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思想道德論文多篇

大學思想道德論文多篇

思想道德修養論文 篇一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式。在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進行講述的過程,往往以教師單方面的授課爲主要方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加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不深,思想上不夠重視,經常有逃課或不認真聽講的情況發生,課堂效率較低,學生們往往都是在老師的灌輸下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而不是自己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2)課程設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在2006年課程改革之前是分開的兩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但是在兩門課程合二爲一之後,由於將“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排在“法律基礎”之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往往習慣於把教學重點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養”上,而忽視了有關法律知識的教學,教師的不重視就導致學生對於這部分知識的忽視,甚至是無視。除此之外,教材中有關“法律基礎”部分的知識編寫不夠精確、概念含糊不清,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採用文字形式進行編寫,理論概念性較強,知識分佈過於緊密,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勞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問題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編寫的嚴肅性。

(2)增強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平衡性。

2、教學改革

(1)完善我國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機制。根據我國目前法律教育發展現狀,建立起一個從國小開始至國中、高中、大學的完善而銜接有效地法律教學體系,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一種法律意識,真正地體會到法律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對授課老師進行培訓。加強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課者的法律素養。目前,高校中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師可能會出現知識斷層的現象,由於他們往往自身並不是法律專業出身,對於我國法律制度、法律變革也不甚瞭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隨時更新他們的法律知識體系。

(3)活躍課堂氣氛,改革授課方式。傳統的法律授課方式往往以老師講、學生聽爲主,難以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課堂效率較低。因此,授課老師應當在法律素養的課堂中充當引導者而不是決策者的形象,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思想道德修養論文 篇二

一、“基礎”課實踐教學的現狀

目前各高校有部分教師在探索如何進行“基礎”課實踐教學,其中不乏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但是,“基礎”課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了“基礎”課的實效性。

(一)實踐教學內容沒有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目前除一部分實踐教學活動外,大部分實踐教學活動如旁聽法院庭審、外出參觀,由於經費有限,往往派部分代表參加,這樣導致很多學生對實踐教學活動漠不關心,更不用說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內容陳舊

“基礎”課的實踐教學類型無外乎模擬法庭、旁聽法庭庭審、社會調查、做校園文明環境的踐行者、以及外出參觀等,形式陳舊,真正能深入學生內心、引起學生共鳴的形式較少。

(三)實踐教學的考覈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

實踐教學常常以調查報告心得體會、活動總結的內容與字數作爲標準來評定學生實踐教學的成績,忽視了過程評價,導致有些學生弄虛作假,這樣的考覈體系,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實踐教學課時分配缺乏規範性

“基礎”課的實踐教學的課時分配,沒有科學、明確的指導標準。實踐教學的課時由每個學校自行決定,有的學校實踐教學的課時佔理論課的一半,有的學校實踐教學的課時很少。同時有的學校實踐教學的課時進入了課表;有的學校實踐教學的課時沒有進課表,不能保證實踐教學開展的效果。

(五)“基礎”課師資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由於教師數量相對不足,教師教學任務普遍繁重,以至於很少有教師去研究如何開展形式多樣而又有實際效果的實踐教學;另一方面,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嚴重不夠,部分教師對實踐教學抱着拿教分的態度,思想上不重視,部分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指導缺少經驗。

二、“基礎”課實踐教學的形式探索

由於“基礎”課教學內容與生活和現實息息相關,因此設計和開展“基礎”課實踐教學的最有效途徑,就是把大學生的現實生活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師的特長,可以採用感受型、體驗型、踐行型實踐教學模式,儘可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使實踐教學變成學生喜歡和終身受益的項目。

(一)感受型實踐教學

感受型實踐性教學是讓學生在與社會接觸中獲得感受,主要的活動形式爲參觀訪問。參觀訪問作爲課堂教學的延伸,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如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歷史紀念館,引導大學生學習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有助於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在進行弘揚中國精神教育時,通過開展“重走長征路”的活動,培養大學生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爲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危害國家安全案件的庭審,幫助學生認清當前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組織這種類型的實踐教學,首先要認真規劃,明確活動的主旨和注意事項。活動結束後,要及時交流總結,撰寫觀後感和心得體會。

(二)體驗型實踐教學

體驗型實踐教學是讓學生在參與生活中獲得直接經驗,以培養能力爲導向,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結合“基礎”課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開展以社會調查、模擬法庭、參觀“芷江受降紀念坊”等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的實踐教育。通過對體驗實踐的感悟,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養。如計算大學四年的學習成本,引導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時刻不忘父母的培養和國家的期望,發奮學習。同時讓大學生走出書本,走出課堂,到實踐中去學習,在實踐中受教育。如拍攝“感動人心”微視頻,以展示生活中向善、向上的一面,弘揚真、善、美,激發學生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情。拍攝“發人深省”微視頻,主要展示生活中不文明、不雅觀的一面,以批評髒、亂、差爲主,警示人們主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針對學生思想、道德、法律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如結合有關章節的教學內容,安排學生參加“大學生誠信狀況”“校園文明狀況”“大學生法律意識”“大學生擇業觀”“道德素質”等問題的問卷調查,調研活動要引導學生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有助於學生開闊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踐行型實踐教學

踐行型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大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積極參與志願者服務等社會公益活動,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把道德法律知識內化爲道德法律行爲。這是目前“基礎”課實踐教學最應該提倡的教學方式。因爲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的提高,是知、情、意、行相結合過程。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的教學,只有通過個人的自身實踐,才能內化爲德性、外化爲自覺的行動。踐行型實踐教學主要是引導大學生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必須立足現在,着眼長遠,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做到“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如開展“信守諾言”活動,要求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努力方向或針對自己的缺點,在全班做出1~2項公開承諾,並要求承諾有一定難度。通過活動,引導大學生從信守諾言做起,培養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使大學生明白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三、增強“基礎”課實踐教學質量的措施

實踐教學有助於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法律素養。因此,“基礎”課教師必須認真實研究踐教學,設計合理高效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筆者認爲,增強“基礎”課實踐教學質量的措施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要有制度與經費的保障

開展“基礎”課實踐教學的關鍵是領導重視和人們觀念的改變。目前“基礎”課實踐教學表面上很熱鬧,每個學校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實際上卻很寂寞,效果非常一般,究其原因,領導不夠重視。爲了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建立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負責,學校各部門分工合作的管理機制。“基礎”課實踐教學首先得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每個學期初承擔該門課程的所有老師共同討論,確定實踐教學的內容、要求;其次,實踐教學的成績應該進入學生的成績系統,以便學生查詢,引起學生的重視,而不是做完就萬事大吉,做與不做沒有本質的區別。爲了保證“基礎”課實踐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必須有實踐教學的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不允許截留和挪做他用,以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同時學校還要創造條件多給“基礎”課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接觸社會的機會,將教師參加和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爲教師社會實踐的內容,給予一定的報酬,並在職稱評定上予以傾斜。

(二)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

評價體系是否科學,直接關係到實踐教學能否順利開展以及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建立科學、系統、操作性強調評價體系,是“基礎”課實踐教學的重中之重。

1、實踐教學考覈評價應遵循的原則爲了扭轉教師和學生重理論知識教學、輕實踐教學的觀念,使“基礎”課實踐教學達到預期效果,有必要對“基礎”課實踐教學進行考覈。實踐教學應堅持以下四個原則:一是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學生提交的實踐教學材料評定實踐教學的成績,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允許出現雙重標準;二是重過程性原則,提高實踐教學材料中所反映的過程材料的分數,絕對不允許抄襲,否則做零分處理;三是教學相長原則,實踐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基礎”課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書本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統一,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四是實效性原則,爲了避免實踐教學流於形式,把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表現與學生的平時成績掛鉤,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實踐教學應達到的效果。

2、建立多元化、立體化的考覈評價機制因爲大學不同於中學,任課老師同學生互動聯繫不夠密切,因此應該建立以任課教師爲主,以班主任、輔導員、班幹部爲輔,各系黨支部審覈的“三位一體”的多元化、立體化的“基礎”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同時實踐教學評價標準應該量化,如拍攝微視頻,微視頻作品50%、撰寫微評論30%、作品展示20%,既能體現“基礎”課實踐教學注重過程和結果相統一,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實現實踐教學的教學目的———幫助大學生如何做一個大寫的、堂堂正正的、認認真真的人。

思想道德修養論文 篇三

摘要: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十分重要的課程。一方面,它既具有高校一般課程所具有的普遍特徵;但由於其課程的特殊性質,又具有獨特的規律。準確把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規律,是做好本門課程教學的根本。根據教學的目的,緊扣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是認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規律的重要路徑之一。

關鍵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規律;實效性

1把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規律的要求

1.1把握規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

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大家越來越普遍地認識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抓住事物的本質,是任何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任何違背客觀規律,依據人的主觀思維而盲目進行的行爲註定要失敗,甚至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只要我們抓住了它的根本規律,按照其內在的本質聯繫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就會不斷提高;反之,如果我們背離了其教學規律,其教學效果就會非常差,甚至適得其反,起到負面效果。因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工作也一樣,也必須按照其自自身的客觀規律進行。

1.2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在不同的階段有其特殊的規律

根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人在不同的階段,接收知識的方式方法,認識事物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差異。比如三歲左右的孩子,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識別事物區別的方式。孩子小的時候,對成年人的話,具有極大的信任度。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提高,他們會不斷地對別人的觀點或看法提出質疑,並試圖自己去進行探尋或考察事物的真實規律。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時代不一樣,其成長與發展的規律也會發生變化。大家都普遍感受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學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學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和今天的大學生,他們在許多方面存在着較大差異。特別是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變化,這種年代間的顯著差異,已經從以前以五十年、二十年、十年的區分區間,發展到了今天的五年、二年甚至一年。這些孩子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和社會時代背景下的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的特殊性。

1.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具備特殊的教學規律

在高等學校,通常開設三類主要的課程,一類是屬於事實判斷類的課程,講授的是事物的規律,求真是其主要目的;一類是屬於價值判斷的課程,講授的是事物的價值,求善是其主要目的;還有一類是屬於藝術判斷的課程,講授的是事物的美感,求美是其主要目的。由於三類課程的目的不一樣,因此決定了他們所具備的不同的教學規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則兼而具備上述三類課程的特徵,也就是它既要求學生求真,又要求學生求善,還要學生追求美。因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必定具備特殊的規律,我們只有認真地對它進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這種特殊的規律。

2把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特殊規律的正確途徑

2.1教學目的是把握教學規律的前提

教學目的,是對所有教學工作的方向性的規定。如果離開了教學目的,談論教學工作的規律,就可能南轅北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在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中,不但同專業性的課程相比,有其特殊的目的,就是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其他課程相比,它也有其特殊的使命。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教社政[2005]9號)中,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目的是這樣表述的:“主要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它包含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社會主義法律觀念和解決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三個教學目的,就規定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不是單獨傳授知識的教育、也不是傳授單方面知識的教育,而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知識的傳授也包括道德的修養與法制的實踐;是綜合的既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還包括了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決的教育。

2.2教學內容是把握教學規律的關鍵

根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目的,我們不難發現,其教學內容必定是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對於思想道德教育來說,既包括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如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和價值觀教育;還包括了道德教育的內容。雖然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許多方面存在着大量的聯繫,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規律。我們現在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基本上都採用了相當的方式和方法,其效果在一定程度受肯定會受到影響。比如道德教育,就必須依據個體道德意識的發生機制來進行,這就是它的教學規律的重要依據;思想教育就必須依據思想產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來進行。對於法制教育,也有其獨特的規律,就必須按照法律思維、法律方式來進行。法律思維和道德思維之間,各有其特殊性,教育方式又必然存在着各自的特殊規律。進一步說,道德教育的方式,對於法律教育來說,不一定適用;法律教育的方式,對於道德教育來說,也不一定適用。對於解決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實際問題,其教學內容的涉及面更廣、內容更多,規律更復雜。我們僅從兩個主要的方面來分析,如成長規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長規律教育就必須按照人的成長成才的規律性進行,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人生設計,選擇恰當的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確定可靠的措施和解決不同的困難。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按照人的心理髮展和變化的特殊規律進行。通過這一段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其教學內容具有高度的綜合性,不但涉及的學科領域衆多,其內容也十分廣泛,因此,對其教學規律性的把握,必須緊緊抓住其相關內容的特殊性,試圖超越這些內容尋求至上的教學規律,不但是十分困難的,也是沒有多大實際價值的。在現階段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工作中,是否存在整本教材和各章各節,都基本按照相同的方式方法、相同的教學規律在進行,是我們應該隨時反思的重要問題。

2.3學生實際是把握教學規律的基礎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實際。在前面的論述中,已經提及,同一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學生的同一階段,不同學生的不同環境和時代,都有許許多的不一樣。我們可以進一步舉例來說明這個道理。對於同樣處於現代環境下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在對待《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態度上、學習需求上和努力的程度上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不一樣。有的學生會認爲它是指引自己發展的十分重要的課程,有的學生會認爲它只是考試必須通過的課程,還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會把它當作一門真正的課程。要把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規律,就必須認真地研究學生所處的實際,並根據這種實際去尋求實現教學要求的方式和方法。

綜上所述,由於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特殊規律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特殊規律,要求我們必須把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特殊教學規律。只有緊緊圍繞教學目的、緊緊根據教學內容、緊緊抓住學生實際,並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抓住《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規律,從而更好地做好課程的教學規律,真正體現教學的實效性。

大學思修道德論文2700字範文:《試談大學生提升思想道德修養的必要性》 篇四

摘 要:隨着社會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作爲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對我們每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在學業方面,要不斷加強學習,在思想方面,思想道德修養也是大學生爲人處世的基本要素。現如今,不良的社會風氣危及校園,導致衆多學子迷失方向,糾正這一不良現象任重道遠。學校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之才應負有重要的職責。

關鍵詞:思想道德;社會風氣;公民道德規範

《易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人們經常談論的一句話,也是作爲清華大學校訓的重要話語。它的意思是自然界的運動剛勁有力,相對於此,君子的爲人處世,也應該像天一樣,不斷求得進步,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該增強美德,海納百川,容載萬物。這句古話教會了人們要怎樣做人,要有怎樣的修爲。因此,“厚德載物”便成爲我國文化的精髓要義。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知識給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生活的技巧與本能,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據調查:我國國民年人均閱讀書本爲4.5本,韓國年人均爲11本,法國年人均爲20本,日本年人均爲40本,以色列年人均爲64本。猶太人將讀書看作是“甜如蜜”的事情,每一個小孩出生後不久,他的母親就會讓他們在《聖經》中感受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多讀書,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可以培養我們的智力,讓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面對問題時,能不斷克服困難;而且對一個人塑造良好的性格、培養完整的人格素質、道德修養將產生深遠影響。

一、德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應先從“德”開始。

首先,我們做人要正直、光明磊落。這要求我們對一些“不思進取,自由散漫”的行爲予以堅決摒棄,雖然這類人也能生存,但沒有夢想,就失去了人生方向。其次,做人要重視“仁德”。儒家學說以“仁政”爲治國理政思想,這是儒家學派的最高理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學派的最低層次理想,從這可以看出,言談舉止符合規矩道德規範是仁德的一種體現,仁不是先天存在,而是後天“修身養性”的結果。最後,做人一定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吾日三省吾身,從自身不斷檢驗修養品行,做人重視全面發展。我們經常提及“白富美”這一詞,對其最新解釋爲:“潔身自好爲白,經濟獨立爲富,內外兼修爲美。”那麼,內心完善和外在優秀這就是對自我提升的最好的詮釋。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大學時期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關鍵,也是建立健全人格的關鍵節點。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裏,道德敗壞的問題層出不窮,比如:考試作弊;評獎學金投機取巧;看見摔倒老人不攙扶;看見司機碾過小孩身體不予施救,等等。這些事例在我們身邊經常在上演,我們也在拷問着自己的良心,拷問着社會的道德底線。

歸根結底,由於現在的孩子基本是獨生子女,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資源很豐富,父母不願意讓子女受苦,從小被家人嬌慣,導致整天無所事事,對父母辛苦賺來的錢任意揮霍。現在,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普遍是讓他們上很多興趣班,彈鋼琴、唱歌、跳舞等,抱着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態,最終忽視了對孩子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校園道德缺失尤爲嚴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惡意製造貧困證明評定助學金,等等。

建設和諧的校園,首先要從人格道德開始,建立誠信檔案,處理好學校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其次,校園的安定依靠道德的約束力。誠信是社會進步的基石,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道德規範只有深入民心,才能構建社會和諧的基礎。當然,父母應該爲孩子樹立良好的做人的榜樣,對其做人進行全面的教育,培養健康心態,身心共同發展的孩子纔是社會教育的宗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讓他們通過理論和實踐,認真體會思想道德修養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我們內心會有正確的價值取向,積極主動地自我教育,正確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克服不足,不斷反省自我。

三、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方法

第一,加強課堂中思想道德修養的教育工作。在學校理論課的學習中,應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第一位,從最基礎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深入展開,讓思想修養深入每一位學生心中。在實踐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結合社會中的實例,比如“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甘孜州菊美多吉等這些正面例子,給予學生人生觀的正確引導。而如藥家鑫案件和復旦大學投毒案,則折射了道德思想缺失的事例,也必須從負面的例子來教育學生。

第二,重視校園課餘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牆上設立道德教育專欄,用每週的海報對學生思想素質進行滲透,教導他們公民基本的道德規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學校經常開設學術講座,與著名大師進行互動,不僅對自身道德素質有全方位的提高,而且從中體會道德修養在未來成長成才中的重要性。

第三,樂於見賢思齊。見賢思齊的意思是看見賢人,我們要向他看齊;如果看不見賢人,我們要檢查自身。我們做事要按照道德規範的標準,善於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多爲他人着想。

第四,在生活中鍛鍊自我。道德修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的同時,應該把道德教育提升至新的高度,在同學朋友中互相勉勵,互相監督,促使共同進步。

四、大學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意義

第一,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對於建設和諧社會甚是重要。“美麗中國――五位一體”發展,社會進程也關乎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政治方面,要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經濟方面,要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保證經濟平穩快速增長;文化方面,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生態文明方面,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建設城市溼地保護區等;社會建設方面, 要多考慮民生工程,加強市政建設,爲百姓和諧安定的生活不斷努力。

第二,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精神文明建設中鍛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校園舉辦的活動中,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不斷教會他們處理好人際關係,讓學生從優秀傳統觀念中學到社會公德意識的重要性。作爲新時期的大學生,努力學習,磨鍊自己的意志,成爲德才兼備的大學生纔是我們教育最終的歸宿點。

五、結語

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我們究竟要做什麼樣的人?成爲什麼樣的人才?我們的理想應該切合社會發展,符合我們自己實際需求,應該明確我們身上肩負的社會責任,胸懷大志。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質修養,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也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要求。

參考文獻:

[1]夏偉東。道德的歷史與現實[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陳小平。面對道德衝突[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3]焦國成。公民道德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方鳳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多媒體教學設計的探索[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4,(4):78-81.

思想道德修養論文 篇五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祕書職業的需求日趨增長,對祕書的思想道德修養的要求也日趨提高。然而當前的祕書素質卻參差不齊,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不能與時俱進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道德因素對一個人的事業成敗起着決定性作用,祕書只有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纔是做好祕書工作的根本。

一、加強祕書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性

祕書工作是直接爲領導服務的工作。要向領導及時不斷地提供信息,提供資料,爲領導決策創造條件;要爲領導瞭解情況,掌握工作進程服務;要爲領導想問題,出謀劃策,提出建議;要爲領導節省時間,讓領導用很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多的信息。祕書工作歸納起來,主要應抓好兩個方面即“七個字”,進行“四種幫助”,發揮“三個作用”。“七個字”就是:一方面,對文電的收、發、轉、抄等事務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對事情的管(理)、擬(稿)、調(研)建設性工作。“四種幫助”就是:幫助領導瞭解情況、發現問題、拿出主意、處理問題。“三個作用”就是:起到參謀、助手、顧問作用。在完成上述任務時,要站得高、看得遠,立足領導角度考慮問題,順應歷史潮流,循序漸進,積極穩妥,有效展開。首先,祕書職業道德是祕書工作自身特點的內在要求。祕書工作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特殊職業,自身存在着多方面的特點。特別是機要性,這對祕書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祕書是領導近身工作人員,最瞭解領導的活動,故能掌握一個機關的核心機密。所以,祕書工作是機要工作,要求祕書要有很強的保密觀念。其次,加強祕書的職業道德修養是由祕書工作的發展趨勢決定的。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時代社會的進步發展,對祕書的職業道德要求也更加嚴格和具體。祕書工作已經不再是單向、簡單地體會領導意圖就可以了,而迫切要求祕書自身具有較高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因此,祕書要想在複雜的環境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必須要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和發展。

二、提高祕書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提高祕書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可以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良好的習慣、學習先進、自我激勵等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樹立正確的事業觀。祕書工作是領導機關的中樞神經、聯繫紐帶和溝通橋樑,是各級領導部門不可缺少的工作。每一位祕書工作者,都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牢固樹立“三服務”的思想和愛崗敬業的事業觀。必須堅持學習,不斷充電提高,特別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通過不懈地學習,全面提高素質,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迅速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寫作水平”,切實增強“學習觀察能力、政策運用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管理服務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自管自控能力”,從而達到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

(二)講政治,提高思想性。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考慮的是解決原則問題,然後解決具體問題。堅持解放思想,祕書工作要隨着形勢任務的發展和需求,與時俱進地轉變思想認識,更新觀念,增強活力,以應對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保證工作始終沿着正確和健康的軌道運行。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自己的頭腦,用科學發展觀統攬自己的工作,切實提高工作中的思想政策水平,在起草文電、辦理事情、解決問題時,都力求體現黨的方針政策。堅持加強思想品德、組織紀律和實事求是作風方面的修養,尊敬領導,尊重同事,尊重他人,尊重事實,做到素質強,形象好,作風硬。

(三)認真負責,嚴格要求。把認真負責落實到位。做工作要有幹勁、鑽勁、韌勁,百折不撓,不怕困難;辦事情,敢於動腦,善於動腦。認真負責要體現在辦事情的徹底上。每辦一件事情,都有頭有尾,有交代、有檢查、有結果,做到收到文電必處理,發出文電詢收到,呈送請示催批發,傳達佈置查結果,領導交辦有迴音,出現問題要報告,件件事情有着落。嚴格要求,就是有成績不自滿,有問題不放過,對自己好的方面要發揚,不足的就克服。對下面,有好的就表揚、鼓勵,不足的督促改進,錯誤的批評,並幫助糾正。綜上所述,構建社會主義祕書職業道德體系這棟大廈,亟須國家、社會、祕書人員各方的共同努力,當然要提高祕書的職業道德素養,也絕非短期所能奏效的,必須羣策羣力,集思廣益,共同持之以恆地爲之添磚加瓦 。

思修論文 篇六

一、討論教學法

課堂討論以全班或小組爲單位,討論結束後推選若干代表發言、交流,教師結合同學們的發言作出提高性點評和啓發性總結,以達到幫助同學們提高思想覺悟和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例如“請同學們討論,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爲什麼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你認爲做一名忠誠的愛國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請同學們聯繫自身的實際,談一談大學生如何用實際行動維護法律權威?”等等。

二、專題講座教學法

適時開辦講座,對社會焦點或者有必要深刻剖析探討的問題開展專題輔導與教學。例如邀請出自本校的成功校友舉辦主題爲“怎樣的人生追求才有價值”的講座,並與同學們開展互動,交流心得。通過專題講座,進一步引導同學們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珍惜大學生活,刻苦鑽研,勤於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走與人民羣衆、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以上教學方法,在思政課教學中較爲普遍,最終是爲了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當然,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開拓創新是發展進步的不竭源泉,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方法需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融入藝術教育的建議和舉措

民族樂器葫蘆絲演奏時音質優美、動聽,略帶鼻音,猶如抖動絲綢般飄逸、輕柔,有“東方薩克斯”的美譽,是民族民間音樂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

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中國精神”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引導同學們深刻認識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指導大學生自覺繼承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弘揚中國精神,用實際行動做一名忠誠的愛國者。在講授“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同學們明確愛國主義的含義,還要引導同學們明確愛國就要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愛自己的國家。教學中,教師可用葫蘆絲爲同學們演奏名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並向同學們介紹美麗富饒的德宏、西雙版納以及在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勤勞、勇敢的傣族人民……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僅能深刻地理解與把握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同時其文化藝術素養也會得到提高。

教材第三章第二節“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教學目的是引導同學們深刻認識,人生的意義需要從人生價值的角度進行審視和評價,指導同學們找到對生活意義的正確答案,自覺向着選定的目標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在講授“人生價值的標準與評價”這一主題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同學們正確把握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辯證關係的基礎上,可用葫蘆絲爲同學們演奏名曲《軍港之夜》,並向同學們介紹歌曲《軍港之夜》的歌詞大意,解析海軍戰士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懷,引導同學們深刻理解勞動以及通過勞動對社會和他人作出的貢獻,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普遍標準。激勵同學們把個人的奮鬥志向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自覺把個人的“小我”融入國家和集體的“大我”之中,樹立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自身成才而發憤學習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維護和實現國家與人民利益的過程中創造個人的輝煌人生。

教材第七章第三節“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主要教學目的是引導同學們深刻認識從戀愛到締結婚姻和建立家庭,是人生需要經歷的階段。大學生正值青春韶華,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遵守相關的道德與法律規範,處理好複雜的感情和人際關係,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在講授“愛情真諦”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用葫蘆絲爲同學們演奏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創作的《婚誓》,並向同學們介紹歌曲《婚誓》的歌詞大意,解析真心相愛的戀人間的真摯感情,在此基礎上指導同學們深刻認識愛情的科學含義,把握戀愛中的道德規範,處理好戀愛與學習、戀愛與關心集體、戀愛與關愛他人和社會的關係,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總而言之,教學是一門藝術。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做好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工作,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做到寓教於樂,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成長提高,這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更是素質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