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9.65K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多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

這本書我看了不到半個月吧,每天都會看一點,要麼早上提前一個小時,或者中午午休微信閱讀,還有晚上收拾好睡前閱讀,半個月不到利用零碎時間看完。

其實在看之前我就知道這是一本很悲傷的小說,甚至有點矯情。但是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很強的故事邏輯性,讓我還是深深陷入到小說中,彷彿置身其中,深切地感受到小說各位人物的喜悅與悲傷。看到新月跟楚老師甜甜的愛情,我也覺得很幸福,甚至有點羨慕新月,羨慕她有那麼好的老師,還有那麼愛他的爸爸與哥哥,羨慕她有那麼好的成績和性格。記得新月去世的時候,陳淑彥說:“新月,你這輩子活得值啊。”

的確,新月的生命之光雖然只有19年的長度,但是她這19年獲得了很多別人企盼不到的幸福與幸運。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它有限的長度。“有的人20多歲就死了,只不過到70多歲才埋”這句話也在說明着,生命的意義跟價值並不是以長度來衡量的,並且它跟長短毫無關聯。還有生命的人,應該珍惜好歲月,認真積極得過好每一天,賦予生命最大的意義,給社會與人類創造更多的價值。

一個人,無非就是她/他思想的產物。我們可能會比較少去思考“活着有什麼意義?”這種問題,如果我們每天的日子都很平淡無奇,又並不無趣,那麼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去想這個問題,直至生命終結。但是當我們遇到人生中一些波折甚至災難的時候,我們就免不了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了。其實這是個很大的命題,且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回答。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認真回答。我認爲,即使不遇到災難,多思考一下,也受益。

從韓子奇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事業的波瀾起伏,這個事業是很典型的,因爲它於他而言是生命,是至高無上的寶貴。人生無常,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或一家人所能掌控得了的。韓子奇最初忍辱負重,給害死師傅的仇人做徒弟,默默學習成長了三年,結果重振“奇珍齋”,爲師傅報仇,甚至一躍成爲“玉王”,名利雙收。但是後來,日本鬼子侵犯中國,國家有難,民間個人的生意環境也不免受挫,韓子奇爲了保護他視爲生命的古董寶玉不被戰爭毀滅,不惜拋妻棄子遠赴英國。卻沒料到,他遠在英國的那段歲月中,奇珍齋已經被毀滅了。而毀滅的元兇,又正是他以前的仇人。

所以說人生無常,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捲土重來是常有之事。不過韓子奇他這一輩子的確也幹了不少大事。比起人生的平淡無奇,用盡全力去爭取一下,爲其增添幾筆色彩,不是更有意義嗎?

說到愛情,韓子奇說他跟冰玉之間是愛情,是單純卻又濃烈的愛情;而他跟君璧之間有深厚的感情,這個感情也割捨不得,但卻不是愛情,他類似於親情,是理所應當的感情。韓子奇和樑冰玉從英國回來之後,韓子奇卻再也離不開家,離不開樑君璧了,當然他並不是離不開樑君璧這個人,而是樑君璧身上承載了很多的社會屬性的東西,比方說世俗的眼光,宗教信仰等等。他沒有辦法心安理得地離開了。所以樑冰玉選擇了一個人離開。對於愛情,我還是更傾向於樑冰玉這樣,敢愛敢恨,獨立灑脫。而後韓子奇跟樑君璧在一起生活的這些年,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美好的感情存在,只不過是住在一個屋檐下分居不言的兩個陌生人罷了。而這樣過着餘生,值得嗎?深情,不癡情,我想這纔是最好的愛情態度。獨立、自重纔是過好自己這一生的基本要求。

以上就是我閱讀完這本書之後,關於“生命”“事業”“愛情”的思考。當然,韓新月是一個很完美的人設,還有楚雁潮也是。有人說作者創造這樣的人設過於完美了,但我覺得無可厚非,畢竟是小說嘛,沒說非得跟生活一樣。藝術本就是源於生活,但最終還是要高於生活的。我喜歡這兩個角色,喜歡他們對事業孜孜不倦的熱情與付出,喜歡他們身上散發的自信與從容,喜歡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健全的人格。這些都是我喜歡並決心追求的,他們給我增添了動力,也促進了我對燕園、未名湖深深的嚮往。希望今年能去好好地逛一次,北大這個從未見過但彷彿已經見過好多回的地方。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我不知道當自己的初戀情人樑冰玉離開時,韓子奇是怎樣的悲痛欲絕;我不知道當相愛的人不能相守,特別是每天還要相逢,韓天星是怎樣的無可奈何;我不知道心靈相通,卻又時時面臨着天人相隔,韓新月是怎樣的心如刀絞。面對自己的妻子樑君壁,韓子奇選擇了責任,選擇了與樑冰玉分離;面對自己母親的重重阻撓,妻子的賢惠,韓天星只有自己默默的承擔;面對自己身體的一日不如一日,韓新月不得不離開與自己志趣相投,有着共同理想的楚雁潮。一切似乎都是命中註定,一切都在不言中。

韓子奇與樑君壁、樑冰玉

韓子奇與樑君壁的結合可以說是在危難之間,爲了粱家的未來,爲了玉器粱的振興,他們草草地將自己的婚事決定下來了,也簡單地表示了一下。這也是樑君壁爲什麼後來一定要爲韓天星大辦的原因。面對自己的婚姻,對韓子奇來說,只是自己現在成家立業了,該爲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至於和妻子之間的愛情,可以說是一點也沒有,只是妻子很賢惠,自己該爲這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韓子奇努力工作,玉器粱門面更大了,自己的韓珍齋也是門庭若市。樑家做大做強之際,二戰開始了,中國處於戰爭的威脅之中,韓子奇,愛玉如命的韓子奇在亨特先生的引導下,拋棄妻子去了英倫。而此時的樑冰玉經歷了自己愛情的失敗之後,心灰意冷,在韓子奇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了去英倫的輪渡。昔日妻子的妹妹現在成了韓子奇唯一可以依靠的親人,兩個人心心相惜,最終在某一天突破了親情這一簡單的關係,兩人墜入了愛河。…。這段讓世人羨慕的愛情卻在冥冥之中種下了韓子奇軟弱的種子,以前那個有魄力,有膽識的韓子奇不見了,回國後的韓子奇既不能保住自己的愛情,讓樑冰玉名正言順留在自己的身邊,也不能保住自己的家庭,從此他和樑君壁同牀異夢。

韓子奇憧憬愛情,面對自己的妻子,他很感謝她,正是樑君壁默默的付出纔有了韓子奇的今天;面對樑冰玉,這是自己真正愛的人,他很是依戀。可這樣有能怎麼樣呢?樑君壁沒有上過一天學,有着典型的傳統東方女性的特色,看到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妹妹竟然幹出了苟且之事,又怎麼可以裝作和沒事一樣呢?而樑冰玉屬於新女性,受過良好的東方教育,又在英國牛津大學上過學,接受了很好的西方教育,又怎麼忍受得了和另外一個女人共侍一夫呢?韓子奇,註定你的婚姻和愛情是不能兼得的。

韓天星與陳淑彥、容桂芳

韓天星,韓子奇的兒子,從小不是很愛說話,知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老實的人。年紀不小了卻沒有談婚論嫁,母親樑君壁很是爲他着急卻又諸多無奈。想到自己結婚時的寒酸,樑君壁硬逼着韓子奇拿出了自己收藏的玉器,條件就是自己女兒的前途。愛女心切,不忍女兒因爲母親的反對而放棄自己的前途,韓子奇妥協了。婚禮錢是準備好了,可是兒媳婦從何而來呢?這時的樑君壁注意到了韓新月的同學-----陳淑彥。陳淑彥也同樣出生於一個琢玉人家,可謂是門當戶對,但樑君壁不知道的是,韓天星已經有了自己心愛的人,這個人就是榮桂芳了。

樑君壁一頭熱,韓天星對這一切都是視而不見,自己談自己的戀愛。直到有一天,韓天星喝了很多酒,回家也很晚。樑君壁很是擔心他,一直追問他幹什麼去了,爲何喝這麼多酒,趁着酒勁,韓天星講自己的事和樑君壁說了一遍。樑君壁頓時倍感心酸,兒子這麼大,有自己的對象也不和家裏人說,更不要談商量了。樑君壁口上答應了韓天星,答應讓他帶着榮桂芳來家裏坐一坐,而做的確是拆散他們的事。韓天星一直被矇在鼓裏,直到他和陳淑彥結婚以後。韓天星很生氣,但又有什麼用呢?淑彥是新月最好的朋友,也是一位賢惠的妻子,自己又有什麼理由辜負她呢?加上新月有病在身,有了淑彥的照顧,對新月來說不是很好嗎?

韓天星就是這樣爲了母親的寬心,爲了妹妹的開心,讓自己一個人承受着這個結果,承受着失戀的痛苦。無人訴說,更不能讓人發現他的內心的痛苦。時間會沖淡一切,韓天星隨着時間的流逝,和陳淑彥就這樣沒有愛情,卻多了一份相依……。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

“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天地之間,久久地迴盪着這琴聲如清泉涓涓、如細雨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這是《穆斯林的葬禮》的結尾處,帶着悽美,帶着哀傷。

幸得這本書是在今年的六月,我的恩師在大學聯考之後饋贈與我的,她美麗、溫柔、善良,如春風般微笑着將她最喜歡的一本書送給了我,看着書的名字,我不禁將思緒沉浸於那個戰爭年代裏穆斯林的世界。

我暢漾在這本書的世界裏,跟隨着穆斯林的腳步感受着身爲教徒的他生活如此聖潔。在入夜微涼的盛夏雨夜裏,我用心的聆聽這50萬字帶來的哀傷,深夜星光璀璨,我存在於月與玉編制的意境裏,讓雙眼去欣賞那奇特的建築,讓內心去沐浴那古老的民風,讓左耳去聆聽那鐘擺撞擊時的沉悶聲響,讓全身去感受這裏悽美的一切。此刻我悄悄落筆,生怕打擾了那月光下剛剛閤眼的貓頭鷹,生怕不小心打碎這夏夜輕盈卻也沉重的夢。

在這本獨具匠心的書中,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豐富的情感,尖端的筆鋒向讀者展現了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使讀者領悟出這50多萬字所闡述的內容之深刻,我目睹了一場場悲劇的發生,感受着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發生出的激烈碰撞,感受着愛情與生命在現實面前顯得不堪一擊的無奈與辛酸。故事情節在作者的筆下彷彿如山巒般突兀曲折,也如海洋般波濤洶涌。跌宕起伏的筆調下,卻能發現故事鋪敘的細膩、流暢,亦如山澗的清泉,在落日的餘暉下細水長流,讓人醉夢其中,流連忘返。

書中最惡劣的背景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二十世紀初戰爭的硝煙依舊瀰漫在這片土地上。在亞洲,日寇的鐵蹄踐踏着中國這頭初醒的雄獅。而在西歐也同樣這般,西線、東線炮火連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書上至二十世紀初,下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間線穿插較長,富有歷史感,讓讀者的大腦格外充實。人物的活動範圍甚廣,從亞洲到西歐,使全書的人物的感情與真實歷史上的時間與大事件融會貫通在一起,讓人物更加真實形象更加飽滿。我依舊不肯離開,依舊用心感受着穆斯林教徒在殘酷的戰爭中作爲生活上的小人物與宗教上的信仰者的血與淚。頓時不禁鼻子一酸,眼淚打溼了這一行行“鮮活”的白紙黑字。

當我合上這本鉅著時,不禁的反問自己:“這僅僅是穆斯林的葬禮嗎?”不,這更是愛情的葬禮。這一亙古永恆的主題成了貫穿這一故事的線,但作者始終用一種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的手法,讓人深深的陷入這文字當中,我的心情便像落葉隨風一樣隨着情節的起伏時起時落。我不禁想談起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讀過這本書的人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讀過他們的感情,我們總認爲他們在一起了,但好像又錯過了,這段牽人心絃的感情。從師生到盟友再到靈魂密友,我咀嚼着二人的對白,內心如同又一陣風呼嘯而過。爲之感動着、憤怒着、傷心着。但卻又羨慕兩人之間的心有靈犀,也惋惜着他們對愛的茫然。

或許他們真的不懂這份愛與責任,乃至臨近生命的盡頭還只是那所謂的好感但卻也依附着本能的喜好壯大了這份感情的高尚。

不幸的出身,抑鬱的成長,痛苦的愛情,悲壯的離開;新月的悲劇也許恰恰是違背了時代的必然,但卻是這部小說中最令人爲之動容的、爲之唏噓的。

當我在這本書裏遊蕩了一圈又一圈,那美麗而溫婉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故事。感然佇立,內心的沉重與悲痛令我久久不能釋然。卻也在這份虛無縹緲的感情裏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想必,這白紙黑字之中早已噙滿了淚水。書合上了,是我對這部悲劇的默哀,對這偉大的愛情默哀。或許因爲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我們也有了以脆弱的生命去對抗無奈的命運的勇氣。最後奏一曲《梁祝》,爲這穆斯林的葬禮祭奠——爲這愛情的葬禮祭奠。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

“暮色悄悄地降臨了墓地,婆挲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園溫馨的清香。

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升起來了,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親吻着琴絃,述說着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樑冰玉在琴聲中久久地位立,她的心被琴聲征服了,揉碎了,像點點淚珠,在這片土地上灑落。

天上,新月朦朧;

地上,琴聲縹緲;

天地之間,久久地迴盪着這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

這就是我所喜歡的《穆斯林的葬禮》的結尾。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但一直很遺憾沒有真正認真拜讀過,這次“偶然”的機會,終於使我有幸一睹它的風采,想寫下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下筆。那個彌散着淡淡的憂傷的月與玉的意境讓我不忍下筆,似乎稍不留意就會打碎這個絕美的意境。

這是一部反映穆斯林生活的聖潔詩篇;一部映射普通大衆生活的歷史之劇;一部折射平凡卻辛酸的愛情故事的縮寫;一部展現奇異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的真實畫卷。這部長達50萬字的長篇小說,以其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對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習慣、婚喪嫁娶習俗做了全面、徹底的描繪。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展現了廣闊的生活畫面。作品中人物活動的時間,上迄二十世紀初,下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活動的範圍從亞洲到西歐,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的沉重災難,還有鮮爲人知的穆斯林的生活習俗、玉器行的歷史和感人的故事情節。它不僅是穆斯林的葬禮,也是愛情的葬禮,圍繞着幾代人的似乎“扭曲”的愛情書寫穆斯林人的生活……。

讀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書中美麗的言語和措辭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對於景物的描寫,還是對於環境的襯托,作者運用的詞語都那麼的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它以獨特的情節和風格,引起了“轟動的效應”就不以爲怪了。讀完這本書,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心中的悲痛與遺憾久久不能釋懷,我甚至抱怨作者爲什麼如此殘忍,要賦予一位完美的妙齡少女如此苦難並短暫的一生,要拆散一對真正相愛的人,讓他們明明相愛卻又無法逾越這陰陽兩地的隔閡,死了的人解脫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我曾經想到過一個問題:爲什麼這本書的書名要叫做《穆斯林的葬禮》,穆斯林的葬禮,葬去的究竟還有什麼呢?也許還有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情,這也是作者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但作者以一種似現、似全似殘的寫作方法,更令人容易深入文字中,我的心情好似秋風中墜下的一片落葉,隨着人物的經歷,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最令我震撼心靈的是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韓新月和楚雁潮找到自己的愛情了嗎?好象找到了,又好象沒有。讀過他們,令人有一種由衷的欽羨,又有一種揪心的疼痛。從一開始的師生情深,發展到最後的心靈盟友,乃至靈魂密友,在閱讀他們兩人的言語和對白的同時,我內心深處也被一種深深的,同時又極爲強大的情感震撼着。我不能不承認,我被這種高尚的愛吸引了,完全融入到了故事情節中,隨着主人公的心情也不禁的隨之變化。說實話,我很羨慕,甚至嚮往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相儒以沫,但可惜的是她的愛情追求顯得稀裏糊塗,幾乎在不懂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的情況下,就懵懵懂懂地跟着本能的喜好感覺飄飄然起來,乃至最後死到臨頭滿腦子還都是那麼可憐的一點所謂的本能的美好感覺。不幸的出世、抑鬱的生長、痛苦的愛情、悲慘的喪生……新月的悲劇也許恰恰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叫人不得不爲之哀嘆,這也正是整部小說的過人之處罷。

我真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白紙黑字裏面的主人公!正義,你爲何而生?爲何而滅?爲何在現實面前,你如此不堪一擊?

生命在命運面前似乎微不足道,哀歌爲誰而響起?《梁祝》樂曲在春蠶吐絲的節奏中淡淡遠去。留下一片純淨,一片空靈……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5

合上〈〈穆斯林的葬禮〉〉的最後一頁,我被一種強烈的壓抑和悲痛的情緒包圍着,哽咽着喉,久久默然。這是一個穆斯林家族的故事,訴說着一個玉器世家命運的變遷,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因玉而興衰,因玉而離合,滄海桑田的變遷,交織着世間人情的美醜,人性善惡的矛盾。樑亦清與韓子奇的師徒之情,樑君壁與樑冰玉的姐妹恩仇,韓子奇與梁氏姐妹的感情,韓新月與楚雁潮的生死戀情,讓人唏噓不已。人世倫理的衝突和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終隨着一幕葬禮而歸於沉寂,恩恩怨怨終隨着一杯黃土而消散在風中。

作家霍達的筆觸是凝重深厚的,〈〈穆斯林的葬禮〉〉,單是讀題目,就讓我有種厚重的感覺。相比於生,還有什麼比葬禮上的決別讓人的心情沉痛?樑亦清的死,如黃河水咆哮洶涌的悲壯,如大斧雕塑的鏗鏘,如殷紅的血噴勃出綻放如玫瑰的悽美。樑亦清,一個爲玉而生、因玉而死的穆斯林,靈魂只在水磨機上而靈動,生命只因玉而綻放。鄭和的寶船於揚帆時折斷了,他的生命亦跌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淋漓悲壯,令人震憾。

韓新月,一個如月光般純靜的女孩,雪蓮般的純潔,卻成了父母感情糾葛的犧牲品。那麼幽靜,那麼清澈,那麼美麗的靈魂,卻無情地滑落在命運的深淵。豆蔻年華之際,遭遇着病魔的摧殘已經夠殘酷了,還無情地遭遇着親人的扼殺和摧殘。她與楚雁潮之間的生死戀情,讓人唏噓,她的死讓人心痛不止。韓新月,一塊無瑕的白玉,她的死,悽美得讓人心碎,纏綿得讓人淚水磅礴。她是那麼地愛着她的老師,愛情是她生命中唯一燦爛的明燈,在生命終際,她盼望着天明,盼望着天明能見心愛的人一眼,但天亮了,她卻永遠地閉上了眼。一枝玉蘭頹然從枝間掉落,讓人心碎而惋痛。韓新月是不幸的,短暫的生命歷經磨難,韓新月也是幸運的,在與楚雁潮的生死戀情裏,一份如此深沉厚重的愛,幾人能擁有?在葬禮上,看到楚雁潮爲新月試坑,入坑,那片癡情,那翻深情,陳淑彥一句:新月,你活得值啊!或許詮釋了新月的短暫的一生。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許。新月是幸運的,她帶着心愛的人的愛離開,所有的後痛都留給了楚雁潮。多年以後,當新月的母親在尋訪女兒的墓地時,一個神情悽楚的中年男子在忘情地拉着小提琴,一曲《梁祝》,如泣如訴,如夢如煙,月色縹緲,孤雁盤旋。。。。。。令讀者淚眼婆娑,柔腸百轉。

韓子奇,一個在玉的長河裏起伏跌宕的生命,一生的輝煌與失意皆因玉,一生的愛恨情愁只因玉,玉是他生命的支柱,甚至高過於生命。我一直認爲韓子奇是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在樑亦清死後,他是那麼義無反顧地忍辱負重重振奇珍齋而發揚廣大,他放不下妻兒在戰爭結束後回到家園,他因對妻兒的歉疚而半生陰鬱。韓子奇是善良的人,恰恰是他的善良傷害了妻子,傷害了兒女,傷害了真心相愛的人,也傷害了他自己。他的悲劇,更在於人性弱點的悲劇,性格的悲劇。一代玉王隕落了,念着清真言,緊握着兩支微弱的燭火,走向他的真主,願他的靈魂在主那裏得到寬恕與安寧。

樑君璧(韓太太)亦是個悲劇人物,從父親的死,到丈夫因玉而去國外,十年辛苦地等待,、、再見時卻是最親的丈夫與妹妹給了她最傷痛的一刀,於是那種糾葛與怨恨無形地加載在無故的新月身上。不能說韓太太是惡毒的人,只是人性的劣根性傷了別人,也傷了她自己,包括她最愛的兒子韓天星。她親眼目睹了父親的死,女兒的死,丈夫的死,三次穆斯林的葬禮,漂洗着她的靈魂。雖然作者未提及她的死,但我想,當她走向她心中的真主之時,她的心靈一定也是清澈的。

《穆斯林的葬禮》,讓人流淚的不止是不可握及的命運,不止是生死相交的愛情,更多是是一種缺憾,一種人在現實生活的掙扎與無奈,一種殘缺的美讓人爲之的惋痛。

圓滿只是一種希冀,而殘缺卻是生活本來的面目。讀罷《穆斯林的葬禮》,仰望星空,唏噓感慨,而只願一彎新月,在初秋的夜晚,在空中,依然清澈聖潔,讓人性,讓愛情。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

由於我有一次性買多本書的習慣,這本書被擱在牀頭那摞高高的書裏蓋灰塵,直到那天睡覺時做夢,手一伸碰倒了那摞書,那高高的書堆一下子砸了下來,把我砸了個七暈八素,而那本書也跌到了我跟前,清醒過來後我隨手翻了起來。

這是描寫回族一個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浮沉,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故事的開頭是一個花甲婦人,手提一盒蛋糕,腳步匆匆的往一座北京四合院走去,路上的風景是她所熟悉的,引起了她對往事的感慨,到了四合院門前,她又猶豫了,手擡起了又放下,始終不敢去碰那門錢上被歲月所腐蝕成黑色的銅環,一扇門,隔着兩個世界。

韓子奇是一個孤兒,機緣巧合被北京一家琢玉匠人樑亦清收做徒弟,樑亦清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樑君壁和小女兒樑冰玉,後來樑亦清因勞累而瘁死,韓子奇爲繼承師傅的家業,不惜忍屈受辱,投入到死對頭蒲壽昌門下,專心學習玉器行的經營經驗,三年後重回樑家,娶樑君壁爲妻,並在英國商人亨特的幫助下,重振師傅的家業奇珍齋,十年後,奇珍齋名冠北京玉器行,與此同時,“七七盧溝橋“事變,一場爲期八年的血戰在北京展開,韓子奇被迫帶着費盡半生心血收集來的奇珍異寶和師妹樑冰玉遠渡英國,而在英國,希特勒對倫敦進行了瘋狂的轟炸,戰爭中,孤苦無依的韓子奇和樑冰玉結合在一起,並有了一個女兒韓新月,戰爭過後,韓子奇帶着樑冰玉和女兒回到了故土,樑冰玉不知該如何面對胞姐,選擇了離開,三歲的韓新月留在了北京,稱樑君壁爲“媽媽”。長大後的韓新月美麗而聰慧,考上了北京清華大學,而一直固守傳統觀念的樑君壁很討厭她,卻又不得不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在大學,韓新月愛上了年輕的老師楚雁潮,卻在一次意外中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休學,住院,失望,絕望,求死,這一路都是楚雁潮在默默的支持她,鼓勵她,讓她一次次的振作起來,但人類的力量畢竟有限,美麗的少女最終撒手人寰,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這是第一本讓我感覺把“愛情”這個抽象詞表達得那麼真實的書,當新月臥病在牀,知道自己的病已經不是現代醫學可以力所能及的時候,她請求楚雁潮放棄自己,任自己自生自滅,楚雁潮憤怒了,他向新月解釋:“愛是什麼?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炭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着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美好情感,我因爲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越深,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如此真摯的情感,讓我不得不感動,老天怎麼如此殘忍,去傷害一個被衆人寄予厚望的生命,她這麼美麗,這麼優秀,她是韓子奇暮年時活在世上唯一的希冀,她是哥哥韓天星用心愛護的妹妹,她是楚雁潮最看好的外語人才,可是就是這麼美好的一個女子,偏偏成了當代落後醫學的犧牲品,當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堅持着斷斷續續的呼吸,就爲了見楚雁潮最後一面,但她最終沒能如願,在用盡力氣直呼喊出一個“楚”字後,離開了這個曾經讓她輝煌精彩的活了十九年的世界······

這裏又順帶了另一段悲劇愛情,主角是她的哥哥韓天星和她高中時的摯友陳淑彥,韓天星愛上了和他同在一家工廠工作的樸實女孩容桂芳,可是他的母親樑君壁看不起容桂芳的家世,用離間計離間了他和容桂芳,兩個相愛的人因爲誤會咫尺天涯,在新月病重的情況下,韓天星娶了陳淑彥,沒有愛情的婚姻,卻也爲韓家延續了香火。

最後一章“玉別”,以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落幕,韓家遭遇了鉅變,傾覆了韓子奇“政府公務人員”的地位,抄家,趕人,韓子奇在打擊中死去,懷着對女兒的思念,懷着沒能見上樑冰玉最後一面的遺憾,死不瞑目。!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7

暑期期間讀了《穆斯林的葬禮》一書,這是一部穆斯林的聖潔詩篇,它獨樹一幟地採用了今昔對比的結構,讓兩個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情節並列出現、分別敘述。一條是“月”(從第三代韓新月說起),一條是“玉”(從第一代樑亦清說起),它們猶如兩條河流相融交匯,把奇珍齋幾代的盛衰緊緊交織在了一起。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早起的人們偶爾從他身旁擦肩而過,騎車的、步行的,領着孩子的,端着早點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而人們並不熟悉她,誰也沒有認真地看她一眼。”一個尋常的北京的清晨,離開多年的冰玉歸來尋找“博雅”宅的故人,她伸手叩響大門上的銅環,也開啓了塵封已久的往昔。

書裏的人物一個個向我走來,有把他的命、他的心、他的靈魂都放在玉上的藝人——樑亦清;有專注、認真、悟性很高、責任感強的學徒,後來成爲一代玉王卻又散盡一切的——韓子奇;有一對曾經相依爲命,卻被命運捉弄嫁給了那個叫“奇哥哥”、讓她們特別有依靠感的同一個男人,想見卻不能見的親姐妹——樑君璧、樑冰玉;有兩個同父、母親是親姐妹的兄妹:一個情感濃烈篤厚卻特別內斂,一個冰雪聰明卻不幸早逝的——韓天星、韓新月。故事就是以這一家三代人的變遷、悲歡離合爲背景,展現了人們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選擇、無奈。

一頁一頁讀下來,我進入了一個靜謐莊嚴而又偉大的玉的世界,玉魔、玉殤、玉緣、玉王、玉遊、玉劫、玉歸、玉別。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新月、天星,以及蒲壽昌、亨特先生等所有人都圍繞着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這條玉的長河是他們活動的背景,是他們的來處,又是他們的去處,是他們的生活,又是他們的生命。在這條長河裏,每一個人因爲性格不同、觀念不同、行爲方式不同,都上演了各自的生活,都展現了他們的個性,都是其命運的創造者。但無論如何,每個人都逃脫不了時代的枷鎖,每個人都無法同歷史抗衡。

如果不是戰爭,韓子奇和樑冰玉就不會離鄉背井來到英國;如果不是戰爭讓國內的親人音訊全無,卻在一個暗黑的聖誕節收到蒲壽昌冒充的“家信”告訴他:奇珍齋倒閉,君璧和天星已經離家,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讓他萬念俱灰,那就不會有悲劇地和冰玉的結合以及後來的新月的悲劇;如果不是戰爭,真誠熱情地愛着冰玉的奧利佛,就不會在轟炸倫敦的中死去。

本是幸福的家,卻因戰爭東西兩隔,跨越了近半個地球。北平,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中淪陷了;倫敦,在希特勒的轟炸下幾乎變成了廢墟,在失去親人的沉重打擊下,韓子奇玉樑冰玉戀愛了,這是撫平傷痛的安慰,然而這又是不盡人倫的,一個又一個的矛盾,一個又一個的悲劇,不經令我深思、究竟誰是對的?

在戰爭時,他們渴望和平,渴望與親人見面;戰爭結束了,他們的夢想成真了,散在天涯的一家人又走到了一起,日子卻沒法過了。這到底是福還是禍,是對還是錯?時代帶來的戰爭使韓子奇與樑冰玉結合在一起,時代帶來的差異使姐姐仍是一箇舊時代的家庭主婦,而妹妹已然走在時代的前列,成爲有思想的大學生

這是歷史長河進程中必經的痛苦,它讓我想到了朱自清,在洋務派的學堂裏受新式教育,卻和封建遺老的父親一生都沒能達成和解,從而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背影》,最親的人之間隔着最遙遠的距離;讓我想起了蕭紅,深受到五四運動追求獨立新思潮影響的她,一次出走一生出走,31歲客死他鄉,留下生命中最溫暖的《呼蘭河傳》。這不正是現實版的“冰玉”嗎?

透過這本書,細細思考:每個人的命運如涓流入海最終會匯成人類的歷史長河,而歷史的滾滾長河又是那麼無情,不會因爲個人的意願做任何停留、改變。在晶瑩的“玉河”中,在動盪的社會鉅變中,誰能改變歷史的走向,誰又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人們只能在歷史的洪流中,掙扎起自己生命的浪花。

趟過這條晶瑩的玉河,我分明看見,這是穆斯林的葬禮,也是個人的不幸。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8

看書的時候總在想,作者寫這本書是想表達什麼呢,覺得自己看了好久都沒想明白。後來終於發現,作者不是想表達什麼,他是在塑造人物,塑造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各有特點,各自特點決定各自命運的角色。所以讓你無法評判每個人物你是如何看待的,評價他所做出的事情的。而看到後記明白,作者真的只是爲了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個故事,而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清晰的。

作者塑造角色,讀者理解角色。

人的性格決定命運,人的經歷也會決定命運。

韓子奇一輩子,是爲了玉而活着的。從他決定不再去朝聖,決定留下來研習玉開始,他的命運就被決定了。因爲愛玉,他會忍辱負重在蒲壽昌那裏當學徒,偷藝,然後自己回來興辦奇珍齋;因爲愛玉,他想方設法收集各種珍稀玉器,瞭解他們的故事,成爲名噪一時的玉王;因爲愛玉,他拋下妻兒和家庭,帶着玉器珍寶遠走海外,在海外也不離開這些玉器自己逃命;因爲愛玉,他忍心拋棄他的愛情,不忍放棄他的玉名,讓冰玉自己遠走,枯留自己的名聲與不能見人的珍寶;到最後,因爲愛玉,變成了愛名聲,愛臉面,從精明果斷變成了猶疑不決膽小懦弱的韓子奇。慾望和愛好是人前進的動力,可當他變成執念,就會成爲人的禁錮,讓你牽制於此,然後放棄一切,不知值不值得。

樑君壁是爲了生活活着的。父親早逝,留下老母和幼妹,生活逼迫她成爲只知道財米油鹽的人,沒有文化,她不懂什麼是愛情,她只知道一個穆斯林傳統應該遵循的東西,她的形象,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形象。而她本身的性格剛硬,會因爲韓子奇投奔蒲壽昌而放下狠話,會獨自撐起家門養大幼妹,會在韓子奇不在的十年裏守住奇珍齋,性格使她逼走老侯,會在知道冰玉和韓子奇有女後,無法容忍趕走胞妹;會在天星和新月的婚事上如此強硬從中干涉。一開始,看到韓太太,就會讓人覺得不喜歡她。開始從頭看來,她又沒什麼錯,是性格,是命運,雖然她對新月一直很難有母親般的愛和關懷,很是強硬很是漠然,但我相信在新月的葬禮上,她做的一切都是真誠的。

樑冰玉是爲自己活着的。作爲受過教育,度過北大的女性,心中有着和那個舊社會完全不同的新時代的女性意識,會想要有自己的事業和價值,不是依附於別人而存在,會想要追求愛情,可是她又是像處事未深的小姑娘一樣,看不懂愛情中的騙局,看不懂愛的男人的心。受過愛的打擊以後,在遠離故土,身邊只有從小扶持陪伴大的師兄來說,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情愫。他們的愛情沒錯,是陰差陽錯。她告訴女兒,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獨不能失落自己。這其中有很強很明顯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是這些讓她離開這個家,去活出自己的模樣。

新月和楚老師,是我很喜歡的人物。他們有對事業共同的追求,互相愛慕,彼此扶持,互相理解。可是他們也是苦命的一對,真的就像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楚老師的深情,新月生命的短暫。我希望把對他們的喜愛留在我心裏。

天星是很善良的哥哥,知曉祕密卻一直保護妹妹,知道自己的愛情被母親破壞,痛苦折磨着他,可是想到家中無辜的妻子,他又一次選擇了沉默。他的沉默不同於韓子奇的沉默,他保護了家庭,他的形象就是那個時候純樸,善良,勤勞,卻身負重擔的工人形象。

淑彥是個好妻子,好朋友,她對新月的好,對家庭的付出,她也像每個女孩子一樣渴望愛情。

還有很多很多的人物,蒲壽昌,老侯,樑亦清,亨特,新月的同學們。每個人物都是豐滿的,動人的,都有自己的故事,而寫完這長長的文字,我也更明白了,霍達說的,他只是想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這個讓人淚流滿面,感嘆唏噓的故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9

月,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

玉,象徵着財富、身份、地位。

孤冷寂靜的夜空,冷豔刺眼的雜星,無力垂掛的殘月,碧綠如水的玉片閃耀着攫人心魄的幽光,只是,一塊碎了的美玉。樸素神聖的葬禮,將那一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永遠地埋在了幽幽松林下那片黃土之中,只留下一個淒涼的身影。那《梁祝》的娓娓笛聲是在傾訴心中的思念,還是在無力地痛哭?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爲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在這段複雜紛亂的歷史中,最終卻產生了一個個令人痛惜的愛情悲劇。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爲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爲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爲之悲哀……新月跟楚雁潮之間的愛情令人感慨,令人憐憫,但卻陰陽兩隔。這是愚昧的封建禮教造成的,封建迷信戕害了家族幾代人,而新月的悲劇也恰恰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天星跟容桂芳的愛情也沒有結局,這難道僅僅是樑君壁的錯嗎?不,這是整個封建社會遺留的弊端,是封建禮教的思想侵害着沒有思想的樑君壁!

新月渴望母愛,打從記事起,她就沒有享受過,幸好有一個疼愛她的姑媽,才讓她隱約感受着母愛。照片上的母親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而現實生活中的母親是那樣的冷若冰霜,她多麼渴望母親能給她一丁點的愛,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實確恰恰相反,“母親”反對她上大學,反對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談戀愛,甚至在她病危之即,還去刺激她。處處表現自己是爲了維護自家的名譽跟對穆斯林的虔誠,但這一切讓新月發出“她是我的親媽嗎?”的感慨,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她哭着問她的父親,韓子奇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親生母親寫給新月的信。“新月,我親愛的女兒:你還在夢中,媽媽卻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來後會怎樣哭叫着尋找媽媽……媽媽走了,繼續在陌生人當中孤獨的旅行,不是去尋找謀生的路,也不是去尋找愛,而是尋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獨不應該失落自己……”看到這裏,我也爲之動容了,不知不覺也已淚流滿面,書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聲,新月想向母親傾訴這十幾年對她的思念跟內心的苦悶,但由於體力不支,頓時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看到這兒我不禁爲新月的悲慘遭遇而深表同情,新月她是那樣一個善良,純潔,開朗的女孩。她對學業是那麼充滿嚮往,一定要考上北大英語系。她對每個人都那麼好,幫助寢室裏英語差的羅秀竹。但她的心臟病把這一切都毀掉了,父親姑媽的疼愛,哥哥天星的關愛,楚老師的支持,並沒有讓韓新月自暴自棄,而是積極的於疾病做鬥爭,可命運就是這樣,從不眷戀人,還是讓這樣一個單純善良的人留有遺憾的離開了。新月的心中都未曾放棄過對於愛,對於美好,善良等的追求,但最終卻無法逃脫命運的束縛。

穆斯林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讀完,已無數次地淚眼婆娑,心中無數次地哀嘆,無數次地質問,最終也只能跟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只有無奈地任憑心中潮起潮伏。也許,悲劇總是唯美動人的,尤其是愛情悲劇,總是能惹得人爲之淚垂。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0

對這本書知道很久了,但一直無緣品讀,乘這個暑假有空,我就從書店把書買了回來,讓我圓了久違的夢。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五十餘萬子的長篇,以獨特的角度,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塑造了樑亦濤、韓子奇、樑君壁、樑冰玉、韓心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者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

玉,象徵財富、身份、地位。月,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回族女作家豁達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爲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紐結的愛情悲劇。

讀完這本書,我心潮澎湃,心中種種的複雜情緒不得釋懷。

封建迷信殘害了家族幾代人,把單純美好的愛情夾雜了許許多多的雜質、污垢、不純潔、不透徹。而新月的悲劇也恰恰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叫人不爲之衰嘆,這也是這部小說要闡釋的主題之一。

對於新月來說,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愛,從她記事起就似乎沒怎麼收到過母愛,一位母親該擔心的,該操心的事,全由疼愛自己的姑媽所代替,似乎姑媽更像是自己的媽媽。每當新月看到寫字檯上那張六寸大小的與母親的合影時,纔會感到隱約的母愛。照片上的母親年輕、漂亮、時髦,而現在的母親顯然已經老了,變化很大,然而變化更大的不是外表,而是母親對她的感情,是她越來越淡的母女之情。每當面對媽媽那張冷熱板上的臉時,他總是本能的懼怕和迴避。

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美好而又坎坷,讓人爲愛情的美好而微笑,爲愛情坎坷而難過,他們有着共同的夢想、愛好。兩個人的熱衷於翻譯事業,而韓新月對楚雁潮的事業發展起來很大的作用,新月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對英語的熱衷,以及她開朗的性格,美麗的外表,都不得不讓楚雁潮動心,起初因爲家庭背景、社會地位的不同,他把自己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決定就這麼默默地愛着她、關心她,永遠不像她表白,真正的愛不只是擁有。可是,事與願違,當楚老師知道新月得了不治之症時,決定對新月說出自己的愛,以燃起新月對生活的渴望,讓她能積極向上地過每一天,他們相愛了,愛得那麼真誠、那麼熱烈,楚老師爲新月買了留聲機,給她放最愛的《梁祝》,跟她一起翻譯魯迅文集,完成他們共同的夢想。他對新月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懷,使新月的病情有了好轉。

然而,他們的愛情卻受到了母親的阻礙,但他們沒有爲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地愛着新月,只要能讓他看到她,就足夠了。可這份愛卻始終無法留住新月的生命。當楚雁潮像往常一樣冒着風雪趕往醫院的時候,新月正竭盡全力呼喚她所愛的人,但僅僅喊出一個字:“楚……”她死去了,絕望、無奈、遺憾地走了,這樣的事實讓楚雁潮無法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兩個相愛的人,面對生離死別,卻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想想其實我們還是應當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愛,更由追求幸福的權利。人啊,是應該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常樂,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應該學會的是放棄看似重要的東西,放棄何嘗不是一種美呢?而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進取又不斷放棄的過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1

20xx年,82歲的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娶了 28歲的翁帆,一時間,這一組“老少配”“爺孫戀”被淹沒在“老牛吃嫩草”“吃年輕飯,攀枝附葉”輿論的巨浪中。28歲的翁帆被推向了風斗浪尖。

在前段引入這個話題,其實我想說:愛情中,比流言更可怕的是偏見。而在偏見中,愛從未停止呼喊。而這一對曾飽受爭議的夫妻,卻攜手共同度過了 14年。楊振寧曾表態過:“我不管別人對我們有什麼看法,但我只想和你在安靜的午後看看書。”

今日讀了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深有感觸,收穫頗豐。此前我對於穆斯林僅僅留有清真教、小圓帽的印象,但之後我對於這個民族有了更多的瞭解。甚至於是關於愛的理解。

全書是分爲玉和月兩部分,整本書是以一個玉器世家的興衰滅亡來吟唱出幾代人的人生詩歌。劉白羽這樣說到:“這是玉的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是的,那是一部寫出了浩蕩人生的作品!韓子奇、樑冰玉、樑君璧、韓新月、楚雁潮等人物的刻畫和跌宕起伏的情節發展,無一不生動可刻畫了民國時期封建人們的生活。

這部“人生”實在太過龐大,而我只能就事而論罷了,任取一瓢談談愛。

韓子奇爲了護玉跟隨亨特先生來到了英國,而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妻妹竟然偷偷跟隨他,來到這個離家萬里的異鄉。在英國的日子幾人過得還算安穩,但好運不長,英國後來被德國轟炸。在廢墟中的病牀上,病懨懨的冰玉終於對韓子奇說出了愛意,韓子奇也終於知道他真正的愛人是眼前人。

“我有權利生活,有權利愛!”這句維也納鬼魂的吶喊,應該是這對人對愛最大的宣言。樑冰玉不顧世俗,不懼罵名毅然愛自己的姐夫,這與民國時期女子思想恪守婦道、視名譽勝於生命是相悖的。而韓子奇,一個受封建傳統思想教育的匠人,又如何能放下家中的妻子接受眼前的真愛呢?在我看來,樑冰玉此舉真真正正是一個女子強大的表現。這樣矛盾的愛情的產生,其外在原因是樑冰玉接受了先進的,前衛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應該是兩個人的內心。

他們的心中燃燒着的是對愛的渴望,他們對愛的吶喊是決意與封建不同的抗爭。我們不管什麼時候的人,都有權利生活,都要愛的權利!梁祝化蝶、孔雀東南飛、簡愛等等不都是嗎?

最讓人難忘的就是韓新月和楚雁潮兩人的愛。到如今,我依舊嘆息那份過早凋謝的唯美愛情,雖只是曇花一現,但卻滿地殘香。這兩人的愛應是從初識的誤會便開始悄悄吐芽吧,然後美好地發展着,生長着……也許之後他們應該會幸福的一起過日子,可愛並不是如此一廂情願啊。楚雁潮與韓新月父母表明對新月的愛意時,卻被狠狠拒絕,分明指出“你的身份是新月的老師”;當楚雁潮與家人說出自己愛的人韓新月是心臟病人時,其母逼其與韓新月早點斷絕關係;甚至於被學生班長鄭曉京指責“師生戀”……他們遭遇的竟然是所有親人的偏見!是啊,在那時學生和老師相愛是不可以的,是不合規矩的。但這又如何?他們是相愛的,所以他們一起在偏見中相互鼓勵相互照顧。

度過了艱難應該有個好結局吧?我是如此期望的。但作者對於自己的“孩子”沒有留情,她讓愛到高潮之後突然直墜落谷底,以悲劇結尾,一切都沒有辦法挽回。雙親的反對沒有阻擋他們;楚氏漢人的身份也擋不住他們;但他們卻阻擋不了死亡的腳步,最後韓新月在等待天明中死去……也許我應該釋懷,並不是每一段度過艱難的愛情都能有個幸福的結局,並不是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但這些都是作者的偉大之處啊,這樣痛徹人心的悲劇結尾讓我久久嘆息、久久回味、久久思考。結局之前,這對人從未停止對愛的呼喊,他們倔強,他們深愛。而結局之後,在韓新月的墳墓上,楚雁潮依然孤獨地奏着小提琴的“梁祝”。

愛應該如此:面對偏見,愛需要吶喊,需要在爭取中強大,不管結局是化作連理枝亦或是粉身碎骨。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2

禁不住友人的強烈推薦,終於翻開《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過去的和現在的,兩條主線並行描述,到最終匯合,揭開所有的謎底,感嘆作者的巧妙構思,令情節更加引人入勝。加之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不乏精美文句,光是讀這些文字就已然享受了,更別說情節扣人心絃,果然是本好書呀。

再說說劇中人物,無一例外,都是悲劇,所以看的過程,心情略顯沉重。

最大的悲劇人物是碧兒,她是所有角色中最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嚴格恪守着穆斯林的教規。早年喪父,爲了家業,嫁給了父親的徒弟韓子奇,碧兒不懂愛情,她認爲教規最大,祖業最大,但是現實生活卻跟她開了天大的玩笑。因爲時事的變遷,韓子奇娶了玉兒,並生下了新月,新月生活在她的身邊,時刻提醒着她曾經的痛苦,但又不能恨新月,畢竟是胞妹的孩子,有着同樣的血脈,既愛又恨,複雜的情感,令新月對這個媽媽時常琢磨不定。最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卻原來嫁給了一個漢人。她最在意的.兒子天星,因爲她的從中作梗,拆散了一對情投意合的鴛鴦,非但沒有得到兒子的愛,卻只有兒子的怨恨。胞妹玉兒,因爲她的不寬容,遠走他鄉,唯一的親人從此天涯兩隔。祖業“奇珍齋”因她的猜忌,葬送在她的手裏——她不僅自己不幸,也給別人製造了很多不幸,她是故事情節的起因,一切因她展開。玉兒的遠走他鄉;天星沒有娶到真愛;當年管家老侯受冤致死,老侯的子孫得以抄家,抄走了韓子奇的畢生收藏,致韓子奇抱憾離開人世;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隨着新月的離去成爲最大的遺憾,令人唏噓不止。

韓子奇,天生對玉有着不解之緣,他的人生追求是玉。生活所迫,他誤打誤撞,跟隨了穆斯林教徒吐羅耶定,本以爲人生所求,就是前往麥加朝覲,但是自從他在“奇珍齋”見到美輪美奐的玉器,他突然意識到,玉纔是他的追求,他的生命。他爲玉生,爲玉死,只可嘆生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新月,是書中的亮點,她是愛情的結晶,本來也將有一段浪漫動人的愛情,但是從她的出生,註定了悲劇的角色,即使有着清新可人的形象,聰慧敏捷的頭腦和善良溫柔的性情,也沒能抵抗命運的安排。

玉兒,是所有角色中最讓人感到輕鬆的,比碧兒有文化、更多情,比韓子奇更勇敢,比新月能抗爭。她不隨波逐流,努力把握命運,雖然在感情上,屢受打擊,但是她沒有灰心放棄,反而更加勇敢地追求真愛,自愛、自尊、自立讓她活得比其他角色更充實、更成功!雖然她也經歷了早年喪父、中年無奈拋夫別女、晚年痛失愛女,但是她努力了,應該沒有遺憾了。

這本書圍繞穆斯林和玉展開故事情節,所有人物因對這兩個方面的追求或悲或喜,諸多的悲劇令我懷疑,是怪對信仰太執着?還是怪世態動盪,個人太渺小,相對國家的命運,根本無力掙脫。

我能理解穆斯林教徒一生傾其所有,只爲到麥加朝覲,哪怕乞討着一路走過去,以成就其人生的輝煌時刻。他們內心只有,在外人看,也許他們窮困潦倒,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很富有。對信仰絕對的虔誠,內心是平靜的、祥和的、坦然的。

大多數的人是遊離於信仰與現實之間的,所以造成許多精神上的苦痛,除了吐羅耶定,其他角色都是悲情的。信仰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處理不好,就會造成精神上的困擾。

個人認爲,人活着只爲“體驗”和“體現”。“體驗”是指,雖然人的結局都是一樣,但是活的過程千差萬別,體驗越多,過程越精彩,纔不枉此生;“體現”是指個人價值的體現,“體驗”是自己的事,但是人畢竟是有思想、有精神的,在自我“體驗”的過程中,能夠儘自己的力量助人,影響環境、改變環境,造福更多的人,不圖流芳千古,只爲造福子孫,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這種“體現”可大可小,依個人的能力,盡力而爲。

人生不過如此!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3

清晨,她走來了,彷彿從一個長長的夢中醒來,又走向另一場未知的夢境。

在晨曦熹微中,我望着她。身世的顯赫和學識的豐富並未使她張揚,生活的磨難和疾病的困擾也沒有讓她沉鬱不起。相反的,她是那麼活潑,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

我無數次地想上前將她挽留,可我們之間彷彿隔了看不見的屏障。不知道,那是不同時代的人之間的屏障呢,還是讀者和主人公之間的屏障?

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墓園裏小提琴的樂聲已是縹緲,月色被揉碎了,像點點淚珠,灑落在這片土地上。那是生者和逝者之間的屏障。

光陰釀的酒,猶如一夜輕雨聽蕭,飲醉沉眠,醒來才知人去花落,物是人非。讓我怎樣哀悼你孤孑的浮魂,新月,畢竟朝生暮死間,生命不過一樹沉默的碑,上面刻下的字早已塵世湮滅。可是月落玉別之後,仍不免有善意的細小聲音在自顧自地填補你沒能走完的路途,或者在這莽莽紅塵中再尋找另外一個浸透了豐饒之後的荒蕪和遙盼之後的失望的靈魂與你遙相呼應。

有人說,你像林黛玉,可是我認爲不然。顰兒的淚是爲了前生三生石畔的承諾,而你的淚是對生活的不甘和對夢想的追求。更何況你並不像林妹妹那樣整日哭哭啼啼,你所有的,是抗爭,是永不屈服!你可曾見過山崖上傲立的孤鬆嗎?儘管種子飄落到錯誤的地方,也要勇敢地面對一切頑石,奮力成長。即使面對韓太太的阻撓,你也堅信自己的實力,堅持自己的選擇;即使躺在病牀上,你心心念唸的仍是恢復學業,在燕京大學的學習時光是你短暫的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還有人說,你像白流蘇,可是我認爲不然。白流蘇追求的不過只是一場衆人矚目的愛情,而你追求的,是更爲高遠的豐富生活和幸福未來。你和樊雁潮的感情,不同於白流蘇和範柳原之間的感情;將你們聯繫在一起的,是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夢想的希望。黑暗中那一盞明燈下,是你們在認真地翻譯着魯迅先生的著作;而範柳原呢,只會在沙灘上和薩黑荑妮曬太陽!

你知不知道這樣一句話,新月,常恨人心如春水,我能否說你的離去竟是必然。再沒有什麼比敏感更能摧折人心,韓子奇的一時失足和璧兒心中的傷也不是歲月可以改變和彌補的。正如你的名字,你的人生也是未滿而缺,悽美感傷令人惋惜心痛卻無可奈何。

不知多少次,文字在我面前散開了,拼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便有什麼溼冷的東西在我頰上滑過。然而這個世界終是不公且殘忍的,我閱讀時未曾間斷的哽咽和楚雁潮痛苦的嘶喊一樣無力將你挽留。不,新月,我無法再讀下去了,我不能看着你少女的身軀被慘白的“臥單”緊緊包裹;我不能看着你被放入那狹窄的“拉赫”沉睡不醒;我不能看着人們用土塊將你唯一的光源封閉!這一切,令我不忍卒讀!

你是折翼的天使嗎,新月,在羽翼豐滿之後,便重新展翅飛向遙遠的天穹;或者你是墜落的星辰,如今你回到了璀璨的星空;抑或你僅僅是那普通的一彎新月,在靜謐的夜晚灑下清輝,卻是那麼易逝,無法追尋。

十六年前的人已經不在了,十六年前的事也已經漸漸被遺忘了,然而十六前年的情還沒有斷——斷不了!是命運,是令人絕望的命運驅使着玉兒回來了!對女兒的思念終於使她能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往,她想看看,看看自己的女兒,自己的親人!但這終究是遲了一步:“沒了!都沒了!您想見的,不想見的,都沒了!”

槐樹花開依舊,潔白的花朵年復一年的凋落,遮住了那雙清澈的眼睛。該離去的已經離去,不該消失的卻也消失——這永遠是時光最愛捉弄人的把戲。

穆斯林的葬禮埋葬了太多沒有說完的話,在世的人們所能做的也只是寬恕。

謹以葬禮禱辭作結:“啊,安拉!寬恕我們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4

進入師範讀書後,文選老師佈置我們每個月讀一本書。那時的我是從鄉下中學剛考入師範的,中學時代對所謂的文學作品是知之甚少,所以一些文學名著我是非常的陌生。後來經過老師的介紹,我選讀了《穆斯林的葬禮》。

美好的事物很少有喜劇結局的,這本書也是的,一個那麼好的姑娘,一個北京大學的高材生,爲了她的長輩犯下的錯誤(如果可以說是錯誤的話)付出了那麼沉重的代價,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就這樣沒了,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真的愛情,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得到,無論是韓新月和楚雁潮,韓天星和容桂芳,還有他們的長輩們,韓子奇和他的小姨子(也是他的妻子)樑冰玉,讀完以後,被書中的細膩的感情實在感動了,其實我這人本來就有點感情豐富,所以很能夠理解作者以及書中的人物的心情,一邊是愛情,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懸崖,一邊是教義;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凡事不能完美,人格的扭曲還有現實的不如意讓人有種既想反抗又沒有力氣的感覺,這本書裏我最佩服的人物是韓天星,是條漢子,爲了能讓自己的妹妹幸福,即使犧牲掉自己都沒有怨言,正因爲這樣,他和容桂芳分開了,但是他的妹妹真的得到幸福了嗎?沒有!

家裏有韓太太這樣的家長,其實也不能完全怪她,她沒有什麼文化,剛開始的光景也很悽慘,父親的慘死,家境的敗壞,都沒有擊倒這個堅強的女性,可以想象,在樑子奇轉頭蒲綬昌的門下時,她恨師兄,但是人還是要過嘛,母親多病,妹妹尚小,誰也想不出那三年裏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是怎樣挑起家裏的大梁的,但是她的眼光畢竟不長遠,可能是沒有文化的緣故吧,但是她還是能瞭解師兄的意圖,甚至忘情地投入他的懷裏要嫁給他。因爲一個女人在那樣的環境裏,要想生存真是太困難了,當然這也不是利用,是親情,友情還有一點點愛情的交融吧,但是當她丈夫逃亡英倫的時候,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愛他,想他,戰亂的環境下,幾乎每個人都在想怎樣維持自己的生存,XX年,僅憑着一點點思念,她把孩子天星帶大成人,但是沉重的打擊還是不期而至,她最疼愛的小妹竟然取代了她的位置,這個還是她能接受的,唯獨不能接受的是小妹還和自己的男人生了個小女孩,當然就是韓新月了,如果家庭的變故還不是最沉重的,那宗教上的自責就更可怕了。

這部伊斯蘭世界的經典,幾乎每條每框都是穆斯林們應該牢記的,可是他的丈夫竟然犯了這樣的低級錯誤,實在不能容忍,一個男人怎麼可以有兩個女人,而且這兩個人還是親姐妹。樑冰玉走了,但是韓子奇的愛情夢並沒有破碎,他還有女兒,這是他們愛情結晶的見證,最大的悲劇來源也許就來自於韓子奇堅持將女兒留下來。想一想,假如當初新月被冰玉的帶走,在英國找個金髮碧眼的小夥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韓子奇沒有這樣做,在他的生命裏,玉是最重要的,但是他還想爲自己的愛情留下點什麼東西,過分的留戀和放不開,然後悲劇就發生了。韓太太也是一個悲劇的角色,她愛子奇,放不開他,更恨他,恨得入骨,平時裏總是無休止地找碴,但是當韓子奇摔傷以後,又是那樣的關心和心疼,她愛自己的兒子天星,因爲天星是新月到這個家來以後的唯一依靠了,她恨妹妹,可是妹妹不在身邊,就只好朝着他們的女兒發泄了,一家四口人雖不多,加上姑媽也不過五個,但是關係卻複雜的像紅樓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嘛,生着的人總是痛苦的,死了的人也不見得能解脫。

如果新月,子奇,君璧,姑媽他們能在另一個世界裏相遇,他們會說些什麼呢,我們不知道,也許霍達本人也不知道了,最後的結尾還是可以安慰一下的,就好像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一樣,如果他死了,全世界的讀者也不會答應,這本書裏,雖然新月死了,雁潮和桂芳的心都死了,但是我們還是能從天星和彥淑的後代身上看到了希望,就是青萍和結綠兄妹,他們應該能不受先輩們的錯誤所牽連,過上幸福的生活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

北平的一落規整的四合院前,一棵老槐樹鼓着朵朵花苞,它在等着;院裏的大影壁前,一架藤蘿紫霞蒸騰,它在等着;壁影旁的西廂房前,一株海棠嫩紅盈樹,它在等着;宅門上的“隨珠和璧,明月清風”見證着,“博雅”宅裏的一代代興衰榮辱。 祥和的北平,玉器行業悄然興起,先是出來個“玉魔”,後是“玉王”,彷彿命中註定一樣,他們都住在“博雅”宅。這宅子小心翼翼地守護着主人的平安,真切地感受過宅裏洋溢的幸福,卻終也守護不了人們的命運,眼睜睜地看着這宅裏的人一個個的離去,束手無策,彷彿也只能暗暗地感嘆:這是命。

你是在兩歲的時候,在衆人驚恐的目光下闖進“博雅”宅的。你哪裏知道自己是父母在嚴重違背穆斯林教規下誕生的,你哪裏知道大姨在你的一聲“爸爸”的叫喚下對你產生多大的厭惡,你哪裏知道自己竟會模糊了記憶,忘了生母,十八年錯把大姨認作媽媽,在冷冷淡淡的母愛下堅強地成長。你是幸運的,因爲爸爸和哥哥對你寵愛有加,甚至使你一次次地忘記了對母愛的困惑,你就這樣在旁人羨煞的目光下長大了,長成了爸爸心中與玉並重的寶。你如願考上北大,卻不想命運從此和你開起了玩笑。你在一次被檢查出患有心臟病,這驚人的消息着實讓全家崩潰,讓楚老師傷心惋惜不已。還記得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嗎?楚老師抱着沉重的留聲機奔跑來到你的病房,帶來了你癡迷的小提琴演奏《梁祝》。

那是一個悠長徐曼的聲音,像舒捲的輕紗拂動,像幽咽的泉水流淌,像春蠶傾吐着纏綿不盡的絲絲縷縷......一曲散盡,楚老師用熾熱的詩句向你表白。啊,你就是這樣輕輕的觸摸到了聖神的愛情;啊,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子,得到了自己心儀的老師最美好的感情,這愛的力量使你溫暖,暖到有勇氣趕走冰冷的病魔。你就這樣一直在大家美好的謊言中希望着,期待着自己再一次回到那一直爲你留着牀位的二十七齋,到備齋和楚老師共享翻譯的樂趣,從燕園畢業去從事翻譯事業。

直到那一天,你無意間翻看了爸爸日夜研究的醫書,明白了自己的病情,原來你一直在慢慢地走近死亡。啊,死亡?怎麼會呢?你的世界崩塌了,“楚老師,楚老師他在騙我,或許他只是憐憫我才說愛我,或許我不該耽誤他的前途……”你胡思亂想中寫下段情書,殊不知那對楚老師是怎樣的傷害。他看得像頭腦被挖空了一樣,心快要炸裂開了,踉蹌着跑來訓斥你,然後自己心疼得要死,反過來安慰你。你怎麼可能不折服於他真摯的感情?你怎麼可能不感同身受於《熱愛生命》中的主人公?你怎麼可能不放手讓自己的心永遠追隨着楚老師,即使這剩下的生命只有一秒。

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無情地撲滅了,滅得如此徹底,命運惡神像是纏住了你,不肯放過你,致命的打擊襲捲而來,不管你根本承受不住。十八年來的困惑揭開了,那個冷漠的人不是你的媽媽,而是你的大姨。你堅守的城牆終於毀於一旦,你倒下了,永遠的倒下了。等不到那個心中一直期盼的人,管不了那老槐樹,藤蘿,海棠,西廂房裏的留聲機,巴西木,那張你和媽媽唯一的留影,你拋下一切走了,儘管有無窮的不捨,你必須得走了,命運之神來召喚你了,你能不走嗎?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遊。這顆心啊,它得停下來呼吸,愛情也得有歇息的時候。

不!楚雁潮對韓新月的愛絕沒有歇息的時候,來生來世還要再輪迴!他願與她一起長眠於拉赫中!愛之神就是這樣毀滅了少女對愛情純潔的心嗎?讓她剛剛伸出去觸摸愛的手這樣驚恐地收回嗎?命運之神就是這樣對待一位朝氣的少女嗎?讓她在憧憬中放棄夢想,向命運低頭嗎?我們不得而知,或許每個人的歸宿是註定了的,不管未來怎樣,活在當下,不留遺憾,是我們最現實的生活態度。熱愛生活吧,它或許毀滅了很多,但無疑它創造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