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就業觀論文(通用多篇)

大學生就業觀論文(通用多篇)

複習方法屈原起訴狀對策 篇一

啓事學習計劃頒獎注意事項工作對照檢查敘事章程:疫情名句信造句的管理制度自我介紹師恩論文近義詞,王維政治表現課標協議書範本了個人介紹支部陶淵明瞭施工自我鑑定道歉信通知的問候語總結寓言。

學生就業論文 篇二

摘要:

關工委雖然以組織老同志關心、教育下一代爲工作目標,雖然在年紀、思維想法、工作理念與年輕人存在一定差距,但他們用幾十年的匠人精神和工作經驗引導年輕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面對當代年輕人因社會環境的外因和個人發展的內因雙重因素影響而急劇改變的就業思潮,關工委如何順應年輕人的思想,給予正確指導?文章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關工委;匠人精神;就業;創新創業

一、高職類學生面對的就業困難原因分析

面臨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國家通過宏觀調控,有計劃性地調整企業用人需求;通過鼓勵學生創業,帶動新型市場,分散就業壓力。在全世界都在探討“創新”、“變化”的今天,重提“忠誠”、“敬業”、“主動”之類的話題未免會讓人覺得無趣和過時,但這些標貼卻是關工委老同志們身上內化的絕對敬業、高度執行力和主動性工作美德,是他們希望傳承給年輕人的就業“法寶”,而這是大學生匱乏的寶貴品質。

1.就業競爭環境激烈

從多家門戶招聘網站信息可以看到,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本科及以上學歷、有工作經驗,這兩個詞被提及的次數最多,而這恰恰給高職類學生砌上了雙層隔牆。與本科相比,專科生只有3年的學習過程,在就職體驗上稍遜一成;每年考研人數屢創新高,使得招聘市場對於學歷要求也是水漲創高。連着很多年,只要到6月份,新聞總是不出例外地打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標語,這種日趨常態化的問題對於就業學生來說似乎“沒有最難,只有能難”。

2、結構性矛盾突出

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地區經濟差異也有擴大趨勢,北上廣及周邊城市成爲學生就業的首選,導致這些地區競爭異常激烈,其他城市出現“用人荒”。再加上高職類學校與本科高校存在較大專業差異,大部分本科院校專業佈局大、廣、深,高職類學校的專業設置比較侷限,導致專業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求,文科類尤其明顯,對外經貿類、外語類一度招生火爆卻是就業困難專業。

3、就業期望值不匹配

根據最近幾年麥克斯公司對於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追蹤分析得出:80%以上的畢業生首選都是大公司、大企業或是企事業單位,認爲福利待遇好、發展有前景,這一方面說明了企業效益帶來的人才驅動,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學生的預期期望值與實際情況存在匹配困難。總結目前的就業形勢,從外部環境來看有效需求不足、勞動力供大於求,招聘信息不對稱、難以優化配置;從學生個人因素來看最大的問題是知識能力不適應、思想準備不夠。關工委可以依據問題導向,幫助畢業生更好地實現有效就業。

二、匠人精神的三點體現引導樹立正確就業意識

一般說起匠人,我們的理解是把那些只會埋頭幹事不知創新的人叫作匠人,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於關工委的老同志來說,他們是對本職工作中“匠人精神”最好的詮釋。第一,“匠人”的敬業精神。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而且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他們對本職工作的敬業精神也是本職責任。年輕人要學的不僅僅是聆聽老一輩的人的教誨,更要將敬業精神付諸行動。第二,“匠人”的執行力。“匠人”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精益求精,也外顯在強大的執行力上。對待工作嚴謹、認真,與現在年輕人光說不做、辦事拖拉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匠人”擺脫急功近利的心態,將自己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完全顯現在強大的執行力上。第三,“匠人”的主動性。傳統教育充斥太多“被動教育”,上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似乎沒有多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執行,父母似乎掌握着子女人生的主動性,大學生或主動或被動地喪失了支配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三、關工委如何在實際工作幫助實現有效就業

1、就業知識的普及化

就業成果作爲考量一個學校工作的硬性指標,得到了學校的有效重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把就業培訓納入必修課程;完善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方案,把就業素質作爲基本素質之一等措施都是爲保障學生就業做出的 努力。但是與專業課程授課存在明顯不同的是:學生通過3-4年的漸進式學習掌握專業課程知識,只想通過1-2個月的密集型授課就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受用一生的就業技能,這幾乎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關工委在每個大學階段有計劃地安排就業培訓、就業講座。通過階段性專業知識普及,讓學生在入校後就能實現有效的就業規劃,而不是等到大三再考慮“要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2、就業實戰的常態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雖然談起來有些陳舊,但這一理念卻永不過時。再好的專業培養都是爲了進入社會後的實踐運用,實戰好比容器,將學習過的知識置於這個容器中。關工委可以利用自己長期工作的經驗,爲學生搭建在校實戰平臺。定期開展模擬招聘、網上招聘會,讓學生們在一次次的鍛鍊中得到增長;運用企業人脈,推薦優秀學生開展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短期集中培訓讓學生儘早接觸社會,培養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

3、就業機制的完善化

目前大力提倡創新創業的校園環境,保障機制隨之完善,很多學校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建立起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受到個人潛力和市場機遇的阻礙因素,大部分學生最終還是會選擇就業。但是就業的配套保證體系卻沒能跟上時代需求,依然停留在每年11月和4月的招聘推薦會上。關工委可以組建就業特長生工作室,激起學生對就業的內在需求;創立就業學生保障組,提供一站式諮詢、困難幫扶體系、多元化的推薦就業等方式。從學生進校後就能對就業產生認同並積極採取措施,保障自身就業。

參考文獻:

〔1〕王劍敏。高校基層關工委工作着力點及路徑選擇〔J〕。前沿,20xx(10):177-179.

〔2〕朱文武。高校關工委工作的價值及其拓展研究〔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2)。

〔3〕曹蕾。高校關工委指導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新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xx(19):196-197.

作者:陳潞 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生的就業觀的論文 篇三

大學生是就業市場上的生力軍,大學生就業觀教育亦是高校畢業就業工作的重點,如何結合時代背景、市場需求、專業特色以及學生特質開展藥學類大學生就業觀教育,是藥學類高校一線輔導員必須面對、思考,並予以解決的問題之一。

正確科學的就業觀對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藥學類大學生因爲自身專業知識與就業領域的獨特性,其就業教育又有着與其他大學生不同的側重點。以一個較普遍的藥學類大學生就業問題爲例,很多藥學類大學生對於選擇醫藥產業興盛的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學校或家鄉所在的二三線城市還是小城鎮工作猶豫不定。以北上廣爲例,一線城市背後其中暗含了若干利弊相當的因素,這種機會多、待遇好、平臺高∪房價高、交通堵、環境差這種趨避式的擇業動機導致同學們不知如何抉擇!其實如何在就業選擇中趨利避害,找到即兼顧自身能力興趣又益於生涯發展的第一份工作,大可從職業生涯規劃中尋求一條有效路徑。職業IAC其實就是這樣的三個步驟:挖掘興趣——培養能力——做出抉擇。

一、Interest 興趣導向

2008年在上海交大有一位85年的大男生,他在讀研期間放棄了去香港理工大學繼續深造的機會,和三個小夥伴拿出自己的生活費甚至是學費,租借了幾臺電動車送外賣。2010年,這個大男生的“外賣”範圍已遍及全國200多個城市,訂單超過100萬單。2015年他創設的“餓了麼”獲得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衆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的3.5億美金,是的,這就是我們身邊的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型——張旭豪。在創業十年之際,張旭豪接受採訪時,坦言創業之所以成功根源於創業給他帶來的愉悅體驗,也可以說爲興趣驅動。

上例反映了大學生職業抉擇中第一步——挖掘自身興趣,尋找意向行業。興趣是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表現爲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映。興趣不僅可以引領職業選擇的方向、增強職業發展的動力,更是提高職業滿意度程度的重要指標。所以說進行職業選擇時,興趣應該是大學生首先考慮的一個因素。興趣測評可以通過正式評估以及非正式評估等方式獲取,對於個人職業興趣測評,筆者推薦霍蘭德自我探索量表。

二、Ability 能力支撐

能力是僱主最爲看重,也是求職者應該在簡歷中注重強調突出的特質。從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視角來說,能力分爲技能和能力能力,這兩者一種是後天通過學習和練習發展起來的能力,一種貼近於潛能的定義。作爲大學生,瞭解自己的能力有助於職業選擇及職業定位。

藥學類大學生專業特徵明顯,其就業領域也相對比較固定,但是藥學類大學生是否能在大學期間掌握僱主所需能力,據有關數據反映,情況並不是很樂觀。在《某藥科大學2014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有關於用人單位對該校畢業生的綜合評價,其中明確地指出用人單位看中的能力有業務能力、學習能力、管理能力、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對於藥學類大學生來說,其中溝通能力與管理能力仍然有待提升的。

此時有關藥學類大學生的就業教育應該是在興趣導向下的以能力爲支撐的選擇。很多大學生會繼續發問“我怎麼知道這個行業需要什麼能力呢”?有兩種方法可以參考,一是各高校就業辦都有類似上表的來源數據《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可以從數據中尋求答案;二是一種更爲直觀的方法,即“職業訪談”,對已經從事該行業的學長或者前輩進行電話訪談或面談,以期更爲具體、直接的瞭解該行業的從業能力。依然以某藥科大學編制的《藥學類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南》爲例,該書認爲研發類崗位勝任能力應包含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應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較強的實驗操作能力、獨立完成實驗流程設計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精神,能用不同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的能力等。

三、Casve 科學決策

在上述兩個方面的探索後,就到了藥學類大學生就業教育的實踐層面——職業決策。對於大學生而言,就業、升學、創業是三個主要的畢業去向,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生活狀態甚至是人生道路,所以說職業決策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職業決策是從幾個備選職業方案中選擇一個的“確定”環節,應大致包含確定目標、制定備選方案、確定最終方案等三個環節。對於大學生而言,職業決策的重點在於結合社會需求以及自身特質做出合理的選擇,進行科學的職業定位。

依然以國內較爲成熟的職業生涯理論爲理論支撐,在這個環節中,有很多實用的方法可以給大學畢業生們提供參考,例如期望效用方法、決策平衡單、SWOT分析等。但是必須強調的是,所有的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任何一個決策都應該是個體基於各種主客觀因素進行的綜合平衡的結果。接下來以Csave循環爲例。具體來說,在溝通環節,大學畢業生要收集意向目標與自身能力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而在分析環節瞭解造成以上差距的原因,並綜合內外因制定消除差距的行動方案,當然越多越好哦。然後評估每一種選擇對自身的影響,並按照影響程度排序。最後就將行動方案付諸實踐,嚴格執行。

綜上,藥學類大學生面臨着很多機遇,比如就業市場廣闊、個人職業發展空間較大、薪酬待遇大幅提升等,但是也面臨着不可迴避的矛盾,如藥學類大學畢業生規模逐年擴大、就業領域相對比較狹窄、用人單位聘用標準逐漸提高等。總而言之,藥學類大學生應樹立靈活應變的擇業觀念,客觀看待各個行業以及各個地域,在發達地區人才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社會需求,做好投身基層的準備;其次,藥學類大學生應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注重發揮個人素質優勢,運用專業所長、發揮能力特長;最後,藥學類大學生應該樹立開放式的就業觀,應具備終身規劃的理念,以不斷遞進的變動的體系的職業目標爲導向,在自身興趣、能力的基礎上,依託正確的價值取向,爲自身發展成才、社會國家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學生就業論文 篇四

剖析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與策略"民以生爲本,以業爲基,有業爲樂,無業爲禍"。大學生就業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選擇,每個大學生都希望自己在社會上能有一個合適的位置,爲社會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進入21世紀後,世界各國的大學生人數都呈上升趨勢,大學生就業成爲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大學生應對就業難問題顯得尤其重要。

一、當前就業面臨的形勢

(一)是我國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三碰頭",使本來就存在的就業困難更加突出。

(二)是企業改制減少用工、採用高新技術等原因,對勞動力的需求呈下降趨勢。

(三)是隨着改革的深化,農民進城的門檻不斷降低,進城農民工日益增多,從而給城鎮就業進一步增加了壓力。

(四)是近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正加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我省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五)是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太急促,一些學校由於擴招造成學校升格或教學條件下降而導致教學質量的滑坡,人才培養沒有與社會發展需求很好的結合,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困境。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一)對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瞭解。

大學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來社會公認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速度趕不上大學畢業生的增加速度。大部分在校學生沒有意識到就業人數的遞增速度已遠遠超過工作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瞭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的重要性,只顧埋頭苦讀、熱衷考證或忙於各類社團活動,充實了自己的頭腦和經驗,而在實際就業供需矛盾面前束手無策。

(二)就業信息獲取不及時

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的發佈缺乏時效性、大學生沒能及時獲取相應的信息及大學生髮布了應聘信息但由於種種原因用人單位沒有獲取。這兩種情況造成了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單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長了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相互搜尋的過程。

(三)自我能力認識不足,所學知識與現實要求不匹配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着"選材難"。我國的教育體制多年來按照一種模式培養人才,專業設置脫離社會需求。不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有較紮實的專業知識,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質、禮儀和法律觀念。

(四)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五)期望和實際現狀不符

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還存在就業後穩定性差、離職率高此類問題。多數大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不願從基層做起,寧願等待,只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工作,不願意去偏遠地區工作;人際溝通能力差,缺乏團隊合作能力,"有業不就"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六)就業時一味追求穩定和高收入

三、大學生應對就業難可採取的措施

(一)對當前就業政策的瞭解

大學生應在學習之餘,主動學習當前的就業政策及就業過程,調查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有哪些變化,根據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方向,從個人素質條件進行重點培養,以符合用人單位的標準;同時根據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揚其長、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選擇和決策,順利就業,或根據自身能力及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自主創業。

(二)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

大學生初入社會,一方面不應過分強調個人的職業理想和利益,要把自己的職業理想提高到較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在擇業時應充分考慮個人的工作潛能和個性特點,揚其長、避其短,充分發揮個人的獨特作用。

(三)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大學生踏上工作崗位,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新學習的開始。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勞動力流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需要接受持續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自身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大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

2、提高職業操作技能

3、掌握職業生活技巧

(四)以低姿態進入就業市場

大學生的初次就業,首先應從社會需求出發,設計自己的擇業目標。大學畢業生要充分認識到社會的需要是個人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和基礎,科學地分析就業形勢與自我特徵,冷靜妥善地處理擇業過程中個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的關係。

擺正自己的位置,是大學生積極主動就業的基本要求。大學生的實踐經驗較少,需要在工作崗位上先學習後工作。大學生對自身的起點要求不應過高,應該在基礎的工作崗位上摸索發掘自身潛能。

總之,大學生擇業成功的關鍵還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靈活選擇。另外,就業時絕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爲無論是對自己、對家庭還是對社會,大學畢業生早日就業都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