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

讀後感2.33W

曾看過一篇文章《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讓我的心靈激起許多的漣漪。文中大意是:有一天,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我不斷地催它,吼它,責備它。它卻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彷彿在說,“我已經盡全力了!”無奈之餘,我不禁有些奇怪:上帝爲什麼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呢?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

又有一天,上帝還派我牽那隻蝸牛去散步,看着它那蜷縮的身體、驚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憐憫之心,我不忍再催它、逼它,乾脆跟在它後面,任蝸牛慢慢地向前爬。咦,這時候,我突然聞到了花香,聽見了鳥叫蟲鳴,感受到了柔和的微風,發現了前所未有的風景。我忽然明白了:原來上帝不是叫我牽蝸牛去散步,而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呀!牽着蝸牛去散步,這不正如我們教師的工作嗎?孩子們不就是小蝸牛嗎?他們慢慢地吃飯、慢慢地穿鞋,全然不顧秒針在飛速旋轉,即便大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我們催他、甚至想踢他,有什麼用?只會讓自己享受不到伴着孩子成長的樂趣。教師自己生氣的同時,孩子也會像蝸牛一樣流汗、流淚、受傷。

面對學如“蝸牛”般前進的後進生們,我們也常常迷茫與急躁:面對他們總也提不高的成績,面對他們因貪玩而拖欠的作業,面對他們馬虎的字跡,面對他們屢次三番犯着同樣的錯誤時,我們常有恨鐵不成鋼的煩躁。嚴厲的批評,苦口婆心的說教,但效果卻不盡人意,往往會陷入文中“我”的尷尬境地。我們是不是應該站在“蝸牛”的角度去換位思考一下呢?

教育孩子不也正像牽着蝸牛去散步嗎?和孩子一起走過的成長過程,雖然也有被孩子的淘氣氣得崩潰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他成長的點點滴滴中向我們展示了很多的美和樂趣,只是,我們的腳步太快,快得忘記了欣賞,失去了很多無法挽回的東西。

由文中的蝸牛我想到了班裏的一個學生小胡,在紀律行爲上,她是從不讓老師操心的。她每天都默默無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埋頭做作業,而且是一直寫個不停,好似有永遠寫不完的作業。但是,儘管這樣,她每次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都不能及時完成,各科老師幾乎每天都要批評她,找她補作業。當她每次作業沒完成時,或是作業錯得一塌糊塗時,我很生氣,總是劈頭蓋臉訓她一頓,從沒顧及她的自尊,而她從沒有爲自己辯解過,只是承受着同學們的冷眼和老師的批評。她曾經用“也許也許許”造句。她是這樣說的:也許,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也許,每個人都有錯誤的時候;也許,每個人都有發呆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句子,我很受觸動,這是在向我吐露自己的心聲:老師,我也有自己美好的願望,願望自己每天都能快速地完成作業,希望自己的成績名列前茅!自從讀了她的造句後,我感到有點後悔,後悔自己那麼多次的批評她,後悔自己對她的要求太過着急了,缺少對她的那種等待的心裏,缺少對她的滿腔熱愛。

細細品味,其實我們要多留給學生一些“自己爬行”的時間和空間,靜心等待他們的進步,使他們獲得“新生”的機會。學生是可愛的,微笑是醉人的,愛是溫暖的,即使是“蝸牛”似的學生,一定也可以在我們微笑的等待中,在愛的眼神中不斷進步。一聲“誇大其詞”的讚揚,一句“言過其實”的評價,一個“徒有虛名”的“官職”,一顆在我們眼裏不起眼的“小紅花”,都可能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幸福。

細細品味,其實我們要用從容的心態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於求成,不心浮氣躁,不指望一次談話,一次輔導,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既然上帝派我們牽一隻蝸牛,我們就必須耐下性子,慢慢等待,有耐性,有信心地牽着他,換一種欣賞的心境,他給我帶來的不再是枯燥無味,不再是怒火三丈了。

細細品味,其實我們應該學會去理解孩子,去解讀孩子,家長和老師們或許應該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着孩子靜靜的慢慢的去體味生活的滋味,去欣然享受孩子在成長中帶給我們的獨特的美。給孩子一點時間,也是給自己一點時間,在這時間裏我相信成就的不止是孩子還有我們自己。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真誠的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效,儘管更多的時候不是那麼直接,那麼迅速。因爲愛,我們必須學會等待,學會擁抱兒童,欣賞兒童,靜聽花開。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的色彩,自己的芬芳,自己的花期。每一朵花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命,好老師、好教育就是擁抱兒童,就是耐心地讓每一朵花都幸福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