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鄉鎮政府扶貧工作總結

2018年以來,黑溪鎮政府在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有力監督下,我鎮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紮實”要求,堅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理念,將脫貧攻堅工作作爲全鎮的首要工作和政治任務來安排、部署,充分調動貧困戶自身發展積極性,紮實有序地推進扶貧攻堅各項工作,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把脫貧攻堅推向了新時代。

鄉鎮政府扶貧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2017年底,全鎮有建卡貧困戶579戶2343人,新增貧困戶7戶29人,實現75戶279人貧困人口脫貧,有貧困戶85戶350人。2018年8月,全鎮有建卡貧困戶580戶2347人,未脫貧戶86戶354人。全鎮貧困發生率降到2%,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黨政重視是基礎,責任落實是保障

鎮黨委、政府把扶貧工作作爲全鎮工作的中心,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出臺了扶貧工作意見,實行班子成員包村、鎮村幹部包組工作制度,並落實責任,嚴格考覈,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今年以來,簽訂各級各類責任書300餘份,開展交換檢查9次360餘組次、專項督查15次。

(二)四位一體齊發力,合力攻堅成效佳

建立完善了區級領導及對口幫扶單位、鎮全體幹部職工、村組幹部、貧困戶四位一體工作幫扶機制,齊心協力,整合資源,用活政策,多重要素同時發力。同時,做到因戶施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200餘名幫扶人員開展真情幫扶,收到了良好的扶貧成效。

(三)創新模式求突破,滾動扶貧解難題

穩步推進金果果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實行“股改投”試點,吸納農戶用土地入股,參與企業利潤分紅,改革村佔股權10%,流轉土地農戶佔股權40%,企業分10年將股金權益返還農戶和村委會,既解決了貧困戶創業難、增收難,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四)產業幫扶是關鍵,長短結合穩增收

一方面針對性地發展“短平快”種養業項目,促進貧困戶短期增收,儘快越線脫貧。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一村多品、一戶一骨幹特色長效產業,鞏固發展蠶桑產業,培育綠色大米種植、高山生態蔬菜種植、肉牛養殖、生豬養殖、中蜂養殖等長效產業,逐步實現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

三、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礎設施推進有力,轄區居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2018年,全鎮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力實施“路、水、電、訊、房”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完工道路硬化9公里,新建道路10公里,蘇維村國土整治項目有序推進,互助村便民服務中心遷建工程和陳家河溝環境整治項目完工投用,改革村便民服務中心遷建工程全面推進,完成飲水管道昇級改造30000米。

(二)產業發展多業並舉,經濟發展有了更多的“活力感”。

落實到戶產業幫扶資金50餘萬元,資助貧困戶發展土蛋雞、生豬、鴨、山羊、中蜂等產業,增收致富,並與貧困戶簽訂產業幫扶責任書。積極謀劃深度貧困村及貧困戶產業扶持項目,完成蘇維深度貧困村整村脫貧規劃,啓動了1000畝畝收萬元立體農業示範建設。建成3500畝高效桑園、3000畝脆紅李、1100畝犇犇肉牛養殖示範園、500畝白肉枇杷、1500畝金果果休閒農業園和1000畝綠色大米基地,積極開展白肉枇杷避雨栽培試驗,全面啓動了勝地居委300畝獼猴桃雄株基地和蘇維村500畝醜柑基地建設,帶動300餘戶貧困戶增收。積極發展高山生態蔬菜,實現了貧困村一村多品、貧困戶一戶多業的產業發展格局,優化了產業結構,爲羣衆持續穩定增收夯實了基礎。全鎮農戶產業覆蓋率達70%以上,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85%以上,有效地帶動了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做實改革村、蘇維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培育農村經濟合作社1家,認定“三品一標”6個,全鎮實現土地流轉率達到45%。

(三)公共服務日臻完善,轄區居民有了更多的“滿意感”。

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貧困戶家庭子女全部穩定就讀,學生受資助達3000餘人次;全鎮6個村(社區)均建成標準化衛生室,配備了專業醫生;貧困戶合作醫療、政策性養老保險、精準脫貧保參保率均達100%;全鎮有城鎮低保93戶193人,農村低保263戶664人;自籌資金10餘萬元全面恢復了“村村通”廣播,各村(社區)均建有村級文化室、農家書屋、文化中心戶、便民超市等。

(五)到戶措施精準有力,貧困羣衆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紮實開展產業扶持。投入資金50餘萬元幫扶377戶貧困戶發展生豬、山羊、土蛋雞、蛋鴨、中蜂、蠶桑、青蒿、西瓜等“短平快”產業,落實貧困殘疾人產業發展補助93人9萬元,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爲了更好的幫扶貧困戶發展產業,積極向上爭取小額信貸,全鎮已發放173戶貸款共計703萬元,其中,2018年落實貸款467.5萬元。

——紮實開展醫療救助。統一爲貧困人口購買精準脫貧保(100元/人),補助合作醫療30餘萬元。現已享受大病救助238人次,二次報銷35餘萬元,確保貧困人口醫得起病、住的了院。

——紮實開展教育資助。落實408戶貧困戶家庭在校學生665人教育資助政策,合計資助貧困學生達3000餘人次。

——紮實開展培訓就業。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500餘人次,安排公益性崗位147人,指導貧困戶外出務工1000餘人次。

——紮實開展民政兜底。對符合條件的121戶貧困戶422人貧困人口,落實了農村低保政,對75名扶貧對象納入醫療救助。對285戶困難羣衆實施臨時救助24餘萬元。全面落實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實現應救盡救、應養盡養。

四、面臨的困難

一是我鎮地勢複雜,鎮內有全區海拔最高點和最低點,地理環境較差,山體結構不穩定,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基礎設施極不穩定,存在“年年建、年年修”的現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二是轄區內大量的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流動性大,“三留守”現象突出,給政府在管理服務上帶來了難度。三是全鎮特色產業規模較小,專業化生產觀念及市場開拓能力薄弱,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健全,使得特色產業的發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深度貧困村,加快蘇維村又好又快發展

嚴格按照“三個新增”(新增脫貧攻堅資金優先滿足深度貧困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優先佈局深度貧困村、新增脫貧攻堅舉措優先集中於深度貧困村)的要求,把深度貧困村作爲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圍繞“四個深度”(深度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生態條件,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深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度落實各項扶貧惠民政策)精準發力,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二)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

一是繼續做實貧困羣體動態監測,持續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強化貧困人口的動態管理,做到“應進則進,應退則退”,因戶施策,精準幫扶,確保扶貧工作準確高效。二是建立穩定長效幫扶機制,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保證脫貧不脫幫扶、不脫政策、不脫項目。三是不斷深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創新扶貧方式,推行由業主統一風險承擔、統一引種供種、統一飼養管理、統一銷售分紅“四統一”的精準扶貧模式。四是完成脫貧人口160人以上,控制貧困發生率在1%以內。

(三)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持續激發羣衆內生動力

強化脫貧攻堅典型的宣傳,開展鄉賢評選和“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我的創業故事”宣講活動,大力開展扶貧技術培訓。牢固樹立樹立貧困戶“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變“輸血式”脫貧爲“造血式”脫貧。

(四)繼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後勁

繼續加大對交通、農業灌溉、生活垃圾處理等相關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計劃未來三年,實施村級公路、入戶路、產業路、人行便道共計44公里,實現全鎮自然村、農村大院道路通暢率100%;優化周邊出境交通道路網絡,努力打造黔西北片區交通樞紐節點。創新土地流轉機制,鼓勵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入股分紅,確保農村土地有序流轉。

(五)繼續強化農業產業投入,持續繁榮活躍農村經濟

整合政策資源,建立扶貧開發長效機制,提升扶貧開發整體活力。一是有針對性的發展傳統的種養殖項目,促進貧困戶短期增收,儘快越線脫貧。二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模式,鞏固發展蠶桑、生豬產業,培育發展脆紅李、白肉枇杷、肉牛、中蜂養殖、鄉村旅遊等長效產業,重點推動蘇維鄉村旅遊,逐步實現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

(六)繼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健全農村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村(居)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羣衆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強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高度關注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城鄉低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重度殘疾對象等困難人羣的生活困難,探索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重度殘疾人、孤兒等特困對象集中供養。對困難羣衆做到應救盡救,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七)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專項問題治理

把黨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脫貧攻堅全過程、各環節,高標準、嚴要求、作表率,堅持不懈改作風、轉作風。要按照“任務到村、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強化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把扶貧領域作風專項治理作爲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的具體行動,納入重點工作。對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不安排、不督促、不落實或發現問題不整改的,嚴肅追究責任。

標籤:鄉鎮政府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