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導語]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共含9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第1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給大家帶來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

區教育局:

10月29日在區教育局的安排下,崆峒區興和莊國小的八名優秀教師來到我校,在我校進行了教學活動和專題知識講座。我鄉參加此次活動的有中心國小12名教師及全鄉8所國小的教導主任。按照我校的安排,我們組織教師認真聽課,並結合聽課情況在課後進行及時研討,聽課教師對這三節課感觸極大,收穫頗深,研討氣氛熱烈濃厚,每位教師都談了自己的收穫,並寫出體會。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教學活動情況:

張進玲老師執教的四年級語文課《美麗的集郵冊》,課堂上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規範,有啓發性,教具準備充分,教學環節銜接緊密,教學效果明顯。整節課都是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度過,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愉悅了身心。師生關係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年輕骨幹教師極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展示了我區優秀教師的高超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

安波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數學課《乘法分配律》,通過猜想、驗證、交流等方法,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己探究乘法

分配律。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意識濃厚,學生人人動手,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流暢,教學環節齊全, 時間分配和理,教學效果顯著。

鄭媛老師執教的三年級英語課《Unit2》,教態大方,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別具一格,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了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式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輕鬆的氣氛中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專題知識講座:

評課活動結束後,緊接着興和莊國小的三名教師進行了專題知識講座。蘭玉江老師做了關於國小作文教學方法的講座。蘭老師從三個大的方面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如何備作文教學課以及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做了詳盡科學的講述,這對我校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進行以後的作文教學帶來了相當寶貴的經驗。張建林老師做了關於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講座。張老師對數學課教學中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列舉生動形象地例子,全面系統的闡述了數學教學中的心得體會。這對我鄉的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春蘭老師做了關於規範班級管理的講座,結合她個人日常班級管理對做好班級管理促進教育教學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這對我校老師今後進行班級管理,促進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今後努力方向:

1、我鄉教師今後要認真鑽研教材,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教學目標及知識點、重難點,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嘗試實踐,把骨幹教師的優質課做爲一面鏡子和自己對照,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

2、多進課堂聽課,評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交流、討論,形成研討的氛圍。在聽評課中找漏洞,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

3、教師要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於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

4、要在基本功、親和力,訓練學生上下功夫,從聽課中學生的表現來看,我們的學生見識少,膽怯心理嚴重,學生讀、說能力都需加強,因此課堂不是十分活躍,這與平時教師對學生訓練不到位有之間關係,今後這將是我們應該重視和加強的地方。

5、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教學的日常管理。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各學科教研組要定期的開展教研活動,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爲我鄉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四、開展活動的幾點體會:

此次活動興合莊國小爲我鄉各國小校帶來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三位教師自身素質好,基本功紮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多樣,思維活躍。送課的同時,他們將新的教學理念,好的教學方法帶到了我校。平時,由於各種原因,我鄉老師幾乎沒有走出去學習的機會,而此次骨幹教師送課活動如同雪中送炭,讓我鄉的老師們足不出戶,就能最直接、最深刻地感受名師的風範。此次活動深深的觸動了我們每一位老師,對我們以後更好的從事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

此次送教活動,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需要總結的經驗還很多,我們期待這樣的活動能堅持經常的搞下去,爲我鄉教育送來更多、更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我鄉教育教學和諧、快速發展。

大秦鄉中心國小

二0XX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2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猜你正在找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根據全市20xx年教師培訓工作的計劃安排,我校承擔了市教研院開展的送教下鄉的工作。爲使本次活動做到實效性強,效果好,活動雙方做到互惠互利,共同進步的原則,學校給予了高度重視,首先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選派了學校各學科最優秀的骨幹教師作爲送教教師,在9月27、28日兩天在楊xx校長親自帶隊下於早晨5點出發,駕車來到了訥河市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完成規定課時外,結合授課進行了學科交流以及學科專題講座,同時此行我們還帶去了我校的校本教材《經典誦讀》和各學科各年級的《問學案》共計60多本,得到了訥河市老師們的一致好評。雙方教師在活動中教育教學水平均得到了提高,有效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廣大鄉鎮中國小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一、精心籌備高度重視

爲增強送教下鄉活動的針對性,使活動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學校首先結合送教學校提交的《培訓需求調研表》深入廣泛地調查研究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並結合以往送教下鄉的經驗,對本學期送教下鄉工作的具體形式和工作內容、工作要求,進行了認真而細緻的研究。在送教的形式及內容確立的前提下,確立了此次參加“送教下鄉”教師的具體人選和要求,同時要求執教老師要不辭辛苦,精心設計教學,準確把握學科特點,精心準備教具、學具,重視技能技巧、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

確保所送的每一節課都能讓廣大鄉鎮教師能學得來,用得上,送教教師還考慮到農村學校硬件條件的限制,每節課分別按有課件和沒有課件兩種情況進行備課,同時由於送教的是兩所不同的學校,教學進度還不同,送教教師又分別按照各校的進度進行了備課,每位教師相當於備了4節課,爲使課堂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師們事先印好了每節課學生的練習題,帶到了送教學校。由於物理有實驗內容,劉雄姿老師從實驗室準備了十多套實驗器材,每件實驗器材都事先做了認真的檢查,確保課堂達到最佳效果。同時學校領導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預備會,爲此次送教下鄉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開展活動提供了保障。

二、特色展示共同提高

四十五中一行人在楊xx校長的帶領下於9月27日7點到達了訥河市教師進修學校,得到了進修學校王交發副校長一行人的熱情接待,在稍作休息後我們就立即趕往了第一所支教學校——訥河市xx中心校。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操場,乾淨的教室,熱情的教師們。送教老師到達後沒有休息就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幾位老師又根據學校實際對授課內容做了調整,努力使課堂收到最好成效。在授課過程中幾位送教老師分別在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四個學科展現了四十五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結合我校實施的“問學案”的教學模式,努力打造以學生爲主體的高效課堂,一向沉悶的課堂氣氛在鄉鎮學校的課堂上消失了,原本沉默寡言的鄉鎮學生在與城區教師的對話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三、課例研討,城鄉師師對話。

課後幾位任課教師與送教學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課例研修、互動研討,幾位送教老師首先談了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討論既務實,又有成效。我校語文組的市級骨幹教師——趙xx老師的《蘇州園林》一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趙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靈活機智的課堂駕馭能力,對學生很強的親和力,給每位聽課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語文教學的思考。

四、專題理論講座與送課下鄉緊密結合。

專題理論講座的目的是集中解決鄉鎮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困惑。下午送教老師分別結合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和專業發展團隊的作用發揮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做了題爲《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淺談國中物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自制“數學筆記”——問學案》、《注重校本教研加快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

9月28日我們又驅車大約一小時來到了訥河市xx中心校,這是一所中國小在一起的農村中學,我們根據在xx中心校地教學情況,對這一天的教學內容和講座又做了適當的調整,使課堂更切合實際,使講座更有針對性。

五、收穫與反思

此次“送教下鄉”活動,從提高針對性、有效性角度出發,以鄉鎮教師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爲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爲平臺,將先進理念的教學實際與教師培訓融爲一體,採用專題講座、示範課、城鄉教師互動研討、結對幫扶、城鄉聯動互動交流等形式。在各種活動中,農村教師與城區學校教師一起上課、聽課、評課,一起參與教學研究,一起探討教學疑難,其收到的效果是顯著的。與以往的送教活動相比,本次送教工作的實效大幅度的提高。

回顧本次的“送教下鄉”工作,感受收穫的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的反思。我們作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組成部分,形成一種城鄉互動共同提高的長效機制。因此在下一階段的送教工作,我們將對以下幾個問題在學習和實踐中去認識和解決。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學校的能動作用,做好與鄉鎮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的互動交流,我們將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力爭實現新的跨越。

第3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按照區教育局進修校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20xx年4月26來我鄉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鄉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爲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我鄉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韓培模同志擔任,副組長由鄉中心校主管國中教學的劉芬蘭同志擔任,成員爲各校校長擔任。繼榆次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我們就召集各校領導商討,最後確定,將送教教師集中於郭家堡中學授課,全鄉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郭家堡中學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郭家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爲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送教教師精心準備,真誠服務,受到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三、精心準備,實現雙贏

本次來我鄉送教的榆次二中的潘秀鳳老師和榆次五中的何英姿、韓雅萍三名教師,涉及到語文、政治、物理三個學科,主要形式爲我鄉的三名教師和送教的三名教師同課異構,內容以九年級複習課爲主,課上送教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聽課教師交流互動,送課教師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爲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閱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爲我們鄉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四、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開闊了教師的課程視野。

五、促進溝通,提升能力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爲,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第4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本站編輯推薦: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的寫法,請參考本頁面的所有內容,也可以通過搜索找到更多相關內容。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爲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瞭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瞭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國小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 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 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爲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爲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後,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經實踐檢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紮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鎮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爲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覆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於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活動爲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爲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爲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陳立賀老師執教的三年級閱讀課《陶罐和鐵罐》,由於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孫軼老師執教的四年級閱讀課《小獅子愛爾莎》一課。語文新課標第二學段(3——4年級)關於的閱讀訓練重點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詞句訓練是四年級年段訓練的重點。 “你是從哪個具體的詞句看出來的?”和“看你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獅子的可愛。”的提問,緊扣年段訓練重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結合課文詞句,理解愛爾莎的特點展開。這兩問環環相扣,統領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學習,引領學生展開整潔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瞭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接着各小組進行彙報,學生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學生通過“滴溜溜直轉”“把我撲倒在地”“張開嘴讓我看”等詞體會到了文中的小獅子是一隻可愛、乖巧、懂人性、淘氣、可憐……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示,享受審美樂趣。再通過課前對獅子的印象與書中小獅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小獅子的關愛之情。最後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給小獅子的話寫下來,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三、 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後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爲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啓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 送教教師的獻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爲,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國小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爲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爲。

數學學科金玲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一課時,爲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金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 唐麗媛和徐巖兩位老師,她們分別送教的六年級《比例的應用》的課堂上,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爲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爲廣大山區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六、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於地域差異,校際間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研員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

本次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幹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幹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並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的儘量不用,而且在教學之前,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並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試講,做到心中有數,用教師看得見、摸得着的、學得來的方法,爲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

以上只是國小部送教下鄉活動的幾個側面,隨着我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國小部全體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縣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爲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縣國小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爲依託,促進我縣教育的全面發展。

第5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精選,僅供寫作參考。

一、組建團隊、明確要求、精心做好送教的各項準備工作

1、組建團隊

以歷年送教骨幹教師團隊爲基礎,以省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爲首選,市級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爲補充,在縣市推薦的基礎上,初步選定3名省學科帶頭人、5名省級教學能手和3名市級教學能手爲送教示範課老師,選聘臨渭區教研室物理教研員董炳文老師爲示範課點評專家,負責示範課的組織、指導、檢查驗收以及研討互動活動。

2、明確要求

一是及時召開送教活動動員大會,清楚送教的指導思想、培訓思路和工作要求。

二是召開物理學科送教教師培訓會,提出送教教師每人準備兩節示範課,打造一節精品課的要求。

三是做課教師要完成示範課的教學設計和說課稿,按時上交併接受指導。

3、精心準備

一是三天內完成示範課設計的教案和說課稿交董老師審覈指導;

二是要求在各自學校學科組研討並實踐,打造精品課;

三是提前一天到達做課地點,做好做課縣市的教學用具以及相關工作的協調:實驗器材、複印教材以及教學課件的試用,同時還要做好示範課教學前的最後研討:教師逐個把自己要上課的設計思想、問題探究過程、知識傳授方法、教學過程組織等進行交流研討,接受其他教師的指導,以使課更能體現示範性,體現教師和教學特色。

二、認真實踐、規範示範、積極做好學科引領工作

1、認真對待,把每一節送教課都作出特色

在送教的24節課中,不管是重複課還是新授課,教師都能認真對待,精心上課,把每一次課堂教學都作爲一次新的探索,凸顯新的亮點。

2、自備器材,做好實驗

做課老師能自己充分準備好分組實驗器材,不辭勞苦,帶到做課學校,認真細緻做好課堂教學分組實驗。

3、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教師、學生雙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深入體現新課程理念

俗話說,教無定法,從示範的24節課來看,雖然風格迥異,但是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課程理念也在示範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這11位教師的課堂,充滿着生機和活力,體現着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任務型教學、情景探究等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對於知識傳授來說或遷移或自然生成,絕不是灌輸,大都使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知識重點的理解、難點的把握很有效果。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重視學生學習技能技巧,思維能力訓練和學習能力培養,使學生真正得到了發展。

4、創設情境,精心做好導課示範

劉宏延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手影,黨納老師二戰飛行員抓子彈,周紅波、李鋒波的圖片引入等從開課就爲學生們創設出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霍西瑋老師、雷曉敏老師、李樂朋老師一節課都面帶笑容,能很好的運用肢體語言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圍,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孫鋒老師、賈月波老師能夠在教學中設計好的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探究中學習,真正體現除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馬小豔老師、李峯波老師雖是新手,教學基本功紮實,他們既重視過程,又重視結果。讓我們看到新生代的能力。亮點不勝枚舉。

5、注重新課程理念,落實課堂教學效果

在24節送教課上,讓人們真正感受到的是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的設計都是圍繞如何調動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來進行的,老師的眼中不再只是盯着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不再只是關注通過一節課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老師們更多是關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增進了多少,一切的教學活動的出發點都在着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6、全方位做好示範,最大限度地做好學科引領工作

一是在送教的形式上做好示範。體現在送教團隊的精神風貌上、活動的組織安排上,四節示範課、說課、互動研討交流、專家點評、學科講座。說課的環節和展示本身就帶有示範性,評課的過程也值得學習,講座的交流更是方法的啓示。

二是在送教的內容上做好示範。示範課的類型、示範課中教師的風格、教師的教學特色、個性的教學設計、創新的導課、和諧的分組學習、評價的方法、聽課的指導以及學科講座中探索物理學科教學的開放性思想,等都對受訓教師起到內在的示範性。

三、積極互動、客觀點評、充分發揮教學研討的作用

在交流研討環節,示範課教師首先介紹自己的教學設計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然後是與聽課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由於教師們在課堂上認真聽了、仔細記了,結合自身教學深刻進行了反思,所以互動交流積極、熱烈,教師們能從不同角度自己的感想和認識,有的說亮點、有的說改進意見,有的年輕教師請教課堂教學的處理方式,有的說收穫等等,結果總顯得物理研討時間不夠。

董老師在點評環節從總的情況、亮點、改進建議三個方面對每一位教師的課進行了客觀評說,使我們的作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都能學習到評課的方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四、學科講座、突出主題、讓評價引領教師實現開放性課堂教學

學科講座依據四節示範課,結合送教總的安排,把握課堂教學評價核心,以一節課教師“聽什麼,怎麼評”爲引子,打開話題,具體交流了“如何設計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物理課堂的教師評價觀、客觀全面評價學生物理課堂學習、基於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評價策略”四個內容的話題,重點闡釋了物理學科教學“基於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評價策略”,有理論、有實例,深入淺出,教師受益匪淺,受到聽課教師好評。

總之,20xx年xx市名師送教下鄉活動,通過示範、交流研討、點評和專題培訓解決了教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尤其是已評價的方法手段引領教師做好課堂教學,達到了市局的要求,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和幅射作用,做到了不讓受訓教師失望,不讓做課教師失望,最終實現共同提高之目的,爲我市物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打造物理高效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6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希望這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xx年11月27日、12月4日,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師範科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這次送教下鄉活動,利用週六時間舉行。由區縣教研室命題,備課展示,然後由全體聽課教師共同討論。我參加了國中語文階段的送課活動,分別參加了xx縣、xx兩場活動。

起初,接到通知很輕鬆,大大小小的公開課上過多次了,也有點底氣了。但當接到xx縣送來的課題時,我的腦袋一下子就大了起來,執教文言文《山市》。蒲松齡的《山市》是七年級新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三篇文言文,生疏的文言字詞較多,翻譯方面饒有難度。況且,這是一篇描繪海市蜃樓的文章,學生又未曾見過,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上出新點、亮點?這真是個很大的挑戰。曾在省、市優質課堂上聽過這節課,但由於文章所限,基本無精彩案例。怎麼辦?啃硬骨頭吧。

利用課餘時間,開始了研課的漫長過程。說實話,每次上公開課,都是一次煉獄,如同蛻一次皮。每當這時,我總是自我安慰,權當鳳凰涅槃重生了!付出總會有收穫!我先是背誦了文章,詳細備教基本資料,然後再蒐集有關《山市》的教學設計吸收借鑑。我發現所有的資料大同小異,沒多少出奇之處,只蒐集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海市蜃樓”圖片。於是,我又去讀了《聊齋志異》的有關文字介紹。在這裏,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山市》屬於自然小品文,雖然講述的有關鬼怪的幻象,但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哦?恰巧,這篇文章被選入了課本的“科學探索”單元。那麼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引導學生認識山市、探索山市,以激發他們對自然的科學探索之興趣。這個突破口,應該算有別於文學評析的角度,有新意,而且也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有了這個小小的把手,教案的設計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堂課,我就帶學生去“找鬼”去,讓他們邊讀邊品析山市之“鬼”,進而引導他們去探鬼——發掘生活中的鬼現象,也可以推薦去閱讀鬼書《聊齋志異》。“一字剖析”、“一線串珠”,這正是我喜歡的課堂。

備課後,儘管有自己的新得,但總是忐忑不安。學生的情況也不熟悉,學習習慣也未合拍,不知課堂效果如何呢?聽課老師又是否會認同這種公開課的效果呢?一切不可預測,順其自然吧。

終於到了“醜媳婦見公婆”的那天。我隨市教育局師範科的xx科長、市實驗學校的xx老師,一同到xx縣去上課。儘管忐忑不安,但看到犧牲休息時間來上課的學生,尤其是面對他們那雙雙明亮的眼睛時,我的心頓時平靜了。教師的職責,就是上課,就是與學生交流,就是教會學生一些知識和能力。上課鈴響了,我進入了課堂,也進入了狀態。一切出奇地順利,學生的反應也很出色。當結束這節課堂時,我整個人如釋重負,立時輕鬆起來,終不辜負幾日的辛勞。

上完課後,纔開始靜心與衆位聽課教師評課。第一節是張xx老師執教的《記承天寺夜遊》。那是一篇“文質彬彬”的文言文,張老師也是個很有氣場的老教師。讀着她的課堂,平易近人,正如她所闡述的追求的境界“實”——平實、踏實、真實。最令我震撼的是,在備課時,張老師特地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蘇軾的詩文,對文章也頗有自己的見解。這一突破,引起了共鳴,評課的時候,很多xx縣的老師也暢談了有關“閒人”的感受與見解。那一時刻,我有種很幸福的感覺。這麼多的人,這麼用心地在研讀一篇文章,如同在品嚐一道美味佳餚,如何不幸福呢?更妙的是,各有滋味在心頭!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真希望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有這樣的情境!

第二週,我們又去了xx一中,執教的是同一堂課。這是xx科長爲照顧我們的精力而力爭的“福利”,不再再背新課了。由於有上節課的經驗在前,稍微調整的這堂課更流暢了,教學效果也不錯。只是這次教學活動,卻顯得有些拘謹,xx的老師頗有禮貌,多提優點,很少提缺點,讓我和張老師有點抱憾而歸。因爲出一堂課真的很不容易,真想聽聽“旁觀者清”的意見。我記得每次聽課都有些感受的,我相信那些老師一定有自己的意見,只是在這種場合,怕我們尷尬沒有直接提出而已。這也是唯一的遺憾!

經歷了兩週的忙碌,我彷彿輕鬆了許多,也收穫了很多。作爲一名語文教師,作爲語文課堂,我們所做的真有很多很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語文課堂,摯愛!

第7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本文系列之一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你可能需要。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爲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瞭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瞭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國小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 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 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爲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爲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後,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經實踐檢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紮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鎮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爲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覆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於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活動爲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爲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爲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 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後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爲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啓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 送教教師的獻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爲,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國小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爲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爲。

第8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小編猜你正在找這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但願你能喜歡。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爲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瞭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瞭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國小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 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 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爲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爲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後,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經實踐檢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紮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鎮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爲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覆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於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活動爲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爲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爲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陳立賀老師執教的三年級閱讀課《陶罐和鐵罐》,由於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孫軼老師執教的四年級閱讀課《小獅子愛爾莎》一課。語文新課標第二學段(3——4年級)關於的閱讀訓練重點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詞句訓練是四年級年段訓練的重點。 “你是從哪個具體的詞句看出來的?”和“看你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獅子的可愛。”的提問,緊扣年段訓練重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結合課文詞句,理解愛爾莎的特點展開。這兩問環環相扣,統領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學習,引領學生展開整潔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瞭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接着各小組進行彙報,學生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學生通過“滴溜溜直轉”“把我撲倒在地”“張開嘴讓我看”等詞體會到了文中的小獅子是一隻可愛、乖巧、懂人性、淘氣、可憐……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示,享受審美樂趣。再通過課前對獅子的印象與書中小獅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小獅子的關愛之情。最後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給小獅子的話寫下來,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三、 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後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爲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啓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 送教教師的獻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爲,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國小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爲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爲。

數學學科金玲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 年級《 》一課時,爲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金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 唐麗媛和徐巖兩位老師,她們分別送教的年級《 》和六年級《比例的應用》的課堂上,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爲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爲廣大山區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六、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於地域差異,校際間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研員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

本次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幹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幹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並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的儘量不用,而且在教學之前,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並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試講,做到心中有數,用教師看得見、摸得着的、學得來的方法,爲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

以上只是國小部送教下鄉活動的幾個側面,隨着我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國小部全體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縣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爲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縣國小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爲依託,促進我縣教育的全面發展。

第9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小編猜你可以喜歡這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

根據全市20xx年教師培訓工作的計劃安排,我校承擔了市教研院開展的送教下鄉的工作。爲使本次活動做到實效性強,效果好,活動雙方做到互惠互利,共同進步的原則,學校給予了高度重視,首先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選派了學校各學科最優秀的骨幹教師作爲送教教師,在9月27、28日兩天在楊義國校長親自帶隊下於早晨5點出發,駕車來到了訥河市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完成規定課時外,結合授課進行了學科交流以及學科專題講座,同時此行我們還帶去了我校的校本教材《經典誦讀》和各學科各年級的《問學案》共計60多本,得到了訥河市老師們的一致好評。雙方教師在活動中教育教學水平均得到了提高,有效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廣大鄉鎮中國小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一.精心籌備 高度重視

爲增強送教下鄉活動的針對性,使活動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學校首先結合送教學校提交的《培訓需求調研表》深入廣泛地調查研究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並結合以往送教下鄉的經驗,對本學期送教下鄉工作的具體形式和工作內容、工作要求,進行了認真而細緻的研究。在送教的形式及內容確立的前提下,確立了此次參加“送教下鄉”教師的具體人選和要求,同時要求執教老師要不辭辛苦,精心設計教學,準確把握學科特點,精心準備教具、學具,重視技能技巧、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確保所送的每一節課都能讓廣大鄉鎮教師能學得來,用得上,送教教師還考慮到農村學校硬件條件的限制,每節課分別按有課件和沒有課件兩種情況進行備課,同時由於送教的是兩所不同的學校,教學進度還不同,送教教師又分別按照各校的進度進行了備課,每位教師相當於備了4節課,爲使課堂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師們事先印好了每節課學生的練習題,帶到了送教學校。由於物理有實驗內容,劉雄姿老師從實驗室準備了十多套實驗器材,每件實驗器材都事先做了認真的檢查,確保課堂達到最佳效果。同時學校領導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預備會,爲此次送教下鄉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開展活動提供了保障。

二、特色展示 共同提高

四十五中一行人在楊義國校長的帶領下於9月27日7點到達了訥河市教師進修學校,得到了進修學校王交發副校長一行人的熱情接待,在稍作休息後我們就立即趕往了第一所支教學校---訥河市永豐中心校。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操場,乾淨的教室,熱情的教師們。送教老師到達後沒有休息就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幾位老師又根據學校實際對授課內容做了調整,努力使課堂收到最好成效。在授課過程中幾位送教老師分別在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四個學科展現了四十五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結合我校實施的“問學案”的教學模式,努力打造以學生爲主體的高效課堂,一向沉悶的課堂氣氛在鄉鎮學校的課堂上消失了,原本沉默寡言的鄉鎮學生在與城區教師的對話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三、課例研討,城鄉師師對話。

課後幾位任課教師與送教學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課例研修、互動研討,幾位送教老師首先談了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討論既務實,又有成效。我校語文組的市級骨幹教師--趙瑞老師的《蘇州園林》一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趙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靈活機智的課堂駕馭能力,對學生很強的親和力,給每位聽課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語文教學的思考。英語學科的楊懿老師的英語課給所有聽課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師們一致認爲楊老師素質好,課堂活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對於七年級學生能有針對性的利用圖片、聲音等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數學學科的劉瓊老師是一位年輕的高級教師,在學校擔任九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工作,(爲使此次送教下鄉更有實效,學校選派了兩位九年級老師)聽課結束後老師們一致認爲劉老師的《一次函數》一課講解細緻,深刻,教學嚴謹,規範性強,同時在授課中的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獨特。物理的劉雄姿老師是我校物理組組長,她所準備的課題爲《測小燈泡電阻》,爲使物理課上的更有實效,劉老師準備了大量的實驗器材帶到送教學校,使課堂的氣氛更活躍,學生聽課的興趣更濃了,學生們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實驗器材,第一次動手做實驗,他們終生難忘,也更願意學物理了。看着學生們求知的目光和淳樸的笑臉,我們真切感受到我們此行的意義。幾位訥河的老師們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由於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實驗器材比較缺乏,給實際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但同時也認識到生源與硬件不是進行課改的必要條件,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只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精心處理好教材,堅持學生的主體思想,相信學生,同樣能獲得成功的滿足。關鍵的是自己要去思考,要去嘗試,要去改變,要去實踐,進而有積極的課改意識,形成濃厚的教改氛圍。老師們侃侃而談,從教材的解讀、教者的教學環節、自己的收穫和感悟、個人的思考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研討氛圍濃厚,氣氛熱烈而融洽。並且幾位老師還互留了聯繫方式以及今後共同教研的想法。

四、專題理論講座與送課下鄉緊密結合。

專題理論講座的目的是集中解決鄉鎮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困惑。下午送教老師分別結合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和專業發展團隊的作用發揮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做了題爲《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淺談國中物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自制“數學筆記”---問學案》、《注重校本教研 加快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由於講座教師是我校的一線教師,作爲市、區級教學骨幹,他們不僅對新的教學理論思想有較全面、較深刻的理解,而且他們作爲教學第一線的實踐者、改革者,有將理論轉換爲實踐的經歷,品嚐過在這種轉換過程中的甘苦,因而他們結合這幾節課在專題講座中講出來的東西具有地域性,針對性,更貼近鄉鎮中、國小教師的需要,而被他們理解和接受,更能進一步幫助解決鄉鎮中、國小教師的理論觀念問題。訥河市教育局的房恆如副局長做了重要講話,講話切中要害,語重心長,既闡釋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又談到了本次活動的亮點,並對今後的教研工作、教學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確了訥河市教育今後的發展方向。會上,訥河市教師進修學校的王交發副校長對今後的教研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9月28日我們又驅車大約一小時來到了訥河市六合中心校,這是一所中國小在一起的農村中學,我們根據在永豐中心校地教學情況,對這一天的教學內容和講座又做了適當的調整,使課堂更切合實際,使講座更有針對性。

五、收穫與反思

此次“送教下鄉”活動,從提高針對性、有效性角度出發,以鄉鎮教師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爲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爲平臺,將先進理念的教學實際與教師培訓融爲一體,採用專題講座、示範課、城鄉教師互動研討、結對幫扶、城鄉聯動互動交流等形式。在各種活動中,農村教師與城區學校教師一起上課、聽課、評課,一起參與教學研究,一起探討教學疑難,其收到的效果是顯著的。與以往的送教活動相比,本次送教工作的實效大幅度的提高。

“送教下鄉”工作使送教的骨幹教師們深切感受到了鄉鎮教師的樸實、真誠,以及他們的敬業、奮進精神,使城區教師得到了鍛鍊和進一步充實。也使所有送課教師和受教教師豐富了從教經歷,教學中無論是對課標的領悟,對新教材的把握,對教法學法的運用,對新課堂的駕馭都得不到不同層次的提升,爲教師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了豐厚的力量,實現了城鄉教師優勢互補,雙贏共進。

回顧本次的“送教下鄉”工作,感受收穫的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的反思。我們作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組成部分,形成一種城鄉互動共同提高的長效機制。因此在下一階段的送教工作,我們將對以下幾個問題在學習和實踐中去認識和解決。

反思一:城鄉知識差距仍然存在,如何利用我校現有的

資源更好的做好縮短城鄉教學間差距的工作是今後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反思二:此次送教下鄉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城鄉校際間的互動交流應該得到延續,憑藉此次送教下鄉的平臺建立起與送教學校的長期的交流,增加雙向送教與互動性研討活動,差異本身即資源,應充分運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學校的能動作用,做好與鄉鎮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的互動交流,我們將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力爭實現新的跨越。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9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

標籤:送教 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