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孔乙己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92W

孔乙己讀後感精彩多篇

《孔乙己》讀後感 篇一

最近我們學習了《孔乙己》這篇課文。

學了《孔乙己》這篇課文後,我是大大驚歎於魯迅先生的。寫作能力的。能用短短的幾千字就描繪出孔乙己鮮活的形象的,大概力推魯迅先生了。在這裏我爲魯迅先生拍手叫好。這篇文章大大的批判了封建社會腐朽的制度對人們的毒害之深,那時受毒害的人真是值得同情。而我對於孔乙己又是有很多的話要談。

孔乙己身材高大,這可能對於我也是很羨慕的,既然身材高大那麼他怎麼不去靠自己的力量工作掙錢,而甘願當一名小偷,還說偷書不是偷,真是強詞奪理,也不知道要好好反思,不過念在他也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的份上,我們也不能多怪他。但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知錯不敢立馬完蛋。孔乙己居然偷到丁舉人家裏去了,還被打斷腿,哈哈,活該!——這麼喜歡偷東西還學書幹嘛,學點偷得技術混混日子不久得了。哎真搞不懂,讀書人的思想受毒害是那麼深,都快成爲傻瓜成爲生活能力極度低能的敗類!我也是很同情孔乙己的,只是傷口不撒點鹽不會好得快,犯錯誤不教訓教訓不會改過來。再此也得批評批評孔乙己的不知羞恥,以好逸惡勞爲恥他該記着,生活有用到的。

由孔乙己聯想到我們現代人,我們有些人也是因循守舊,思想頑固。就和孔乙己一模一樣,我們應該對此抱否定態度,多鄙視鄙視這些人,相信他們會盡快的變聰明些。不要再頑固不化,學習是爲了使腦子便聰明,而不是使腦子成爲學習的奴隸啊。

呵呵只有這些想法,就此停筆了。

《孔乙己》讀後感 篇二

《孔乙己》是近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後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的第二篇白話小說。小說中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度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

讀了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明白多少人爲了四書五經竭盡一生才能,多少人爲了功名利祿盡折腰,又有多少人因科舉制度被抹殺。孔乙己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悲劇,他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年代,又有着特殊的經歷,他一生都在追求科舉,卻又受着科舉制度的迫害。他窮困潦倒,被人當作笑料,在封建壓迫和“吃人”的社會下,或許“死”是他最好的解脫。

文章多次對孔乙己着重描寫,如“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描繪出一個窮困不得志、懶惰又愛面子的孔乙己形象,讓我們看到了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也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將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下文中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的情節又讓我們看到了他心地善良的一面,這也說明了孔乙己的心靈被封建文化所扭化,變得不堪的事實。

這篇不到3000字的文章,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孔乙己這樣一個悲劇形象,他的一生悲劇和全部心態也讓我們看到這個科舉制度的犧牲品,沒有人同情他,也沒有人幫助他,只有鬨笑取樂包圍他,活着無人關心,死了無人過問,猶如一個匆匆過客,死了不帶走一絲留戀。

由此也想起了一些生活感悟,尊敬老人、奉獻愛心,應是每個人的高尚品德;樂於助人、互助友愛,應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應是每個人亮麗的風景線。生活在如今社會的我們,跟他們相比,我們是多幸運,生活的多幸福。不管怎樣,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要謹記這些教訓,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孔乙己讀後感 篇三

其實,孔乙己的形象,在我們現代社會仍有存在,而且不是小部分,而是…本站 …大部分人的身上,都還殘留着孔乙己的氣息。雖然這與封建科舉制度遠遠拉扯不到關係,可他卻與考試製度的不完善相聯繫着。想現在的大學聯考制度,難道一點而都沒殘留封建科舉制度的氣味兒嗎?

其實不然,現在的大學聯考制度雖然沒有以前的封建科舉制度那樣苛刻,可它卻依然毒害了不少現代的青年們。這些青年們,爲了能讀上一流的大學,他們靠的也就是拼命地學習,他們每天都進行着三點一線的三部曲,每日每夜地學習,似乎恨不得把書上的內容裝進腦袋裏,以備大學聯考那瞬間能派用上場。

孔乙己讀後感 篇四

星期天,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印象深刻,感想頗深!

該文的主要內容是:在魯鎮的酒店裏,除了常來的長衫主顧外,還有一個人,雖穿着長衫,但卻很舊,那就是——孔乙己。在我看過的幾篇魯迅小說裏,《孔乙己》是令我感觸最深的。孔乙己是一個窮苦的讀書人,他有些文化,可是又有些好喝懶做,因此生活越來越難過,有時不得不靠小偷小摸來過活,難免會被抓住而捱打。最後,他因爲“自己發昏,偷到丁舉人家”,被打斷了腿,以致悲慘地死去……

我認爲,孔乙己其實就是那個社會中比較善良的底層人的代表。一方面,他的遭遇讓人深深地同情。他有文化,可是卻過着那麼苦難的日子,讓粗魯愚昧的“短衣幫”任意嘲笑,最後還被有錢有勢的“丁舉人”徹底消滅了。另一方面,他又讓人覺得實在不爭氣。接受過教育,卻因爲好喝懶做而丟掉抄書的工作,最後竟淪爲竊賊。

小說中的“丁舉人”代表的是統治階級,他們太過殘忍,對於窮苦人沒有一絲憐憫。而在窮人損害到他們的一丁點兒利益時,他們立刻就會毫不留情將其毀滅。還有那些讓咸亨酒店“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的人們,在我看來就是社會中的絕大部分普通人,他們愚昧無知,把快樂建築在比他們更加悲慘的人身上。

魯迅是我國文化革命的一大主將,他用筆做武器,向封建的舊社會發起攻擊,將那個時代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存狀態描寫得淋漓盡致,用比喻等各種手法對普通百姓的麻木不仁和封建統治者的殘酷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讓人看得激動、氣憤又難過……我推薦同學們有時間都看看魯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