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5.12K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一

爲什麼歷史上曾經非常強盛的中國,到了近代會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直至最後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和文化十分落後,使廣大人民羣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極端困苦?爲什麼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後,中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迅速屹立在世界之林?爲什麼有了黨的領導之後,我們的祖國會日益強大,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國主義的侵華史,是一部反動政府的投降賣國史,但同時也是一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追求近代化的奮鬥史!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清王朝實行閉關自守政策,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佔着絕對優勢,清朝封建統治日趨腐朽,無力抵抗外來侵略,爲資本主義入侵提供了機會。

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用武力迫使腐敗的清政府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通過《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侵奪中國主權和鉅額財富,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財政、文教、國防等大權,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清政府封建落後,始則盲目自大、閉關自守,到外國資本主義打進來後只經過短暫對抗,當明白外國侵略者並不想推翻大清政權,而是要通商貿易和掠奪財富,便開始屈膝投降,出賣民族利益,把鎮壓人民放在第一位,暴露了其敵視人民的醜惡嘴臉。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與帝國主義相互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中法戰爭期間,中國在取得鎮南關大捷的情況下,清政府竟與法國侵略者簽訂出賣主權的不平等條約。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實行妥協投降路線,壓制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致使戰爭全面失敗。八國聯軍侵華,以慈禧爲首的清朝權貴逃亡西安。戰爭結束後,慈禧竟然宣佈“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充分暴露了其不知羞恥爲何物的一副醜惡奴才嘴臉。辛亥革命後,北洋軍閥各自在不同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割據一方,混戰不已,北洋軍閥政府走馬燈似地交替更迭,人民苦不堪言。

可見,腐敗無能、軟弱透頂、閉關自守的政府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根源。

雖然清政府極端愚昧腐朽,但是,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停止過鬥爭,從反帝到反封建,廣大人民羣衆一直是主力軍。無數次大大小小抗擊外國侵略者英勇悲壯的鬥爭,如波瀾壯闊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反對八國聯軍侵略的義和團運動、以救亡圖存爲號召的戊戌維新、打倒“洋人朝廷”的辛亥革命、反對賣國獨裁的北洋軍閥的鬥爭、要求民主與科學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日戰爭、反對北洋軍閥和蔣介石獨裁專制政府的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等等,構成了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鬥爭的雄偉畫卷。

在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之初,人民羣衆就與反動統治者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當封建統治者軟弱妥協時,人民羣衆擔負起了保家衛國、捍衛民族利益的神聖任務。

中國各族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頑強地鬥爭,以數千萬先烈的犧牲爲代價,挽救了民族的存亡,避免了淪爲殖民地的厄運。歷史充分證明,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中國人民!中國人民是最偉大的人民!中華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是最偉大的民族!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二

自春季以來四五月,共舉書四五本,然身陷繁瑣之中,心似惶惶喪犬,讀畢者竟唯此一本,忽有捧書大哭之意。

自畢業以來,於社會認識愈多,於歷史認識亦愈多。社會之認識滋養歷史之認識,歷史之認識反哺社會之認識,方痛覺自身知識結構之偏狹,思維理念之侷促。於現代文化之隔閡,對西方世界之陌生。雖不必亦步亦趨,然知己知彼,一以客觀,平準抉擇,自是當然之理。又與西人稍有接觸,則痛覺我民族之落伍恐不輸於清末民初,而對國家民族之前途愈感消極。

蔣氏之書,以科學、機械、民族精神爲現代化之進向三途徑,橫准以民衆與士大夫,輔以當世英雄豪傑人物,既有美國新史學之訓練,亦不逃離舊史之窠臼。換言之,即能採舊史之長處,史中有人,亦能獨闢途徑,觀察新史。於近代史研究和史書撰寫,皆有開山之功。

政治人物之偉大,在於其眼光與手段,史學家之偉大,亦在於眼光與手段。李鴻章雖與西方文化隔絕,但其立意中國,在近代史中,不愧爲最偉大和最能幹的政治家;孫中山相比則反而次之,雖能有所想法,但畢竟書生意氣,未能實行,是一思想家而非實幹家。蔣氏對於林則徐之評判,對於左宗棠之評判,對於湘軍等的評判,皆有己見,不落俗套。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800字 篇三

暑假,我閱讀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它被史學界公認爲近代史研究的開山經典,講述了從19世紀中國的外交到孫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的史事。

在19世紀以前,中西沒有邦交,路途的遙遠導致中外商業不大,中國皇帝的自大導致“天朝”在買賣方面不肯通融。英國使節到中國來,乾隆皇帝竟讓他行跪拜禮。這樣的不平等自然無法讓英國使節同意,乾隆皇帝很不高興,就讓他回國。使節提出的和平條約,中國全都拒絕了。其實當時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英國日漸強盛起來,但中國皇帝仍然沉浸在歷代的光榮中。

當時外國有的貨物中國也有,中國有的外國卻沒有。這樣的買賣對外國是無益的,所以外國人就想辦法增加本國貨物的出口。後來經過試驗,發現鴉片可以達到要求,於是英國便大力種植鴉片。中國雖然嚴厲禁止鴉片買賣,但仍然沒有用,鴉片在中國興盛起來。林則徐“虎門銷煙”後,鴉片戰爭開始。清廷屢戰屢敗後知道沒有辦法,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爭爲標誌進入近代史。

此後洪秀全在廣州創立了上帝會,企圖建立一個新的朝代。他們認爲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術,只有上帝的教義纔是至高無上的。而曾國藩是孔孟的忠實信徒,他率領湘軍與洪秀全抗爭。後來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內訌,湘軍在曾國荃的領導下打進南京,洪秀全自殺,太平天國滅亡。

中國想要擺脫外國的欺壓,於是便用盡方法自強,嘗試與外國打仗,卻並不順利。與日軍戰敗後,康有爲輔助光緒變法,進行了“百日維新”,卻遭到慈禧太后的打壓。孫中山總理提出了民族復興的方案,經過十五年的軍閥割據,中國終於不再爲西方帝國主義所打壓。

如果清朝統治者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就不會遭到列強的欺壓。所以我們應當堅持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而在中國近代史中,不論是林則徐、曾國藩,還是洪秀全、李鴻章,都在爲中華民族的未來而努力。也許他們的方法不一定正確,但是他們的目標是清晰的,他們都爲中國貢獻了力量。我們應當學習他們的精神,熱愛中國,支持中國,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四

總論開篇,即發出了中國爲何在近代落後於世界的叩問。作者給出了三個解釋,一是“我們的科學不及人”,二是“西洋已於十八世紀中年起始用機器生財打仗,而我們的工業、農業、運輸、軍事仍保存唐、宋以來的模樣”,第三他認爲,歐洲“文藝復興後的局面很像我們的戰國時代”,當我們還軟綿綿地趴在康乾盛世的餘韻中時,歐洲已在戰火的洗禮中變得愈爲堅強和團結。在蔣先生看來,所有這些只有一個指向,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廢除我們家族和家鄉觀念而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家嗎?

從這裏不難看出,作者將是否向西方學習並學有所成作爲中國近代化的衡量標準。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的確有失偏頗。然試想一下,1938年距1840年不過百年,但風雲突起,山河飄零,人間都不知已換了幾回。而作者與大多數史學家不同之處在於,他正深陷於歷史的漩渦中,且迎面撲捲來的浪頭一個高過一個。在他生活的年代,歷史裹挾着刀光劍影,與現實摻合在一起,一團亂麻糾葛難分。自鴉片戰爭炸開清王朝的大門,圍繞皇城的數重城牆其實便已在照亮下關江面的熊熊火光中轟然倒塌,從此國無寧日。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美國人來了又去了,日本人“姍姍來遲”,卻裝備着當時最先進的“吉野號”,“嘭”一聲,撞沉了“致遠艦”。黃海海面的鄧世昌和他的狗漸漸沉到不見光亮的海里去了,而這片毗鄰中國黑吉遼三省的大海,也吞噬了李鴻章二十餘年的心血。無論皇脈還是國運,都一同,在這愈爲黑暗隱晦的深淵裏,蜿蜒曲折,破碎支離。世紀之交,各國又歡歡喜喜結伴而來,於是古老的北京城被燒了個火光沖天;之後,大家在東交民巷也都有了各自的地產,卻亻舊不免爭執。如此十年渾渾噩噩,大清江山搖搖欲墜。金秋十月的好時節裏,湖北新軍在楚望臺的一聲軍令,響徹了中華大地十餘省,獨立的大旗紛紛被立起。皇城裏的小皇帝終究保不住祖宗傳下來的帝位,將一紙退位書,交到了袁世凱的手上。但是,即使是袁大總統籌劃良久的“洪憲帝制”,也僅僅存在了83天,便在隨後混戰軍閥的鐵蹄下碾作飛灰與塵屑。這一陣揚起的塵暴,彌散在中國的土地上十數年,原應在北伐大軍的行進中落定。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人這次不僅開着船在海上游蕩,更甚將陸軍師駐紮在了華北平原。他們在原野上徘徊,在上海灘徘徊,這些來來去去的鬼影,糾纏在蔣廷黻的心頭,攪得他不能入眠。此時此刻的他,迫切想弄明白,我民族何以就遇着這空前的難關呢?

他再次將目光投向1840年前後的那一段歷史,越回想越覺得屈辱和悲憤。他用手指着隱藏在中華民族還未曾癒合的傷口下的民族惰性,說:“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後還不明瞭失敗的理由,那纔是民族的致命傷。”這道傷口被一次次劃開,是因爲中國人的守舊性太重,因爲我國文化是士大夫階級的生命線:文化的搖動,就是士大夫階級飯碗的搖動。還因爲“中國士大夫階級(知識階級和官僚階級)缺乏獨立的、大無畏的精神”。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五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鴻章在《複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中說:“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對於中國近代史的圖景,筆者認爲,李鴻章的“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一詞是對其最好的概括。而蔣廷黻先生便是對着“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忠實紀錄者,他的《中國近代史》也正是在討論一個主題,那便是近代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究竟應該怎麼走,對此他提出的主要方案是:近代化。

當時的中國史學界認爲中國近代史尚未到著書立說的時候,這本被蔣廷黻稱爲“初步報告”的著作,篇幅雖小,學術含量卻很高。中國近代歷史雖僅百年,歷時不長但內容極爲複雜豐富,全書從鴉片戰爭寫到抗日戰爭前夕,是他對中國近代史整體思考的集中體現。

“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廢除我們家族和家鄉觀念而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家嗎?能的話我們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話,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因爲在世界上,一切的國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強,不能者必遭慘敗,毫無例外。”這本書是最早提出中國的強國之道在於“近代化”。哪個國家率先“近代化”,哪個國家便佔據了主動。書中說,英國領先全世界率先“近代化”,從而變成了第一強國。他還舉出土耳其、日本、俄國、土耳的例子,討論“近代化”對於國家發展的突出意義。

書中多次提到“近代化”這詞,由此可以認爲,他是以這個獨特視角來解讀中國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他曾無數次的號召,中國人民走向“近代化”的路程。若說對其評價很高,筆者想這個觀點一定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近代化”真的是理解中國歷史的唯一途徑嗎?“近代化”的理論真的毫無缺陷嗎?

這裏筆者不單獨論述“現代化”範式下中國近代史的編寫態度,在這裏,筆者以蔣廷黻“洋弟子”費正清的“衝擊-反應”原理來討論“近代化”理論的弊端。80年代後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範式之爭,即革命史範式和現代化範式的爭論。而“衝擊-反應”理論正是現代化範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現代化範式是什麼?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將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過程總結爲傳統農業國家到現代工業國家轉型的過程。“衝擊-反應”理論也正是如此。但問題在於:“衝擊-反應”是社會進化論學說和國家有機體學說,將人類的生老病死用於國家與社會的發展之中,國家也因此生老病死的特徵。那麼,由此延展出來的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過程,是一個單線程不可逆的過程,那以此推斷,這個國家走的是什麼發展過程呢?顯然是一個走向現代工業國家的過程,一個西方化的發展過程。用一個常見的詞就是“西方中心主義”或者叫“歐洲中心論”,暗含的意思就是中國也應當並且必須按照歐洲的道路走。在這個體系下,顯然列強是衝擊,中國是反應。這裏麪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個,衝擊的文明是一個不斷髮展進步的動態的文明,反應的文明是一個靜止落後的靜態的文明。第二個,這個靜止落後的文明只有在發展進步的文明的觸動下才會發生改變。第二點用赫德的話來說就是“恐怕中國今日離真正的變革還很遠。這個碩大無朋的巨人,有時候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們以爲他醒了,準備看他做一番偉大的事業,但是過了一陣,卻看見他又坐了下來,喝一口茶,燃起菸袋,打個呵欠,又朦朧地睡着了”。這裏可以看出衝擊迴應將傳統和現代對立,將傳統看作落後,將現代看作先進,又走上了西方路線唯一的道路。第二點是顯而易見的西方中心主義,忽視了中國傳統社會在中國近代史發展的主體作用。

社會的發展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發展或者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國兩半社會的獨特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沒有實現國家的獨立和自由,談不上社會轉型的成功。“衝擊-反應”理論簡單的把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總結爲轉型的過程,是非常片面不合理的。而“近代化”也正是“西方中心論”思想下的產物,是單純的“西洋化”,而非通俗意義上理解的“現代社會的特徵,它是社會在工業推動下發生全面變革而形成的一種屬性”。在今天我們重新學習和研究的時候,更應當注意這個理論對於本書的影響與我們現實思考時的角度問題。

但具有“西方中心論”觀點的《中國近代史》是否就不具有可取性呢?答案當時是否定的,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一書的總論中明確指出,寫作此書的目的就是“找出中國近代史的教訓”,爲抗戰建國提供借鑑。而我們正應當把握其創作的時代背景,在內憂外患的社會條件限制下,他不得不尋找發展的捷徑,而學習西方正是合理的選擇,所以我們應當站在多重立場上考慮他對於“近代化”問題的解讀與看法,不能只站在現在或當時的視角下給予片面的評定。

另外一個問題便是“內外”問題。蔣廷黻先生作爲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家,對於國際形勢的把握切中肯綮,但令筆者覺得出乎意料的是,這本書的闡述角度卻始終以“內”爲主。1938年蔣廷黻用兩個月時間寫就了這本《中國近代史》,當時中國正處於日本侵略的危機之中,同時也是中國開始現代化改革的百年之機。“外交雖緊要,內政究竟是決定國家強弱的根本要素。”他的這本著作即是從外交內政的關係入手,重點論述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爲抵禦外敵入侵而改革內政的各種方案,體現了他尋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正如他在全書的《總論》中說到此書的寫作宗旨是:“現在我們研究我們的近代史,我們要注意帝國主義如何壓迫我們,我們要研究每一個時期內的抵抗方案。我們尤其要分析每一個方案成敗的程度和原因,我們如果能找出我國近代史的教訓,我們對於抗戰建國就更能有所貢獻了。”但我們也可以體悟到貫穿始終的外交線索對於作者行文思路的影響。

最後筆者要討論的問題便是書中對於人物新穎獨特的評價問題,相對於其他學者的中國近代史著作,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最打動筆者的地方便是別出心裁的人物評價,以林則徐爲例:

提及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一著名詩句可謂耳熟能詳。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是:百戰百勝、忠君愛國。歷史對其的評價也多是褒獎。而在作者看來,林則徐“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以爲自己的名譽比國事重要,因爲他當時覺悟到中國較之與西洋的落後而不敢公開提倡。”晚清士大夫最忌憚清流指摘,林則徐在海疆一線,深知中國器物不如西方,必須改革,可是林則徐不敢說。因爲在北京朝廷的清流們,對西方器物一無所知,如果林則徐提出改革,勢必會說他揚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倘若失了名譽,當官就難了。

由此不得不聯繫到書中另外一個見解:中國社會的守舊勢力太大,一個人提倡維新,有十個人反對。在晚清士大夫羣體中,能夠發現維新才能救國的遠不足十分之一,而能夠公然提倡維新並身體力行的,更是少之又少,畢竟提出者總要遭到社會輿論的激烈反對。郭嵩燾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在西歐時,努力研究西方的政治、經濟、社會,認爲不僅僅是器物,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值得中國學習。他的這些超時代言論自然是引起全國士大夫的謾罵,說他是個漢奸,“有二心於英國”……故而舊時的中國官場造就了一大批如林則徐、李鴻章這樣的政治兩面人:一方面,公開場合上堅持維護政治正確,不敢說朝廷一個不字;另一方面,私下裏洞悉中國不如西方,必須加緊變革。

所以,作者認爲“林則徐實在有兩個,一個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則徐,一個是真正的林則徐。……真的林則徐,他不要別人知道。”其實縱觀中國曆朝歷代的官場,無論在哪個時代,總有少數人看事頗有遠見,但是他們都怕清議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則徐也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罷了。也正因如此,在他筆下的林則徐由此形象鮮明同時極具代表性,這也反映出歷史人物的多面性特點。

綜合上述討論,筆者認爲,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便是一次追尋近代中國的復興之路的拓荒,他的歷史研究觀對於後世學者的近代史研究有着奠基作用,對於近代史的闡釋也符合當時對於近代中國復興的求索,開拓了近代史研究的“荒原”,不僅如此,“牆裏開花牆外香”,在近代中國歷史的國內外研究領域都有着不可小覷的重要影響。

中國近代史著作讀後感 篇六

教師推薦的那麼多本書,我最喜歡蔣廷黻老先生的《中國近代史》。這本書正文資料其實很短。短小卻精悍,把很多國中、高中略去不講的東西,娓娓道來。結合教師的授課資料,再反覆看這本書,覺得自我看待歷史的角度,比以前開闊了許多,文化底蘊也似乎厚了那麼些許。

網絡上,總流傳着很多有道理的話,其中有一句我覺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個人看了一本書,聽了別人一番話,就覺得自我的價值觀都變了,那他大抵是個井底之蛙。在歷史這方面,我承認我只是個坐井觀天的人。所以,這本書和這門課帶給我的影響,在認知歷史方面是徹底的。風靡學生羣體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兩本,就覺得它無聊看不下去了。所以,這本《中國近代史》含着教師的部分資料對應講解,真真是的十分對我的口味。十分感激教師,那麼用心地準備課堂,那麼耐心地講授資料,那麼極力地推薦了一本《中國近代史》。

收穫最大的,莫過於:歷史是客觀的。看書及聽講,相關國中有講到的資料,會不自覺想起國中教師如何講授(高中讀理科,上的歷史課都是渣滓而已)。國中的歷史教師,也是能夠把歷史經過一些短短的綱領,講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當講到近代史中國人備受屈辱這段,國中教師含着極爲強烈的個人色彩,連帶着我也覺得那時候的外國人怎樣那麼可惡。可在這書中,多次講到一些外國人友好的舉動,像使團來訪,要求建立大使館;傳教士傳授先進的科學知識,都是促進中國發展的。是中國人自傲,愚昧,生生錯過很多能讓自我改變的機會。

就像蔣廷黻先生說的:“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一開始不由覺得都是中國人活該,再回味時,那些偏頗於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念頭都沒有了。的確,我們的失敗是註定的。我們強大時,傳統思維固化,一座五指山似的壓着中國人,讓我們對外來文化,毫無寬容心可言,我們的視野都在五指山下那麼一小片,即便擡頭觀望,也可是是上頭那一點點景色。若沒有人洗淨自身反封建的東西,再帶領其他人更新觀念,中國那時是毫無勝算可言的。鴉片戰爭前,由馬戛爾尼主領的英國使團拜訪中國,“獅子號”軍艦的說明書中國人拆都沒拆過,代表人類翱翔天際的第一步的熱氣球展示,以及先進的軍事手段,中國人都不屑一顧,還出言不遜,毫無大國氣度可言。慘痛的教訓已經付出,我們中國人應當更多的去了解他們,傳承他們,勿忘國恥,奮發向上。

那段歷史無論有多屈辱,多不堪,都應當進取地正視——瞭解外國人如何欺負我們的同時,更應正視自我做錯的地方。既要講外國人怎樣攻打我們,掠奪我們;更要講,我們如何無知愚昧,如何沾沾自喜,如何錯失機會。像初高中教材改得讓我們對那段歷史的看法有偏頗,我能理解國家的用意,中國人從爆發鴉片戰爭的一百年前開始,更是拒絕、拒絕、再拒絕。《南京條約》後,中國人仇外心裏表現之一是殺外國人,可他們當中,有許多都是無辜的,耆英要求嚴厲執行國法,被人罵洋奴……這些錯誤,每個中國人都應當明白。正確區分別人的善意與敵意,這一點,到今日,對於中國人仍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另外,我更想說的是:知己知彼這一點,無論是那時,還是此刻,中國都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現代中國強大起來了,可論起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瞭解,中國人又有多少?中國人對自我的歷史、文化都瞭解甚少(爭着去申遺的中國人,對那些文化遺產背後的東西又是否曾主動去了解呢?)更不用說其他國家了,都只會道出表層膚淺的東西而已。朱焱先生在《日本人的善意和敵意》這一文章中大談相比於日本人對中國的研究,中國人對日本的瞭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對於這個觀點,很是贊同。

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真的是讓我明白了更多那段歷史背後的真實故事,先生的評論,也很精準。也許以後學者會研究出更多,甚至是推翻先生理論的東西。但無疑,先生的著作,還能夠繼續走很遠很遠的路。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七

作者對近百年尖銳的複雜的階級鬥爭史實完全不提,異常強調向西方學習,除了上述討論過的其所處的時代因素外,與其身份和經歷的關係也極其密切。必須承認,蔣廷黻骨子裏就是一個學者。他十七歲負芨遠遊,在美國修讀文學與哲學,後回國任教。是“生長於三湘,學成於西方;既受到過陶謝、魏源、曾國藩、譚嗣同等同鄉前賢‘經世致用’思想的薰陶,也理解了西方人文科學觀點的影響”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時又以書生從政,任民國政府高級外交官,且還政後依然從事學術的研究。這樣一段特殊時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歷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縱橫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一層意識形態的陰影。

但這本書在的論述切入點也頗值得我們借鑑。本書以比較開篇,而後抽絲剝繭,對主要事件逐個剖析。這一幕幕的歷史事件,不僅僅是單獨成像的畫面剪輯,在其背後,還有一張宏大變換的幕布做背景。而這張幕布,無疑是蔣廷黻在外交上的長袖善舞潑灑繪製而成的。同時,書中沒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語言文字,給人以形象感。民國遺風拓印其上,如行雲流水,收放自若。且對於蔣廷黻而言,無論是作爲一名學者,國民黨官員,甚或只是一箇中國人,都有這樣一種職責和義務,即經過回溯與反思,借鑑與參考,在得失取捨、興衰榮辱中尋求“鍛造”中國的良方,重塑一個國家的精神。就《中國近代史》這本書而言,在“不僅僅要回溯神州陸沉的痛苦歷程而已,更要揭示歷史的內在規律,使人們鑑古知今,認識前進的方向”這點上,毫無疑問,蔣廷黻做到了。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八

寒假裏,我讀了《中國近代史》,作者是蔣廷黻,讀的比較吃力。主要講的是:在19世紀以前,中西沒有邦交,此中有兩個緣故。1。中西相隔很遠2。中國覺得外國人是蠻夷之邦。但外國人認爲,中國是很好的國家,竭力與中國訂立邦交,可中國人仍覺得他們是應該向我們跪下的小人,英國人就這樣在一開始就和中國關係變差了。而且,當時在中國的外商發現鴉片是利潤較多的貨物,在中國銷售鴉片,但遭到許多中國人反對,更加惡化了中英關係,最後和英國打了起來,失敗後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戰敗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輕視西方了。有些人要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一些人就批評說中國數千年的文化,不可以輕而易舉的滅亡。洪秀全領導一些人組成的起義軍很快攻下了許多城市,可是到後來,起義軍變得驕傲自大,他們的領袖洪秀全天天打牌喝酒,最後失敗了。

不過好幾場對外戰鬥的失敗,令更多的中國人知道中國科技水平早已十分落後,很多人向外國人購買先進的武器,學習科學技術,受到推薦的李鴻章提出了許多維新方案,他希望中國步步向前進,但他做的不徹底,許多人不聽他的話,很多建的廠都在和法國打仗時被毀了。

這時李鴻章覺得日本是中國的勁敵,有朝一日會攻打中國,於是在高麗進攻日本,但由於戰略錯誤,中國敗給了日本。和日本戰爭失敗以後,李鴻章用各種外交辦法想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但都失敗了。可是俄,法,德三國卻在後來自願援助我國,想從中獲取一些代價。俄國借給我們很多錢,聲稱要和中國爲友,幫助中國修鐵路,實際上要佔領中國北方。最後,中國許多地方被瓜分了。孫中山這時在國內外來回奔波,提倡復興方案,最後推翻了滿清,當上了大總統,趕跑了不友好的外國人。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覺得應該人人平等,就像生活中一樣,我們不能歧視有困難的那些人,而且做人要大氣,不能爲一點點小事而鬧得越來越大,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