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國小德育論文(國小,德育論文)

目錄

國小德育論文(國小,德育論文)
第一篇:國小德育論文3第二篇:國小德育論文第三篇:國小德育論文第四篇:國小德育論文第五篇:國小德育論文[1]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小德育論文3

國小德育論文---以身立教 爲人師表

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學生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這裏所說的“人格”,指的是一個人作爲某種權利和義務的主體,在道德上應當具備的人基本的道德素養。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也指出:“教師的職務是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則告訴我們:“任何章程和任何綱領,任何人爲的管理機構,無論他們設想的多麼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業中的作用。”一句話,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教師要想不愧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就必須在人格塑造上勇於履行“以身立教爲人師表”的道德要求。

教育事業對教師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誠。教育學生不是演戲,決不能搞“兩重人格”。只有真正發自內心的、表裏如一的、言行統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使他們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仿效。其次是人格。學生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信賴,往往使他們在觀察教師時,產生一種放大效應,教師的一種小小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欣喜;教師的一點小小瑕癖,則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師必須對自己的人格修養提出嚴格的要求。第三是全面。教師應當使自己儘可能的得到全面的發展,努力形成一種健康、美好、完整、和諧的人格,德與才的分離,言與行的相悖,大節謹慎而小節不拘,聰敏過人而舉止輕浮等。對於一名希望成爲優秀教師的人來說,都是應當儘量加以避免的。總之從事了教師的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歡嚇實恰?/span>以身立教,爲人師表的道德要求,落實到教師人格塑造上,主要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一是熱愛科學追求真理。

教師要把學生引入科學真理的殿堂,自己就必須具有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品德。要努力培養出求實、嚴謹、虛心、刻苦的學生。學風是一個人的人格品質和精神風貌在對待科學真理態度上的集中體現和反映。教師的優良作風,對於引導學生形成愛科學的品德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學生:人活着,就要敢於爲真理拋開個人的得失,敢於爲求知而堅持不懈的奮鬥。要致利於形成一種適應時代要求的、專博相濟、富有活力的知識結構。從縱向上講,應當學有專長,術有專攻,對自己所任學科有較爲深入的鑽研;從橫向上講應當具備相當開闊的科學視野;從發展上講應當隨着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知識,爲自己的知識體系造成一種開放的態勢,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適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客觀形式的要求。

二尊重規律,勇於創新。

教育是一門具有自身特殊規律的科學,教育事業是關係到千百萬人的成長、發展和人生幸福的事業。必須小心翼翼的嚴格的遵循客觀規律辦事。

三關心集體,團結協作。

現代教育是主體化、開放式的教育,學生的成長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綜合施加影響的結果。而教師作爲教育活力的組織者和專門者,應當對教育合力的形成、發展和優化發揮主導作用和調節作用。一名優秀教師必須盡一切努力,妥善處理好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會各方面複雜的人際關係,在校內致力於建設一個團結、堅強的教師集體。在校外積極開發和利用一切對學生成長有利的教育因素。這對教師的品德,素質和能力無疑都是一個很高的要求。爲此教師就要宏揚集體主義精神,處處堅持以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合格人才爲重,努力培養開闊的胸懷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藝術。

四講究文明,以身作則。

教師的高尚人格不僅應當反映在內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應當體現在外在的言談舉止上。對於教師來說,言談舉止不是區區個人小事,而是一種對於學生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因素。對於教師言談舉止的具體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誠和諧,親切得體。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儀表。主要包括衣着髮式,修飾打扮等,是教師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外部形態。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潔整齊,樸素大方,協調得體,與教師的職業特點相吻合。二是舉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勢,以及表情動作行爲習慣等。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中的“人體信號”。這要求是表現出良好的教養和振奮的神態,要與教育教學過程密切配合,發揮出最佳的輔助作用。三是語言。這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師的語言要規範純潔,準確鮮明,生動幽默,要善於運用語言的力量啓動學生求知的慾望,撥動學生上進的心絃,把知識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進學生的心田。四是禮儀。主要是指教師在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文明禮貌行爲的總和。富有時代特點的必要的禮儀,是協調人際關係的槓桿,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現。教師要通過文明的禮儀表現出應有的風度,反映出對他人應有的尊重,從而不但給學生以良好影響,同時也促進全社會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係的形成

第二篇:國小德育論文

讓英語課堂盛開德育之花

摘要: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小德育綱要》指出:“各學科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以及當今兒童學習外語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英語教學的同時還要關注孩子情感的成長,在教學中應滲透人際關係、思想品質、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師要加強德育的育人意識,做到寓德育於語言教學之中。這既遵循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則,又符合英語教學的規律。

關鍵詞: 國小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習對開發兒童潛能,進行思想有着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談談我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方面的體會。

一、創造和諧的德育環境

德育是一種道德追求活動,即在完善人的各種德育過程中,使人們得到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得到一種精神享受。英語課堂要進行德育滲透,必須首先爲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的德育環境。應滿足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應使課堂生活充滿愛、尊重與信任,處處洋溢着誠實、寬容、謹慎、自律、合作、勇氣和一系列民主價值。課堂上我們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民主、輕鬆的氛圍。我們要笑對每個學生,對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從多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心理的變化,創設對學生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問題前景,引發學生參與的慾望與行爲,使他們在主動積極地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二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課堂寓德的前提。不像思品和語文課,有清清楚楚的事實和道理,英語的課本中,沒有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語句和材料。所以只有靠教師去鑽研和挖掘教材,抓住教材與德育的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於課堂教學之中。如在教授《in a natural park 》中可滲透保護森林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教學句型“what do you like?” 時,出乎意料的有同學回答“i like money ”,針對如此的金錢觀,我及時進行教育,舉例說明“money isn’t the most important ”。其實,英語課本中是有很多地方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就看老師如何把所教知識和要教授的道理有機結合,下面就以這些課爲例談談我是如何進行學科德育的。 例如在上《in the park 》時,我不僅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還教育學生“we can not get the flowers in the park” ,培養學生愛護綠化,保護大自然的思想。在對話中,提醒學生多使用“please”、 “thank you”、“excuse me” 等文明用語,養成禮貌待人的習慣。在學習 “can i help you ?”時,告訴學生不僅售貨員要這麼招待顧客,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也應主動、熱情地向對方提供幫助,培養學生助人爲樂的精神。

在國小英語教材中學生可以接觸到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禮儀、習俗風貌。要學習包括思維活動(同意、幫助、邀請)、情感態度(喜歡、感激、同情、願望)、道德態度(抱歉、寬恕、感謝、贊成、關心)社會文化(介紹、問候、告別、就餐、看病、慶賀)等三十多個語言功能項目,這些內容豐富的語言材料,爲課堂的德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三 、將德育滲透於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

學形式,適宜、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在單詞教學中滲透德育

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的是四季名稱spring、summer、 autumn and winter以及四個表示方位的詞east、south 、west and north。在上這節課時,我讓學生進行課外準備,說出喜歡四季的理由,它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同時也讓學生通過讚美家鄉的四季,表達愛家鄉之情。其次,我還讓學生進行學科間的橫向聯繫,把非常有限的課本句子擴充,如加上覆習天氣的句子,和新課內容有機結合後,使英語學科和地理學科中的風土人情,人文知識結合起來,這當中有練習自己語言及組織語句的過程。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把知識,技能昇華爲個人穩定的品質和素養。大家知道,英語單詞的記憶,往往是英語學習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樹立不斷克服困難的信心,使其在戰勝困難中萌發出能力、毅力和動力。這個過程正是開發智力、塑造性格、培養意志的過程。由興趣而學習到克服困難而學習,是自主學習內驅力的深化過程,也是學生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

2、在句型和課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作爲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句型和課文中蘊含着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我們要善於喚起和誘發學生對道德現象的情感體驗。例如我在教授“don’t??”時,面對未就緒的課堂:黑板未擦,燈沒有開,書本也沒放在桌面上等,通過複習“please??”和“let’s??”的句型,讓學生明白要求別人做事要有禮貌,而且懂得要上課了,應作好準備工作。再如操練新句型時,讓學生上課不要喝水,吃東西,玩耍等,進行行爲規範訓練。最後,通過看錄像讓學生討論:is he/ she right?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her ?接着進行正面的指導,讓學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明白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改正了就好。這節課,並沒有按照課本的順序按部就班,而是根據契機隨機進行德育教育。

3、在日常用語教學中滲透德育

日常用語在英語教學中只要求學生作口頭掌握。因爲不是主要的學習內容,所以往往容易忽視對其中蘊含的思想教育內容的挖掘。然而有許多用語,如“good morning”,“thank you ”和“sorry”等表示禮貌問候的句子,只要在教學及日常交往中反覆使用,輔之以一定的引導,就能起到促使學生養成文明行爲習慣的目的。在學習“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討論自己的日常作息時間時,教師要求同學注意聽別人發言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認識什麼是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這些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交際練習,實際上成爲德育滲透的載體。既使文道合以一,文理交融,又達到了融教育,教學於一體的教學效果。

4、在情景創設中

在情景創設中也要體現德育功能。例如在教學“what do you like ? ”和“would you like?? ? ”的功能結構時,距可以設計在快餐店就餐和家裏來了客人的情景。在學習“what’s the weather like? ”時可以設計天氣預報發佈會在學習“what’s wrong with you ? ”這個交際用語時,可以設計病人在醫院看病的情景。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這種學習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關心他人,互助友愛,文明禮貌等思想品德和行爲規範的形成。也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性形成課堂教學的高潮,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的不斷引導學生成爲課堂上的主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綜上所述,在國小英語課堂中進行德育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方法也是多樣的。作爲教師就是要善於捕捉德育因素,並使學科中的德育自然地與知識融爲一體,讓學生在自然滲透

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進而內化爲自己的道德意識。讓我們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根據德育工作的特點,重視德育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正確選擇和運用德育滲透的方法,有始有終地堅持教育滲透,在國小英語教學的點滴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國小德育 2014年6月11期

第三篇:國小德育論文

溪縣陵江鎮第五國小校

師德建設制度

爲了加強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教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合格的教師隊伍,特制定學校師德建設制度。

一、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黨支部書記任副組長,副校長、正副教導主任、後勤主任、團總支書記、年級組長與村小組長爲成員。

二、分工負責,強化管理。校長(組長)全面負責師德教育與管理,黨支部書記(副組長)具體分管師德建設工作,其餘行政領導負責分管部門的師德教育與管理,年級組長與村小組長負責本組教師的師德教育與管理,班主任負責本班科任教師的師德監督與管理。下一級對上一級負責,若工作失職,出現重大問題,必須層層追究責任。

三、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每個教職工要堅持政治學習制度,認真學習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及《教師法》、《教育法》、《九年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法律法規。做到學習有記錄,理論聯繫實際,不斷提高法律道德素質,增強法制觀念與師德觀念。

四、嚴格規範師德行爲。每個教職工要嚴於自律、自控、自尊、自省,時時處處規範自己的行爲,做到“十要十不準”,努力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1、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做有損黨的領導、有損國家利益、有損教育事業發展和有損學校聲譽的事。

2、要關心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耐心教育學生。不準諷刺、辱罵、體罰學生或歧視趕走。

3、要平等對待學生,正確處理師生關係。不準男教師偏愛侮辱女生,凡男教師找女生談話、輔導等,一律在公開場合進行,不得找女生進入寢室或辦公室個別談話、學習輔導。不得隨意安排學生爲自己做私事。

4、要奉公守法,爲人師表。不準有盜竊、詐騙、搶劫、打架鬥毆、嫖娼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爲;不準參與封建迷信及法輪邪教活動;不準索取學生錢財。

第四篇:國小德育論文

德育論文

國小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於國小階段的教育。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薰陶才能形成。班主任是一個教學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做事嚴謹的態(感謝訪問本站:)度和一絲不苟的精神,說到做到的品質其實更是一本可以研讀的書。影響着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影響着他們一生的生活道路。爲加強班級德育工作,本學期我班德育工作認真按計劃進行。開學初,利用班會,晨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認真貫徹《國小生德育綱要》,《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國小生守則》,《禮儀常規》,等對學生進行安全,紀律,法制,思想品德,環境文明禮貌等教育,使學生從開學起就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除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行爲規範教育。我還對學生進行了各方面的教育: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和環境

我始終認爲環境也可以對學生的心裏產生不同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聽着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賞識教育,並且教育學生對待他人要寬容,學會發覺他人的閃光點,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氛圍。

二、爲人師表,率先垂範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裏,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範學生的行爲,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行爲;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爲人

師表,率先垂範。我作爲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衛生和教室清潔衛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師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在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範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爲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範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耐心教育,以表揚爲主

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爲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後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於表揚之中。這樣有利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關愛後進生,積極轉化

我們這個班,後進生的人數不少。因此,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認爲對後進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愛。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對差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不要緊緊盯着優等生,應多給後進生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使他們也能自信地面對學習。課外積極輔導,多與家長聯繫,爭取家校聯合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促進班級的整體發展。

德育工作是一項艱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卻樂在其中。我堅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當我看到自己帶的班級朝氣蓬勃,秩序井然地

向前發展時,當我看到每一名學生學有所成時,所有的辛苦與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於心澗,且瞬時又化爲強大的動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後的工作中去。

德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作爲一線班主任讓我們都伸出雙手,拿出全部的愛扶好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礎教育的德育理論生華,教師爲了不教,讓我們和同學們一起去享受成長的幸福和快樂吧

第五篇:國小德育論文[1]

提高國小德育實效性的研究與實踐

陂角國小劉軍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古人告訴我們,作爲教師,首先是“傳道”,然後纔是“授業解惑”。可見,德育在整個學校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爲它直接關係到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的質量。那麼如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呢,筆者談一下個人的見解。

一、德育重小事,潤物細無聲

一個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現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質,任何思想、精神、品質都是由點滴言行積澱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這就是說,學生良好行爲習慣、思想品德的形成要從小事抓起,不從點滴小事着手,學生優良品質的養成就無從談起。爲此,學校應提出 “德育無閒人、人人育人,德育無小事、事事育人,德育無空地、處處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兩規”教育。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隊會、晨會對學生重點加強以《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國小生一日常規》爲內容的“兩規”教育,從道德行爲習慣培養入手,持之以恆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講文明、守紀律、勤奮學習、艱苦樸素、助人爲樂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爲習慣。二是注重發揮教師榜樣示範作用。每位教師都應參與到學校德育工作上來,形成德育合力。教師從小事做起,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習慣、積極的人生態度影響教育學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如紅領巾廣播站、櫥窗、升旗儀式等,弘揚孩子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引導孩子糾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爲的萌芽點。讓孩子的閃光點不斷閃亮,輻射他人,影響並連成一片,使不良的行爲沒有成長的土壤,從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長。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資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園地,像春雨一樣滋潤着學生的心田。

二、德育重主體,活動促發展

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學生政治思想和道德認識、情感和行爲習慣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舊質到新質的矛盾運動過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爲參與德育活動的主體,主動積極地認識、體驗、踐行,能夠自主地解決知不知,懂不懂,

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關注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實踐與體驗中得到昇華,使學生們的知行得到統一。

1、體驗活動

可以創設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從中萌生真切的感受和體驗,使自己的道德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內化、昇華。可以開展 “我爲父母做件事”德育體驗活動,以“兩愛兩爭做”(“愛父母,爭做好子女;愛勞動,爭做好少年”)爲主題,以“我爲父母做件事” 爲載體,引導學生在一週內每天堅持爲父母做同一件事。並以此爲契機,號召、鼓勵學生在“體驗周”後養成習慣,更要不遺餘力的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學生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重新思考親情,重新去看待父母,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類似的體驗的活動,能促進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形成,學會如何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校外生活,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奠定基礎。

2、班隊會活動

德育的特點是從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優良的品質着眼,不斷地強化、深化,在潛移默化中,在學生的認同中完成對學生的教育。班隊會活動是德育少先隊教育的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重要途徑,對良好的班風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圍繞學期德育重點,學校校每學期都應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會活動,圍繞安全教育、“十心”教育、文明禮儀、理想教育等方面,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靈上得到溝通,使德育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心靈之中。

3、表演活動

學生如果作爲表演者、觀察者,或是作爲藝術作品的欣賞者,就會進入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這有利於德育的內化。同時,表演活動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無論作爲怎樣的角色,學生都會深入地挖掘其中所蘊涵的道德力量,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課本劇表演、器樂表演、演講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爲學生創設了發揮才能的舞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思想品德教育。

4、競賽活動

爲了滿足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可以針對一個時期的德育重點精心設計競賽

活動,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比一比,賽一賽,如每學期開展一次自理競賽活動,每學年開展一次文體競賽、小製作比賽等,不僅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也讓學生在競賽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5、展示活動

爲凸顯學生個性,爲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時空,可以在學校走廊的櫥窗內開闢作品展示臺,展出學生的書法、繪畫、剪紙等作品。開展“慶六一”歌詠比賽,,將活動作爲平臺,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受到薰陶,得到陶冶,激發內因,積極地接受教育。

6、實踐活動

學生除受學校、家庭的影響外,還要接觸社會,受到社會的不同影響,而這些來自各方面的影響對學生道德行爲的養成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學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會做人,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如走上街頭,清掃街道垃圾;鼓勵學生自願組成關愛小隊去敬老院爲孤寡老人服務;用積攢的零花錢買上一些日常用品,到福利院、軍烈屬家送溫暖??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爭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德育重課堂,堂堂皆育人

課堂是進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關鍵的環節。課堂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場所,課堂學習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學生在課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將會潛移默化地反映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課堂教學的靈魂是育人,抓住了課堂,才抓住了“全員德育”的精髓,才抓準了學校德育的命脈。課堂中的德育應貫徹於每一個學科,貫徹在每一節課堂的始終。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樹立全面育人的觀念,樹立以“人的發展”爲中心的課堂教育理念,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德育,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中滲透德育,組織學生實驗中滲透德育,在一切教學活動中都要滲透德育。備好課是基礎,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內容,德育內容有表層內容和深層內容。往往德育內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內容之中,需要我們重點挖掘深層內容。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要使德育內容寓於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悟出教學活動中的德育。教師要善於變德育爲“涓涓細流”,

使其伴隨自己的教學,長年累月地浸潤、滋養學生的心田。

陶行知先生認爲“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必須樹立新觀念,必須從學生身邊的小事抓起,必須面向全體,必須抓德育活動,必須立足課堂,必須持之以恆,確保德育內容的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psz小編推薦訪問其他範文:

國小德育論文

國小德育論文

國小德育論文

國小德育論文

國小德育論文範文

標籤:德育論文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