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李爾王》有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09W

讀《李爾王》有感【精品多篇】

哈姆雷特學生讀後感 篇一

命運這種東西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樣和我們形影不離,又似陽光一樣溫暖人心,但更多時候,,像夢魘一樣深邃而可怕。“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這句話,無疑,相當精闢。

創作於1600~1601年的劇本《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幾個世紀。就是到現在,依然感覺他震撼人心。而這一切不是情節的因素,也不僅僅是出色的文學手法,而是它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它描寫的是一種極其原始的悲劇,人的悲劇。劇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鮮明,但都遭受了同樣的東西的摧殘,那就是擺佈自己的慾望,還有被稱之爲命運的偉大的囚籠。這樣的情形,也許自從有人以來,便不曾消失過。他們是與人共生共在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原先的理想世界的破滅。一開始的哈姆雷特沒有經歷過什麼巨大的挫折,生活的環境也比較單純。一直學習西方正統思想的他認爲“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爲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後來,高貴的令人崇拜的父親死了,而貞潔的母親一個月不到就改嫁了篡奪了王位的叔父。這使他對世界產生懷疑。而這種懷疑直接促成了他後來的彷徨。他見到了鬼,得知了原來是叔父殺死了父親,這加重了他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對它的原先的天真進行了再次否定,使他不信任,“我所見的幽靈也許是魔鬼的化身”。

再後來,通過戲中戲發現了叔父的罪大惡極之後,他依然沒有終止他的彷徨?爲什麼?哈姆雷特並不是那種高喊口號的人,懷疑使他思索。原先完美的東西原來並不存在,貞潔抵不過慾望,道德戰勝不了貪念。爲此他說:“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活着是一種痛苦,但是對死又懷有那麼絕對的恐懼。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卻又無從逃避。

劇中所有的人物都面臨着一個異常強大的勢力,那就是外部世界。

原本他們都像孩子一樣比較快樂的生存在美好的上天爲他們安排的溫牀裏。直到他們有一天發現這個襁褓實際上是一個深淵一般的沼澤,而自己是多麼的渺小。“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哈姆雷特最早發現了自己的無能。這不僅僅是他對復仇的無能,還在於→←復仇這種行爲本身的`無能。國王的篡奪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義上和這個行爲有共同之處。他們全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境中。

實際上這個王子並沒有給老國王復仇,儘管他最後刺死了新國王,但這更大的意義上是爲了將死去的自己。他的復仇很失敗,因爲他一直在彷徨,他憎恨這個世界,也憎恨自己。他對別人冷嘲熱諷,對自己則是不斷地責備。他嘗試着去做一些事情,但更多時候他一動不動。他的形象,和其他人的英雄般的魯莽相比,更像是一位痛苦的智者。他更多的進行精神上的抗爭。

《哈姆雷特》向我們表現了一羣對抗命運的人的最終的結局。

他們嘗試着改變命運,結果什麼也沒有解救。他們嘗試着挽回過去,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這種無奈,存在於每一人身上,也許這就是人本身最大的不幸。《哈姆雷特》式的悲劇伴隨着每一個人,各個方面,並且無時不刻。

要知道過去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我們必須向前看,才能避免做一個無能又無奈的人。

讀《李爾王》有感 篇二

寒假裏我讀了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其中之一——《李爾王》。我認爲它是四大悲劇中最出色的一部,其中對人物對白的描寫十分細膩且發人深省,讀過之後令人流連忘返、深受啓發。

李爾——整部故事的主角,只愛聽大女兒與二女兒虛假的奉承卻聽不慣小女兒平淡質樸卻飽含真情的話語,一氣之下趕走了小女兒,將自己所有的國土分給了這兩個女兒,從而一步步促成了這場悲劇的發展。

小女兒考狄利婭雖然由於笨拙的言詞失去了李爾的歡心,卻因爲她的誠實、直率贏得了法蘭西國王的青睞,獲得了自己應得的幸福。年邁的李爾王只保留了自己國王的名號、帶着自己的100個侍衛準備到兩個女兒家安度晚年,卻不料獲得土地與權力的兩個女兒對他態度冷淡、撤掉他的侍衛並且最終將他趕出了家門。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是件多麼痛苦的事啊!曾經威風凜凜的國王被這樣子當作垃圾扔掉、踐踏尊嚴,李爾在暴風雨中的怒吼真是令人揪心!好在李爾的身邊還有肯特這位忠臣,雖然先前因爲自己的直言惹得國王生氣而被放逐,但是他沒有就此離開國王,而是喬裝打扮,一直默默陪在國王身邊,在漫漫長路中爲他指點迷津。

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角愛德蒙,與愛德伽同爲葛羅斯特的兒子,但因爲是私生子,常常受到人們對他的歧視與不公平的對待,因此對他的心靈造成了很嚴重的創傷,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奸詐和詭計。他爲了得到更高的地位與更多的財產,不惜一切代價陷害自己的兄弟,並用花言巧語騙了一直認爲他是孝子的父親,並最終讓自己的父親失去了雙眼。葛羅斯特雖然失去了雙眼,但卻因此看透了人心,而且找回了自己忠實孝順的兒子愛德伽。

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現實生活的例子太多,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判斷虛假和真實的那雙眼睛,才能夠不被甜言蜜語所迷惑。我們只有擁有理智,才能夠看清事物的現象與本質。

李爾王讀後感 篇三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是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李爾王》描寫一個專制獨裁的昏君,由於剛愎自用,遭受到一場悲慘的結局。

“父親,我愛您勝過自己的眼睛,整個空間和廣大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價的貴重稀有的事物;

大女兒高納里爾的表述。“我厭棄一切凡是敏銳的知覺所能感覺到的快樂,只有愛您纔是我的無上幸福……”這是二女兒里根的表述。多麼娓娓動人的口才,說得李爾王心花怒放,將財產給了她們,然而她們真有如此愛她們的父親嗎?不,她們對愛的告白其實是對金錢的渴求,她們對親情的表述其實是對財富的慾望,她們對父女情的理解其實是被利益矇蔽雙眼的表現。

而李爾王最珍愛的小女兒考狄利婭的回答卻是“父親,我沒有話說,我是個笨拙的人,不會把我的心涌上嘴裏;我愛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對啊!親情的愛只是因爲您是“我”的父親,而對您的感激與孝敬,不會因爲言語的誘人而變得更加崇高,不會因爲金錢的“萬能”而變得更加偉大,更不會由於私慾的“渴望”而變得更加至高無上光彩奪目;相反它們會因爲言語的花俏而變得低下,會因爲金錢的僞裝而變得卑賤,會因爲私慾的愚昧而失去光彩。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人類那可恥的虛榮心所賜。考狄利婭那普通的“名分”、簡單的話語道出了親情的“真實”——普通而平凡,

然而李爾王卻因此大怒,與她斷絕父女關係,難道他這個高高在上的君王竟不習慣人間最平凡的親情嗎?難道他這個父親對親情的理解也只是語言的動人、表面的華麗、不斷滿足虛榮心的奢侈,毫無真情實感嗎?考狄利婭“只是缺少娓娓動人的口才,一些違心的言語,凡是心裏想到的事,總不願在沒有把它實行以前就放在嘴裏宣揚。”她所以失去歡心的原因“並不是什麼醜惡的污點淫邪的行爲,或是不名譽的舉止,而是她“缺少像人家那樣的一雙獻媚求恩的眼睛。一條她所認爲可恥的善於逢迎的舌頭。”

人們的虛榮心是多麼奇怪而可恥!只喜歡別人把你當貴重稀有的物品而捧得高高,卻不知道別人已把自己當作無用易碎的玻璃花瓶,不知道自己的短處,還一味地挑剔別人的。毛病與錯誤。當一個人不斷希望得到別人的奉承與討好時,那麼這就是他“毀滅”的開始。時間證明了一切,兩個女兒排擠他,冷落他,只有被他遺棄仇視的小女兒考狄利婭來關心愛護他,最後用她的生命換回了她“真正”的父親,彌天大謊破滅了,此時美麗誘人的言語成了萬惡的根源。言語的誘人,言語的“僞裝”,言語的“虛假”歷歷在目,痛之入骨。回想當時肯特公爵的勸阻是正確的,他甚至用生命作爲代價對他說道:“有人不會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可並不是無情無義!”而現在已回天乏術了。這是虛榮心“導演”的一部愚昧父親害死自己善良女兒的可悲電影。這不正說明了我們平時的一句話“忠言逆耳”,而且也證實了人們的虛榮心有多麼強烈,對於平時普通的言語都要求美麗動聽,對於不需要舌頭,只要行動的事卻要天天宣揚於嘴邊,然而緊隨着的將是幻覺、泡影與虛僞。

李爾王讀後感 篇四

《李爾王》稱得上是莎翁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其充分展現了人性中難以迴避的醜陋,無以復加的殘酷以及難以逃脫的悲哀;與此同時該劇也充分體現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善良,不求回報的奉獻,不離不棄的真誠以及感人至深的犧牲。整部劇充滿着對王權、對社會、對正義、對人性、對自然、乃至對神的拷問及深思。本文以過往李爾爲核心,以該劇中五個與李爾相關的重大場景爲劃分標準,細緻考察李爾在整部劇中的轉變以及其所受到的教育。

作爲國王的李爾是專橫的獨裁權力者,這主要體現在其爲小女兒考狄利婭抉擇夫婿中。在考狄利婭觸犯國王李爾之前,其是十分受疼愛的,李爾要分給她“比你的兩個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而且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也能感受到這種偏愛,“他一向都是最愛我們妹妹的”。但當考狄利婭並沒有按李爾的意圖訴說對其的愛時,李爾不但剝奪了考狄利婭的土地,更是向她的兩個追求者極力貶低考狄利婭。他直接勸勃艮第公爵“放棄他吧”,勸法蘭西王“您還是丟開了這一個爲天地所不容的壞人,另外去找尋佳偶吧”。即使在法蘭西王執意選擇考狄利婭後,李爾仍不忘詛咒他們,“你們不要想得到我的祝福”,致使法蘭西王“盛怒而去”。國王李爾對女兒婚姻隨意專斷,反覆無常;將心愛的女兒轉瞬間稱爲壞人,其極致的專橫可見一斑。

國王李爾不僅是專橫的,更是愚昧的,極易受到矇蔽的。他面對高納里爾和里根的奉承,顯得極其受用,認爲其所說的就是她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完全沒有一點懷疑的傾向,而面對考狄利婭的無話可說則擅意決斷,根本不考慮考狄利婭所說是否是真實情況。而其在面對肯特爲考狄利婭求情的死諫時,李爾根本不加思考,只是仗着君主的權威一昧地欲使肯特屈從,“閉住你的嘴巴”,最後剝奪了其官職並將其驅逐出境。

由此可見,國王李爾是一個專橫、愚昧、易受人愚弄的宮廷王,他生活在由王權所構築的自我世界中,王權將其完全封閉,令其行爲、言語等都隨心所欲、任意妄爲,他看不到真實的世界,看不到社會的真相和真正的人性。諷刺的是,其悲劇恰恰起源於他基於王權的任意妄爲,因爲這使其失去了自我世界的根基——王權(分割國土事件),這迫使其自我世界崩塌,也迫使其開始認知真實的世界,而他也正是在悲劇的逐步進展中,逐漸受到教育,擺脫專橫、愚昧乃至深入其血脈的宮廷王性。

李爾王讀後感 篇五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而我也於這個寒假期間,看了看這本書。此書講述的是一個國王自食惡果的故事。

讀完本書,我覺得書中的那個年老昏聵、剛愎自用、目光無識“李爾王”實在是可悲。他好像不懂得人情世故一樣,分不清好與壞,僅僅憑着兩個大點兒女兒平常多說的那些奉承、好聽的話。就將自己的江山和權利分給了她們。卻把誠實率直善良不會取悅父王的小女兒科第麗霞驅逐到國外。以至於被兩個大女兒所拋棄,最後還連累了小女兒,自己則在悲痛瘋癲中死去。

可以說,悲劇的發生是由這個糊塗虛僞的老國王一手造成的。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之心,他不僅害了自己,而且害了那個善良天真的小女兒——科第麗霞。在我看來他是遭到了天遣,可謂是自食其果。當然,那兩個壞女兒的做法也是讓人沒法容忍的。她們爲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的父王面前一個勁兒的誇耀、吹噓,好來騙取父親對自己的歡心,從而爲自己將來那背信棄義的理想打好基礎。然而,正當兩個女兒都向他獻媚花言巧語,哄得他興高采烈的時候,往往小女兒科第麗霞沒有搖尾乞憐似的向他奉承,她不怕和他頂撞,也因此大大掃了他的興。一怒之下,這位被蒙着雙眼的可悲國王就把對自己唯一忠心的小女兒趕出了家門。而沒有了絆腳石的兩位大女兒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李爾王分給她們盼望已久的家產。之後,她們便拋棄了原先深愛着她們的老國王。當然,惡人有惡報,我可以說,她們的一生是最不完美的,她們沒有得到別人真誠的愛。有的,僅僅是和她們當初同樣目的一個男人無盡的擺弄。她們不光害了別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同樣的,那個害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和父親的私生子愛特門,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有。他同那兩個可悲又可恨的女人一樣,爲了金錢和權力,拋棄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幸福。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與當時那黑暗的社會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這個故事雖是發生在遙遠的古國,可我們現實的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無論是誰都會喜歡甜言蜜語的人,喜歡聽誇讚的話。這就是人生,但我們不能因爲現象和外表。

讀《李爾王》有感 篇六

“當我們生下地來的時候,我們因爲來到了這個全是些傻瓜的廣大的舞臺之上,所以禁不住放聲大哭”

我想這句話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麼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來不公待遇的人嗎?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舊忠誠的人嗎?莎士比亞告訴我們: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爲了自身利益不惜拋棄真情的人麼,不惜工於心計的人麼纔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超越情感而去統領這個世界的話,那一定是冰冷黑暗的。

武斷卻不是傻瓜的李爾王——書的前一部分,寫考狄利亞是三姐妹中最愛李爾的,卻因爲她沒有虛假而華麗的詞藻而遭到父親的摒棄。我很氣憤,覺得李爾終究會遭到報應的。果然,他最終被只愛財富的“好女兒”折磨得發狂了。有一點點解氣的同時,我卻開始並不憎惡李爾了。因爲當他流浪在風雨交加的夜晚,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開始意識到考狄利亞的真摯和兩個口蜜腹劍的女兒的卑劣時,我已經感受到了他心靈的柔軟,尤其在他決定與考狄利亞同死時。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傻瓜,至少他是渴望愛的,至少在臨死之前他迴歸了最純真的人性。

與李爾對比他的兩個大女兒,就卑劣的多了——雖然同樣是難逃命運的懲罰,但她們至死也沒有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裏。她們的人生裏沒有親情,也沒有愛情,只有相互利用、相互傷害,去追求自認爲最重要的東西——利益。我想這樣的人是白走一遭的。

當然書中還有一羣從始至終都象徵着正義與美好的人們,這就包括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考狄利亞

對於考狄利亞,我只能用完美來形容了,不知道是因爲她真的沒有缺點,還是李爾王中醜陋的人太多了。但相比昏庸的父親,狠毒而虛僞的兩個姐姐,考狄利亞是善良、誠實、懂得真愛、盛氣凌人的。雖然她的戲份很少,但一定是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因爲善良而擁有氣質的,這樣的氣質是容不得半點虛僞的。好人該有好報,我本以爲她可以高貴地生活在法蘭西國王身邊,但很遺憾,這樣一個女孩最終還是因爲爲父親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難道善良也有錯嗎?也許這是悲劇中註定的吧——把美好的毀滅掉。

我想,李爾王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我是不能接受的,但也許世界真的就是這樣,只是我還沒有看到過它的黑暗。我不知道當自己走出校園以後會面對着怎樣的世界,我都希望遠離諂媚和虛僞,堅守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純真,不去做因爲欲|望而失去理智的“傻瓜”。或許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做到這很難,但不經歷誰又知道善於惡,僞與善的標準呢?

向真誠的考狄利亞致敬!

李爾王讀後感 篇七

我以往聽過一個和《李爾王》有幾分相像的童話,其中的國王也有兩個口蜜腹劍的大女兒和一個直率的小女兒。當小女兒拒絕奉承父親而被驅逐時,從她臉頰上流下的眼淚變爲了晶瑩剔透的鑽石。最終國王意識到自我的錯,順着鑽石鋪成的路找回小女兒,童話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在《李爾王》中,科迪利婭的眼淚是輕小的水滴。僅有在肯特和讀者的眼裏它才和鑽石一樣價值連城,因爲那是親情和真理的象徵。《李爾王》以杯具結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以下兩個。

首先,權力實在是十分誘人的東西。莎士比亞添加了一條情節線索說明這一點:同是葛羅斯特伯爵的兒子,愛德蒙的地位就比愛德加低。儘管大家都明白私生子不能選擇是不是當個合法的孩子,他們還是對私生子抱有偏見。機敏狡猾的愛德蒙所以才向英格蘭開始了自我爭奪地位的戰鬥。親情在這條線索中不那麼重要,只是爲了在兩兄弟之間作比較控制變量而已。在愛德蒙接近勝利時他是多麼風光,掌權者信任他,看清他詭計的父親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長淪落成流浪漢,只差一點他就能借着戈納瑞和裏甘登上國王的寶座。愛德蒙以不正當的方式挑戰了命運,終究被正義和道德——即愛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發了瘋。雖然戈納瑞和裏甘對於權力的渴望沒有那樣誇張地落在文字上,她們的一言一行配合愛德蒙的地位戰向讀者展示了權力和慾望交織構成的無底洞。

其次,李爾沒有反省自我的意識,而是空口指責兒女的可恨。李爾的性格乖戾。他將詛咒濫加於任何不按照他的意願行事的人;他變化無常,有時喜歡聽甜言蜜語,有時又喜歡弄臣帶有諷刺意味的兒歌。他的性情除了表此刻自我身上以外,還充分地從女兒們身上顯露。哪一個女兒沒有遺傳任何父親的特徵大女兒和二女兒的貪婪無情;小女兒的善良寬容,不正是李爾的不一樣側面嗎弄人的比喻“蝸牛揹着一個屋子是因爲能夠把它的頭縮在裏面;它不會把屋子送給它的女兒,害得它的觸角沒地方安頓。”用“屋子”暗示國土和權力,用“觸角”暗示這一家人脾氣霸道的地方。壞脾氣在宮廷裏有阿諛奉承的大臣幫忙掩飾,蛻下這層虛僞的表皮李爾纔得到了報應。杯具就在於李爾依然沒有明白:做父親的沒有樹立好榜樣是不應當的。

作爲一部戲劇,客觀的描述讓讀者能從自我的角度理解故事。《李爾王》的悲情不是讓淚水溼潤讀者的眼睛,而是讓思考充斥讀者的大腦。

李爾王讀後感 篇八

莎士比亞從喜劇創作轉向悲劇是迅速而突然的,喜劇的明朗天空突然變得陰暗起來,心情突然由愉快變爲悲憤,唱的歌兒也由甜美的情歌轉爲哀歌,筆鋒從抒寫人的和諧、生活的樂趣一轉而刺向罪惡的現實和人的醜惡靈魂,活潑取笑、揶揄詼諧的樂天性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莊嚴、肅殺、緊張、恐怖的氣氛,這種轉變並不是隨意的、偶然的,它存在着其必然性。在莎士比亞寫作悲劇的時代裏,專制政體的進步性已經開始喪失殆盡,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貴族集團內部的分崩離析明朗化起來,代表貴族利益的王室與資產階級爭奪政權的鬥爭日趨激烈,國會與英王第一次發生了尖銳的分歧。伴隨着新興資產階級的日益強大,勞動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程度日益深重,他們在擔負封建勢力的壓迫外,有多了一重災難。清教徒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妨害着人們的正常生活。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和殘酷現實,人們不能不尋求解釋,也渴望把悲慘不幸的人生搬到舞臺上。莎士比亞以他敏銳的頭腦,深刻的洞察力,強烈的是非感和人文主義理想,對這樣一個社會生活能夠得出超乎常人的認識來,也必然會作出自己的藝術反應,而悲劇就成了他用以表達這種情緒的有力武器。而《李爾王》則是表達莎士比亞這一情緒和這一社會現實的偉大悲劇的代表作。

莎士比亞在他的悲劇中常常壓抑不住感情的激動,悲憤的爆發,直接讓劇中人物對這個罪惡的社會和荒謬的生活發出憤怒的控訴和無情的詛咒。李爾在親身經歷了人民所受的苦難後,從內心深處發出了這樣的呼聲:“安享榮華的人們啊,睜開你們的眼睛來,到外面體味一下窮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們享用不了的福澤給他們,讓上天知道你們不是全無心肝的人吧!”

在莎劇乃至世界戲劇史中,《李爾王》一向以偉大莊嚴而雄渾的詩意,驚天地而駭鬼神的藝術力量著稱。它以場面宏大、情節驚險、衝突激烈、感情狂暴、背景奇特及暴風雨的轟鳴和雷電的輝映,來呈現一個**社會的真實面貌,組成了一曲時代的悲愴交響樂。

《李爾王》是由一系列相互對立的因素構成的一齣戲劇。劇中邪惡的兩個姐姐(高納里爾和里根)和善良的妹妹相對照,好哥哥(愛德伽)與壞弟弟(愛德蒙)相對比,葛羅斯特和李爾王則是兩種父親的比照。整齣戲劇體現出了善與惡兩種勢力之間的衝突。

國王對待其三個女兒的不同態度使我們有這樣的疑問:父母養育子女是否是爲了日後能得到子女們的愛的回報呢?李爾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悲劇的一開始時是肯定的。而嚴厲的懲罰就是生活對這種私心的必然答覆。當然李爾後來吸取了教訓。李爾和葛洛斯特一樣,他們倆的性格發展經歷了一個清楚的過程。他們倆都同樣犯了嚴重的錯誤,同樣因此而受到了嚴厲的懲罰。當初兩個老人一意孤行,剛愎任性,終了卻變得自輕自賤。

緊張激烈的場面和生動複雜的情節是聯繫在一起的,莎士比亞的悲劇一般都有這多條線索交錯,多方面矛盾平行的特點。《李爾王》的李爾一家是主線,葛羅斯特這一附屬情節顯然是用來加強主要情節的一種手段,是悲劇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遊離的孤立的穿插,兩條線索緊緊擰在一起,交錯發展,互爲烘托,使悲劇的外部衝突有着寬闊的視野,增加了悲劇的容量。

劇中的主要人物是李爾,他由於性格中某些固有的因素是他成爲遭受災難打擊的悲劇人物。他的錯誤在於他爲了做一個好父親竟然在未去世之前就放棄了自己的王權。不幸的是,他無法適應變化了的新環境。他雖然不再是國王了,但仍以國王自居,總之,他必須一如既往像國王那樣的生活。他深受自我的支配,自我使他看不到他的孩子們的真是本性。他把唯一心地善良的小女兒逐出家門,因爲這個小女兒過於真摯,不願卑躬屈膝、阿諛逢迎以換取他的歡心。他放逐忠誠的肯特,結果錯上加錯,事實上卻助長了敵對勢力的氣焰,從而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劇中其他人物性格單純,缺乏複雜性。考狄利亞是善良的化身,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美德。她的兩個姐姐,高納里爾和里根則是邪惡的化身。她們虐待親生父親的暴行可謂罄竹難書,然而莎士比亞依然要展示出她們陰謀奪權的野心、無休止的慾望、通姦謀殺的卑鄙行徑等邪惡。看來莎士比亞是有意是這樣的安排邪惡無比的人走向萬劫不復的滅亡。作家要讓罪孽降臨在作孽者的頭上,要體現出惡人玩火自焚的命運。

劇中一種感情的基調支配着全劇。李爾的瘋狂和隨後考狄利亞的死在觀衆中有效的激起了憐憫之情。當李爾王抱着亡女的軀體走上臺時,這種憐憫悲愴之情被推向了高潮。

《李爾王》雖然是悲劇的結局,但它並不是悲哀的發泄,更不是恐怖的渲染,它的場面是優美的,比之那些喜劇的結尾還要感人。李爾和小女兒重逢的場面是真實的景象,又是夢、想象,是一個似乎不存在的幻境,是另一個美好的人間。一個被誤解的女兒對父親素來敬愛,這種愛是真摯的骨肉之情,是人的本性,她流着熱淚說:“我的親愛的父親!但願我的嘴脣上有治癒瘋狂的靈藥,讓這一吻抹去了我那兩個姐姐加在你身上的無情的傷害吧!”這樣天真純樸的語言,包含着多麼深沉的感情力量。莎士比亞用盡他的藝術才能,用最美麗的色彩畫出了考狄利亞這個最光輝的天使般的形象。莎翁把考狄利亞變成了美的化身。同樣,在李爾、愛德伽、肯特等人身上也看到這種美,它是悲劇的,令人傷心的;因而它就愈發的偉大了。正是這種被悲哀所強化的美抹掉了各種其它的思考,把我們的所有注意力和思索都吸引了過去。正是由於這種悲劇的美,李爾最後死在考狄利亞的屍身旁的場景纔是令人心碎的,而不是恐怖的,它通過美好的形象的死亡,表現的是美的價值的毀滅,人的寶貴价值的毀滅,它使人震驚,更使人激憤,使人痛恨殘暴的黑暗勢力,從而增加對美好事物的珍惜,這種悲劇的藝術力量是大團圓式的的喜劇所無法達到的。

《李爾王》把家庭衝突放到了社會衝突的背景之中,當時的英國處於具有強烈悲劇色彩的時代裏,罪行在黑暗中猖狂,正義在對抗中毀滅,歡樂是有限的,痛苦卻是無邊的。《李爾王》正是從這一歷史的高度上,以悲劇的結局概括了那個時代的普遍現象。如果說《哈姆萊特》是青年的悲劇,《奧賽羅》是中年的悲劇,那麼《李爾王》就是老年人的悲劇了。如果說《哈姆萊特》中陰謀和受害的範圍只限於一個家庭內部的話,《奧賽羅》的悲劇也只是發生在個人之間、夫妻之間,那麼《李爾王》的悲劇就遠遠超出了個人和家庭的範圍,具有更廣闊的社會畫面,帶有更多的社會性質。劇中的悲劇衝突比其他悲劇更激烈,壞人更爲猖狂,邪惡勢力更爲強大。黑暗籠罩着整個時代,惡人六親不認,每個人都競相干着謀害別人的勾當,踩着別人的屍體向上爬。更進一步說《李爾王》的悲劇不僅是老年一代的悲劇,而且也是整個社會幾代人的悲劇。它給我們展示的悲劇世界是可怕的,真理匿跡,謬誤橫行,黑白不分。國家君不君,臣不臣;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殘;社會綱紀蕩盡,道德沉淪,世風日下,權和利成了生活的唯一主宰,一切行爲和關係都以此爲準則。一切秩序,一切法律全被破壞殆盡。

《李爾王》就是伊麗莎白時代這一黑暗社會畫面的真實寫照,作者用人物的行爲和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已上升到極限的社會矛盾和階級壓迫,人民羣衆悲慘絕望的生活境地,也爲下層人民喊出了他們再也壓抑不住的憤怒和仇恨的心聲。李爾、瘋丐、小丑等人在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的荒野中縮成一團,忍饑受餓,無處藏身的景象,就是那一時代“到處是窮人”的流民圖,再現了勞動人民災難深重,悽慘可憐的生活圖景。這部劇不僅從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思想特徵方面充分反映了伊麗莎白時代的社會面貌和實質,就是在許多細節上也都是那一時代的真實再現。比如愛德伽裝成的瘋子湯姆,就是當時流傳的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這種乞丐有着那個時代鮮明特徵。第二幕第三場中愛德伽獨白中的一段就是當時流傳着的一首描寫這種乞丐生活的無名詩。劇中那些歌謠和民間傳說,也都描繪了那一時代的社會情況。另外從一些臺詞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的習俗和風尚。例如葛羅斯特說的“最近這一些日蝕月蝕果然不是好兆頭”,愛德蒙說的“這些日蝕月蝕果然預兆着人士的紛爭”這一類話,也確實是當時發生過的自然現象,並在當時被看作凶兆,引起了人們惶惶不安和恐懼。

《李爾王》不僅是一部家庭的悲劇,更是一部社會性的悲劇,和巨大的社會性毀滅力量相比,個人對悲劇的作用和影響大大減弱了,因爲事情全部是朝着違揹人的意願的方向發展,無論你如何立身行事,總有一個死亡的結局在等待着你。莎士比亞借葛羅斯特之口高喊道:“他的罪名是正直!”這句警世名言是作者對不公道社會的抗議,它的深沉迴音震動着伊麗莎白時代的人們,也震動着後世,同樣震動着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