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資治通鑑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77W

資治通鑑讀後感精品多篇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一

我很喜歡《暮夜卻金》這一篇,它講述了一個叫楊震的人拒絕別人私下的賄賂,堅持自己的品格和修養的故事。我很喜歡楊震在故事中說的那幾句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們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應該學會不違背道德理念,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

我真心的向大家推薦這本《資治通鑑故事》,希望你們也和我一樣,從中學到很多做人的知識和道理。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二

編年體開山祖師,讀歷史必讀資治通鑑。雖然只是把資治通鑑囫圇吞棗地讀了一遍。卻讓我感受到什麼叫愛不釋手。翻開每一章節,就像是在展開一幅幅千年的歷史畫卷,色彩豔麗,人物鮮活,讓人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震撼感及醍醐灌頂般的興奮。

《資治通鑑》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等歷時19年編輯完成的一部300多萬字的編年體史書。從春秋後期戰國的三家分晉開篇到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結束。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年間的歷史。敘述了戰國、秦、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1362年的歷史。記錄了期間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經濟、思想、重要人物與重大事件。對朝代興衰與更替做了較客觀的敘述;對人性的善惡,策略的得失予以了分析和總結,成就了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鉅著。

《資治通鑑》敘事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精練。如郭嘉十勝十敗論,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劉秀昆陽大捷,謝安東山再起,李靖大破突厥等,敘事真實生動。蕭規曹隨、房謀杜斷、張巡守城等故事講得精妙絕倫。許多名言警句都出自《資治通鑑》,如,“得財失行,吾所不取”,“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將”;“物極則反,器滿則傾”;“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幫助理清了這段歷史脈絡,能放大讀者的人生格局。毛澤東主席這樣點評《資治通鑑》:“儘管立場觀點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但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本末畢俱,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錢穆稱之爲“帝王之書、權謀之書、生存之書”。《資治通鑑》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瑰寶。

《資治通鑑》講述了一段千年歷史,這段歷史是中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縮影。七雄爭霸,雲譎波詭;秦統六國,縱橫捭闔;大漢立國,金戈鐵馬;三國風雲,天下歸晉;八王之亂,禍害四起;隋亡唐興,中華盛世;五代十國,狼奔豕突;陳橋兵變,宋代後周。縱觀中華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外患皆由內亂生,讓中華兒女歷盡劫難與艱辛。我們應接受慘痛的歷史教訓。

中華歷史波瀾壯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底蘊之厚重,世界絕無僅有。多讀歷史,就能感知歷史之浩浩蕩蕩,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我們要順應歷史潮流,有危機意識,有家國情懷,有全局觀念。一切以民族發展爲已任。一切以國家利益爲重。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是我們全體國人的責任所在。珍愛和平,抓住國家發展戰略機遇期,堅守各自的崗位,恪盡職守,只爭朝夕。將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和富有。爲實現民族偉大的復興夢而奮鬥!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三

亞里斯提卜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比吃的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的,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可見一本好書的重要性。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爲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帶領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寫的一部空前鉅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26年的歷史,宋神宗認爲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取名“資治通鑑”。

閱讀此書,我們能穿越時空,來到古人生活的世界,零距離感受戰場上的肅殺,帝王們的奢侈,百姓中的疾苦。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地廣人多,本是可以通過勵精圖治而一統天下,結果皇族子弟們卻不爲成就霸業而打算,卻爲爭奪王位而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於是乘此機會士大夫們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這時皇族子弟們才猛然醒悟,而此時已無法再管制士大夫們,最終落得了“三家分晉”的結局。導致這種結局的原因有兩點:

1、他們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做長遠打算,只看見眼前的王位而看不見未來的發展;

2、他們人心不齊,猶如一盤散沙,不能齊心協力共同謀發展,最終讓士大夫們有了可乘之機。

隋和秦是兩個短命的王朝。它們在建國之初都很強盛,但都二世而亡。是什麼讓如此強盛的王朝瞬間土崩瓦解?就是它們的帝王實行的暴政。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吧?

他在我國古代帝王中是明君的代表。玄武門之變後,他登上了皇帝寶座,並重用賢臣,減輕百姓負擔,對周邊少數民族恩威並重,使國家繁榮富強,深受人民愛戴。由於他在位的這段時間政治比較清明,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史稱“貞觀之治”。

同樣是帝王,爲什麼所統治的國家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呢?最關鍵的就是你是否能深得民心。可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資治通鑑》讀後感800字 篇四

近來讀《資治通鑑》,發現一則有趣的故事,說的是漢末建安17年,曹操征討關中,留世子曹丕守鄴城,並讓謀士程昱輔佐,讓國淵任居府長史,主管留守事宜。大部隊西征後,河間——今河間市,以驢肉火燒聞名——田銀、蘇伯反叛。曹丕想親征,程昱勸阻,說只是一羣烏合之衆,沒必要大動干戈,因此派將軍賈信平叛。

果然很快禽殺爲首的田銀、蘇伯,餘衆一千多人投降。有人主張將這些人都殺了,以儆效尤,依據是:“公(曹操)有舊法圍而後降者不赦。”程昱、國淵不同意,程昱說:“此乃擾攘之際,權時之宜。今天下略定,不可誅之;縱誅之,也應該先打報告。”於是向曹操請示,曹操果然不殺,而且很讚賞程昱的做法。程昱、國淵的仁心,活了一千多人的命。

等到國淵寫報捷書的時候,斬首多少,與報告數完全相同。曹操很奇怪,因爲舊例,都是誇大數目,以一爲十,也就是說,斬首一個,書上寫十個。曹操於是詢問國淵這樣做的原因。國淵說:“征討境外敵寇時,多報斬首數量,誇大戰績,可以震懾民衆,宣示武功。而河間在我們境域之內,百姓都是我們自己的屬民,田銀等人叛逆,雖然戰勝他們是有功的,但我私下裏感到恥辱。”曹操很高興,提升國淵爲魏郡太守。

這則故事,除了說明古人也知道戰爭內外有別,內戰是恥辱的。其次,還解釋了我多年一個疑問。即:“故事:破賊文書,以一爲十。”

以前讀史書,一直奇怪,比如長平之戰,秦軍白起坑殺趙兵四十萬。秦末項羽坑殺秦軍二十萬。總想,這幾十萬人,殺的過來嗎?如今看了這個故事,原來是以一爲十。打個一折,殺四萬人,人頭滾滾,也是令人震驚的。

戰國之前,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征戰,還講點仁義,統計戰功時,按人的耳朵記功。等到商鞅變法,驚世駭俗,用人頭記功,殺一首級升一爵,從此徹底禮崩樂壞。人頭難得,因此殺良民冒功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統計人頭時,常發現有婦女、小孩的頭,殺戮太重也不好,因此,以一爲十的慣例就出現了,一直沿用至清朝。我是相信這個故事的。所以戰勝者寫的殲滅敵人的數量都是要打折扣的,打多打少,就看你的判斷能力了。

即使今天,官方也是喜歡報喜不報憂的,反而是一些野史可信度較高。

《資治通鑑》讀後感心得 篇五

早就聽說過偉人毛澤東曾經17遍閱讀煌煌鉅著《資治通鑑》的故事,雖然心中存有疑問,但每每想到領袖不是一般人物也就釋然。我也曾經想過至少通讀一遍《資治通鑑》,但不知道有多少次,翻開第一卷就讀不下去了。難以閱讀的“攔路虎”就是生僻中漸漸熟識的古代漢語,然而第一卷中那幾個讓我讀後就在腦海裏面抹不去的故事片斷。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這是資治通鑑卷一的開卷語,簡略的說出了幾個故事的滄海桑田。

卷一講了幾個小故事以及年代大紀事。

此卷言戰國故事,多大夫縱橫並規勸之語,又韓、趙、魏三分智氏事及聶政、吳起事。其中一個故事我對此有很深的印像:昔魏文侯問李克以求良相,求知人之法。李克對曰:“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如此,即可得人矣。古人之知人可謂明矣,夫孟子之見齊宣王,論識人,曰:“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夫國人何以知彼之賢愚?固以其生平矣。所親者皆仁義禮智信者,知其非邪佞也;所與不斤斤計較,知其坦蕩寬厚也;所舉者賢明才幹,知其身系社稷百姓也;窮貧之有所不爲不取,知其有所持也。故孔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夫此不稱賢俊棟樑,國之無人矣。故曰,用其爲國人所用,去其爲國人所去,殺其爲國人所殺。如此,則朝無佞臣,天下安寧。今者用人亦當如此也,夫任人唯親,禍由自取。智伯無道,數求地於韓,趙。趙氏不與。智伯帥韓魏國人圍趙而灌之,韓趙魏三國謀之,遂水淹智子,殺之,三家分智氏之田。夫智伯之亡,才勝德也。昔智果言於智宣子,稱襄子瑤有五賢而有一不仁,諫無以之爲後,宣子不聽,而致家廟隳,不亦悲歟?司馬光之論才與德,以聰察強毅謂之才,正直中和謂之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纔有餘而德不足者,爲禍益大,古昔以來,禍國殃民者如是者多矣,豈特智伯哉?

吳起賢俊,嘗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守河西,使秦兵不敢西向,韓、趙賓從,固一世之豪傑也。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終致魏相公孫進讒而武侯猜忌,走奔楚。楚悼王素問其賢,任以爲相,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要在強兵。楚遂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之。然楚之貴戚多怨起者,乘悼王薨而攻起,射殺吳起。夫顧國忘身者,起之謂也。商鞅之死,晁錯之腰斬,介甫之貶謫,張居正之非議,皆此例也。彼顧國忘身而樹敵,至於殞身,其亦足以佳話矣,小子實敬!

聶政之刺俠累,亦頗有丈夫氣概,然此事無甚意義,不知政因何以拋身家性命以報嚴仲子,以其爲政母壽禮之百鎰黃金乎?

對於我來說,可能比較重要的就是幾點:禮,信,德,才。

裏面講天子職責爲“禮”,這裏的禮大體是指某種秩序,可以理解爲,做老大(君王,公司老闆等)要維護好綱常秩序,其中有提到三家分晉周王不指責 還 封三家爲諸侯的故事,韓魏趙作爲晉的家臣,瓜分了晉國,周天子不但不指責他們, 還 封他們爲諸侯,這就是失“禮”,既然周朝部下的家臣可以瓜分他們的君候的地盤,那周朝的臣下也自然可以瓜分自己君王周天子的地盤。

信: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爲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有同名電視劇《誠信》。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僞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以誠待人,以信取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爲優秀的傳統之一,孔子云:“誠者,乃做人之本,人無信,不知其可”;韓非子曰:“巧詐不如拙誠”;季布一諾勝過千金,商鞅變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些誠信故事都出在《資治通鑑》的書裏,誠,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擴大,不縮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說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誠信是立業之本,做人的準則,是企業和人的第二張身份證,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一個企業、一個部門甚至於一個人,如果謊話連篇,如果說話不算數,不守信義,誰還會相信他。那個站在山頭上大喊“狼來了!”的小男孩,不就是因爲一再說謊,而導致說話無人聽,最後被狼吃了嗎?其實,吃他的並非是狼,嚴格地說是他那不誠信的品質。

作爲電子商務的學子,我清楚的知道,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道路上,誠信問題已成爲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瓶頸。網絡上的誠信問題到處都有,但那畢竟是少數的部,隨着網絡時代的發展,誠信這個詞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看重,任何人和機構都不能保證其他人是否誠信,所以在建立誠信檔案的整個過程中,靠的就是這個企業自己不斷的積累,是幫助企業建立誠信,而並非是證明誠信。無論是阿里的誠信通,留學專搜的誠信章以及同程的誠信錄,似乎在人們的心中,誠信已經成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麼這也就必將會打造一個互聯網的誠信時代。

阿里巴巴作爲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臺,誠信通是他們爲從事商業活動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一種全方位網上貿易服務,並對享受該服務的對象,進行第三方認證機構覈實認證身份。

阿里巴巴的橫空出世,爲我們這些電子商務學子提供了希望,所以我們的未來不是夢。所以說,信,不管是已過的歷史還是在未來的網絡時代中,信是必不可少的。

德:這方面,我可以說是欠缺的,也可以是是比較完備的,裏面講了兩點,一個是做人的圓滑,一個是道德,我是道德有餘圓滑不夠,得罪人,表面看不出,未必不代表別人不圖謀,而道德感強的人,嚴而不親,嚴肅別人敬畏但不親近,也許這也是我容易被女孩子所欣賞但不容易被喜歡的原因吧。

才:有才無德的人造成的危害大,但是這樣的人,容易被親近也容易背叛,但人們往往喜歡這樣的人。有才之人在當今世界中往往能混得如魚得水般順利,因爲在才之人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世道中取得先取這道。先取就是走在別人前面,有了這樣的條件當然能得到很高的回報,當然這樣的人往往最後會被世道唾棄。

在德才之中又有我對此的一些感悟,德與才的組合,無非四種:德才兼備,德才皆無,有德無才,有才無德。在司馬光看來,有才無德者非常危險,上可亂國,下能敗家。鋒利的寶劍掌握在劍術高超同時心術不正的人手裏,實在危險。才德全具者,聖人;才德兼亡者,愚人;德勝於才者,君子;才勝於德者,小人。作爲領導,如何選拔下屬呢?特別是在愚人與小人之間。

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 篇六

“流水無弦萬古琴,《通鑑》無聲天下音”,讓我們去閱讀《資治通鑑》,瞭解其中的一個個歷史故事吧!

《資治通鑑》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編年體通史,與《史記》並稱爲中國史家之絕筆。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共跨越1362年的歷史。在這近20xx年的漫長歲月裏,發生了多少曲折動人的故事啊!比如:“戰國爭雄”、“楚漢相爭”、“三國鼎立”、“隋唐盛世”、“五代十國”等等,便是這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其中牛角掛書的李密、以死盡忠的豫讓、賢能勇猛的荊軻、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賢良淑德的長孫皇后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開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所編著的《資治通鑑》,之所以命名《資治通鑑》是因爲它意爲“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只要我們認真閱讀它,便可以從中體會到烽煙四起的朝代戰爭,無數百姓處於流離失所、水深火熱的痛苦。我曾記得有這樣一段故事:李密小時候經常牧牛,可他卻每每帶上幾本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這樣便可以邊看邊牧牛了,後被瓦崗軍推選爲“魏公”。爲什麼他們在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自學成才呢?而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優越幾千倍,有什麼理由不更勤奮學習呢?

《資治通鑑》不僅爲我們生動演繹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再現了一位位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還給了我們後人警醒。

《資治通鑑》讀後感心得 篇七

《資治通鑑》是舊史書中一部著名的大書,簡稱《通鑑》。北宋中期,史學家兼政治家司馬光,在一些優秀的助手協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編寫完成。《通鑑》以編年體形式,敘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並按照朝代分爲十六紀,如《周紀》、《秦紀》、《漢紀》、《魏紀》等。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爲官後,將戰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讚賞,命他繼續編撰。爲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範祖禹和劉攽作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定,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作書的方法是先儘量蒐集資料,將有關之事匯合在一起,稱爲“叢目”。在詳細佔有資料的基礎上,按照時間順序略作整理,寫成“長編”,再進一步刪成爲“廣本”。這些工作,是司馬光和助手們共同作的。助手之間也有分工,大致劉攽任兩漢階段,劉恕任三國到隋,範祖禹任唐及五代。助手們協助作的長編和廣本,分量還相當大,最後由司馬光一手筆削成書,如《唐紀》代宗以前部分,長編稿達二百多卷,最後刪定爲四十一卷。可見爲編寫這一部書,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都付出了很大的勞動。全書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三個部分,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後來胡三省爲《通鑑》作注,將考異散入註文中,目錄實際是個提綱,遠比正文簡略,所以一般讀《通鑑》者,只取正文部分,於是全書也就減縮爲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時期的政治局勢雖然比較穩定,由於階級社會中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被統治的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對於統治階級的殘酷壓榨,時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時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順領導的起義。到仁宗時期,小規模的起義活動更多。在統治集團內部,黨派之爭常常熾熱到表面化,當時稱爲“朋黨”,這種分歧,有時是因政見不同而發生爭論,而多數是爲了爭權奪位。在對外方面,更有和少數民族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廣源等,在這些鬥爭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償失。以上這些問題,即社會上動盪不安,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和邊疆地區的安全問題,都迫使統治者要從各朝的歷史中總結經驗,尋求解決的辦法。所以司馬光編這部書時,不僅重視政治和軍事活動,凡與加強統治有關的制度、理論、用人、行政、禮樂、歷數、習俗風氣以及少數民族的歷史等等,不論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經驗,都收入這部書中,也就是以加強文官統治爲歸宿。本來司馬光爲這部書擬定的名稱是“歷代君臣事蹟”,表明他是着重在“君”和“臣”的有關活動。後來宋神宗對於這部書很感興趣,認爲“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並且寫了序文,於是改稱爲“資治通鑑”。在書名中特別標出一個“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顯了。

《資治通鑑》所取的形式稱爲編年體,按照年、時、月、日的順序記載史事,即以時間爲中心,敘述有關史實的發生和發展,可以追述往事,也可以附敘來事,文中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評論,而不是像流水帳目那樣機械地排年記事。這個體裁創始於《左氏春秋》(即《左傳》),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一種史書體裁。西漢以後,由於司馬遷編寫了《史記》,紀傳體成爲古代史書的主要體裁,編年體反落到無足輕重的地位。自從司馬光編成了《資治通鑑》,編年體史書才重新爲世人重視,其後多用這個體裁編著史書,並由此發展出來綱目體和紀事本末體。《資治通鑑》的成書,不僅復興了編年體,並導致了幾種新的史書體裁的產生,這在史書編纂學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資治通鑑》本身的編纂,具有很多特點或優點。首先是它取材廣博和編寫精審,所記敘的歷史是幅員超過萬里,人口超過千萬,時間長達一千多年,而全書不到三百卷,組織精密,條理清楚,詳略得宜,言簡事明,有深入淺出之妙,這是一般史書不能與之相比的。其次,司馬光的治學態度非常嚴謹,所用史料都經過仔細選擇,並將選用的過程和選定的理由,一一記載下來,編成“考異”,成爲《通鑑》一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後世流傳中,人們才把它分開了,這項治學方法,因此稱爲“考異法”。這都是在組織形式方面比較突出的優點。

曾鞏是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史學家,與司馬光同時而年稍長,曾校定南北朝各史書,在校定《南齊書》後寫的進書表中說:“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這四項條件是當時人對於史書作者的共同要求。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通鑑》的內容不僅着重在歷代的政治軍事活動,對於禮樂制度和政策理論等,不論正面的或反面的,都兼收幷蓄,作了適當的編置安排,對照曾鞏所提的四項條件,司馬光編寫的這部大書是大致符合的。所以從內容方面說,這部書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發揮維護封建統治的“道”,即求所以“適天下之用”,是司馬光的主要目的所在,可是實際上以這方面的評價爲最低,不僅從現代觀點看多是些糟粕,就是古人也指出了其中的偏失。原來司馬光在政治上是個保守分子,當時主政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主張變法自強,司馬光反對無效,於是退出政府,住在西京洛陽,以在野的身分編著史書,所以常常有不滿的情緒流露在書中。如宋神宗時對西夏用兵,原有鞏固邊防的作用,不是宋統治者無故生事。司馬光在寫到唐朝和吐蕃爭奪維州的事件時,便批評了當時的主戰派李德裕等,以暗斥宋朝的主戰派。又如寫到智伯滅亡之事,乘機發表了一篇有名的“才德論”,認爲有才無德者必致敗事,暗示宋代主張變法者都是有才無德的人。這些主張已失於偏激,胡三省在《通鑑音注序》中便說:“其忠憤感慨不能自已於言者,則智伯才德之論,樊英名實之說,唐太宗君臣之議樂,李德裕、牛僧孺爭奪維州之類是也。”這在《通鑑》中所佔的篇幅雖不多,而爲司馬光着意重視之處,故不能不特予指出。同時也應注意到,在糟粕的成分之外,有時也有可取的部分。如關於封建時代學者反覆爭論的正統問題,他說:“正閏之際,非所敢知。但據其功業之實,而言其善惡得失。”(《魏紀》一黃八年級年)這個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

在史實敘述方面,司馬光自然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說話,起義軍照例被稱爲“賊”,但說到農民發動起義時,常常詳細列舉其被迫發動的原因,這就接觸到實際的社會政治問題。如敘述唐末王仙芝、黃巢發動起義時,先歷述僖宗即位前後的天災人禍,而後用概括的寫法:“上(僖宗)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爲盜,所在蜂起。州縣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習戰,每與盜遇,官軍多敗。”下面才說:“是歲,濮州人王仙芝始聚衆數千,起於長垣。”(《唐紀》六八乾符元年)唐末農民起義似爲一時突然暴發,伏因則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通鑑》既歷舉其事,在敘述到起義發動時,又作概括的說明,使讀者可以得到完整的概念。又如蜀中韓秀昇參加了起義,後爲高仁厚所擒,仁厚親自審訊,問:“何故反?”秀昇曰:“自大中皇帝(唐宣宗)晏駕,天下無復公道,紐解綱絕,今日反者,豈惟秀昇?成是敗非,機上之肉,惟所烹醢耳!”仁厚愀然(《唐紀》七一中和三年)。雖然用了一些美化統治者的話,而當時階級鬥爭的高漲,已經躍然紙上。

迷信思想,在統治者可謂根深蒂固,司馬光常常依據事實揭破其底細。如記武則天之事:“太后好祥瑞。有獻白石赤文者,執政詰其異,對曰:‘以其赤心’。(李)昭德怒曰:‘此石赤心,它石盡反耶!’左右皆笑。”又:“太后習貓,使與鸚鵡共處,出示百官。傳觀未遍,貓飢,搏鸚鵡食之。太后甚慚。”(並見《唐紀》二一長壽元年)事雖細微,意義則甚爲重大。又如鎮壓黃巢起義的高駢,據有揚州,爲霸一方,而聽信玩弄神仙之術的呂用之,終至於城破身死。《通鑑》詳記其事,不掩飾,亦不誇大,讀者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唐紀》七○至七三)。此類記載不僅表明司馬光的見解正確,同時也表明其文學手法高妙。關於幾次大戰役的描寫,如昆陽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淮西之戰等,都極簡練而生動,稱爲古代敘述戰爭的典型之作。

《通鑑》在取材和記述方面,雖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要求,而由於時代的侷限,謬誤亦所難免。如《史記》錯記了戰國時期各國的年代,因而將齊宣王伐燕記爲湣王之事,與《孟子》、《國策》諸書的記載均不合,現在根據《竹書紀年》已經糾正了這個錯誤。《竹書紀年》是魏國的史書,因與儒家經典記載多不一致,在宋代不受人重視,以致後來逐漸失傳,現在看到的是輯錄本。司馬光雖然看到過原本的《竹書紀年》,而不知利用,於是硬將齊宣王的年代比《史記》拉後十年,避免了與《孟子》等書的矛盾,其實毫無根據,不能作爲史實看待。又如著作《後漢書》的範譁,在朝臣爭權中被殺,而誣加以叛逆的罪名,編造了很詳細的情節,《宋書》全收於《範譁傳》中,司馬光未作分辨,也照樣採用了(《宋紀》六),到清朝,王鳴盛才辨明瞭當時的史實(參看《十七史商榷》卷六一)。又如東晉時期世家大族當權,陶侃爲一代名臣而出身於寒門,世家出身的當權者對他多加誣衊,《晉書》不辨真僞都收錄下來。《通鑑》已多予刪汰,但亦有刪汰不盡者,如雲侃“以不豫顧命爲恨”(《晉紀》一六)。陶侃爲地方長官,與晉明帝也無特殊關係,自然無必要參豫顧命,清王懋竑爲陶侃作了正確的辨白(參看《白田草堂存稿》卷四)。這都是北宋時人認識不到的。千慮而有一失,雖智者不能免,我們自然不能因小瑕而掩其大瑜。

《資治通鑑》是一部分量比較大的書,同時也是值得通讀的一部書。如何通讀這樣一部大書?是我們需要適當解決的一個問題。讓我們先看一看古人關於讀這一部書有什麼問題或意見。司馬光自己說過:“修《通鑑》成,惟王勝之借一讀,他人讀未盡一紙,已伸欠思睡。”(胡三省《通鑑音注序》)司馬光的話含有牢騷的成分,但對於一部大書望而生畏,是古人已經首開此例。胡三省爲這部書作了詳細的音注,他在注中順便說了一句:“讀《通鑑》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唐紀》二八開元十二年)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要讀者對於《通鑑》的內容全盤接受,這個態度當然也是錯誤的。所以讀此書時,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既不因爲部頭大望而生畏,也不因其評價較高而盲目接受,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按照實際可行的計劃,一步一步地讀下去,直到將全書讀完。這是讀這部書時應有的基本態度,下面分別說一下幾點應注意之處。

針對《通鑑》部頭大的特點,便不能抱着一口氣讀完的想法,要將全書分爲若干部分,(如按照原書的《周紀》、《秦紀》、《漢紀》、《魏紀》等來劃分)在每部分之內再劃分範圍較小的部分(如按照帝王的年號或重大的歷史事件來劃分),最後再劃定一個時期之內能讀完的部分,這應結合原書的內容和自己的時間而定,不必強求一律,大致可以卷次或年代爲劃分的標準。每讀完一個小單元部分,便如攻下敵人一個陣地,不僅是取得一次戰役的勝利,併爲打好下一個戰役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讀完一部分之後,可以隨時寫出筆記,或摘錄書中的要點,或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記出有關的問題。筆記不求其詳,也不求其全,只是爲了有助於記憶理解。讀書作筆記本是一個很有成效的方法,讀《通鑑》這樣的大書,更不可不利用它。

每讀完一個較大的單元后,最好再重讀一遍。一般的部分可以略讀,而細讀其中重要的部分,這樣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概念和較深的印象。

遇有難解的問題,可以先看註解。看了註解仍不明白,可以記下這個問題,留待求師問友,暫時跳過去,先看下文,常常在讀完全文後,前面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如果古文基礎較差,讀時速度應稍放慢,但要堅持讀下去,不但增加了我國古代歷史的知識,並可以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收到一舉雙得之效。如果古文基礎較好,那就可以着重在取得歷史知識方面。

對於初學者來說,讀舊史書首先要求讀通,只有讀通了,才能進一步作分析批判,從而得到真正的歷史知識。《通鑑》是封建時代學者寫給封建統治者看的,所以這一點更應受到重視。

讀本問題,最好是看整部的,現在有了標點本,這方面的困難已經排除。如果只看選錄本,一般地說,可供文學欣賞之用,從取得歷史知識方面說,差距就太大了。

細水長流,持之以恆。有恆是完成工作的必要條件,讀一部大書時也是這樣。這個道理幾乎是人所共知,但許多人不能堅持下來,所以最後特別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