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3.13W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精品多篇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6 篇一

兩年前在一次講座中初聞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前段時間我有幸讀完了這本書,感慨萬千。這本書記錄了李鎮西老師從教25年來的經驗與收穫,從一個青澀懵懂的職初老師到經驗豐富成熟“老”教師,他在平凡的教學生活中,發掘出如何做“最好”的老師。

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用李老師的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個的“更好”就彙集成了最好”。拿昨天的自己與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每週都會上一節新課,在上過第一次課後,要做好課後反思,思考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簡潔易懂,在不斷改正後,問問自己今天上的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是不是更有創新;課堂上出現的突發情況,面對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搗亂的,我是不是更加從容冷靜的去面對?

學生童心的保持,個性的發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教育。教育不應該是老師的居高臨下與學生的俯首帖耳。作爲一名經驗尚淺的老師,我既憧憬走進教室,又煩惱如何管理學生紀律,大聲呵斥的“藥效”似乎並不能維持多久,把居高臨下地批評孩子轉換成組織一些有趣、吸引人眼球的教學活動,使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與學生共生活、共甘苦,做學生的好朋友,師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我時常和孩子們分享兒時的趣事,而孩子們也會與我分享他們週末的行程或是家庭生活,在這相處的過程中,老師會覺得自己也充滿了童真與稚趣,這就是老師受學生的感化。真誠平等的態度,才能讓老師贏得學生的由衷愛戴。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篇二

近日,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受頗深。我對比反思自己,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還相差甚遠,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它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讀了李老師的這本書,在裏面李老師自稱是個“實幹的理想主義者”。的確,他不僅有着崇高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是那樣認真踏實。今天,環繞在他頭上的美麗光環,就是由一個個平凡的小細節組成的,是他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他把想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化爲: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只要肯去擠,總是有的。”其實,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願不願意去擠的問題。有時,我們太浮躁,不能安心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有時,我們太拖拉,總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時,我們也雄心勃勃,但總難堅持。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話我將永遠銘記在心,時刻以這句話鞭策自己,激勵自己,最後,我要說的是“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心態,不是一個目的,相信在我們的教育道路上自己會越來越好,成爲學生心中最好的老師。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篇三

最近,我讀了李鎮西老師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受益匪淺。李老師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熔爐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他所具有的這種情感魅力,簡直讓我崇拜。讀後,讓我頗受啓發。

啓發一:班主任應有健康的心理品質

在班級管理中他主張應做一名胸襟開闊、心靈自由的班主任,要正確對待周圍的輿論並隨時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做到“自我解放”。第一:對待領導的評價要冷靜。要力爭做到不因領導的表揚而欣喜若狂,也不因領導的批評而氣急敗壞。第二:對待同事的議論要寬容。對於中肯的批評,我們應“聞過則喜”,不應“一蹴即跳”。對於善良的誤解,也應心平氣和地對待。第三,對待家長的批評要平和。以寬容的胸襟平和地容納學生家長的各種意見,包括尖銳的批評或者刺耳的“雜音”。第四,對待學生的意見要豁達。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來的班主任,纔能有寬闊無垠的胸襟與自由舒展的心靈去帶好一個班級。

啓發二:展開小組競爭增強班級活力

第一,分組合理。爲了便於競爭,李老師在班上設一種綜合小組,這種小組一旦建立,便“永久”不變,而且既是學習小組,也是衛生小組,又是體育小組,還是文娛小組……之所以將小組固定不變是爲了讓小組在不斷的競爭中增強凝聚力,並看到自己的發展情況。

第二,競賽全面。競賽內容儘可能包括紀律要求的各方面和班級、學校各種活動。如課堂紀律、學習成績、勞動衛生、出勤情況、作業完成、行爲規範……

第三,規則統一。開學初,由班委、小組長開會,擬定小組競賽的規則。

第四,嚴格監督。規則一旦制定,便由班幹部和各小組長嚴格監督,各小組長也有一本“賬簿”,以便查對。

第五,客觀評比。競賽情況繪成圖表貼在教室裏,這樣到了期末評選優秀小組時,根本不用再人爲的憑印象“評比”,只要看競賽表上的積分,優秀小組自然產生了。

李老師的這種做法有很多的好處。競賽活動使小組產生了內在的凝聚力;小組的凝聚力的產生自然帶動了班級風氣的好轉;競賽評比使一些不好督促檢查的要求也得以落實。

啓發三:培養班幹部的自治能力

對於班幹部的培養,李老師是通過學生的自我管理,達到學生的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培養班幹部時,他不滿足於讓學生獨立組織幾次活動或主持幾次班隊會,而是着眼於讓學生幹部通過實際工作,培養獻身精神和進取精神,增強班幹部的自治能力。

對照李老師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

同時也明白了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將會繼續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夢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做一個受家長、學生喜歡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