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紅樓漫談

讀後感2.69W

紅樓漫談

紅樓漫談

在中國浩瀚的文學海洋中,《紅樓夢》如這茫茫大洋中最明亮的燈塔。《紅樓夢》作爲一部完美絕倫,位於世界文學之巔的傑作,像一簇不滅的火,一潭無底的水,給後人留下無限的各個方面的財富。用“百科全書”來形容這部‘四大名著之首’恰如其分。

在曹公這“滿紙荒唐言”中,極具中華文化特點的家族興衰、人情冷暖、世間百態,更迭上演。

沏一壺香茗,在靜謐的某個午後,舒服的臥在躺椅上。翻開紅樓的書頁,這時總會彷彿感覺書頁亦在散發着香氣。在這部塵詞難讚的鉅作中,有人醉心於玄幻劇情;有人醉樂其風流雅事;有人癡迷其詩詞歌賦;有人哀思其酸甜苦樂。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中充斥着悲與恨,愛與敬以及對一些事物深深的嘆息。

悲者,全書皆悲。《紅樓》之悲貫穿始末。

其一,悲世俗禮教。‘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就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世俗禮教”四字破換了多少時間美好事物,亦是這四個字讓寶、黛、釵三人最後走向悲劇。第五回中,太虛幻境裏薄命司對釵黛的判詞:“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這句著名的判詞被衆多紅學家解釋爲“玉帶林”之意爲反念成“林黛玉”,“金簪”是“寶釵”之意,因此反念成“薛寶釵”。而我卻對判詞有另一個看法:“裏埋”或許有“禮埋’之意。寶釵與黛玉不正是埋沒在封建禮教之中了嗎?‘木’與‘石’是前盟。兩情相惜,兩情相悅,兩廂情願,樸樸素素,真真切切,無富貴之想,無雜邪之意。我是喜歡寶釵的,不管是平凡的五里之家,還是對賈府這樣的豪門望族,寶釵都是兒媳的最合適人選。但世俗的賈府長輩看中的不僅是這個,還看中金與玉之良緣,因而狠心地拆散”至真至純“的寶黛二人。在他們面前‘木石’算個什麼呢!或許他們聽到寶玉那句”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後,恐怕只會譏笑幾聲罷了。‘世俗禮教’毀的豈止是寶黛,豈止是元春、迎春、探春,數千年來,多少男女最美好的執念,盡毀於此。豈不悲哉!

其二,悲黛玉命運。有時仔細尋思,恍然感覺黛玉從一開始就或許是一場悲劇人生。她的前世是絳珠仙草,寶玉是神瑛侍者。她說:下世,我用一生的淚水去還你的灌溉之恩。她的性格是脫線的,但她是善良的。林黛玉是尖酸刻薄的,是傲慢挑剔的,當然這是因爲她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她初進賈府時“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她是極爲敏感的。一個很著名的橋段,周瑞給她送花,只剩下兩枝。她冷笑着迴應。可見她在意的不是花,而是別人對她的態度。她不是氣送來的花不合心意,而是嫌人將剩的花給她。這傷及到了她的自尊。但在旁人看來林黛玉就是孤傲,不易相處。

黛玉的性格是有缺陷的,正是這種的缺陷的性格才造就了她的人生悲劇。而我認爲她的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不僅是家世問題,寶釵有着與黛玉相似的家世,黛玉的性格更多是由當時的時代造成的。那個時代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林黛玉所堅持的新潮思想即作爲女子強烈維護自己的自尊。是不被人理解的。她的選擇是:不做如鳳姐那樣的精明人;不做寶釵那樣的處世圓滑;不做王夫人那樣的假慈悲。而是做自己,堅持自己的高潔與傲岸,不摧眉折腰。她是個有棱角的人。不幸的是,高潔的性格與污淖世俗的衝突,造就了她的悲劇意義。

“一身詩意千尋瀑”我願意借金嶽霖送予林徽因的輓聯來形容黛玉的才氣。“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身詩意的林黛玉在那個別人都在歡樂的晚上,帶着滿腔的恨意與情殤隨風飄逝。這個遍體鱗傷的人間精靈化作一縷淡淡彩虹在西天消失。她複雜的性格和曠世才情卻永駐人們的心中。

曾經第一次讀《紅樓》時,小小的我讀到黛玉離世的情節眼淚不住地往下掉。多年後,有個人問我:“《紅樓夢》哪個情節最虐啊?”我告訴他一句話,一句我自己概述的話:“寶玉洞房花燭之時,正是黛玉氣絕之刻。”

天道賦予了黛玉驚豔美貌,絕世才情,悽豔之美以及悲劇的性格與命運。想一想,那一晚窗外樂聲連連,絲竹交錯。瀟湘館內月影移牆,淒涼冷淡。她的他,點起花燭,而她這個苦絳珠卻歸離恨天。大道無形,大音希聲。天耶?命耶?抑或天命歟!悲哉?怎一個悲字了得!

恨者,恨晴雯冤死。曹公是喜歡與偏愛晴雯的:“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她位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她是黛玉的影子。襲人總是在處心積慮,想着做寶玉側室。而晴雯不屑於用自己美貌和心計去迎合王夫人之流,不屑於如襲人之流樂於做一個奴隸。

但最後當權者們終於容不下她,襲人的一次次告密,王夫人對其進行了殘酷的迫害。恨襲人在晴雯被趕出後卻假慈悲從給她衣服與錢財,這不過是想應着自己素日的賢良牌子罷了。恨王夫人之殘忍,於她眼中,丫環的命不過爾爾罷了。

晴雯在生命的盡頭,躺在那慘敗漆黑的屋子裏的破舊蘆蓆上,是否會想起昔日自己力盡神危,滿眼金星,咬牙撐着爲寶玉徹夜補雀金裘。是否想起那年端午節間,寶玉爲使她開心讓她撕開的一柄柄扇子。晴雯去後仍不忘去看看寶玉。她笑着說:“你們好生過罷。”她該哭的啊!該恨的啊!然而並沒有,這笑後面,隱了多少恨,嚥了多少淚!

敬者,敬北靜王。貴爲親王,難得之謙遜,有如春風拂面,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愛者,愛寶釵。曹公是極愛寶釵的。寶釵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豔壓羣芳,如果說寶釵唯一的不足的,那便是太完美。她的美,她的才就不贅述了。她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人。她會和所有人相處的極好。不管是下人還是長輩,她會把哥哥帶來的小玩意一一打點,連趙姨娘也有份,連誰也不待見的賈環在她眼裏“也如寶玉,並沒他意。”連原先對他有疑心的林黛玉,也在後來對她感激不已。她和黛玉一樣,很早就喪父,但她並沒有黛玉那般小性兒,而是溫柔體貼。一些事她只是心裏明白就好了,她不會像黛玉那般目下無塵,萬事隨心。她是有城府的,有心計的,但從沒有用這些蓄意害過誰。她能在鳳姐病重時將家事打理的很好。她會與寶玉談功名仕途,而非如黛玉那般鶯鶯燕燕。她“不開口”是她智慧的體現,凡事靜觀,心中自知。她是值得愛的。春月秋風之間,她完美無瑕。

嘆者,一嘆賈環。對,他是個小人。誣告寶玉,欲拐巧姐……以他的行爲來看或許是的。但我卻爲他嘆息。他與寶玉是同父異母,但寶玉是嫡出,他是庶出。自出生那日起他就註定是低人一等的。更何況,寶玉是誕玉出生的,得到了所有人的寵愛與關注。他是被人一直漠視的。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他和鶯兒擲色子,輸了一二百錢,於是耍起了賴。鶯兒滿心委屈,那他和寶二爺比了起來。賈環說:“我拿什麼比寶玉!你們都和他好。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看完這句話,我心中充斥着許多複雜的感情。他比寶玉要小,曾幾何時,他也希望得到祖母,父母,姐妹的關懷。他也希望被人關注。但現實是賈母從沒有關心過他,只一味地疼惜寶玉。在父親賈政眼裏寶玉再不好,依然是自己家業和官位的繼承者,他在父親眼裏只不過是“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在母親趙姨娘的眼裏,他亦不過是用來爭鬥和自保的棋子。而不說姐姐妹妹都和寶玉親近,就連胞姐探春都不理自己。探春爲寶玉做過一雙精巧的鞋,但卻沒有爲正經兄弟做一雙,對此她說:“他那陰微下賤的見識”“自己沒有分例嗎!”他只想得到應有的尊重,對殘酷的現實一次次衝擊着他美好的幻想。這鮮明的對比背後是中國千年的嫡庶觀念。他不值得被可憐,因爲z息。

二嘆曹公。曹公留下未完的《石頭記》便仙逝了。委實令人無限之傷懷與嘆息。餘記得張愛玲有一言:“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曹版紅樓少篇章。”。可見世人皆嘆於此。在仙境的曹公大抵是沒有想到的。自己的一部書,竟養活了一羣以此爲生的人。可是除了判詞和暗示性的詩句,曹公真的會在自己的書中藏下衆多要紅學家破譯的語言密碼嗎?我看非也,誠如餘秋雨先生所言:“作爲這麼一位大作家,怎麼會如此無聊,成天在自己的天才作品中按釘子、塞小條、藏啞謎、挖暗井、埋地雷?”這不是真正的他,我心中的曹公絕非如此。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三嘆一‘空’字。曹公告訴世人:愛情、富貴等一些最完美的事物永遠不能長久,‘空’是最後的結局。秋雨先生還有一言,他說:“《紅樓夢》的最大魅力,是全方位地探詢人性美的存在狀態和幻滅過程。”即使千年不壞的硬勢力,穩富貴,也戰勝不了時間。世間哪有不落之日,不隱之月。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賈府最鼎盛的時候,便正是沒落開始的時候啊!世上何來長久完美之事,不過鏡花水月了了

任何事物最美的狀態,便是花未全開月未圓。要學會知止啊。不然到頭來“各自須尋各自門。”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由來同一夢 休笑世人癡”紅樓,便是讓人永遠不想停止尋找的夢啊!

是夜,停筆。

千古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標籤:漫談 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