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明辨性思維導論期末論文

題目名稱:習得並應用明辨性思維

明辨性思維導論期末論文

學院名稱:

班 級:

學 號: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2021年 12 月01日

一、摘要

明辨性思維的幾大要素,明確指出了從“學”到“習”這個過程裏的幾個重要步驟:“博學,通達地學習、廣泛的學習,這是吸收知識的過程;審問,審慎地探問、深入地追問,這是答疑解惑的過程;慎思,謹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這是遴選消化的過程;明辨,明晰地分辨、明確地判別,這是擇定結果的過程。

對於當今時代,對於我們來說,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其中,“明辨”是關係到“總鑰匙”和“大方向”的關鍵,只有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人生才能選對路、走正路。

“明辨”,是三觀重要內容之一。“明辨”也不等於非黑即白的批判對錯,是非不是絕對的、機械的,要就事論事、審時度勢。

只有通過學習不斷地增廣見聞,才能提高認識、正確抉擇。

一個人是非觀的偏差,通常由於缺少深入細緻的思考所導致。學會明辨,首先要破除懶人思維,凡事多問爲什麼,多琢磨,只有建立在充分思考基礎上的結論纔可靠。

很多時候,造成人們看不清、辨不明的原因是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破除思維固化,擷取有效信息,需要學會對照、比較、鑑別。

通過明辨,既要明瞭是非,也要指導行爲和實踐。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實踐對於知識的重要性。

二、關鍵詞:明辨性思維,三觀,教育,創造性

三、正文

習得並應用明辨性思維

“明辨性思維”,一個對曾經的我來說極爲陌生的詞彙,卻在本學期的系統性學習下,我的思維方式中“安了家”,並幫助着我辨明真相,看清事物的本質,在生活學習中撥雲見霧,啓思明智。

“明辨性思維”,古已有之,國學經典《中庸》有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段話言明瞭明辨性思維的幾大要素,明確指出了從“學”到“習”這個過程裏的幾個重要步驟:“博學,通達地學習、廣泛的學習,這是吸收知識的過程;審問,審慎地探問、深入地追問,這是答疑解惑的過程;慎思,謹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這是遴選消化的過程;明辨,明晰地分辨、明確地判別,這是擇定結果的過程。”只要明確每一步需要做什麼並認真謹慎、確保正確的執行,以期達到認知的步步飛躍,從而逐漸掌握多種經驗,形成真理,指導實踐。

而對於當今時代,對於我們來說,又需要怎樣去牢固掌握,正確地應用“明辨性思維”呢?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廣大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其中,“明辨”是關係到“總鑰匙”和“大方向”的關鍵,只有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人生才能選對路、走正路。”這殷殷教誨仍在耳邊迴響,“明辨”的地脈也在春聲中復甦壯大,一往無前。

“明辨”,是三觀重要內容之一。假如用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來說的話,“三觀”是內容,是非觀念則是“三觀”基礎上用來判斷事物的形式;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處於既黑又白,黑白相互依存的狀態。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使其趨於平衡。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沒有純粹黑暗的事,沒有純粹純淨、光明的事物。“明辨”也不等於非黑即白的批判對錯,是非不是絕對的、機械的,要就事論事、審時度勢,得到的經驗要能夠指導實踐。那麼就可以說,學是明辨的基礎,思是明辨的過程,鑑是明辨的方法,行是明辨的深化。做好了明辨這門功課,青年人就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的立場和矢志不渝的信念。

古人講:“多聞而擇,多見而識”,只有通過學習不斷地增廣見聞,才能提高認識、正確抉擇。大學生要以學爲主,兼學別樣,高校要把樹立良好的學風擺在突出位置,鼓勵青年學子勤學、苦學、真學、博學。一是學理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將反映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三個自信”;二是學經典,通過對經典的學習,可以從整體上以觀其要、以窺其徑,達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學歷史,歷史不是先知,卻是很好的嚮導,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認真學習人類文明史,學習中國歷史,學習了近代以來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史。

一個人是非觀的偏差,通常由於缺少深入細緻的思考所導致。因此,學會明辨,首先要破除懶人思維,凡事要多問個爲什麼,多琢磨三分,只有建立在充分思考基礎上的結論纔是站得住腳的。“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只有善於思考,善於提出問題,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明辨是非。高校應特別注重啓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強思維能力訓練,將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轉變爲掌握方法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變灌輸式教育爲啓發引導式教育,增強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氛圍;重視第二課堂建設,通過開放式的論壇講座等活動,讓學生充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培養以問題爲導向的創新意識,“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尊重和愛護學生每一點思考的火花。

很多時候,造成人們看不清、辨不明的原因是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破除思維固化,擷取有效信息,需要學會對照、比較、鑑別,古人言:“君子有三鑑:鑑乎古,鑑乎人,鑑乎鏡”,要做到明辨,就要在“鑑”字上下功夫。高校在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候,加強對青年學生進行方法論引導尤爲必要。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引導青年學生堅持從事實從發,把握本質與主流,積極追求真理;應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謬誤,是非判斷離不開其所處的環境、時代和條件,因此做到明辨就是在變動中把握方向,既要有堅持的原則和底線,也不能機械僵化。

通過明辨,既要明瞭是非,也要指導行爲和實踐。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實踐對於知識的重要性,所謂“知行合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豐富的實踐反過來也能提升人們明辨的能力。因此,高校應當爲青年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搭建實踐平臺。通過開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題的黨團日活動、座談交流、參觀尋訪、新媒體互動等,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創新社會實踐形式,積極鼓勵並創造條件讓青年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書齋、走出校門,立足所學,腳踏實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爲實現中國夢作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貢獻。

學會了批判新思維,第一,有助於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創新,有助於發現問題,我們要經常用另樣的方式來討論自己生活的的方式與方法,在睡前反思,想想自己今天的生活有沒有意義等。提出好的問題,就是完成實驗的一半,科學起源於問題!第二,批判性思維有助於構想多種解決方案,發散性思:例如頭腦風暴法和奧斯本法則。第三,批判性思維有助於適時做出改變和調整,從而使計劃,產品更加完美。第四,某些領域或方面有特殊需要,但尚沒有與之配套的相關產品,就需要開發出滿足消費者的特殊需要,並之配套的相關產品,開闢出新的市場。第五,批判性思維有助於培養思維和知識的生產者和創造者,而不只是思想和知識的使用者和消費者,由此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第六,批判性思維有助於培養公共說理的習慣,建立公共話語邏輯,從而不斷使人和社會理性化。

四、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來自光明網

[2] 《批判性思維(明辨思維)的方法論(上)》來自簡書

[3] 《批判性思維與中國教育的“創新性發展”》來自澳門科技大學王語桐

[4] 《人民日報青年觀:做好明辨這門功課》來自陳寶劍

[5] 《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來自習近平總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