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工作總結

2020年,甘孜教育在教育廳的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教育相關會議精神,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爲目標,凝心聚力,務實進取,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工作總結

【黨建工作】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全年以中心組理論學習、黨員及幹部職工學習會方式,努力提高理論素養。開展“愛祖國愛家鄉”系列主題教育6000餘場(次),19.3萬名師生參與;州級教體系統發展黨員26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3名,表彰州級教體系統先進基層黨支部3個、優秀黨務工作者和黨員共15名;組織州級教體系統黨員幹部職工自願捐款86648元用於疫情防控;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26場(次),1200餘名教職員工和幹部受教育;對12個直屬單位(學校、幼兒園)及省藏校黨組織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辦學條件】按照“保基本、補短板”原則,全面實施對口援建項目。優先解決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全年教育基礎設施投入84696萬元,涉及317所學校366個建設項目,全面完成年度教育扶貧任務及雅礱江上游深度貧困4縣24鄉(鎮)學校建設項目。

【教育資助】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保障和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全年投入十五年免費教育保障資金6.01億元,21.92萬名學生受益;加大對貧困家庭子女教育資助力度,爲3.75萬人(次)貧困家庭學生髮放資(救)助資金6377萬元。

【控輟保學】鞏固控輟保學成效,強化控輟舉措,建好用好縣、鄉、校、村“四本臺賬”,並及時開展佐證銷號工作;共派8批(次)18個工作組對全州控輟保學工作開展、學生開學返校及蟲草季節學生流失等情況進行明察暗訪,保障全州學生按時返校、在校。

【校點佈局】啓動了教育基礎設施大摸底和縣級校點佈局規劃調整工作,結合全州行政區劃調整和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規模適度,切實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總體指導思想和‘學前就近入學、國小向鄉(鎮)片區集中、國中向縣城集中、高中向東部集中’”的原則,確定了266所學校撤銷、87所學校新建和三年調整校點佈局規劃,爲“十四五”期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基礎。

【學前教育】全州在園幼兒38444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5.31%,超過了省定學前教育入園率85%的目標。

【義務教育】堅持推進教學質量各項工作措施,狠抓課程規範,有序推進教學“六認真”工作,發揮信息化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書育人提質增效。強化督導檢查,深入各縣(市)全面督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域迎國檢相關工作;專項覈查18縣(市)財政2017—2019年投入教育經費情況,督促各縣(市)撥付欠撥教育經費共達3.88億元;全州1—8年級統測整體合格率提升49.185%。

【普高教育】以示範性高中爲引領,深化高中教育綜合改革,加大消除大班額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普及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13%。

【職業教育】推動“兩元一體”本土職業教育和“9+3”免費教育計劃,全州國中生升入高中階段職普比接近5:5,初步形成了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局面。

【特殊教育】推進特教資源教室建設,年內新建26間,改擴建13間,實現全州特教資源教室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特殊教育在校學生165人,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5%以上。

【招生考試】普通大學聯考報名人數7343人,比2019年增加360人,本專科共錄取6802人,錄取率92.63%;會考報名人數12710人,參考人數12533人,錄取11901人,錄取率94.96%。

【學科監測】繼續對1至8年級學生進行年度學科監測,通過監測瞭解全州教師、班級、學校、縣(市)乃至一個區域教學質量的優劣和教學水平的高低,並對比上一年度監測結果深入分析,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與教研。堅持以“注重努力過程和努力結果爲導向”,兌現教學質量獎500萬元。

【智慧教育】加強智慧教育雲平臺縱深應用,實現全州中國小校(教學點)網絡全覆蓋,開展幼兒園觀摩式、國小植入式、國中錄播式、高中直播式、“四川雲教”遠程網絡教學,啓動第二屆國中本土直播班遠程網絡教學;利用雲平臺優勢,保障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甘孜經驗”在10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培訓班上做交流。

【教學管理】2020年9月30日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制發《關於規範全州中國小教學時間、幼兒園保教時間的通知》,對全州開學、放假和上學、放學時間進行持續規範,要求全州中國小、幼兒園科學合理制定教學時間,開足開齊課時,向課堂要質量要效益。

【教育科研】堅持課題引領,名師(名校長)工作室領銜61項州級課題,指導省州課題25項;堅持優質資源輸送,開展送教下鄉、送培到校等教研培訓726場(次);堅持優質資源開發,共開發幼、小、初、高四學段12門主科優質教學資源500餘課時,建立“語文智匯”等公衆號、美篇號53個;堅持帶動學科建設,舉辦專題研討、學術報告講座、示範課等295場(次)。

【教師培訓】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本土與內地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組織州級集中培訓10期培訓教師650人;組織實施廣東援建教師能力素質提升培訓11期培訓教師523人;落實國培、省培等全員教師線上培訓。

【名師引領】實施“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工程,構建起名師(名校長)帶骨幹成員、骨幹成員帶青年成員的三級培養架構。全州已建成州級名師工作室48個、名校長工作室13個,吸納骨幹成員573人、青年(後備)成員1695人,涵蓋全州18個縣(市)和6個州直屬學校(單位)學前到高中4個學段12個主要學科,實現學段、主要學科、區域三覆蓋,並落實保障資金488萬元。被省教育廳評爲“四川省最美教師”1名、“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3名、“四川省中國小名校長”4名、“四川省中國小名班主任”2名。

【教師補充】全年雙選、招聘特崗、免費師範生安置補充教師262人,通過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爲全州定向培養23名公費師範生。

【激勵機制】堅持從教30年的退休教師一次性獎勵5萬元政策,爲66名退休教師兌現獎勵330萬元;評選出100名師德師風良好、教學成績突出、紮根基層一線的優秀教師給予每人1萬元的表彰獎勵。弘揚尊師文化,在教師節、春節等節日期間,開展慰問活動,利用報紙、電臺、新媒體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

【中國小德育】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思政課程建設;以“開學第一課”爲契機,弘揚抗疫精神,提升學生環保及森林草原防滅火意識,持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校園2所,在“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中榮獲國家級優秀集體3個、個人獎3個,省級優秀集體獎2個、三等獎3個。

【依法治教】結合中國小生日常“學憲法講憲法”、法治開學第一課等活動,組織中國小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州26000餘名中國小生參加線上憲法學習及考試活動。

【校園體育】開齊開足體育課時,落實陽光體育一小時政策,創新開展特色課間操活動;組織參加四川省線上親子運動會,154所國小、幼兒園16655個家庭參賽,獲15個一等獎、20個二等獎、43個三等獎,州教體局獲體育道德風尚獎;成功舉辦甘孜州第四屆青少年校園足球賽,組織參加四川省第一屆“貢嘎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

【學校美育】因地制宜,利用甘孜州豐富的民族文化優勢,開展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教育,注重對學生的美育培養,培養出以“紅色”瀘定、“踢踏”甘孜、“唐卡”爐霍與德格、“藏戲”理塘、“弦子”巴塘等爲代表的美育工作特色學校,協助中央電視臺“藝路有你”欄目完成美育專題拍攝,並在央視“中學生頻道”播出。

【勞動教育】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全州將勞動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利用校內外勞動場所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情感和勞動精神。

【語言文字】組織864名“一村一幼”學前輔導員普通話提升培訓與測試工作,在師生中推廣使用“普通話小鎮”軟件;對300名青壯年農牧民進行普通話培訓;啓動石渠縣、德格縣、白玉縣、理塘縣、巴塘縣“學前學普”試點工作。

【校園文化】啓動“書香甘孜·全民閱讀進學校”工作,開展“七個一”(精讀一批好書,撰寫一批閱讀心得,開展一次講故事競賽活動,舉行一次經典背誦競賽活動,舉辦一次手抄報競賽活動,辦好一期黑板報,評選一批先進個人)系列活動,制發“甘孜州送經典下基層宣傳冊”5000冊,邀請省內高校知名專家開展文學、藝術影視、戲曲“送經典下基層”專題講座,通過康巴網校B平臺及州內各級融媒體播放,開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主題講座6場,參與師生2000餘人(次),激發師生閱讀興趣。

【疫情防控】新冠疫情發生後,全局上下迅速響應,審慎研判,主動應對,對全州師生的假期活動軌跡進行全面摸排,及時掌握師生出州出省情況,動態監測重點疫區人員,把好返校返崗第一關;組織全州分區分類、分級分段、錯時錯峯有序開學復課,完善《甘孜州教體系統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製作防疫知識宣傳手冊,建立學生外出信息和健康狀況臺賬,堅持師生健康狀況個人日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師生安全狀況;會同相關部門對全州學校多頻次開展全覆蓋大督查,並督促限時整改薄弱環節。落實物資保障,進行統一規劃調配,累計投入資金1572.8萬元用於採購疫情防控物資1212143臺(件、套),全州各級各類學校做到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精準防控。

【校園衛生】配合衛健部門做好石渠縣通過包蟲病防治終期評估五年攻堅國家驗收,其餘各縣(市)完成州級包蟲病防治五年攻堅終期評估驗收;常態化開展重大傳染病防治、宣傳和愛國衛生運動。

【校園安全】落實全州教育系統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推行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工作,壓實安全責任,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及督查工作;組織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防溺水、消防、交通安全等宣傳教育活動,舉辦全州校園安全應急專題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