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局赴調研報告通用多篇

局赴調研報告通用多篇

局赴調研報告篇1

近日,託縣農牧局組織有關同志就全縣一事一議執行情況,先後到五個鎮的十個村走訪調查,深入農戶家中,召開了一系列座談會,聽取村幹部和農民的意見。調查表明,實行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取消兩工,村內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建村級道路、橋樑、改善自身生產、生活條件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由全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堅持量力而行、羣衆受益、民主決定、上限控制的原則,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向農民籌資或籌勞。籌勞每年人平不超過5個勞動日,籌資每年人平不超過15元,籌資或籌勞兩者只取其一,實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項目,在全縣尚未正規開展。雖然我縣沒有開展一事一議的項目,但在今後的農村經濟發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在一事一議當中也存在着諸如不願操作、不敢操作、不會操作、不便操作、不好操作等問題。在開展一事一議試點工作的同時,要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化解問題,已成爲當前順利推進一事一議制度的緊迫任務。

一、一事一議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事一議作爲稅費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主要目的是爲了加強對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推進村民自治、村務公開等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通過調查,發現在具體執行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發動羣衆難,不願操作。在與部分村民座談時,大多數村民認爲,現在國家政策好,農業稅全免,兩工沒有了,三提五統沒有了,而且國家還拿出大量的錢爲農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公益事業。對國家投資還需要農民籌資籌勞的政策不知道,認爲國家已經給錢了,如果要出勞力,就要付工錢,要按照市場價出工,少了不幹。據村幹部反映,大多數基礎設施建設請農民工,都付工錢,每天包吃30元。同時,受農村宗族、塊塊利益主義影響,部分農民對自己直接受益的事就贊成參加,間接受益或沒有利益的就不願參加。這主要是鄉鎮和村對一事一議的政策宣傳得不多,不夠深入,老百姓對政策不理解。同時,少數村幹部存在怕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二是執行制度難,不敢操作。在調查中,許多村幹部反映,一事一議制度嚴,程序強,稍不注意,就會違規。如果羣衆一舉報,就要查處。最後好心得不到好報,思想上有顧慮。還有另一種情況,雖然一事一議通過了,並形成了決議,但少數人拒不交款或是拒不投勞,村幹部們通過反覆做思想工作,還是做不通。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嘎查村內興辦集體生產公益事業籌資籌勞管理暫行辦法》第23條規定:農牧民沒有正當理由,據不承擔本辦法規定的籌資籌勞的,嘎查村民委員會應當對其批評教育。教育後拒不改正的,可以依照嘎查村民會議通過的村規民約進行處理。實際上,我縣絕大多數村都沒有村規民約,村幹部也不願得罪這些人,而現行又沒有法律依據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最終讓大多數老百姓覺得這樣做不公平,從而難以調動羣衆的積極性,不利於今後開展工作。

三是程序到位難,不會操作。按照政策規定,一事一議項目必須有預算、有村民開會通過記錄。方案實施前必須報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再報縣農民減負辦公室審批備案,經批准後方可執行。我縣沒有一事一議建設項目的主要原因是鄉鎮和村級幹部對政策理解不透,對操作的程序沒搞清楚,對具體的籌資籌勞標準模糊不清。想議想做的一事一議的項目,本來都是好事,因爲不按照程序操作,就違背了政策,好事到最後可能會變成壞事。

推進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建議

必須針對我縣當前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加以解決,讓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在加快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最大效益,實現村級一事一議與新農村建設雙贏。

(一)加強教育,積極引導,解決不願問題。開展一事一議,關鍵在於調動農民羣衆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人民羣衆當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依法行使管理本村公共事務的民主權利。一方面,村幹部要努力適應稅費改革後農村形勢,切實加強學習,認真研究新形勢下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轉換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法,真正從要錢要糧的圈子中走出來,變過去的行政指揮爲現在的服務農民,組織農民,提高農民。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引導。特別是針對部分農民片面理解國家政策,只看自己該享受的權益,不看自己應盡的義務等現象,要做好政策宣傳和農民的思想工作。

(二)分類指導,規範程序,解決不會問題。嚴格堅持一事一議程序是搞好一事一議的基礎。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嘎查村內興辦集體生產公益事業籌資籌勞管理暫行辦法》的程序要求,首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第二要張榜公示;第三要召開村民大會,並且必須有半數以上的代表通過;第四要報鄉鎮政府及縣級主管部門審批備案;第五要向羣衆公示籌資籌勞情況及財務開支情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在全村範圍內推薦辦事公正、責任心強、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全程監督工程進展情況和財務開支情況。各鄉鎮要求各村把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作爲村務公開的主要內容予以全面公開。要把爲羣衆所做的實事做實,好事做好。同時,要量力而行,分類指導,一切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民的實際利益出發。

(三)因地制宜,惠民爲本,解決不敢問題。出臺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是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一項舉措。隨着我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村級一事一議面臨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需要豐富內涵,與時俱進。一方面,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修改、充實、完善有關內容,另一方面,根據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要因地制宜,從便民、惠民出發,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四)完善制度,創新方法,解決不便問題。推行一事一議必須強化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在認真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基礎上,充分聯繫本地實際,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把一事一議的議事規則寫進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並在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要儘快規範和完善農村一事一議的相關政策法規,做到一事一議有法可依,讓一事一議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不斷提高村民的議事意識、議事水平和議事能力,確保一事一議規範運作。對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並簽字後,不籌資籌勞的,按違反合同論處。要在充分尊重農民願意,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大家管的前提下,通過村規民約健全約束機制。同時,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方式方法。

局赴調研報告篇2

奉賢中等專業學校地處上海西南發展重心的綜合工業開發區。學校具有齊全、先進的管理、教學、生活和文體設施,佔地220畝,建築面積54837 m2。綜合教學樓結構新穎,功能齊全。有各類專業實驗室36個。擁有面積達1644m2的圖書館及電子閱覽室,藏書5萬多冊。學校建有校園局域網,師生可上因特網瀏 覽。有四幢公寓式學生宿舍樓,每兩間臥室配有衛生間、學習室,每位學生有專用的書桌、書架。學校還有先進的體育場館,包括1個1842 m2的室內體育館、6個排球場、6個籃球場、400米長標準塑膠跑道、標準足球場,運動場地總佔地面積達16000 m2。 現任校長顧建明,黨支部書記茅中南。學校有一支思想作風好、技術業務精、勤業愛崗的師資隊伍,教職工174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學歷達標98.1%。學校開設數控機牀、計算機應用、商務英語、網絡技術、餐旅等11個專業以及“3+3”、綜合高中等班級,其中機電技術應用是市教委重點建設專業。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0xx人。

學校教育教學成績顯著。近年來,學校輸送了300多名優秀學生進入同濟大學、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著名學府深造(錄取率達80%以上),大批合格畢業生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爲上海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在實習期間主要做的事是聽課以爲上課,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聽了不同老師的課,會有不同的收穫。但他們上課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讓學生參與進了課堂,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爲中心、以活動爲中心、以經驗爲中心”的教學思想。學生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課堂上的所講的知識,學生也對不懂的地方主動向老師提出,其他同學也紛紛參與進來,活躍了課堂氣氛。

12月正好趕上學校的教學節活動,我主動參與了教學節的相關活動,也積極參與了組內高老師開的對外公開課的準備到正式上課的全過程,也從高老師那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及她的做事方法。學校在對學生的管理方面做的很嚴格,對學生實行嚴格的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對學生做好各方面思想工作。班主任經常關注着學生的日常生活,發現某個學生有點不同尋常就會馬上把該同學找來辦公室進行單獨溝通,瞭解清楚學生在想些什麼,並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繫,實行學校和家長共同監督,使處於青春期的學生不走錯自己的道路。學校還採取德育積分的方法來對學生的行爲進行約束。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德育積分,爲班級做了事就會相應的得到德育積分的獎勵,相反,違反了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就會被扣去德育積分,當扣到一定程度後,學校領導會找到該同學進行教育。要做到“學高爲師,身高爲範”。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而教師在其中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所以要以德爲師,爲人師表。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實習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和着裝等各方面的細節,重視自己的人品修養和素質,給學生帶好頭。

局赴調研報告篇3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爲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爲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爲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爲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爲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爲善最樂、博施濟衆等廣爲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爲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爲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爲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爲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爲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爲舞弊不足爲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爲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

局赴調研報告篇4

一、市場調查報告的特徵

市場調查報告是經濟調查報告的一個重要種類,它是以科學的方法對市場的供求關係、購銷狀況以及消費情況等進行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後所寫成的書面報告。其作用在於幫助企業瞭解掌握市場的現狀和趨勢,增強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市場調查報告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按其所涉及內容含量的多少,可以分爲綜合性市場調查報告和專題性市場調查報告;按調查對象的不同,有關於市場供求情況的市場調查報告、關於產品情況的市場調查報告、關於消費者情況的市場調查報告、關於銷售情況的市場調查報告以及有關市場競爭情況的市場調查報告;按表述手法的不同,可分爲陳述型市場調查報告和分析型市場調查報告。

與普通調查報告相比,市場調查報告無論從材料的形成還是結構佈局方面都存在着明顯的共性特徵,但它比普通調查報告在內容上更爲集中,也更具專門性。

二、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與寫法

市場調查報告的內容結構一般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一)市場調查報告的標題

標題是市場調查報告的題目,一般有兩種構成形式:

市場調查報告標題——公文式標題,即由調查對象和內容、文種名稱組成,例如《關於20xx年全省農村服裝銷售情況的調查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實踐中常將市場調查報告簡化爲“調查”,也是可以的;市場調查報告標題——文章式標題,即用概括的語言形式直接交待調查的內容或主題,例如《全省城鎮居民潛在購買力動向》。實踐中,這種類型市場調查報告的標題多采用雙題(正副題)的結構形式,更爲引人注目,富有吸引力。例如《競爭在今天,希望在明天——全國洗衣機用戶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市場在哪裏——天津地區三峯輕型客車用戶調查》等。

(二)市場調查報告的引?

引言又稱導語,是市場調查報告正文的前置部分,要寫得簡明扼要,精煉概括。一般應交待出調查的目的、時間、地點、對象與範圍、方法等與調查者自身相關的情況,也可概括市場調查報告的基本觀點或結論,以便使讀者對全文內容、意義等獲得初步瞭解。然後用一過渡句承上啓下,引出主體部分。例如一篇題爲《關於全市20xx年電暖器市場的調查》的市場調查報告,其引言部分寫爲:“xx市北方調查策劃事務所受xx委託,於20xx年3月至4月在國內部分省市進行了一次電暖器市場調查。現將調查研究情況彙報如下:”用簡要文字交待出了調查的主體身份,調查的時間、對象和範圍等要素,並用一過渡句開啓下文,寫得合乎規範。這部分文字務求精要,切忌羅嗦蕪雜;視具體情況,有時亦可省略這一部分,以使行文更趨簡潔。

(三)市場調查報告的主體

這部分是市場調查報告的核心,也是寫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它要完整、準確、具體地說明調查的基本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預測,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市場調查報告——情況介紹:

市場調查報告的情況介紹,即對調查所獲得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是全文的基礎和主要內容,要用敘述和說明相結合的手法,將調查對象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包括市場佔有情況,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產品、產量及價格情況等表述清楚。在具體寫法上,既可按問題的性質將其歸結爲幾類,採用設立小標題或者撮要顯旨的形式;也可以時間爲序,或者列示數字、圖表或圖像等加以說明。無論如何,都要力求做到準確和具體,富有條理性,以便爲下文進行分析和提出建議提供堅實充分的依據。

市場調查報告——分析預測:

市場調查報告的分析預測,即在對調查所獲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市場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它直接影響到有關部門和企業領導的決策行爲,因而必須着力寫好。要採用議論的手法,對調查所獲得的資料條分縷析,進行科學的研究和推斷,並據以形成符合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結論性意見。用語要富於論斷性和針對性,做到析理入微,言簡意明,切忌脫離調查所獲資料隨意發揮,去唱“信天游”。

市場調查報告——營銷建議:

這層內容是市場調查報告寫作目的和宗旨的體現,要在上文調查情況和分析預測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措施,供決策者參考。要注意建議的針對性和可行性,能夠切實解決問題。

以《關於全市20xx年電暖器市場的調查》一文爲例,該市場調查報告的主體部分寫爲:

1.生產情況

據調查,國內以電暖器爲主要產品的生產企業爲數不多,大約30多家。20xx年,這些企業電暖器總產量約240.19萬臺。其中年產量超過10萬臺的主要有廣東美的家電廠、寧波天工實業公司?八家企業。這八家企業電暖器總產量約209.53萬臺,佔國內電暖器總產量的87.24%。

以上情況表明:雖然電暖器行業目前處於起步階段,但生產集中程度都非常高。特別是產量排行第一的廣東美的家電廠,其產量超過國內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在本行業中處於明顯的壟斷地位。

2. 銷售情況

據對北京、大連、瀋陽、濟南、杭州、武漢六個城市的27家大商場的調查,20xx年總銷量約爲71000臺。其中,銷量超過5000臺的有大連商場、大連百貨大樓?五家商場,年銷售總量約44447臺,佔27家銷售總量的62.2%。

以上情況表明:與電暖器生產的高度集中類似,電暖器銷售的集中程度也非常高。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電暖器市場正處於開發階段, 大部分商場都把電暖器作爲試銷商品經營,把電暖器作爲主要商品經營的爲數甚少;另一方面,雖然經銷電暖器獲得成功的商場數量不多,但這些成功者的事實至少說明,電暖器極具市場潛力,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3.各種品牌的競爭(略)

4.市場分析與展望(略)

產品與建築面積、供熱面積的分析,產品生產和銷售情況的分析

5.幾點建議(略)

產品調查是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之一。產品市場調查報告的行業性、專業技術性很強。其內容一般包括:產品的品牌、質量、款式、功能、價格、技術、服務、消費,及對產品的評價、意見、要求、產品的市場銷售、市場展望等。上述市場調查報告範文側重於對產品的生產、銷售、品牌等情況的介紹,運用數字分析、對比、排位等方法分析,尤其是第四部分對影響產品銷售的建築面積、供熱面積等深層背景進行分析,並進行預測,使文章更有力度,在此基礎上所提出對策和建議,必然顯得理據充實,說服力強。

(四)市場調查報告的結尾

結尾是市場調查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寫得簡明扼要,短小有力。一般是對全文內容進行總括,以突出觀點,強調意義;或是展望未來,以充滿希望的筆調作結。視實際情況,有時也可省略這部分,以使行文更趨簡煉。

三、市場調查報告的寫作要點

(一)市場調查報告——以科學的市場調查方法爲基礎

在市場經濟中,參與市場經營的主體,其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經營決策是否科學,而科學的決策又必須以科學的市場調查方法爲基礎。因此,要善於運用詢問法、觀察法、資料查閱法、實驗法以及問卷調查等方法,適時捕捉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情況,以獲取真實、可靠、典型、富有說服力的商情材料。在此基礎上所撰寫出來的市場調查報告,就必然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

(二)市場調查報告——以真實準確的數據材料爲依據

由於市場調查報告是對市場的供求關係、購銷狀況以及消費情況等所進行的調查行爲的書面反映,因此它往往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數據材料。這些數據材料是定性定量的依據,在撰寫時要善於運用統計數據來說明問題,以增強市場調查報告的說服力。關於這點,我們從上述市場調查報告範文中也可略見一斑。

(三)市場調查報告——以充分有力地分析論證爲槓桿

撰寫市場調查報告,必須以大量的事實材料作基礎,包括動態的、靜態的,表象的、本質的,歷史的、現實的等等,可以說錯綜複雜,豐富充實,但寫進市場調查報告中的內容決不是這些事實材料的簡單羅列和堆積,而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充分有力地分析歸納,只有這樣,市場調查報告所作的市場預測及所提出的對策與建議纔會獲得堅實的支撐。

局赴調研報告篇5

調查表明: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是土地轉包;二是土地出租;三是土地入股。

除此以外,還有土地轉讓、土地互換等其它形式。

我市土地流轉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流轉形式多樣化。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式已由過去農戶之間的轉包爲主,逐漸轉變爲轉包、互換、出租、轉讓等多種形式並存,流轉形式多樣化趨勢明顯。在全市流轉的8.58萬畝土地中,轉包、出租、入股、轉讓、互換五種形式都有,其中轉包、出租和入股共8.17萬畝,佔95.2%,成爲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二是流轉主體多元化。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土地流轉已不僅僅侷限於農戶之間,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經全面參與,使農村土地流轉主體趨於多元化。據統計,目前流入種養大戶的土地有3.57萬畝,佔流轉面積的41.6%;

流入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有2.05萬畝,佔23.9%,流入到農業龍頭企業的有0.35萬畝,佔4.1%。三是流轉面積規模化。土地流轉由以前的分散零星流轉開始轉向規模集中連片流轉。據調查,全市涌現出以合作社、種植大戶、龍頭企業等爲主體的100畝以上種養殖大戶17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接土地流轉的有17家,流轉面積2.05萬畝,仁和集鎮的蘆龍農事服務合作社、金集鎮的益民新型農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500多畝,種植大戶承接流轉的有159人,面積3.57萬畝。承接流轉面積100畝以上的有6.5萬多畝,佔總流轉面積的76%,其中500畝以上流轉的達到33957畝,佔總流轉面積的40%左右。仁和集鎮的宣有林、冶山鎮的張獻國流轉土地超過5000畝。四是流轉程序規範化。通過完善制度、開展培訓、加強宣傳、搭建平臺等一系列措施,我市土地流轉程序進一步得到規範,基本做到土地流入流出有申請、村組有審覈、市鎮有備案。據統計,20xx年全市共簽訂土地流轉合同3946份,合同面積達47260畝,佔20xx年總流轉面積的83%,基本上採用了統一提供的規範性文本,土地經營權證、流轉合同都在鎮土地流轉中心備案存檔。五是流轉服務組織化。隨着市、鎮、村三級管理服務網絡體系的建立,我市土地流轉已經開始由自發、口頭形式向規範化、組織化發展。目前,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劉榮祥同志爲組長的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組,掛牌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服務中心。15個鎮(街道)都成立工作領導組、土地流轉中心和管理辦公室,各鎮行政服務大廳增設了服務窗口,各村(社區)都配備了土地流轉信息員。據統計,三級農村土地流轉管理人員已經達到260多人。

二、土地流轉的主要成效及存在問題

1、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實行農村土地適度規模流轉後,促進了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增加了土地種植面積。仁和集鎮蘆龍農事合作服務社集中流轉土地近3000畝,通過小田改大田等措施對部分土地進行整治,增加了耕地面積近25%。

2、促進了農業規模經營。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滿足了一部分有技術特長、有資金實力、有經營管理能力的專業大戶集約經營土地的願望,實現了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土地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集聚,擴大了規模經營面積,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基地。大通鎮的項永祥戶原是跑運輸的,積累資金後,通過參與土地流轉,建成了我市新興的蔬菜規模生產基地。冶山鎮張獻國辦企業有了一定的積累,便棄工從農,今年租賃流轉後的土地5000多畝,除了進行水稻、玉米種植外,還引進了太空蓮藕、油桃等經濟作物,引領當地農民向高效特色農業方向發展。

3、增加了農民的直接收入。我市絕大多數土地流轉費在每畝500元左右,國家有關惠農補貼仍歸農民享有。因此農民把土地流出後,不但在農田方面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而且可以安心地經工經商,或外出務工,或在本地企業就業。金集鎮益民新型農業專業合作社有700多戶農民入社成爲社員,將2468畝承包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每年可得到450斤稻穀,而且還可以參加合作社的保底分紅,部分農民平時也可以在合作社做工獲得一定的報酬。入社社員年均增加收入4000多元,土地流轉後的農民務工經商、外出打工戶均增加收入5000多元。

4、培育了新的經濟主體。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有實力的種養大戶爲主的經營主體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高漲,土地股份合作、農事

服務等合作社數量不斷增加,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土地流轉。永豐鎮的華福昌戶,20xx年從市良種場流轉土地504畝,與有關企業實行訂單生產,一年純收入達到30多萬元,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種植大戶。

5、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使很多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既維護了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又解除了農民離土離鄉的後顧之憂,使更多的人從事二、三產業或外出打工。據統計:全市20xx年離土不離市的農業勞動力約12萬人,佔全市農業總勞動力的38%。

據調查,目前影響土地流轉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目前,大多數農民戀土情結較濃,加上各項農業補貼,土地收益得到提升,農民把土地看得更加珍貴。即使外出務工、經商,也捨不得將土地流轉出去,從而限制和影響了土地流轉。

二是個別鎮村認識不到位。一些鎮村幹部對於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三是流轉機制不夠完善。有的鎮流轉程序不規範,土地流轉雙方的管理約束機制、調解糾紛仲裁機制等不夠完善。

三、加快推進土地流轉的意見和建議

1、強化責任,充分調動鎮村幹部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中,鎮村幹部的作用發揮非常關鍵。他們熟悉農戶家庭現狀、當地的產業特點、勞動力的流動狀況、農民的思想動態,做工作的針對性強。因此,各鎮(街道)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把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作爲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機制創新的重要內容來抓,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結合當地實際,制訂一些促進土地流轉的措施,落實鎮村幹部工作責任。建議市委、市政府考慮拿出指導性計劃,分解到各地並列入考覈內容,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

2、加強宣傳,消除農民的思想顧慮。一要多渠道、全方位宣傳土地流轉法律法規,宣傳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典型,使土地流轉的基本政策、原則、程序家喻戶曉,爲土地流轉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政策環境。二要讓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土地不僅是就業和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筆可以利用的資產,從而提高農民羣衆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要提高基層幹部“以地生財”的意識,引導農民羣衆提高組織化程度,增強運作土地的能力,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合理、健康、有序開展。

3、強力推進,大膽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根據全市農業發展實際,大膽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產出率。一要大戶示範帶動。大力培育種植、養殖大戶,依靠大戶的示範效應,促進農村土地流轉。二要合作社合力帶動。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民主原則對土地統一管理,提高農民對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三要招商引資帶動。建議將土地流轉工作與招商引資工作有效對接,互爲促動。要大力引進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到我市興辦特色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四要科研單位帶動。通過實行優惠政策,鼓勵市內外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租賃農民土地,建設產業生產基地和科研基地。五要鼓勵有一定規模種植和養殖的大戶和合作社掛牌成立家庭農場和合作農場,爲發展設施農業和高效農業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篇二:土地流轉調研報告(定稿)

關於我縣土地流轉情況的調研報告

(草案)

政協獻縣委員會辦公室

我國經濟社會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曾經激發億萬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某些地域來看越來越顯現出了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態勢,隨着新型的生產關係的進一步確立,必將迎來新一輪土地由分到合的轉變。這次土地流轉,被稱作新中國的間自願協商的土地互換等不包括在內。流轉的土地主要用於農業規模經營,部分流轉土地以種植棉花、辣椒等經濟作物或發展林業爲主,產出效益較低。

綜合分析我縣土地流轉現狀,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從流轉方式看,主要以反租倒包、轉包爲主,佔流轉土地總量的94%,以轉讓和互換爲輔,佔流轉土地總量的6%;二是從流轉地域看,土地流轉主要集中在諸如十五級、本齋、淮鎮、河街等工業發展較好的鄉鎮,或者像段村鄉大村大窪、臨河冉三角千畝大方、農場梅莊大窪等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土地資源豐富的村莊;三是從承包對象看,除跨村跨鄉流轉土地的情況外,還產生了外地來我縣承租土地(承租面積300餘畝)和我縣到天津、新疆及河北省的其他地區承租土地情況(承租面積約1.4萬畝);四是從流轉主體看,土地正由農戶間流轉向農戶與種養大戶、農合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等流轉,目前全縣80多個種養能手、專業組織共承租流轉土地1.5萬畝。

二、開展土地流轉給我縣帶來的變化

土地流轉對改造我縣傳統農業,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是土地規模經營水平顯著提高。形成了規模經營、特色突出的棉花種植基地、果樹種植基地、用材林基地、蔬菜種植基地等專業生產區。全縣共有規模經營土地1.5萬畝,土地效益是流轉前的6倍。西城伊麗莎白瓜種植基地,是典型的“科技+農戶”的模式,860多畝土地,一年畝均收益1萬元,是以前傳統種植的20倍。

二是涌現了一些種養大戶。如縣電力局職工李華、臨河鄉幾名幹部等嘗試的經營機制靈活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吸引了很多縣內外種植戶前來學習取經;陌南孝舉的盛達莊園、韓村孔馬坊的生態果園、淮鎮中街的葡萄園等園區,引進優質品種,推廣科學種管方法,帶動了一批農民致富。這些種養大戶爲推進我縣農業現代化,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積累了寶貴經驗。

三是加快了勞務輸出步伐,推進了城鎮化建設。土地流轉把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成爲了產業工人,加快了城鎮化步伐。據統計,我縣勞務輸出人數近幾年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20xx年達到6.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3億元。我縣城鎮人口近兩年增加了3萬人,多從事二、三產業,提高了我縣城鎮化水平。

四是摸索出了農業產業化模式。企業與農戶用合同訂單把家庭經營過渡到“公司+農戶”、“科技+農戶”、“基地+農戶”等形式,讓農民接受企業現代經營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場信息、經營戰略、經營目標實施標準化生產。

五是增加了農民收入。流轉土地農民不付種地成本,不擔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穩定獲取土地出讓金收入,更能從企業務工中獲取勞務收入。據初步估計,每畝流轉地年平均租金以300元計算,而一畝地種地一年純收入不過500元,除此之外,農民還可以從務工中得到一筆收入,一年至少3000元—5000元。

當前,無論從上級政策還是全縣的形勢看,土地流轉適逢良好機遇,我們應抓住機遇,制定積極的農村土地政策,積極探索土地流轉辦法,通過促進土地良性流轉,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三、當前土地流轉出現的問題

土地流轉是農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在實際運行中農村土地流轉也面臨着一些困難和不容忽視的問題。

1、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一是部分基層領導幹部重視不夠。認爲土地流轉是農戶自己的事,應由農戶和業主自由協商,與鄉鎮村無關,不加強管理,對之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推動作用,認識不高,支持、引導、服務不夠。怕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實行規模經營被認爲是否定家庭聯產承包制度,進而承擔政治風險;同時也擔心引起新的矛盾,進而影響農村社會穩定,因此缺乏開拓創新精神。

二是農民觀念陳舊,顧慮多,風險意識差。在現行的政策下,農民進行無代價生產經營的同時,還可享受國家的惠民補貼,導致農民固守家園、溫飽即滿思想比較濃厚,怕土地流轉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不願流轉。同時,農民受資金、技術市場、文化素質等因素困擾,進城務工或發展畜牧養殖、二三產業較難的現實,不敢把土地流轉出去。此外,由於農村養老、醫療保險等事關農民生存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完善,農村土地很大程度上擔負着農民的社會保障功能,農民怕失地後生活無着落。

2、種養大戶偏少,流轉願望帶動作用有限。農村缺少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致富帶頭人。真正懂經營、善管理、有帶動作用的帶頭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資金、技術等限制,擴大經營規模貸款難,購買先進的機械設備缺資金,現代的生產技術掌握不多,制度機制管理、科學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規模經營的進一步發展。

3、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一是流轉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轉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沒有形成完整規範的流轉程序,多爲口頭協議,統一規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同少,缺乏科學管理。二是流轉制度不健全。流轉沒得到有關單位簽證,沒有建立起規範的土地流轉檔案,土地流轉發生糾紛處理難度大,缺乏法律保障。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近兩年我縣因土地流轉引發的官司,20xx年立案14起,20xx年立案26起,呈逐年上升趨勢。三是農村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不規範。表現在面積不實、土地流轉期限超期、承包費沒有考慮物價變化因素等方面。

四、措施和建議

土地流轉問題是一項綜合性、動態發展的系統民生工程,需要在中央的引導下不斷髮展完善。現結合我縣土地流轉現狀,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學習宣傳政策。政府有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土地流轉政策學習,將當前這一惠及三農的政策落到實處,嚴格遵循“依法、自願、有償、有序”的原則,將土地流轉工作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相結合,與目前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民營經濟相結合,與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要採取多種形式宣傳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土地流轉政策,讓農民瞭解政策、消除疑慮、推進土地流轉。通過學習宣傳,讓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瞭解土地流轉的大勢,協調配合,支持、投身土地流轉工作。

局赴調研報告篇6

爲了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儘快適應市場需求,我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當前我們國家建設行業的發展狀況、人力資源現狀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調研分析,同時結合建築企業及畢業生反饋的意見,擬對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計劃重新修訂。現將調研結果作如下報告:

建設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急需大批建築技術人才

一、建築業的大發展,迅速擴大了對建築技術人才的總量需求

我國正處在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持續增長,20xx年已達55131億元,較之20xx年又增長了12.6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0%以上要出建築業及其相關產業完成,近五年來建築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1.64%,增加值年均增長7.29%,都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6.98%的增長速度。隨着產業規模的擴大,近五年來建築業從業人員以年均4.25%的速度不斷加,行業隊伍的迅速擴大,使得行業對專業人才的總量需求逐年大幅度地增長。

二、我國城市化進程,需要大量建築技術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發展迅速。1990年到20xx年,我國城市化率由18.9%迅速提高到39.1%.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城市化水平相當低。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加快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到20xx年城市化率要達到55%左右,全國城市人口將達到8.2-8.7億。這一宏大的戰略目標,對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三、建設事業中新興行業的出現,拓展了急需人才的技術領域

伴隨着建設事業的改革、發展和市場化進程,近年來出現了從業人員數量增長很快的新興行業,比較突出的有建築裝飾業、房地產業和物業管理業,20xx年這三業中從業人員數量分別已達850餘萬、118萬和233萬。這些新興行業的出現,明顯加劇了人才市場中建築技術人才短缺的局面。

四、建築領域的科學進步,對建築智能化技術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

隨着信息技術、控制技術、網絡技術在建築領域的廣泛應用,智能建築工程已成爲建築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建築工程先進技術水平的試題和工程投資取向正在發揮重要影響,目前在建築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資已佔建築工程總投資的5%-10%,大量現有建築進行建築智能化的改造,建設行業的設計施工和牧業管理單位,已經對建築智能化技術人才,尤其是施工安裝和運行維護的一線人才,提出了越來越迫切的需求。

我國建築技術人才需求分析:

當前,在建築業3893萬從業人員中,生產一線的員技能低,絕大多數未經任何培訓直接上崗,高級工不足2.4%,技師不足1%,高級技師不足0.3%.專業技術人員154.6萬,經營管理人員194.6萬,分別佔從業人員總數的4%和5%,兩類人員合起來僅9%,這個比例數遠遠低於全國各行業18%的平均水平,也低於採掘業。建築技術人才數量上嚴重短缺,是目前建築業面臨的嚴峻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建築技術人才短缺突出表現在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建築設備這三個專業領域。建築工程技術專業領域建築業從業人員中約78%分佈在建築施工企業和市政工程施工企業,總數爲3036萬上以人。目前,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人員爲310.58萬人,佔從業人員總數的10,23%。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佔10.19%,專科學歷佔30.40%

今後10年,建築與施工隊伍從業人員按3000萬考慮,技術與管理人員要達到30%,即900萬人左右,未來10年需要補充技術與管理人員600萬人,年均60萬人,若由高、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其中的60%,每年要培養36萬人。

建築裝飾專業領域

目前,我國建築裝飾業的從業人員已達850萬,其中一線操作人員80%以上是家民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比例均不足1%,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人員51萬左右,約佔從業人員總數的65.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學歷水平之建築工技術領域低,專科及專科以上學歷約佔33.3%.在生產操作人員中,持有職業資格證書或建設職業技能崗位證書高級工爲4.04%、技師和高級技師爲0.09%。

今後10年建築裝飾業從業人員要達到1100萬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比例約20%,即220萬人左右,需淨增約150萬人,年均增加約15萬人.若由高、中等職業教育培養中的50%,每年需培養7.5萬人。

建築設備專業領域

20xx年,建築設備安裝領域從業人員443.07萬,在建築業中所佔比例爲11.1%根據對部分建築設備安裝企業的調查統計,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農村勞務企業的從業人員分別佔設備安裝領域從業人員總數的10%、10%和80%,這三類企業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數量約55.38萬左右,佔該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的12.5%,生產操作人員的數量約387.69萬,佔該待業從業人員總數的87.5%

今後10年,建築設備安裝業的從業人員要達到500萬,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比例需要30%,10年內需補充約100萬專門人才。若由高、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其中的60%,即60萬人,每年還需培養6萬人左右。

建築技術專業教育現狀建築技術教育培訓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國設有建設類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有290餘所。20xx年建設類高職專畢業生66742人,招生142683人,在校生324144人。

建築技術教育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培訓規模遠遠不能滿足行業需求

建築業專業技術與經營管理人才與從業人員總數的比例按全國各行業平均水平18%計算,目前需要700.74萬人,現在僅有349.20萬人,總量缺口爲351.54萬人。20xx年,建設類大中專畢業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等職業教育、高職高專教育和本科以上教育的畢業生分別爲9213人、77564人和69714人。粗略按當年畢業生全部進入建設行業,且不考慮自然減員等因素,以這樣的培養速度滿足目前行業的需求需要18.85年。可見,建設教育在總規模上與行業需求之間相距甚遠。

(2)教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以能力爲本位還有很大差距

近年來,建設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成績顯著,對“能力本位”的認識逐步深刻,在課程內容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上也取得了成效。但全面貫徹落實“以就業爲導向,全面素質爲基礎,以能力爲本位”的精神還有很大差距。課程內容體系,尤其是理論教學內容體系,還遠遠沒有擺脫“學科型”體系的束縛;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還沒有成型,尤其以職業能力培養爲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還在初步探索之中;“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剛剛起步,還遠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的需要;學校的實驗實訓條件遠不能滿足使學生畢業即能頂崗工作的需要;企業全面介入職業教育全過程的能動機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途徑尚不暢通。

對我係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建議

綜上所述,我係的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方向應該從建設行業生產一線對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出發,在建築與市政施工、建築裝飾、建築設備等三個專業領域實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建立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優化教學和實訓過程,探索新的培養模式。堅持爲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服務,爲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樹立以就業爲導向,以全面素質爲基礎,以能力爲本位的教育理念;提高職業教育對社會的反應能力,緩解建設行業技能型人才的緊缺狀況,促進建設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根據當前我係建築工程專業培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堅持制度創新,全面推行建設職業資格制度

根據國家的“先培訓、後上崗、先培訓、後就業原則,全面推行關鍵崗位準入制度”,我係應儘快完善“雙證制”,在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和培訓中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加強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培訓的溝通。

2.構建以能力爲本位的課程內容體系

理論教學內容體系,要儘快擺脫“學科型”體系的束縛,加林課程整合的力度,使之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在此基礎上,搞好事例後課程的教材編寫工作。

圍繞職業能力的培養,建立以能力爲模塊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要投入力量編

寫實踐教學的教材,完善職業能力的考覈體系,建立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內容有機結合,形成以能力爲本位的課程內容新體系。

3.建立校正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實行“訂單”式教育新模式

實踐教學是培養職業能力的主要途徑,而在企業進行的現場實踐又是其中的關鍵。對於建築技術類專業而言,由於建築產品生產過程的不可重複性,學生如果沒有經過在真實的工程項目中的現場實踐,畢業即能頂崗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須建立學院與企業雙贏互動的新機制,使企業全面介入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並依照“訂單”方式優先錄用合作院校的畢業生。充分利用企業的工程項目和工程技術人員等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建立校合作的人才培養能動機制,實行“訂單”式培養和培訓的新模式,樹立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培養責任,對學生實施學校、企業雙主體教育的新理念。

4.切實有效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雙師”素質的師資隊全是搞好職業教學改革的關鍵。必須採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提高他們的專業實踐能力。同進聘請企業的工程技術與經營管理人員到學校任教,或擔任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儘快形成“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

實驗實訓是高職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是實現以就業爲導向的根本途徑,加強實驗實訓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目前,我係的實訓基地及實驗設備數量嚴重不足,這樣就會制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數量。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真正實現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爲本位。

五、對修改教學計劃的建議

(一).重新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使畢業生質量標準要明確具體,能反映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

(二).重新構建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三).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建立起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繫的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課程體系和素質形成體系;

(四).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建立起開放式的產學研結合的教育體系;

(五).樹立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意識,建立現代化課堂教學模式;

(六).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分析

1.專業知識結構:

(1)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信息技術、建設工程法律法規知識;

(2)掌握建築構造、建築結構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3)掌握建築材料與檢驗、建築施工、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施工管理、質量檢驗、施工安全等專業技術知識;

(4)具有建築水電設備等相關專業技術知識;

(5)瞭解建築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相關信息。

2.職業能力結構:

(1)具有正確識讀土建專業施工圖的基本能力;

(2)具有正確使用建築材料並進行檢測、保管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構構件計算、設計和驗算的能力;

(4)具有應用計算機進行專業工作的能力;

(5)具有較強的施工現場組織和管理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處理施工技術問題的能力;

(7)具有參與施工圖紙會審工作的能力;

(8)具有一、二個主要工種操作的初步技能;

(9)具有工程項目招投標和經營管理的基本能力;

(10)具有社會交往、處理公共關係的基本能力;

(11)具有藉助工具書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的初步能力。

3.綜合素質結構

(1)政治思想素質

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政策,事業心強,有奉獻精神;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紀守法,爲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質

具有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知識面寬,自學能力強;能用得體的語言、文字和行爲表達自己的意願,具有社交能力和禮儀知識;有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3)身體和心理素質

擁有健康的體魄,能適應崗位對體質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奮發進取;思路開闊、敏捷,善於處理突發問題。

(4)業務素質

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具有創新精神、自覺學習的態度和立業創業的意識,初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就業觀和人生觀。

六、對修改課程體系的建議

優化課程體系,根據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要求構建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爲主線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

1.理論課程體系

由必修公共課和專業課、專業選擇模塊、選修課組成。根據目前建築市場需求情況,專業選擇模塊設置了建築施工管理和工程預算兩個專業方向,並以建築施工管理爲主設置課程,工程預算方向課程設在選修課中,有利於學生多方選擇。選修課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開設。

2.實踐課程體系

增加理論課程內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數,加大實踐課的教學力度。除以往的畢業實習外,增加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崗位實習,完善課程設計。

局赴調研報告篇7

提及“白領”這個詞彙,很多人想到的是光鮮得體的外表,高大上的辦公環境以及令人羨慕的薪資水平。他們實際生活狀況如何?記者日前從國內著名招聘平臺智聯招聘瞭解到,《20xx年揚州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發佈,對揚州2449名職場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超9成白領有焦慮情緒。

6成白領午餐20元以內

調研數據顯示,65.6%的揚州白領午餐平均消費都在20元以內。

工資收入也直接影響伙食。金融行業、文化/傳媒/娛樂/體育這兩個行業白領午餐消費較高。這兩個行業薪酬較高,且工作地點多集中在揚州核心地帶,行業白領對生活質量、生活情調的追求相對更高。

租房是主流居住方式

調研顯示,在揚州選擇租房生活的白領人羣佔比最高,爲45.1%。全款買房的達6.6%,貸款買房的達22.2%,與父母合住的達11.8%,公司宿舍的達11.2%,其他形式的達3.1%。

分行業來看,從事房地產、汽車、能源/環保行業的白領選擇“貸款買房”的佔比較高。

過半白領出行選公交

調研顯示,揚州多數白領上下班主要依賴公共交通方式,佔比達到55%;17.7%的白領選擇開私家車上下班,意外的是,雖然共享經濟蓬勃發展,但打車通勤的白領並不多,反而有10.3%的白領選擇騎單車上下班,還有8.8%的白領步行上下班。

揚州的有車一族,以高管和已婚人羣爲主,其中已婚已育的白領佔比高達74.3%。已婚已育的家庭私家車使用率較高,買車屬於滿足剛需;而高管人羣的薪酬收入可以支撐更高的物質生活追求,買車的比例自然較高。

近3成白領健康狀況堪憂

據調查數據顯示,總計69.8%的白領認爲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其中認爲自身非常健康的達17.0%,比較健康的達52.8%,整體樂觀。也有27.5%的白領認爲自己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甚至很不健康,需要對生活方式做出必要調整,以免積勞成疾。

在認爲自己有健康問題的白領人羣中,28.4%的人認爲造成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時間雖然固定,但很少鍛鍊”,29.1%的人認爲主要原因是“生活作息不規律,習慣性熬夜”。除此之外,還有17.1%的白領因爲“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出差”這一不可抗力而犧牲健康。

超4成睡前習慣性刷手機

調研顯示,43.7%的揚州白領“睡前習慣性刷手機看看微博、抖音等”,在碎片化信息中拖延睡眠時間;還有27.6%的白領選擇“我也不清楚爲什麼,習慣性晚睡”。

在睡眠習慣差的人羣中,年紀越輕,睡眠習慣差的比例越高,揮霍青春的現象明顯;其中70後選擇“我想享受獨處時間”這一原因的佔比最高,而60後依然保持着上進心,選擇“白天節奏快,利用晚睡自我充電”這一選項的佔比最高。

近7成白領薪資不理想

調查數據顯示,66.5%的揚州白領認爲當前薪資“低於自己的預期,薪資匹配不上自己的能力”,懷才不遇的心態普遍,這種情況也直接導致了白領們跳槽行爲越來越活躍。其中,40.9%的白領認爲薪資低主要因爲“能力得不到公司認可”。在未來一年的工作規劃中,36.6%的白領選擇“有規劃,未來一年跳槽成功”。與此同時,依然有10.7%的白領在談及職業規劃時感到迷茫。

局赴調研報告篇8

近日,人民收入水平則再次成爲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中,證券業172123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9倍;其他金融業87670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0倍;航空運輸業75769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本月初,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xx年10月1日起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從xx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業單位實施;xx年1月1日起,中國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而同時,某位權威人士也透露,目前發改委正就關於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諸項改革可能於今年陸續出臺,對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問題的調節,將會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在此情勢下,著名管理諮詢公司正略鈞策日前發佈了《xx年薪酬調研報告》。報告顯示,xx年度各個行業中,消費品行業和汽車行業薪酬增幅最高,均超過10%;而傳媒行業和it行業薪酬增長率最低,只有6%。報告還顯示,華南地區的薪酬增長率最低,華北其他城市平均薪酬增長率最高,呈現出北高南低的增長趨勢。陷危機 it行業遭遇滑鐵盧今年二季度以來,gdp增速加快,xx年上半年新增貸款規模增速超過200%,半年新增貸款規模超過去年全年,人民幣匯率走勢以穩爲主,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銷售價格在3月觸底後,同比及環比同時呈現加速上漲局面。從當前經濟形勢分析,預計可實現政府制定的保8目標。

正略鈞策通過近十年的研究發現,工資增長速度相對於gdp增長速度有一定的滯後現象。據上海正略鈞策副總監劉羿葳介紹,xx年經濟危機對企業的影響程度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爲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其中,國有企業受到的積極影響大於消極影響。所有行業中,it行業所受到經濟危機的消極影響最爲明顯,經濟危機削減了電子消費品的需方,而產品成本不降反升,這更讓it行業squo;雪上加霜squo;;而地域差異對企業的制約也較大,由於一線城市的整體宏觀經濟市場的市場化進程和競爭激烈程度要遠高於二、三線城市,因此前者受到外部經濟影響深遠度和敏感度普遍高於後者,這導致一級城市企業對經濟危機的影響普遍持負面態度。

而對於危機預期的影響,企業都處於謹慎觀望狀態,但報告顯示,xx年企業招聘計劃仍持續進行,沿海城市受制於出口貿易影響,在招聘方面趨於保守和消極;而中西部地區爲了響應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大規模擴大招聘。金融危機對於外資企業無疑是致命性打擊,但是此次調研的結果卻顯示中國外資企業擴大招聘計劃所佔比例要高於減少招聘人數的企業,很多知名外資企業在全球裁員名單中並未將中國市場列入,反而加大了投資力度,希冀中國市場成爲其下一個利潤增長點的主要來源。劉羿葳表示。

求平穩 消費行業薪酬增幅居首正略鈞策發表的《xx年薪酬調研報告》顯示,中外合資企業在此輪經濟危機中影響最大,其業績完成情況也最差。在平均薪酬增長率上的數據指標顯示,中外合資企業的薪酬增幅只有7.2%,低於其他企業類型。而在各大行業中,消費品和汽車行業的薪酬漲幅最高,均超過10%,而傳媒和it行業薪酬增長率最低,僅6%出頭;從地域上來看,華北地區薪酬增長最快,達到11%;華南地區薪酬增長率最慢,只有6.8%;北京、上海、深圳三個一級城市中薪酬增長率最大的是深圳,達到8.8%,其次爲上海,平均薪酬增長率超過8%;而年銷售收入在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平均薪酬增長率接近10%,相對的,3億元以下的企業薪酬增長率是8.16%,員工薪酬增長幅度隨企業銷售收入下降而縮減。

本次薪酬調研從四個方面展開:基本薪酬、補貼、浮動薪酬和福利,這些基本要素可反應出企業在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需求時,薪酬結構、水平調整的動向和方向。劉羿葳介紹,報告顯示,今年未對基本薪酬、補貼、獎金作出調整的企業分別佔到77%、81%以及65%,表明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的背景下,薪酬策略以求穩爲主。謀發展 加快建立人才測評模式報告顯示,被調查企業中,有超過半數企業在今年下半年增加或大規模增加招聘人數,其中國有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對招聘持積極態度,而中外合資企業更多地選擇減少招聘人數,以應對未來的經濟環境。增加招聘計劃的行業依次爲機械製造、it和醫藥行業,而減少招聘計劃的行業依次爲金融、能源化工和傳媒行業。正略鈞策合夥人呂嶸認爲,在整體人才價格走低的趨勢下,逆勢抄底是很多企業人才儲備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人才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因此,如何有效甄別人才質量和素質成爲諸多企業關注的焦點,形成並建立一套專業化、系統化的人才測評模式是當務之急。人才測評模式包括建立與外部市場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發展戰略相適應的企業自身的能力素質模型,搭建員工能力發展與素質提升的階梯,打破管理獨木橋,squo;學而優則仕squo;的人才成長路徑,實現從squo;官squo;本位向人才價值本位的過渡。呂嶸介紹,利用人才素質測評等各種手段,可加速對企業內部人才的識別與外部人才的甄選,建立基於素質提升的針對性的培訓體系,並在人才能力素質評價體系的實施中,不斷用績優素質來形成有利人才成長的文化環境,以建立起長久、系統、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促進企業進一步健康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