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版高一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精品多篇】

新版高一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精品多篇】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一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1856年10月;藉口:英國“亞羅號事件”、法國“馬神甫事件”;實質: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其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

1)增開牛莊(後改營口)、漢口、九江、南京等10處爲通商口岸;

2)允許外國人到內地遊歷、通商、自由傳教;

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國公使駐京,並可在通商口岸設領事館;5)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

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闖入圓明園搶劫,後縱火焚燒了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園林。

《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1)《天津條約》完全有效;

2)增開天津爲商埠;

3)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即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歸入英屬香港界內;

4)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白銀800萬兩。對中國的影響:《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二批不平等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高一歷史知識點歸納 篇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封建、封邦建國、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1)背景:BC1046年,周武王通過興兵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2)目的:進行有效的統治

(3)內容:

①對象:周王將王畿以外廣大地區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

②義務:受封諸侯必須服從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③權利:受封諸侯在其封疆之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

(4)特點:

①分封對象廣泛:王族、功臣、先代貴族,以王族爲主;

②層層分封:形成了等級森嚴的秩序“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③土地與義務是周天子與諸侯之間關係的關鍵;

④周天子是最高統治者。

(5)影響:

①西周初期周天子有較高的權威,諸侯對周王有較強的向心力,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②諸侯國對周王室起到拱衛作用,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形成了諸侯國對周王室衆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6)破壞:

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如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等。隨着諸侯國勢力的日益壯大,到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2)含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秩序。

(3)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4)內容:

①周王稱爲天子,王位由嫡長子繼承,爲大宗;其他兒子分封爲諸侯,他們對天子來說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領地內卻是大宗;

②諸侯的爵位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其他兒子分封爲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來說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領地內卻是大宗;

③卿大夫與士的關係以此類推。

(5)特點:

①大宗和小宗的關係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②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領袖;

③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

(6)作用:

宗法制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禮樂制度

(1)目的: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

(2)含義:禮樂制度就是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制定規則與儀式,並配有特定的音樂。

(3)特點:不同等級的貴族要行使不同的禮儀

(4)作用:有利於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爲,保持統治秩序的穩定。

拓展一: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係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是維護血緣關係的紐帶,有利於鞏固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現,二者互爲表裏,相互依存。

拓展二: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以血緣關係爲紐帶,族權與政權相結合,形成“家國一體”的局面;

②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爲核心形成等級森嚴的序列;

③最高統治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統一;

④王權與神權相結合,迷信色彩濃厚;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三

一、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東周

戰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東周公元前256年結束)

二、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一)背景:王室衰微

(二)目的:爭奪土地和人口

(三)齊桓公稱霸(公元前7世紀中前期)

1、條件:(1)齊國富庶。(2)管仲改革。(3)尊王攘夷。

2、過程:北御夷狄,南制楚蠻。

3、標誌:葵丘會盟。

(四)晉楚爭霸(公元前7世紀後期~公元前6世紀初)

1、晉文公稱霸: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

2、楚莊王稱霸:公元前六世紀初。

(五)吳越爭霸:吳(長江下游)王闔閭和越(錢塘江)王勾踐

(六)評價

1、性質:非正義。

2、影響:進步性:有利於統一;便利地主階級勢力發展;促進民族融合。

三、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一)戰國局面形成

1、三家(韓趙魏)分晉。

2、田氏代(姜)齊。

(二)經過

1、魏齊爭霸(公元前4世紀中期)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後,魏國勢力大爲削弱。

2、秦國獨霸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在也無力與秦抗衡。

四、民族融合

1、民族:華夏族、北方:東胡、匈奴;西:戎;南:越。

2、融合途徑:經濟文化交流和頻繁戰爭。

3、結果:爲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四

一、從“無爲”到“有爲”

(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

(2)目的:爲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減輕田租、赦免自賣爲奴婢者爲庶人、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並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等。

(4)結果: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

(5)漢初面臨的社會問題:

內: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併嚴重,割據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爲患,邊關危機,威脅着西漢的穩定。

(6)爲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形勢的發展需要,積極有爲的政治思想成爲時代的需要。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其人:

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曾三次參加對策,闡發他的儒學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1)爲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

(2)爲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五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運動

1、導火線:1919年初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經過

(1)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運動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主要活動是罷課遊行

(2)1919年6月5日以後,運動中心轉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形成“三罷”鬥爭,各地紛紛響應

(3)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北洋軍閥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陸章三人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3、意義

(1)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2)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併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成爲領導者。

(3)推動了先進知識分子開始走上同工人相結合的道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4)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中共成立的條件

(1)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階級基礎

(2)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思想基礎

(3)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組織基礎

(4)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因素

2、中共成立的標誌——中共一大

(1)召開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後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遊船

(2)內容

①通過了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爲“中國共產黨”

②確立黨的奮鬥目標:革命軍隊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傢俬有制

③確定黨的中心工作: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④選舉黨的中央機構:中央局,書記陳獨秀

(3)補充說明

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綱領是不符合當時中國社會實際的,因爲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並非資產階級政權,所以中共首先應該推翻的不是資產階級政權,而是北洋軍閥及其靠山帝國主義國家。因此,1922年召開了中共二大,在分析了中國國情後,制定了新的符合中國實際的民主革命綱領:打倒列強除軍閥。

3、意義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中共是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以反帝反封、實現社會主義爲目標。代表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利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綱領。

三、國共合作

1、國共合作的實現

(1)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反革命力量的強大使國共兩黨都無法單獨戰勝敵人。

(2)國共合作的可能性:國民黨是當時的革命政黨;國共雙方的革命綱領有相似之處。

(3)國共合作的條件:

①共產黨方面:認識到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中共“三大”決定與國民黨合作。

②國民黨方面:孫中山的偉大轉變。

③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推動。

2、國共合作實現的標誌:改組後的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924年1月,廣州)

3、國共合作的意義:反帝反封的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高潮的到來。

四、北伐戰爭

1、條件

(1)前提:國共兩黨實現合作

(2)羣衆基礎:工農運動蓬勃發展

(3)組織基礎:1925年廣州國民政府的建立

(4)軍事條件:整編國民革命軍,統一了廣東革命根據地

2、目的: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北洋軍閥統治(打倒列強除軍閥)

3、對象: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派勢力

4、進程

(1)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很快殲滅吳佩孚、孫傳芳主力

(2)1926年底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

(3)1927年初,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往武漢

5、影響:推動了反帝反封的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

6、失敗(1927)

(1)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蔣)

(2)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汪)——國共合作全面破裂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和寧漢合流

(4)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①原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破壞和鎮壓;中共缺乏經驗,共產國際錯誤指示,陳獨秀在革命後期放棄革命領導權

②教訓: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和建立革命武裝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六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統一

1、背景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併戰爭

2、條件

①經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增強

②思想:法家學說爲秦的統一奠定理論基礎

③客觀:人民渴望統一

④主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4、措施(鞏固統一)

頒佈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統一文字;修馳道、開通靈渠、修長城、移民等。

5、影響

①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一。

③有利於以華夏族爲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內容

①權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權,集於中央中央大權,集於皇帝

②皇權至上

皇帝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皇帝有權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

③皇帝獨尊(皇帝神聖)

創制皇帝專用稱號(朕、制、詔、璽)

④皇位世襲

2、特點

皇位世襲——權力的不可轉移

皇權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這是中國古代_度的重要特徵

三、中央官制

1、內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傳下達,負責監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_

九卿(諸卿):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分管國家各項具體事務

2、特點

①主要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軍政大事,先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以減少決策失誤。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_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弊:因皇權過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對皇帝的監督與制約的機制。

四、郡縣制

1、背景:

①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建並的地區設郡縣

②秦統一後,通知區域空前擴大

③李斯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2、內容:

秦始皇把全國分爲36個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若干縣

建立相應的地方官僚機構,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響:

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國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高一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七

⑴背景:漢高祖爲避免重蹈秦朝速滅的覆轍,鞏固新建政權

⑵內容:漢初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形成郡國並行制(郡即郡縣,國即封國)

⑶影響:隨着分封的諸侯國權力逐漸強大,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及職能:中書省: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覈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⑶評價: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②相權一分爲三,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有利於皇權的加強。

3、宋代分割宰相權力舉措(宋初設中書門下作爲行政機構,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⑴措施: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職權,皇帝得以總攬大權。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⑴目的:爲了加強對遼闊疆域的管轄

⑵內容:

①全國分設十個行中書省(行省),還有兩個單列的行政區劃,一是中書省直轄的“腹裏”:河北、山西、山東;一是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②行省是地方行政區,省的長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制。

⑶意義:

①加強了元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②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5、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⑴目的:網羅人才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

⑵選官制度:①漢朝----------察舉制

★依據:孝廉(才能和品德)

★方式:由下而上推薦

②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

★依據:士族門第

★影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任人唯親,壓制人才。成爲其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③隋唐時期--------科舉制

★隋朝建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並完善科舉制。

★意義:①它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擴大了官吏的來源,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

③提高了官員的素質,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文學的繁榮

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⑤以嚴格的考試方式作爲選官方式,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⑥後期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於創新,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八

1、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⑴背景:漢高祖爲避免重蹈秦朝速滅的覆轍,鞏固新建政權

⑵內容:漢初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形成郡國並行制(郡即郡縣,國即封國)

⑶影響:隨着分封的諸侯國權力逐漸強大,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及職能:中書省: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覈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⑶評價: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②相權一分爲三,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有利於皇權的加強。

3、宋代分割宰相權力舉措(宋初設中書門下作爲行政機構,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⑴措施: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職權,皇帝得以總攬大權。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⑴目的:爲了加強對遼闊疆域的管轄

⑵內容:

①全國分設十個行中書省(行省),還有兩個單列的行政區劃,一是中書省直轄的“腹裏”:河北、山西、山東;一是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②行省是地方行政區,省的長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制。

⑶意義:

①加強了元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②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5、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⑴目的:網羅人才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

⑵選官制度:①漢朝----------察舉制

★依據:孝廉(才能和品德)

★方式:由下而上推薦

②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

★依據:士族門第

★影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任人唯親,壓制人才。成爲其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③隋唐時期--------科舉制

★隋朝建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並完善科舉制。

★意義:①它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擴大了官吏的來源,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

③提高了官員的素質,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文學的繁榮

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⑤以嚴格的考試方式作爲選官方式,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⑥後期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於創新,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