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馬克思理論論文(多篇)

馬克思理論論文(多篇)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論文 篇一

論文摘要:和諧人格是大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標,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爲原則,優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發揮其人格塑造功能,是培育大學生和諧人格的有效途徑。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以人格的和諧爲個體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諧社會’不僅是指一個社會生活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們精神心理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寧靜”。因此,和諧人格就成爲大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標。

一、和諧人格—大學生人格教育的目標

“人格”一詞的內涵非常豐富,是一個關涉心理學、法學、倫理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範疇。《現代漢語詞典》對它作了如下三種解釋:一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質;三是指人作爲權利、義務的主體資格。可見,心理學上的人格強調個體的結構性要素的協調,關注的是人的規格、結構;倫理學上的人格揭示“人是什麼”,關注的是人應當如何做人,即人作爲萬物之靈的德性;法學上的人格是以研究人的資格爲基本內容,關注的是人的權利與義務。所以,和諧人格在心理學角度上就是指構成個體心理的各個因素,如需要、動機、信念、性格和氣質等都協調統一,諸如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相互平衡,向健康方向發展的心理人格;在倫理學角度上就是指個體的行爲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規範與價值取向,具有社會認可的道德品質和道德選擇能力的高尚道德人格;在法學角度上則強調個體自覺養成法律意識,遵守法律規範,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是一種理性的法律人格。馬克思主義認爲,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從社會學上的人格範疇看,和諧人格又表現爲一種“社會關係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關係的完整與和睦。

由此,所謂和諧人格就是指構成人格的理性與非理性、思維與情感、信念與行爲等相互平衡、相互協調,自我調控機制完善,是個體自我身心的和諧發展,是個體品德、認識、情感、意志等的和諧發展,是個體社會關係的豐富與協調。和諧人格的基本特徵是用理性主導非理性、融個體性於社會性、寓創新性於獨立性、實現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有了這種和諧人格,個體就能在思想和行動上形成穩定的、持久的、和諧的傾向性特徵,從而正確地認識人的身與心、自然性和社會性的關係,實現個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統一。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對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有正確的認識,在人際關係中堅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友愛的原則;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愛崗敬業、努力進取,關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把個人的生存發展與祖國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對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有正確的認識,理性科學地對待自然環境。

和諧人格是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而大學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因而和諧人格理所當然地成爲大學生的重要培養目標。然而,當今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加速時期,多種價值觀念並存,各種利益矛盾突出,這對當代大學生的和諧人格塑造形成了很大的衝擊,造成大學生人格發展的諸多不和諧現象。具體來說,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失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身心發展不和諧,表現爲或心理壓力大,廢寢忘食,超負荷運轉;或對大學的學習生活茫然,得過且過,缺乏鑽研精神;或消極悲觀,不思進取,沉迷網絡,喪失自尊與自信,嚴重者健康狀況下降、行爲失範,甚至違法犯罪、自殺輕生。二是德智發展不和諧,表現爲只重工具性知識,輕視人文素質,理想淡漠,缺乏精神追求;道德滑坡,課堂上打磕睡、玩手機;誠信缺失,在考試、申請助學貸款、求職等方面弄虛作假;媚富鄙窮,攀比吃、喝、玩、樂、用,手機、電腦、數碼相機、遊戲機成爲大學生們人學時追求的基本四大件。三是人際交往不和諧,表現爲價值判斷以自我爲中心,單純強調競爭,排斥合作,甚至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單化爲等價交換關係,交往的目的性過強,忽視他人、集體和社會需要,缺乏社會責任感,缺少對他人的關心,導致交際困難。近年來大學生中不斷出現的人格缺陷與裂變事件,如馬加爵事件、各種大學生自殺事件等,已經讓和諧人格培育成爲教育者們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大學生和諧人格的形成,離不開內在的自我完善,也離不開外在的人格教育。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理論素養,促進其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幫助其提高應對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高校培育大學生和諧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如何通過優化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這門課的人格培育功能,是每一名“原理”課教師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

二、整體性—“原理”課教學優化的原則

近年來,作爲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正在被“馬克思主義無用論”消解其在大學生人格塑造中本應發揮的重要作用。而對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自覺或不自覺的肢解,導致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曲解或誤解,則使這種現象更加惡化。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的分門別類的研究、刻意製造的馬克思主義內部的各種對立、將馬克思主義分割爲革命的和建設的兩個獨立部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進行片面或錯誤的解釋等,都破壞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妨礙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使“原理”課的人格培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難以發揮。因而,進行“原理”課的教學優化,首先要遵循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原則。

從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過程看,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整體性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爲研究哲學而研究哲學、爲研究經濟學而研究經濟學,馬克思、恩格斯研究哲學、經濟學以及其他科學的目的,都是爲“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服務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爲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的方法論基石,論證了共產主義的本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論證了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而科學社會主義則論證了共產主義的實踐規律或者說是革命規律。所以,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是指從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旨趣來理解馬克思主義。在一定意義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理解,實際上就是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認識。因而,必須明確馬克思主義是包含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完整的科學體系,用列寧的話說,是由三個組成部分構成的一塊“整鋼”。“對馬克思主義來說,歸根結底就沒有什麼獨立的法學、政治經濟學、歷史科學等等,而只有一門唯一的、統一的—歷史的和辯證的—關於社會(作爲總體)發展的科學。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課程改革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建立過程來看,整體性原則也得到了突出強調。2005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將在本科生中開設的7門必修課調整爲現在的4門課程。同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又下發了《關於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其中明確說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分門別類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它們的內在邏輯聯繫,從總體上研究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給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完整概念,並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現實社會問題、認識問題和科學發展中的問題。”以這一精神爲指導,新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在理論體系上的明顯變化,就是力圖打破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模式,從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對象,即自然、思維和社會人手,以世界觀、認識論、實踐論爲邏輯,闡述了整體性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著名“馬工程”專家張雷聲教授認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內涵之一就是整體性和綜合性”。“原理”課是一門“對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內在邏輯聯繫的、具有整體性的理論進行概述,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基本理論、基本範疇進行教學的課程”。所以,按照這種定位及學科內涵來組織實施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處理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簡單相加,而是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原則,進行“原理”課的教學優化,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的內在邏輯聯繫,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從而發揮其人格塑造的重要功能。

同時,整體性作爲一種辯證的觀察原則和分析方法,它把一定的對象看做是內容和結構完整的有機體;在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上,堅持整體決定部分的原則,“把所有局部現象都看做是整體—被理解爲思想和歷史的統一的辯證過程—的因素”。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原則優化“原理”課的教學,將馬克思主義作爲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研究與教學實踐,有助於大學生尤其是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理工類大學生,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發展其政治是非感、鑑別力,培養其深刻的思想、敏銳的洞察力,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在面對各種社會思潮和複雜的社會關係時能頭腦清醒,保持身心等各種關係的和諧。

三、以整體性原則優化“原理”課教學,培育大學生的和諧人格

以整體性原則優化“原理”課教學,培育大學生的和諧人格,具體來說,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爲原則選擇教學內容,培養大學生的理性精神,引導其以理性主導非理性;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爲指導,整合實踐教學環節,使大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內化成“爲我之物”,引導其融個體性於社會性之中,實現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以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教學觀念爲基礎,改進教學方法和考覈方法,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其寓創新性於獨立性之中。

人是理性的,但又不是純粹理性的,人類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慾望、情感以及本能衝動等非理性因素。彌爾頓的傑作《失樂園》,主題就是通過善與惡兩種勢力的鬥爭,說明人類墮落的根源在於缺乏理性。因而,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爲原則選擇教學內容,培養大學生的理性精神,引導其以理性主導非理性,是大學生和諧人格塑造的重要方面。“05方案”實施之後,“原理”課的內容包含了原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三門課程的內容,而從事“原理”課教學的教師原來大多隻單講其中一門課,這就容易造成教師按自己的偏好和能力,選擇性地延長或縮短各部分的內容,導致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被人爲地割裂。如此,何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理解與把握,也就更談不上確立起科學的理性精神了。因此,教師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爲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重點、有聯繫的篩選,重新整合提煉。這需要教師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內容,如世界的物質性、人的認識的能動反映性、社會的實踐性、羣衆史觀等;重點講清一些重要結論,如兩個必然與兩個絕不會、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公有制與按勞分配、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等理論。如通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教學,使學生明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世界是辯證發展的,這種發展是合乎規律的,從而樹立唯物辯證的觀點,在實際生活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通過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教學,使學生明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和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進而樹立實踐的觀點,在實際生活中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對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教學,使學生明確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人既是社會歷史的“劇作者”又是“劇中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從而建立起唯物史觀,在實際生活中堅持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一致。通過對資本主義的發展及社會主義的產生的教學,使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程和地位,把握社會發展道路的多樣性,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及其長期性、曲折性和複雜性,在實際生活中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這樣,學生就能從世界觀、方法論上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樹立起科學的理性精神,並以理性引導非理性,實現知與行、理論與實踐、學理與應用的和諧統一。

杜威說:“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行動的方式。因而,實踐教學是發揮“原理”課人格塑造功能的重要環節。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爲指導,整合實踐教學環節,使大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內化成“爲我之物”,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的關係,融個體性於社會性之中,實現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新課改後,原來的三門課並作一門,而課時卻尚不及原來的一門課的課時。如此必然帶來內容的高度濃縮,使得“原理”課的教材基本上是從理論到理論,幾乎沒有用理論分析客觀實際的案例闡述。因而,學生認爲“原理”課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幫助不大,對上課提不起興趣,應付考試是他們唯一的目的。通過案例教學,將偏重理論的教材體系轉化爲指導實踐的“管用”的教學體系,能夠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使大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內化成“爲我之物”。而結合教學選擇適當內容佈置專題社會調查,可以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使其學會在紛繁複雜現實社會中認識和發現問題,從而將大學生的課堂體驗、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聯繫起來,有利於實現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此外,選擇一些企業、革命老區建立“原理”課的教研基地,組織大學生利用休息日、寒暑假前往體驗生活,瞭解社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與社會,有利於其將個體性融於社會性之中。還可以開闢網上“原理”論壇、建立“原理”教學信息資源庫、開設教師電子信箱,讓學生自由點擊進人,查閱信息、發表看法、提出論題,教師來回答,使師生突破時空界限進行接觸與交流,使馬克思主義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緊密聯繫,真正達到人耳、人腦、入心,內化成學生的“爲我之物”,實現其德與智、內與外的和諧。

馬克思理論論文 篇二

一、時代呼喚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其歷史價值表現在是社會變革與發展的先導,能夠引發思想或觀念上的變革;在量上豐富了人類的理論寶庫;在質上使人類的理論水平實現躍遷三個方面。其現實價值表現在現代化建設、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是全面創新的基礎三個方面。2

中國曆來重視理論創新。黨的十六大強調指出:“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3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一個民族要

興旺發達,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沒有創新的理論思維。

二、作爲創新主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理論創新從根本上取決於人民羣衆在物質領域、精神領域的偉大實踐。有學者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三大條件歸結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思想條件;社會制度、文化和意識形態管理是社會條件;理論家隊伍是主體條件,應努力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一)加強文本研究,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關於如何衡量中國歷史上的某一理論或思想是否屬於重大創新,楊鳳城教授提出了幾條標準,其中一條是其“異端”(龔育之先生語)特徵,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至少沒有明確講過,或者依據對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解讀不可能順理成章地推導出來甚至可能被視爲大逆不道。5

要明確瞭解一種理論或思想是否具有“異端”特徵,必須要對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進行深入研究和闡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否則,其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化”和“批判”就是很難站得住腳的。例如,關於勞動價值論和要素價值論的討論,這是一個爭論了幾個世紀之久的話題,如果認真看看這些東西,也許不難發現,他們關於要素價值論的種種議論,沒有一點是新的,要否定勞動價值論,決非易事。6

(二)認真總結理論創新的規律

德國哲學家謝林提出,正如無意識的、必然的自然界中存在着意識和自由一樣,在有意識的、自由的社會歷史的創造性活動中,也存在着無意識的、必然的東西,儘管它和自然界的必然性不同。理論工作者的責任在於總結理論創新的規律,並在社會實踐和理論工作中予以遵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有以下幾條基本規律:首先,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其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精神的有機互動;再次,領袖和人民羣衆的互動;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全球普適性與中國國情特徵性的和諧匹配。7

(三)不斷改進研究方法

對理論工作者來說,要實現理論創新,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按這是從一般指導思想層次說的,具體到操作層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勇於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真正餞行馬克思最欣賞的名言—“懷疑一切”;其次,用豐富的社會主義實踐研究作爲底色,不能用理論來剪裁生活,常青的永遠是生活,而不是理論,即所謂的理論聯繫實際;第三,要改進研究方法,重視定量研究,藉助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如社會調查、社會實驗、事理分析、系統分析、數學模型、迴歸分析等。8

(四)推動當代馬克思主義大衆化

把馬克思主義與大衆生活聯繫起來,不是降低了馬克思主義的品位或者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而是真正把馬克思主義落到實處的客觀要求,是使人民大衆真信、真學、真用的前提。列寧說過:“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要寫好一本深受歡迎的馬克思主義普及讀物是非常不易的,要和人民羣衆的生活緊密相關,用羣衆熟悉的語言,談羣衆關心的問題,把深刻的道理用淺顯生動的語言講出來。使馬克思主義與民衆生活發生聯繫,那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纔會越來越牢固。三、促進理論創新的現實路徑

加強理論工作者隊伍建設,就是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造就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

(一)理論聯繫實際

正如曾經指出的,一個人如果只熟讀馬克思主義著作,但是完全不能應用,這也不能算是理論家。理論應用的意義還在於,只有在理論應用中,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10任何國家的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必須在對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對時代進行解讀,深入到羣衆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進行調查研究,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二)跨學科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也是一座挖不完的理論寶藏。加強跨學科的研究,鼓勵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加強合作與交流,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有助於促進理論創新。

(三)建立鼓勵理論創新的評價機制

理論創新是一個系統性的活動,評價機制是理論創新的匡正引導因素。11一支高素質的理論工作者隊伍建設,需要在社會範圍內建立理論創新評價機制,營造創新氛圍,強化對理論工作者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於博士研究生這個羣體而言,尤爲如此,因爲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將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在強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能力的基礎上,更要提倡理論創新。

註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論文 篇三

關鍵詞:新課程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踐教學模式

一、新課程體系改革的歷史脈絡

改革開放以來,爲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變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經歷了三次大的改革,這三次變化和調整一脈相承,具有一定的內在統一性。

(一)20世紀的“85方案”

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科學概念,使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有了科學的稱謂。改革全面展開,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關於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的文件。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設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鮮明地提出了對大學生“進行以中國革命史爲中心的歷史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教育”和“進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際知識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對大學生進行歷史、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黨史”改爲“中國革命史”,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等原有課程內容,增設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課程,集中講授改革開放以來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

(二)20世紀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後,黨中央提出了鄧小平理論要“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三進”要求。1998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關於普通高等學校開設“鄧小平理論概論”課的通知》,要求從1998年秋季開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課程爲基礎,開設“鄧小平理論概論”課。“鄧小平理論概論”課程的開設,標誌着新課程方案的設置邁出了關鍵的一步。1998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兩課”課程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規定四年制本科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文科類開設)等5門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兩門思想品德課。“98方案”對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爲主題,調整了其課程設置,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這些課程強調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及蘊含於基本原理之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學習和掌握。

(三)21世紀的“05方案”

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過程中,2005年經黨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課程體系(簡稱“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和建設作出了明確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經黨中央同意,、教育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規定四年制本科的課程設置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4門必修課;同時,開設“形勢與政策”課。另外,開設“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選修課,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着重講授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二、新課程體系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實踐教學的要求

20世紀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紀的“05方案”都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尤其是“05方案”所確立的新課程體系,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爲主線,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爲重點,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設置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新課程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原理”課旨在使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培養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念。

“05方案”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加強實踐教學權重,必須要改革和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爲提高該課程的教學實踐性,可從把握課程結構體系設置,加強實踐課程、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對原理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與提高教學策略等方面出發。實踐教學是理論“內化”的重要環節,外部灌輸的理論,只有經過社會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入腦”,成爲一種信念。實踐可以充分激發和調動大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對社會現實產生理性認識,從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自覺性。

三、新課程體系下原理課“模擬-訓練-觀察-行動”四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實踐化、應用化的活動過程,強調主體應用的知,以靈活的時間和開放的空間展開教學活動,突出知識的應用與主體能力的發揮,是學生直接參與和體驗的認知方式,通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與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廣泛交往,並具有感受、體驗、參與和應用特徵的各種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達到知與行統一,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實踐化、應用化的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建構原理課實踐教學模式:

(一)情景模擬式實踐教學模式

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主要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以學生參與爲主的場景,給學生以足夠的施展才能的空間和機會。這是一種在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角色扮演,引導學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討理論問題的現實答案,以實現理論課堂實踐化的實踐教學模式。角色扮演模擬式實踐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的角色,通過體驗角色來領悟知識、發展能力和建構意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將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融於生動的情景中,並鼓勵學生去體驗情景中的角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演天賦,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二)參與訓練式實踐教學模式

學生對高深理論的理解有賴於具體活動的鍛鍊,校內學生試教和演講、專題討論和辯論等方式均可訓練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試教和演講式可以訓練學生蒐集資料、提煉資料、大膽表達的能力。專題討論和辯論式訓練使實踐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準備和論辯過程中,通過蒐集相關資料,進而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提煉論辯語言,瞭解論辯技巧,使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有一個質的飛躍。

(三)調研觀察式實踐教學模式

這是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的實踐活動主題,帶領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接觸、觀察、瞭解和感受社會現實的實踐教學模式。爲了保證社會調查的成功,教師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應該給出學生調查研究的主題,並列出調查提綱和基本要求。由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做社會調查,撰寫論文和調查報告。這種形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選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嘗試用理論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撰寫調查報告和研究論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圖書館、文獻和互聯網的能力。

(四)社會服務式實踐教學模式

這是根據課程內容,安排並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社會服務、支援活動等實踐與鍛鍊,提高學生運用課堂理論知識分析、解答現實問題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這種實踐教學與感受型實踐教學一樣,都是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社會活動,不同在於這種活動不僅是走出去讓學生看,更多是走出去讓學生做,既能鍛鍊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磨鍊吃苦耐勞的意志。

馬克思理論論文 篇四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從沒有中斷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但爲什麼我們還是有些人不能從根本上接受馬克思主義呢?或者說有些人接受了,後來又動搖了,而有些根本就不信。當然,這與受教育者和社會環境有關。然而,從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普遍的存在着的“左”和右的錯誤傾向的干擾,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它影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信,降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效果。“左”的具體表現是:教條主義、照抄照搬、脫離實際,無的放矢。我們有的同志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常常習慣於用傳統的舊觀念和舊理論去解釋、回答已經發展變化的新現實,總想在馬克思主義的傳統理論中能直接尋找到解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股份制經濟等新問題的答案。實際上,馬克思當年根本沒有預見到社會主義有市場經濟和股份制經濟,我們如果硬要牽強附會地從馬克思著作中去尋找答案,必然會讓人們質疑:要麼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什麼原則,要麼就是你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種教育必然使羣衆失去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任。右的表現是:鼓吹自由化,崇尚西方民主政治,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有的人認爲馬克思主義已演變爲新宗教,對馬克思主義的灌輸教育是一種愚民政策,窒息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機。他們在一些學術刊物上以學術探討的方式,否定馬克思主義,有的甚至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講臺上批判和否定馬克思主義,其結果必然是使受教育者失去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左”和右的錯誤都直接影響我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質量和效果。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必須清除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左”和右的干擾,右能斷送馬克思主義,“左”也能斷送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左”的傾向,它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現,以馬克思主義的衛道士自居,把馬克思主義奉爲永恆不變的終極真理,其結果是把馬克思主義變成僵化的教條。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排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上的兩極偏向,我們的教育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因左右搖擺,使人們感到厭倦和不可信,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

二、堅持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態度: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兩極傾向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理解和認識。要堅持既防右又防“左”,首先必須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有三種態度:第一種態度是把馬克思主義當做聖經看待。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左”的認識。他們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照抄照搬,結果是理論嚴重脫離實際,不能回答和解決現實的問題。由於照抄照搬的理論無法正確解釋和回答客觀現實問題,因而也就不能說服羣衆。時間一長,人們就失去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任。第二種態度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右的認識。他們認爲,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於一百多年前,是機器大工業的產物,回答不了今天的現實問題,它已經過時了,應該用新的理論來取而代之。第三種態度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來認識馬克思主義,這種堅持不是固守,也不是拋棄。他認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品質和基本原則是相對穩定的,不論形勢發生什麼變化,只要我們搞社會主義,都應該堅定不移地堅持,不能動搖。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理論則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充實和豐富,它本身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同志講的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爲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然而,在我們過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卻常常出現左右搖擺的現象。不是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修正化。從“左”的方面,認爲馬克思主義理論都是絕對的正確,不容人們懷疑和提出異議,只能被動的接受。比如,在改革開放前,我們主要是進行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把社會主義簡單的定義爲“公有制+計劃經濟+無產階級”並形成固定的模式。在這種教育下,人們沒有自己的思想,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誰要是提出私營經濟、市場經濟,那就是反馬克思主義,搞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要求我們解放思想,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而我們的教育又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我們一度放鬆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從批判錯誤、總結經驗教訓滑向懷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從右的方面又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私有化,政治多元化的宣傳一度成風,搞亂了人們的思想。有時,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絕對化宣傳爲不容懷疑的真理,有時,我們的理論教育又不斷地在懷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如果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自己都不能準確地把握理論的內容,在教育過程中搖擺不定,又如何使我們的受教育者弄清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呢?大起大落的搖擺會使人們疑慮橫生,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一會兒說馬克思認爲僱工超過七個就是資本主義,一會兒轉而又說馬克思根本不是那個意思;一會兒純潔得把一塊自留地看成是資本主義尾巴,一會兒又寬容得說自發的商品經濟不會導致資本主義。只顧一時的宣傳教育效果,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本質,其結果是自己損害了自己的形象。可見,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堅持既反“左”又反右,而且必須徹底。所謂徹底就是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唯書、不唯上、唯實踐,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正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巨大威力。三、理論聯繫實際,創造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理論教育和宣傳教育有明顯的區別,宣傳教育講什麼東西好的時候是不會講它的壞的,講什麼東西壞的時候是不會講它的好的,它完全是爲當下的政治服務。而理論教育要講辯證法、重分析,要一分爲二,客觀冷靜是它的理性所在。理性的魅力正是在於它不唯書、不唯上、唯實踐的品質。它的變化服從於實踐,它只忠於實踐,並對發展着的現實社會作出理性的回答。但是,理論的這種“清高”往往受到“世俗”的侵蝕。由於一些眼前的階段性工作和政治目標的需要,理論教育往往失去它的客觀理性,而是圍繞着政治目標不斷的註釋,不斷的演繹。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我們這樣說,並不是說理論就是某種永恆不變的真理,恰恰相反理論任何時候都要隨着實踐的發展,不斷地更新自身,但關鍵是看它遵循什麼邏輯。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沒有自我批判精神,不可能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源於徹底的自我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從本質上是革命的,是批判的,這種批判不是夜郎自大、自命不凡的單純意識形態上的“造反”,而是在開放的實踐批判中,發現自己的思維和觀念與現實的矛盾,從而窮根究底的自我批判。現在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認爲影響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效果的最大問題是理論脫離實際。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如果馬克思主義不能把實踐這個標準和準則運用於自身,那她就會在“完美的理想狀態”中結束思維,這恰恰是違背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深刻理解“與時俱進“需要從馬克思主義自我批判的理論精神中汲取靈感,獲得啓示。反思我們以往的理論教育,往往是迴避現實矛盾、迴避關係人民大衆切身利益的種種社會問題,經不起實踐檢驗以及價值和意義的追問,有時甚至顛倒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不是從實踐中意識到自我批判的必要性,而是想當然的主觀任性,用理論對現實評頭論足,甚至指鹿爲馬。理論要說服人首先要說服生活,只有堅持在實踐批判的前提下,不斷實現理論自身的批判,才能真正解決思維和現實的矛盾,實現理論的偉大創新,並以此獲得勃勃的生機和活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工作,不是拿着馬克思主義的既成理論照本宣科,對現實評頭論足,而是一個把理論和現實相聯繫的不斷創造、不斷髮展的過程,這個創造和發展的過程以與時俱進的方法論作爲指導,以現實的發展爲根據,以解決社會發展中提出的問題爲目標。在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論,並把其理論和觀點傳輸給受教育者,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徹底擺脫那種左右搖擺的尷尬,真正樹立起理論教育的威信,使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成爲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實效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給人們傳輸的是一種思想真理,思想的真理性在於它是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作出的理性思考,但複雜的社會現實往往使這一教育左右搖擺,失去客觀必然性,降低或失去權威感,致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亦是一個愈來愈突出的問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反思我們的思想輿論氛圍以及理論教育,就會發現其中存在一種難以克服的兩極對立之間的片面性,我們在注重克服一種主要的絕對化和片面性時,一定程度上另一個極端、另一種片面性又總是在糾纏我們。爲此,本文就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實效性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論文藝[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3]鄧小平文選(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81-183.

[4]列寧論文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435.

馬克思理論論文 篇五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權威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效果不理想是一個愈來愈突出的問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宣傳輿論及理論教育的兩極搖擺和震盪,值得我們深刻反醒。反思我們的思想輿論氛圍以及理論教育,就會發現其中存在一種難以克服的片面性,就是矯枉過正的兩極對立之間的搖擺和震盪。我們在注重克服一種主要的絕對化和片面性時,一定程度上另一個極端、另一種片面性又總是在糾纏我們。其突出表現是:有些人從否定“鬥爭哲學”的偏向,走向了否定一切矛盾和一切鬥爭,而只講寬容和退讓;有些人在否定“革命大批判”這種“左”的做法時,轉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鼓勵另一種取向,這實際上就是在否定一切原則性的思考和正常的思想批評。

一、“左”和右是影響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質量和效果的兩種錯誤傾向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從沒有中斷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但爲什麼我們還是有些人不能從根本上接受馬克思主義呢?或者說有些人接受了,後來又動搖了,而有些根本就不信。當然,這與受教育者和社會環境有關。然而,從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普遍的存在着的“左”和右的錯誤傾向的干擾,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它影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信,降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效果。“左”的具體表現是:教條主義、照抄照搬、脫離實際,無的放失。我們有的同志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常常習慣於用傳統的舊觀念和舊理論去解釋、回答已經發展變化的新現實,總想在馬克思主義的傳統理論中能直接尋找到解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股份制經濟等新問題的答案。實際上,馬克思當年根本沒有預見到社會主義有市場經濟和股份制經濟,我們如果硬要牽強附會的從馬克思著作中去尋找答案,必然會讓人們質疑:要麼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什麼原則,要麼就是你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種教育必然使羣衆失去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任。右的表現是:鼓吹自由化,崇尚西方民主政治,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有的人認爲馬克思主義已演變爲新宗教,對馬克思主義的灌輸教育是一種愚民政策,窒息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機。他們在一些學術刊物上以學術探討的方式,否定馬克思主義,有的甚至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講臺上批判和否定馬克思主義,其結果必然是使受教育者失去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左”和“右”的錯誤都直接影響我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質量和效果。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必須清除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左”和“右”的干擾,右能斷送馬克思主義,“左”也能斷送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左”的傾向,它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現,以馬克思主義的衛道士自居,把馬克思主義奉爲永恆不變的終極真理,其結果是把馬克思主義變成僵化的教條。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排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上“左”和“右”的偏向,我們的教育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因左右搖擺,使人們感到厭倦和不可信,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

二、堅持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態度,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無論是“左”還是“右”,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理解和認識。要堅持既防“右”又防“左”,首先必須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有三種態度:一種態度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作聖經看待。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左”的認識。他們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照抄照搬,結果是理論嚴重脫離實際,不能回答和解決現實的問題。由於照抄照搬的理論無法正確解釋和回答客觀現實問題,因而也就不能說服羣衆。時間一長,人們就失去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任。第二種態度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右”的認識。他們認爲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於一百多年前,是機器大工業的產物,回答不了今天的現實問題,它已經過時了,應該用新的理論來取而代之。第三種態度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來認識馬克思主義,這種堅持不是固守,也不是拋棄。它認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品質和基本原則是相對穩定的,不論形勢發生什麼變化,只要我們搞社會主義,都應該堅定不移的堅持,不能動搖。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理論則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充實和豐富,它本身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正如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爲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然而,在我們過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卻常常出現左右搖擺的現象。不是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修正化。從“左”的方面,認爲馬克思主義理論都是絕對的正確,不容人們懷疑和提出異議,只能被動的接受。比如,在改革開放前,我們主要是進行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把社會主義簡單的定義爲“公有制+計劃經濟+無產階級”並形成固定的模式。在這種教育下,人們沒有自己的思想,理解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誰要是提出私營經濟、市場經濟,那就是反馬克思主義,搞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要求我們解放思想,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而我們的教育又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我們一度放鬆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從批判錯誤。總結經驗教訓滑向懷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從右的方面又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私有化,政治多元化的宣傳一度成風,搞亂了人們的思想。有時,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絕對化宣傳爲不容懷疑的真理,有時,我們的理論教育又不斷的在懷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如果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自己都不能準確的把握理論的內容,在教育過程中搖擺不定,又如何使我們的受教育者弄清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呢?大起大落的搖擺會使人們疑慮橫生,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一會兒說馬克思認爲僱工超過七個就是資本主義,一會兒轉而又說馬克思根本不是那個意思;一會兒純潔得把一塊自留地看成是資本主義尾巴,一會兒又寬容得說自發的商品經濟不會導致資本主義。只顧一時的宣傳教育效果,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辨證本質,其結果是自己損害了自己的形象。可見,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堅持既反“左”又反“右”,而且必須徹底。所謂徹底就是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唯書、不唯上、唯實踐,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巨大威力。

三、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防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左右搖擺的關鍵

理論教育和宣傳教育有明顯的區別,宣傳教育講什麼東西好的時候是不會講它的壞的,講什麼東西壞的時候是不會講它的好的,它完全是爲當下的政治服務。而理論教育要講辯證法、重分析,要一分爲二,客觀冷靜是它的理性所在。理性的魅力正是在於它不唯書、不唯上、唯實踐的品質。它的變化服從於實踐,它只忠於實踐,並對發展着的現實社會作出理性的回答。但是,理論的這種“清高”往往受到“世俗”的侵蝕。由於一些眼前的階段性工作和政治目標的需要,理論教育往往失去它的客觀理性,而是圍繞着政治目標不斷的註釋,不斷的演繹。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我們這樣說,並不是說理論就是某種永恆不變的真理,恰恰相反理論任何時候都要隨着實踐的發展,不斷地更新自身,但關鍵是看它遵循什麼邏輯。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沒有自我批判精神,不可能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源於徹底的自我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從本質上是革命的,是批判的,這種批判不是夜郎自大、自命不凡的單純意識形態上的“造反”,而是在開放的實踐批判中,發現自己的思維和觀念與現實的矛盾,從而窮根究底的自我批判。現在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認爲影響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效果的最大問題是理論脫離實際。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如果馬克思主義不能把實踐這個標準和準則運用於自身,那她就會在“完美的理想狀態”中結束思維,這恰恰是違背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的。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深刻理解“與時俱進“需要從馬克思主義自我批判的理論精神中汲取靈感,獲得啓示。反思我們以往的理論教育,往往是迴避現實矛盾、迴避關係人民大衆切身利益的種種社會問題,經不起實踐檢驗以及價值和意義的追問,有時甚至顛倒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不是從實踐中意識到自我批判的必要性,而是想當然的主觀任性,用理論對現實評頭論足,甚至指鹿爲馬。理論要說服人首先要說服生活,只有堅持在實踐批判的前提下,不斷實現理論自身的批判,才能真正解決思維和現實的矛盾,實現理論的偉大創新,並以此獲得勃勃的生機和活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工作,不是拿着馬克思主義的既成理論照本宣科,對現實評頭論足,而是一個把理論和現實相聯繫的不斷創造、不斷髮展的過程,這個創造和發展的過程以與時俱進的方法論作爲指導,以現實的發展爲根據,以解決社會發展中提出的問題爲目標。在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論,並把其理論和觀點傳喻給受教育者,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徹底擺脫那種左右搖擺的尷尬,真正樹立起理論教育的威信,使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成爲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A],人民出版社,1995年。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論文 篇六

關鍵詞:問題;教學;價值;開放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6-0200-02

問題教學法源遠流長,其實早在古希臘就有這種教學方式。20世紀初,杜威曾提倡過問題教學。隨着世界性課程改革運動的開展,問題教學法受到廣泛關注,“問題教學”愈來愈成爲當代教學的重要議題之一。那麼怎樣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本文試圖進行對此與大家做粗淺的探討與交流。

一、問題教學法的界定

關於問題教學法的界定,在查閱了大量的教材教法理論書籍及相關論文基礎上,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教學,筆者認爲應該把“問題教學法”界定爲:問題教學法就是把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以問題爲紐帶來組織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爲線索,並把這一線索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以問題爲載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慾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實施問題教學法的主要步驟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幫助學生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理論思維能力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實施問題教學法,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應該包括下面幾個環節。

第一,提出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提出問題的環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層面,建議教師首先從教材體系及理論結構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問題界定和分割。採取以問題爲軸心的方法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內容專題化爲“人類如何認識宇宙?”“如何認識人類社會?”“如何認識人類自身?”“如何認識‘認識’?”等問題;從世界觀及方法論角度,可以提出“人類如何認識世界?”“人類如何改造世界?”“人類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是什麼?”等問題。二是學生層面,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尋找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社會、與自身生活實際聯繫起來的問題作爲切入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種重要品質就是其所具有的實踐性。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在建立其理論之初就指出,他們所建立的理論就是要使理論成爲羣衆們的“思想武器”,從而實現“改變世界”的崇高目標。因此,在提出問題的環節,一定要注重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社會現實、與學生自己具體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提出問題。例如怎樣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結合起來,着眼於解決中國建設和改革中面臨的哪些具體問題?如何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等等。例如學生學習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後,要求學生用此原理去處理與自己相關的社會關係。具體到“換位思考”這一問題,啓發學生設問並回答:(1)換位思考是什麼?(2)爲什麼要進行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有什麼好處?不換位思考有什麼害處?(3)如何進行換位思考?

第二,分析問題。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特點,可從三個層面實施。一是如何對理論問題展開分析?二是如何對現實問題展開分析?三是如何把理論與具體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對理論問題的分析可以採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等理性思維的方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主要內容,特別是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題,在問題教學法的具體展開過程中,就非常適用於歸納與演繹等的辯證分析方法。在對現實問題和具體問題的分析時,可採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包含廣泛和深刻的內容,它是根本方法,例如用一分爲二的觀點看問題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抓關鍵、看主流的方法等。越能多角度分析問題,提出的問題也會越多。這種分析問題的教學法不是簡單的原理加例子,而是問題中滲透理論,用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內涵和層次;同時,理論中滲透問題,以對現實問題的分析來提升理論,培養理論思維。

第三,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實施問題教學的目的和歸宿。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目的是爲了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來進行。學生討論的方法多種多樣:一是學生直接回答;二是課堂交流分享,師生共同尋找最佳答案;三是課堂辯論。這些方法都可有效地解決學生的糊塗認識,達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作爲問題教學法的最後一個環節,解決問題要達到兩個方面的目標。一是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給出肯定性的結論。有人認爲通過前面的分析探究,問題已經解決掉,學生已經掌握知識,教師的點評就可有可無了。其實,這一環節不但必須有,而且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教師確定問題的答案,最終讓學生對所提問題的答案形成定解。二是在對問題給出肯定性的結論基礎上,還要聯繫實際,發掘問題答案中所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方面的意蘊。以此來實現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實施問題教學法的體會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中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問題教學法,筆者認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問題的提出要有針對性、有價值。“問”可以說是問題教學法實施的最基礎、最核心的東西。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提出、沒有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就淡不上“學”,問題教學法的實施就無從淡起。因此,“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問題教學”的效果。對教師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想方設法設計好每一個“問題”。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搞清楚爲什麼這樣問?能服務於教學的哪一點?這樣設計的問題才能具有針對性。在具體操作上,一方面可以根據教材設問,或在覈心處設問,或在熱點處設問,尋找問題的切入點。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設問: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提問,還是變換角度、採用迂迴策略提問。不同的提問方式,效果也就不同。前者的優點是設計簡單,意圖明確,缺點是往往顯得單薄、呆板。而採用變換角度,曲問、倒問、探問的方式,可以使提問富於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對學生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問”、“能問”、“會問”、“善問”。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要告別傳統教育模式之下的居高臨下、不可冒犯、我講你聽的教師形象和觀念,克服心理壓力,營造出讓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的寬鬆的課堂氛圍;同時還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克服一言堂,讓學生有機會、有時間問;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提問的方法,教會學生“會問”和“善問”。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中,我把“人生的三大哲學終極問題”即“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引進課堂,並形象化的把這三大問題轉化爲“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教會學生選擇提問的思考點;同時引導學生遵循思維規律來提問,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學生大多能有針對性提問,而且提出的問題質量也比較高。

第二,分析問題時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在分析問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的主要表現有:維持正常的課堂紀律、恰當的引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注意分配討論雙方的時間和把握討論過程的節奏、適時對學生們的發言進行總結和點評、在討論過程中堅持正確的立場等。調動學生們的主體性,就是通過在課堂上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對問題的思考,支持學生大膽發言,組織學生討論和辯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三,解決問題時既要堅持理論的科學性,問題解決過程及答案又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於其徹底的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其中徹底的科學性尤爲重要。提出問題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問題,尋求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因爲問題的解決會體現學生個體在知識、能力、性格及思維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問題答案及解決過程應該具有開放性,不能拘泥於一種答案和一種解決方式。

問題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學生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又帶着問題走出課堂。這種問題教學法,用問題來引領課堂,用問題來組織課堂內容,用問題來搭建師生對話的平臺,用問題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用問題來鍛鍊學生的思維品質,值得每一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授課教師去研究、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楊雪峯。課堂提問藝術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汪鈺明。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論文 篇七

一、注重理論授課,紮實理論功底

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開設的歷史來看,它曾經經歷了輝煌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和控制,理論的力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深,出現了普遍高度重視進而廣泛開設的熱潮。其結果就是大大擠壓了其他專業課程的開設和正常的建設。但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熱潮也帶來了一批豐碩的成果。這些成果的取得多以報刊、雜誌及研討會等形式反映出來,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的發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對馬克思主義這門課程的開設已經提出了強烈的時代要求,那就是這門課程如何在開設的同時具備與時代接軌的包容力。這就對這門課程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又要契合時代步伐。針對這種現象,我們的教材卻遲遲未能做有效的增補和修改。我們在理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還沒有完全在教學中得以具體體現。有鑑於此,新教材的編制和使用從某種方面來說,極大的解決了這一問題的存在。就是把政治經濟學合併了進去,這種合併一方面大大精簡了原有課程的重複問題,減輕了學生負擔。但另一方面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進一步紮實理論功底,把理論課這一本質特徵抓住,不斷的進行多元化的教學改革。

進行理論教學是多元化教學中的關鍵一環。長期以來,由於各方面的影響,不得不承認,教授這門課程的教師中存在着理論功底不夠紮實,閱讀面不夠廣泛,知識容量相對較少的現象。甚至有的學校缺乏相應的專業教師,由以前的重視這門課程轉而變成輕視,出現隨便由其他非此類專業老師授課的情況。這樣做的結果之一就是理論授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第二種情況就是由於教材改革進程的緩慢,導致一些老教師幾十年用一本教案,上課了無生機,照本宣科嚴重影響了該課程的建設。

那麼如何做好理論課的教學工作的問題,就顯得尤爲突出和重要。作爲思政課老師,應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第一,應精讀馬列原著,對相關科研成果形成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廣博的知識,辯證、睿智的思維方式和深厚的哲學理論功底,是一個從事哲學教育的教師所必備的素質之一。讀原著,堅持讀原著無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的一門必修課程。如果原著知識貧乏,上課必然缺少力度,不具備說服力。原著的閱讀也可以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但要求教師要讀原著,研究原著,也應該把這一面進行擴大,引導學生進行選讀原著來配合教學。第二,哲學理論知識是全面的,理論基礎也應該多方面擴展。哲學是各門具體學科的基礎,學習哲學,懂哲學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具有本專業課的理論功底,而且要閱讀面廣泛,積極進行其他人文素質課程的閱讀和認知。比如對政治、經濟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閱讀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學的進行,使得學生和教師達到互相體會、交流和融合的態勢。第三,能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解釋原理本身和應用價值。對於理工類院校學生而言,他們畢業後一般不會從事思政類教學工作,而且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習,也使得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沒有一個系統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一些深奧的哲學原理作出淺顯的易爲人接受的解釋。這點應該跟文科類學生的教學大綱制訂有明顯區別。最後,紮實理論功底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科研方面的研究和探討。科研成果的取得一般是本課程或者某一個問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繼而形成一個成果,如果運用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去,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此的理解,達到拓展教學方式的目的。

二、還原哲學本性,促進教學手段多元化

哲學是什麼?什麼是哲學,這是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追問的問題。首先哲學是“愛智慧”的學問。從智慧的角度而言,古人的智慧和我們的智慧是沒有什麼差別的。甚至從某種方面來說,古人的智慧遠遠高於我們。這種智慧就是對人生的理解和關注,也是哲學所能夠體現的最高思想。從這個方面而言,學習哲學不僅僅是接受抽象的哲學知識,更應使人產生一種獲取智慧並且窮究宇宙、人生終極意義的渴望。但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的編寫只注重傳授結論性、條文性的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哲學本身的“啓迪智慧”的功能。這樣的教學不僅很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背離了哲學的本性。

對於每一個大學生來說,接受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知識是必要的,這是奠定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一步。如何引導他們在這一步走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哲學所體現的智慧,而不是教條式的語言。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既不能按傳統哲學習慣以外在教化的方式、空洞無力的說教影響學生,或是以占主導地位的階級意識和意識形態的“政治理論”規範學生,也不能單純地以抽象的、結論式的“哲學知識”灌輸學生,而必須把傳授知識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啓迪其智慧結合起來,最好以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主動思索,以思想的深刻性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渴望”,這是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的關鍵。當然,這就需要讓他們明白馬克思主義哲學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喚起他們對智慧的熱愛和對自己人生的關注。

對於哲學的熱愛不是僅僅靠構成哲學的原理就能被喚起,它還需要邏輯思維的培養和自身的體悟。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爲,對於已經習慣於被動接受、主體性弱化的學生來說,教師對問題的選擇、課堂的策劃甚至教學主動權的掌握都非常重要。爲了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應採用多種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在課堂上爭取使學生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對困惑發表建議。教師則根據相關的知識,將學生的問題融入其中,並通過條理的分析、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取基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而且可以解決其思想深處的疑惑、偏見與冷漠,也許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學會了思考並體悟到思考給人帶來的樂趣,從而增強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的熱愛。思政專業哲學類課程的設置突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賦予了這一課程更重要的任務,即通過講授這門課程,要給予學生思考哲學問題的更寬廣的理論視野和更高遠的思想境界。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現代社會所帶來的問題在這一代學生身上體現的更爲突出。那就是更加突出主體性,更爲自我,隨之而來的就更容易自私和冷漠。針對這種情況,如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也用一般課程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就會導致學生產生哲學知識不如其他學科知識有用的印象,從而失去對哲學課的學習興趣,反映到生活上也將造成十分消極的影響。因此,擔任思政專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教師如何以自己廣博的知識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思想的深刻性和睿智性激發學生追尋哲學問題的渴望,從而真正體現出哲學是智慧之學的魅力,顯得更爲重要。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爲思政課教師的工作就是傳播、轉述、宣傳。事實上,大學思政教師不僅應該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創造性洞察力的啓發者和分析性思維的培養者。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得這一傳統看法得以改變,那就是積極探索完善教學模式。有以下教學方式的實踐可以作爲參考。第一,進行相關知識的主題演講,分組討論提交發言。演講是第一步,要有充足的準備,比如課本中關於理想這一章,如果單純的去講理想,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換由學生去講,就能夠延伸他們的視線,引起他們熱愛生活的願望和動力。努力營造有激情的發言氛圍,再組織演講後的分組討論發言,其實就是一個感性迴歸理性的過程,從這個方面而言,教學效果要比教師照本宣科效果好很多;第二、引導學生讀一本好書,談心得體會。大學期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去讀一本哲學著作,然後在課堂上留出時間給他們討論發言。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如果每一個學生能夠讀一本書,介紹一本書的內容、心得和體會,實際上就是每個學生都增加了讀這本書的機會。哲學的智慧是普遍的,任何哲學著作總與一般的哲學原理相關。讀一本書,學習一本書,就是一個教學模式的獨特嘗試。第三,進行戶外實踐,瞭解經濟運行規律。在授課過程中,教材裏的經濟理論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加以解決。什麼是價值規律,什麼是供求平衡,單純的書本講授很難勝任,這就需要給學生以時間進行調查報告式的研究。最後,增強對社會主義的熱愛和信仰。科學共產主義這塊,應側重放在實踐教學上,而不是照本宣科,比如理想的樹立及其實現的方式,放在實踐討論的環節更容易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教師根據這些指導學生實事求是,把間接知識和實際知識相結合,達到教學與實踐的和諧統一。

三、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是哲學教學方法改進的中介。在多媒體、網絡化已成爲現代化教學手段基本標誌的今天,最鼓舞人心的事就是在各門課程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課與計算機多媒體的有機結合,有可能在虛擬和現實問題上給學生更寬廣的視野和更多、更深刻的啓迪。多媒體的引入,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教學解決了一大堆難題。多媒體課件的引入既節約時間,又形象、直觀,不但減輕了學生負擔,而且從講義的材料補充和闡述原理方面的文字資料來說,它充當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增大知識量、信息量,而且從視覺、聽覺上以生動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互動式教學,有利於學生主體性角色的轉換。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特殊性,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在哲學理論的敘述中,穿插適當的視頻、圖像資料,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視野,也有助於對該問題的理解。尤其是由於多媒體改變了時空關係,進而也改變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關係,使教與學的交互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使教學真正發生了革命性的歷史變革。

另外一個教學手段就是網絡平臺的應用。它是配合多媒體教學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輔助手段。網絡不僅能夠提供資源,而且可以多方面的跟學生進行交流和對話。比如創建BBS或者教師個人主頁,討論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非常有利於本門課程的開展和建設。網絡平臺的運用和實際效用發揮,充分藉助了資源庫的巨大優勢,可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出有效而及時的回答和解決,也爲師生的感情交流搭起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和網絡平臺的運用也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要與學科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藝術相結合,纔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如果大家都完全依賴於多媒體手段的教學模式,交流就會產生隔閡。還有網絡上一些學生的不負責任的評論,也會對一些課程改革造成衝擊和影響。所以針對這些,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哲學課的語言首先要準確、富於哲理。對於抽象、深奧的哲學道理的理解更多的需要藉助理邏輯思維,不可因爲使用了多媒體而喧賓奪主。二是不要誤以爲單純地使用了多媒體就是改進了教學方法,革新了教學手段,而是要敢於嘗試多媒體教學的進一步改革。三是網絡平臺的創建要持之以恆,及時回覆同學們的發言,有力的保障教學工作的開展,而不流於形式,半途而廢。

當然,任何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講授藝術,如果脫離了教學藝術,教師僅僅扮演敲擊電腦鍵盤的工具角色,雖然集聲音、圖像、動畫和文字於一體的屏幕代替了單調的粉筆加黑板,但學生的感覺會比電視教學的感覺還要差。可想而知,失去“教師”真正作用的教學以及失去“課堂”本來意義上的“教室”,最終也將失去多媒體本來具有的積極意義。

四、破除傳統觀念,變革考試方式

長期以來,在大學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考試方式都是非常傳統的方式。當然,考試作爲教學運行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是檢驗教與學的主要手段,更是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的指揮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進行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是否能真正落到實處,考試方式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但是,傳統的考試理念主要是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其結果是教師沒有教學動力,學生沒有學習興趣,“背”知識應付考試成了學生學習的直接目的。這種考試觀念不僅嚴重背離了教學的最初宗旨,而且扼殺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造成了很多學生平時不學習,但考試依然能拿到高分的奇怪現象。嚴格來說,這種現象不應該在大學考試中出現。應該看到,考試只是一種教學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目的是要把學生培養造就成智慧聰明之人,讓學生能夠運用唯物論和辯證法觀察、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懂得我們國家經濟運行的規律及其表現,增強社會主義情感。因此,考試應側重於這一目的的實現。如果我們能夠這樣認識到考試,是學生展示智慧和運用智慧的過程,是發揮智慧能量的過程;同時,也是檢驗收穫智慧的過程。那麼考試這個過程就能夠給學生帶來愉悅,帶來激情。而這樣的考試就對考試內容的變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明確考試目的。考試並非只是簡單地測試知識,它主要是測試分析能力,測試創造性地利用所學到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因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考試試題應以理解和運用爲主,建立在考查學生掌握哲學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出一份好的試卷。試卷的問題要鼓勵學生思考,有利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樣,學生就會以考試促進學習,把考試真正看作是展示自身聰明才智的機會。第三,變革考試形式。在一般的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大多采用單一的閉卷考試形式,並附有標準答案。這種形式單一化、答案標準化的機械考試,只能使學生盲目地記憶現成的原理或者結論,教條地回答問題,僵化了學生的思維方式,限制了思維空間,從根本上也背離了哲學的本性。哲學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學生有反思、批判的精神,有創新的意識和辯證的智慧。如果學生在考試中得不到真正哲學思維的鍛鍊和展示實踐中獲得的經驗總結,高校也就無法做到培養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因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考試形式必須靈活多樣,比如閉卷或開卷的課堂考試、查閱資料的論文寫作、對實際問題的討論彙報等等。第四,變革計分形式。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是百分制,平時成績30%,考試成績70%。考試成績仍然在分數計算中佔有大部分比重。但是如果要採取多種模式教學,實現教學效果的多樣化,突出實踐教學和思維培養等特點,就需要同等量化考覈。這也就意味着,我們沒有必要遵循這樣一個三七開的計分標準。根據學生的實踐或者平時表現,還可以採取靈活的計分方式,比如四六分、五五分,突出平時成績的考覈比重。這樣做的目的,鼓勵學生不死記硬背,平時積極參與到課程的講授過程當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考試結果。

馬克思理論論文 篇八

故此,先從道義論與功利論講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論與道義論

何爲功利論、何爲道義論

何謂功利論?功利論作爲一種道德,它主張人的行爲道德與否,看行爲的結果。凡行爲結果給行爲者及其相關的人帶來好處,或帶來利大於弊的行爲,則是道德的,否則就是不道德。

當代美國道德家弗蘭克納給功利論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他說:“功利原則十分嚴格地指出,我們做一件事情所尋求的,總的說來,就是善(或利)超過惡(或害)的可能最大餘額(或者惡超過善的最小差額)”(引文加重點爲原作者所加)。“這裏的‘善’與‘惡’,是指非道德意義上的善與惡。”(注:[美]弗蘭克納:《善的求索》,遼寧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頁。)功利論又分行爲功利論與規則功利論。所謂行爲功利論,是說不依據規則,而是根據當下的情況,決定行爲,只要它能夠帶來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規則功利主義是依據規則能夠帶來好的結果的行爲即爲道德行爲。

道義論。道義論與功利論相反。它主張人與行爲道德與否,不是行爲的結果,而是行爲本身或行爲依據的原則,即行爲動機正確與否。凡行爲本身是正確的,或行爲依據的原則是正確的,不論結果如何都是道德的。恰如,弗蘭克納所說:“道義論主張,除了行爲或規則的效果的善惡之外,還有其它可以使一個行爲或規則成爲正當的或應該遵循的理由—這就是行爲本身的某種特徵,而不是它所實現的價值。”(注:[美]弗蘭克納:《善的求索》,遼寧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頁。)

道義論亦可分爲行爲道義論與規則道義論。所謂行爲道義論,是說不一定有什麼規則,只要行爲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麼行爲就是正當的。規則道義論是說行爲遵循的規則必須是合乎道德的,否則便不是道德行爲。

功利論和道義論是支配人們行爲的兩種不同的道德觀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支配其思想與行爲的道德原則,有功利論,也有道義論。只要仔細觀察、人的生活就不難發現這個道德真理。

例如,人們經常思考:做某件事值得不值得?做某件事合算不合算?人們也常說:“兩利相衡取其大,兩害相較取其輕”。或者告誡朋友,不要佔便宜,“佔小便宜、吃大虧”。凡此種種說明人們在當下的思想與行爲是在功利論道德意識支配下采取的。簡言之,利益、功名支配人們的行爲。

人的行爲、思想,包括對未來的預測、企劃,受功利論道德觀念支配,這是毫無疑問的,並且是大量存在的現象。

但人的思想、行爲是否完全如此呢?不是。人的思想、行爲也常常受道義論的支配。

例如,人們稱道:“見義勇爲”是好樣的!某人對他的朋友說,“您做這種事太缺德了”(如與朋友的妻子同奸)。諸如此類,說明人的思想行爲是在道義論的支配下活動的。簡言之,理想、信念支配人的行爲。

以上是從指導人們的思想、行爲上說的。我們再從評價人的思想、行爲上看功利論、道義論,也是同時並存、交替使用的理論與。

例如,當人們議論某人做某事是“落井下石”或“火上澆油”時,顯然是功利論的道德評價。

又如,當人們說:“某人居心不良,用意不善”,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時毫無疑問,這是一種道義論的評價。

不論人們意識到與否、自覺與否,兩種規範倫理觀同時並存,每時每刻都在支配人的思想與行爲,並評價人的思想與行爲,不過時而是功利論,時而是道義論而已,有時同時並用。功利論與人們的物質需要、物質生活相關。道義論則與人們的心理需要、精神生活相關。從人們的道德生活看,兩種規範倫理學具有同等的價值,同等的意義。有一付楹聯可作爲佐證:“百善孝爲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爲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人們在生活中不能脫離功利論,也不能脫離道義論,那麼它們爲什麼會如此這般的伴隨着人們的生活呢?

我們先討論一下,功利論與道義論的特點,然後接着再討論人爲什麼會有這兩種道德行爲準則。

功利論與道義的特點

功利論有三個特徵:一是注重思想、行爲的績效、效果或結果,不計較行爲的動機,或不大注意思想端正與否、動機純潔與否,只要有好的效果,就可以了。二是在行爲前權衡,比較,利弊得失,不合算的事,吃虧的事不幹。三是立足於個人,推衍到他人與。追求個人的功名利祿或幸福是根本的,爲此,不得不顧及他人、社會大衆的益利或幸福。

道義論同樣也有三個特徵。一是注意行爲本身、或注意思想、動機(即行爲依據的原則),不關心思想、行爲的後果。二是不計算,不考慮思想與行爲的後果對自己會怎麼樣。三是道義論不是立足於個人的利益,而是立足於全社會的人民大衆的長遠的或根本的利益。以上各有三個特點,這就是它們的區別。

總之,功利論帶有自發的、本能的傾向,甚至不經,就可以掌握的;道義論則是自爲的、理智的產物,要學習、鍛鍊才能掌握;前者是情感、慾望的道德,後者是理智、信念的道德。或者說,功利論是常人的道德,而道義論則是賢人的道德。

功利論與道義論,有區別,但也有一定的聯繫。功利論與道義論都根源於社會物質利益關係,前者從個人利益出發,旁及他人與社會的利益,後者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包含有個人的利益。兩者都服務於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提升人性。

人爲什麼會受這兩種道德觀的支配

這要從人性說起。人是存在者,又是社會存在者。

人作爲自然存在者,人要生存,要成長,要,要享樂,因此人就要通過生產,解決吃、穿、住、行、娛樂、休閒等。這就必然要關心私人的物質利益、福利、健康、舒適、安全、幸福諸問題。因此,講個人功利,並把功利作爲一種道德觀,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但是人又是社會存在者,他要生存,要成長,要發展,要快樂,要享福,所需要的物質產品、設備和相關條件,都不是單個人所能解決的,必須依賴羣體、依靠社會。他必須與他人有分工,有合作的生產勞動,交換其產品,交換其經驗,互通其有無。這種社會性,簡言之文化性,規定了人有理想,有友情,有精神追求與寄託。因此,就需要有某種道義論存在。這也就是漢儒董仲舒所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注: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二、馬克思主義道德論和傳統規範倫理學的關係

據我所知,迄今爲止,學者們所撰寫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著作,不論是教科書,還是學術專著,幾乎都沒有正面回答,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是道義論,抑或功利論,還是兩者兼而有之。

我主編的《新倫理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其深層寓意,是說它是一種超越功利論與道義論之上的一種新的規範倫理學,是傳統規範倫理學的綜合創新。新規範倫理學,這個說法,書中是有的,但沒有闡明,沒有論證。今日把它補上。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承認前此功利論、道義論規範倫理學存在的價值,它是古已有之的人類不可或缺的兩種道德論。從古至今綿延不絕,儘管它的理論形態,表現形式不斷地改變,但它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它在繼承功利論、道義論規範倫理學的優秀成果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新規範倫理學。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哲學基礎規定了它內在地包含有功利論與道義論兩種理論形式。

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規範倫理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分支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價值觀和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唯物的辯證法,又是辯證的唯物論。它認爲物質、存在是第一性的東西,精神、意識是第二性的東西。精神、意識是存在、物質的派生物。但它對存在、物質都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精神的東西離不開物質。一旦離開物質、精神現象將無法解釋,變成虛無縹緲、神祕莫測的東西了。從這樣的世界觀、價值觀出發、觀察倫理、道德現象,馬克思主義認爲,倫理、道德現象是一種思想的關係,一種精神現象。它依附於物質的社會關係,即依附於物質利益關係。恰如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一書中所說:“‘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這裏的粗體字爲原作者所知)。(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頁。)道德、倫理是物質利益關係在人們思想、觀念中的反映。一切倫理、道德觀念都是從物質利益關係中引申出來的。因此,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論,必然是功利論的,必然重視人們行爲的物質效果,重視人民大衆的利益。正因爲如此,馬克思說:“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頁。)也說過,馬克思主義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爲他們自己的利益而奮鬥。人民大衆的利益、工人階級的利益同全人類利益相一致。而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恰恰就是爲工人階級利益辯護的。

人們還記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說:“世界上沒有什麼超功利主義,在階級社會裏,不是這一階級的功利主義,就是那一階級的功利主義。我們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者。我們是以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廣大羣衆的利益和將來利益的統一爲出發點的,所以我們是以最廣和最遠爲目標的革命功利主義者,而不是隻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狹隘的功利主義者。”(注:《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頁。)這裏講的很清楚,我們馬克思主義者承認,並主張功利主義是我們行爲的一種指導原則。不過不是狹隘的功利主義,而是真正人民大衆的功利主義就是了。

但同時,馬克思主義認爲,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信念至關重要。爲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而奮鬥、而獻身、而自我犧牲,則是共產主義道德的最高體現。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修養》中寫道,共產黨,除了階級的、民族的、全人類解放的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說:“在個人利益和黨的利益不一致的時候,能夠毫不躊躇、毫不勉強地服從黨的利益,犧牲個人的利益。爲了黨的、無產階級的、民族解放和人類解放的事業,能夠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黨性’或‘黨的觀念’、組織觀念的一種表現。這就是共產主義道德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政黨原則性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意識純潔的最高表現。”(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7-38頁。)從劉少奇這段論述看,我們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道德觀,即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是名符其實的道義論。

綜上所述,可見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論,既是功利論、又是道義論。功利論是基礎、道義論則是它的引申與昇華。

從人們倫理、道德文化遺產的傳承性上看,馬克思主義倫,必然包含有功利論與道義論的積極成果。

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說,是工人階級和一切勞動者利益的反映,同時又是人類倫理、道德文化有機構成部分。

我們知道,倫理、道德文化是人類文化的結晶。人類文化的同其它事物的發展一樣是連續性與階段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是人類文化史上,倫理、道德史上的一段落、一環節。它的產生與發展有其必然性。它必然對前此倫理、道德觀加以揚棄,即辯證的否定。故此,它要對功利論、道義論的規範倫理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一番審視、分析、批判、改造、繼承、吸納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在馬克思主義之前,不論在、在西方,功利論、道義論都是典型的規範倫理。

就中國而言,儒家倫理占主導地位,本質上是一種道義論,當然它也是一種德性論。而在儒家倫理中,道義論,始終是主流派。

孔子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注:《論語·里仁》。)“君子憂道不憂貧。”(注:《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注:《論語·衛靈公》。)孟子見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注:《孟子·梁惠王上》。)“生亦我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注:《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說:“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注:《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這是儒家道義論倫理觀最典型的表述。宋明理學,朱熹、二程“存天理,滅人慾”之說,更是極端的道義論。

功利論,先秦的代表人物則是墨子。墨子主張“兼相愛”,“交相利”,義即爲利,人民大衆之利。以後到了宋代,更有葉適、陳亮的功利主義思想。陳亮認爲,“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注:《止齋文集·答陳同甫》。)這就是說,道德與事功不可分,葉適也是一位功利主義者,認爲道德離不開功利,離開功利無道德。

清代顏元,批判董仲舒,針鋒相對地提出:“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注:《顏元集·四書正誤》卷一。)

西方倫理思想,從德謨克里特、伊壁鳩魯、魯克萊修到英國唯物論者洛克、霍布士、亞當·斯密;法國的愛爾維修、霍爾巴赫、德國的費爾巴哈這一派經驗論家的倫理學思想,幾乎都是快樂主義、幸福主義、或者理性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可見,功利主義在西方淵源流長,是規範倫理學的一種傳統。

道義論,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奧古斯汀、安瑟倫、托馬斯·阿套那、再到康德、黑格爾,這是理性主義傳統。他們的倫理觀,幾乎都是道義論。馬克思主義的倫理觀,就是在揚棄西方包括東方功利論和道義論規範倫理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觀,建立了全新的規範倫理學。

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是傳統規範倫理學的綜合創新

馬克思主義是怎樣改造了以前的功利論與道義論

首先,它否定道義論離開物質利益空談道德,也批判了功利論把道德立足於個人利益的偏狹性。指出道德作爲一種人類精神現象是以社會物質利益爲基礎;否定了這個基礎,道德就是一種神祕的理性,如黑格爾所言,成爲絕對精神的表現或宗教倫理所謂上帝意志的體現。然而這一切都是空洞的說教,荒謬不可信。同時又指出道德成立的利益基礎,是階級的羣體利益,或人類的共同利益。馬克思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一書中說:“既然正確理解的利益是整個道德的基礎,那就必須使個別人的私人利益符合於全人類的利益。”(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167頁。)這就是說,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道德建構的物質利益的基礎是在個人或階級集團利益與全人類利益相統一、相一致的基礎上。也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倫理觀,社會主義道德的物質利益基礎,是工人階級利益(包括工人階級中的個人利益),又是全人類的利益。這就是它之所以是新的規範倫理學根本之所在。也正因爲如此,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既有階級性,又有人類的共同性。

其次,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克服了歷史上功利論和道義論的缺點吸取了他們的長處。指出道義論不關心行爲的效果,不計功利是片面的、錯誤的;而功利論不注意行爲的動機,不考慮行爲原則同樣是片面的、錯誤的。馬克思主義倫理觀,吸取道義論注重行爲動機,功利論注重行爲效果的優點,提出評價行爲善、惡與否,既看動機,又看效果。把動機與效果有機統一起來。何止是評價,就行爲發生而論,也要考慮動機與效果的一致性。不僅如此,馬克思主義的倫理觀,還把目的與手段納入道德評價體系。目的制約手段,手段目的。這樣就大大豐富了規範倫理學的評價理論並遠遠地超過了功利論與道義論。

第三,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揚棄了傳統道義論與功利論,對其改造,整合,即綜合創新。我們說,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是新的規範倫理學,道理就在於此。它包含功利論和道義論的積極因素,就此而言,它既是功利論、又是道義論,然而它又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種功利論或道義論。它是功利論與道義論的有機統一。進一步說,它是人民大衆的功利論,與革命道義論的統一,是對歷史上功利論與道義論的積極超越。人民大衆的功利論包含有革命道義論的因素,而革命道義論又包含有人民大衆功利論的成分。革命道義精神,歸根到底,不能脫離人民大衆的功利。換言之,道義乃是功利的化身或功利的昇華。故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說,馬克思主義的倫理觀本質上是人民大衆的功利論。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集道義論、功利論、德性論於一身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之所以是一種新的規範道德論,就在於它把經過揚棄的功利論與道義論有機地統一起來。德性論、不是別的恰恰是功利論與道義論中的規範、原則、或準則的內化,成爲人的一種秉性、品質(德性)、情操或習慣。須知,人們的秉性、品質、情操或習慣,都是外在的道德規範、原則、準則對人長期薰陶、習染、、灌輸的結果。開始人們不認識,或不理解,甚至拒斥,到認識、接納,認同以及落實行動,這是一個過程。在人們行動的反覆實踐中,構成了人的內在的品質、秉性、情操或習慣。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是道義論、功利論、德性論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之所以是新的規範倫理學還有論的理由。我們知道唯物辯證法,特別是唯物史觀,是它的方法論原則。把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於倫理學領域,使倫理學發生了革命的變革。

只有應用唯物史觀的方法論原則,(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關係決定道德,而道德又有相對獨立性)。才能地解釋道德的本質,道德的起源,道德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及其發展的性。也只有依據唯物辯證法的原則,才能全面地解釋道德原則或規範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關係,階級性與全民性的關係,才能科學地闡釋道德行爲的自由與必然的關係、道德選擇與責任等問題。

餘論:目前倫理學界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種否定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思潮。認爲它過時了,或說爲它不科學。這是很值得重視的理論動向。首先是否定階級的分析方法,宣傳無立場的哲學,中立的道德。其次是企圖創造一種所謂象科學如數學、邏輯學、物理學一樣的精確無誤的科學倫理學,言外之意現在的倫理學不是科學。還有人拾起利己主義的道德觀,改頭換面後推銷給社會,以爲是新東西其實都是陳年舊貨。還有隨着世界“經濟一體化”鼓吹全球倫理,完全否定倫理、道德的歷史性、民族性與階級性。這是一種新的倫理絕對主義道德觀。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論文 篇九

關鍵詞: 《共產黨宣言》 序言 研究綜述

一、引言

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爲共產主義同盟起草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馬克思主義奠基之作《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公開出版,標誌着共產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誕生。《宣言》的面世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是全世界共產黨人最早的黨綱,更是馬克思主義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作。列寧曾指出:“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音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爲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於階級鬥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1]因此,對《宣言》的研究,自始至終是國內外衆多學者關注的焦點。筆者在有關學術論文數據庫裏查詢有關《宣言》方面的學術論文數量八百餘篇,但其中有關《宣言》序言部分的學術論文僅爲二十餘篇,僅佔2.5%。七篇序言是《宣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急需加強對七篇序言的研究,筆者就近十五年來對序言研究成果作簡單的歸納和綜述,以期待更多學者給予關注。

二、《宣言》的七篇序言概述

從1848年《宣言》公開出版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的四十多年的時間裏,馬克思和恩格斯先後爲不同版本的《宣言》寫下七篇序言,分別是1872年德文版、1882年俄文版、1883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蘭文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其中前兩篇序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的,後五篇序言是由恩格斯自完成的[2]。七篇序言是作者根據當時鬥爭形勢、社會發展和經濟狀況等新變化,對《宣言》做了有益的補償和完善。因此,加強對序言的研究理應成爲《宣言》研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三、《宣言》的七篇序言研究簡要綜述

1.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的研究

任何一種先進理論的誕生都是以特定的歷史條件爲背景的,社會在發展,理論不能與時俱進和緊跟時代步伐,勢必會失去應有的意義。馬克思和恩格斯要求在運用《宣言》其中的原理時,“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爲轉移”[3],學者們普遍認爲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高源認爲,序言及時修改了《宣言》中某些已過時的觀點,主要體現在對待舊國家機器、社會主義文獻判斷、反對黨派的態度;在1883年德文版和1888年英文版中,補充修改《宣言》中不夠完善的內容;在1882年俄文版、1892年波蘭文版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中,緊密聯繫各國無產階級革命[4]。馬文萍認爲,七篇序言各有其特點,主要針對前三個序言作詳細介紹,1872年德文版具有實事求是特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自己的著作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正確的就堅持,錯誤的就指出;1882年俄文版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1883德文版具有友誼萬歲的特點[5]。黃建華和黃舫認爲,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共產黨宣言》的修改、補充和完善,爲我們樹立起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質的光輝典範;正因爲這一理論品質,纔有了經濟文化落後的俄國和中國革命的勝利,纔有了落後的東方農業大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6]。肖嫺認爲,七篇序言是《宣言》“活的靈魂”,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從七篇序言對馬克思主義的闡釋看,馬克思主義是最大的實事求是主義,認識這一點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事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具有重要意義[7]。文成國認爲,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集中體現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這個《宣言》中所論述的一般原則整體來說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這個綱領現在在某些地方已經過時了”,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爲轉移;在1882年俄文版中,兩位導師對世界無產階級變化作了關注,提出新問題並作新的結論;在1883年德文版和1888年英文版中,恩格斯接受“偉大的發現”,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發現,在序言中表述出來,使《宣言》更科學和嚴密[8]。鄭衛麗和賈朋儉認爲,《宣言》發表之後,馬克思和恩格斯根據鬥爭形勢和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及時總結經驗,對《宣言》進行補充和修改,如預言俄國若發生革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峽谷”,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七篇序言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是不斷豐富、發展和創新的理論[9]。針對序言的研究,學者們均認爲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2.對序言的哲學內涵的研究

宋海明認爲,序言作爲《宣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序言和正文一脈相承,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內涵。哲學內涵主要體現在:堅持真理與勇於創新;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所在,七篇序言通篇貫穿着這一理論品質;理論來自實踐並指導實踐的發展;《宣言》的現實運用需要和各國實際情況相結合,不斷完善和補充[10]。

3.如何對序言開展研究的研究

張國認爲,對《宣言》的研究,應從三個層次對它進行分析研究:其一,序言同正文的關係研究(體現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關係和內容方面的關係);其二,序言之間的研究(體現在篇幅長短、作者、寫作地點、寫作所用語言、《宣言》出版地);其三,對序言具體內容的初步研究(體現在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宣言》譯本傳播歷史回顧、把握資本主義發展脈絡、恩格斯爲人治學的謙虛謹慎精神、《宣言》的任務、《宣言》的科學評價、無產階級聯合、翻譯者貢獻、對俄國公社的關注、批判精神和客觀全面認識),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研究,纔有利於對《宣言》正文中心思想的把握[11]。

4.對序言的主要內容和主要觀點的研究

艾新強和吳紅博指出了序言的主要思想觀點,分別是明確《宣言》的性質和任務、概括《宣言》基本思想、強調因時制宜和與時俱進、指出跨越“卡夫丁峽谷”的可能性、明確區分社會主義運動與共產主義運動、論述統一戰線、分析工人階級鬥爭情況和資本主義發展情況、補充完善《宣言》內容、標示《宣言》經歷的過程;同時指出學習七篇序言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啓示[12]。趙匯分析得出,七篇序言闡明瞭五點主要內容,如科學態度對待《宣言》、《宣言》的性質和任務、《宣言》基本思想、對《宣言》作重要修改和補充、俄國革命與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關係[13]。重溫七篇序言,對於我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5.對序言的馬克思主義觀及其現實意義的研究

馮德軍和楊麗敏指出,序言指明《宣言》在國際工人階級運動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宣言》基本原理的科學性、《宣言》某些論斷侷限性、《宣言》發表後工人階級運動的新鮮經驗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通過研讀序言,可以從中發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看法,瞭解系統的馬克思主義觀[14]。

6.對序言創作的歷史情境及其意義的研究

李銳指出,七篇序言的創作都有各自的歷史和理論背景。通過創作各篇序言時各地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同時期所撰寫的其他著作、手稿、讀書筆記理解把握七篇序言總體的歷史和理論背景;同時分析序言補充發展革命理論、概況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及對歷史唯物主義哲學作增補,並認爲序言和正文共同組成真正意義上的“整部《序言》”[15]。

7.對序言的方法論的研究

我們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除了要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外,還要掌握其科學方法論,深挖《宣言》及序言的方法論原則,對我們領會其精髓內容有重大意義。崔新生認爲,《宣言》及七篇序言所體現的方法論主要有實事求是方法、歷史主義方法、社會矛盾分析方法、階級分析方法、創新思維方法等,這些方法論原則,對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理論和實際指導意義[16]。

8.對序言的同與異的辯證關係的研究

劉芳認爲,七篇序言的外在特徵是經歷七次大的外景變化,變動的是其外在表象,而內在實質、唯物史館和科學社會主義始終貫穿其中。七篇序言的理論原理不以任何個人意志爲轉移,堅持一以貫之的唯物史觀,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強調個別地方要與“實”俱進的異。對序言的“同”與“異”兩個要素的同c異辯證關係的分析,有助於完整系統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而理解其理論品質[17]。

9.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放棄了《宣言》基本原理的研究

《宣言》發表之後,一些人認爲馬克思和恩格斯放棄了《宣言》的基本理論。陳學明和陳銳分析認爲,七篇宣言中對《宣言》的內容所做的修改、說明和補充,可以看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嚴肅的科學態度和可貴的理論創新精神;結合時代變遷和客觀實際,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宣言》的修改、說明和補充,目的是更好地堅持《宣言》的基本理論,所以二位導師晚年放棄《宣言》的說法毫無根據[18]。李真認爲,七篇序言對《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基本原理,都以堅持和繼承爲主調;精神一貫,態度堅定,而不是修改和否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19]。

四、結語

綜觀近十五年來,對《宣言》的研究已經結出豐碩的果實,有近97.5%的學術論文焦點集中在《宣言》正文部分,而對《宣言》序言部分缺少關注。原因有三:其一,認識偏差,認爲《宣言》正文部分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宣言》內容,序言部分可以忽略不計;其二,角度單一,深度膚淺,缺乏新意;其三,功利性意識作祟,認爲正文部分更易出研究成果,序言部分不是正文,結不出“大的果實”。

鑑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爲未來對《序言》序言部分的研究要強調以下幾點:一是糾正認識片面性,《宣言》正文部分和序言部分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宣言》的全部內容;二是可以多角度、多學科交叉地開展研究,提高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三是丟棄功利主義思想,只有將《宣言》序言部分結合正文部分一起研究,才能探索《宣言》的思想精髓。

參考文獻:

[1]列寧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5.

[4]高源。從《宣言》序言中看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J].改革與開發,,2012(2):94.

[5]馬文萍。對《宣言》序言的新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4):30-34.

[6]黃建華,黃舫。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6(2):100-102.

[7]肖嫺。馬克思主義是最大的實事求是主義――論《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論價值[J].理論月刊,2008(11):24-26.

[8]文成國。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徵[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6(2):18-19.

[9]鄭衛麗,賈朋儉。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J].保定師專學報,2005(1):18-19.

[10]宋海明。試論《宣言》序言的哲學內涵[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8(7):9-10.

[11]張國。對《宣言》七篇序言的初步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1(1):5-7.

[12]艾新強,吳紅博。學習《宣言》七篇序言[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2):17-22.

[13]趙匯。全人類解放的偉大旗幟――《宣言》的寫作背景、主要觀點和意義[J].高校理論戰線,2006(5):19-26.

[14]馮德軍,楊麗敏。《宣言》序言中的馬克思主義觀及其現實意義[J].長安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4):93-97.

[15]李銳。《宣言》七篇序言創作的歷史情境及其意義[J].長安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4):93-97.

[16]崔新生。《宣言》及其序言的方法論與現實價值[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2):23-27.

[17]劉芳。《序言》七篇序言同與異的思考[J].學術論壇,2015(12):6-10.

[18]陳學明,陳銳。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放棄了《宣言》的基本原理[J].社會科學,2012(10):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