情感與環境完美相結合,誇張的對比和形態的相似都可以作爲構築精神環境融合的方法。但是作爲教育類建築,對於誇張的對比的手法的運用要慎重考慮選擇。

c對於教育類建築來說,在進行設計是要考慮到建築對於學生的情感影響,也要注意建築對於學校工作人員的意義。在進行設計時要注意思考政治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係影響。政治和建築都會對時代產生影響,兩者之間總會存在矛盾,協調好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是考研建築師的一道題目。

【第11篇】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2022年6月14日至6月17日,通過聽取兩區彙報、到企業考察、召開企業座談會和市直有關部門座談會等形式,就兩區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新區先進製造業發展現狀

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首先要明確先進製造業的概念。我們認爲,先進製造業是國內新近提出的經濟概念,是相對於傳統制造業而言的。先進製造業主要指以先進製造技術爲主要生產手段的製造業,它以信息和知識要素投入爲特徵。

市委、市政府作出依託新區,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的戰略決策後,開發區、淇濱區把發展先進製造業放在了重要位置,但從整體上看,新區先進製造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基礎薄弱,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

1、新區先進製造企業有了一定發展,主導產業初具雛型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戰略決策後,新區製造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初步形成了機械、化工、醫藥、建材四個產業主體。截止到今年5月底,已建成製造業項目70多個,其中機械電子類企業20家,2022年完成產值32453萬元;化工醫藥類企業10家,2022年完成產值16336萬元;冶金建材類企業13家,完成產值8367萬元。最大的兩家企業天海集團(新區廠)和天元集團(新區廠)2022年工業產值分別爲13000萬元和10000萬元。

2、園區成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新區發揮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爲企業提供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各類工業園區來吸引和扶持先進製造業企業。開發區先後建設了民營工業園區、天華科技園區、邁世通生物製藥園區三個專業園區吸引項目。現在,又規劃了工業園區,擴大了園區規模,把這三個專業園區都囊括在內。如,民營工業園區成立了辦公室,爲入駐企業提供跟蹤服務,由專人幫助企業辦理各種手續,保證了企業能夠較快建成投產,目前,區內已擺放項目30個,投產11個,2022年實現工業產值6431萬元,園區內科技企業佔60%。以發展信息產業爲主的天華科技園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計劃年內完成一期工程建設。邁世通生物製藥園區已完成投資600萬元,戒菸貼系列產品已投放市場。淇濱區高度重視工業園區建設,專門在龐村鎮劃撥了500畝地建立了工業園區,吸引企業入駐;還建立了四大班子分包企業和大項目工作組等制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協調在建重大項目遇到的難題,對大項目的引進、建設,由專人提供服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金山工業園已經入駐5戶企業,浙江工業園已經入駐4戶企業,汽車配件工業園、食品工業園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預計9月份投入使用園區建設。

3、新區企業體制優勢比較明明明顯

新區大部分先進製造業企業是外來客商和個人興辦的企業,與老的企業相比,負擔輕、扯皮現象少、決策快、適應市場能力較強,能在短期內有較快發展。

4、已有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或項目落戶新區

新區已有幾家技術含量較高的先進製造企業和項目。如

二、存在問題

1、新區管理體制不順

在調研中,許多企業反映,開發區管理體制改變後,新區管理部門繁多,職能交叉,具體事務運作複雜,操作困難。如企業反映比較多的是稅收管理問題,開發區企業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劃,目前有6家稅務分局在開發區行使稅收徵管職能,造成多頭管理,給企業帶來許多不便。另外還有城建、治安等方面的問題。

2、規模經濟優勢沒有形成

新區先進製造業的總量還小,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產業分散,整體實力較弱。開發區和淇濱區只有80多家制造業企業,年產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23家。企業輻射帶動能力弱,除天海集團(新區廠)帶動輻射了一些汽車電子電器企業外,其他企業基本上沒有關聯,難以形成在省內乃至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基地。

3、企業科技投入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低

先進製造業屬於技術密集型工業,新區的企業中,真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企業非常少,大多數企業仍然使用落後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大多數企業受資金、人才等因素制約,科技投入很少,無力採用高新技術,產品更新換代慢,科技含量較低,適應市場能力比較薄弱。除天海集團、天元公司外,大都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小,終端產品少。除天海集團、邁世通個別具有相對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外,其他企業基本上沒有自主開發能力,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也不足。

4、發展資金緊缺,人才匱乏

在這次調研過程中,幾乎所有企業都反映缺乏資金,向銀行融資困難,特別是私營企業貸款更是難上加難。一些企業即使項目有競爭力,發展形勢良好,也很難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融資渠道少、資金緊張已成爲制約我市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桎梏。

先進製造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人才匱乏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市在工業企業中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只有3308人,佔全市專業技術人員32000人的10.34%,所佔份額太小,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淇濱區先進製造業企業中高級職稱人員比例只有1%,中級職稱人員也只有3%,同時,企業中的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比重太小,缺口很大。由於受經濟發展的限制,我市制造企業工資普遍比經濟發達地區低,導致人才流失嚴重。據瞭解,天海集團每年引進的大專以上學歷的學生,經過幾年鍛鍊,熟練掌握技術後有近三分之二都跳槽到經濟發達地區。

三、加快發展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建議

1、制定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科學規劃

建議市政府制訂有關文件,對我市先進製造業發展進行詳細規劃。通過調查、分析、研究,我們對制定先進製造業的規劃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提出基本思路,即堅持“工業富市”指導思想,圍繞“兩個率先”奮鬥目標,依靠我市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充分利用好新區這個平臺,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堅持自主發展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大力吸引各種經濟成分,培育、引進一批有競爭力優勢的產品和企業,把我市建設成爲我省乃至我國有一定優勢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二是確定重點行業,即發展汽車及零配件製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行業。三是明確具體目標,即力爭到2022年,新區先進製造業產值比2022年翻一番,達到15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再用4年的時間,使新區先進製造業的產值再翻兩番,達到45億元,實現利稅5億元。

2、加強領導力量,明確責任主體

一是建議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各縣區、各有關部門爲成員單位,定期召開先進製造業發展座談會,聽取各部門的彙報,瞭解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形勢,解決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建立市級領導聯繫企業制度,每位市級領導都要聯繫一戶有發展前景的先進製造業企業,經常瞭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對其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幫助協調解決。二是明確工作責任主體,建議由市發改委承擔具體工作。

3、確定重點企業,全力扶持他們發展

我市先進製造業企業、特別是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數量很少,要想盡快把我市建成先進製造業基地,必須確定一些企業作爲“種子企業”,全力扶持他們發展壯大。通過調研,我們建議對以下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一是在汽車及零配件製造業中,重點扶持年生產能力2.5億套汽車插接器、100多萬條電線束、5萬套熔斷器盒、5萬套中央配電裝置的天海集團;年生產能力1200輛改裝汽車的東風農用車廠;年生產能力300標準副汽車模具的天淇汽車模具公司(在建項目)。天海集團是我市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要幫助企業做大作強,大膽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力度,加強與世界同類先進企業的合作,使之儘快成長爲全國最大的汽車插接器生產產基地,逐步拓展市場,擴大市場佔有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抓好天海集團轎車插接器項目的驗收和達產工作,加快天淇模汽車模具製造公司年產500標準付汽車模具項目建設進度;做好天海集團高能幹式點火線圈項目和一線多路控制系統項目、天淇汽車模具製造公司二期年產1000標準付汽車模具項目和三期年產3800標準付汽車模具項目的籌劃工作。

二是在精細化工業中,重點扶持年生產能力2.4萬噸洗化產品、8000萬罐以上氣霧劑的天元公司和年產3000多噸橡膠助劑的聯昊化工公司。天元公司是我國長江以北最大的氣霧劑生產廠家和第二大洗化用品生產廠家,在國內市場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近年來不斷壯大生產規模,開發新品,提高產品檔次,建立健全終端銷售網絡,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公司目標是建成全球最大的氣霧劑生產廠家和全國知名的洗化用品企業。近期重點抓好護髮素鋦油膏生產線項目,沐浴露生產線項目,爭取早日見效;與美國最大的氣霧劑生產廠家合作生產殺蟲劑項目以及與加拿大一家公司合作開發洗化用品項目要爭取合作成功。抓好聯昊化工公司的二期年廠6500噸橡膠助劑生產線,力爭早日投產見效。

三是在生物醫藥業中,重點扶持在建的邁世通生物醫藥科技園有限公司。投資5600萬元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設,目前已經投資600萬元,gmp車間已經開工建設,戒菸貼系列產品已經開始生產,並對外銷售。該公司建成後,可實現1萬臺胰島素泵、1億片貼劑、15億片片劑、10億粒膠囊的生產能力。項目主要有胰島素泵項目、tts經皮給藥貼片生產項目、tts專用高效智能塗布機。

四是在電子信息工業中,重點扶持天海集團、天馬通訊公司和天華科技園。天海集團與美國達威公司合作生產無線電通訊設施項目,已經達成投資協議,應儘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推動天華科技園一期工程要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年內完工,投入使用;無線電四廠新建的方艙生產線已經投產,市場潛力很大,應扶持其加快發展,開拓市場。通過重點扶持現有天海、天元、天馬、天淇、邁世通等企業,爭取用3-5年時間,形成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2戶,超5億元的企業2戶,在做強做大上形成突破,使之形成先進製造業的支撐力量。

4、發揮比較優勢,吸引市外企業

加快新區先進製造業的建設步伐,應充分發揮好我們的優勢,在吸引承接先進地區企業轉移和利用現有載體做大做強上形成突破。一是利用新區的環境優勢。新區有着良好的環境,較完善的服務功能,是發展先進製造業一個很好平臺,要充分發揮好這個平臺的作用,理順新區管理體制,避免多頭插手、多頭管理的弊端。建議市委、市政府組織有關人員到全國比較成功的開發區進行調研,借鑑他們的經驗,結合我們的實際,理順開發區的管理體制。二是發揮成本優勢。相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我們的土地資源,煤、電能源、勞動力的充裕和廉價,這些成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突出優勢。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有針對性地招商引資,把優勢充分利用好,在承接國外及國內東部發達地區先進製造業的轉移上,爭取吸引大企業、先進企業到新區落戶有所突破,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5、出臺有關措施,優化發展環境

建議市政府制定促進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先進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重點扶持的先進製造業企業、科技含量高的先進製造企業給予支持,主要用於解決企業的流資。二中制定獎勵措施,年底對新區的先進製造業進行考覈,對產值高、效益好、納稅多的企業給予獎勵。三是容許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職領辦或新辦先進製造企業,三年內保留職級和工資待遇,三年後願意回原單位的恢復其職級。

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樹立以服務爲重點的觀念,增加服務項目,增強爲企業服務的功能,建設服務型政府。一是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收費項目。二是繼續整治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查處“四亂”。三是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都要認真落實,不能失信於人。四是要加強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減少辦事環節、程序,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提高審批效率。

6、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跟蹤落實項目

把招商引資作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抓,始終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發展先進製造業要促進多種模式共同發展,歡迎和鼓勵外地企業、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參與到我市的製造業建設中來。在利用外資的政策層面上,應鼓勵以全球生產佈局爲主的跨國公司、國內大企業集團來投資,要加強與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企業的溝通聯繫,力爭引進幾戶世界知名企業到我市來投資。

隨着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簽訂的協議和合同很多,但真正落戶見效的不多。要完善政府對招商引資的考覈評價方式,強化對結果的考覈,以項目的落實情況和生產見效情況作爲考覈的主要依據;對在談項目,要明確專人負責,爭取較快取得實質性進展;對落地在建項目,要加強協調和服務,爭取早日建成投產;對在運作過程中出現困難的重點項目,要由主要領導牽頭,成立項目協力組,協調各方面力量,強力推進項目落實;對已投產項目,要密切關注,對其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

7、擴大融資渠道,加快發揮新區工業園區聚集作用

企業融資難是我市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嚴重影響着企業的發展。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久的私營企業,主要是生產瓶裝冬凌草飲料、無核棗、纏絲蛋等有鶴壁特色的產品,在市場上有着獨具特色的競爭力。該企業自2022年8月組建至今,在8個市、30多個縣建立了銷售網點,市場網絡已初步建立。爲加快企業發展,非凡食品有限公司與香港恆利豐公司達協議,由恆利豐公司向非凡公司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進行合作,但非凡公司也需要投入一部分資金,由於自有資金不足,非凡公司以價值50萬元的房產作抵押申請貸款,已按要求進行完房產評估,最後也沒有貸到款。建議,一是發揮銀行主渠道作用,加強與銀行的聯繫溝通,經常性的召開銀企座談會,積極向銀行推薦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爭取資金支持。二是加強與各駐豫股份制銀行的溝通聯繫,爭取他們的支持。三是加強中小企業服務擔保中心的的擔保能力,爲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四是下大力氣引進投融資機構落戶鶴壁,改變目前金融機構單一、業務不活、機制不靈的現狀,大力吸引外資或民間資本,彌補企業貸款難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

加快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區、邁世通工業園區、天華科技園和淇濱區金山工業園、汽車配件園、食品工業園、浙江工業園等園區建設步伐,積極引導先進製造企業和項目入駐園區。對現有工業園區進行合理佈局,打破行政區域界線,在全市範圍內統籌規劃,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無污染的這一類企業和項目擺放在開發區的三個園區,把有輕度污染的企業和項目擺放在開發區周邊的園區或老區。各工業園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導相同產業的企業相對集中,提高產業集聚度,實現羣體規模,發揮經濟集約效應,形成“小企業、大集羣,小產品、大市場,小園區、大生產”的格局。

8、加快引進和培養科技人才

人才匱乏是影響我市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應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一是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大力引進一批先進製造業發展必需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二是聘請專業技術人才,以聯合技術功關、培訓人員、技術諮詢、技術承包、技術入股、辦講座等形式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三是加緊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工貿學校、市技校要根據我市實際需要,開設製造業生產急需的專業,爲企業培養技術人員和技工。四是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對引進的人才要給予優厚的待遇、提供發展的空間,營造創業留人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對人才不懈的培養和引進,着力培育一支素質高、善經營、懂管理、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企業家隊伍,培養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級技工和熟練工人,爲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第12篇】茶葉基地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壯大茶葉加工企業,合理佈局,加大企業資本運營力度。下面是小編提供的茶葉基地建設現狀調研報告,供參考!

更好的加速企業擴張步伐,建設服務好採花茶業科技園,對外聯接好市場,對內聯接好茶農和中小茶廠,實現茶樹良種引進推廣良種茶園種植與示範,現代茶葉初、精加工。現就調研情況如下:

一、茶葉基地建設現狀

茶葉在我縣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發展茶葉經濟在我縣具有生態立縣的獨特自然優勢。目前茶葉基地在我縣已初具規模。全縣8個鄉鎮,104個村,有88個村產茶,種茶農戶達3.5萬戶,從事茶葉生產人員12萬人。年來,茶園面積達到17.8萬畝,年茶葉產量達到1587噸,其中名優茶佔42%,實現茶葉產值4億元。茶葉是我縣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與1975年比較。種植面積增加118353畝,增長2.7倍,產量增加12769噸,增長23.3倍。農民收入增加16000萬元,增長16倍,茶葉產值增加30617萬元,增長10.2倍。

二是科技含量提升,促進了品牌優勢形成。通過多年來茶葉科技人員、企業、茶農的努力培育創新,以採茶毛尖爲代表的一大批名優茶出爐,創品牌競爭拼搏。2022年採茶毛尖榮獲名茶第一品牌。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成爲名茶的知名品牌。

三是茶葉龍頭企業產業化逐步提升。採花茶業有限公司現已提升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投資3億元建設採花毛尖科技園。

四是茶農生產方式的轉變。主產茶區茶園管理由傳統手工向半機械化轉變,茶樹修剪機、鮮味採摘機、茶園耕作機、名優茶製作機械化得到廣泛應用,茶葉加工環境改善,設備更新配套,符合國家食品標準。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茶葉基地發展速度和質量的矛盾,近年來,我縣每年新建茶園都在萬畝以上,年和年在2萬畝以上,由於農民投工投肥能力有限,建園質量無法達到技術標準,加上後期管理不到位,難達到高標準建園的預期經濟目標,5-7年後,必將形成未老先衰的低產茶園。

二是科技興茶與科技推廣體系的矛盾。從年以來,鄉、村農業科技網絡遭重創。對茶葉基地建設和加工初制研究推廣人員減少和從事推廣人員的生活保障等問題。造成指導服務人員不能及時準確到位,難以深入田間、車間,嚴重製約着生產水平的提高和資源深度開發。

三是基地規模和農村勞動力的矛盾。全縣規劃基地規模達到20萬畝,按農村人口人平擁有1畝多茶園。因土壤、海拔等自然因素限制,部分地區不宜種茶,主產區每人茶園面積在2畝以上,多達4畝左右。加之大量年青人外出務工,在家都是老弱病殘,茶園荒廢嚴重,老茶現象多,資源浪費。

四是茶葉初制廠佈局與茶農賣茶的矛盾。茶葉納入食品管理,對加工條件和經營資質提高了要求,在整頓工作中,取締關閉了一批小茶廠,邊緣地區茶農賣茶難。

三、對策的研究

根據縣委、縣政府茶葉發展總體思路,提出生態立縣。精製茶葉旅遊兩張名片,堅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靠綠色富,以茶葉爲重點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推進。實施三大一特發展戰略。即建設大基地,打造大品牌,發展大企業,弘揚土家特色茶文化。

一是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茶的標準,提升茶葉基地質量,堅持建園質量標準,加強管理所有茶園達到無公害標準。無公害、有機茶麪積達到15萬畝,其中符合有機茶、綠色食品標準的茶園面積達到10萬畝,茶樹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無性系良種面積達到50%以上。

二是培育壯大茶葉加工企業,合理佈局。加大企業資本運營力度,加速企業擴張步伐,建設服務好採花茶業科技園,對外聯接好市場,對內聯接好茶農和中小茶廠,實現茶樹良種引進推廣良種茶園種植與示範,現代茶葉初、精加工,茶葉深度加工開發等多功能於體,技術含量高,能耗少,污染小的茶葉生態園區。成爲集生產、科研、銷售於一體,融包裝、質檢、儲運、旅遊觀光於一身,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茶業初、深加工企業。

三是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發展觀。建立建全茶葉技術縣、鄉、村網絡推廣體系,加強隊伍建設,培養引進科技人才,提高技術服務功能,在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基礎上,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定向培養一批,高薪聘請一批,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四是加大茶園機械化的推廣力度,改善茶園的硬件設施,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茶葉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茶農收入。

五是用現代的營銷理念和手段,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組建營銷公司,提高營銷決策應變能力,建成同行業一流的企業形象設計,一流的產品形象設計。

六是融入文化旅遊內涵,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廣邀文人加工挖掘整理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旅遊活動。把人文茶儘快推出去,實現茶業的新跨越!

【第13篇】2022上半年工業基地的調研報告

工業基地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分期開發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水、電、路、熱力、綠化、管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總投資約10億元,計劃建設週期爲3-4年,預計至xx年建成面積將達12.7平方公里。

一、a區b發展工業基地的優勢

(一)區位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工業基地選址a區b鎮西北方向,位於長沙市北郊,湘江長沙市區段下游東岸,飲用水源保護區下游。地形以小丘陵地爲主,農田約佔20%,適合發展工業。

2、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路均有延伸至此,形成比較龐大便利的交通網,在交通運輸上形成相互補充。

3、資源豐富。依託華電長沙電廠提供電力資源、星常天然氣長輸管道提供燃料資源、湘江水濱擁有大量水力資源和郊區周邊人力資源豐富。除此之外基地的丘陵地形由於可耕農田較少,土地資源也相當豐富。

4、規劃佈局合理。工業基地按“一廠、兩片、四帶、四路、五區”的空間結構規劃。

5、產業定位準確。基地以化工產業區、電力配套與新型建材產業區、綜合產業區、倉儲物流爲主導產業,建成以產業集聚、物質循環利用和能量梯級利用爲特徵的工業經濟循環體系,實現區域資源、能源的集約利用和基礎設施、信息的共享,使之成爲現代循環經濟工業基地。

(二)企業優勢

1、公司實力強勁。a經濟開發區b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管委會下設a經濟開發區b循環經濟工業基地投資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開發公司是a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經a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註冊,註冊資金3000萬元。

2、財務狀況明朗。開發公司xx年度報表經c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總資產83717萬元,各項負債49950萬元,資產負債率爲59.7%。依據企業xx年度財務會計報表數據,以及企業基本情況和發展前景,通過湖南a農村商業銀行信用等級評定系統測算,公司信用等級屬a級信用企業。

3、組織機構簡練,職工隊伍綜合素質較強。開發公司實行市場運作,負責規定範圍內的開發、建設、融資等工作。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領導威信,班子團結協調,是一支有知識、懂管理、曉經營、富有朝氣的管理隊伍。

(三)政策優勢

工業基地於xx年6月經市政府批覆同意更名,同年7月經市發改委(長髮改〔xx〕3號文件)批准立項,並於同年12月列入長沙市規劃建設的三大產業基地之一、長沙市xx年“兩幫兩促”百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

二、工業基地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1、投資需求缺口大,難以適應快速發展要求。在長沙市的企業中,普遍反映融資困難的問題,技改項目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如洛軸準高速鐵路客車軸承項目,是爲適應我國鐵路運輸不斷提速的需要,併爲打開國際鐵路軸承市場而立項的,確應加大投入力度,進行各種技術改造,但因資金缺口較大而進展緩慢,但目前公司資金總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2、它的收入來源比較狹窄,資金的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和稅收返還。

3、資金的收攏比較遲緩。第一來源:土地出讓收入本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2022.22畝,爲b循環經濟工業基地一期範圍內工業用地,計劃於xx-xx年才能全部出讓完畢(不含建設期),屆時出讓總收入64582.95萬元。第二來源:財稅體制分成收入根據a區人民政府稅收體制文件,b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引進企業實現的基建稅收及產業稅收由循環基地與銅官鎮7:3分成。xx年底僅0.6億。

三、投資風險

1、不可抗力風險,任何因交易所不能夠控制的原因,包括地震、水災、火災、暴動、罷工、戰爭、政府管制、國際或國內的禁止或限制以及停電、技術故障、電子故障等其他無法預測和防範的不可抗力事件,都有可能會對投資者的交易產生影響。

2、政策風險,政府有關政策會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舉措、法規出臺,引起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3、爲獲得不確定的預期效益,而承擔的風險,在投資中可能會遭受收益損失甚至本金損失的風險,因爲貨幣時間價值的存在,有可能貨幣貶值,投資實現的收益太低,不足以補償本金因稅收和通貨膨脹而減少的部分該基地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投資都會有風險,但站在本公司的立場,綜合考慮,此項目是值得投資的。

四、關於工業基地的投資建議

1、進入投資市場一定要有投資風險的意識。因爲在投資市場之中,收益和風險是始終是並存的,因此要審查項目計劃是否成熟,看它的利潤點在哪裏,是否有能力獲取足夠的收益,該項目至少能有能力獲取足夠的收入以保持收支平衡,絕不要選擇只有支出,而很少或沒有進賬的公益性項目。

2、看其他融資方的反應。投資項目除了公司自己出資、政府出資和以外,一般還有部分銀行融資。如果項目能經得起銀行審覈,獲得申請貸款的資格,也能間接證明項目的低風險。

3、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及其穩定性。一個好的項目其償債資金一般來源於其盈利,而非負債資金,這樣該基地纔有能力抗擊各種風險,有實力迅速補償風險造成的各種損失,否則項目將弱不禁風,隨時面臨着破產、倒閉的風險。要其盈利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客觀地判斷企業持續穩定的獲利水平和創造能力,從而判斷投資是否值得,能否獲利,資本何時能夠收回。

4、採取多元化投資,就是不能全部投在一個地方,要分散的投資在各個地方,根據本公告司的風險承受水平,可以用爲實現長期目標而願意接受的短期損失作爲衡量風險水平的標準,使本公司的投資不至於虧,能夠保護自身利益。

【第14篇】2022年基地調研報告

1.確立新戰略“杭爲茶都、淳爲茶鄉”這一戰略的提出和付諸實施,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機制、新的措施、新的探索,可謂任重而道遠。一要統一思想,營造氛圍。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全縣上下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茶葉協會要圍繞打造“淳安茶鄉”這一目標,切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做好全面接軌杭州“茶爲國飲、杭爲茶都”戰略的準備,綜合各方力量,不僅要做好茶產業領域的文章,還要在旅遊、文化、休閒、市場等諸方面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充分營造“茶鄉”氛圍;二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在深入調查研究、專家研討的基礎上,對涉及茶鄉打造的各方面進行科學的規劃。首先要全面規劃,茶鄉的打造,不僅涉及茶產業的發展,還包含茶工業、茶旅遊、茶文化等諸多方面,農業、供銷、旅遊、城建、計劃、經貿、宣傳等多個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其次要科學規劃,合理劃分茶園基地、茶葉加工、茶葉銷售的重點區域,對產茶自然環境優越、生產基礎紮實的區域實施重點扶持,在城鎮、旅遊設施建設進程中,應充分考慮茶館、茶休閒購物等茶葉休閒區的規劃,同時,利用我縣一流的生態旅遊環境和茶文化遺存,科學規劃好1~2條茶業旅遊線路;第三要建立健全規劃執行監督檢查制度,強化規劃的強制性、嚴肅性和一貫性;三要強化領導,協調發展。“接軌杭州茶都、打造淳安茶鄉”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爲保障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成立以縣委、縣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農辦、農業、供銷、旅遊、城建、計劃、文化、財政、茶協等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領導小組,下設各部門經辦人員組成的工作協調小組,對茶原料基地、茶加工基地、茶旅遊基地、茶研發基地的建設等方方面面工作做好協調,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夯實茶基礎 沒有規模就沒有競爭力,沒有規模就沒有希望。一要繼續擴大無性系良種茶的發展。無性系良種在名茶生產中發揮的效益已日益凸現。通過發展,力爭使良種茶園所佔的比例五年後增至60%。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強化新建基地的標準化,品種選擇上要合理搭配,注重早生與高質的協調格局;二要加大老茶園改造力度。我縣茶園總面積14萬畝,其中經省級認定的無公害茶園7.1萬畝,獲得有機茶認證的茶園近千畝。因自然條件、培管水平的差異,尚有2萬畝地勢環境較好的茶園處於荒蕪和半荒蕪狀態,急需對這些茶園進行改造,提升茶園基礎水平。同時強化無公害、綠色、有機茶認證;三要全面推進茶廠的優化改造。利用浙江省實施茶廠優化改造項目的契機,積極開展我縣的茶廠優化改造工程。整合現有資源,鼓勵扶持有條件的茶葉生產大戶進行茶葉加工廠無公害標準建設和改造。並通過標準化加工廠的示範帶動,推動我縣茶葉生產的無公害標準化進程,培育茶葉加工大戶和企業。

3.強化茶開發 一是強化普通茶類的多種類開發。在全面提升千島玉葉、千島湖銀針、鳩坑毛尖等現有名茶質量的基礎上,並積極適應市場發展趨勢,適時地進行適合機採名茶的開發,以實現全面應用機械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名茶質量,增加茶葉生產效益;二是積極招商引資。利用千島湖的知名度、優質的一級水體、“工業興縣”的濃厚氛圍,依託鼓山、坪山等工業園區等載體,積極引進、扶持有實力的企業進行蒸青茶、花茶、茶飲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方面的茶葉深加工開發,拉長茶葉產業鏈,提高茶葉原料的利用率,促進茶葉經濟的增長;三是抓好地方特色茶開發。我縣的黃金茶、苦丁茶很有開發潛力,要有意識地利用區域和山地資源優勢,積極培植特色茶基地,創新開發機制,做足特色茶文章,提高山區茶農收入。

4.加強茶研發 首先要強化合作,建立茶葉研發中心。利用淳安縣委、縣政府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的契機,全面加強與在杭“國”號茶葉科研、學術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依託我縣豐富的茶葉資源、優越的生態環境、濃厚的文化積澱,建立茶葉研發中心,力爭在茶葉生產、深加工利用等方面走在前列;其次,要健全茶葉科技推廣網絡。我縣茶葉在這幾年取得長足發展,離不開全縣茶葉科技推廣隊伍爲提高全縣茶葉生產技術水平所做的努力。縣財政要設立茶葉技術推廣專項資金,用於茶葉新品種引進推廣、標準化生產示範、加工新工藝研究、無公害技術示範等方面,確保茶葉科技推廣的順利實施,使茶農、經營者能有效地將先進科技應用於生產;三是要建立國家級茶葉科技示範場。以縣茶葉良種試驗場爲基礎,以實施農業部項目“茶樹良種科技示範場建設”爲契機,切實增強場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備相應的生產、教學設備,將其建設成爲國家級的茶葉科技示範場,爲全縣茶葉科技的試驗、示範、應用推廣提供支持。

5.激活茶貿易 我縣的茶產業是市場主導型的產業,要進一步激活茶貿易,重點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完善市場網絡。抓好新千島湖茶葉市場的建設,努力將之建設成爲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管理規範集茶葉交易、茶葉休閒於一體的省內一流茶葉市場,全面提升市場的檔次和品位。同時以此爲基礎,扶持鄉鎮產地市場、茶葉龍頭企業的建設,加強管理,促進“企業+基地+農戶”、“市場+訂單+農戶”經營模式的形成,搞活茶葉流通;二要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加強與淳籍在外茶葉經營者和外地茶葉市場的聯繫,收集市場信息和營銷經驗。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開展廣泛宣傳,並在互聯網上設立千島湖茶的網站,加強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掌握可靠、及時的市場信息,更好地指導茶葉生產;三要鼓勵經營者在外開設茶莊、門店。對在大中城市開設茶莊、門店,銷售千島湖茶的經營進行獎勵扶持,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來宣傳推銷我縣的茶葉,提高千島湖茶的市場佔有率。

6.打造茶品牌 品牌是一個產品能經久不衰的源泉,沒有品牌的支撐,產業的發展很難健康長久,茶葉產業的發展,品牌的作用尤爲明顯。一是要統一思想,突出重點。“千島玉葉”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歷經十餘年打造,已是浙江省着名商標,對我縣茶葉產業發展意義非凡,各鄉鎮、部門、企業要切實統一思想,集中力量打響“千島玉葉”品牌,將之打造成爲淳安的地方品牌、千島湖茶的“金名片”和淳安的“藍寶石”;二是要加大宣傳促銷。依託杭州茶都這一龍頭,利用千島湖的生態旅遊優勢,擴大宣傳,積極促銷。縣財政應逐年增加茶葉品牌宣傳資金,用於千島湖茶的品牌宣傳促銷。利用各種機會在我縣組織各種茶事活動,吸引外地客商、茶人、企業來淳,積極參與外地舉辦的茶事活動,加強交流,全面推介千島湖茶;三是要強化品牌管理。要以茶葉產品推行qs認證爲契機,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茶葉品牌、茶葉質量、茶葉包裝的管理。

7.弘揚茶文化 我縣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要積極接軌杭州茶都,充分挖掘我縣茶歷史、文化遺存,積極籌建三大中心:茶藝表演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千島湖茶推介中心。組建茶藝表演隊,尋找一套適合千島湖茶特點的品茗茶藝,在茶藝表演中心,充分展示千島湖茶的風采;挖掘、收集整理我縣茶歷史、文化遺存,建立茶文化展示中心,向遊人、客商介紹我縣茶葉文化,提升千島湖茶文化內涵;建立千島湖茶推介中心,精心設置推介載體,向外推介我縣茶資源、茶產品、茶企業、茶貿易,提升我縣茶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8.發展茶旅遊 我縣擁有舉世聞名的千島湖,爲發展茶文化、茶旅遊提供不可多得的平臺,我們要藉助這個平臺,做優做強茶旅遊文章。一是要開發茶旅遊產品,製作開發適合旅遊銷售的茶葉產品及相關紀念品,創新營銷模式,與旅遊緊密結合,即促進茶產品的營銷,又提升旅遊內涵;二是要開闢1~2條茶旅遊觀光線路,依託千島湖強大的旅遊優勢,在茶葉生產、茶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開闢茶文化、茶觀光、茶休閒等旅遊線路,吸引遊客關注茶葉,宣傳茶葉;三是開發休閒觀光茶園,選擇交通較便利、茶園景觀秀美之地,配套相應的供遊人採製設備、品茶休閒場所,積極拓展茶園休閒觀光遊;四是推進茶館業的興起,千島湖鎮作爲“休閒度假勝地”,要科學規劃建設一批文化味濃、品味高、富有特色的茶館,增添城市休閒內涵,延伸旅遊產業鏈,促進茶文化、茶旅遊、茶產業的和諧發展。

大學生活動中心設計基地調研報告

一、調查目的:

瞭解並深入調查一餐基地環境,以便更好的處理好所要設計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與基地周邊環境、場地、室內外環境的關係。

基地概述:

設計擬在我校建一座大學生活動中心,建築總面積約xxxx平米,該工程擬建於校園內一餐位置。基地形狀大致爲x形,建築總面積約爲xxxx平米,地形平坦,可忽略地表的起伏對建築建造的影響。基地靠近校園中心位置,與行政樓距離較近。校園南部爲教學區域,西北部爲學生宿舍區,是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交通交匯點之一。基地南邊爲xx西路,西北方毗鄰學生公寓,與第二餐廳遙遙相望。站在基地位置向東望去,視線穿過圖書館前的廣場可以欣賞到xx湖的美麗景色。

二、環境分析:

基地南側的xx西路是連接校園外環路與內環路的主幹道之一。通過xx西路向西可以聯繫到校園西部的商業區域。在課下尤其是晚上,該商業區域會聚集大量的學生人流。這些人流通過xx西路可以方便地到達基地位置。xx西路南部爲校內綠化帶,是教學區域、宿舍區域、行政辦公區域之間設立的緩衝帶。該綠化帶相對宿舍區域較遠,周圍場地功能多樣,是區域矛盾的集合區域,不適合學生在此進行各種活動。該區域的設置是爲緩解區域之間的矛盾和營造教學區域的安靜學習環境而設置,可以與各教學樓周圍的綠化聯繫融合。因而綠化帶內不會存在大量人流的聚集,但是與綠化帶相聯繫的道路卻都會有很多的人流通過。

基地向東北穿過xx西路爲校圖書館,通過xx西路向北可以到達學校北門,學校北門因距離宿舍較近,是學生平時出入校園的主要出入口。基地東北部是校圖書館和xx湖,是學生平時進行閱讀背誦和放鬆心情的地方,在課下同樣會吸引很大的學生人流出入。

基地西北部爲學生宿舍區。此區域距離基地位置最近,聯繫方便,學生可以方便地到達基地位置。但由於一二號公寓與基地銜接過近,基地位置建築物的存在會對這兩個公寓樓的學生到達公寓南部的其他區域形成一定的阻擋作用。這兩個公寓樓高度較高,且基地與這兩個公寓樓之間的道路相對較窄,道路兩側又栽培有大樹,對於處於基地位置的設計建築物來說,從宿舍區域來看,很難形成較好的景觀。或者說不易於尋找到較好的建築觀察角度。

基地毗鄰內環路,通過內環路、xx東路可以聯繫到六號教學樓。六號教學樓的人流會通過校行政樓後的內環路和校圖書館前的廣場到達更多的區域,這樣就給基地位置的設計建築帶來了大量人流。學校車輛的進出設計爲南門進北門出。車輛大致從南門進入通過廣場路、校行政樓外圍的內環路和名人路,從北門出去。車輛的經過使基地周邊的人流與行進的車輛產生了矛盾。在進行建築設計時要注意這一點。

三、設計思考:

學校的教學辦公和生活住宿兩大區域相互分開,體育場、xx湖、圖書館、基地、商業街自東向西地分佈在兩大區域之間,起到聯繫兩大區域的作用,基地位置又正好處於這中間的位置,是各種矛盾集合的地方,同時基地所處的位置又存在很多的優勢。

a 校園內建築物的高度大致相同,顏色一樣,在形體上,校內的規劃設計通過綠地、水面、廣場的設計來去除建築造型單一所帶來的枯燥的感覺。在進行建築設計時,可以通過借鑑這樣的方法來彌補一些設計上的遺憾,同時也應注意遵從校園規劃的設計原則,讓設計的建築與校內其他建築相互呼應。建築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僅是建築設計對自然的尊重,更是建築設計對地域文化和歷史的尊重。這是環境表現在建築設計上對建築設計的制約。

b建築造型的考慮要結合基地平面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藝術造型反面,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本質是建築設計表達的精神情感與環境完美相結合,誇張的對比和形態的相似都可以作爲構築精神環境融合的方法。但是作爲教育類建築,對於誇張的對比的手法的運用要慎重考慮選擇。

c對於教育類建築來說,在進行設計是要考慮到建築對於學生的情感影響,也要注意建築對於學校工作人員的意義。在進行設計時要注意思考政治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係影響。政治和建築都會對時代產生影響,兩者之間總會存在矛盾,協調好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是考研建築師的一道題目。

茶葉基地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一、茶葉基地建設現狀

茶葉在我縣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發展茶葉經濟在我縣具有生態立縣的獨特自然優勢。目前茶葉基地在我縣已初具規模。全縣8個鄉鎮,104個村,有88個村產茶,種茶農戶達3.5萬戶,從事茶葉生產人員12萬人。年來,茶園面積達到17.8萬畝,年茶葉產量達到1587噸,其中名優茶佔42%,實現茶葉產值4億元。茶葉是我縣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與1975年比較。種植面積增加118353畝,增長2.7倍,產量增加12769噸,增長23.3倍。農民收入增加16000萬元,增長16倍,茶葉產值增加30617萬元,增長10.2倍。

二是科技含量提升,促進了品牌優勢形成。通過多年來茶葉科技人員、企業、茶農的努力培育創新,以“採茶毛尖”爲代表的一大批名優茶出爐,創品牌競爭拼搏。xx年“採茶毛尖”榮獲名茶第一品牌。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成爲名茶的知名品牌。

三是茶葉龍頭企業產業化逐步提升。採花茶業有限公司現已提升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投資3億元建設採花毛尖科技園。

四是茶農生產方式的轉變。主產茶區茶園管理由傳統手工向半機械化轉變,茶樹修剪機、鮮味採摘機、茶園耕作機、名優茶製作機械化得到廣泛應用,茶葉加工環境改善,設備更新配套,符合國家食品標準。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茶葉基地發展速度和質量的矛盾,近年來,我縣每年新建茶園都在萬畝以上,年和年在2萬畝以上,由於農民投工投肥能力有限,建園質量無法達到技術標準,加上後期管理不到位,難達到高標準建園的預期經濟目標,5-7年後,必將形成未老先衰的低產茶園。

二是科技興茶與科技推廣體系的矛盾。從年以來,鄉、村農業科技網絡遭重創。對茶葉基地建設和加工初制研究推廣人員減少和從事推廣人員的生活保障等問題。造成指導服務人員不能及時準確到位,難以深入田間、車間,嚴重製約着生產水平的提高和資源深度開發。

三是基地規模和農村勞動力的矛盾。全縣規劃基地規模達到20萬畝,按農村人口人平擁有1畝多茶園。因土壤、海拔等自然因素限制,部分地區不宜種茶,主產區每人茶園面積在2畝以上,多達4畝左右。加之大量年青人外出務工,在家都是老弱病殘,茶園荒廢嚴重,老茶現象多,資源浪費。

四是茶葉初制廠佈局與茶農賣茶的矛盾。茶葉納入食品管理,對加工條件和經營資質提高了要求,在整頓工作中,取締關閉了一批小茶廠,邊緣地區茶農賣茶難。

三、對策的研究

根據縣委、縣政府茶葉發展總體思路,提出生態立縣。精製茶葉旅遊“兩張”名片,堅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靠綠色富,以茶葉爲重點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推進。實施“三大一特”發展戰略。即建設大基地,打造大品牌,發展大企業,弘揚土家特色茶文化。

一是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茶的標準,提升茶葉基地質量,堅持建園質量標準,加強管理所有茶園達到無公害標準。無公害、有機茶麪積達到15萬畝,其中符合有機茶、綠色食品標準的茶園面積達到10萬畝,茶樹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無性系良種面積達到50%以上。

二是培育壯大茶葉加工企業,合理佈局。加大企業資本運營力度,加速企業擴張步伐,建設服務好採花茶業科技園,對外聯接好市場,對內聯接好茶農和中小茶廠,實現茶樹良種引進推廣良種茶園種植與示範,現代茶葉初、精加工,茶葉深度加工開發等多功能於體,技術含量高,能耗少,污染小的茶葉生態園區。成爲集生產、科研、銷售於一體,融包裝、質檢、儲運、旅遊觀光於一身,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茶業初、深加工企業。

三是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發展觀。建立建全茶葉技術縣、鄉、村網絡推廣體系,加強隊伍建設,培養引進科技人才,提高技術服務功能,在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基礎上,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定向培養一批,高薪聘請一批,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四是加大茶園機械化的推廣力度,改善茶園的硬件設施,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茶葉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茶農收入。

五是用現代的營銷理念和手段,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組建營銷公司,提高營銷決策應變能力,建成同行業一流的企業形象設計,一流的產品形象設計。

六是融入文化旅遊內涵,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廣邀文人加工挖掘整理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旅遊活動。把人文茶儘快推出去,實現茶業的新跨越!

苗木花卉基地調研報告

**縣**村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項目位於**縣**鎮**村,該項目毗鄰**公路。地理位置優越,項目地點氣候溫和溼潤,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空氣清新,適宜花卉苗木生產。發展苗木花卉生產轉移有效改變農業經營模式,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項目主要以租地形式流轉土地。租金每畝每年200元—500元 ,共租地900多畝。栽植景觀樹300畝、花卉300畝、苗圃基地200畝,其它樹木100畝。基地打大口井一處,小井三處,新修堰塘二處。修建沙石路15公里,管道30餘處,投資3000萬元。其中自籌200萬元,銀行貸款800萬元,引進資金xx萬元。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生產種植大量樹木、花卉、盆景等,項目年產值達2800萬元、利稅600萬元。附帶第三產業的發展,轉變農民發展觀念,改變農民種植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僅今年上半年農民在基地種樹、鋤草、澆水等作業中收入一萬元以上的有十幾戶,同時在思想上也受到啓發,有的農戶計劃籌建自己的苗圃。

該基地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承包土地難。農民把自己的土地看的非常重,不情願流轉土地,或者租金要的高,承租者無法接受。二是資金需求量大,融資困難,貸款難;三是缺乏林業發展的項目支持和資金扶持。建議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這種經營類型的要出臺一系列扶持的政策,形成土地流轉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示範點、亮點,通過宣傳帶動建成一大批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在新時期農村經營發展中,必將引領主流,爲農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第15篇】設立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調研報告

設立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調研報告

爲整合青年創業資源,健全青年創業體系,解決青年創業融資難。共青團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建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通過提供就業導航、信息服務、技能培訓、資金支持等,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那麼,這種集信息平臺、項目平臺、培訓平臺、資金平臺爲一體的成長平臺,是否能有效解決青年創業難題,成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一、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重要性

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廣大青年是創業就業的主體力量,推動青年創業就業是青年最具體、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也是共青團組織團結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有效的載體和途徑。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不僅爲青年創業提供融資、培訓、項目等,更重要的還是爲青年創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

目前,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發展,它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搭建創建平臺,引導自主就業。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最爲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針對不同羣體定製不同的培訓內容,引導青年樹立自主擇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二是有利於創業人才和項目庫的建設,爲創業工作搭建一個豐富的資源平臺,基地能把具有創意的項目和掌握一定創業技能的人納入到這兩個資源庫中,爭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產業模式的新項目。

2、爭取財政支持,解決融資難題。創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是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現階段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能爲創業青年提供有效支持,這其中包括政府撥款、稅收減免、siyb創業培訓。特別是青年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關注,建立基地有利於金融機構全面系統的瞭解轄內青年創業情況和資信等級,針對性地做好創業貸款的發放工作。

3、實現優勢互補,獲得資源共享。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以鄉鎮爲單位籌建,實現轄內不同行業集中管理,使青年創業者共同擁有一個創業致富平臺。該種模式的運用,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於創業青年分享經驗、汲取教訓,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創業青年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從而實現轄內青年自主創業、以老帶新,做好傳、幫、帶,引領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約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解決農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存在着諸多優勢和機遇,也必須遭遇各種條件的制約。

1、管理成本較高,經營存在風險。儘管有不少部門表示,他們會響應團組織號召,積極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籌建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但是企業在重視社會效應同時,也時刻關注着成本支出。由於農村地域廣闊,有創業需求的青年較爲分散,要將他們實現集中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這期間涉及水費、電費、場地租賃、辦公經費等各項費用支出,這些費用由誰來承擔,以及今後維繫基地正常運轉的資金由誰提供,這都是事先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融資渠道單一,授信額度偏低。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發放貸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農村青年雖有創業熱情,但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財富積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實力有限,又難以提供有效擔保。雖然在信貸支農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農村青年創業貸款這一專項金融產品,但是授信額度相對偏低,5萬元信貸資金雖能解決簡單種養業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創新型項目,則也只能杯水車薪。

3、存在懼貸心理,影響基地建設。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爲目標,信貸資金投放以風險可控爲前提,但是一些基層信貸人員指出,在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貸款項目的風險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實踐能力,一旦產生風險,吃虧的肯定是銀行。另外,大多數信貸人員又實行的是模擬利潤考覈,對小額農業貸款實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績效薪酬直接與資產質量掛鉤,這也使得他們存在懼貸心理,從而影響基地建設。

4、 政策支持不足,制約規模擴張。農村就業問題是國務院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如何發揮基地作用,凝聚團員青年力量,引領新時代農民致富、奔小康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因此,扶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這不僅僅是團組織和金融部門的工作任務,它的成長更離不開政府及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產業項目雖獲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多數以部門爲單位針對項目設定,缺少對整個創業基地的專項扶持政策。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優秀青年創業項目難以落戶,基地抗風險能力不足。

5、人才難以引進,缺少科技支撐。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一種新型的創業模式,不僅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完善,更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參與。但是多數基地地處農村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且創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風險。如何能夠引入優秀產業項目,留住那些具有專業技能和執業經驗的人才,也是關係基地建設成敗的一項因素。

三、促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成敗事關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對於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積極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在發展初期也同樣面臨着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那麼如何實現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呢?

1、統一思想認識,落實籌建資金。創業就業是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對於引導青年自主就業,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爲此,政府各級部門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正確對待基地建設。關於基地資金的籌集,筆者認爲有以下三種途徑:一是企業冠名。邀請縣域優質企業出資冠名,由其承擔基地首期資金投入,配合鄉鎮團組織做好基地籌建,或能引進項目、解決銷售。二是政府出資。由地方政府部門或所在行政村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同時,對部分資金予以留成,用於維繫基地正常運作。三是青年繳納。基地對青年創業者的作用顯而易見,作爲基地創業主體的青年理應分攤一部分基地費用,確保其有序運作。

2、創新擔保模式,解決融資難題。創業難,難點更在融資。農村青年創業者由於缺少財富積累,初期階段大多缺少資金,又無有效抵押物,借貸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決貸款擔保難問題是基地創建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爲可從以下三方面予以解決:

(1)設立農村青年創業擔保基金。基金資金來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政府財政撥款、企業或成功人士出資冠名贊助、縣農業擔保中心劃出專項資金、農村創業青年共同籌集。擔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擔風險責任,由縣農業擔保中心負責具體事項運作,但考慮農村青年經濟承受能力,建議擔保中心免費爲農村青年創業提供擔保。

(2)建立農村青年創業聯保貸款。青年創業聯保貸款可由5名以內員工組成,採用集中授信、隨用隨貸原則,由鄉鎮團組織根據基地青年資信等級情況推薦,並完成初評估。由於創業項目在基地內實行集中管理,轄內創業者的生產經營情況相互瞭解,採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強了風險可控性。同時,不同行業聯合重組,允許種植戶、販銷戶和養殖戶相互擔保,也降低了因季節性因素而導致的經營風險,增強了風險抵禦能力。

(3)推進豐收小額貸款卡業務。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主力軍,在支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認爲,作爲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信用社必須創新流程、簡化手續,特別是對10萬元以下的支農項目,可以通過發行豐收小額貸款卡等形式,實行“額度一次覈定,擔保、抵押一次落實,貸款分次發放使用”,真正做到隨用隨貸,週轉使用,主動爲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服務。

3、實現支農傾斜,支持基地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事關農民增收、農村長效發展,對解決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爲此,農村信用社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認識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重要意義。關於基地青年貸款擔保方式可以通過上述基金或聯保等方式予以解決,在客戶經理的薪酬考覈中要視同抵押貸款,促使客戶經理轉變經營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時,農村信用社還不應過份強調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而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哺農村發展,主動下調基地創業貸款利率,以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入駐創業。

4、加強政策引導,做好典型推進。農村青年創業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只有將金融保障和多方綜合服務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農村青年創業中遇到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因此,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應當受到政府部門關注,農口等政府職能部門應爲基地引進專家、學者做好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等;人行、信用社應在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通過基地全程瞭解農村青年的生產經營情況,根據資信評估數據建立對農村青年的信用檔案;各級團組織應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專項扶持政策,包括稅收減免、財政支持、工商登記等,引導農村青年落戶創業。

5、加強自身建設,做好對外宣傳。各級團組織應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衆宣傳設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意義和目的,介紹基地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衆充分了解並認可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以現代化手段和優質服務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以帶動青年創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