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中國美術史複習筆記

一、什麼是美術?美術有哪些種類?

中國美術史複習筆記

(一) 什麼是美術?

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藝術”這個專門名詞,源於古羅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變成現代英語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對於“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及文學、戲劇、音樂等,廣義的還包括拳術、魔術、製衣、栽培、醫術等。

今天,英語中的“art”一詞仍然既作“藝術”解,又作“美術”解,它既可以用來指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其它各種藝術門類,有時又專門用來要指稱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在內的視覺藝術。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們甚至還會看到,作者所說的“art”其實僅僅就是指我們中國人所認爲的美術的一部分:繪畫。而他們的“the fine arts”(我們直接譯作“美術”),也仍然是指詩歌、音樂、繪畫、雕塑、建築等。

“美術”這個專門名詞,在中國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被文藝家和教育家普遍運用的。當時蔡元培運用“美術”這個術語時,也還包括了詩歌和音樂。

其後,中國的文藝界、教育界把“美術”和“藝術”的概念逐漸分離開來,“藝術”是一切藝術門類的總稱,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來反映自然和社會,表現人類情感的一門大人文學科,它包羅了美術、音樂、詩歌、舞蹈、戲劇、電影等,也包括服飾、園林等很大的範圍。

“美術”,則專門用來指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即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建築、工藝設計、書法篆刻)部分。一種精神產品,“美術”它有別於聽覺藝術的意義、語言藝術的文學,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視性(視覺)、靜態性(瞬間)、物質性(材料)的一種空間(二或三維)藝術。

名詞概念:

1.美術: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及其成果,是對生活的一種能動的審美反映。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

2.美術作品:是基於客觀現實之上的人的內在生活(思想、觀念、情感)的物化形態。

3.美術史:是對美術現象和具體美術作品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事實的學術性研究,並通過對歷史上各個時代的美術的研究,概括各個時代的審美意識和文化特徵,把握美術發展的基本規律。

(二) 美術有哪些種類?

因地理環境、文化習俗、審美追求的不同,世界美術分爲東西兩大體系。

東方傳統美術以中國爲代表,重傳神寫意、崇尚主觀意象的表現;西方傳統美術重模擬,崇尚客觀物象的再現。所以,我們這門課將以比

照的方法來學習。

按“形”來分: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

按製作方法分:繪畫、雕塑、建築、工藝、設計、(書法和篆刻)。

按作用功能分:純美術和實用美術。

第一章 原始社會的美術

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藝術

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磨製石器、彩陶藝術

中國彩陶文化發源地:

1、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今陝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類型(魚紋是裝飾紋樣的典型母題,圖案多畫在盆內側)和廟底溝類型(圖案多畫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紋爲多,多采用二方連續的方式)

2、馬家窯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今甘肅、青海一代):紋樣以自然物象演變的幾何形圖案最多,有較濃的生活氣息。

什麼是彩陶?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鐵和氧化錳作顏料進行描繪,經入窯在攝氏一千多度的高溫中燒製後,於橙紅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紅、白等色圖案的一種陶器。

半坡人面魚紋盆屬於什麼文化?其裝飾紋樣的涵義有哪些?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陶器作品之中。“人面魚紋盆”出土於西安半坡,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其圖案裝飾於陶盆內壁,展現人面與魚的簡練造型和生動組合:人面爲圓形,畫有鼻眼,頭上有飾物,兩耳左右各有一條小魚,口內又銜兩條小魚;人面圖案與魚或網並列相伴。這種圖案有一定神祕色彩,被認爲與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關。

最早的原始繪畫遺蹟(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其具體涵義主要有崇拜魚圖騰說、祈求捕魚豐收說、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說等。

該作品耐人尋味,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繪畫傑作和典型器物。

二. 雕塑與繪畫

雕塑;稚拙率真的原始繪畫:裝飾性繪畫、巖畫、地畫。

原始雕像的特徵:多爲裸體,形體誇張,突出女性特徵及生殖部分,而面部和四肢都被異常簡化。

小結:原始社會處於人類的矇昧、野蠻狀態,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以謀生爲中心的物質創造居於首位,同時也閃現出渴望征服自然以獲得生命自由的審美精神。因此,作爲中國原始審美文化的物質產品,無論是工具系統,還是器物系統,都表現出實用與美觀同一不分的基本狀態。這一時期的審美設計範型是石器的形制、裝飾以及陶器的造型、紋飾。該時期的審美設計,從總體上表現出“質樸的生命之流艱難地躁動”的特徵。

第二章 奴隸制時代的美術

1、概述

殷虛甲骨文

這是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演變的漫長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工藝美術、雕刻、繪畫、建築等都獲得較大發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銅器被奴隸主視作財富、地位和權勢的象徵,發展的水平最高,藝術成就也最爲突出。因此,有人稱先秦時代是“青銅時代”。

2、燦爛的青銅工藝(青銅"禮器"的藝術精神;青銅的造型與裝飾特點;青銅器造型和紋飾的演變)

什麼是青銅器?青銅是指紅銅與錫的合金。青銅器藝術是夏、商、周時期占主導地位的美術創造,此一時期出現了大量製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銅作品,其造型與紋飾在工藝美術史上具有典範意義。

青銅器種類主要有禮器(生活用器,體現尊卑)、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四大類。

青銅器的裝飾紋樣有哪些?

商代主要有饕餮紋、雲雷紋、夔紋、龍紋、風鳥紋等

西周主要有夔紋、鳥紋、等

春秋主要有蟠魑紋(繁縟)

戰國出現了生活氣息濃郁的狩獵、習射、採桑、宴樂、攻佔等圖案。

饕餮紋:饕餮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祕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是東海龍王的第九個兒子。

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以鼻樑爲中線,兩側對稱排列,通常的下脣。饕餮紋出現在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的像鳥、像鳳、像人。饕餮紋這種名稱並不是古時就有的,而是金石學興起時,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紋面具高21.0公分,現藏於美國西雅圖圖書館。西周時代,其神祕色彩逐漸減退

已知最早的完整的青銅器是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二里頭爵”(夏朝)

青銅藝術的分期:

青銅器育成期、青銅器鼎盛期、青銅器轉變期、青銅器更新期

青銅器的形制特點:

(夏朝)器形小,器壁薄。

(商朝)器形大,穩定厚重

(周朝)銘文盛行

(春秋戰國)飾紋世俗化

3、建築(溯源;宮殿建築之濫觴)

4、繪畫與雕塑(繪畫;雕塑)

小結:夏商周三代是中華民族有野蠻步入文明的時期。該時期佔統治地位的巫史文化,一方面帶有濃厚的原始文化的痕跡,同時已具有了“遵禮”、“敬祖”的文明化特徵。其物化形態的範型(主要美術遺存)是青銅器,它象徵着奴隸主專制的宗教等級制。青銅器的形制沉重,紋飾構象獰厲可怖,內含着某種神祕而威嚴的力量,表現出中華文化黎明期審美設計的特徵:神祕的崇高。

第三章 戰國秦漢美術

一、概述

總體把握秦漢時代美術發展概貌

二、繪畫盛勢

漢代繪畫藝術主要表現在哪些形式中?

漢代繪畫藝術大致包括宮殿衙署壁畫、墓室壁畫、帛畫、工藝裝飾畫和兼有繪畫雕刻兩種特點的畫像石與畫像磚等。

墓室繪畫發達的原因;墓室繪畫的題材

縑帛畫

畫戰國帛的用途、內容及藝術特色是什麼?

戰國帛畫主要指湖南長沙楚墓出土的兩幅旌幡性質的帛畫。

內 容:,,,

1.《龍鳳人物圖》31×22.5CM 、(內容:細腰長裙的貴族婦女;鳳鳥翅膀伸展、引頸似飛;神龍張舉雙足、體態騰飛。)

2.《人物馭龍圖》37.5×28CM 、(貴族男子戴冠、長袍、佩長劍、側身持繮;長龍似舟、飛向天國)

用 途:葬儀中的旌幡,墓主肖像,表示在龍鳳的指引下,靈魂不朽,升歸天國。

藝術特色:帛畫人物作側面立像,比例勻稱,儀態肅穆;畫面勾線流利挺拔,設色採用平塗與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調莊重典雅。

西漢帛畫

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西漢帛畫的主題內容和藝術特點是什麼?

(“繪”字是“絲”字偏旁,指的就是用顏料在絲上設色的意思)

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T形帛畫,全長約2米,畫面構圖分天上神境(太陽金鳥與月亮蟾蜍、坐着說話的仙人、飛龍)、人間生活(墓主人和侍從)和地下生物(大力士撐着大地、人頭鳥、鰲魚)3個部分,主題思想是引魂昇天。此畫把寫實(人間)和幻想(天界、地界)都融合在一起了。在藝術處理上有這樣幾個特點:構圖上以穿壁的蛟龍,將天上與人間、地下部分有機地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浪漫熱烈的整體;將墓主人的形象置於旌幡的中心和醒目位置,通過侍從的襯托,顯示其高貴身份;墓主人呈全側面表現,突出形象描繪,其形貌服飾刻畫的惟妙惟肖;畫中神禽異獸,姿態矯健生動,富有奇特的想象力;畫面勾線挺拔,線條粗細變化中富有流暢韻致;設色莊重典雅,以暖色爲基調的豐富色相運用使其產生詭異、華麗、熱烈的效果。

三、畫像石、畫像磚藝術

什麼是畫像石、畫像磚?分佈在哪些地區?

畫像石與畫像磚是秦漢時期遺存豐富的美術史資料。藝術家以刀代筆,在堅硬的磚石上面雕繪精美圖像,作品兼具繪畫、雕刻兩種因素。畫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畫面,用於構築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石闕的建築石材;畫像磚是用於墓室建築的磚刻繪畫,是具有裝飾意義的建築構件。畫像石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南、江蘇、陝西、山西、四川地區。畫像磚以河南、四川出土最多、其藝術造詣最高的當屬四川地區。畫像石與畫像磚的興盛期是東漢時期。

畫像石(磚)的分佈;

古樸深厚的山東畫像石藝術;

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的藝術手法是什麼?

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採用減地平雕加陰線刻的技法雕成。畫像善於抓住歷史故事矛盾衝突的高潮,善於運用必要的景物以表現特定的環境,人物之間的關係也處理的非常出色,以誇張的戲劇性動作,在構圖的均衡平穩中表現出動感和力度。畫像具有工整、嚴謹、樸素、古拙的寫實特色。

潑辣豪放的南陽畫像石藝術;

清新明朗的四川畫像磚藝術

四川畫像磚的藝術特徵有哪些?

四川畫像磚多表現伏羲、女媧、日月神、西王母的美好神話內容和描繪車馬出行、宴樂觀舞、門闕儀衛等現實生活題材,特別是有反映漢代封建莊園經濟的農副業生產活動和集貿活動畫面。四川畫像磚風格清新、鄉土氣息濃郁,以剪影式的圖象、誇張的造型、大的塊面和簡練的線條,使畫面物象充滿了運動感和神韻,並體現出雄健撲拙、生動流暢和博大渾穆的時代特徵。

四、壁畫

宏麗的廷殿壁畫;

紛繁的墓室壁畫

漢代墓室壁畫有哪些重要遺存?

漢代墓室壁畫重要遺存主要有洛陽卜千秋西漢墓壁畫、洛陽燒溝61號西漢墓壁畫、遼寧金縣營城子東漢墓壁畫、河北望都1號墓東漢壁畫、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壁畫(可見漢代的疆域非常遼闊)等。

五、器物上的裝飾繪畫

銅壁上的畫卷;

瑰麗的漆器裝飾畫

六、秦漢的繪畫藝術特徵

七、雕塑

秦漢雕塑的作用與成就是什麼?

秦漢雕塑藝術是統治者用來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美化陵園建築、紀念功臣將帥的有力工具。在陶塑、石雕、木雕、青銅鑄像及工藝裝飾雕塑等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表現出深沉雄大的氣魄,成爲中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峯。

深沉雄大的大型紀念興石雕:《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漢霍去病墓石刻的用途、內容和藝術手法是什麼?

霍去病墓石刻是西漢紀念碑性質的大型組雕,現存陝西興平縣道常村。漢武帝爲紀念多次率兵反擊匈奴侵擾,立下赫赫戰功但不幸病逝的青年將領霍去病而建,並在墓冢周圍放置各種石刻動物,以烘托霍去病戰鬥生涯的艱苦和其戰鬥功勳的卓著。霍去病墓石刻共有14件,全部用花崗石雕成。其藝術特徵是;運用循石造型的手法,巧妙地將圓雕、浮雕、線刻技法融會在一起,刻畫形象以恰倒好處、足以表現客體特徵爲度,不作過多雕鏤,使得作品具有整體感與力度感,堪稱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的傑作。

《馬踏匈奴》雕像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馬踏匈奴》置於霍去病墓冢前面,是羣雕中的主體和代表作品。雕像高1.68米,以一匹氣宇宣揚、傲然卓立的戰馬來象徵這位漢代大將軍;以戰馬將侵略者踏翻在地的情節來歌頌霍去病抗擊匈奴戰爭中的勇敢;以仰面倒在馬下手持弓箭的敵人形象表現失敗者的垂死掙扎。馬踏匈奴的造型,輪廓準確有力,馬頭到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落的處理,形象醒目,主題突出,風格古樸雅拙、凝重雄健,是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典範,也是西漢雕刻藝術成就的標誌性作品。

寓美於樸的陶俑《秦陵兵馬俑》、《擊鼓說唱書》;

秦始皇陪葬陶塑兵馬俑的佈局、功能和藝術特點是什麼?

秦兵馬俑1974~1976年發現於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東西楊村。先後發掘3座埋葬大型兵馬俑的叢葬坑,其中1號坑象徵以戰車和步兵組成的主體部隊;2號坑爲弩兵、戰車、騎兵組成的混合部隊;3號坑是軍事指揮部。其中1號坑埋葬的與真人真馬等高的陶塑兵馬俑達6000餘件。秦兵馬俑是秦代近衛軍的寫照,既擔負着守衛陵園的象徵職能,又是對秦始皇完成統一中國歷史功業的紀念。

秦俑的藝術特點是:手法寫實,造型嚴謹,形象生動,性格鮮明。在佈局上利用直立靜止體的重複,組合關係的多樣統一和空前的數量,形成了雕塑羣巨大的體量和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雄強氣勢。

什麼是俑?漢俑的雕塑特點及其代表作品是什麼?

俑是古代用於殉葬的物品,題材多是被役使的衛士、奴僕和樂舞伎的偶人或現實生活中的畜獸等。傭最早是替代奴隸殉葬的摹擬品,起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漢與隋唐盛行,宋代因流行紙冥器而漸衰。

漢俑的雕塑特點是:長於動態刻畫,造型適度誇張,形象鮮明,手法簡潔概括,極富生活情趣,表現出稚拙、憨厚、渾樸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品主要有陶塑陪葬兵馬俑、侍女俑、樂舞雜技俑、擊鼓說唱俑等。

多姿多彩的銅雕:《長信宮燈》、《銅奔馬》

漢代重要青銅雕塑與工藝雕塑作品有哪些?

漢代青銅雕塑與工藝雕塑代表作品分別是《馬踏飛燕》(馬在漢代象徵了軍力的強大,又如“馬踏匈奴”)和《長信宮燈》。

小結:秦漢兩代,中國封建社會如日東昇。大一統的秦帝國的建立,標誌着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秦皇霸業氣象不可一世。西漢承秦制,加強中央集權,國勢強盛,文化發達。在此氛圍中,顯示王權威嚴,炫耀帝王功業,成爲審美設計的主潮。秦漢都城、宮室、陵墓等建築以及旌幡等工藝的審美設計,都呈現出炫耀大統一帝國文化的恢弘氣勢,形成具有華夏民族傳統特色的審美設計第一高峯。

複習:比較秦始皇兵馬俑和漢代石刻(霍去病墓前石刻)藝術的異同。

秦漢雕塑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峯。秦漢雕塑藝術是統治者用來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美化陵園建築、紀念功臣將帥的有力工具。表現出深沉雄大的氣魄。

秦陵兵馬俑在藝術手法上是寫實手法,而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在藝術手法上是寫意手法。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馬俑爲代表,具有現實主義風格;漢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寫意與象徵的風格。後者成爲中國古代雕塑藝術風格衍變的主流。

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與秦陵兵馬俑不同的有兩個方面:

1> 題材除了兵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雜技俑,侍僕俑等。

2> 藝術處理手法上,漢代注重人物神態和動態的刻畫,忽略形體比例結構,甚至有意通過誇張變形達到傳神的藝術效果。

霍去病墓前石雕依石造型,以神取勝,富於整體感和力度感,飽含生命力,石西漢雕塑劃時代的作品,也是漢代最爲大氣的藝術典範之一。這種“寫意”的創作方式逐漸成爲中國造型藝術的主流。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爲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峯,爲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而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馬、馬踏匈奴、怪獸食羊、臥牛、人與熊等,題材多樣,雕刻手法十分簡練,造型雄健遒勁,古拙粗獷寫實手法爲主流。

秦兵馬俑雕塑寫實手法不僅表現在整體的把握上,而且在細部方面也體現了一絲不苟、形象逼真的特點。如秦俑的髮型,有螺旋紋式、波浪式等。髮辮有三股、六股,盤曲扭結,走向清楚,絲絲頭髮,清晰可見,陶俑的發舍有單環髻、雙環髻、三環髻、四環髻等等,表現了現實生活中束髮絡髻的各種式樣。髮髻的帶頭,有呈扇面形,有爲折波形,有的則表現飄擺翻卷。陶俑的服飾衣紋隨體曲折,刻畫得維妙維肖。甲俑鎧甲的甲釘疏密有致,也刻劃得絲毫不差。陶俑腰間所繫革帶和帶鉤,腿部扎的行縢,以及靴、履等細部,與實際對比具有極高的相似性。連跪射俑右腳鞋底兩端密中間稀的排列,也是基於人腳着地後部位摩擦輕重不同的考慮。像手指上的骨節和指甲等也刻畫得十分逼真。就連陶馬口中的牙齒這一不爲人注意的細節,也是頗具匠心,塑出六顆牙齒,以表示馬正處於青壯年時期,把寫實主義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其藝術上的地位和意義,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上都佔有光輝的一頁。同樣。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也有個性,比如其中“馬踏匈奴”爲墓前石刻的主像,爲灰白細砂石雕鑿而成,石馬昂站立,尾長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長鬚仰面掙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紀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秦兵馬俑的大型藝術羣雕用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秦軍的磅礴氣勢,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的一支奇葩。陶俑製作都很寫實,精確地刻畫出了武士的不同身份,年齡,個性與心理活動。兵馬俑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數量衆多,規模宏偉,氣勢磅礴,再現了當年秦國兵強馬壯、氣吞山河的風貌,開創了我國雕塑史上大型羣塑的先河。概括說,即形體高大、數量衆多、形象逼真。形象逼真,是指兵馬俑的塑造追求畢肖的寫實作風,嚴格地模擬實體,力求與實體相似。不管是兵馬俑的形體、裝束,還是軍陣編列、車的形制、結構等等,都一絲不苟地忠實於現實生活。古代人認爲,人死後靈魂不滅,鬼神在冥間的生活和在人間一樣,要把地上的王國搬入地下。所以,追求畢肖便成爲塑造俑像的指導思想,也是造型藝術表現上十分普遍的規律。秦俑的面型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說是千姿百態。多種多樣的髮髻、髮辮,反映了作者在統一中力求變化,使俑的形象更加豐富多姿。另外,秦俑造型,把外部形體與內在的氣融爲一體。例如,那立如鐵塔似的武士俑,往往表現性格粗曠,氣度勇猛;清秀型身材的俑,則顯得文雅、聰明、伶俐;身材魁梧的軍吏俑,表情肅穆、威嚴、剛毅、自信,好像勝券在握。這些都顯示了神藏於形,“形具而神生”的藝術規 律。秦俑羣塑大面積地展示了秦人的形象,使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雕塑藝術所顯示的人體的形象美。

而在其相比之下,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的價值體現在:其一,借《伏虎》讚美英雄,這較之於秦兵馬俑直接以馬或立像雕塑表現更富於詩性的想象,這是中國紀念碑的“借喻法”。其二,以原石、原形爲體,開創瞭望石生意、因材雕琢的創作方式。這種方式的哲學根基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一方面尊重自然、時間對石頭的“煉就”,另一方面融入人的創造。這與秦兵馬俑相比,更顯漢代重“意”的藝術表現思維方式。秦兵馬俑以物真實爲依據而打造、磨練石頭,使之合乎事理,並通過對生理的刻劃來表達形體的量和力。而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直接藉助原石的方式,則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利用了自然的力量,這對建於室外的紀念碑雕塑無疑是最爲合適的藝術表達。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一是“相原石”,先審視石材形狀大體近似何物;二是“合他我”,這是對象與作者的契合;三是“一形神”,在整體把握的大略雕刻中從石裏剝出體、面、線,使材料、物象、作者融三爲一。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美術

一、概述

總體把握本期美術發展概貌。

漢朝結束後,中國進入了一個分裂的時代。北方有曹操、曹丕建立的魏國,四川有劉備的蜀國,南方有孫權的吳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國時代。

三國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前後五十年左右,司馬炎又統一了中國,改國號爲晉。

司馬炎建立的晉朝,後來因爲被北方几個少數民族聯合進攻而滅亡了。但是,晉朝殘餘的力量遷到南方,定都金陵(南京),在歷史上稱爲東晉。東晉時期,北方被許多外來的少數民族佔據(十六國到北朝),漢族的文化大都被破壞。許多原來住在北方的漢人,避難到南方。他們保有傳統的文化,重視教育,也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從東晉開始,漢人在南方建立了宋、齊、樑、陳四個朝代(南朝)。文化的形式和北方有了很大的差距。

一、人物畫的新發展

時代新風的開拓者 曹不興、衛協;

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畫家

陸探微,劉宋時期傑出畫家,創造了“秀骨清像”的繪畫形象。

張僧繇,蕭樑時期代表畫家,造型爲“筆才一二,象已應焉”的疏體。

曹仲達,北齊畫家,創造了“曹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的“曹衣出水”的形象與風格。

楊子華,北齊宮廷畫家,在表現當時題材的人物畫和貴族生活的風俗畫上有很大的成就。

人物品藻與傳神寫照——顧愷之和南朝人物畫,顧愷之繪畫理論“遷想妙得”,代表作《洛神賦》、《女史箴》、《烈女圖》。

顧愷之的藝術成就與代表作品

顧愷之(約346~407)是東晉畫家,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江蘇)人。出身高門貴族。多才藝,工詩賦,尤精繪畫。善畫肖像、歷史人物、道釋、禽獸、山水等。顧愷之人物畫強調傳神、注重點睛。“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他認爲人物形體的美醜對於繪畫不是最重要的,而傳神的關鍵是描繪眼睛。

顧愷之繪畫筆跡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悠緩自然,將戰國以來形成的高古遊絲描發展到完美境地。顧愷之善用睿智的眼光來審查題材和人物性格,在繪畫中加以提煉,故其畫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尋味。其代表作品(摹本)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

南朝人物畫陸探微《竹林七賢與榮啓期》,張僧繇;

《竹林七賢與榮啓期》墓室磚畫的內容與表現特點

“七賢”:魏晉時期的文人,即,阮籍、嵇康、王戎、山濤、向秀、劉伶、阮咸。這七個人,都會寫詩、彈琴、唱歌,喜歡過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們都喜歡大自然,喜歡在山水清幽的竹林裏遊玩。他們也喜歡喝酒,喝醉了酒,大聲唱歌,或脫去了衣服,赤身裸體,手舞足蹈。他們大都讀過很多書,有藝術的天分,但是,不喜歡做官,不喜歡和虛僞的人來往。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消極對世。

“榮啓期”:春秋時代的一個隱士,也和竹林七賢一樣崇尚自然。

此磚畫在南京的一座墓中發現的。南京是當時東晉的首都。

此畫不是依靠很多的情節與動作來表現人物故事和生活好尚,而是以刻畫人物的外貌和表現人物的內在精神氣質爲主要特徵。畫中刻畫了七賢的相貌,塑造了每個人的性格與個性,表現出人物不同的愛好和典型神情,簡練的筆墨中突出了傳神的情趣。壁畫具有南朝人物畫所特有的清瘦秀麗,修長苗條的秀骨清像風格;表現手法寫實,人物動態生動,線條流利準確而富有變化,反映出南朝繪畫的審美特徵與不斷深化的造型水平。

繪畫理論著作——《畫品》標程千古的“六法論”。謝赫品畫藝術標準“六法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畫品》的作者是南齊(479~502)前後的畫家、繪畫理論家謝赫。《畫品》是古代最早對繪畫作品、作者進行品評的理論文章。《畫品》的內容有:提出了繪畫的社會功能;闡述了繪畫批評的標準即“六法”;同時對曹不興以來的27位畫家分品第高下。《畫品》中提出的繪畫功能是“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鑑”,明確地論述出繪畫創作與政治教化密切相關的主張。“六法”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

北朝繪畫

三、山水畫的興起

顧愷之與山水畫;

宗炳、王微的山水畫論,宗炳《畫山水序》“暢神說”,王微《敘畫》;山水畫興起的原因

四、中國早期的佛教藝術

佛教與佛教藝術溯源;

佛教藝術的東漸與興盛;

早期佛教壁畫的內容和美學特徵;

北朝石窟寺壁畫的主要表現題材

北朝石窟寺壁畫以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和敦煌莫高窟壁畫最爲著名。

壁畫中盛行本生、本緣故事畫。本生指釋迦前生姻緣故事,常以前生爲國王、王子、婆羅門、商人,以及弱小動物的遭遇爲比喻,突出施捨、仁義等思想,宣揚忍辱犧牲、捨己爲人的苦行。如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屍毗王本生、鹿王本生、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等。

石窟寺藝術及其代表石窟寺

石窟寺藝術是我國佛教寺院的一種藝術形式,用於禮佛和修煉的地方,始於公元4世紀(漢末),盛於5~8世紀(南北朝~五代),此後逐漸衰落。石窟寺多依山開鑿,窟前建造木構或仿木構窟前建築。

石窟寺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石窟寺佛教壁畫和佛教造像。

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石窟寺的代表洞窟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等(我國四大佛教石窟)。

1. 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地處河西走廊西端,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前秦(北朝)建元二年(366)開始建窟,此後洞窟的開鑿與寺院德望興建逐漸興盛,形成歷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1個朝代不斷修造而成的莫高窟。莫高窟至今存有492個洞窟,保存着歷代塑像2400餘身,壁畫約45000平方米,是我國最重要的石窟寺。

2.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在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的麥積山上,開鑿於十六國晚期,隋、唐至明、清續有修鑿,現存洞窟194個,各種造像7000餘尊。佛教造型清新秀麗,明顯有別於雲岡、龍門的龐大造像。

早期佛教雕塑,第一階段以北魏雲崗石窟造像爲代表;

3.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之西的武州山,開鑿於北魏時期。主要雕像突出宣揚“皇帝即是當今如來”的思想。主像形體高大雄偉,充塞窟內空間,強調給朝拜者以無比威嚴和壓抑的氣氛,是君權、神權統一的象徵。雕像雄偉粗壯,面型方圓,鼻樑直挺,衣紋簡潔流暢,反映出中亞造像的特色。

第二階段以洛陽龍門賓陽洞造像爲代表;

4.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坐落於洛陽南郊伊水兩岸。主要有賓陽洞、古陽洞、蓮花洞、石窟寺洞等。雕像面相清秀、褒衣博帶、神采飄逸,於印度、西域以及以往北方造像風格已是大相徑庭。它標誌着外來佛教藝術已與民族傳統藝術相融會,漢民族化方向初步確立。

第三階段以北齊石刻爲代表;

佛教建築

南朝陵墓雕刻——辟邪的作用與雕刻特點

南朝陵墓前石獸一般稱辟邪。它形如獅子而有翼,有角或無角,是根據傳說而創造出來的,取其驅邪求福或昇仙的含義。在細分,雙角爲辟邪,獨角爲天祿。

其藝術特點是:形體碩大,氣度恢宏,形象誇張。

其雕刻特點是:用整塊石頭雕刻而成,身體頎長,腰部彎曲,昂首闊步,體態形成有力的曲線。它們身上刻有雙翼,但卻無輕靈之感,而是強調體積感和重量感以突出軒昂氣勢,藉此表現墓主人的尊貴身份。

小結: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亂世”之一。然而,在這個動盪混亂、充滿沉鬱悲涼之氣的浮塵亂世,卻出現了中國古代文化多元走向的繁榮局面。該時期的寺廟、園林建築以及服飾製作、青瓷工藝等方面的審美設計,都達到了很高水平。追求清高脫俗的名士生活方式,樹起了後世文人雅士生活發生審美觀的標準和規範。

該時期的審美設計兼容各種風格,佛寺建築的華美富麗,中亞風格的金銀器的精美燦爛,與女式常服的輕盈飄逸,園林的自然天趣,青瓷設色的清玄幽雅,相映生輝,構成多姿多彩的魏晉風光。

複習:顧愷之其人與其藝術成就,並賞析其代表作品《洛神賦圖》

顧愷之(公元346—407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省無錫縣﹞人。東晉時期傑出的人物畫家。曾爲桓溫及殷仲堪參軍,義熙初任通直散騎常侍。他家祖輩都是晉朝官吏、書香人家。顧愷之很小就博覽羣書,嶄露才華。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擅畫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才絕”是說顧愷之聰穎,多才多藝;“畫絕”是說顧愷之擅長繪畫;“癡絕”就是顧愷之對藝術研究專心致志的精神。與陸探微、張僧繇並稱“畫界三傑”。

顧愷之學畫師從衛協,最善於圖畫人物,東晉的大名士謝安認爲顧愷之的人物畫是前無古人的。後人評論其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其筆法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遒勁爽利,稱爲“鐵線描”;造型佈局六法俱全,運思精微,襟靈莫測。與師承他的南朝宋陸探微、樑張僧繇,並稱“六朝三傑”。而“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神妙無方,以顧爲最”。與陸探微合稱“顧陸”,稱爲“密體”畫派,以區別於南朝梁張僧繇、唐吳道子的“疏體”畫派。

畫跡有《秋江晴嶂圖》、《廬山圖》、《雪霽望五老峯圖》等名作,其中《雪霽望五老峯圖》被推崇爲山水畫開創之作。現存《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均爲唐宋人摹本。

《洛神賦圖》是以曹魏大詩人曹植的著名詩篇《洛神賦》爲題材創作的巨幅絹本着色畫卷。《洛神賦圖》北宋摹本,絹本,水墨着色,縱27釐米、橫572釐米。曹植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紹的時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愛甄氏,曹操卻把甄氏許配給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見,得知甄氏已抑鬱而死,心裏非常難過。當他在歸途中經過洛水時,更激起了他對甄氏的懷戀之情。追想宋玉所講的神女故事,作了敘事賦一篇,名《感甄賦》,以後被魏明帝改名爲《洛神賦》。賦中抒發曹植在愛情生活中的感傷情緒。這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極爲有名的一篇韻文。顧愷之就以此賦爲題材,畫成《洛神賦圖》。

畫中顧愷之巧妙地把詩人的幻想在造型藝術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現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帶飄飄,動態委婉從容。她似來又去,含情脈脈,表現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惆悵的情境。曹植頭戴樑冠,身穿寬衣大袖,在打着華蓋的隨從者的簇擁下,有着貴族詩人的優雅風度。

這幅圖表現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離的關係。畫面上身穿紅色長衣,坐在洛水邊上的曹植,身後有三名侍者手持宮扇,二名侍者手捧詩書。曹植面對日益思念的洛神,流露出非常愛慕的神情。洛神“奇服曠世,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梳着高高的雲髻,手持麈尾,以依戀之情望着曹植,他們好似在互相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