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人體工程學論文(多篇)

人體工程學論文(多篇)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一

我國是農業大國,畜牧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着國內大型養殖場的不斷建立,過硬的養殖技術和動物防病知識成爲養殖戶必然要學習的,因此爲祖國培養必備的牧醫人才成爲各大農業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基礎科學系教授肖傳斌,在多年的動物消化道黏膜免疫研究過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爲國家培養了衆多牧醫人才,爲我國的動物醫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肖傳斌教授曾於1976年9月到1978年3月期間做過近兩年的下鄉知識青年,後來,他到河南農學院獸醫專業學習,於1982年1月獲得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淮濱農校,先後擔任教師和校團委書記。爲了更好的學習獸醫知識,他於1983年9月到 南京農業大學獸醫專業學習,並於1986年6月獲得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先後在 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期間曾擔任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基礎科學系黨支部書記,院黨委委員,2004年―2015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同時,兼任2012年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分會理事和2004年河南解剖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除了在學校承擔着《動物解剖學》、《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人體結構與功能》等課程的主講任務,肖傳斌教授還主持過多項河南省和農業部重大科研項目,包括河南省自然基金項目“山羊生殖器官淋巴管構築的研究”、國家自然基金“Visfatin經AMPK信號通路調控肉仔雞食慾的分子機制”、農業部科研項目“大觀黴素殘留研究”和“林可黴素殘留研究”,以及橫向聯合項目“.鴕鳥腿病病理學研究”等,並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

同時,爲了讓更多的受益,肖傳斌教授筆耕不綴,不斷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論文或論著的形式發表或出版,從1987年開始,他已經發表《山羊肺淋巴系的研究》、《胎牛胃的淋巴流向》、《山羊附睾和卵巢子宮的淋巴流向》、《非洲鴕鳥食管的組織學觀察》、《非洲鴕鳥冠狀動脈的解剖觀察》、《大鴇心臟冠狀動脈的鑄型觀察》、《父母代固始雞十二指腸的發育形態學研究》、《大豆異黃酮對固始雞小腸形態結構的影響》、《糖貼素對固始雞小腸黏膜結構的影響》、《家畜解剖學本科教學若干問題的探討》等80餘篇論文,合著或參編了《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畜禽解剖學》、《家畜解剖學》、《動物病理學》、《新全實用獸藥手冊》、《家禽用藥指南》、《犬體解剖學》等十餘部專業著作,爲動物醫學發展提供了許多實用性強的參考資料。

多年來,肖傳斌的研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他也因此獲得了諸多榮譽,“面向21世紀動物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 ”獲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豬圍產期免疫狀態與疫病防治應用技術研究”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妊娠母豬分娩前後免疫抑制物質的研究”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驗收;“開發豬牛膽汁資源的技術研究”獲得河南省星火三等獎;“鵝腎結構和組織化學的研究”通過了河南省科委鑑定;“狗腎上腺的神經聯繫-HRP法研究”通過了河南省教委鑑定。同時,他個人先後獲得“河南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河南農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05屆本科畢業生優秀論文最佳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將個人價值無限放大的同時,也將祖國的動物醫學注入了新的力量!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很多人通過多年來的積累,擁有了自己的住宅,所以在室內設計中,不僅僅要美觀大方,舒適感和便捷感也得到了人們的重視。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就是解決人們在居住空間中健康、高效、愉快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也是現代室內設計追求的標準。

一、概述人體工程學

人體工程學是一門關於技術和人的協調關係的科學,也是一門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它首先是一種理念,把使用產品的人作爲產品設計的出發點,要求產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圍繞人的生理、心理特點來設計;然後是整理形成的設計技術,包括設計準則、標準、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等;這些設計技術再和特定領域的其他設計技術及製造技術相結合,就形成符合人體工學的產品,這些產品讓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不同的作業中人、機器及環境三者間的協調,研究方法和評價手段涉及心理學、生理學、醫學、人體測量學、美學和工程技術的多個領域,研究的目的則是通過各學科知識的應用,來指導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的設計和改造,使得作業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適等幾個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二、概述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是指爲滿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們對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對它的視覺感受的要求)而進行的準備工作,對現有的建築物內部空間進行深加工的增值準備工作。目的是爲了讓具體的物質材料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在可行性的有限條件下形成能夠成爲合格產品的準備工作。需要工程技術上的知識,也需要藝術上的理論和技能。室內設計是從建築設計中的裝飾部分演變出來的。他是對建築物內部環境的再創造。室內設計可以分爲公共建築空間和居家兩大類別。當我們提到室內設計時,會提到的還有動線、空間、色彩、照明、功能等等相關的重要術語。室內設計泛指能夠實際在室內建立的任何相關物件:包括:牆、窗戶、窗簾、門、表面處理、材質、燈光、空調、水電、環境控制系統、視聽設備、傢俱與裝飾品的規劃。

三、人體工程學爲室內設計奠定了基礎

人體工程學聯繫到室內設計,其含義爲:以人爲主體,運用人體計測、生理、心理計測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室內環境之間的合理協調關係,以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標應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人體工程學與有關學科以及人體工程學中人、室內環境和設施的相互關係。由於人體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於進一步認真開發,目前已有開展的應用方面如下:(1)爲人際交往空間的確立奠定了基礎。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以確定空間範圍。(2)爲傢俱、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範圍奠定了基礎。傢俱設施爲人所使用,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爲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爲了使用這些傢俱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要求都由人體工程科學地予以解決。室內空間越小,停留時間越長,對這方面內容測試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車廂、船艙、機艙等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的設計。(3)爲室內設計的視覺環境奠定了基礎。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是視覺的要素,人體工程學通過計測得到的數據,對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四、人體工程學爲室內設計要素提供了依據

(1)合理的空間佈局。根據人體工程學提供的數據一句,空間的合理分佈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基本的任務。(2)合理的運用色彩。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用色有利於工作,有助於健康。(3)合理的採光。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爲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4)合理的裝飾。室內設計根據結構和人的心理需求,結合功能需要加以裝飾,可共同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特徵,可以獲得千變完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效果,同時還能體現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徵。(5)合理的陳設。室內傢俱、地毯、窗簾等,均爲生活必需品,在符合審美的條件下,結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更能體現其特點和個性。(6)合理的綠化。室內設計中綠化以成爲改善室內環境的重要手段。室內移花栽木,利用綠化和小品以溝通室內外環境、擴大室內空間感及美化空間均起着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峯,朱寧嘉.人體工程學設計與應用[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7

[2]劉昱初,程證渭.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M].中國電力出版社

[3]張月.人體工程學[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劉盛璜.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章曲.人體工程學[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三

【關鍵詞】人機工程;傢俱設計;設計應用研究

傢俱作爲一種生活用品,與人有着密切的關係。不同地區的傢俱都滲透這各個地區所特有的人文與內涵,在人機工程學的指導下,將現代設計與人文精神結爲一體,設計出完美的傢俱造型。若想在國內的傢俱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無疑要重視人機工程學在傢俱設計中的應用原則與尺度,爲人機工程學在設計中的應用摸索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通過研究人機工程學在傢俱設計中的應用,體會其在設計領域中的作用,爲人機工程學在設計中的應用探索出一條正確的道路。此外通過研究傢俱設計中人機工程的因素,探求人機工程學在傢俱設計中的應用,總結傢俱設計在人機工程應用的正確思考方法,進而促進傢俱設計行業與傢俱產業的發展。

一、傢俱設計概述

1、傢俱設計內涵

傢俱是人類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由材料、結構、外觀形式和功能四種因素組成,其中功能是先導,是推動傢俱發展的動力,是其實現功能的基礎。這四種因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由於傢俱是爲了滿足人們一定的物質需求和使用目的而進行設計與製作,因此傢俱還具有功能和外觀方面的因素。傢俱的種類、功能、風格和製作水平等,還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物質文明的水平以及歷史文化特點。

2、傢俱設計的現狀分析

中國是一個傢俱大國,有着很多的傢俱企業。但是中國的傢俱設計卻落後於國外的發達國家,目前國內傢俱設計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仿照現象嚴重,照抄照搬國外成熟的傢俱設計,忽視國內消費者的特定的需求;另一個是將人機工程學僵化的套用,儘管看上去很符合人機要求,但卻忽略了設計中的感性因素,也與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設計的探索性需求背離。

正當國內傢俱設計行業面臨嚴峻挑戰時,國外的優秀設計師已將傢俱這一生活用品演繹的多姿多彩。特別是堅持理性文化的歐美國家,他們認爲“沒就是由視覺、聽覺產生的快感”,因此在傢俱設計上,較重視自我感受的表達,注重人性化和原創的價值。當然,他們由於受到民族、風俗地域的多種影響,傢俱的地域特也相對明顯。同時,歐美國家在進行傢俱設計時多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或多或少的引導着傢俱設計的潮流發展。

二、人機工程學分析

1、人機工程學的概述

我國在1979年版的《辭海》對人機工程學的定義是:“人類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運用人體測量學、生理學、心理學和生物力學等研究手段和方法,綜合地進行人體結構、功能、心理以及力學等問題研究的學科。”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機(產品)——環境”中人、產品、環境三個要素之間的關係,爲解決該系統中人的效能與健康,形成合理的“人——機——環境”系統問題,而提供理論與方法的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

2、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內容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實踐與實用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實際上是“人體科學”、“技術科學”和“環境科學”的融合,並不斷向工程科學滲透。因此,其研究的內容相對於其他學科多樣性、應用性和靈活性更強。主要從人的特徵參數、人機關係——環境因素等方面進行研究,亦以以人爲主題的設計思想提供基礎。

三、人機工程學在傢俱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1、傢俱設計中的人機因素分析

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傢俱在個人家庭、社會的生活空間中有這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一直影響着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傢俱設計的任務是以傢俱爲主體,爲人類生活與工作創造便利、舒適的物質條件,並在此基礎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傢俱設計的人機因素主要從人機尺度、形態、功能、色彩這四個方面來進行探索,從不同的角度更好的滿足人類生活對於傢俱設計的需求。

2、傢俱設計中人機工程學的應用

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考慮,離身體越近的物品就越需要進行費心思的設計。與人類最接近的物品首先是衣服,其次是傢俱,再次是與地面、牆壁、頂棚等室內有關的要素。可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在衣服和建築物外觀上投入較多的花費,但室內卻是馬馬虎虎。在室內陳列着的掃把以及用普通價格買來的椅子和桌子,與現代的辦公室很不協調。這也是由不同的生活理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產生的結果。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生活質量也更加關注,室內的傢俱和傢俱的設計更應引起高度的重視。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成果也是爲解決人與建築環境、室內的矛盾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3、各類傢俱的人機學分析

(1) 座椅類傢俱設計的人機工程學分析

座椅不論是桌高還是座高、座深、靠背及座背夾角,都和人體的尺寸是密切相關的。椅子可以說是最直接的、最小的人性環境,因此也是美學與科技共同實現的一個載體。座椅比較複雜,需要適合人體的兩種姿勢:直立坐姿和放鬆坐姿。例如有研究資料記載:椅的前緣可以調節125mm,這樣可以適合所有成年人。椅墊應該讓人舒服、透氣並有磨擦,避免使用粗糙的無定形的織物等等。這些都是人機工程在座椅類傢俱設計中的應用可見。

2、桌子類傢俱設計的人機工程學分析

桌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爲人們閱讀、書寫一些辦公事務提供載體,辦公室工作通常在水平臺面上進行,但有研究發現,適度傾斜的檯面更適合於這類作業,實際設計中也有采用斜工作面的例子。當檯面傾斜(12°-24°)時,人的姿勢較自然,與水平工作面相比,人類的疲勞感與不適感相對減少。這些都是人機工程學在桌子類傢俱中的應用。

3、屏風隔斷及其他傢俱人機分析

室內屏風式隔斷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隔音和遮擋視線的作用,而且還能劃分室內的範圍和通行通道。隔斷的高度是爲了遮擋人的視線,人的體位決定隔斷高度。根據是把隔斷一側坐着的人的視線與另一側站着的人的視線隔開,還是分隔兩側坐着的人的視線,可以把隔斷設計成三種高度。高的隔斷在界定分區時相當有用,但最好能配合較低的隔斷,尤其在視覺接觸的區域更是如此。

另外,一些小型傢俱也是傢俱系統中獨具魅力的一部分,如移動櫃或推櫃、移動長櫃、桌邊櫃、移動推車等。它們的特點是體積小、可自由移動,因此通常作爲工作進行時的支援。這些小型傢俱與其它傢俱的可組合性極強,並且節約空間。

結論

從發展狀況來看,現代傢俱的設計正趨向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款式上美觀、使用上安全等方向發展。在我國,當今的傢俱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一種新的設計觀念,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傢俱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着更深的理解。單單滿足人機工程學要求的傢俱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當國內的傢俱行業躊躇不前時,國外的優秀設計師已經將傢俱演繹成多彩的生活用品。所以,國內傢俱行業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就必須積極的吸取國外成熟的設計思想,同時摸索人機工程學在傢俱設計中尺度,把握好人機工程學與傢俱設計的關係,力爭爲人機工程學在設計中的應用摸索出正確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藝術設計概論 曹田泉編著

[2]人機工程教學與應用 徐涵 劉軍傑 陳偉編著

[3]期刊論文 人機工程學在戶外傢俱設計中的應用-四川建築 2011.21(3)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四

肘部高度:指從地面到人的前臂與上臂接合處可彎曲部分的距離

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時,座椅表面到頭頂的垂直距離

構造尺寸:是指靜態的人體尺寸,它是人體處於固定的標準狀態下測量的

功能尺寸:是指動態的人體尺寸,是人在進行某種功能活動時肢體所能達到的空間範圍,它是動態的人體狀態下測得。是由關節的活動、轉動所產生的角度與肢體的長度協調產生的範圍尺寸,它對於解決許多帶有空間範圍、位置的問題很有用

種族差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因地理環境、生活習慣、遺傳特質的不同,人體尺寸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

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體尺寸和小於該尺寸的人佔統計對象總人數的百分比

正態分佈:大部分屬於中間值,只有一小部分屬於過大和過小的值,它們分佈在範圍的兩端

身高:指人身體直立、眼睛向前平視時從地面到頭頂的垂直距離

正常坐高:是指人放鬆坐着時,從座椅表面到頭頂的垂直距離

眼高(站立):是指人身體直立、眼睛向前平視時從地面到內眼角的垂直距離

眼高:是指人的內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離

肩高:是指從座椅表面到脖子與肩峯之間的肩中部位置的垂直距離

肩寬:是指兩個三角肌外側的最大水平距離

兩肘寬:是指兩肋屈曲、自然靠近身體、前臂平伸時兩肋外則面之間的水平距離

肘高:是指從座椅表面到肘部尖端的垂直距離

大腿厚度:是指從座椅表面到大腿與腹部交接處的大腿端部之間的垂直距離

膝蓋高度:是指從地面到膝蓋骨中點的垂直距離

膝膕高度:是指人挺直身體坐着時,從地面到膝蓋背後(腿彎)的垂直距離。測量時膝蓋與髁骨垂直方向對正,的大腿底面與膝蓋背面(褪彎)接觸座椅表面

臀部-膝腿部長度:是由臀部最後面到小腿背面的水平距離

臀部-膝蓋長度:是從臀部最後面到膝蓋骨前面的水平距離

臀部-足尖長度:是從臀部最後面到腳趾尖端的水平距離

垂直手握高度:是指人站立、手握橫杆,然後使橫杆上升到不便人感到不舒服或拉得過緊的限度爲止,此時從地面到橫杆頂部的乖直距離

側向手握距離:是指人直立、右手側向平伸握住橫杆"一直伸展到沒有感到不舒服或拉得過緊的位置,這時從人體中線到橫杆外側面的水平距離

向前手握距離:這個距離是指人肩膀靠培直立,手臂向前平伸,食指與拇指尖接觸,這時從培到拇指梢的水平距離

肢體活動範圍:肢體的活動空間實際上它也就是人在某種姿態下肢體所能觸及的空間範圍。因爲這一概念也常常被用來解決人們在工作各種作業環境的問題。所以也稱爲"作業域"

作業域:人們在工作各種作業環境中在某種姿態下肢體所能觸及的空間範圍

人體活動空間:現實生活中人們並非總是保持一種姿勢不變,人們總是在變換着姿勢,並且人體本身也隨着活動的需要而移動位置,這種姿勢的變換和人體移動所佔用的空間構成了人體活動空間

姿態變換:姿態的變換集中於正立姿態與其它可能姿態之間的變幻,姿態的變換所佔用的空間並不一定等於變換前的姿態和變換後的姿態佔用空間的重疊

靜態肌肉施力:無論是人體自身的平衡穩定或人體的運動,都離不開肌肉的機能。肌肉的機能是收縮和產生肌力,肌力可以作用於骨,通過人體結構再作用於其他物體上,稱爲肌肉施力。肌肉施力有兩種方式:(1)動態肌肉施力:(2)靜態肌肉施力。

睡眠深度:休息的好壞取決於神經抑制的深度也就是睡眠的深度。睡眠深度與活動的頻率有直接關係,頻率約稿,睡眠深度越淺

視野:視野是指眼睛固定於一點時所能看到的範圍

絕對亮度:眼睛能感覺到光的光強度

相對亮度:相對亮度是指光強度與背景的對比關係,稱爲相對值

辨別值:光的辨別難易與光和背景之間的差別有關,即明度差。

視力:視力是眼睛測小物體和分辨細節的能力,它隨着被觀察物體的大小、光譜、相對亮度和觀察時間的不同而變化

殘像:眼睛在經過強光刺激後,會有影像殘留於視網膜上,這是由於視網膜的化學作用殘留引起的。殘像的問題主要是影響觀察,因此應儘量避免強光和玄光的出現。

暗適應:人眼中有兩種感覺細胞:錐體和杆體。錐體在明亮時起作用,而杆體對弱光敏感,人在突然進入黑暗環境時,錐體失去了感覺功能,而杆體還不能立即工作,因而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色彩還原:光色會影響人對物體本來色彩的觀察,造成失真。影響人對物體的印象。日光色是色彩還原的最佳光源,食物用暖色光、蔬菜用黃色光比較好

噪聲:最簡單的定義是:噪聲是干擾聲音。凡是干擾人的活動(包括心理活動)的聲音都是噪聲,這是從噪聲的作用來對噪聲下定義的;噪聲還能引起人強烈的心理反應,如果一個聲音引起了人的煩惱,即使是音樂的聲音,也會被人稱爲噪聲,例如某人在專心讀書,任何聲音對他而言都可能時噪聲。因此,也可以是人對聲音的反應這個角度來定義噪聲。噪聲是引起煩惱的聲音。

觸覺:皮膚的感覺即爲觸覺,皮膚能反應機械刺激、化學刺激、電擊、溫度和壓力等

心理空間:人們並不僅僅以生理的尺度去衡量空間,對空間的滿意程度及使用方式還決定於人們的心理尺度,這就是心理空間。空間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其表現形式也有很多種

個人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這是直接在每個人的周圍的空間,通常是具有看不見的邊界,在邊界以內不允許摯橙胝邤進來。它可以隨着人移動,它還具有靈活的伸縮性。

領域性:摿煊蛐詳是從動物的行爲研究中借用過來的,它是指動物的個體或羣體常常生活在自然界的固定位置或區域,各自保持自己的一定的生活領域,以減少對於生活環境的相互競爭

人際距離: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大小取決於人們所在的社會集團(文化背景)和所處情況的不同而相異。與熟人還是生人,人的身份不同(平級人員較近,上下級較遠。)身份越相似,距離越近。赫爾把人際距離分爲四種:密友、普通朋友、社交、其他人

恐高症:登臨高處,會引起人血壓和心跳的變化,人們登臨的高度越高,恐懼心理越重。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在一般情況是合理的或足夠安全的設施也會被人們認爲不夠安全。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五

【關鍵詞】人機工程 GUI 設計

一、人機工程學的學科內容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機器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它主要目的是爲了使設計的機械設備或者人機系統能夠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使其能夠更好的爲人類服務。在工業設計中,我們通常將其定義爲:對於成批量生產的產品,憑藉專業知識、經驗以及視覺感受等賦予其材料、結構、色彩等新的品質和資格。人機界面是人和機器在交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層面,也可以稱之爲用戶界面。它是人和機器之間進行通信的媒介,負責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其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效果,是現代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二、GUI的設計及色彩的特徵

(一)GUI設計的流程

對於一個完整的用戶界面設計包括其啓動界面的設計、軟件架構設計、相應按鈕的設計、面板的設計、菜單的設計以及圖標和滾動條的設計等等。跟其他產品一樣其設計的過程非常複雜,包括前期的調研、總體設計、具體設計和實施[1] [2],是一個需要循環測試和評估的設計過程。

(二)色彩在GUI設計中的作用

在人機界面使用過程中,色彩對人類的影響最爲重要,會受到人們的首先關注,其次纔是形狀或者其他。所以對於人類來說色彩直接影響着其精神感受,在設計的過程中就要考慮到用戶的審美觀,使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舒適感和美感。

GUI的設計可以分爲網頁和軟件兩種不同的類型,其設計時對色彩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在網頁的色彩設計過程中有很大面積的色塊區域,其像素空間也較大,設計師在設計色彩時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但是在對軟件的GUI設計時要考慮到工程類的嚴謹性和專業性,目前大多數採用了灰色作爲其背景色,那麼對於其圖標的色彩設計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其色彩不宜超過64色。在整個GUI設計中首先要做到簡單明瞭,對用戶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用戶得到正確的聯想和操作。其次還要保證色彩的柔和性,降低不同區域間的對比度,使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感覺眼睛疲勞。

(三)人機交互界面色彩的選擇

在進行人機界面的色彩選擇時首先要明確主色調,以體現界面的主題。在工業設計中一般選擇淺灰色、淺黃色、淺藍色以及淺綠色等淺顏色的背景,再配以深色系的字,這樣既能夠突出重點,又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對於人機界面中其他的一些內容不宜選用搶眼的顏色,否則就會喧賓奪主,當然並不是完全不能應用,爲了突出強調某些因素可以採用明亮的色彩,但是不能使用太多,否則就會適得其反,達不到強調的效果[3]。

在進行色調選擇時一般要考慮一下三點:

1.暖色調一般會給人一種溫暖的效果,冷色調則相反,使人感到冷清。

2.高彩度的暖色調給人刺激和興奮,低彩度的冷色調能夠使人平靜思索。

3.高明色調使人感覺清爽、明快,低明色調則使人感覺深沉和莊重。

在選擇顏色進行背景色搭配時一樣不能使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使用大面積顏色時要選用低對比度的背景,否則會影響其圖片和文字的辨別,嚴重時會發生互溶現象,使圖片和文字不容易被辨識。例如在進行標題背景色設計時可以採用較深的顏色,配以鮮明的字體,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起到了突出界面主題的作用[4]。

三、人機工程學在GUI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設計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爲人類服務,所以人是設計中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人機工程學也是把人作爲第一要素來考慮,它在GUI設計中的作用可以簡單的概括爲以下三個方面:

(一)提供人體尺度參數。人體工程學是人際工程學中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爲GUI的設計提供人體結構尺度、生理尺度以及心理尺度等相關數據,從而爲設計者設計人機界面提供可靠地參考依據。

(二)提供功能合理性設計參數。在設計過程中爲設計者提供界面中各個要素的形狀、大小以及色彩和佈局等的參數,使其能夠實現人和機器之間通信功能的最優化,進而最大限度的適應人類心理和生理需求。

(三)提供系統設計的理論依據。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和機以及機所處的環境一門科學,人機工程學的原理存在於用戶界面設計的每一個過程中。在這個完整的人機系統中系統要能夠爲用戶提供繼續、後退和退出等命令的說明[5]。

四、設計實例

在這次設計中我們以一款兒童英語學習軟件爲例進行,設計了其登陸界面和一系列圖標,其界面色彩豐富、圖標的可指示性強。

上述圖標和界面的設計主要採用了黃色調作爲主色調,能夠給人一種活潑、燦爛和可愛的感覺。對於兒童英語課程的學習來說其用戶主要是兒童,這種色調的選擇可以使其在使用過程中感到喜歡,增加了其愉快度,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兒童學習英語。

五、結論

論文以人機工程學爲基礎,對其在GUI設計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介紹了基於人機工程學的GUI界面設計的方法,並且介紹了色彩在界面設計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選擇合適的色彩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在文章的最後做着還給出了一個設計實例,驗證了人機工程軟件界面設計方法的指導性。

參考文獻:

[1]何曉佑。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2]Jeffrey ten,Lonnie ley,Victor 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Von Hoffmann Press,1994.

[3]姜葳,用戶界面設計研究,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M].2006年3月。

[4]吳瑜,《人機交互設計界面問題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六

(一)課程

《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是我校把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結合在一起所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課程共學時112學時,16學時每週,共7周課。課程旨在以項目實訓的方式讓學生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實驗數據下進行傢俱設計,爲“人、傢俱、環境”系統設計提供整體思路,爲“以人爲本”的設計思想提供可行方法。筆者長期從事傢俱與室內設計教學與設計實踐工作先後收集並整理了十幾套相應教材,基本可以歸納出課程包含四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概述(介紹傢俱設計、人機工程學等概念)、第二部分人體工程學基礎(主要介紹人體工程學的研究角度、方法和範疇等)、第三部分人體測量與數據的應用(側重講解在傢俱設計中常用的一些人體測量數據)、第四部分人體工程學與傢俱設計(人體工程學與傢俱設計的綜合運用,結合案例,比如座椅設計、辦公傢俱設計等)。顯然第三、第四部分的內容爲重點和難點。通過對本課程教與學師生調查問卷,我們總結了三大印象:第一印象——雜。課程涉及統計學、設計學、人體測量學、生物力學、勞動生理學、環境生理學、工程心理學、時間與工作研究等十多個學科。第二印象——困。課程中需要理解大量的新概念、專業術語,再加上幾十組需要學生識記的常用人體尺寸統計數據表,很容易造成“困境”。第三印象——難。人體工程學(Ergonomics)又叫人體工學或人類工程學,人體工程學是探討人與環境尺度之間關係的一門學科。人體工程學通過對人類自身生理和心理的認識,並將有關的知識應用在有關的設計中,從而使環境適合人類的行爲和需求。人體尺度問題是課程的核心和難點。學生不僅要掌握人體自身的尺寸,還要掌握人體尺寸在設計學上衍生的人機尺寸,以及靜態尺寸和動態尺寸等等。由於存在學科的跨越和知識點側重的問題,很多研究方法和過程都沒有反應在教材上,導致教與學中出現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現象。

(二)教師

1.教師過於重視理論講授,教學手段單一,教學中與學生嚴重脫節,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究其原因教師與學生課前、課下溝通較少、教師引導激發學生自主研究學習不足等原因。

2.教師過於強調教材,注重理論的全面性,側重點擴展明顯不足,主次內容把握不夠準確。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本課程及其前後開設課程瞭解不足,導致了課堂上內容重複、或者涉獵不足等問題。

3.教師教學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處理不當。常常出現理論與實踐環節課時分配不合理、理論與實踐環節不能同步或者錯位、實踐教學手段單一、案例剖析不到位等問題。

4.教師教學之餘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不夠。凡事淺嘗輒止,學術專研缺乏耐心和恆心。

(三)學生

1.積極主動性不夠,被動學習情緒明顯。究其原因是由於學生階段性學習專業深入度不夠,設計體驗不足,影響其對人體工程學在專業領域重要性的正確認識。

2.無法從理論中聯繫到實踐運用。究其原因是許多學校對人體工程學重視不夠,然後錯誤地反應在教師的教學中,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許多教師把人體工程學作爲一門理論課來講授,最終以理論考試的方式作爲結課考覈。導致的結果是學生一開始就把精力用在備考上,對相關概念和知識只停留在記憶階段而不是理解和掌握。

3.基礎不足,價值觀有餘。我國大部分藝術類考生的理科基礎、邏輯思維能力普遍較差,思維方式較感性,然而《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理科屬性傾向較重,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加上大部分藝術類考生自入學前價值觀就出現了偏頗,他們認爲上大學就是爲了混文憑、考證書,至於專業好不好無所謂。這樣一來《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這種課程很容易被學生忽略掉,表現爲測試作弊、設計作業馬虎應付。

(四)課程環境

課程環境對於一個專業、一門課、一位老師、一個學生來講都是相當重要的。以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爲例,在學校專業成立初始,課程環境幾乎爲零。那時候如果老師上課連多媒體教室都無法實現,那麼當量的優秀案例圖片改如何向學生展示並講解。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重點在培養學生的傢俱設計造型能力,培養學生適應在“適合人的尺度”的思維模式下進行傢俱設計創作,所以教學的重點應該是突出體驗教學。這種體驗教學,不能侷限在學生的想象階段,不能僅僅依靠手繪或者電腦模擬效果圖的製作來完成的。理想的體驗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在學習課程的時候能超越識記,掌握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方法,明確設計是爲人的設計的真正含義,能夠通過圖紙把自己的設計很好的表達出來並完成傢俱1:1模型,然後能充分的調動各感官機能,完成對模型的修改,完善設計。我校地處河南信陽市,2006年藝術系開設了傢俱設計方向,到今天已經有了8年的光陰。發展八年學校基本建立了美術基礎實訓室、模型製作實訓室、計算機CAD設計實訓室、手木工製作實訓室等,應該可以說小有所成、初具規模了。但從我校傢俱設計方向歷屆畢業生就業調查反饋表來看,凸出問題表現在畢業生崗位概念模糊、崗前緊張、專業能力侷限在方案設計和手工模型中、對於傢俱設計到傢俱生產過渡斷裂等問題。所以學校離培養高度市場適應性應用型人才成功轉型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距離,這需要全校師生以及“多方來助”的情況下才能逐步實現。完整的傢俱設計課程環境處了學校自身軟硬件環境以外,還應該包含校企合作環境、校政扶持和監督環境、校與校來往學習合作共榮環境等。

二、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教學有感

(一)緣起藤和竹

我校西鄰“長淮明珠”南灣湖,南望“雲中公園”雞公山,校園內山清水秀,花木交蔭,綠圍翠繞,景色宜人。山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最多的就是滿上的竹林和成片的老樹古藤。2012年學校土建動土,建設一些新校施,原本山上的野生的滿山竹林和老藤,被一車車的拉往垃圾站焚燒殆盡,在筆者的眼裏這是暴殄天物的行徑。在傢俱史上,能工巧匠用老藤和竹子編制出了多少會計人口、流傳古今的傢俱,多少作品在今天的世界非物質文化的收藏典籍中成爲經典。回想多年前,大學時期到教師階段,學生階段最痛苦的是每次傢俱設計課都要花好多錢購買各種各樣的模型製作材料,但製作出來的模型效果多少會讓人聯想到水晶宮時期的矯揉造作、粗製濫造的感覺。原因是我們製作模型購買的大部分是模型卡、ABS板、KT板、噴漆、石膏等工業模型材料,它們除了能粗糙的表達出傢俱設計的造型形態之外,別說結構,就是簡單的接縫收口都很難到位的。當然這些材料製作完模型之後,本身材料的固有色是很難看的,沒有任何保留的價值,所以還得用噴漆給製作好的傢俱模型賦予“五顏六色”的外衣。一個個原本製作還算精緻的模型,披上噴漆外衣之後,儼然成了一個七彩傢俱王國。最讓師生感覺頭大的事,噴漆對環境的污染——刺鼻的氣味加上斑駁的漆影到處可見。現在教師階段強烈的責任感在一次次的逼近,告誡自己不能“重蹈覆轍”。回看我們的祖輩,他們用無數的驚世之作一次次的想我們呈現自然材料的無窮魅力和價值。竹子特有的質地、中空的結構、快速的生長率(竹子2-3年可以成才)、竹黃和竹青的特殊性、竹結之美等等,竹子有太多太多的研究價值。老藤的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韌度好、質感美、自然古樸形態美。竹子和老藤都不需要噴漆和上色,這也是它們作爲傢俱模型製作最佳材料的優勢之一。於是藤和竹的研究首次在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的模型製作上全面展開。

(二)果成竹與藤

傢俱設計與人體工程學在教學上筆者一改傳統教學常態,主張以“理論講解爲輔,團隊研究爲主”的課程教學方案,事實證明效果很好。以其中“人機工程學與座椅設計”環節爲例:

1.全班分位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控制在3-5人,落實名單;

2.每個小組至少收集2個較具典型代表的座椅作品,可以市場購買或者家中鄰里收集,方式不限;

3.學生陳述作品來源,教師點評,每小組確定2個最典型作品;

4.解構作品,通過對作品的拆解、使用體驗,弄清其結構、尺寸、材料、工藝以及作品的優缺點分析,並在A3圖紙上表達清楚;

5.完成原始圖紙,教師點評,針對優缺點分析,根據人體工程學所學知識,完成設計改良;

6.教師點評,完善改良方案,製作1:1傢俱模型,材料竹子、古藤。

三、結語

“緣起竹藤,果成藤竹”給學生們打開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在使用竹藤製作模型的時候,還能很好地把傳統傢俱的榫卯結構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享受自然造物之美同時,還能體會到榫卯之構的魅力。在自然中修心,在榫卯中修身,身心合一可謂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七

【論文摘要】隨着社會的發展、信息社會的過度,人們更重視“以人爲本”,爲人民服務。人體工程學就是一切從人自身出發,在以人爲本的前提下研究人們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產活動中綜合分析的新思路。

一、人體工程學的起源

人體工程學起源於歐美,原先是在工業社會中,開始大量生產和使用機械設施的情況下,探求人與機械之間的協調關係,作爲獨立學科有40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科學技術,開始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飛機的內艙設計中,如何使人在艙內有效地操作和戰鬥,並儘可能使人長時間地在小空間內減少疲勞,即處理好:人——機——環境的協調關係,並伴隨着人類技術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斷髮展完善。

二、人體工程學的涵義

人體工程學是一門關於技術和人的協調關係的科學,也是一門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它首先是一種理念,把使用產品的人作爲產品設計的出發點,要求產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圍繞人的生理、心理特點來設計;然後是整理形成的設計技術,包括設計準則、標準、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等;這些設計技術再和特定領域的其他設計技術及製造技術相結合,就形成符合人體工學的產品,這些產品讓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不同的作業中人、機器及環境三者間的協調,研究方法和評價手段涉及心理學、生理學、醫學、人體測量學、美學和工程技術的多個領域,研究的目的則是通過各學科知識的應用,來指導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的設計和改造,使得作業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適等幾個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三、人體工程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人體尺度:8W+gl = C~ 。人體尺度,即人體在室內完成各種動作時的活動範圍。設計人員要根據人體尺度來確定門的高寬度、踏步的高寬度、窗臺陽臺的高度、傢俱的尺寸及間距、樓梯平臺、家內淨高等室內心尺寸。

1.常用的室內尺寸如下:室內隔牆斷牆體:厚度0.12m;大門:門高2.0m~2.4m,門寬0.90m~0.95m;廁所、廚房門:寬0.8m~0.9m、高1.9m~2.0m;室內窗:高1.0m,左右窗臺距地面高度0.9m~1.0m;玄關:寬1.0m、牆厚0.24m;踏步:高0.15m~0.16m、長0.99m~1.15m、寬0.25m;扶手寬0.01m、扶手間距0.02m、中間的休息平臺寬1.0m。

2.常用傢俱尺寸:(1)單人牀:寬0.9m、1.05m、1.2m;長1.8m、1.86m、2.0m、2.1m;高0.35m~0.45m。(2)雙人牀:寬1.35m、1.5m、1.8m,長、高同上。(3)圓牀:直徑1.86m、2.125m、2.424m。(4)衣櫃:厚度0.6m~0.65m、櫃門寬度0.4m~0.65m、高度2.0m~2.2m。(5)正方型茶几:寬0.75/0.9/1.05/1.20/1.35/1.50m,高度0.33m~0.42m,但邊角茶几有時稍高一些,爲0.43~0.5m。(6)書桌:厚度0.45m~0.7m(0.6m最佳)、高度0.75m。(7)書架:厚度0.25~0.4m、長度0.6m~1.2m、高度1.8m~2.0m。(8)椅凳:座面高0.42m~0.44m、扶手椅內寬於0.46m。(9)餐桌:中式一般高0.75m~0.78m、西式一般高0.68m~0.72m。(10)方桌:寬1.20/0.9/0.75m。(11)抽油煙機與竈的距離:0.6m~0.8m。

四、人體工程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係及作用

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如同魚與水的關係一樣,彼此相互依存,人是環境的主題,在理想的環境中,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從環境藝術的角度來說,人體工程學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於通過對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正確認識,是一切環境更適合人類的生活需要,進而使人與環境達到統一。

人體工程學在環境設計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爲確定空間場所範圍提供依據,爲設計傢俱、設施提供依據、爲確定感覺器官的適應能力提供依據。因爲影響場所空間大小、形狀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活動範圍及設施的數量和尺寸。因此環境藝術設計當中不能忽視人體工程學,只有根據人體學設計的環境才能使環境更爲舒適,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峯,朱寧嘉.《人體工程學設計與應用》.遼寧美術.2007(8)

[2]劉昱初,程證渭.《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中國電力出版社

[3]張月.《人體工程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劉盛璜.《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八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高跟鞋;設計

1 人體工程學概述

人體工程學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基礎應用科學,也是指導設計學科進行設計研究的重要科學內容。美國人機工程學專家伍德(charlesCwood)認爲人體工程學的定義是“設備的設計必須適合人在各個方面的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少能耗而求得最高效率。”我國人體工程學者對人體工程學下的定義是“人體工程學是運用生理學、心理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使機器與人相互適應,並創造舒適和安全的環境,從而提高功效的一門科學。”按照國際人體工程學會(InternationalErgonomics Association,簡稱IEA①)認爲:人體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裏學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時怎樣統一考量工作效率、人體健康、生命安全和舒適程度等問題的學科。②

2 腳型與高跟鞋之間的關係

高跟鞋,顧名思義是指鞋跟非常高的鞋子,一般是指7釐米以上的鞋子。但是由於近年來高跟鞋種類繁多,高跟鞋按高度來分的話,1至3釐米是低跟鞋,4至7釐米是中跟鞋,7釐米以上爲高跟鞋;按高跟鞋的鞋跟設計來分的話,分爲疊跟、曲線跟、路易式跟、逗號式跟、錐尖跟。

要分析高跟鞋與腳的組合關係,就要先了解人體腳型特徵,腳的基本形式由骨骼決定的,腳的骨骼共有26塊,包括趾骨、跖骨、跗骨三大部分,其中趾骨14塊,是足部運動靈活性最高的部位;跖骨5塊,維持着足部運動的平衡性,趾骨和跖骨共同組成趾跖關節,是腳部屈撓最頻繁的位置;跗骨7塊,貫穿人體重心線,是承受人體重力的主要部位。人腳的26塊骨骼與附着在其上面的肌肉,共同支撐着人體直立和推動着人體運動。

與高跟鞋設計有關的足部結構還有足弓,足弓是腳部位的弓狀突起,在人運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當足弓受力時,同時足弓會發生變形(圖1,圖2)。圖1爲正常腳弓形狀,圖2爲受力後足弓的形狀,足弓在人體當中的作用相當於減震器,正常情況下是弓形的,在受力之後會變平,有些扁平足的人足弓是扁平的,所以扁平足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覺得疲勞。如果鞋設計不當,會造成穿用時的不舒適感,嚴重的會導致腳病的產生。例如鞋底凸度過大,會擠壓腳弓,穿用者會感到疲勞,如果長期穿用這樣的鞋,會使附着在腳弓上的肌肉和韌帶受到傷害,造成扁平足,影響人的健康。從舒適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鞋的腳弓位置應該加上緩衝和減震裝置,在不影響腳弓正常功能的基礎上,有效改善穿用性能。

3 高跟鞋的高度與舒適性關係

影響高跟鞋舒適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鞋跟高度。隨着鞋跟高度增加,人體重心向前移,前足承受的壓力增大。跟高3釐米左右的中低跟鞋把足後跟的壓力向前移一部分,分散後足中的壓力,對人體是有利的,可以減緩後跟的疲勞。但是跟高達到7cm的高跟鞋的前足中的壓力過於集中會造成不舒適。隨着鞋的高度的增加,腳掌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通過圖3可以看出。對於舒適保健的鞋跟高度有人認爲應該是平底鞋;也有人認爲平底鞋有害健康會加大足弓的翻折幅度,存在造成足弓彈性喪失的危險,說法不一;但是通過研究發現舒適保健的不是平底鞋,而是3cm左右坡度的坡跟鞋,使壓力稍稍分散。因此越來越多的平底鞋也是會有一定坡度,與完全平底的鞋相比其耐疲勞時間更長。

高跟鞋的舒適度不僅跟高度有關,鞋跟的粗細對壓力的分佈也會產生很大影響。跟的粗細影響腳掌壓力的分散與集中,受力面積越小,壓力越大。穿粗跟鞋的時候,腳部跟骨位置很平穩,腳掌的壓力也由後跟分擔了一步分,而穿細高跟鞋的時候,後跟穩定性沒有粗跟的好,從心理角度來說不會把後跟所有的重力放在上面,相對來說還是穿粗跟鞋要更舒適一些。

4 結語

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已經瞭解到了人體工程學對於高跟鞋設計應用的重要性,醫學和人體工程學證明,穿着高跟鞋對人體有不利影響,但因女性的審美需求高跟鞋不會消失,7至10釐米甚至更高的高跟鞋,依然受到很多女士的青睞,所以要想讓高跟鞋與腳進行最舒適的組合,就必須瞭解腳部的骨骼特徵以及影響骨骼受力的鞋的因素。本文對舒適度最高,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的高跟鞋設計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註釋:①IEA是國際人體工程學會的簡稱,成立於1960年,先後召開了10多屆國際性會議,英、美、德、日、法等許多國家的人體工程學會均與IEA建立了聯繫。

②劉峯。人體工程學[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8:8.

參考文獻:

[1]劉峯。人體工程學[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8.

[2]文化服裝學院編(日).王佩國,郝瑞閩,編譯。文化服裝講座―――鞋・帽篇[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3]唐芳,肖居霞,張海泉,魏取福。高跟鞋底優化以改善壓力舒適性[J].期刊論文。皮革科學與工程,2011(2).

[4]古麗梅,樑莉莉,劉昌盛,馮少瑩,樑健峯,葉彤。探討穿高跟鞋對成年女性小腿及足部的影響[J].期刊論文。廣州醫學院報,2006(06).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九

1BMEs/EMBS’99國際生物醫學工程學術年會

BMES是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BiomediealEngineeringSoeiety)的簡稱。EMBS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TheInstituteofEleetriealandEleetroniesEngineers)的生物醫學工程分會(EngineeringinMedieineandBiologySoeiety)的簡稱。這兩個學會每年都舉行生物醫學工程的國際會議。1999年,這兩個學會首次聯合舉辦學術年會(ThefirstJointMeet-ingofBMES&EMBS)。會議錄用的論文近1400篇,註冊人數接近2000人,堪稱生物醫學工程界的盛會。我們醫學信息工程科研組共有8篇文章在會上發表。其中,由楊福生教授指導的博士生詹望的論文“Anewhigh一resolutionEEGteehniquebasedonfiniteresistaneenetworkmo己el”榮獲BMES1999年研究生研究獎。這是唯一的來自美國本土之外的學生獲獎,在會上反響很好。與以往的做法類似,會議的學術交流仍採用主題(Theme)一主軌(Track)一分組會(Session)的方式。本次會議有16個Theme,86個Traek,211個Session,共收錄論文1347篇。各個主月的情況見表1.與以往的年會相比,這次年會有更多的結合生物學羞礎的研究報道(如“分子、細胞與組織工程”、“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等),反映了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的一個發展趨勢。同時,傳統生物醫學工程中的信號與圖像處理,以及醫學儀器仍然佔有相當的比例。

2美國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點滴

會後,我順訪了幾所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系或研究所:①The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②JohnsHopkinsUniversity,③Universityofpittsburgh,④UniversityofMiehi-gan,重點了解了以下3個板城的研究情況。(1)臉與神經科學。腦功能的研究是21世紀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各個學校與醫療單位的科研機構都十分重視。研究內容包括驀破生理實臉、信號處理方法、臨牀應用以及一些有商業前景的開發項目。(2)醫學超聲工程。超聲成像由於對人體無創、無扭而受到重視。超聲成像包括反映解剖結構的B型成像,還包括血流側t。近年來在結構成像方面普遨受到t視的是三維成像,這也是我們課翅組目前在醫學超聲方面研究的!點。同時,將解例結構與組織定徵結合起來也是近年來研究的發展趨勢,例如,組織彈性成像就是一個例子。(3)醫學信息學。隨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醫學信息學在近年中有了較明顯的發展,如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以病人爲中心的醫療信息管理及電子病案、遠程醫療等。

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同樣也走在前面。在美國,計算機與網絡已成了各行各業乃至每個家庭與個人都離不開的基本工具與環境。醫學信息學的發展對提離全民醫療保健的水平起到了不可低枯的作用。在訪期間,有機會與這些學校的故授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並探討雙方合作的項目與方式。例如,U垃ver溢tyofPittsburgh醫學院神經外科研究所在腦電信號的採集與處理方面有很深人的研究,而我們科研組在這方面也承擔粉國家墓金項目,雙方都有興趣在腦電信號的處理方面開展合作。從該研究所我們得到了大t珍貴的臨牀數據,對這些致據進行研究後,我們將撅博士生或教師去UniversityofPittsburgh開展合作研究。通過這次訪問,看到了發達國家在生物醫學工程方面很多有深度的基礎研究。從設備條件與經費投人方面着,發達國家的優勢非常明顯,但我們也不是因此就無所作爲。我們在生物醫學信號處理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經過多年努力已經接近並在某些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果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特別是有意識地提出創新性的想法,我們一定也能取得國際上承認的研究成果。另外,在今後的研究中注意更廣泛地開展國際合作,爭取利用國外先進的設備與實驗條件,對推動我們的研究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人體工程學論文 篇十

1.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來實現知識的傳授,而學生要做的就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但是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會導致學生對於課程的興趣全無,甚至產生反感。即使是非常認真的學生也是死記硬背,在應付考試之後基本就忘光了,根本不會將知識靈活運用在具體的設計裏,而創新就更不可能了。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完成知識的理解和轉化。只有學生自己主動的去理解消化知識才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合理地運用到具體設計中。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適當減少課堂上枯燥的理論知識的講解,加入更多的討論環節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主動去思考,去學習。此外還可以借鑑“翻轉課堂”的方法,提前佈置學習任務並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課後去看書瞭解相應的知識點,並且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答疑和相關問題討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課題討論和交流加深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

2.課程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和調整

人體工程學包含的內容非常繁多,對於課程的內容應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與調整。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應重點學習與室內設計聯繫較爲緊密的內容,例如人體測量學和人體尺寸、家居設計尺寸、室內環境心理學和室內環境行爲學等,而與其聯繫不大的人體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等知識應該進行刪減。此外,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教師還應該注意收集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將其添加到教學內容中。這樣才能做到不生搬硬套教材內容,並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課程內容的科學選擇和調整,能夠使學生髮現所學內容與自己專業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加了解課程的重要性,更願意主動學習。

3.改進教學手段,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與方法

(1)互動式教學法教學過程

中教師與學生要增加交流與溝通,在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拓展創造性思維,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最終目的。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由教師引出一個主題,提出主題中的問題,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之後學生之間展開辯論,最後教師進行總結歸納。這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課程教學中一定要設置課堂的主題討論環節,可以採取學生分組討論、全班討論及同伴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除了“動眼”、“動耳”,更需要“動嘴”、“動腦”以及“動手”。例如:在傢俱尺寸這一章節中,可以讓學生動手進行課桌椅的測量,之後參照知識點進行討論,找出課桌椅設計的優缺點,而後動手進行改良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課程所學知識,之後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相應的點評和講解。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深化了教學內容,加深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圖表、案例式教學法

針對藝術生習慣於感性認識和圖形化思維方式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用過於理性和抽象的文字,應該要增加豐富的圖案和表格以及相關視頻。這樣能夠將知識點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理解。此外還要加入一些具體的設計案例,可以是一些優秀案例或者是存在問題的案例,讓學生運用相關的人體工程學知識分析案例。人體工程學相對理性化,與我們的具體生活聯繫不是非常緊密,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生活案例引用。例如可以找一到兩個在校園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傢俱進行案例分析,讓學生說出平時的使用感受,尋找使用時的問題及不合理的人體工程問題,然後結合人體工程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最終找到解決的方法。

(3)實驗教學法

人體工程學中的很多數據和公式,其實都是根據相應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所以應該在課堂中加入一些相關實驗。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成立人體工程學實驗室,購置相關的實驗設備,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使沒有相應的條件成立實驗室,也可以在課程中增加一些小實驗,例如在視覺章節中加入錯覺實驗、混色實驗、眼動實驗等等,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理論知識。

(4)體驗式教學

採用模擬項目教學法:挑選網上設計招標項目,如傢俱、展廳或環境小品的設計等,讓學生自組團隊,設計投標,通過佈置任務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在設計的時候從人體工程學角度出發進行思考和設計。此外還可以通過教師虛擬課題進行設計,運用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做設計的時候能主動查找書上相關知識點進行設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靈活的課程設計與課程實踐

人體工程學的教學不能單單是理論教學,要充分加入實踐環節,讓學生對現有設計進行調研,尋找身邊的設計中與人體工程學相關的優缺點,進行調研報告的製作。在課程教學中應充分加入課題設計環節,初步階段可以運用小課題設計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傢俱單體等的設計。之後可以進行大課題設計,例如讓學生進行一個小型空間室內的設計。在課程設計時靈活進行內容的調節,適當刪減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多地增加實踐設計,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學習對應的知識點,通過實踐幫助學生回顧並真正掌握相關的知識。

二、總結

總之,人體工程學的教學不能夠再沿用早期的理論化教學方式,而應隨着時代的發展進行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只有將課程的理論學習與設計實踐相互結合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出設計方面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