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改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課改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新課改工作總結 篇一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對反思問題最簡潔的表達。新課程標準的頒佈,既爲新一輪教學改革指明瞭方向,也爲教師今後的教學方法方式提供了參考的依據。作爲教師的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現代教學教育理論,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並上升到理性思考,儘快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教學觀念

課改,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師,作爲新課程推行的主體,長期以來已經習慣於“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傳道”作用,在思想上把學生消極地看做知識容器,以“填鴨式”的方法傳授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其結果往往事倍功半。新課改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師生互動以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獲取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在猜測、嘗試、探索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達到真正的寓教於樂!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嘗試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觀察,“適時”地點撥思維受阻的學生,“適度”地爲不同心理特點及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思考問題,“適法”地針對不同類型知識選擇恰當的引導方法與技巧。

二、關注初高中銜接問題

和國中數學教材相比,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識的廣度、深度較之都有較大的變化。這種巨大的差異,往往容易使剛剛從國中升到高中的學生無所適從。由於學生並沒有爲這種反差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依然按照國中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因而容易與高中數學教學脫節,進而導致學習情緒驟降,出現成績分化。

此時,教師應該特別關注這種現象,充分了解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在高中階段還要繼續學習等等,注意初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銜接與轉變。就方法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老師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適應性能力。

三、教學中的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對自己進行評價與定位。課堂教學既是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又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提高的過程。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教學是師生之間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

波利亞曾說:“教師講了什麼並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萬倍的是學生想了些什麼。”學生的思路應該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教師的作用在於“系統地給學生髮現事物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反思“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教師必須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啓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思維,從而保持課堂張力。學生只有經過思考,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頭腦,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時,也應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課堂教學秩序有利於教師“教”和學生的“學”,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並加強學生合理表達自己觀點的訓練。

四、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反思

初高中數學存在巨大差異,高中無論是知識的深度、難度和廣度,還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飛躍。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是學生能否學好數學的極其重要的因素。當前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存在問題較多。如學習懶散,不肯動腦;不訂計劃,慣性運轉;忽視預習,坐等上課,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諸如此類。

因此,教師需多花時間瞭解學生具體情況、學習狀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憑藉着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五、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小組合作學習”目前已經成爲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施存在着誤區。

1、小組合作活動流於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教師爲追求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盲目地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2、合作人員搭配不合理,責任擴散和"搭車"現象時有發生,不利於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3、學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間缺乏溝通和深層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結果是優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襯。

4、教師課前對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認真設計,也有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只是按照預定的設計,把學生往教學框架裏趕。

5、合作時間給予不足。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呈現問題後,未留給學生片刻思考時間就宣佈“開始”,不到幾分鐘就叫“停止”。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

6、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課堂秩序混亂,學生髮言七嘴八舌,教師對小組學習缺乏必要的計劃與調控。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教師無法對一些問題進行辨別分析,爲學生提供有效幫助。

7、評價體系沒有跟上,三重三輕突出,小組合作名存實亡。小組代表或個別優等生的發言,多數代表本組意見,而是代表個人意見。合作學習結果變爲:重個體評價輕小組評價;重學習成果評價輕合作意識、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評價;重課堂隨機評價輕定期評價等。

我們應明確,合作學習這只是有效學習方式中的一種,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合理的選擇教學行爲和學習方式,要避免“將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學習之盤”。教師需關注學情,提前建立評價體系,挖掘合作點,順學而導,使學生掌握技能會合作,同時應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激活內因真正促發展。

六、習題、試卷評講

習題、試卷評講不能僅停留於指出不足、改正錯誤及講解方法階段,而應當着眼於數學能力的培養。要結合示例挖掘、歸納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與典型錯誤,找“通法”與典型思路,加深學生對思想方法的認識,使其領悟思想方法實質,不斷提高解題能力和糾錯、防錯能力。數學教學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的學識和身心修養,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課改工作總結 篇二

在新課標實施以來,全體成員善於把握機遇、立足本職、敢於開拓、勇於實踐,有序有效地投身到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中去。我們數學實驗的中心是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我們以“國小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爲中心,以師生的發展爲根本,突破以數學學科爲中心的知識體系,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力求做課改路上的先行者,爲全市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經驗。現將我校近年來的數學課改工作總結如下:

一、數學課改工作的回顧

1、課堂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提高課改研究的有效性

1999年底我校開始進行“國小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實踐與研究”此課題後被評爲市十五規劃課題、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課題。20xx年課改課程全面實施,由於我們的課題先行,所以全校教師很自然的就把課題研究與新課程的研究融合起來了。當時我們正在研究國小生在校內開展數學課堂學習及課餘學習活動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對學生學習內容及學習方式的改革,這一課題當時在市裏已經有了初步的影響,這爲後來我們課改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課內資源(教材)與課外資源(生活)相結合,創造性使用教材

近幾年來我校的數學課改工作立足於課堂進行首先進行了學習內容的改革。我校先後兩次接待市骨幹教師培訓班和安徽、杭州等地的教育代表團,同時以校爲本,開展了校內數學實踐活動的賽課,出現了“校園綠化”、“小米尺告訴我……”、“年、月、日探密”、“組合圖形的面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購房中的數學問題”、“看電影途中的數學問題”等一系列富有研究意義的課堂教學內容。課題與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湖小數學組的聲譽,20xx年底我校教師代表在杭州全國第五屆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會上了一節研討課“移動電話的入網選擇”,獲得了一致好評。此案例設計也在此次會議中獲全國一等獎。

數學實踐課的研究豐富了我們的課堂教學視野,增強了教師教研的能力,爲數學組後來的成長奠定了基礎。20xx年我們感到數學實踐課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應該把教師個人對數學的理解融入課堂,實現與編者的對話、與生活的對話、與學生的對話、與課堂的對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真正使自己成爲了新課程的開發者。

在研究課中教師們着力於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例如朱莉老師的“用字母表示數”。教師從學生感知、激疑、頓悟、深化四個環節對教材進行了處理。首先同學們交流了在課前收集的用字母表示的各類縮寫,如CCTV、NBA、NJ、XXHXX等等,在學生初步體會字母妙用的基礎上教師創設了“我比你們大14歲”這個數量關係,先讓學生說一說“當你多少歲時老師多大”,學生們積極涌躍發言之後逐漸感到可以說很多,太麻煩,產生疑惑,此時教師一問激疑“能不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種關係呢?”於是學生們想到了用符號、用字母表示這種關係,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終於頓悟出“a+14”這種用簡潔的字母表示的數量關係。在這之後教師安排學生自己去看書,進一步體會書中“姐姐比弟弟大4歲”用“a+4”表示的意義。很顯然,教師在這節課的設計中巧妙的使用了教材,教材在這裏只是一個文本,它只是師生開展課堂數學學習活動的一種工具,再不是唯一的素材。

3、基地建設與課堂改革相結合,做課改的先行兵

(1)通過對課堂內、外數學實踐活動內容的探討、研製、開發,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跨學科的內容組

合,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爲多學科、多能力的組合,加深對數學實踐活動外延及內涵的認識。數學實踐活動內容可分爲專題數學實踐活動與常規數學實踐活動的研究,使數學實踐活動長期化、長效展開,以實踐促進學生思維火花的迸發,以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對課堂內、外數學實踐活動多樣形式的研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力求創設教師導動、學生主動、師生互動、生生連動的局面。關注數學實踐活動中小組合作的意義、作用、方法、分配原則、適用範圍等問題的認識與研究,促進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學習中羣體提高與個體發展的關係。關注數學實踐活動中課堂的常規變化。例如研究組織教學、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等一系列問題的變化。

(3)研究數學實踐活動中師生關係的變化規律。力求從師和生兩個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課內、外新型的師生關係。

4、校本教研工作的業績

(1)形成了穩定的專家指導團。

我校的數學教學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區教研員及相關專家領導組成的比較穩定的專家指導團,市區教研員每學期多次親臨我校,具體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另外市教研員還在我校定點開展數學實踐周活動,親自講學、上課、研討,專家們的指導大大加快了我們的成長步伐。

(2)構建了數學研究課體系。

我校的數學研究課已在逐漸摸索之後顯現了自己的特色。我們的校內研究課先要依據個人的研究課題確定研究的問題,其次是年級組內備課、試上,接着纔是在全校的上課、說課、評課、研討等一系列的教學研究活動,在活動的全過程中我們更多的強調全員的參與、平等的競爭、達成共識、共同進步。在每次教研活動之後再由執教的年級彙總資料,寫出活動小結。這樣的一條龍研究不僅培養了教師個體的教學能力,同時也增加了羣體的凝聚力。

(3)初成了常態課研究機制。

常態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採取對比實驗法。即在某個時期找到一個共性的數學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使課堂不斷的良性循環發展。上半年的研究就是此研究的一個實例。通過這樣的研究,引起老師們對某些問題的集體關注,集思廣益,衆人的力量是無窮的。

(4)擴展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時空。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拘限於課堂,我校開展的數學小故事、數學小遊戲、數學小報、數學小論文這些數學活動爲學生對數學的領悟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最近我們又在策劃“春曉杯數學之星”全校性的比賽活動,意在改變過去傳統的數學競賽活動,準備將其作成全員參與的大衆性的數學活動。

二、數學課改工作的展望

實施數學課改以來,我們逐漸學會了用課改的新思想去科學的引導數學組的發展,去突顯教師個人風格的形成。學會了處理學校數學長遠的發展目標與近期的工作要求之間的關係。我們開始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去實踐、去體驗。也真切的體會到學校是課改的研究基地,課堂是課改的實驗田,教師是課改的主力軍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當然,在工作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與困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理念與行爲的偏差

我校的年青教師比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較容易

接受,但是在理念轉化爲新的行爲時還缺乏理必性思考,課堂上出現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有些教學形爲如蜻蜓點水,流於形勢。如小組討論的泛用、教師過多的鋪墊性問題、活動過程的形勢化等等。

2、民主與集中的引導

在課堂上老師們往往會引發學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學生的思維有時是無序的,學生的個體之間也存在着差異,所以教師也出現了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個尺度,過多的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言論或者引導的不到位,使學生數學思考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例如,算法多樣化與算法的最優化之間的協調問題。

3、預設與生成的脫離

年青教師在課堂上還存在過多的關注教案,關注教師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產生的即時問題視而不見,在教師心目中教案比學生重,這些教學形爲與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馳,所以說新時期他對教師的教育機制及課堂調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學課改工作的開展爲小西湖國小數學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今後我們還要擴大影響,將我校的數學課改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透,讓數學成爲學生的摯友,讓數學成爲教師發展的着力點,讓數學成爲我校再攀高峯的不竭動力!

課改工作總結 篇三

根據縣教科局全縣十二所國小課改試點校加強課改試點工作的有關要求,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基本功,打造具有人民國小特色的教學模式。現將我校課改工作推進情況彙報如下:

一、堅持課改工作的長效機制。

學校成立課改領導小組,校長宋永生擔任課改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任小華爲副組長,學校中層和各教研組長爲組員的課改領導小組。在實施上,既不搞一哄而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長期負責領導學校的課改工作,做到了組織上有保障。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技能,竭力推進大目標教學,就目前學校實行的“先周備課,中心發言,形成共案”,進行小組課改探討,要求教師對所教教材的各個目標要了如指掌,教材之間的聯繫要熟透於心,且能舉一反三,做到心裏有書,胸中有數。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應用自如、有效點播,達到預期目的。

三、典型引路,確立課改年級。

我們利用學校骨幹教師資源,開展課改創新,引領全體教師投入課改之中。學校首先請在教學中有引領示範作用的4名教師進行了課改示範,爲全體教師作了很好地榜樣作用。爲了穩步推進,我們以四、五、六年級的語文、數學科爲試點,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改革,以學校研究“六步四環”課堂教學模式爲重點,並結合國小生的特點,始終將愉快教學法貫穿全過程,展示“六步四環”教學理論在課堂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改變教學結構,改變座次排位,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開放課堂教學,讓所有教師觀摩受益。

四、全面輻射,分步推進。

根據不同年級,構建不同年級的學習合作框架:五、六年級學生有了較好的學習基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上佔到總時間的80%。同時,合作小組實行六人一組,由組長牽頭、組員互助,確立合作討論學習模式。老師的檢查、提問、指導時間不超過總時間的20%;三、四年級在運行這一模式時,老師指導的時間不能超過總時間的35%。

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要完全靠老師紮紮實實地教,但這種教,絕不是咀嚼餵養,要給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灌輸合作意識,到第二學期,老師在指導時,一定要留出20%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討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二年級要利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初步通過查字典,藉助學過的舊知識,逐漸輔導他們自學,引導他們學會質疑、提問,討論,逐漸過渡到合作學習。在時間分配上,學生自主佔有時間逐漸加大,逐步過渡到60%。

五、根據年級不同,確立探究要求。

老師的提問精心設計,提的問題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智力開發。在講的訓練上要嚴格遵守七不講:知道的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不講,經過查資料可以學懂的不講,通過同學幫助後能弄懂的不講,藉助於舊知識能解決新問題的不講,通過相互討論能弄懂的不講,通過合作學習能得出結論不講。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方法上做到,即全面抓課堂教學改革,又要做到分層次逐漸推進。根據學生年齡小、知識量少的實際,在不同年段,實行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竭力倡導先學後教,不斷地挖掘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組內研討,個人嘗試。

學校在校本教研上推行的是“先周備課,中心發言,形成共案”。這種研討模式有力的促進了教學資源的整合,變單一的教學個體爲羣策式的集體智慧,實行了資源共享。大家在先周備課的基礎上,研訓課例,使課型得到延深,集思廣議,充分發表對教材施教施學的策略,形成了共識,明確了課改的方向和擔負的責任。教師在課改嘗試教學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疑惑,往往會阻礙課改的進程,但通過組內研討使問題和疑惑得以解決,就會加速個人課改嘗試。

七、課改工作的疑惑

1、由於學生長期受教師講授爲主的課堂學習影響,實施“六步四環”教學模式時,學生動口的積極性不高,需教師不斷地激勵和發動,學生座位的突然變化,學生精力難以集中,討論時有的學生開小差,不能抓緊時間學習。

2、受教師組織教學能力和講授式課堂的影響,班級間學生的表現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級學生不夠活躍,甚至出現冷場的尷尬局面;有的班級學生過於活躍,搶話說,爭着展示,課堂顯得有些亂,學習小組管理方法過於單一,需要教師加強組織教學,適度調控。

3、給學生以足夠的自學、討論交流的時間,教師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時常不由自主地給學生講課,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小組討論後鼓勵更多的學生展示,展示人數、次數、精彩度與展示時間存在着矛盾。

4、班額過大影響課堂活動的開展。我們現在班額都是70多人,這無疑使教師在組織實施課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的觀察瞭解及師生間的互動、合作等增加了難度。

以上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做法,很多地方還需不斷修正完善,我們將不斷地學習借鑑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將課堂改革推向深入,創設有效課堂。我們堅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會在課改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課改工作總結 篇四

鴉嶺一中現場會之後,我校課改班子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感我校作爲課改學校與兄弟學校的差距。我校全體教師迅速行動起來,重新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我校領導還提出了“思想要解放、思路要清晰、步子要買大”的工作建議,使我校的課改工作又重新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將我校現場會後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向兄弟學校學習經驗、總結不足。

現場會後,我校迅速和鴉嶺一中取得聯繫,於11月25日組織全體教師到鴉嶺一中聽課、交流經驗。我們分組聽取了鴉嶺一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個科目優秀教師的公開課並和學校課改領導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回來後我們認真進行了評課、分析和討論,總結了經驗和不足,並一致認爲我校課改存在的問題是思路有些模糊、步子有點太小。

二、學習課改精神、確立課改理念。

課改至今,部分教師對課改精神有些模糊,“課改改什麼、爲什麼要改”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教師,嚴重阻礙了課改的進程。爲此,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重新學習課改的有關文件和精神,並組織教師觀看一些課改成功的實例和專家的講座,使全體教師的思想受到了啓發、得到了解放,對課改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經過全體教師認真的討論,確立了我校以“提升素質、展現自己”爲目的的課改理念。

三、調整課堂模式、制定評價制度。

爲了使教師的課堂改革有據可依、思路清晰,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經過討論、實踐重新對我校的課堂模式和評價制度進行了修訂和總結,教師人手一份,熟記於心。這樣大大提高了我校的課改進度,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建立聽課、評課制度,促進相互學習。

爲了總結經驗和不足,促進教師間的互相學習。我校建立了聽課、評課制度,每週安排兩名教師講課改公開課,每週一和週三召開課改會議進行評課。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的開展,使全體教師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教法得到了優化,教改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加強硬件設施建設、保障課改進行。

爲保證課改質量和課改的順利進行,我校不斷徵求教師意見,籌措資金購置小黑板、打印機等硬件設施,併爲教師購買上課所需用具,有效的保證了課改的順利進行。

課改工作總結 篇五

體育與健康教學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以“學生”爲主題。但在體育教學中,仍有不少教師在追求學生服從命令,步調一致的機械操練。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行動,違背了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現將本學期課改教學的一些所得總結如下:

一、把音樂、美術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來。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本站☆)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項爲主,學生接受起來感覺到枯燥無味,甚至討厭這種周而復始的形式體育課。把音樂、美術引入到體育課,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通過音樂,烘托出氣氛學生在完成活動時既感到輕鬆又感到愉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韻律操、韻律小舞蹈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即能愉悅學生的身心,又有利於學生的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等身體素質的發展。並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課外活動的興趣。這些內容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的心情愉快樂於接受。這樣的教學能逐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在體育活動中引入美術,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鍛鍊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如:在遊戲中,讓學生自己拼擺圖形然後再利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圖形進行遊戲,學生既高興又有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的精神。

二、在體育教學中以遊戲教學爲主。

遊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學生願意參加,遊戲在教學中能使學生產生輕鬆愉快的情感體驗。而愉快肯定的情感可以對人產生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能使學生的情緒飽滿。利用學生這種喜歡遊戲的心理,把一些枯燥的體育練習融入到遊戲中去,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例如:在教學30米加速跑時,可以把這個內容遊戲化,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進行迎面接力賽。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愉悅了學生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還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學習動作“嘗試訓練”

學習動作的一般步驟是教師先示範講解動作要領,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步驟去練習,然後再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這種傳統的教學步驟使得教師充實了整個課堂,而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卻被剝奪了,學生的個性特別是創新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扼制了。這時,如果採用“嘗試練習”的方式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學習蹲踞式跳遠時,可先設置誘導性練習,讓學生做“過小河”的遊戲。這時,同學門積極性很高,認真地做起動作,生怕掉進“河裏”。期間,教師的主要任務只是對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做出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學生既學習了技術,又培養了情趣。

四、放鬆活動“跟我來”

放鬆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身心得到放鬆,消除體育課上的疲勞。教師可在結束部分推出“跟我來”小欄目,選出部分學生在上面領做自編自創或是做在電視上學到的放鬆練習。這種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放鬆形式多樣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把愛心貫穿於整個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與其它課程教學的最大不同點就是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爲主,由於孩子們小,活動能力有限,在活動中不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用一顆愛心,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身體情況合理的引導學生練習,用適當的語言來鼓勵學生,特別是那些活動能力差的學生,讓他們逐步形成一種“我能行”的心理。對這些學生不能用訓斥、挖苦和諷刺的語言來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不能嫌棄歧視他們,要用滿腔熱情來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逐步趕上來。

總之,教師的愛心關係到學生的發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愛心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喜歡體育課。以上內容是本人在課改教學中的一些感悟,望能與各位體育教學者共勉。

課改工作總結 篇六

20xx年秋季,基礎教育課堂改革的春風吹進了我校的校園。我們結合校情制定了詳細的課改方案,學校的課改工作穩步發展、紮實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實踐過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了課改領導小組

以校長蘇永旗爲組長,以呂書華爲副組長,以張x、孟x、李x、李xx、徐xx、耿xx爲組員。領導小組負責課改的決策和協調,抓課改的管理和實施。並推選了一批教育觀念新、教學技能強、工作責任心強的教師成立了課改先鋒隊。

二、師資培訓,轉變觀念。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實驗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師新觀念培訓、交流學習放在首位。

我校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聽課,讓他們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課堂教學新脈搏。

(1)充分發揮課改年級的帶頭作用。10月12日校長帶領孟x、張xx、耿xx三位老師到子弟學校、任重完小、黎陽學校聽課學習。每人寫出課改心得體會,並在本校講了示範課,讓全體老師親身體驗到課堂改革的新模式。11月1日,組織我校部分教師到陳村國小觀摩學習,11月2日又組織部分教師到蘇老家國小觀摩學習。使教師進一步感受新課堂模式。

(2)轉變教育觀念,用新課改理念貫穿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各位教師深刻領悟新課改的目標和任務:教師必須改變以往以教師爲中心的陳舊、落後的教學方法,要用新課改理念進行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小主人。領導小組對各班級聽課,並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努力使全校教師的教學技能得以提高。10月19日鎮教委領導來我校聽課指導,使老師們受益匪淺。我校在課改領導小組的帶領下組織組織本校觀摩課,然後聽每位教師的展示課。收到較好效果。

(3)注重過程管理。我校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做到每週寫一篇教學札記,每月寫一篇心得體會。

(4)指導教師設計好導學案。

導學案體現了高效課堂教學的系統要求,集導、學、練、測、評於一體,在編寫時先由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進行集體研討,再編寫出容量、難度適宜,目標明確,層次清晰的導學案。

三、對後段工作的打算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加強宣傳、學習的力度,提高全體教師對新課堂改革的認識,總結已取得的成績,改進隨時發現的問題。我校做爲農村學校,在課改方面目前只能不斷深入地理解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課程各方面的新意和要求。還可以做一些不影響教學大局的教學嘗試,逐步將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爲。

課改工作總結 篇七

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從國慶節後的`推進至今,已有一月之久。從課改資料的檢查、聽評課、集備等逐項活動的開展中,我發現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雖然愛因斯坦說過“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但要想課改得以向縱深處推進,把發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就顯得更爲重要了。

一、缺失小組展示的重要環節。

此環節正是尚美五步教學模式中的“展”這個環節。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達成學習目標?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學習小組整個團隊彙報展示的過程中進行觀察,並對此環節中的生成性問題進行引導、點撥,幫忙學生總結歸納。同時,注意要使用學校既定的規範化的語言模板,幫忙引導學生構成規範化的語言。有些教師,在整個課堂的過程中,僅有合作學習的形式,而沒有對學習成果的顯示。同時,此環節也是兵教兵,兵強兵的過程,講臺此時應成爲學生展示合作成果的舞臺。學生的思維本事、合作意識、語言表達等本事應在此得到鍛鍊與提升,自信心得到培養。

二、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指導不夠。

教師在小組合作活動過程中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當小組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或問題時需要教師恰當地指導。經過對各小組合作活動的指導,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景及掌握狀況如何。可是在有些課堂中,教師對小組合作活動的指導是不夠恰當的,還有的教師只注重指導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景,對合作意識、合作技能等方面基本不予以指導。課堂中,從教師的教學行爲中都能反映出來,在小組活動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景,對於合作技能方面只會稍微帶過。

學生缺乏合作技能,不會合作。在合作學習中,合作的技能和技巧被認爲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學生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表達本事、傾聽本事、發現與提出問題的本事、吸收與保留意見的本事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本事等。有些學生既信任合作學習又願意合作學習,但並不明白怎樣才能與其他人進行有效的合作。如:有的學生討論分工就花很多時間,自主學習後的討論,往往你一言我一語,磨磨蹭蹭,慢慢騰騰。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瞭解對方,信任對方,並進行清晰正確的交流;當產生不一樣意見時,不能建設性地解決矛盾衝突。有的小組也有分工,小組長、督察員、發言員等,但他們沒有各司其職,工作很混亂,他們沒有掌握自身職責的工作技能,不知該幹什麼。還有的學生因爲年齡特點,缺乏自制力,不專心,易受干擾,在小組合作的時候做小動作,講一些與主題無關的話題,或過於喧鬧,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組內分工不合理。

小組內合理的分工即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我負責完成的任務,僅有這樣纔能有效地完成小組的任務。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並非如此,小組內分工不合理的現象時常發生,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景:

1、小組內無分工。

很多合作小組內沒有分工,教師宣佈活動開始,組內成員就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你一言我一句,各說各話,場面十分嘈雜,根本聽不清彼此在說什麼,此情景主要集中在中段。活動一開始,小組的成員都在發言,毫無秩序,不明白彼此在說什麼,沒有小組長或秩序維持員來協調大家的發言順序。而到了活動的後半截,小組成員要不各說各話,要不就是無關行爲,小組的合作活動是無效的。由此不禁想到,經過小組合作學習的使用,小組在發言時應當構成了必須的順序,每次由誰先發言,之後是誰等等,應當構成小組活動的一些規則。

2、小組內分工不全。

在有些合作小組中,並非每個成員都有自我的主角,而是僅有少數幾個人有主角、有分工,剩餘的小組成員則沒有相應的分工。

3、小組內有分工無合作。

還有的小組內是有分工的。在很多的課堂中,教師把分工的權力交給小組長,組員先說自我想做什麼,然後由小組長協調、分配組員的各項任務,這種方式很好。但由於小組長或成績優秀的學生的霸權,開始合作活動後,情景則不一樣了,這些學生一人多職,忙得不可開交,其他組員則身無一職,輕簡便鬆,無事可做。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把握不當。

從聽評課反應的情景來看,教師對小組合作活動時間的把握不當,主要有三種情景:

1、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大部分教師在宣佈小組開始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沒有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一些反應緩慢的學生還沒有想到怎樣做,就被反應敏捷的學生“帶跑”了。時間一長,這可能就會導致反應緩慢的學生構成惰性,不進取思考,不進取參與小組活動,沒有自信心。

2、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過短。部分教師不能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活動的時間。爲了能按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當學生還在激烈地討論、交流時,教師就強制性地結束了小組活動。

3、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過長。部分教師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過長,學生交流完畢之後不知如何安排剩餘的時間,於是在小組內嬉戲、打鬧,做一些與小組活動無關的事情。

五、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不合理。

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學生能不能正常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是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僅有當學生明白任務是什麼時,才能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在什麼情景下研究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一個問題提出來以後,如果是很簡單的問題,在一齊合作是浪費時間,學生不會喜歡的。僅有不一樣思想撞擊的情景下,不一樣思維、不一樣觀察視角下學生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情景下,這就需要交流,這個時候比較適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教師在課前設計小組合作任務時,必須要注意到要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景。也不是什麼環節都要用小組合作學習,有些任務的設計還是不利於學生小組開展合作活動。

六、對小組缺少持續不間斷的評價。

小組的凝聚力不強,小組間的難以構成抗衡的局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沒有給予正確的評價操作。這個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所在。班主任要注意協調科任教師,將班級分組情景及時用小組建設情景一覽表的形式告知每位教師。在小組的評價上要及時評價、及時記錄、及時溝通反饋、及時總結評價,並在班級內給予必須的獎利,減免作業權、優先坐位權、優先站隊權(對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莫大的榮耀)。這是前期很多班級在此問題上存在的最大不足之處。同時,每位科任教師也要提高認識,要及時關注提問,更多是針對整個學習小組,要及時落實記錄對小組的評價。在前期檢查中,更多三四節課的記錄評價缺失。

教科研活動月的號角已經嘹亮吹響,全員賽課活動的帷幕也已循序拉開,讓我們在課堂教學的竟技中彰顯教師智慧,在課堂教學的觀摩中百花齊放,盡顯個人風採,實現我校課改工作與個人專業發展的雙贏!

新課改工作總結 篇八

新課改在我區已走過六年多了,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區各校領導教師的積極努力下,我區的課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幾年來我們採取了通識性培訓、骨幹培訓、活動帶訓、競賽促訓、走出去、請進來等等多種培訓形式,全方位地對我區教師進行新理念培訓。讓"以生爲本"成爲我區各校的教育理念。

二、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不斷的提升

首先建立學習型團隊,提升教師自身修養

第一我們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新課程標準來豐富教師的理論功底;第二組織教師學習學科專業知識及相鄰學科知識來提升教師的知識底蘊;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我們結合區情,開展了以校爲本的"品味書香"教師讀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許多學校已把讀書做爲教師的必備功課。

其次深化"名師工程",打造品牌,豐富課改內涵。

時代呼喚名師,課改需要名師,"名師是一所學校的名片",培養名師,造就名師是我區新課改的重要工作。我們經過"個人申報、集中培訓、調查考覈、結果認定"四步讓一批具有獻身教育精神,追求卓越教育境界的教師脫穎而出成爲品牌。再通過開展品牌教師教學競賽、品牌教師掛牌講學、品牌教師校際間交流研討、品牌教師"一帶一"等活動來錘鍊他們併發揮其輻射作用,從而涌現出一批在全市叫得響的品牌教師。如新安國小的史麗萍代表省參加全國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觀摩、七道的高文興、八道的遲立新代表省參加全國英語教師基本功競賽、金湯的姜曉坤代表省參加全國數學課堂教學觀摩等等。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區現有市級學科帶頭人16人,市級骨幹教師48人,區級品牌教師60人 。這批強大的名教師羣體爲我區的課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奠定了基礎。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質的轉變,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們通過開展"有效教學、狀態教學"研討、"有效教學、狀態教學"教學競賽、網上教研、"每週一校"聽課活動。讓全區教師真正學會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變"預設"爲"生成",讓教師的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 其實新課改最大變化是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學生們對學習感到有趣了,學生的學習行爲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生之間學會合作了,學生越來越自信了,因爲以人爲本,啓發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根植於每位教師的課堂,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形成了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課改以來我們積極探索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改變以前一張卷定學生優劣的局面,強調對學生的評價呈現出多元性、主體性、開放性等特點。要更多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除卷面外、各學科都增加了學生作業、課堂表現、學習習慣等內容的綜合評價。各校學生都建立成長記錄袋,來記錄學生的成長的足跡。特別是興仁國小探索出"一個積累、三個階段、一個彙報"評價模式。讓學生自主管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受到與會同行們的認同。

五、校本教研紮實有效,各具特色

新課改以來我們堅持"重心下移,親身實踐,行爲跟進,專業引領"的教研原則,協助各校開展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活動,不斷強化對基層學校校本教研的組織、指導和服務,在具體的指導中我們採取"互動式"教研指導模式,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後反思全程跟蹤,一起交流。尤其是我們教研人員每天下校後都要寫下校工作日記,這是我們每天的必備作業,主要是寫下校後的感悟,發現的問題,解決的辦法等等,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使我區的課改工作躍上新的臺階。由於我們的共同努力各校的校本教研開展得紮實有效、各具特色。如八道國小、朝陽國小、新安國小將"誦讀中華經典,打造書香校園"作爲學校的辦學特色。金湯國小立足課堂,把握課程改革的中心地帶,積極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等課題的研究和探索。受到市區領導的高度評價。其中數學姜曉坤教師的"猜想與驗證"有效教學模式被省數學科研課題組作爲開題示範課進行展示。

六、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努力開發校本課程

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爲依歸,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爲一體,有效利用圖書館、閱覽室、校園文化、電視媒體、網絡等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如中富國小利用多媒體每位教師開辦博客,建立自己班級的主頁,積極參與校園網進行的教育教學論壇、家校聯繫、教學反思、案例展示等。中富網站現有近百人註冊用戶,600多篇日誌,7萬多的點擊率。網站成爲體現學校教改特色的展示平臺;師生互動、家校互聯交流的平臺。此外,哈小的足球小本課程、新源國小的推呼拉圈、九道國小的體操、新安國小的英語校本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突顯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

不足:

1、理念的更新與發展存在差距。個別教師甚至學校存在着新理念形似而實非的現象。新理念僅停留在思想上的還大有人在,一部分教師還沒有進入課改的實質。

2、課改的決戰地是課堂,日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有待加強。例如個別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教學手段重"新潮"輕"重點"、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趨於"形式化"、把傳統的"滿堂灌"變爲"滿堂問"等等,個別學校的教學活動重"形式"輕"實質"等等。

最後我希望各校能通過今天的學習,吸納別人的長處走出符合自己學校特色的新課改之路,共創元寶教育的輝煌。

課改工作總結 篇九

數學課改實踐,使我真正理解了數學的內在價值,只有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行爲,正確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係,才能體驗數學的價值。下面結合本學期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總結幾點感受。

一、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

首先,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參與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的發展”,使人人體驗成功的喜悅,感悟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

二、把握特點,活用教材

與傳統國小數學教材相比,新課程對國小數學教材做了重大變革,其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課程環境;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所以每一小節數學知識的出現,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

三、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相互交往的一種活動,而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只是表態性教學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種素材並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每一位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教材,開發和利用校內外一切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在與課改同行的路上,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但是,課改引發我們深思,課改促使我們蛻變,課改爲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課改也引領了我們走進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