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漢唐間史學的發展》讀書筆記

1. 作者簡介

《漢唐間史學的發展》讀書筆記

作者:胡寶國

胡寶國,男,1957年生,社會史研究室研究員,研究方向爲秦漢魏晉南北朝史,1982年畢業於河北師院歷史系,同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4年12月畢業留校任教。1989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主要代表作有《漢唐間史學的發展》。論文《經史之學與文史之學》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四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2年)。

2.內容簡介

整本書如同其書名一樣,講的是關於漢唐年間史學的發展狀況。主要從以下九個方面來進行講述,《史記》與戰國文化傳統、經史之學、文史之學、《三國志》裴注、史論、雜傳與人物品評、州郡縣誌、南北史學異同、讀《南史》《宋書》推論正史與雜史的關係。接下來,我先概括一下每章的基本內容。

第一章:《史記》與戰國文化傳統。本章將《史記》與其他魏晉時期的史學進行比較,主要從人物籍貫上使用的不同、書名命名、與諸子的關係等方面來寫。我覺得貫穿這篇文章的一個問題是--《史記》在歷史上的地位?首先,《史記》雖然被稱作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但是史記並不是司馬遷一人坐在書桌前創作出來的。正如他曾就《史記》的編撰說:“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在前代大量的紀事基礎上,才造就了《史記》這部宏篇鉅作。其次,史記是戰國文化變遷的一次重要例證。作者通過《史記》與《漢書》中對人物籍貫的描述不同。(《史記》以縣級爲主,而《漢書》以郡級爲主。)得出人們在思想上的不同。爲什麼人們思想會發生變化,作者認爲隨着大一統王朝的建立,郡縣制的推廣,從上層到下層,人們都認爲郡縣行政區變得日益重要了。最後是對於人的發現。《史記》分爲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部分,但最具特色的是在本紀、世家、列傳等記人的方面。對於人的生平事蹟的記述反映了戰國以來對於“人的發現”和以人爲中心的思想的出現。除此之外,“人之發現”還導致了人們對“人在歷史上作用的思考”,引起了民本思潮的發生。而“人”這一重要思想也是此後所有思想發展的源泉,漸漸發展出來的對人的重視以及發展人的觀念也一直延伸到了現在。這一章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些我原以爲近代纔有的思想,例如“發現人性”,其實在很早以前便已經出現。其次,在講到史學史內部發展線索時,我們不應僅侷限於記載史學的歷史文獻的演變,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思想的連貫性。在看待史學的發展歷程時,不能單單看史料上的繼承,更應關注的是作者在選擇史料,著書的思想體現。

第二章:經史之學。經史之爭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次學術爭論。古文經與今文經的爭論,主要集中體現在史學家們對待經與史的分類上的不同。史學家們在目錄分類、以及教育上有了明顯的分類。從表面上看,經與史是分道揚鑣的,經學家與史學家關注的是歷史記述的不同方面,經學盛則史學衰,經學衰則史學盛,經與史的演變軌跡大致如此。但是,我們看待歷史上一切事物的發展時,不能將其孤立起來,只關注到它的發展興衰。所以在看待經史之學時,我們還要注意他們之間的聯繫。首先,史學擺脫經學的獨立也表明人們對經、史的認識有了變化。史學雖然從經學中獨立了出來。但這一轉變過程不可能脫離原有的學術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古文經學。從這一方面看,所謂的經學衰落,主要是指作爲意識形態的今文經而言,就古文經學而言,東漢時期,它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是蒸蒸日上。正是古文經學的繁榮以及隨之而來的今古文之爭的結束才爲史學的發展打開了缺口。因此,就經史關係而論,今文經學的衰落與古文經學的繁榮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才共同構成史學發展的前提。

第三章:文史之學。本章主要圍繞文與史的關係進行論述。首先,是對於文的分類,人們通常將詩、小說稱爲文學。詩與史的關係顯而易見,詠史詩就是詩中有史的一個很好例證。詠史本意雖不在於史,但是卻記錄了史。但作者認爲與史聯繫最爲密切的仍屬小說。雖然小說記錄的只是一些民間的傳聞,也有鬼怪的怪異之事,但這些內容可以稱之爲“史”嗎?我的觀點是“文學創作源於生活”。小說中的事不必全信,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必然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着密切聯繫。所以小說與史之間有着密切聯繫。但從另一方面看,視傳聞、小說爲真實歷史的觀念倒是對正統史學構成了一定的衝擊。這我也是不認同的。在漢魏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階級--士人階級,士人階級將下層文化帶入上流社會,極大的豐富了文化的多樣性。第二個方面,作者談論了文章與文史的區別。在司馬遷與劉劭的眼中,史在文章之中。但是當文章的含義變爲指文學作品之後,文與史逐漸發生了分離。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劉宋時,儒、玄、文、史四學並建,標誌着在學術分化的大趨勢下文與史的區別終於明確了。在分離過程中,文的地位重於史的地位,且文對史的影響非常明顯。史學在文字表達上與文學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在文與史的爭鬥過程中,史處於弱勢地位,就從我們現在來看,文史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以文敘史,可以使史能夠更廣泛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

第四章:《三國志》裴注。本章從一個很小的視角入手。裴松之註釋的《三國志》。這本注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內容非常完備、詳細。這與當時流行的其他注本存在着明顯的差異。當時的盛行之風是簡略,在經學和史學領域都出現了一種追求簡略的風氣,而裴松之則批評這種風氣。裴松之這種不求簡約、不避繁瑣,以追求歷史事實的儘可能豐富爲目的,這與側重名物訓詁的傳統經學式的註釋方式判然有別,標誌着史學史上一個重大的變化已經發生:經學的影響正在衰退。因此,裴注是史學發展上一個重要事件。

第五章:史論。史論就是對歷史進行評論。首先,最顯著的作品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的種種論述表現出了司馬遷對天人關係的思考和歷史循環的思想。這些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爲人們提供認識歷史、理解歷史的新角度。但在司馬遷以後的史學家在這方面也只是在不斷地重複着五德終始的學說,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套路,其中很少有自己的思考。漢晉時期還有一種以荀悅和袁宏爲代表的史論,它往往脫離了歷史本身,而更接近於子書中的議論。就是通過對前朝所發生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來論證現在歷史發展的形、勢、情。作者在本章的主要論述風格是,講述某一種史論的類型時,往往選擇從大環境入手,士人所處的環境的變化,會間接的影響他們史論的出發點和側重點。但同時又有不同。總之,南朝以後的人們對史論愈來愈重視,在評價歷史著作時,不僅僅侷限於史書是否做到了“文直事核”,而是對其中的史論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同時,史學批評開始作爲史論的一個方面出現在人們在作品中,這個變化具有積極意義,它說明史家所追求的已經不只是充當一名歷史事實的客觀記錄者,而且也要努力在史書中展現自己對歷史的認識。

第六章:雜傳與人物品評。本章主要圍繞東漢時期出現的大量雜傳來展開論述。東漢以來人物品評風氣的出現是雜傳大量涌現的歷史原因。此風漸衰的原因主要不在於中正制度,也不在於士人對抽象理論的探討,而是在於南朝皇權的振興與門閥士族的凝固化。人物品評風氣的衰落最終導致了雜傳的減少。

第七章:州郡地誌。本章圍繞異物志與山水地誌進行論述。首先,從幾本古籍中指出,異物志所載多爲各地稀有的動植物。接着作者就開始思考異物志的淵源在哪裏?它爲什麼成爲大家喜歡撰寫的書籍?首先,作者猜測它可能來源於官修地誌,但官修地誌記載的重點是那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內容,與異物志的內容存在很大差異。其次,作者發現異物志與戰國時期的《山海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山海經》與異物志之間的年代相隔太久,於是,作者又提出一個問題:“《山海經》作於戰國時代,隔了許久忽然受到重視,模仿之作屢見不鮮,異物志乘此而起。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從大的時代背景來看,作者認爲可能與漢晉時期求異的風氣有關,從漢武帝到王莽,都樂於追求怪異的事物,在史書中就記載了很多怪異之事,但同時,作者強調到“不能據此就認爲史學影響了對怪異的追求”,相反,越來越多與地理無關的怪異小說進入史部,反而放映了異物志影響了史學。異物志的盛行是一個複雜的歷史現象,除了異物志之外,地誌中明顯增添了新的內容——關於山水本身的介紹,作者認爲地誌關注山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與佛史有關,其二與人們的經濟活動向山澤發展有關,其三與魏晉以來士人中形成的寄情山水的風氣有關。以上就是六朝時期地誌出現的兩個顯著的變化。在後世唐人的眼中,這些記載了異物的地誌不僅不真實、不可靠,而且還沒有實用價值。從唐人對六朝的批評中,可以看出六朝地誌的不完善之處。最後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地誌與郡書的區別”,按姚振宇所說:“以人物爲重者則入傳記,以土地爲重者則入地理。”在此觀點之下,地誌與郡書的分類就全憑著錄家個人的偏好了。但作者卻堅持認爲,地誌與郡書應該是又明顯區別的。

第八章:南北史的異同。在開頭作者便指出由於政治文化傳統的不同,以及長期分裂局面的存在,南北兩地在經學、宗教、文學領域均有不少相異之處。但是關於南北史學上的異同,向來研究不多。除史論外,北方史學在很多方面都呈現出與南方史學不同的特點。這些不同點主要是:第一、北方史學較爲關注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問題,而南方則否;第二、相較於南方,北方多官修史書,私人撰述較少;第三、從淵源上看,與繼承魏晉的南方史學不同,北方史學比較強調繼承漢代傳統。爲了論證以上幾個觀點,首先作者從是否設立《食物志》和《刑法志》的問題入手,北方的史書中多設有二書,而南方的史書則無,這就反映出南北史家所關注的問題的不同。南方史家常常將修史當成個人成名的事業,這主要與當地不同的社會風尚與對法律的態度不同有關;其次,作者從南北史書中官修與私撰所佔的比例差異入手。北方以官修爲主,主要與當時專制皇權的強大有關,而南方地區則因政治自由,有較多的私人修史。最後,從學術傳統上看,南方史學的淵源則可追溯到東漢。主要是受地理位置差異,不同王權統治的影響。

第九章:讀《南史》《宋書》推論正史與雜史的關係。本章作者以今人對李延壽編撰的《南史》《北史》的看法入手,來推論正史與雜史的關係。從史料的角度來看,今人之所以知道他刪減了不少內容,是因爲那些內容在其他正史中還存在,比較之後,方知他有所刪減。他所增加的內容多來自正史以外的雜史。因此,引發了作者的思考,正史與雜史、雜傳的關係。首先,漢末以來,天下大亂,私家撰史盛行,各類雜史、雜傳極多,爲寫作正史提供了參考的可能性。其次,當時還沒有“正史”“雜史”的概念,史家對此二類史書的區分比較模糊,因此引用相對隨意。因此在撰寫社會下層人物傳時,只能依據雜史、雜傳的記載。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3.本書在表達、處理等方面的特別之處

第一、本書在表達的時候,作者看起來沒有明確的觀點。因爲作者在開頭會提出一個問題,選擇一個方面進行研究討論,最後,作者又會對這個問題提出疑問,從其他方面這個問題又是什麼樣的呢?作者沒有明確的觀點,但是通過文獻等給作者提供了多個思考問題的方向。這能夠很好培養我們的問題意識,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採用這個問題,帶着問題去思考,找到例子佐證或反駁我們的觀點,從而使我們的觀點更加完整。

第二、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本人對魏晉南北朝、兩漢的歷史非常熟悉,所舉的例子也多是用人們耳熟能詳的文學作品。作者的論證思路是首先指明這兩樣東西究竟是什麼,他們之間有什麼因果關係。在分析因果關係時,從時代的發展背景出發,解釋這些事情存在的原因,並通過具體實例來證明。但是作者所給出的每一個結論都不是絕對的,也有提到一些特例,這就給學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間。整篇文章的表達方式側重於對話式而非報道式。對話式就是告訴你有這些這些事實(基礎知識),我們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是允許學者在看的過程中提出不同意見的,而報道式就是告訴你,我通過這些研究得出了這些結論,缺乏互動的感覺。

第三、我感覺每一個小段落結束的不夠自然,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對於在漢唐方面沒有系統知識的讀者來說,很難掌握到關鍵信息。

4.我的收穫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首先最明顯的一個收穫就是,我瞭解到了很多漢唐年間的史學,雖然我對於這些史學沒有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閱讀過,但是我在看作者提供的片段時,對於漢唐年間這一期間的史書也有了大概的瞭解。其次,本書名爲漢唐年間史學的發展,所謂文章的整體內容以與史學相關的內容爲着陸點,每一篇都讓我從一個新的方面對於漢唐年間的史學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研究史學發展時,視眼不能僅僅侷限與史學,還應關注當時市面上流行的其他類型的書籍,這些書籍與史學之間的關係。最後,就是培養了我思辨的歷史眼光。作者以問題開頭,以解決問題爲思路,跟着作者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看着作者如何一步一步的論證自己的觀點,感覺自己看待歷史應該更加全面客觀,不能唯一論,要多問問自己爲什麼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