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漫談歷史作文(共2篇)

第1篇:漫談歷史作文

漫談歷史作文(共2篇)

漫談歷史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漫談歷史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說到歷史,我想很多人心中一定會“涕泗滂沱”。快停下!歷史啊,還真沒有這麼可怕。

歷史,說難點,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進程事件。但說的通俗點,就是一堆小故事堆成的連環畫,何況其中的許多故事還非常有趣,並非是枯燥乏味的一堆字。

我個人最喜愛的是唐朝歷史,或許是因爲它的繁盛,又或是跌宕起伏。那個年代,神龍年間,張莒進士一人自曲江酒醉後,在雁塔上題寫下自己的名字,後面的進士們紛紛效法,這就是雁塔題名。這些人中最出名的是白居易,題下的`“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被競相傳頌。可惜唐武宗時的丞相李德裕並非進士出身,心懷妒意,命人除去了學士們的題名。

可憐秀士名,一日盡除去。不過,好多人將後唐、南唐與唐朝混爲一談,可真是不該啊!

說後唐,大多數人第一印象便是唐末五代第一將——李存孝了,又或是後唐莊宗——李存勖。不過最厲害的應該是他們的養父——“黑鴉兒”李克用。李克用所帥的軍隊叫“黑鴉軍”,因爲作戰勇猛無比且都穿一襲黑甲而得名,南征北戰,打下了一片後唐的土地,可惜莊宗是個虎頭蛇尾的人,年少時遠近聞名,而年老後卻沉溺聲色,敗掉了後唐本就不多的家底,典型的“用昏庸毀掉一切”。再說南唐吧,“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後主李煜,若此生不在帝王之家,定是能夠成爲讓人羨慕的文詞大家,不過被其他大文豪批評“爲賦新詞強做愁”;可惜在帝王之家,他的悠閒的性格,讓他這個皇帝……總之當得十分不稱職。可憐一代君,迫於軍敵北封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不過他的鄰居,比起他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後蜀。

後蜀的末代帝王是孟昶,既昏庸又奢侈,自己有能力管理國家,卻選擇撒手不管,偏安江南,還向宋朝挑釁。最後宋朝派大軍前來一舉殲滅,就是說,後蜀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可憐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倒是忠貞不渝。身到宋朝帝王宮,心念後蜀君王容。後來在宋太宗打獵時不慎被射死,真是紅顏薄命。

中華上下五千年,今日一文道不明。若君欲再解古史,不妨多讀文學史!

第2篇:漫談歷史作文

小編覺得這篇漫談歷史作文範文的參考價值挺高,但願你也有一樣的認同感。

請以“有一陣風,輕輕吹過”爲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②除詩歌、劇本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6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出現真實姓名。

母愛,是我心中的陽光,給我寒冷的世界帶來溫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陽光,在我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恩師,是我心中的陽光,在我迷惘的時候指點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陽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請以“心中的陽光”(或“我心中的陽光”)爲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路,人類腳之所至的地方都可以成爲路,所以我們無時無刻不是走在路上的。有人走在路上卻抱怨着路,有人因爲有路可走而感謝着路;有人一邊走一邊看風景,有人卻只顧匆匆前行;有人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卻會永遠沿着自己的方向走;有人在路上箭步如飛,有人在路上漫步徜徉??走在路上的人生真是千姿百態。

請以“在路上”爲文章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要求:①思想內容健康,要有真情實感。

②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記敘文和散文的區別??

豐潤材料,關注首尾,讓作文內容“豐富”起來

——作文升格之內容豐富篇

【試題回放】

寫作(60分)

題目:從那一刻開始

要求:(1)文體自選。(2)不少於600字(詩歌不少於20行)。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2009年浙江溫州市會考作文題)

【思路提示】

1.要學會抓住文題中的關鍵詞來展開思考,要學會掂量和咀嚼詞語。這個文題中,關鍵詞是顯而易見的:“那一刻”“開始”。此題容易寫成流水賬的形式,導致內容單薄、主題淺顯。所以在選材上要具體可感,要充分,要有生活的真實感。另外在敘述時切忌平鋪直敘,“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要在曲折之中彰顯生動,只有敘述生動起來,文章才能豐富。

2.在習作中,如果牽涉到人物的描寫,一定要使人物的形象飽滿圓潤。所以必須在寫作手法上做到多管齊下,比如,細節的刻畫,修辭手法的運用。也可以通過環境的渲染來烘托人物的形象,因爲人物是一篇文章內容是否豐富的關鍵性因素。

3.好的文章大多意蘊豐厚,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使主題豐富、博大、厚重起來,所以在寫作時要把情與景有機的融合,達到一種水乳交融的效果。

【原文再現】

從那一刻開始(二類文)

學習書法已經好幾年了,但總是找不到方向。(開頭過於突兀,讓整篇文章產生一種不和諧的韻律,逼仄的開頭不利於主題的豐富。而且和下文的銜接也不是很順暢。)

這或許是我學習書法這麼長久以來遇到的最大瓶頸。臨摹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將近四個月,但老師總說缺少些什麼,我不停地練習,但是結局是不行,然後揉碎一張張載滿希望

的宣紙。(你在臨摹時到底缺乏什麼?這種簡單的敘述很難使主題豐富,要通過細節的描寫和個體情感的體現來完成文章內容的豐富性。)顏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潑墨是因爲他當時的心情,(而我)自然體會不到顏的情感。並且我始終認爲,書法最高境界不在於相似,而是一種自創的風格,如今我卻被困在這框架之中,絲毫追(找)尋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來到了上海市博物館,欣賞了米芾的《多景樓記》,在千萬幅作品中,我唯獨傾心於它,當之無愧的“刷字”,筆鋒很重,完全不受拘束。在看似隔斷又意味相連的數十字之間,我竟體會到一種方向(搭配不協調,可改爲“我竟感受到一種方向的召喚”)。從那一刻開始,我似乎拋開了顏真卿的死板,從“刷字”中深受啓發。

(文章的關鍵詞是“那一刻”,你在寫與米芾的《多景樓記》相遇那一刻的感受和觸動很爲重要,這段的描寫要細膩。在選材上,要爲體現內容的豐富性而渲染,千萬不能蜻蜓點水般的掠過,只有這樣你選擇的材料才能具有張力,把本來單薄的主題突現出來,真正做到讓材料充實起來,讓主題豐盈起來。)

當我重新提起筆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紙上行雲流水般地散開了,雖然還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態卻發生了大變化,我追尋到書法的方向(書法的方向因人而異,這裏可以改爲“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我想有時人也好似這樣啊!在經歷繁忙複習階段時,我總是被繁重學習壓的透不過氣來,有時要出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去欣賞不同的風景,從而收穫最本質的本真(讀來令人有點如墜霧中,不知所云。可改爲“從而獲得心靈的頓悟”)。或許換了角度思考,就會有柳暗花明之感。

從那一刻開始,我體味到一種書法的方向,一種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實秋所說:“一切絢爛之極又歸於平淡了。”

(有時候,適當的議論對文章內容的豐富會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因爲那樣會讓表達更有力度。所以文章的結尾部分要通過議論的表達方式來昇華主題,豐富主題。)

考場閱卷:

內容21分+主題20分+發展8分=49分

本文敘述了作者潛心學習書法的歷程。通過臨摹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而產生的困惑,從而陷入迷惘之中。但從“那一刻”在上海看到米芾的《多景樓記》“開始”,心中所有的困惑都一瞬間消失。所以最後再次提起筆來時,心與神通,萬象歸一。因此作者得出一個結論:體味書法其實就是體悟人生。文章結構較緊湊,敘述的筆調也很簡約,但遺珠之憾還是存在,主要有以下幾點:

1.這是一篇在考場上爭議較大的作文,學生的文筆和語言的功底都很不錯,但唯一遺憾的是文章的主題不夠豐富,所以最後被判爲二類卷。選擇的材料不能夠完全來凸顯內容的豐富,敘述比較凌亂。

2.文章起筆就很突兀,導致讀者在閱讀下文時一點指向性都沒有,所述事件缺乏質感,因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整體感,斷斷續續。

3.主題是否豐滿,能否打動讀者,最關鍵的還要看文章所抒之情是否能引起讀者共鳴,所發之感是否有引人深思的獨特見解。所以文章的結尾部分,千萬不能倉促收束,要用凝練的文字,通過深情的呼喚來引發讀者的共鳴。在這一點上,這篇文章沒有做好,結尾時雖有簡單的議論,但力度遠遠不夠,因此也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升格指導】

本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修改:

1.充實材料,把已有的材料鋪張開來,可以通過對細節的雕琢,來豐富主題。只有材料豐盈了,具有一定的張力,才能夠在別人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帶來飽滿的感覺。如,可以在文章的開頭就營造一種“盲目,內心苦悶,衝突”的氛圍,在臨摹“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將近四個月”時,你是怎麼臨摹的?內心的感受是什麼?可以通過動作的描寫與心理的刻畫來

展示自己內心的“無方向”。

2.刻畫細節,重點突出你在上海觀看書法作品時被米芾的《多景樓記》所震撼的“那一刻”,剛好也能抓住文章的關鍵詞,扣題緊密。這個細節的刻畫是全文的關鍵所在,它是文章成敗的分水嶺,文章的內容是否豐富,在這一塊完全可以彰顯出來。

3.昇華結尾,讓文章的主題從一個普通的現象上升到一個深層的哲理上。讓讀者閱讀文章後引發一種熟悉的體驗,或從中獲取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從而內化爲自己的精神力量。這篇文章的結尾需要補充自己觀看優秀書法作品後個性化的體驗,作品給自己帶來的衝擊感,等等。可以夾敘夾議,可以抒情,最好能和開頭形成鮮明的比照,以一個有力的動作來完成最後一擊。

【升格作文】從那一刻開始(一類文)

一張張揉碎的宣紙散佈於書房,一旁的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顯沉重,幾個月來,我一直找不到一種方向??

這或許是我學習書法這麼長久以來遇到的最大瓶頸。臨摹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將近四個月,從起初的結構相似,筆畫的側轉相似,直至最後的遊絲也達到神似程度。但老師總說缺少些什麼,我不停地練習。然後揉碎一張張載滿希望的宣紙。顏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潑墨是因爲他當時的心情,我沒有他的經歷,自然體會不到那份內心情感。並且我始終認爲,書法最高境界不在於相似,而是一種自創的風格,如今我卻被困在這框架之中,絲毫找尋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來到了上海市博物館,欣賞了米芾的《多景樓記》,在千萬幅作品中,我唯獨傾心於它,當之無愧的“刷字”,側鋒轉筆間流露出一種抑揚頓挫的韻致,起筆很重,不受束縛,中間隨意略輕,盡顯豪放。在看似隔斷又意味相連的數十字之間,我竟體會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明朗。從那一刻開始,我似乎拋開了顏真卿的拘泥,從“刷字”中深受啓發。更爲可貴的是,米芾也是在臨摹遍百家的書法後,才積聚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當我重新提起筆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紙上行雲流水般地散開了,雖然還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態卻發生了大變化,我在朝着自己的方向潑墨。或許,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經歷繁忙複習階段時,我總把自己困於厚厚的資料之中,有時,我們更該放開內心,去體味不同的風景,從而收穫心靈的頓悟與生活的本真。或許換了角度思考,就會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將一張張揉碎的宣紙鋪平,沉心欣賞古典大提琴的旋律,從那一刻開始,我體味到一種書法的方向,一種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實秋所說:“一切絢爛之極又歸於平淡了。”

[評語]:

個體化的體驗和思考讓文章內容立刻豐富起來,特別是開頭和結尾部分的修改,讓整篇文章立刻文氣貫通,主題凸顯。另外,行文中通過錯落有致的敘述把自己內心世界的困惑、矛盾等一系列心理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文章的厚度,體現了一種磅礴的大氣和高度。特別是結尾部分,把平常無奇的小事上升到哲思的高度,把一種對人生的感悟凝聚於此,如一聲渾厚的吶喊,發人深思,令人醒悟。

打造細節,融入真情,讓作文“深刻”起來

——會考作文升格之主題深刻

【試題回放】題目:你我走過的日子

要求:①文體不限,字數不少於600個(如寫詩歌,則不能少於16行)。②文中不出現含有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2009年浙江紹興市會考作文題)

【思路提示】

這是一道全命題作文,從題目的構成來看,宜於寫成記敘文,並以充實的細節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傾注爲其主要得分點。

雕刻細節,呈現事件感人之處。“你我走過的日子”,必然在回憶往事中展開寫作,這

個回憶,要擷取生活的朵朵浪花:一顰一笑,一言一行,一點點心理的變化,等等都可以成爲特寫鏡頭。有了這些鏡頭,文章便有了足夠的看點,形象生動。細節的打造,要調動多種描寫手段來進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可綜合運用,以達到奪人眼目之效。

注入情感,賦予“日子”以情味。既然是一起“走過”,那麼這段日子一定發生過什麼,一定讓你有着難以忘懷的感觸。分享、分擔、交流、誤會、感激、眷戀、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等等,不管你選擇了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講述一定要情真意切,可以借用環境烘托等手法,把故事的情感基調明晰地呈現。

【原文再現】你我走過的日子(三類文)

你我走過的日子,值得回憶。你我走過的日子,值得懷念。

我在農村中成長,父母都在城裏上班,我住在奶奶家,每天都跟在她的身後,唯恐把自己丟在小路里,爺爺已經去世好幾年了,我沒見過一次面,不知道長什麼樣。

(開頭有些凌亂,需要修改,要注意語言的邏輯順序。奶奶曾是與“我”相依相伴的人,在“我”的“日子”中至關重要,因此寫此文,應該在一開篇即營造出濃濃的眷戀之情。)

秋收季節,你去田裏幹活,我就屁顛屁顛地跟在你的身後,在田裏東翻西找去,看到了長長的黑乎乎的東西就問:“奶奶,那是什麼東西啊?”你就會跟我講那是我們的朋友,之後我就會小心地把他放回原處,現在想起來覺得那時真傻。

夏天的夜晚是那麼的悶熱,於是你就把我抱在懷裏坐在樹底下幫我扇着風,我看到了你那滿頭銀髮就問:“奶奶,你的頭髮怎麼和月亮一樣白啊?”你就會告訴我:奶奶是從月亮上來的。於是我全身的悶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看着奶奶覺得又新奇又疑惑。

(畫線兩段應成爲本文出彩的細節描寫,以此來突現“我”與奶奶走過的美好的日子,並突出奶奶對“我”的呵護,“我”對她的依戀。但作者對這兩幕重要戲——秋收、夏夜賞月只是予以平淡敘述,缺乏情感的傾注,因此大大削弱了文章的表現力,也無法體現主題的深刻性。另外,從表達上來看,這兩段在先後順序上也應調整。)

你是那樣地辛勤地勞動,但最終累倒了,爸媽把奶奶和我一起都接到城裏去了。每當吃飯都不見奶奶來吃飯,於是我問媽媽,媽媽說:“奶奶在房間裏,你自己去看她吧!”我跑一般推開了房間的門,小心地走到奶奶牀前,奶奶見我來了叫我陪她一起說說話。於是我坐在了牀邊,我問她爲什麼不起牀吃飯,奶奶笑着說:“人老了,走不動了!”但我卻不知道當時奶奶已經是高位癱瘓,永遠站不起來了。(從人稱使用來看,在點明“你”就是奶奶之後,全篇便應一以貫之,將“你”進行到底。一會兒“你”,一會兒“奶奶”,讀者需要不斷轉換概念,也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不當之處。)

當我第二次進入房間,你揚起手,我走過去抓住你的手,但是你卻不說話。我那時不知道你已不會說話,成植物人了。(以上兩段交代了奶奶的病情,令人疑惑的是:作者對深愛的奶奶病情並不太瞭解,這應該和年歲小有關,但遺憾的是,作者在文中並未點明。文意尚且不明,情感的抒發自然受到影響。所以在升格時,應該儘量淡化,最好是隱去,用一兩句話交代一下就可以了。)

最後一次見面時你在冰冷的玻璃棺材裏,而我在外面,你走了,你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我哭了,哭得是那樣的傷心,從來沒有過的傷心,因爲你離我而去了。回想起你我走過的日子是那樣的快樂,那樣的充實,那樣的值得懷念。(“快樂”“充實”何以體現?因爲前面缺乏相應的細節描寫,此處的抒情顯得蒼白無力。優秀文章的結尾就像一幕精彩的戲劇收幕,既有對主題的升化,又有一定的韻味,能引起讀者無盡的遐思。這篇習作的結尾部分恰恰缺少的就是這種效果。)

考場閱卷:內容24分+表達23分+發展6分=53分

本文回憶了在“我”的成長道路中,奶奶一路陪“我”走來,直到最後死去的點點滴滴。感情真摯,語言質樸,字裏行間透露着奶奶對“我”的愛以及“我”對奶奶的思念。不

足之處在於:

1.文章立意較淺,主題不夠深刻。奶奶對“我”的影響、與“我”的感情,“我”對奶奶的感念與眷戀——這應該是文章着力要表現的,作者未能在敘事很好地突出這一點,因此主題的表現失之平淡,讀來略感乏味。

2.細節刻畫不夠。無論是事件的刻畫,還是人物的刻畫,都顯得筆力泛泛,不夠細緻。比如說表現“我”奶奶快樂生活情境的往事,沒有感人的鏡頭;比如說“我”的心理感受,快樂不夠快樂,傷痛不夠傷痛;比如說,奶奶的言語、動作、神態等,都沒有留給讀者鮮明的印象。

3.語言表達欠妥。本文有些地方不合邏輯,有的文意不明、表意不暢,人稱的使用也前後不一,讀來頗覺坎坷。

【升格指導】

本文可試從以下角度進行修改提升:

1.注重細節刻畫。可以將“我”和奶奶之間的兩件瑣事——“秋收”和“夏夜賞月”展開,融入神態、言語、動作等方面的描寫,以求突出人物形象與性情。同時,也以這兩個鏡頭來突出“你我”往昔的快樂,爲文末的抒情張本。

2.傾注濃濃情感。本文的情感較爲真摯,但感人的力度不夠。除了在細節描寫上有欠火候外,最關鍵的是,小作者未將內心深處的情感融入事件當中。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可藉助於景物描寫,以景襯情;二可融情於事,在事件中緩緩注入。仍以本文爲例,文題爲“你我走過的日子”,作者選寫“我”和奶奶一起走過的經歷,但未將與奶奶的層層情感呈現出來:唯有寫足了往昔的美好,方感逝去的痛惜;唯有對過去不盡的眷戀,方能延展今日無窮的思念。作者在平淡的敘事中,將情感也失之平淡,令人遺憾。只有從這兩個角度入手,才能把平淡的事情寫得深刻,意義深遠。

【升格作文】你我走過的日子

你我走過的日子,值得回憶;你我走過的日子,值得懷念。生長在農村我,從小父母就爲了生計去城裏打拼,爺爺很早也離開了我們。所以每當在落日的餘暉下,晚風中升起的炊煙中,我只能與年邁的奶奶相伴而隨,形影不離。當每天的朝陽升起之時,我就開始緊緊地跟在她的身後,唯恐把自己丟在小路上,這樣的日子平淡而溫馨悠遠。

夏天的夜晚是那麼的悶熱,四周一片寂靜,你和我就相依在門口的老槐樹下納涼,我半躺在你的懷抱裏,享受着你手中那把蒲扇輕輕搖曳帶來的絲絲涼風。星星也像怕熱似的不知道躲那去了,只有一輪圓月靜靜的停在我們的頭頂,俯瞰着大地上萬物。偶爾鄰居一兩聲低語夾雜着村口的犬吠,把整個夜晚襯得幽靜而曠遠。夜色中,我看到了你那滿頭銀髮在隱約閃爍,就好奇地問:“奶奶,你的頭髮怎麼和月亮一樣白啊?”你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臉神祕地跟我說:“因爲奶奶是從月亮上來的。”“奶奶,月球上好玩嘛,和這裏一樣嘛?”我睜大着雙眼好奇地問。“有的啊,有美麗的嫦娥、聰明的白兔??”你每次都津津有味地講着。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很幸福,因爲我有一個從月亮上來的奶奶,而且一直在陪伴着我,呵護着我。奶奶的聲音在黑夜裏慢慢的氤氳,就如同一朵開在我心裏的花,把遠離父母的孤獨和膽小一起消淡。無數個夏夜就這樣過去了,現在想想和你一起的日子雖然很簡單,甚至乏味,那從我手指間流逝的夏夜,還有你那奇幻的故事將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燭照着我的遠方道路,讓我感到人生不再苦短,生命也有另一種美麗。

秋風起時,你種在野外的那些莊稼都已成熟了。秋收季節,你去田裏幹活,我就會屁顛屁顛地跟在你的身後,在田裏東翻西找,追尋着自己的一方樂土。每次看到那些長的黑乎乎的東西就問:“奶奶,這是什麼東西啊,長這麼奇怪又難看?”你就會笑呵呵地跟我說:“雖然它長得比較醜,但那是我們的朋友??”之後我就會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回原處,知道了原來外表醜陋的東西並不全都是壞的,不能以貌取物。每次看你都細緻的撿起落在田裏的

大豆,麥穗等糧食,感到不可思議,爲什麼這一點點的糧食你竟要如此費力的去拾撿,本以佝僂的身軀在夕陽下更加的貼近土地。現在想起來,我才恍然醒悟,原來這是你對糧食的一種珍惜,對土地的敬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膜拜。

春去秋來,燕子也飛向了遠方,爸爸把我從農村老家接到城裏來讀書了。雖然城裏的環境很好,但我總覺得自己是那樣的孤單,常常看着天邊的飛鳥,很是羨慕它們飛過天空時輕盈的姿態,多像自己跟隨奶奶到處行走一樣啊!在這裏,我開始懷念雨後土地的芬芳氣息,懷念落日炊煙的嫋嫋,懷念我們一起手牽手走在村口小路上倒影。

終於我又回到你的身邊,但那個遠逝的夏夜再也不會來了,我再也不能在月下聽你講故事了,再也不能跟隨你到處亂竄了。你靜靜的躺在那張我多麼熟悉的小牀上,那從窗單下蔓出的幹稻草,是我們一起從野外運回來的嗎?你說稻草在冬天很暖和,也很乾淨。我知道稻草上面有露珠的芬芳,有陽光的甘甜,也有你溫暖的體溫,而這一切都已經遠逝,無法尋回。門外鄰家屋脊上的炊煙又一次升起,而我只能在這裏一個人默默地流着淚,我知道,在我的世界裏,再也沒有你了。

從此我只能一個人回到從前,回到我們那些熟悉的往事中,用回憶來溫暖你我走過的日子。恍惚中,陽光四溢,在田野的小路上,我們一起牽手走來??

[評語]:在整體部分不動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升格,升格後,此文提升了一個檔次,字裏行間所表現出來的真實細膩的情感足以打動讀者的心。奶奶對我無聲的愛和我對對奶奶的牽掛、感激與愧疚都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和原文相比,描寫更真實生動,主題更加深刻。特別是一些細節部分的深入刻畫,讓本來那種平淡的情感變得細膩,豐盈起來,脈絡更清晰有層次,真正凸顯了文章的主題。所以這篇升格文最後的得分是54分,屬於一類文。

標籤:漫談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