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爆發,以其強烈的傳染性和致病性,迅速蔓延至全國乃至全世界,目前已造成了全球約四百多萬人感染,約三十多萬人死亡。我國及時採取了強力有效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尤其是在治療上利用了中醫中藥的優勢,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病人死亡率、提高治癒率、增強民衆防病力,極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以下就關於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肺炎“做出一些思考和總結。

一、對疾病的認識

病毒學研究證實,“新冠肺炎“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疾病,所致病病原體屬首次發現,早期人們對其特性不甚瞭解,也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這給疾病防治帶來極大地困難。中醫根據其臨牀表現發現,病人有發熱、乾咳、乏力、咽痛、胸悶、腹瀉,納差、重者高熱、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症狀,並且有廣泛強烈的傳染性,這些特點與中醫典籍所描述的“疫癘”相符合。如《素問·遺篇·刺法論》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溫病條辨》也有關於疫病的詳細描述:“溫疫者,癘氣流行,多兼穢濁,若役使然也”。因此中醫上此病當屬“疫病”範疇。

中醫又根據其致病特徵,判定病邪屬性。病人發熱,但以低熱爲主,身熱不揚,病勢潛伏期長,纏綿日久;咳嗽不爽,乾咳爲多,身睏乏力,神疲倦怠;多伴有腹瀉,納差,食慾減退,口苦口乾等脾胃症狀;舌苔多膩。以上這些特點,符合中醫溼邪重濁、黏滯、趨下的特性,故認爲此病邪爲溼邪性質。又因其由口鼻進入,以肺病爲主,後期病變迅速,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因此屬於溼毒熱邪。所從中醫角度可以認識到,本病病位在肺,並以肺爲核心,牽涉到全身,病機特點爲“溼、毒、瘀、閉”。

二、疾病的治療

目前已針對“新冠肺炎”的臨牀特點,制定出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案。根據病情確定治療場所,普通病人集中隔離,給予一般支持治療、抗病毒治療、對症治療;危重症患者需及早進入ICU病房,在普通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呼吸支持、循環支持、血液透析、康復者血漿治療、免疫治療等方法,積極搶救。中醫則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下,結合發病地理環境、季節氣候、不同的臨牀表現、病人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給出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本病治則爲闢穢化濁,以祛邪爲第一要義,以分消溼熱、宣暢氣機爲主,按醫學觀察期、臨牀治療初期、臨牀治療中期、重症期以及恢復期制定多個方藥。例如發病初期,出現低熱,身困,胃腸不適,中醫辨證爲溼邪犯表,困滯脾肺,則以清宣溼熱,芳香醒脾爲主,給予連花清瘟顆粒、藿香正氣液等治療;中期出現身熱不退或往來寒熱,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腹脹便祕,胸悶氣喘,舌黃苔膩脈滑數等症狀,中醫則辨證爲疫毒閉肺,以麻杏石甘湯加清熱解毒,化溼降濁藥治療;恢復期出現乏力身困,咳嗽無力,不思飲食,嘔惡便膩,舌胖脈虛等症,屬於脾肺兩虛,則以香砂六君子湯之類調治。

從目前來看,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在臨牀實踐中收了良好的效果。中西醫優勢互補,西醫對疾病的早期排查、確診、病情分類、生命支持、重症救治有着強大的能力。而中醫可針對個體進行辨證治療,強調通過“扶正”來“祛邪”,有着獨特的療效,同時在沒有特效抗病毒西藥的情況下,使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如金銀花、貫衆、黃芩等,對於治療“熱毒熾盛”證有良好效果。

三、疾病預防

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病原體屬於β屬冠狀病毒,傳染致病力極強,人羣普遍易,主要傳播途徑爲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爲傳染源。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是防止疾病傳播的重要手段。中國自古就認識到,防治疫病的傳染必須進行隔離,如《內經》中就提到“避其毒氣,天牝從來”。所以不管是從中醫還是西醫的角度,做好病源隔離和個人防護都是被動防疫的最主要手段。

在主動防疫方面,中西醫都強調人體自身免疫的作用。疫苗在控制流行病傳播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屬於首次發現,疫苗的研究尚在進行中。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瘟疫大流行,中醫在長期對抗疫病過程中,總結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如《內經》中提出“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氣可幹”,指出了保持臟腑精氣充足,氣機條達,陰平陽祕,則不易染病。以此爲指導,針對不同體質的人羣,可以制定出相應的預防用藥方案,以調節人體陰陽氣血平衡。如健康無感染者,以氣虛體質爲主的,給予玉屏風散服用;以痰溼體質爲主的,給予二陳湯服用。有患病者密切接觸的,可選用玉屏風散爲基礎方,酌情加金銀花、連翹、貫衆等同類清熱解毒中藥,同時可根據當地氣候環境,溼熱氣候多的南方地區,可加用藿香、佩蘭、草果等芳香化溼藥,乾燥氣候多的西北地區,可加麥冬、蘆根等甘潤藥。另外也可以中藥製作芳香避穢的香囊,置於室內或隨身攜帶,特別適用於兒童老人。

在日常防疫中,公共衛生是十分重要的。如改善居住環境,保持乾淨通風,消滅蚊蟲等。中醫古時即有通過藥物薰燒進行空氣消毒避瘟的方法,如《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用“殺鬼燒藥方”在戶前薰燒消毒。

日常的飲食起居,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水平。中醫主張採用具有藥同用功效的食物,針對不同體質人羣,在飲食上給予合理搭配。如白蘿蔔可化痰順氣,適合胸悶痰多,胃脹納少的人食用;山藥可健脾補肺,適合乏力氣短、身困便溏者用;生薑則能溫中解表,適合胃寒喜暖、感冒無汗者食用。同時,在防疫隔離期,需要注意調節人羣整體的心理狀態。此時人們易產生恐慌、焦慮、煩悶等心理不適,需及時發現,予以心理健康教疏導。中醫以四磨湯、六鬱湯理氣解鬱,化痰降濁,也可行導引,按摩,拍打等方法,促進氣血運行,使氣血通暢。

總之,中西醫雖然理論不同,但在防治“新冠肺炎”的原則上則是共通的,都是以抗病毒、保持身體機能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病毒傳播爲主。中西醫在防治“新冠肺炎”上各有優勢,二者結合,可優勢互補。西醫科學、精準、快速,在疾病的發現、診斷、支持治療、危重症救治方面有巨大優勢,而中醫方法多樣、用藥靈活,在“未病先防”、養生健體、增強體質、個體化治療、改善症狀有獨特效果。因此,宜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