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一

拿到語文書,第一篇課文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剛讀到這篇課文,我就被吸引住了。我不禁輕聲朗讀了起來:“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到雲霄裏去了”。

讀着讀着,在我的腦海裏展現出了一幅百草園的景象:藍藍的天空下,一隻只蝴蝶圍繞着野花跳舞,一隻只小蜜蜂在陽光的撫摩下采着蜜。旁邊那高大的樹木下,星星點點的陽光灑落在地上,像滿地的星星。樹上一隻只蟬兒在叫着:“知了……知了……”小魯迅拿着一隻風箏,快活着牽扯着線,不時地笑着。偶爾一隻只小鳥從他頭頂飛過,“唧唧喳喳”唱着美麗的歌謠。啊!魯迅的童年是多麼快樂的!他有美麗的風景做伴,可以在藍天下自由的奔跑,他可以整天在百草園裏玩耍,聽長媽媽給他講“美女蛇”的故事……

這時候,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國小時候,我的生活是快樂的。上課時,老師幽默的話語逗的我們笑出了聲;在課間,老師帶着我們一起去捉蝸牛,觀察它的習性;放學後,老師會帶我們一起去放風箏,在高高的山坡上吶喊着;帶我們去田野,去親吻大自然的臉膀;帶我們去公園,在山水中暢遊;帶我們去野炊,在歡樂中成長……想到這裏,我也禁不住笑了。耳邊傳來小孩的歡笑,我又一次沉浸在童年的夢之中。

我繼續讀了下去。我知道了魯迅的童年並不是我想的那麼快樂。他天真的以爲家人送他去全城最嚴厲的書塾讀書的原因歸於他的淘氣:“也許是因爲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爲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爲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讀到後面一句時,我更爲魯迅惋惜了,因爲他再也不能常到百草園去玩耍了,再也不能在冬天掃開雪捕鳥了,也就是說,他再也沒有這樣快樂的童年了,而是必須去面對那些繁重的功課!

哎,我也是一樣。當我升入國中後,我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分數,自己的名次,那些玩啊跳啊,都被拋到了腦後。我需要這些時間來做作業。不僅要完成老師的作業,每天還必須要做參考書之類的複習題。對於這一切我們能做的只有默認了。

我看到過很多很多的文章,有些是〈我想要自由〉有些是〈分不是學生的命根〉。剛開始我也這麼覺得。但是,漸漸的我也默認了,爲了自己的將來,我們還是得努力學習!

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來,魯迅對自己的學校也不喜歡。他和自己的同學一樣,討厭這些功課,上課常常偷偷在下面畫畫,和同學一起溜到院子裏去玩。老師也不喜歡他的好奇,拒絕回答他問的“怪哉”之事。封建古板的教學方法,抑制住了他們的童心!

雖然我們知道我們根本就不願意去學啊學,但是爲了自己的,還是咬咬牙吧。暑假我們不能瘋完,除了成堆的作業,還必須去參加補習班。要是開學同學們都提前學過後,你還怎麼辦!這一切一切都在腐蝕着我們的童年。我也快要13歲了,下學期,也將讀八年級了。正如老師所說的:‘八年級是人生的分水嶺,必須要抓緊學習。’‘一定要把假期當做加油站’‘暑假要去補習’……我們必須要挺。用一個很不恰當的比喻,與其說”千年的媳婦熬成婆”還不如說大學畢業就是“千年的學生熬到頭”,不對,還有博士生……

魯迅對自己的童年沒有一句簡單的總結。但是讀者自己也明白,那是因爲他知道讀者自己也體味到了。童年,你只有一半的時間可以自由,那就是沒上學的時候。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也許,童年是不應該用無憂無慮來形容的。對嗎?而且,即使在小時候,我們也再也不能體味到魯迅的快樂,因爲,哪裏找蟬蛻?哪裏有那些叫天子?童年,也顯得無味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想到了很多。童年應該是快樂的,童年不應該在作業中漸漸消失。天下所有的少年兒童們,讓我們拉起手,到山頂上去高呼吧,哦,快樂!哦,請讓童年的`百草園充滿綠色,讓它充滿快樂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二

不必說崎嶇的小路,潺潺的流水,高大的假山,飄香的桂花樹;也不必說魚兒在水底自由自在地嬉戲,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但是周圍小小的草叢一片,就有無限趣味。蟋蟀們在這裏開演唱會,螞蚱們在這裏練習跳遠,同學們在這裏玩耍。翻開泥土來,有時會遇見蚯蚓,還有西瓜蟲,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尾巴,它便會蜷縮成一團,把自己盤成一個球,等危險過去後才慢慢放鬆下來。如果不怕髒,還可以從地上撿到只剩脈絡的樹葉,樣子比普通的樹葉要好看得多,放在太陽底下一照,好看極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三

從七年級學習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我就一直十分嚮往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那一天。導遊老師把我們帶進來魯迅路里的百草園。其實,當我看到百草園的第一眼時讓我感覺出入有點大。讓我有一點小失望。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是“碧綠的菜畦,肥碩的黃蜂,經常上跳下竄的井…………”但在百草園中,我只看到了一個欄杆圍着的天井。和一塊碩大無比的石頭,石頭上赫然印着百草園三個大字。還有不少老外在那裏非常高興地拍照。但百草園看似並沒有魯迅先生文章中寫的這麼有趣。但魯迅先生卻把文章寫的讓我們都想來此地看一番。看來,魯迅先生的文筆可謂是厲害厲害啊。

隨後我們去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其實也就是一個國小堂,而魯迅先生的桌子被安排在最角落。聽導遊老師介紹,原來是因爲小時候的魯迅太過頑皮給老先生惹了不少麻煩。所以被老先生安排在了角落。我心裏不禁有一個疑問:“魯迅先生從小就這麼調皮,最後爲什麼又有如此大的作爲呢?”三味書屋中掛着一幅孔子像,讓人們瞬間感到異常莊嚴。

看來,我只好再次翻開語文課本,去回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四

一條小路向遠處的田野延伸,路旁一個小池塘旁有一處不大,但也不小的村子。這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這裏載滿了我童年時期的一切,現在憶起還甚是懷念。

記憶中,天上滿是炊煙,幾十座房子,參差不齊,緊挨在一起。一座小橋連接着兩岸,橋下流着不怎麼清澈的溪水,橋上走着忙碌的人們。溪兩邊是樹,像戰士一樣,挺立在兩岸,風也微微的吹,撩撥着無論什麼季節都不多的綠葉。岸邊野花暗藏在長長的野草中,含羞地對人們笑着,小鳥也會偶爾在房頂或樹梢上休息。這裏很安靜,幾乎沒有什麼不該有的聲音,任何生物都在忙碌,無聲無息的,一天過去了。

我家後面是一塊長長一片綠的菜地,這裏平時不常有人來,只有外公外婆偶爾會來打理,於是,這裏便成了我童年時期的樂園。

早上,我總是第一個爬下牀,興奮地換完衣服,馬馬虎虎地洗漱過後,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草地。這時候的天特別藍,在菜地上踩動那些鬆散的泥土,有時也是一件極大的趣事。泥土在反覆的耕犁,早已向鹽坨一樣脆不可擊,用腳在泥土上踩,泥土碎裂,像巧克力一般,這些碎渣對我來說有得是用處。把土渣用水澆過,像油畫用的彩油一般,用這種水泥在地上隨心所欲的塗畫,無拘無束,總是想着畫好,卻反而弄巧成拙。

晚上樂趣比早上多的多,夜晚藏在地裏整整一天的小蟲子們都從土地鑽出來,不說成千上萬幾百只肯定是有的。許多人都怕蟲子,所以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蟲子是一種多麼有趣的生物。抓幾隻蟲子,有的叫得出名字,像蟋蟀,七星瓢蟲……有的叫不出名字,都全抓進瓶子。用筷子輕輕的玩弄他們,我們這裏撥到那裏,他們也不怎麼反抗,一心只想爬出瓶子,但都一一被我攔下。一手敵不過四雄,總是會有幾隻蟲子趁我不注意的時候逃走,我想挽留這些“階下囚”,因爲沒蓋蓋子,讓之前的心血付之東流。

日子很快溜到了我四歲。有一天外婆說是帶我出去吃好吃的,一會兒就回來,於是我迷迷糊糊被外婆帶上了車,但我感覺不對,因爲好幾箱行李被擡上了車,我好像明白了什麼,沒有哭也沒有鬧,看着房頂上幾縷炊煙,村子裏依舊那麼安靜,好像根本不知道一個孩子就要離開她的懷抱。我的眼淚流在臉邊,風負責地一遍又一遍地抹它。

汽車風一樣疾馳,村莊很快不見蹤影,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到了城裏。這裏跟鄉里不一樣,每一棟樓都直衝雲霄,看不見影,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片繁榮。不久,我便進了幼兒園,我們的老師姓肖,是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我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瘦的人,好像單薄的襯衫穿在她身上就是一張漁網。她戴着眼鏡,好像博學多才的樣子,上課喜歡搖頭晃腦的老師。幼兒園所學知識甚是淺薄,26個字母,聲母,韻母及一些易懂的生字,在這就不做說明。

幼兒園是睡午覺的,這時候纔是快活所在,把所有孩子哄上牀的老師就去休息,但殊不知牀上的孩子並未睡着,幾個孩子圍在一塊,拿出自己收藏已久的卡牌,划拳定勝負,誰輸誰就把卡牌給勝者,老是玩得過頭,午睡時間已過,被老師抓個正着,寶貝卡牌全收走了。後來我們跟着老師打起了游擊戰,爲不讓老師發現,留一人發哨,在門口鋪爪子……不知老師怎麼這麼厲害,每次都把我們一網打盡。

鄉村到幼兒園,這是我的童年,一條承載着歡樂的小溪,在記憶裏奔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五

不必說蔚藍的大海、清新的海風、漂浮的船隻,也不必說白鷺在泥間覓食,頑皮的跳跳魚時不時從泥裏蹦出,小巧的石蟹在石頭縫裏穿梭。單是一條石板路,就有無限趣味。凹凸不平的石頭散鋪在路上,石頭縫裏夾帶着沙子,一些螃蟹可能就藏在其中,若用樹枝去掏,說不定可以淘得到,就看你怕不怕它那鉗子。石板路緊鄰着一個斜坡,斜坡下面就是海了。漁船停在海里,漁民們用自制的木板搭在石板路上,方便上下船,然而我們卻通過木板,到漁船上,再用“飛檐走壁”的功夫跨過幾條漁船(當然是船上沒人時),從另一條木板回到石板路上。我們有時還規定路線,比賽跑,看誰跑得快。最有趣的應該是石板路盡頭,有一艘廢船,也不能說是廢船,就是沒人要的船,已經放了很久,但是現在已經不見了。

船上可站四五人,原本上面有些垃圾和水,都被我們清理掉了,船舵、船艙,還保存完好,被一根粗繩拴在碼頭上。若不是繩子太粗,若不是被死死系在鐵環上,若不是我們太小力氣不夠,這船早就被我們划走了,哪裏還會乖乖停在岸邊。即使不能划走,這同樣也是我們的樂園。這船停在一個角落,旁若無人,又有一棵小樹在碼頭上,既沒有大人干擾,又有一棵樹可以遮陽,特別是下午或中午時,太陽比較大。上船隻需從一個不到一米的碼頭上跳下去,船便近在咫尺。上了船,若是退潮就沒什麼意思,若是漲潮,上了船之後,幾個人一動,船便會搖晃起來,在當時看來這是很有趣的事。船艙很矮,還很臭,一般不下去,但船舵的位置可是必爭之地,船舵很輕,輕得好像沒和水裏的舵連起來一般,現在想想也許這舵是壞了吧。管他壞沒壞,總之,這都是我們童年的記憶。

到了規定的年齡都要去上學的,我也不例外。我進了演武國小,開始了六年的國小生涯。第一天進學校的我對什麼都是好奇的。嘿,學校有個池,池裏也有隻小木船,這讓我想起我玩樂的地方,我是挺想上去的,但有一道大鐵門攔住。第一天上學,我見到了我的班主任,是一位中年女子,溫文爾雅,儀表大方。我當時還小,也不知道什麼是好老師,只知道跟這老師學就對了。也記不清從何時起,有了作業,剛開始是沒有的,於是我開始懷念我的樂園了。哦,我的廢船!哦,我的螃蟹們和小夥伴們!

每天除了週末都要來學校,我雖然離開了樂園,但我在一個新的環境裏,一樣玩得開心,玩得快樂。我接觸了新事物,交到了新朋友,不過,可能是之前太野、太任性了,一下收不回來。記得在一次因爲小測還是作業,我已經記不清了,被老師留下,回家後被媽媽打了一頓,在陽臺上哭了一晚上。不過,也好像因爲這個,我的心貌似收了回來,之後我似乎有所變化,變得更乖了,可能就是因爲這個吧。

避風塢聽說要改造時,我已經上五年級了,當爸爸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到避風塢拍了許多照,直到六年級改造完畢,現在已沒了當年的味道了,只能通過照片來回憶當初、回憶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六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魯迅現身兒時在百草園的快樂生活以及在三味書屋的無聊乏味,其鮮明的對比令人深思。

“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當你眼前展現出這一幅畫面,你一定會感嘆這是多麼快樂、美妙、令人神往的地方,也會像魯迅先生一樣愛上這個地方,如果我們也在這個地反生活,那也一定會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的!

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了,家裏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習生涯,每天只讀書,政務十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工作。這樣的日子遠不及在百草園的日子快活、自由。

這篇文章解釋了兒童廣泛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的成長的合理要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七

從百草園到教室(仿寫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們的校園裏有一個小園子,入口處的牌匾上刻着三個清晰的大字“百草園”。

不必說高大的梧桐樹,翠綠的竹葉,金黃的金桔,窄窄的鐵橋;也不必說辛勤的蜜蜂在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與人作伴,一隻白鴿似是被人所驚,“嗖”的一下衝進了天空。單說這小小的水池,就有無限樂趣。

看!這池水雖是青綠色的,但卻十分清澈,連沉入水中的盆瓦、泥沙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透過青綠地池水,我們仍能知道,這落入池中的圓盆原本是米白的,現在卻像是濺上了墨汁,表面上有了幾個黑斑;靠岸的水面上生出了一層薄薄的植物,似是青苔,又好像浮萍。

姑娘們都是愛美的,鬧着,跑着來到花叢中,挑出幾朵顏色不一的五色梅,插在頭髮裏看着池水裏自己的倒影,學着古代女子梳妝打扮,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咯咯咯”地笑着;男孩們對這些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們就站在鐵橋上,望着青綠的池水,吐露出自己童年時的一件件“糗事”,讓人發笑。

玩罷,笑罷,也該回教室了。打扮過後的我們,紛紛將發間的花兒拿下,把上邊的小花聚在手心裏,又向空中拋去,來了個“仙女散花”;男孩兒們就在這“仙女散花”中,領着我們,踏上了歸途。

一路上,我們幾個夥伴依舊說說笑笑,路邊的綠葉好似正在傾聽着我們的故事,樹上的花兒彷彿也在對我們笑。

我們幾個剛回到座位上,鈴聲就響起來了。又是新的一節課。我們幾個夥伴正巧對上了眼,相視一笑。

剛剛的笑聲會永遠在我們心中迴盪,迴盪……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八

小時候,我住在外婆家,屋後面有個小園。現在想想,也不過是一塊泥土地裏種些野花野草罷了,但那確實是我曾經的樂園。

不必說鮮豔的花朵,嫩綠的小草,蔚藍的天空;也不必說美麗的蝴蝶,叢中歌唱的蟋蟀,肥胖的蝸牛。單是短圍牆邊的麻雀一類的鳥就有很多,撒一把米在地上,等着鳥來吃。總覺得鳥吃食的樣子很新奇:兩腳站在地上,脖子一低一擡的,啄着地上的米粒,眼不時張望一下四周。輕輕掀開花盆,準會看見蚯蚓在蠕動。用樹葉包住一條蚯蚓,放在被太陽光曬乾的土地上,蚯蚓立刻就向陰暗而潮溼的土地邊爬去。可這是徒勞的。看着掙扎的蚯蚓,心中不免有些愧疚,生了憐憫之心,又將蚯蚓捉到溼土上去。蚯蚓嗅到泥土裏的清香,瞬間就來了勁兒——彎曲着身子,拱啊拱,一會就沒了蹤影。若你不怕刺,還可以摘兩朵玫瑰花下來,取一根嫩枝,剝去外皮,只留下裏面的嫩莖,做成花環。戴在頭上,定能引來不少小夥伴的效仿。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枇杷。外公從鄉下摘來的枇杷,一大半都進了我的肚子。

一天,我驚奇的發現土裏出現了一棵苗,我便對外公說:“外公,您看這苗!這土裏的花草我都熟悉,這是個什麼?”外公從屋裏找來眼鏡戴上,仔細觀察額一會,笑着對我說:“這是枇杷苗。”“枇杷樹的苗?”我喜出望外,這纔想起數日前無意吐在土裏的核。我視它爲珍寶,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觀察這苗是不是又長了一點兒,樂此不疲。

我也不知道父母爲什麼要將我送進學校,國小哩!也許是因爲每天只顧玩耍了吧,又或是因爲我長高了一點,無從得知。

家裏離學校不算太遠,但也要經過好幾條街,拐好幾個彎,穿過洞庭公園的橋才能到。學校大門上寫着“蓮花塘學校”五個字,上面還飄揚着彩旗。我進了教室,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我的樹苗,我的蚯蚓們……

我哭了起來,這時,老師進來了,看到我報名表上的名字,微笑着安撫着我。我連忙止住了眼淚,笑着和周圍的同學玩起來。

課堂上,老師念“低頭思故鄉”,我們也說“低頭思故鄉”,老師念“春眠不覺曉”,我們也說“春眠不覺曉”。我很喜歡,覺得很有意思,很順口,也很好聽。

久了,我發現學校其實很有意思,老師教我們念字,教我們算術,教我們各種知識,這都是我從前不知道的。

不僅在課堂上,下課也甚是熱鬧:有玩“八仙過海”的,有玩“石頭剪刀布”的,也有玩“老鼠偷油”的,教室裏可謂一片歡聲笑語。大家三五成羣地聚在一起玩遊戲,直到上課鈴聲打響纔回到座位上去。

後來買了新房,搬了家,那小園也不知歸屬誰家了。但它們,永遠是我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