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多篇中美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通用多篇

多篇中美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通用多篇

2017年中美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 篇一

回顧50多年來中國的對美政策和中美關係的歷史,兩國關係發展可謂沐雨經風、曲折迂迴、恩怨交加。既飽含相互鬥爭、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對平穩的一面。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對亞洲和世界局勢都負有重大責任。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美之間在許多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重大問題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廣泛的合作基礎,中美經濟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中美兩國關係發展深受世界總體形勢、各自國內政治文化因素以及臺灣、人權、經貿等問題的牽制和影響。中美之間也存在許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視,採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徑,推動雙方關係平穩向前發展的。在美國新政府任內,中美關係總體趨勢仍可望是積極的。只要中美雙方能夠站在歷史的高度,用戰略的眼光來處理中美關係,在中美3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審視和處理臺灣問題,中美關係就會沿着健康的軌道順利前進。

目前中美關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人權問題

一方面,美國爲了穩固自己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領導位置,與要爲其代言,即向別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推銷其人權理論,美國當權者這也需要以此來獲得國內民衆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國出於自己立場已的考慮,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國的合作,有不得不忽略中國的問題,拖延時間以換得中國得支持。

二,貿易逆差

造成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內因,相對於外因,內引起主導作用。這個內因,除了“過度消費引起過度進口”以外,還與“美國的市場不夠開放和出口不足”有關。第一,面對全球產業結構和全球市場格局的變化,美國沒有主動調整過時的貿易戰略和政策。第二,面對全球浪潮,美國“害怕與貧窮國家競爭。第三,美聯儲在較長時期內實行通貨膨脹性貨幣政策。第四,美國用超額發行的美元紙幣大量購買囤積石油和其他稀缺程度較高的物質,加劇了內外需失衡。第五,無節制的對外戰爭和全球擴張使得美國政府的公共開支不斷膨脹。

三,臺灣問題

臺灣問題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牽一髮動全身,是我們最重要的外交事務,也是最重要的戰略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妥善處理好臺灣問題。中國的統一問題,本是中國人自己的事務,但是,外交政策必須基於現實主義。無論承認與否,臺灣問題受諸多

國際因素的制約,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美國。美國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將臺灣划進美日聯合防禦範圍,但從其模糊描述的背後不難看出,中國臺灣早就是美國窺視以久的土地。

在當今世界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背景下,中美兩國對彼此關係如何定位意義重大。胡錦濤同志多次表示,“中美關係的意義和影響遠遠超出雙邊範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今年初剛走馬上任便聲言:“中美關係決定了21世紀的國際關係是對抗的,還是和平的。”奧巴馬也一再強調:“美中關係將塑造21世紀。”

近年來,中美關係中的合作關係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中美關係的發展越來越和諧。美國是當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世界舞臺居於權力中心。從中國建國以來,美國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國,企圖通過經濟、軍事、外交等手段阻礙中國經濟發展,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尤其在近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爲其他國家所震驚,而中國本身所擁有的龐大的市場,又成爲了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依託平臺。在這樣一個爲諸多國家眼紅的平臺上,中國的經濟將會持續、高速的增長將是不爭的事實。而隨着經濟的增長,中國的軍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飛猛進。這一切迫使美國不得不將中國作爲阻礙其在實現全球霸權主義統治的一個強勁的對手。中美關係非常複雜,必須處理好。中國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

儘管中美關係面臨着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但並不意味着中美會爆發全面對抗,專家們認爲六大因素決定了雙邊關係將繼續向前發展:一是兩國領導人都十分重視雙邊關係;二是雙方存在許多共同利益;三是兩國間解決問題的機制比以前好,目前存在數十個部長級對話機制;四是中美力量發生變化,美國不再能夠單方面定義美中關係;五是在最敏感的臺灣問題上,其可控性比以前大大增強;六是在反恐和朝核等問題上,沒有中國的合作,美國無法獨立解決這些問題。

總體來說,中美關係兩國利益互相滲透,以及雙方在全球問題上互相依賴,個別爭端一般不會影響中美關係的大框架,因此中美關係將始終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目前中美之間的關係從一個比較簡單的形態向比較複雜的形態發育,就如同一棵樹由單一的樹幹向多枝多杈的大樹發展,並可能日漸走向成熟。

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和美國的合作。可以預見,中美利益交織將越來越緊,兩國合作將不斷取得進展,但同時必須正視雙方分歧矛盾。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言,“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雙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關鍵是要尊重和照顧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首先需要確立戰略互信,需要兩國政治家“有足夠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共同努力,增進了解,擴大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從而把中美關係推上新的水平。“中方願同美方一道推動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更好地造福

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胡錦濤同志所表達的不僅是中國的意願,也是世界的期待。

作爲一名中國人,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同樣也希望中美關係能穩定和諧的發展,促進兩國的進步。同樣我們也希望祖國發展的更加繁榮昌盛。

2017中美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 篇二

楊潔篪說,兩國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是雙方着眼世情國情以及中美關係未來發展達成的重要共識,體現了中美兩國不走歷史上大國衝突老路、開創大國關係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歷史擔當。

正如指出的,中美都是對世界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理應在處理大國關係方面發揮示範作用。奧巴馬總統表示,美國歡迎中國作爲一個大國繼續和平發展;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不僅對中國有利,對美國、對世界也有利。美國希望同中國保持強有力的合作關係,做平等的夥伴。

關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在會晤中用三句話作了精闢概括:

一是不衝突、不對抗。就是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堅持做夥伴、不做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衝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鑑,共同進步。

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關於如何將新型大國關係的精神貫徹到中美關係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四點建議:一要提升對話互信新水平,把兩國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場合會晤的做法機制化,用好現有90多個政府間對話溝通機制。二要開創務實合作新局面,美方應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等問題上採取積極步驟,推動兩國貿易和投資結構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三要建立大國互動新模式,雙方應在朝鮮半島局勢、阿富汗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和配合,加強在打擊海盜、跨國犯罪、維和、減災防災、網絡安全、氣候變化、太空安全等領域合作。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辦法,積極構建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適應的新型軍事關係。奧巴馬總統對此作出了積極反應,表示美方高度重視美中關係,願在互利互尊基礎上與中方構建國與國之間新的合作模式,並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宣示出中國領導人從歷史和現實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體現出中國領導人決心打破大國衝突對抗的傳統規律、開創大國關係發展新模式的政治擔當。

指出:“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如何正確認識、妥善處理,並維護髮展大國之間的關係,是對大國領導人戰略眼光、政治智慧、外交手法的挑戰和檢驗。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更是一項前無古人、後啓來者的事業,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需要大國領導人去開拓創新。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都期望大國領導人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導引大國關係不偏離合作多贏的大道。

中美兩國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兩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佔世界五分之一。近年來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喜憂參半。一方面,中美高層會晤往來持續不斷,各層次對話交流不斷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新能源開發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推進。雙方經貿關係持續穩步發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在敘利亞化武危機、伊朗核談判、朝核等國際問題中雙方也進行了良好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爲中美關係薄弱環節的兩軍關係得到顯著改善。兩國防長和總參謀長實現互訪;去年、今年中美兩軍多次舉行聯演聯訓,中美軍事關係的改善,促進了雙方的理解與信任。

而另一方面,中美關係也出現一些波折。自去年年底以來,美國在涉及中國與一些鄰國的領土爭端問題上,無視歷史與事實,對挑起事端的某些國家一味偏袒。此外,美國司法部以所謂網絡竊密罪名起訴中國軍人,貿易監管部門對中國產品實施密集的“雙反”調查和制裁,一些議員政客和軍方人士在公開場合對中方進行無理攻擊等等,爲中美關係增添了種種不和諧的聲音。事實上,正如有評論所說的那樣:有些國家正是因爲把寶壓在相信中美終將攤牌上,纔會使出一些利令智昏的招術。

2017論中美關係論文範文二:中美關係論文 篇三

摘要:中美關係是自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60年來,中美關係跌宕起伏。從敵對到和解再到戰略合作,中美關係走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如今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美國則是全球頭號發達國家,利益交匯是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回顧歷史,中美關係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展望未來,中美之間的競爭仍不可避免,但不會是兩敗俱傷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如何處理好各個方面的矛盾,努力實現合作共贏纔是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的發展之道。

關鍵詞:中美關係 歷史與現狀 合作共贏

正文:60年甲子一輪迴,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了。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則一直左右着新中國發展的前進方向。選擇這個視角來看待中美關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這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的影響。該電視劇講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國共兩黨的地下鬥爭,而美國則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篇論文,就從這段歷史開始談起吧。

日本投降後,中國內戰爆發。美國表面上派出馬歇爾將軍和國共雙方代表組成協調小組,調停國共兩黨的矛盾。由於國黨走的是資本主義路線,且當時國民黨是當時的合法政府,美國當局決定扶植蔣介石領導的政府。但由於蔣介石專制獨裁搞得民心渙散,而共產黨選擇了民主路線救中國,這其實與美國的基本理念相符合,所以美國也並沒有全身心投入的幫助國民政府,僅僅是以經濟上的援助爲主。國共內戰時的美國頗有種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

中美關係從中美建交開始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而蘇聯則日漸衰落最終走向解體的厄運。90年代,美國陷入了戰勝蘇聯的喜悅之中,此時的國際形勢是一超多強,美國一家獨大,並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裏。而中國則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這段時間美國的態度在科索沃戰爭中就有所體現。在科索沃戰爭中,美國公然的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如此的蠻橫激發了中國國內的大規模反美浪潮。由此可見當時的美國並沒有把中國當成是自己的對手。

然而情況進入千禧年後似乎發生了變化,隨着中國申奧成功加入WTO,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如果說之前作爲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是大國,那麼現在還要加上一個強國的名號了。中國日益成爲美國的頭號對手。而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又變得更加複雜。

一方面,伴隨着中國的日益強大,美國開始對中國變得警惕。美國害怕中國的崛起會給美國的稱霸帶來衝擊和影響,於是美國開始想方設法的阻止中國的發展。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宣稱中國的崛起是對他們的威脅,蓄意誇大中國的國家實力,使得各個國家對中國敬而遠之。

美國爲了制約中國,想盡一切辦法干預中國參與的國際事務以及與中國有關的一切問題。比如在臺灣問題上,雖然美國一直宣稱只有一箇中國的原則,但是美國卻一再堅持對臺出售軍火,並暗中資助臺灣政府,其目的不言而喻。同時美國還暗中自助與中國有矛盾或衝突的國家。日本和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爭的不可開交,而日本恰恰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在釣魚島問題的立場上一直態度曖昧,其用意在於混淆視聽,攪亂中國的局勢。

在軍事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集中了美國的精銳力量,意圖在海上封鎖中國。利用在盟國的土地上建立的軍事基地形成三大島鏈的封鎖體系。同時在南海地區,菲律賓等國均是美國的盟友。依靠美國的支持,菲律賓的國不斷向中國挑釁並製造摩擦。

而另一方面,美國又不得不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國如今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年經濟增長率超過7%,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這個全球經濟的引擎左右着世界經濟局勢。同時中國作爲世界工廠,向全球出售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也對中國的產品產生了嚴重的依賴。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債權國,其頭號債主就是中國。除了經濟方面,雙方在許多國際事務上諸如反恐問題等要通力協作,才能完成目標。

正是因爲這種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情況,才造成美國對我國政策的曖昧不明、搖擺不定。

美國利用日本、臺灣及疆獨、藏獨分子來牽制中國,通過外交手段對中國周邊國家進行勢力滲透,形成包圍圈虎視眈眈;另一方面,從其對待大陸與臺灣問題的態度—主張不分離不同意也可以看出,美國最希望的狀態不是絕對的勢力偏向,而是尋求各方力量的平衡。這也與歷史上的中美關係可以看出,雙方相爭,美國纔好坐收漁翁之利。美國的意圖是爲其重返東亞、稱霸全球掃除障礙。 那麼中國應當如何應對美方的挑戰呢?中國一直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在面對主權問題和國家戰略發展問題時,我們決不能退縮,也不能忍讓。而對於美國,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消除矛盾,爭取實現合作共贏。在堅持原則的同時積極尋求合作,這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處理好當今中美關係的不二法則。

2017論中美關係論文範文一:中美關係 篇四

內容摘要:

中國與美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建交,建交後冷戰的來臨使中美之間的關係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戰時期美對華進行所謂經濟制栽,隨着蘇聯的解體冷戰結束,對美略有回溫,兩國的外交只限於經濟之間交之後我國同美國產生多次的摩擦根據黨的三代領導人集審時度勢積極謀求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針爲特徵的新大國關係,主張國與國之間應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尋求共同利益的會合點,擴大互利合作,共同對付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堅持對話不高對抗,從雙方長遠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局出發妥善解決彼此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我國同美國的外交在曲折中發展

關鍵詞:經濟封鎖 曲折中發展 互利互惠 世界格局 多極化

我國自建國以來國力在不斷加強,然餓而一國家綜合實力的家強比頂會觸及到其他大國的利益,而我國強大的人民力量粉碎了資本主義大國要把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扼殺在搖籃的企圖,於是合理的搞好和我國的外交,便成爲這些國家的唯一的途徑而中美的外交歷史便是有個很好的例證

我國從建國開始便開始了漫長的外交之路,1953年中國在朝鮮和美國爲首的聯合軍,展開了爲期三年的戰鬥最後以我志願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而告終。這次戰爭徹底粉碎了美國等國家妄圖以朝鮮爲跳臺侵略中國的意圖。但在以後的幾年里美國依靠起強大的資本在中國的經濟和外交等領域頻頻施加壓力,只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纔有所好轉,毛澤東在會見美國乒乓球對使說如果尼克松來中國我還是願意和他談的,次年尼克松訪華,雙方一在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1973年中國和美國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而此時的建交是迫於國際的新形式和兩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兩國的建交僅僅限於領導人的互訪和經濟之間的往來,中美的建交對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化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國同美國之間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爲兩國的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

在中美建交後的不久世界陷入冷戰狀態美國對華進行經濟封鎖,給兩國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打擊,對當時我國剛開始的改革開放並不利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着冷戰的結束世界多極化的格局形成,中美外交再度恢復對我國引進來的政策有積極的意義

根據黨的三代領導人集審時度勢積極謀求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針爲特徵的新大國關係,主張國與國之間應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尋求共同利益的會合點,擴大互利合作,共同對付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堅持對話不高對抗,從雙方長遠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局出發妥善解決彼此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

按照這些原則,我國與世界主要大國不斷得到新改善和發展。在中美關係上,按照對美工作方針推動中美關係總體上保持發展勢頭。貫徹江澤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擴大合作,減少麻煩,不搞對抗的原則,使兩國關係在曲折中發展,保持相對穩定。1997年和1998年江澤民與克林頓總統成功互訪。兩國領導人決定共同致力於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1999年11月中美雙方達成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2001年美國正式宣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長期阻礙中美關係發展的對華最惠國待遇年度審議問題宣告解決。2002年10月江澤民成功訪美,進一步推動中美關係。目前,美國是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科技,文化人員等其他各方面聯繫不斷髮展。

在努力發展對美關係的同時,我國對美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行爲作出了堅決迴應。建國初期,美對我國領空多次侵犯,我國軍隊共擊落u2偵察機達4架之多。1999年5月7日美國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重大傷亡。2001年4月,戰機在我國領空與我國戰機相撞,造成我方機毀人亡。2006年4月7日,吳儀與美國高層商務部長埃文思和貿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第15屆中美商貿聯合會議,共同商議中國對美傾銷事件等其他對華商貿政策。

談到中美關係就不得不談到當今的熱門臺灣問題。美國曾一度重審一箇中國政策,但卻多次未經中國政府同意,私自對臺出售武器,美國再三的阻撓臺灣的和平統一,而對大陸卻一度重申一箇中國政策美國的意圖很明顯是想保持這一狀況從向臺灣進口武器上謀取經濟利益,和阻礙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於美國這一做法深深的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對於中美兩國的經濟和外交是不利的,緊接着在2007年11月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向香港提出靠岸請求,美國航空母艦羣有史以來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規模的集結,在臺灣問題日益緊張化的今天,未曾不是一種挑釁,和威脅面對如此的行爲只會激起中國人民的牴觸情緒是美國的不當外交

我國現階段同美國的外交僅僅保持在經濟和反恐問題上,至今並沒有戰略問題上的合作這對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是不利的,總之我國同美國的外交發展在曲折中發展,這同美國和我國不同時期的當局領導人,當時的國際形式是分不開的,在中美關係上,按照對美工作方針推動中美關係總體上保持發展勢頭。貫徹江澤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擴大合作,減少麻煩,不搞對抗的原則,使兩國關係在曲折中發展,保持相對穩定。努力建設戰略伙伴關係是我國同美國外交的努力點,中美關係回朝着更友好,更和諧的方向發展。

相關信息來源:

中國對外關係論文網

《黨的十六大對外關係總結》

2017年中美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 篇五

《中美關係的歷史與現狀分析》

摘要:中美關係是自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60年來,中美關係跌宕起伏。從敵對到和解再到戰略合作,中美關係走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如今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美國則是全球頭號發達國家,利益交匯是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回顧歷史,中美關係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展望未來,中美之間的競爭仍不可避免,但不會是兩敗俱傷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如何處理好各個方面的矛盾,努力實現合作共贏纔是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的發展之道。

關鍵詞:中美關係 歷史與現狀 合作共贏

正文:60年甲子一輪迴,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了。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則一直左右着新中國發展的前進方向。選擇這個視角來看待中美關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這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的影響。該電視劇講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國共兩黨的地下鬥爭,而美國則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篇論文,就從這段歷史開始談起吧。

日本投降後,中國內戰爆發。美國表面上派出馬歇爾將軍和國共雙方代表組成協調小組,調停國共兩黨的矛盾。由於國黨走的是資本主義路線,且當時國民黨是當時的合法政府,美國當局決定扶植蔣介石領導的政府。但由於蔣介石專制獨裁搞得民心渙散,而共產黨選擇了民主路線救中國,這其實與美國的基本理念相符合,所以美國也並沒有全身心投入的幫助國民政府,僅僅是以經濟上的援助爲主。國共內戰時的美國頗有種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

可惜國民黨的敗軍之勢兵敗如山倒,早已是扶不起的阿斗。縱然有美國人的經濟援助,也逃不脫敗北的命運。新中國成立後,中美關係拉開了新的篇章。當時中國剛剛從黑暗中走出來,一切的經濟建設都是空白,而當時的國際大背景正是美蘇兩強爭霸之際,中國站在了共產主義的陣營中。美國出於冷戰時期反蘇反共的戰略,在把主要矛頭對準蘇聯同時,也對中國進行遏制和封鎖。對華政策雖然有時友好,但是更多是遏制和對抗。七十年代,隨着中蘇關係逐漸惡化,美國開始與這個遙遠的東方文明古國接觸,72年國務卿助理基辛格訪華拉開了中美建交的序幕,中美關係由對立走向緩和。1979年1月1號,中美正式建交。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國內,改革開放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可見中美關係與經濟的發展與改革是密切相關的。

中美關係從中美建交開始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而蘇聯則日漸衰落最終走向解體的厄運。90年代,美國陷入了戰勝蘇聯的喜悅之中,此時的國際形勢是一超多強,美國一家獨大,並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裏。而中國則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這段時間美國的態度在科索沃戰爭中就有所體現。在科索沃戰爭中,美國公然的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如此的蠻橫激發了中國國內的大規模反美浪潮。由此可見當時的美國並沒有把中國當成是自己的對手。

然而情況進入千禧年後似乎發生了變化,隨着中國申奧成功加入WTO,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如果說之前作爲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是大國,那麼現在還要加上一個強國的名號了。中國日益成爲美國的頭號對手。而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又變得更加複雜。

一方面,伴隨着中國的日益強大,美國開始對中國變得警惕。美國害怕中國的崛起會給美國的稱霸帶來衝擊和影響,於是美國開始想方設法的阻止中國的發展。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宣稱中國的崛起是對他們的威脅,蓄意誇大中國的國家實力,使得各個國家對中國敬而遠之。

美國爲了制約中國,想盡一切辦法干預中國參與的國際事務以及與中國有關的一切問題。比如在臺灣問題上,雖然美國一直宣稱只有一箇中國的原則,但是美國卻一再堅持對臺出售軍火,並暗中資助臺灣政府,其目的不言而喻。同時美國還暗中自助與中國有矛盾或衝突的國家。日本和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爭的不可開交,而日本恰恰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在釣魚島問題的立場上一直態度曖昧,其用意在於混淆視聽,攪亂中國的局勢。

在軍事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集中了美國的精銳力量,意圖在海上封鎖中國。利用在盟國的土地上建立的軍事基地形成三大島鏈的封鎖體系。同時在南海地區,菲律賓等國均是美國的盟友。依靠美國的支持,菲律賓的國不斷向中國挑釁並製造摩擦。

而另一方面,美國又不得不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國如今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年經濟增長率超過7%,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這個全球經濟的引擎左右着世界經濟局勢。同時中國作爲世界工廠,向全球出售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也對中國的產品產生了嚴重的依賴。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債權國,其頭號債主就是中國。除了經濟方面,雙方在許多國際事務上諸如反恐問題等要通力協作,才能完成目標。

正是因爲這種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情況,才造成美國對我國政策的曖昧不明、搖擺不定。

美國利用日本、臺灣及疆獨、藏獨分子來牽制中國,通過外交手段對中國周邊國家進行勢力滲透,形成包圍圈虎視眈眈;另一方面,從其對待大陸與臺灣問題的態度—主張不分離不同意也可以看出,美國最希望的狀態不是絕對的勢力偏向,而是尋求各方力量的平衡。這也與歷史上的中美關係可以看出,雙方相爭,美國纔好坐收漁翁之利。美國的意圖是爲其重返東亞、稱霸全球掃除障礙。 那麼中國應當如何應對美方的挑戰呢?中國一直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在面對主權問題和國家戰略發展問題時,我們決不能退縮,也不能忍讓。而對於美國,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消除矛盾,爭取實現合作共贏。在堅持原則的同時積極尋求合作,這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處理好當今中美關係的不二法則。

參考文獻:

1、袁鵬 《論中美關係未來發展的空間》 現代國際關係 2005(04)

2、潘銳 《中美經貿關係:發展與挑戰》 世界經濟研究 2003(12)

3、邱苗 《奧巴馬執政以來的中美關係研究》 山東師範大學 2014

4、孫哲 《亞太戰略變局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北京:時事出版社 2012

5、王鴻剛 《大變局下的中美關係與中美戰略博弈》 現代國際關係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