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專業計算機論文【通用多篇】

專業計算機論文【通用多篇】

專業計算機論文 篇一

通過對最近幾年的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研究與實踐,認爲我國普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1教學內容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面向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比較少,教學內容亟需更新。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多媒體等應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學內容相對陳舊,不能及時更新,也未能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授課內容沒有結合各專業的特點來展開,可能會忽略計算機在各專業領域內的應用性。

1.2教學模式問題。

在我國高校中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效率不高和教學與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教學環境也亟需改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還採用課堂教學和相關實驗結合的方式,存在非常大的侷限性。這種模式不能給學生主動實踐的機會,也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存在的多方面的個體差異,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影響教學的開展,教學效果整體比較差。

1.3教學手段問題。

目前,高校在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大多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課堂上課和實驗教學,不但顧及不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也無法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理解教學內容,學習目的不明確,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1.4考覈方式問題。

目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考試多采用筆試或上機考試的方式。無論是筆試還是上機考試,考試成績受到批改老師的主觀影響較大。尤其是上機考試,每次考試都要複製上千張軟盤,由於軟盤質量問題,每次考試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現軟盤打不開的現象,影響學生的考試心情和考試進度。

2.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建議

2.1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逐年上升,可以賦予學生選擇相關課程的自由度。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可以根據知識深度分成3個層次:基礎層,應用層和深化層。這三個層次分別對應計算機基礎課程、計算機應用課程和計算機深化課程的學習。

2.2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

高校應該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重視教與學兩個部分。可以運用以計算機爲基礎的現代多種媒體,將教學信息組織超文本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發現式”學習能力,是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2.3完善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制定“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構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促進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和考試方式的改革。高校還可以成立公共計算機基礎教學與研究中心,構建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軟件開發爲一體的基礎教學與科研的重要基地。

2.4改進考覈方法。

增加平時上機實驗中的考覈環節,隨時掌握學生學習程度,訓練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若有創新,就可以得到高分。

3.結論

專業計算機論文 篇二

【關鍵詞】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改革

一、引言

通過對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國內先進教學計劃,如ACMIEEE—CS計算機教學計劃2001(主席ing),把計算機與技術學科體系的教學內容劃分爲九個科目(如算法與數據結構、體系結構、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等)。對實際工作中的研究、開發、歸納爲三個過程:、抽象和設計。按照思想處理基礎理論與使用計算機之間、素質與能力之間的辯證關係,我們發現傳統教育思想以傳授知識爲目的,而現代教育思想則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主要目的。培養21世紀人才的核心內容就是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創造性人才,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首先實現教育思想的轉變。同時,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以往那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亟待改變,需要把最新的計算機知識加入到課程體系中。爲此,我們需要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及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等各方面進行改革,以實現我們的培養目標。

二、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從整個大學四年來看,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的總體原則是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礎知識是相對穩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礎知識學好,就可以爲今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設一些比較新的課程,實現培養人才與需求的對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計算機專業課程大致可分爲專業基礎課程、專業主幹課程、專業方向課程三個方面。專業基礎課程可設置爲:高等數學、離散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大學物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彙編語言、數據庫原理等;專業主幹課程可設置爲: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頁技術、WINDOWS高級編程、計算機圖形學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研究方向,發展自己的特長如網絡研究方向,可選擇網絡編程、計算機網絡、網站規劃與信息服務、網絡操作系統等課程。對於一些主要課程,都可設置課程設計,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外,根據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性較強的特點,還必須加強專業實習的組織。有條件可以安排一年左右的時間進公司、實習鍛鍊。

三、計算機專業課程建設

(一)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握重點

根據計算機課程在培養方案與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任務來設計它們的教學內容。由於計算機技術發展極其迅速,因而在教學中一方面專業基礎課應有其成熟和相對穩定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斷更新其內容和技術背景。

例如:離散數學的基本內容比較穩定,但如果僅從純數學角度提出這些概念就顯得很抽象,而且它的四大部分內容(數理邏輯、關係、代數系統、圖論)相對獨立,因此這門課的內容既“離散”又難學。本科階段的後續課程也較少直接應用它們,學生對這門課的目的不是很明確。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一方面不僅強調離散數學是計算機科學理論的數學基礎,特別是其中的邏輯和證明,對於培養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極爲重要,而且強調其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繫。另一方面我們將離散數學課定位於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的結合部,大量引入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科學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抽象數學概念也是源於實際、用於實際的,同時,開設人工智能選修課等作爲其後續課程。

再者,操作系統是系統軟件的核心和基礎,我們強調從用戶和系統設計者的不同視角去認識和理解操作系統的功能、運行機制、界面和結構。在教學中不但強調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且介紹操作系統的設計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既熟悉操作系統的結構,又能編寫操作系統的模塊。此外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入一些新內容,如:用戶接口與操作系統、安全問題、多機系統、網絡操作系統等。

(二)課程建設的其它方面

對一門課程,除了教學內容之外,還應在師資隊伍、教學硬件、教學規章制度、實驗室等方面進行綜合建設,纔有可能把一門課程建設好。

四、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

有了好的課程體系,還必須有好的教學方法予以實現,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按照現代教育思想組織教學,強調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則,鼓勵各科教師根據課程的特點創造出好的教學方法,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全面推行“問題式”教學法

現代教育思想強調以培養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主要目的。首先是發現問題,這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起點,所以“問題式”教學法是許多現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法的正確使用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都圍繞問題而展開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自覺思考、主動探索,引導學生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按照“問題式”教學法的思想我們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組織多種方式、多種目的、多種層次的問題,反對將課堂教學視爲一個封閉的體系。例如:教師可以自問自答,作爲問題或一段內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講解;還可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做出判斷並回答,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光是“聽”和“讀”是不夠的,在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同時,必須加強了對實踐的教學和管理。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層次的方式來加強實踐教學:

1.精練習題、強化基礎。習題的作用在於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鞏固基本概念,是檢查對授課內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實際技能的基本訓練。根據各章節的具體內容,精選習題,促使學生加深對各章節主要概念、方法、結構等的理解。爲充分發揮習題的作用,及時指出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對普遍性問題集中講解,對個別性問題單獨輔導,對學生寫的優秀作業加以表揚。由於專業課程的理論與技術往往表現出較強的綜合性、前沿性、探索性,是發展中的科學,我們還鼓勵學生撰寫自己的小論文或報告,讓他們時刻跟蹤本課程的最新動態。爲此,我們建立了“網上輔助教學環境”便於學生進行自學、練習、同學間交流、向教師提問、等,教師也可以通過它備課、答疑、閱卷,不僅增強了學生和教師的溝通,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了課程基礎。

2.強化基礎實驗指導、提高實踐技能。上機實踐不僅能進一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課程知識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在編程、上機操作、程序調試與正確性驗證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嚴格訓練。爲此,我們加強了對實踐環節的過程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強化:

一個方面是規範實踐。我們專門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實驗大綱,爲學生的實踐提供指導。同時,對實驗報告進行規範,這種規範對於學生基本程序設計素質和良好的程序設計習慣的培養,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的訓練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另一個方面是採取“實踐—查漏—再實踐”的方式進行上機實踐。在平常實驗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相關課程精心設計了幾組不同類型的有一定綜合性的作爲實習題。不僅抓實驗過程中的輔導,同時還抓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和實驗後的工作。要求學生每次實驗前熟知本次實驗目的、認真編寫程序,保證在實驗時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杜絕學生在上機時臨時編寫程序。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調試程序,一週後給出一個示範程序(示範程序基本上採用面向對象的和思想來設計),要求學生對照示範程序發現自己程序設計中的漏洞或不足之處、改進或完善示範程序,然後再修改、調試自己的程序。最後要求學生寫出完整的實習報告,實習報告批改後,對學生的上機實習情況做及時總結,指出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通過這種“實踐—查漏—再實踐”的方法訓練,對實習問題的深入、剖析,避免上機變成簡單重複,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編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強化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綜合解題能力。課程設計不同於一般的基礎實驗,着眼於全課程,是對學生的一種全面的綜合訓練,課程設計的目的在於使學生通過課程設計掌握全課程的主要內容,並提高學生綜合知識和軟件開發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文檔寫作能力,爲今後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爲此,我們對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彙編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設計了一套完整的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大綱,爲學生的課程設計提供指導。規範課程設計報告,按照軟件工程的要求,從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調試分析、用戶使用說明,測試結果等幾個方面組織文檔,要求學生儘量採用軟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塊化、信息隱蔽、局部化和模塊獨立等來實現程序。選擇一些簡化的實際問題作爲課程設計的題目,將學生分組(每組4~5人),給兩週的時間去完成課程設計任務。要求同組學生在問題分析階段和模塊設計階段分工合作、集體討論,但最後的編碼獨立編寫。最後每個學生都要進行面試,提交課程設計報告,學生必須能夠清楚地介紹設計思路、主要技術手段並回答與題目相關的問題,並且程序通過程序測試才能算完成了課程設計。

(三)採用多媒體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對於教學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手段上,完全採用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利於學習興趣的培養,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通過合理使用直觀性教學原則、採用教學手段,編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爲直觀,使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

(四)加強教學過程監控、建立教學管理和考覈措施

爲了保證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可以建立由系領導掛帥、教研室主任參與的課程建設檢查指導小組。指導小組定期對課程建設的質量、進度進行檢查評估,聽取校、系專家的聽課意見,以及學生對課程的建議與意見,並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任課教師,督促任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制定嚴格的教學管理和考覈措施,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每學期開學前任課教師都必須按照教學大綱認真填寫教學進度表,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把關聽課制度和教學問卷調查,可進一步檢查任課教師的教學質量。內容除必須掌握的基礎(以檢查學生對概念的掌握程度)外,還特別強調結合實際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構建“雙主”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認知能力

的平臺作用、教學資源、教師、學生都是關係到互動式網絡教學的因素。我們的教師在基本保留傳統課堂教學環境的前提下,創設多元化的軟硬件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利用以機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技術,通過人機交互方式去主動地發現、探索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認知能力,即“雙主”教學模式。在網絡環境中,教師利用計算機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動活潑的BBS,實時互動(下轉第149頁)(上接第147頁)的QQ和ICQ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探索、解決問題,採用任務驅動,圍繞問題、項目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學生獲取知識不僅僅靠教師的直接講授,還可以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計算機網絡,與他人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方式來實現。“雙主”教學模式的應用推廣,有利於學習者認知潛力的開發,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認知能力。

五、結語

經過以上分析探討,在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中必須體現三個目標、三個層次和四個方面。三個目標即學生不僅是計算機使用者,更是軟件開發者、設計者;三個層次即要求學生掌握硬件、系統軟件、應用軟件這三個層次;四個方面即要求學生不僅具有應用層的編程開發能力,而且還需深入掌握計算機硬軟件內部組成原理與工作機制,同時,還應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當然,好的教學方法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或者重點用某種方法再輔以另一種方法,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

[1]黃陳容,袁宗福,楊晨宜,廖雷。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5,(6).

專業計算機論文 篇三

自考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 有1年準備時間,寫作時間的分配主要取決於 考生軟件開發的進度,如果考生開發的軟件很成熟,那末後續的寫作時間就較快,否則後面的寫作就會很被動。例如,一般會在每年7月份登記,9月底開題,期間開發軟件,到第二年2、3月就要完成初稿,再留一個月修改。

1、選題。選題首先要重要、有意義。例如有的考生 選擇設計木馬程序,其本身是個病毒程序,這樣的程序只能帶來危害,實際生活中沒有意義,就不能用於做畢業論文。

2、開發軟件。開發軟件要與實際相結合。實際性非常重要,要自己能開發一個能實際運行的軟件。有的考生自己並沒有參與實際工作,只是看書是不行的。自己參與的可以是一個大的項目或課題組,論文中介紹完大的系統後,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量寫清楚。

3、寫論文。開發完就可以寫論文了,論文是個總結,但是不要寫成工作總結,一定要有主題,應體現自己的開發思想和論述。寫論文要達到一定字數,一般要3萬字。其中,編程代碼一般爲2-3千行,這個不是機器自動生成的代碼,一定是自己寫的源代碼。

論文結構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一般有8個部分。1、概述或引言。這個部分相當於大綱,一般要求4-5千字,主要是對軟件開發背景,使用的軟件工具、環境,最後達到的效果,自我在裏面的貢獻等;2、需求分析。軟件有哪些功能、模塊,用的什麼工具等;3、設計方案和主要技術。主要是對裏面每一部分的詳細論述,使用的是什麼技術,爲什麼使用。詳細的模塊分析或遇到的難點是怎樣解決的等;4、具體的實現過程;5、測試。介紹自己開發軟件實際達到的效果;6、總結。介紹自己開發軟件的體會,或自己開發的成果使用情況,有什麼評價,自己還有哪些不足,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7、致謝;8、參考文獻。另外,還可以加一個“附錄”部分。正文只能有一箇中心,其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都可以放在附錄部分。例如有重要的代碼、圖表,涉及其他領域的知識,需要解釋的等都可以放在附錄部分。

案例1:《家裝工程預算軟件的開放》1、概述;2、需求分析;3、總體設計;4、數據庫設計;5、軟件功能的實現;6、結論及改進;7、致謝;8、參考文獻。

案例2:《經緯中天無線短信增值服務管理軟件的設計和開放》1、引言;2、需求分析;3、設計方案論證和主要技術介紹;4、系統設計;5、編碼實現;6、實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7、結束語;8、致謝;9、參考文獻。

答辯程序

答辯現場會有專業老師組成的答辯小組,一般爲5人左右,學生抽籤分配答辯組。答辯現場要考生做介紹和演示。考生需要提前準備幻燈片,一般不超過20張,爲論文最核心部分的內容。考生結合幻燈片介紹論文,答辯小組老師會根據考生論文提出問題,考生要實事求是回答,最後答辯小組老師打分,求平均分給出考生論文成績。大部分考生都會達到優、良,個別考生沒有通過論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1、論文並不是自己真正所做,用別人的軟件爲自己所用,老師一提問就能發現破綻;2、考生論文做得太簡單,達不到工作量。這就需要考生踏踏實實地按照要求去作論文。

零碎提醒

論文的題目不要太大,一定要具體、實際,不能吹成通用的;

自考生考過全部 課程後,最好能尋求實踐機會。可以去應聘公司,真正參與一個項目,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

論文不要上網抄,一定要自己做;

引用資料要有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