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

讀後感1.57W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一本好書會給你上一堂非同尋常的課,讓你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總之,讀書給一個人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愛書。書是我忠實的朋友!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請您閱讀。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1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紛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皇帝斬白蛇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爲三國。”這是《三國演義》第一篇的開章段。在我讀完了《三國演義》後,真正理解了“忠義”二字的真諦。

本書以魏蜀吳三國紛爭爲背景,展示了諸多英雄有情有意的精彩畫面。

在我讀完這本經典名着後,認識了不少的英雄、大丈夫。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司馬懿,諸葛亮,周瑜等等。

我們先來說說一手建立起蜀漢的昭烈帝---劉備,字玄德,亂世中求賢若渴,桃園結義與關張,三顧茅廬請諸葛,爲報弟仇攻東吳等等,都是他的英雄事蹟。不過他在三位君主當中,野心最大,他的兩個兒子長子叫劉封,次子叫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之意。劉備得了臥龍鳳雛出謀劃策,又有五虎上將衝鋒陷陣,可謂是天下無敵,只可惜有劉禪這個兒子,把蜀漢拱手讓給司馬昭。

其次,關羽,字雲長。關於在人們的印象當中,不是人,是神,而且歷代加封,直封到“蓋天古佛”成爲人與神的極致。他忠,他義,他智,他勇,可謂是三國演義裏最成功的一個角色了。他忠,表現在過五關斬六將,尋劉備;義,體現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智,表現在水淹七軍;勇,體現在斬顏良誅文丑。可惜最後驕兵必敗,不免被孫權殘害致死。

再來說一說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亂世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本書的反面人物,可他又是實幹家,曾獨身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董卓……他在我國曆史與文學上創造了不少的奇蹟。曹操是我國傑出的文學家,軍事家與詩人。他雖然口碑不好,但在種種事情的發展上,他都沒有稱帝的舉動,就連稱帝的袁術,也是被他打敗的。

然而,最後稱帝的吳大帝孫權,字仲謀,相貌紫發須碧綠眼,人稱“紫髯碧眼號英雄”,繼承父兄之業,威震江東,歷經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任都督輔佐他,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從關羽手裏奪回荊州,夷陵之戰讓蜀國大傷元氣等等,都寫了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君主,除此之外,連亂世奸雄曹孟德都稱他“生子當如孫仲謀”。

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八達”之一,曾統領大軍阻擋諸葛亮進行北伐,用苦肉計打敗曹爽,自己獨攬曹魏大權。只可惜,不久就去世了。不過,他的次子司馬昭,與孫子司馬炎先後滅了蜀、魏、吳三國,自己稱雄,國號爲“晉”,司馬懿自己也被追封爲晉宣帝,司馬懿在九泉之下也算是瞑目了。

再來說說故事的內容,本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東漢末年羣雄並起,董卓專權,以袁紹爲首的十八路諸侯各自紛爭,直到第二部分十八路諸侯只剩下曹孟德,劉玄德,孫仲謀三人在赤壁之戰後,建立了曹魏,蜀漢和東吳,最後是魏武帝司馬炎繼承父志、父業,先後消滅了蜀、魏、吳三個國家,稱國號爲“晉”,歷史上稱“西晉”,自稱“晉武帝”,從此,司馬氏統一了天下,爲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這正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是我們青少年的精神食糧,請大家好好閱讀,不要枉費作者羅貫中歷經十數年的心血!或許,你從讀中也會體會到“忠”“義”二字的真正含義!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2

從小對陶潛既熟悉又不熟悉,從《愛蓮說》裏獨愛菊的陶淵明,到寫《桃花源記》的陶淵明,再到《歸去來兮辭》的陶淵明,《歸園田居》一類的田園詩像是一股清流,在一派懷才不遇,去國懷鄉的詩篇中綻放別樣的光彩。同是經歷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對待。

古時,讀書人地位至高無上,能做官更是榮耀,許多詩人都懷滿腹經綸與抱負,渴望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無奈多數受阻。李白不願一味向楊貴妃諂媚,於是借酒澆愁,任思想暢快遨遊;杜甫才華無處施展,從此詩作與國家命運相連,處處沉鬱頓挫,處處憂國憂民;柳宗元被貶多次,目睹小石潭也心生淒涼,終年46歲鬱郁而死;蘇軾本領超然,僅被任命爲民兵隊副隊長,亦能爲民衆盡微薄之力,在各處都留下了自己慈善的印記……然陶淵明的做法更接近普通人。

沒多少人都能像蘇軾一般,經歷磨難仍明媚,但其實都可以在困境大膽放手,追尋所愛。陶潛質性自然,不適應官場,縱是爲養家餬口出來做官,也不一味壓迫自己,堅守原則與底線。無法將“桃花源”帶給大衆,至少能讓自己生活在“桃花源”中,可以觀“雲無心以出岫”,嘆“鳥倦飛而知還”,扶“欣欣木”,聽“涓涓泉”,自己活得自在。我相信大多數人並非胸懷大志,心懷天下,僅僅是終其一生尋找幸福的路,那既然如此,許多困境便是自己製造出來而不需要經歷的,大可超越困境,滿足內心。如果像寓言裏的富豪拼命賺錢去夏威夷度假,那麼和那個漁夫一樣現在就在釣魚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在現實中,大家評判職業優劣的標準時,常常不會加上這個職業的快樂感如何,可事實上這一項是最關係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如果真心喜愛,那不管是做一個公務員還是像陶淵明一樣做一個普通的農民,都是自己的英雄了。

人生註定與困境相伴,若能像蘇軾一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自然不錯,若做不到,不如像陶淵明一樣,直面困境,超越困境,找尋自己的桃花源。世事紛繁,能從中解脫也是莫大的成就了。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3

在你眼裏,英雄應該是怎樣的?

有人說:“英雄者,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個人都有着當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當的,如果那麼容易,世界上豈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師說過,有人主張成敗論英雄,有人主張君王草寇論英雄。在我眼裏,《史記》就是一部中華兒女英雄傳——命運不濟的英雄,成就霸業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

春秋戰國是貨真價實的亂世,又是人才英雄輩出的大時代。有一羣人不想在亂世浮生,成爲了《史記》裏叱吒風雲的辯士英雄。而蘇秦便可以稱爲其中的超級辯士了。他主張合縱,遊說六國聯盟抗秦,從而掛六國相印,名震於下。

雖然《戰國策》裏對蘇秦的描述也並不正確,其實蘇秦與張儀並不是同學,蘇秦更沒有同時佩戴六國相印等等。但這些並不重要,《蘇秦列傳》依然很有文學價值,因爲正是它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一大批像蘇秦一樣的縱橫家們,是如何在各國之間推銷自己的獨特見解,闡明自己的政治觀點;讓我看到了他們是如何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來說服君王、贏天下的。縱橫捭闔的即使不是蘇秦,也一定會有一個像他一樣的超級英雄來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說,蘇秦的智慧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他憑一個人的力量使得戰事頻發時期各國和平共處了十五年,沒有了戰爭,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他遊說時,立論之前先鋪墊,否定外交政策,會出現的惡果並警示;一個讚頌,一個類比,一語點明實行合縱之策;然後,正反論述如何實行合縱之策。最終成就了六國軍事聯盟。他可真是氣勢磅礴、雄辯方法多變的超級英雄!

然而,我並不認爲所有的縱橫家都能成爲英雄。大時代的縱橫家亦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不乏有些前倨後恭,毫無品行之人。歷史證明只有那些先人後己、大公無私、爲民着想的辯士提出的見解才能真正被人們所接受。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要學習辯士們“語言的藝術”,而不是權術。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部《史記》幫助我們看清那段風雲變幻的時代。說的沒錯,我們從小就應該多讀《史記》這類國學經典,幫助我們樹立科學的英雄觀、歷史觀。每一次讀《史記》,我都會有不一樣的領悟。

這一次,我明白了——英雄者,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思,不懼強權之勇,能言善辯之才,爲國爲民之懷。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4

有感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題記

《水滸傳》作爲中國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這部長篇小說向我們描述了以宋江爲首的農民起義、開始、發展、壯大、招安、失敗的全過程。

一百零八人梁山聚義佔全書的前七十回,也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在這七十回中,首先描述了魯智深、林沖等好漢上梁山的個人經歷,從而描述了宋江殺死閻婆惜後遭到官司的懲罰,最終走上梁山的歷程,之後描寫了宋江帶領梁山衆人戰經戰役並招募好漢的經過,最後交代晁蓋的去世以及宋江完成大聚義的過程。後五十回描述的是招安,徵遼,征討王慶、田虎,征討方臘這四件事。

二次讀完這本書,我最喜歡並崇拜的人還是林沖。林沖本爲八十萬禁軍教頭,妻子賢惠,家庭和睦。但廟裏進香改變了這一切。高衙內在廟內公然調戲林沖的妻子,這讓林沖蒙受了大辱,但是林沖忍了下去,就因爲“不怕官,只怕管”。後來又因爲高俅設計,誤入白虎堂,被刺配滄州。儘管如此,林沖還是忍了。在發配滄州的路上,董超和薛霸心很手辣,想要置林沖於死地,林沖再一次忍了。但是林沖的忍耐並沒有換來高俅的放手,相反他卻要將林沖置於死地的決心越來越強。林沖之所以一忍再忍,甚至顯得有些懦弱,就是因爲他恪守封建禮法,就是因爲他對統治者還心存希望,不敢徹底決裂。但是人忍耐是有限度的,高俅的咄咄逼人終於迎來了林沖的爆發,迎來了“陸虞候火燒草料場,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大快人心的一幕。

一忍再忍的林沖消失了,一躍而成了叱吒風雲的梁山好漢,成了“豹子頭”林沖,他的形象真實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他的忍耐,他的善良,他的勇敢,他的剛強,這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自然,同時也是那樣的深刻。

通過這部長篇小說,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北宋末年統治者的腐朽和殘暴。讀《水滸傳》,我們能夠很清晰地看到一張黑暗統治的大網。這張大網無處不在,生活在其中的廣大人民要麼反抗,要麼等待死亡。亂臣賊子、貪官污吏等,他們相互依存,無惡不作,將罪惡的觸角伸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

《水滸傳》中還描寫了很多貪官污吏,他們恐嚇着人民,放縱着自己的私慾。在他們的世界裏,只有高官厚祿,人民的苦難他們完全不放在眼中。這樣,社會的黑暗便形成了天羅地網,延伸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而正是統治的黑暗與腐敗,把衆人好漢逼上了梁山。雖然社會的黑暗讓我們感到壓抑,絕望,但是梁山好漢身上彰顯出的忠義又把我們從邊緣線上拉了回來。如武松的鬥殺西門慶、血濺鴛樓等。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位好漢在作者的筆下都是生龍活虎的,每位好漢的精神品質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學習林沖的勇敢,剛強;學習宋江的胸懷寬廣,重情重義;學習魯智深的豪爽直率,慷慨大方;學習晁蓋的理解寬容……

我希望現代人可以擁有“忠”與“義”。

我站在新時代的高端,吹來的是歷史的長風……

課外閱讀的讀後感國中5

翻開那一襲墨黑的《城南舊事》,不知爲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來,一絲淡淡的憂傷籠罩在我的身旁。

這本書是描寫舊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從童年的駱駝隊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間英子經歷了許多成長的變故。也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物開始走進故事裏:惠安館內被稱做瘋子的姑娘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爲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風聲的德先叔、被施家趕出來留宿英子家的蘭姨娘、英子家的僕人宋媽、因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會她許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惠安館那章。秀貞是英子搬到新家認識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聽着她念叨着小桂子之類的話,使英子很好奇,她覺得假裝有一個小桂子很好玩,於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館和秀貞玩,聽她講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衚衕裏誰都說秀貞是瘋子,不許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館。但是在英子的眼裏,秀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沒什麼兩樣嘛。直到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了宋媽說的話,才知道秀貞爲什麼會變瘋的。原來,秀貞和一個借宿在惠安館的學生相愛,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須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他媽扣在了那裏,一走就是六年。

後來秀貞生下來一個女孩,卻被她媽丟到了齊化門城根下,她從那時開始就瘋了。英子從秀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她還告訴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後面有一塊青疤,拜託英子幫忙找到小桂子。秀貞的眼睛下面有兩個淚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兒也有兩個淚坑,英子經常把妞兒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兒和英子哭着說她不是她爸媽親生的,說要回齊化門找她的親生父母時,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開妞兒的頭髮,發現妞兒的脖子後面真的有一塊青疤。

她想讓秀貞和妞兒回惠安找她爸去,於是拿上媽媽的金手鐲,帶着妞兒跑去找秀貞了。秀貞連夜整理好行李,帶着妞兒去搭火車。可是英子不捨得妞兒,便使勁跑去追趕妞兒。那天夜裏,又下着大雨,英子還發着燒,但她最後還是頂不住了,幸虧剛好遇見了媽媽,她纔不至於暈倒在馬路上。後來,英子有一次聽媽媽說原來那天晚上秀貞和妞兒被壓在了火車底下了……英子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她那又溼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淌過淚坑流到嘴邊了。

本書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因爲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上來的,但是它也是從淡藍的天空上升上來的呀。而她更有一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樂於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爲了別人家一家團聚,竟把媽媽的金手鐲都拿去給別人做盤纏,這是件幾乎連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想這本書也是林海音爲了懷念她的童年而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