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縣城鄉統籌辦公室年終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縣城鄉統籌辦公室年終工作總結

縣城鄉統籌辦公室年終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縣城鄉統籌辦公室年終工作總結

一年來,全旗城鄉統籌工作在旗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城鄉統籌、集約發展”戰略,秉承“以人爲本,建設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之路,構築生態型產業體系,以“一流轉、兩轉變、三大保障機制”爲具體舉措,推進“大集中、小集聚”,努力形成產業發展城鄉聯動、基礎設施城鄉配套、公共服務城鄉共享、社會保障城鄉同質化全覆蓋新格局,開創了全域烏審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嶄新局面。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三個集中”

堅持用全域烏審發展理念,統籌資源、人口、生產力佈局,加速工業向園區、人口向城鎮和工礦區、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步伐,構建新型城鄉形態。

1、工業向園區集中。積極響應沿黃沿線經濟帶戰略的安排部署,大力推進烏審召化工項目區、圖克項目區、納林河礦區集中集約發展,推動蘇里格開發區產業轉型發展,堅定不移走工業集中發展的路子。提升產業層次,發揮煤炭、天然氣互補優勢,培育發展潔淨煤業、新能源和化工高端產業,打造以能源化工爲主的新型化工產業集羣。全旗億元以上工業項目達到66項,天然氣產能達到187億立方米、化工產能達到225萬噸,天然氣化工產業進入全國縣域產業集羣競爭力百強。

2、人口向城鎮和工礦區集中。加快“一流轉、兩轉變”(農村牧區土地使用權、承包權流轉;農牧民身份的轉變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建立健全“三大保障機制”(以“四權四制”爲基礎的民主保障機制,以農村牧區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料所有權、經營權依法流轉的保障機制,確保農牧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長效保障機制),推動農村牧區人口和勞動力向城鎮、工礦區及二、三產業轉移的“大集中”。全面加快農村牧區人口轉移步伐,年內轉移農牧區富餘勞動力5000人,嘎魯圖鎮、圖克鎮、烏審召鎮三個移民小區續建工程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免費對18-48週歲農牧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894人次,實現就業768人。水源地農牧民轉移安置方案出臺。

3、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推動農牧業和農牧區向具備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區域收縮,集中打造無定河流域現代農牧業產業帶。全面開展農村牧區產權制度改革,引導農牧民土地草牧場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通過入股、出租、互換等方式,聯戶組建合作社,抱團發展新型經濟組織;依法轉包農牧業公司,發展公司化農牧業;依法轉包經營大戶,培育現代農(牧)場主,推動規模經營,實現由分散家庭經營管理模式向集約化現代農牧業轉型的“小集聚”。全旗累計完成土地、草牧場流轉83萬畝,建成現代農牧業生產基地10萬畝,建設現代草原畜牧業示範戶229戶,農牧業適度規模化經營比例達30%以上。

(二)產業發展情況

《全域烏審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和《城鄉統籌沿城沿線試驗示範帶規劃設計》通過專家評審。沿城沿線城鄉統籌試驗示範帶建設工作啓動,引進飼養規模10萬口以上的生豬養殖企業5家,宏安泰10萬口生豬養殖基地、星源農牧業10萬隻育肥羊一期工程土建完工,雙康20萬口生豬養殖和萬隆建築20萬口生豬養殖項目選址及徵地工作完成。開工建設朝岱嘎查集約化草原牧業新型示範社區。新建現代農業生產基地2萬畝,新建設施農業基地3009畝、苗木繁育基地1200畝。1000萬畝草牧場、6萬頭肉牛、100萬隻細毛羊被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爲有機產品,45萬畝農田通過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認證。啓動實施四季青肉聯加工廠升級改造工程,開工建設福瑞達4萬噸(一期2萬噸)肉類精深加工生產項目。

(三)試點工作

土地、草牧場確權頒證工作有序開展,政府扶持產業化企業資金摺合農牧民股金試點工作開始試行。圖克鎮巴音淖爾嘎查土地確權工作於全部完成,今年1月舉行了確權頒證大會。蘇力德蘇木朝岱嘎查土地確權工作於4月份全部結束,完成對蘇力德蘇木朝岱嘎查157戶農牧戶土地的確權工作。河南村土地確權完成693戶農牧戶,房屋和夥盤地確權已經完成,年內將完成全部工作。圖克鎮巴音淖爾嘎查新牧區建設規劃設計工作已完成,近期將組織評審會評審,其他試點村的產業規劃正在編制中。河南村和朝岱嘎查新型社區建設工作與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工程捆綁建設,將市政府下達的200戶危房改造任務全部落實在河南村和朝岱嘎查(其中河南村160戶,朝岱嘎查40戶),河南村分散改造80戶全部完成,集中新建80戶居民點基礎工程正在建設中;朝岱嘎查居民點建設工程45戶開工建設,現已封頂17戶。

(四)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道路交通方面,重點推進4條續建公路、1條續建鐵路和3條新建鐵路,完成投資36.7億元;開工建設農村牧區公路12條19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1億元;電力建設方面,紅山110kv輸變電工程基本完工,河南110kv輸變電工程開工,預計今年年底投入運行,昌黃、陶利、呼吉爾特等3座35kv輸變電工程納入國家農網改造規劃,正在辦理環評、土地等手續,即將進行招投標;水利設施方面,新能源化工基地供水一期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0%,哈頭才當供水工程開工建設;城鎮建設方面,棚戶區改造工程年內啓動,完成徵拆建築面積14.6萬平方米、佔地400萬平方米,建成12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

(五)城鄉共服務建設

不斷加大民生改善投入力度。累計投入30多億元,建設了體育館、文化活動中心、綜合人民醫院、教育園區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全面推行十二年免費教育,蒙語授課學生實現15年免費教育,城鄉教育同質化初見成效。實行城鄉衛生一體公化管理,以旗綜合性中心醫院爲載體,以“流動醫院”爲紐帶,通過旗級醫師下鄉坐診、鄉村醫生進修培訓、專家遠程會診和病員雙向轉診等方式,讓農牧民及時、就地享受到了優質衛生資源。加大就業扶持力度,以大培訓促進大就業帶動大移民的具體舉措,對農牧民、轉業軍人、大中專畢業生進行分類、分階段旗內、旗外安置,全旗累計新增就業人員6000餘人,安置大中專畢業生1800多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2.6%。建成12萬平方米週轉安置房、24.68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和2.2l萬平方米廉租房。新建1個綜合福利院和2個敬老院,社會福利保障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各項指標在全市平均水平上有穩步提高,進一步縮小了城鄉社會保障水平的差距。

(六)配套政策制定情況

《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辦法》等6項制度經多次討論修改完善,近期將提交會議審議。

二、存在的問題

一年來,全旗城鄉統籌工作取得的一定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試點嘎查村規劃設計進度緩慢,建議蘇木鎮對接新的設計單位;二是示範帶建設進程緩慢,入駐項目少,建設進程緩慢,部分企業項目建設的主動性不強。對於存在的問題,我們將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三、工作思路

全旗城鄉統籌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把解決“三農”問題做爲重中之重,深入實施“城鄉統籌、集約發展”戰略,秉承“以人爲本,建設綠色烏審”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之路,構築“一核三帶一廊”空間新佈局,打造四個產業平臺,構築生態型產業體系,以“一流轉、兩轉變、三大保障機制”爲具體舉措,推進“大集中、小集聚”,努力形成產業發展城鄉聯動、基礎設施城鄉配套、公共服務城鄉共享、社會保障城鄉同質化全覆蓋新格局,率先實現全域城鄉統籌。

(一)全力推進城鄉統籌示範帶建設工作。年內要出臺《城鄉統籌示範帶實施方案》,確定產業規劃、結構佈局和實施步驟,出臺土地、金融、財稅等領域優惠政策,將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投向該區域,引導各種要素加速聚集,重點發展生豬養殖、設施農業、文化旅遊和中小型加工業,完成拆遷改造達布察克路以南舊城區,建設商業區,培育主導產業,爲推動城鄉統籌、加速人口轉移打牢產業基礎。同時要儘快制定出臺《股份制村鎮銀行組建方案》、《農牧業投資公司組建及運營方案》等推動城鄉統籌核心工作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意見,年內試驗示範帶產業規劃、基礎建設、招商引資等相關工作要和“四權四制”、土地確權等基礎性工作要全面啓動,力爭將該區域建設成爲我旗乃至全市城鄉統籌的示範區。

(二)全面啓動7個試點地區試點工作。年內啓動建設7個試點地區的試點工作,全面完成7個試點地區的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

(三)完成全域烏審城鄉統籌各項配套政策制定和完善工作。積極研究、制定出臺土地確權登記、“增減掛鉤”等十四個配套政策,儘快建立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的新機制。

(四)抓好土地確權等基礎性工作。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地區,完成所有試點的土地確權工作,並頒證到戶;依託全旗豐富的土地資源、物產資源及區位優勢,大力引進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整合、租賃、承包、流轉農牧民的土地與草牧場,年內圖克鎮巴音淖爾嘎查率先啓動並完成此項工作,推廣“企業+農牧民”的合作模式;“四權四制”方面,年內全面完成所有試點“四權四制”工作。

(五)加快推進三次產業統籌發展。將三次產業統籌發展作爲城鄉統籌的基本抓手,將產業發展作爲解決“錢從哪裏來”和“人到哪裏去”的主要途徑。要在培育和壯大產業上下功夫,有產業的地區進一步提升和壯大優勢產業;沒有產業的地區要結合實際,重點在培育產業上下功夫,讓產業成爲帶動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原動力。要按照構築“一核三帶一廊”空間新佈局的要求,推動產業實現“大集中、小集聚”。一是推動農牧業向規模經營集中。要加快農牧業重心向無定河流域轉移步伐,使無定河流域成爲全旗發展現代農牧業的主戰場。深入推進30萬畝現代農業生產基地、100萬隻細毛羊產業基地、20萬頭肉牛產業基地和100萬口生豬產業基地建設工程;二是推動工業向園區和礦區集中,推進關聯項目和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三是推動三產向城鎮核心區和重點鎮集中。嘎魯圖鎮和其它重點鎮要改造提升商貿、交通、餐飲等傳統服務業,重點培育現代物流、文化產業、汽運服務、餐飲娛樂、民族用品、農畜產品等一批特色服務業“集聚區”和“功能區”,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形成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撐體系,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實現產業和人口集中。

(六)繼續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繼續做好城鄉統籌宣傳教育工作,把城鄉統籌宣傳教育工作延伸到嘎查村、新型社區,確保將宣傳培訓工作深入到農牧民羣衆中去,繼續擴大覆蓋面,力爭使全旗95%以上的農牧民全面瞭解和認識城鄉統籌工作的重要意義,從思想上贏得農牧民對城鄉統籌工作的認同與支持。

第二篇:2014統籌城鄉工作總結

重慶市****管委會

關於報送2014年度統籌城鄉改革與發展工作

總結的報告

區城鄉統籌辦:

2014年,***管委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新農村、提高人民羣衆的幸福指數爲目標,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推進了***管委會統籌城鄉改革與發展工作全面發展。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落實責任措施

根據區委、區政府有關文件會議精神,我委及時召開會議,成立由常務副主任***爲組長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領導小組,抽調社會事業辦、旅遊發展科各1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工作,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落實相關責任,並從財政中安排資金5萬元作爲專項經費保障。

二、雙管齊下,強化基礎投入 (一)科學立項,加大政府投入

1. 積極申報國家部委專項資金。一年來,得到國家專項資金補助1980萬元,國債資金2014萬元,對轄區內2處危崖、1個病險水庫進行了整治,新建設污水處理場1座,改擴建污水管網4600米,新垃圾回收站6個,填埋點3處,購置垃圾處理車2臺等;

2. 靈活統籌城鄉有關政策。2014年,我們將林海村申報爲市級統籌城鄉示範村,將燕子村申報爲市級整村脫貧村,爭取資金1669萬元,投入資金1669萬元,全面促進了兩個村的整體建設。

3. 將*****-斑竹園-****水口寺-頭道河公路和雙鳳-頭道河納入區域交通規劃,並以bot模式進行規劃和項目招投標,目前已完成所有項目前期工作。該項目實施後,能真正實現區內村村暢通、景區間快速通達。

4. 將***紅英橋巴渝新居項目和洪洞村林下養羊、養蜂項目編制立項,涉及經費8000多萬元。其中,***紅英橋巴渝新居項目2014年將啓動實施。

(二)培育環境,強化招商引資

2014年,完成****愛情天梯和燕子村綜合開發2個項目的招商,合同引資6.5億元。據此,***管委會招商引資項目達到6個,合同引資38億元,其中續建項目有6個,新落地項目1個,

全年共投入資金3.13億元。主要用於***頭道河場鎮改造、西部景區建設和景區接待設施、公共設施、道路管網、村居美化等。

三、完善保障,提高幸福指數

針對社會保障體系仍然不夠完善的實際情況,我委不斷提高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和報銷率,推進養老保險,切實改善羣衆生活,提高羣衆幸福感。

(一)大力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全面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農村居民80%以上都納入養老保險的保障範圍。

(二)完善衛生醫療體系。繼續完善新型城鄉合作醫療,推行農合二次報銷制度,確保管委會財政補助到位,保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率繼續保持99%以上;繼續完善門診醫療報銷辦法,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羣衆在享受住院報銷的同時,又可享受****衛生院報銷50%。

(三)公正執行扶貧政策。重新對轄區254戶內貧困家庭和

貧困學生等進行清理,兌現政策。

(四)有效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截止目前新增城鎮居民325 人,實現非農就業300人,佔農業人口的8﹪。

四、提供平臺,鼓勵羣衆創業

一是提供林下經濟發展平臺。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後組織到江津區內的德感街道、李市鎮學習養殖技術,到***區學習 “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林下養雞、林下

養羊、林下養蜂產業,新增養雞戶36戶,養雞場(圈)20畝;新增養羊戶24戶,養羊場圈10畝;新增養蜂戶58戶,蜂箱260個; 全年共計收入1050萬元。

二是提供旅遊服務業平臺。全年對景區內200餘家農家樂進行提檔升級培訓,幫助1家3星級農家樂升至4星,幫助3家農家樂完成3星評定;並對區內從業人員258人進行400小時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三是提供外出務工平臺。全年引導60餘壯年體力外出務工,並將其子女納入留守兒童對象,對口進行管理和幫助。

2014年以來,我委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達到了年初目標。但在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對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相關精神沒有吃透,其次是工作推進不盡人意,效果還不夠明顯。2014年,我委將從四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再次掀起學習高潮,進一步學習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相關文件政策精神,弄懂吃透,爲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理論基礎;二是通過政策扶持和項目引進等,加大對新劃入***管委會的雙鳳村、老四面村的統籌城鄉工作,逐步改善目前較落後的面貌;三是發展旅遊服務業和發展林下經濟相結合,多種經營,促進羣衆致富;四是積極探索,利用***旅遊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創新****統籌城鄉改革的模式,又好又快地推進統籌城發展工作。

二○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三篇:關於城鄉統籌的工作總結

關於2014年城鄉統籌示範村工作總結

按照縣委縣政府實施“三大戰略”總體目標,加快丘陵地區城鄉統籌示範縣建設,我鎮2014年城鄉統籌示範村爲新水碾村,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根據工作任務和要求,我成立了以鎮爲組長,分管農業的副鎮長爲副組長,各相關辦公室負責人爲成員的城鄉統籌示範村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並確定由推進辦主任負責日常工作,做到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制定方案,明確任務

根據新水碾村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某鎮新水碾村2014年丘陵地區城鄉統籌示範村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內容、建設項目、建設標準、建設目標任務等,使此項工作目標明、任務清。

三、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城鄉統籌示範村(新水碾村)共完成土地規模流轉1660畝,新建村道3836.31m,新改建u型溝渠14670 m,修建垃圾池33個。其中:

(一)食用菌生產精深加工及產業研發基地:建設單位是成都市天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佔地規模460畝,完成資金投入7000餘萬元,完成五連棟智能鋼架大棚56000㎡,安裝內部電 1

腦控溫控溼設備,鋼架大棚堆料場7000㎡,鋼架大棚菌種場內部硬化7000㎡,基地內雨水管道鋪設2014 m,鋼架展示大廳框架建設3000㎡,配套倉庫鋼架框架建設15000㎡,u50溝渠8086 m; 3 m寬生產便道2185m; 6.5 m寬的產業大道1200m。

(二)千畝綠色蔬菜產業示範園:建設單位爲金堂縣某鎮新水碾蔬菜專業合作社,完成佔地面積1200畝,投入資金625萬元,完成鋼架大棚60畝,滴灌面積165畝, u50溝渠建設1805 m。

(三)農田水利建設:建設單位爲某鎮新水碾村委會,完成3 m寬,15㎝厚的村道建設3836.3 m,投資162萬元;完成溝渠建設15575m和m7.5漿磚112 m、砼築基46 m、涵管d600,15根、d400,14根;修建生態垃圾池2個,普通池31個,垃圾中轉站1個。

四、實施城鄉統籌示範區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按照城鄉統籌示範區村建設要求,通過對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進一步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衛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衛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羣衆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修建垃圾池(站),羣衆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初步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2 33

(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城鄉統籌示範區村建設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衆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村委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城鄉統籌示範區村建設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羣衆中的號召力、凝聚力。村組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五)產業發展成效明顯。通過食用菌生產精深加工及產業研發基地和千畝綠色蔬菜產業示範園的建設,將某鎮的食用菌和蔬菜產業得到進一步提升,帶動和輻射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產業發展,也促進了農民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

(六)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渠系和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方便了羣衆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約2014畝的灌溉面,提高了土地單產,增強了抗旱保收的能力。同時,渠系的建設,增大了過多能力,有效地減少了血吸蟲的侵害,保護了環境。

某鎮人民政府

第四篇:關於統籌城鄉發展的工作總結

關於統籌城鄉發展的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x市位於aa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分別距廣州、深圳130公里和80公里,陸地面積1.1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2區3縣,並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和仲愷高新技術2個國家級開發區,常住人口376萬人。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933億元,一般預算收入44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90元。

二、主要做法

近幾年,x市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堅持以公共財政爲支撐,以發展經濟爲核心,以推進城市建設爲載體,以解決農村低保和看病難、行路難、讀書難、飲水難、住房難等“一保五難”爲重點,以中心鎮爲依託,以體制改革爲突破口,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總結其做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以公共財政爲支撐,加大農業和農村投入,逐步建立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投入機制。爲逐步建立財政支農長效投入機制,x市專門做出規定,2014年新增財力一半以上,2014年及今後市級新增財力70%以上,縣級新增財力50%以上投入“三農”,重點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農產品安全檢測、動植物疫病防控、種糧直補、農機補貼、農民工培訓等,2014至2014年,財政累計投入“三農”資金8.6億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以及相對貧困片帶的發展。

(二)以發展經濟爲核心,加快城鄉產業融合,促進城鄉三次產業聯動發展。一是積極推進城鄉工業聯動發展。x市抓住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加快產業轉移的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土地、水、海洋等資源充足和區位、港口條件優越的優勢,引導、組織各縣區、各鄉鎮建設各類產業轉移園、工業園和工業基地,積極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目前已有1200萬噸中海油煉油項目、1200萬噸水泥項目、1200萬千瓦x電力等大項目落戶x龍門縣、港口鎮等縣區、鄉鎮,有力地促進了城鄉工業的聯動發展。二是大力推行農業產業化。x市堅持以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爲重點,以發展外向型農業爲核心,以培育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爲關鍵,用經營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積極推動農業向“產加銷”、“貿工農”一體轉變,目前,已形成梅菜、荔枝等六大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126萬畝,產值21億元;培育龍頭企業131家,出口香港的葉類蔬菜佔香港市場的54%,家禽佔43%。三是統籌城鄉第三產業發展。x市針對旅遊資源大部分在鄉鎮的實際,統籌規劃,對100多公里的城鄉旅遊資源統一開發,目前,已建成的13處旅遊景點有12處在鄉鎮,年接待遊客超過1200萬人次,推動了城鄉協調發展。

(三)以推進城市建設爲載體,拉開城市空間,縮小城鄉差距,逐步使農民轉變爲市民。一是x市堅持把拉大城市空間作爲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大刀闊斧地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和城市面積擴張,市區面積由2014年的419平方公里擴至目前的2670多平方公里。二是爲增強城市對農村的拉動力,x市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爲整合城鄉兩地資源、搭建跨越式發展平臺的關鍵性措施和統籌城鄉發展的突破口來抓,加大建設力度,把基礎設施延伸到農村,把第三產業轉移到農村,把鄉村融入城鎮,農民轉化爲市民,城市

人口由2014年的70萬人增至目前的164萬人,逐步實現了城市帶動農村發展。

(四)以解決“一保五難”爲重點,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逐步使農民享受與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務。x市把解決農村“一保五難”作爲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一是採取財政分級負擔的辦法,按省財政30%、縣區財政70%的比例統籌城鎮低保資金,按省財政和縣區財政各50%的比例統籌農村低保資金,按縣區財政全額負擔統籌五保供養經費,解決了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難題。二是採取“兩手抓”的辦法,一手按市縣區補助15元、個人籌集50元推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手按1個行政村建設1個衛生站、按一級醫院標準改造薄弱鄉鎮衛生院、按二級醫院標準建設中心鎮衛生院,推動了農村醫療衛生網絡建設,緩解了農民看病難題。三是採取爭取上級補一點、地方財政擠一點、相關部門幫一點、受益企業捐一點“四個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近10億元建設農村公路,目前,68%的行政村通了水泥公路,上百萬人受益,逐步解決了農民行路難題。四是全面落實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和“兩免一補”政策的同時,2014年以來,市財政共安排1.2億元,新建、擴建、改建農村中國小91所,推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逐步解決了農民子女上學難題。五是近兩年,市、縣、鎮籌資6000多萬元,解決了17.3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題,籌資3500萬元,解決了全市1.4萬農村貧困人口的住房難題,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

(五)以中心鎮爲依託,加快農村城鎮化,以城鎮的繁榮促進農村的繁榮。x市把發展中心鎮、專業鎮作爲統籌城鄉發展的紐帶、結合點和載體,通過放權、讓利、聚業和改造“城中村”等措施,大力推進中心鎮建設。一是“放權”,即合理劃分中心鎮財政收支範圍,擴大事權、財權,建立分稅制財政體制。二是“讓利”,即對在中心鎮收取的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建設維護稅全額返還,環保排污費、水資源費、各類土地收益除上繳國家和省部分外其餘全額返還,返還資金用於中心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耕地開發。三是“聚業”,即在中心鎮集中規劃工業園區,對新上的大型建設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對分散在非中心鎮和村的工業項目,採取原地統計產值、收益分成等辦法,鼓勵其向中心鎮集聚,逐步形成城市二、三產業向中心鎮延伸,農村二、三產業向中心鎮聚集的良好局面。四是“改造城中村”,即在城區和中心鎮規劃範圍內,取消農民宅基地分配,提倡建設農民公寓;對已有的“城中村”,採取“以時間換空間”、“以貨幣換空間”、“以空間換空間”等辦法實施改造。通過採取以上措施,中心鎮實力顯着增強,2014年,18箇中心鎮gdp總量321億元,超過了x全市的1/3,中心鎮逐漸成爲城市輻射農村,帶動農村產業發展,爲農村提供生產生活服務,轉移和集聚農村人口的橋頭堡。

(六)以體制改革爲突破口,加快農村體制創新,逐步建立了城鄉統籌的社會管理體制。一是實行統一城鄉勞動用工政策,將勞動就業服務網絡延伸到鄉鎮,在縣一級實行就業政策、失業登記、勞動力市場、就業服務和勞動用工管理的城鄉“五統一”制度,統籌城鄉就業管理。二是實施財稅體制改革,在鄉鎮實行“劃分稅種,覈定基數,增量分成,收支掛鉤”的財政體制;在縣一級建立“確定基數,超增分成,掛鉤獎罰,鼓勵先行”的財政激勵機制;對市與市級所在的惠城區、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的財政收入分配關係也進行改革,建立激勵機制,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幾點啓示

分析x市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的做法,總結其規律,關鍵是他們在具體工作中大膽創新,給“統籌(來源 本站)”賦予了新的認識、新的內容:

(一)城市帶動農村靠“輻射”。x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歷程有一條清晰的脈絡,首先是發展工業,培育一批有實力的知名企業,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經濟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城市的發展又輻射到了中心鎮,中心鎮的發展再輻射到了行政村,這樣一層層的輻射開來,帶動了經濟、基礎設施、就業、教育、醫療、第三產業的發展,最終形成一個層次清晰、相互關聯、良性互動的發展整體。農村沒有在發展中被割裂,城市也因此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維持了土地、勞動力以及各種自然資源的合理供給。

(二)工業反哺農業不是“扶貧行動”。x市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廣村企合作模式,開展“百企牽手百村”活動,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採取產業帶動、合作開發、直接參與、智力幫扶、公益捐助等多種形式,與新農村示範村合作共建,利用企業的人才、資金、技術、市場和管理優勢帶動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並通過村企共建,拓展了企業自身發展的空間和領域。x市的工業反哺農業不是簡單扶貧,而是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不斷提高了農村工業化水平。

(三)統籌得當纔能有序發展。x市堅持科學規劃、城鄉統籌,將規劃延伸到鎮、到村,鎮裏的規劃是否到位是市長必須過問的工作。特別是,爲促進生產力在城鄉地域空間上的合理分佈,使生產要素按比較優勢和市場法則配置和組合,他們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注重市、縣、鎮、村四級規劃的銜接,注重依據各縣、鎮、村的資源特點、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和發展定位,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科學選擇產業,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培育了多門類、有特色、錯位發展、互補融合的產業體系。

第五篇:2014年鎮統籌城鄉工作半年總結

2014年上半年,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業績好和羣衆反映好”的標準,大興鎮黨委、政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爲指導,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大興全市爭先;用好園區政策,形成投資窪地;推行三個集中,振興羽絨、房產;追求現代農業,支持龍頭企業;產業保障就業,就業促進和諧;農民轉爲市民,實現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努力工作,只爭朝夕。

上半年統籌城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圓滿完成了目標任務。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具體總結如下:

一、基本鎮情

大興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東郊,南靠周公山,北臨青衣江。距雅安城區7公里,距姚橋新區2公里,是雅安城市規劃區和雨城區工業企業集中發展區。全鎮幅員面積62.8平方公里,轄14個村、88個社,總戶數5855戶,總人口20148人,是雅安市未來的新城區,是吸引大型企業和發展農業高科技生態園的基地,規劃總用地964公頃。全鎮有耕地面積10903畝,均爲水田面積,退耕還林面積11422.7畝。本鎮現實情況屬於“一鎮三制五區”,有城市規劃區(市管),大興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及和龍高耗能工業開發區(區管),瀑布溝水電站移民小區和其它地區(鎮管),雖挾市、區專題直接領導優勢,但受制因素也多,在管理和協調上難度頗大。大興電站、水津關電站和龜都府電站全部涉及本鎮青衣江流域,是全區個鎮範圍內水電站最多的鄉鎮。鎮黨委下屬支部19個,除農村支部外,還有中學支部、大興中心校支部、和龍中心校支部、巴南硅業支部、農業園區企業聯合支部,全鎮黨員758名。我鎮的情況在全區比較特殊:我們既有壩區,又有山區;既有傳統農業,又有現代企業;既有雅安市的城市規劃,又有雨城區的新農村規劃;既是撤鄉並鎮後的新建制鎮,又是移民穩定壓力巨大的安置鄉鎮,在我們面前,困難與希望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總之,我們是一個過渡型、崛起中的鄉鎮。

二、具體做法

統籌城鄉工作的基本要義是:充分發揮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考慮到大興鎮特殊的地理資源優勢,鎮黨委、政府着手從五個方面抓好此項工作。

(一)、樹立全局觀

毗鄰市區的大興鎮極具發展潛力。針對以往在統籌城鄉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新的領導班子主張進一步立足實際、突出特色,統一編制大興鎮城鄉發展總體規劃。我們的思路是以‘土地流轉’爲抓手,良性促進現代農業、鄉鎮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等各方面的發展。力爭牽準一根繩、抓住經濟脈,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發展盲目無序的問題。

爲此,我們專門成立了“大興鎮土地流轉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鎮長親自抓;由副鎮長祝宗萍負責農業承包地流轉和林地流轉;副鎮長趙光奎負責農村宅基地流轉和河灘地流轉;各包村幹部負責收集所在村的土地流轉信息。

按照鎮黨委、政府的發展思路,我們開始在農村用地流轉上大膽實踐。目前,在發展獼猴桃、香菇、茶葉、中藥材、林竹、蔬菜、觀賞性荷花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小型的獼猴桃基地、香菇基地、茶葉基地、中藥材基地等相繼產生。

比如簡壩的獼猴桃基地。xx年年,大興鎮簡壩、徐山村率先實現成片規模土地流轉,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集中成片獼猴桃產業基地。昔日,簡壩村的“生態獼猴桃”作爲一張特殊的名片享譽周邊。但由於種植面積僅50畝,並存在農戶各顧各家的保守思想,導致產量、銷售渠道有限,始終不紅不腫。爲使“獼猴桃產業”真正做大做強,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指引下,經村兩委多方努力,成功引進“名山獼猴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實現規模化產業鏈。目前,土地流轉面積達300餘畝,並形成集中化管制。預計未來三年內,獼猴桃產業將在簡壩村進一步壯大,種植面積翻番、農戶的收益得到切實改善。與此同時,通過新成立的獼猴桃協會,向農戶傳授新技術,確保種植戶增產、增收,保障農戶銷路,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轉變,走上特色產業發展道路。

再比如前進的香菇基地。爲了使移民能夠“遷得進、穩得住、能致富”,儘快融入當地生產生活,實現安居樂業,大興鎮黨委、政府、區農業局、區移民局積極爲移民想辦法出主意,鼓勵他們自主創業。通過引導和幫助,他們與雅安中基實業有限公司最終達成合作協議,走上了“公司+基地”的產業化模式,由中基公司提供技術和菌包,並負責收購產品,合作社負責生產。該香菇基地系大興鎮前進村漢源“瀑電”移民邱長彬與同村幾個移民共同出資,通過租用移民土地的方式,建立股份制食用菌種植基地,並在雨城區註冊爲雅安市達興香菇專業合作社,佔地面積101畝,於xx年年底開始規劃建設,今年年初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可種植香菇70餘萬包,截至目前已投入資金100餘萬元,購買菌包28萬包。該基地5月10日開始採收香菇,現已採收香菇4萬餘斤,產值13萬元。

另外,還有大埝村發展茶園341畝、寨坪村藥材和茶園300畝等。截止目前,大興鎮土地流轉面積共計1417畝,超前超額完成了任務。羣衆嚐到甜頭,農民得到實惠,對黨委、政府的信任度更高了,這爲開展舊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傳統農業轉型等重要工作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發揮引導力

統籌城鄉資源配置是統籌城鄉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如何有效地引導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營造城鄉各類經濟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成爲發展的關鍵。新的領導班子主張積極創造條件推動農村人口集中化居住、吸引企業向園區集中、分散土地向大戶集中,爲城鎮進一步發揮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創造條件。

⑴、舊村改造

汶川5.12特大地震的發生,無疑對我鎮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一定影響。然而,本屬城市規劃區的大興在震後卻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鎮將相繼啓動前進、穆家、龍溪三個小區建設工作。初步想法是:1、規劃大興電站尾水渠一條街。可藉助大興電站尾水渠的優勢,解決與大興電站毗鄰的高家村、順路村

和部分穆家村的農民建房。在房屋規劃上可採取複式建築與商住相結合的設計,使農民的房屋建成後可以利用親水和大興電站的景觀建設大力發展農家樂和鄉村觀光度假旅遊。這樣,既解決了農民失地後的就業問題,同時還有利於積極推進城鎮化的進程。2、規劃大興羽絨一條街。以改造大興場鎮和羽絨一條街結合,以羽絨產業爲支柱產業,走以工帶農,以工促鎮、以鎮富民的發展模式。3、實施“龍溪中心村”規劃。解決山區羣衆地質災害危房搬遷和住房困難戶。同時還可以解決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搬遷戶的安置。

⑵、壯大園區

按照大興鎮黨委、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我們不僅僅滿足於農業用地的流轉。基於我鎮“一鎮三制五區”的特殊情況和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在土地流轉上我們還重點考慮依託農業高科技園區發展和推進近郊房地產。

大興鎮已被列入城市規劃區,在新一輪規劃中將大興鎮和草壩鎮統一規劃建成西南農業科技產業試驗區的設想極具誘惑力。大興組團北與姚橋組團僅青衣之隔,是雅安市吸引大型企業和發展農業高科技生態園的基地。我鎮轄區內的市級農業高科技園區,規劃總用地963.982公頃,目前已吸引一批大型企業入駐,如老茶客公司、菊樂公司等。xx年年,園區實現總產值1.35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1億元,工業增加值5084萬元,利潤752.8萬元。由此看來,園區經濟將形成一個強大的輻射圈,隨着更多大型企業的進駐,勢必加快企業用地的流轉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進一步轉移;周邊的村社都在輻射範圍內,我們還大膽設想在今後,圍繞園區形成羽絨服加工基地,形成房地產(建設用地流轉)環境、同時伴隨舊村改造,又好有快地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面對如此巨大的潛在利益,鎮黨委、政府將積極配合園區管委會,繼續擴大招商引資面,進一步爲企業投資大興、紮根大興營造良好的社會經濟氛圍。

⑶、加強培訓

隨着傳統農業格局的逐步改變,農村開始產生大量剩餘勞動力。大興鎮作爲羽絨服之鄉,每年均有數量可觀的農民工外出務工。從長遠來看,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是就地轉化吸納剩餘勞動力,將經濟效益最大化;但目前,大興鎮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爲此,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引導力,從加強農民工培訓入手,力爭先培養一批技術人才,作爲經濟和智力儲備。這樣的好處有兩點:1、在當前階段,有效地促進農民增收,平衡城鄉差距;2、爲今後大興的社會經濟繁榮提供了人力保障。

6月中旬,鎮黨委、政府正式啓動“亮光工程”,首期開班培養的是羽絨服加工、裘皮製作等實效技術。此次培訓班專門邀請了知名服裝師和講師指導,參培人員達200餘名(其中還包括一些兄弟鄉鎮的農民學員),整個培訓時間爲2個月。培訓結束後,有關部門將組織學員考試並頒發技術資格證書。

另外,各類培訓活動也相繼開展。這爲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減少農民、富裕農民創造了條件。

(三)、抓特色產業

在農村,農業經濟始終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廣大農民最能接受、最能實踐的也是農業生產。爲此,大興鎮黨委、政府積極鼓勵和扶持各村開展‘一村一品’行動,努力通過抓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如順路、穆家大力發展種殖業(規模型養雞、養豬,推廣綠色蔬菜);簡壩、九龍發展獼猴桃產業(成片規模流轉);周山發展種茶和茶葉深加工(努力打造精品);前進發展香菇種植業(成片規模流轉)等,都取得了一定實效。

另外,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的逐步發展也作爲我們後續動力。通過不斷引進企業,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並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爲主攻方向,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輻射帶動周邊村社產業發展。

(三)政治建設。繼續抓好三級聯創,推進黨員電教普及化,讓更多羣衆喜聞樂見。重點還要抓好企業聯合黨總支和村企聯建。爭取資金實施場鎮路燈“密改稀”工程,使路燈一直照亮大興農民夜間販菜通道,加速我鎮近郊蔬菜基地建設,創造條件在大興本地開辦大宗蔬菜交易市場。

(四)生態建設。確保保質保量於年底前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天寶村環村公路建設,開辦生態旅遊和生態農家樂,促進近郊周公山、周公廟一日遊項目成功實施。

(五)文化建設。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選好載體,繁榮創作,擴大影響,樹文明新風尚,破愚昧舊陋習,把學校、醫院、信用社、駐鎮企業、村支兩委、羣衆團體和經濟協會建設成爲本鎮文化窗口,力爭年內啓動大興鎮文化站建設,爲我鎮文化事業奠定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