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政治小論文

政治小論文

篇一:政治小論文——淺談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但市場的調節不是萬能的,它有自身固有的弊端。它能夠有效解決效率問題但卻難以自發解決公平問題,而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必定會對市場需求形成約束。由此,市場經濟會內生出供給超過需求的“市場過剩”格局。中國經歷了從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經濟體制轉軌顯著提升了我國的要素配置效率。就經濟實踐來看,我國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已經遇到了“產能過剩”問題的困擾,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已出現了1996~1999年和2006~2009年兩輪較爲嚴重的產能過剩格局。

從理論上說,化解市場經濟的生產相對過剩,有五種思路:

一、是斯大林模式,即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指引下,強調通過單一公有制和純粹計劃經濟來消解市場中的供求矛盾;

二、是凱恩斯模式,即認爲有效需求不足會導致市場波動,而政府通過刺激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以彌補需求缺口;

三、是羅斯福模式,即認爲預期會影響居民和企業的即期需求,由此應通過就業崗位創造、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等方式來帶動市場需求;

四、是熊彼特模式,即認爲創新是驅動市場運行和經濟增長的關鍵;

五、是弗裏德曼模式,即認爲市場機制導致供求平衡在總體上是有效的,政府應在穩定貨幣供給的基礎上使市場自發發揮“優勝劣汰”功能;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轉化、體制轉軌同時推進的關鍵時期。應強調深化市場化改革並儘量消減市場經濟的內生弊端。具體而言:

導致我國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居民消費增加受阻。由此,化解產能過剩必須首先凸現羅斯福模式的思路,通過改善企業經營環境來提高就業創造能力,通過稅收體制完善來縮減收入分配差距,通過加快公共品供給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樣才能形成基於國內需求擴展的供求高水平均衡。

最後,當前,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美日歐的失業率持續攀高、增長率相對回落、購買力顯著下降,中國長期依靠產品出口來消解生產能力的鏈條被打斷。在此背景下,中國就必須在熊彼特模式的思路下,通過形成新的集羣式產業,尤其要從製造業生產領域逐步向上游研發和下游營銷領域拓展。爲此,我國必須深化市場化改革,爲企業成爲自主創新主體提供更有效的軟環境和硬設施,依靠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來消解市場產能過剩。

篇二:政治小論文——國家興亡,我的責任

透過歷史的塵封,我再次凝望您,我親愛的祖**親。沒人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您流淚了,那一天您流血了。於是千千萬萬箇中華兒女的心聲彙集出同一句話:九一八九一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中國作文網 )

明天就是我們的第八十二個九一八,在這個國恥日,我們中華兒女痛定思痛,回想起八十二年前的那一天,那時那刻東北人在流血,整個中華兒女在流血,但他更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愛國之情,從那以後,我們中華兒女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一個亙古不變的敵人,它叫日本,它是曾經的投降國,它一直在做着強盜的工作,曾經的南京大屠殺,如今的竊取釣魚島,日本,一直在挑戰着我們的極限。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最早發現、開發釣魚島,通過先佔取得主權。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進行捕魚、採藥、避風、休息等活動的場所。在19世紀末爆發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對釣魚島列島的主權提出過異議。198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強迫清朝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而攫取了臺灣及附屬各島嶼。並在簽訂前的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1945年日本將釣魚島歸還中國,同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各種國際文件均明確指出,臺灣及其周圍島嶼歸中國所有。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來提出把釣魚島等島嶼的歸屬問題掛起來,留待將來條件成熟時再解決。當時雙方就這一點達成了協議。1978年,中日簽署和平友好條約,中國政府明確宣佈,擱置(釣魚島)主權爭議,留給子孫後代解決……但1979年,日本在釣魚島上修建了直升飛機場,1990年,日本青年在釣魚島建燈塔……種種的種種,日本一直在違背諾言,只因他們知道,他們的軍事能力亞洲第一,他們知道,落後就要捱打。

那我們呢,建國60年來,我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震驚了全世界,但我們依然要記得——國家興亡,我的責任。

以後的中國要靠我們,靠我們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只有不斷在教訓經驗中前進,我們才能不斷進取,不斷髮展,不斷進步。歷史已經過去,21世紀的我們要時刻銘記那段屈辱史,以史爲鏡。

釣魚島是中國的,我們,要爲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篇三:政治小論文——小議“低碳經濟”

哲學上講,事物之間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與周圍其他事物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的聯繫。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也更加頻繁、深入。以煤炭爲例,煤炭是每個國家不可缺少的能源物質,而使用煤炭產生的污染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再則,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我們只爲追求眼前的利益,將其消耗殆盡,我們的子孫萬代將怎麼辦?正因如此,低碳經濟引領經濟發展正成爲世界的潮流。

發展低碳經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環保方面來說,發展低碳經濟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着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爲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爲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爲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從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來說,低碳經濟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低碳經濟摒棄以往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唸的根本性轉變。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爲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摒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爲主,減少碳污染量,必然會影響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中國的能源結構一直呈高碳結構。中國在煤、石油等石化能源方面的技術系統落後,要發展低碳經濟模式,政府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作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先,實施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結合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節能減排的工作需求,建立低碳型社會。儘快開始研究、制定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近、中、長期規劃。其次,加強低碳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低碳技術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是否能順利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研究低碳技術包括節能和清潔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等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最後,推進低碳制度創新與法律體系建設,加快定製和修改有利於減排的相關法規,以及低碳能源開發和利用的鼓勵政策。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辯證唯物主義認爲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這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切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自覺遵守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我們只有從自己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才能實現科學發展,才能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

作爲中學生的我們來說,在低碳經濟面前,我們提倡“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園”、“低碳交通”、“低碳環保”、“低碳網絡”、“低碳社區”,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因爲量變必然引起質變,以我們小小的力量,大大的責任爲低碳經濟做點貢獻。

篇四:政治小論文——整體與部分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古香古色的黃鶴樓,經歷過風雨的洗刷,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帶濃濃的歷史滄桑感依舊屹立於長江邊上。一根根柱子的拼接、堆疊,黃鶴樓才得以拔地而起。若是抽離任意一根柱子,這棟大樓必定轟然倒塌。在這裏柱子是部分,樓房是整體,部分與整體是不可分的'。

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亞里士多德說,只有那隻活着的能工作的手纔算是人的一個部分;假如是一隻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個部分。人體居於主導地位,統率身體的各個部分,手受到人體的支配,服從服務於人體。手一旦脫體人體,不受人體的支配,便不再是人體的一部分了。

前不久,有這麼一則新聞。一位女子在馬路上吃雞蛋,剝去的蛋殼被女子隨手一扔,散落在路面上。當時天上下着濛濛細雨,散落在潮溼的地面上的蛋殼難以清掃。清潔工大媽好心地提醒女子可以將蛋殼丟至垃圾桶內,並盡職盡責地將垃圾桶提到女子的面前。然而女子不但不領情,反而重重地將蛋殼丟擲在地,還對大媽惡言相向:你就是個清潔工,你就是幹這個的!女子的行爲一經曝光引起無數羣衆的憤怒。

形形色色的職業構成一個和諧的社會。試想一下,假如我們的生活中缺少了清潔工這一部分,那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呢?每天有成千上萬噸的垃圾無人清掃,在街道上堆積如山,空氣中瀰漫着垃圾散發的惡臭。我們的生活還能繼續嗎?由此可見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

恩格斯說過,手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整個具有極其複雜的集體的一個肢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爲部分。

整體與部分是相互相聯繫的、密不可分的,並且關鍵部分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有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國家即將與另一個國家交戰。其中一個國家準備的戰馬中,有一匹戰馬的鐵蹄上缺少了一枚鐵釘,戰馬感覺到不適,在戰場上與敵軍對抗的時候失去了控制。失控的戰馬使將軍不慎跌落下馬,以至於影響了一個軍隊,使得戰爭失敗,最終導致一個國家的淪陷。許多時候,恰恰就是因爲缺少了這麼一枚小小的鐵釘才導致一個國家的淪陷。

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要求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動整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