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多篇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多篇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1

國務院決定於20xx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作爲康寧社區的工作人員,我有幸參加了此次人口普查工作,現將“六普”工作以來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工作過程

第一步是清查摸底,繪製《普查小區地圖》及編制《戶主姓名底冊》。我們先通過各小組長初步瞭解普查小區情況,然後進行實地考察,瞭解各小區坐落的地理位置及分佈,一邊走一邊加以記錄,以此來繪製普查小區地圖,並按回字形方向標註建築物和住房編號。同時入戶摸底,編制《戶主姓名底冊》並預約上門登記時間,入戶摸底是普查員和住戶的第一次接觸,給他們一個好印象很重要。社區裏的被普查者大多比較配合,但有些住戶就有疑慮,不主動配合,這就需要我們普查員用微笑和耐心向他們講明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再一遍遍地講解和詢問下完成清查摸底任務。

第二步是進行調查現場登記。我們先將戶口整頓時的底冊進行復印,在有效利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普查。我們去到一戶就將戶口登記簿爲基本依據與居民進行詢問覈對,若無出入就可以填寫進短表,若有出入就進行深入詳細的詢問,將變動人員情況逐項清楚記錄,同時詢問在該年中是否有新出生死亡人口,將普查工作做細做精。

二、工作中取得的經驗

(一)充分利用小區現有的戶口登記資料。不論是在繪製普查小區地圖或是登記長短表的過程中,普查小區現有的戶口登記資料無疑爲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我們拿着戶口登記資料挨家挨戶的上門走訪,若人員無變動便可直接抄寫,若有變動,只需詳細詢問變動那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填寫即可,既保證正確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普查摸底與普查登記相結合。在工作過程中,碰到一些外來戶和難於碰到的居民對我們三番五次的普查感到很不解同時也不願再次配合,由於普查摸底與普查登記都爲入戶調查,那麼對這些外來戶和難於碰到的居民可嘗試普查摸底與普查登記相結合的方法。在第一次入戶清查摸底的同時不僅編制《戶主姓名底冊》,同時按照戶口本及相應詢問填制短表,這樣不僅增加普查速度更能儘量減少重複入戶所帶來的被調查對象反感和不配合現象的發生,然後在標準登記時間內再覈實,保證普查質量的準確性。

(三)選擇上門登記時間。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對於一些登記不到的人員沒有做相應登記,但在實際走訪過程中,家中沒人的戶數較多,特別是社區內的上班族,他們白天上班,到晚上下班纔回家,這無疑會在正式普查中帶來困難,那麼選擇好上門登記時間就非常重要。一是可以通過詢問鄰居等方法掌握普查對象生活規律,並利用中午、晚上和週末的時間進行多次入戶,耐心完成入戶工作。二是可以通過小區的戶口登記簿,通過上面的聯繫電話和調查戶預約上門時間。三是可以將上門登記預約單貼於其門上,留下普查員的聯繫方式。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2

第一,羣衆基矗服務羣衆是社區工作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切工作脫離羣衆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沒有良好的羣衆基礎,就無從談社區工作,就無法容入社區,更沒有歸屬感。做任何工作都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原則。

第二,要有責任意識。

社區工作繫於全局,責任重大,社區工作者要樹立幹一行、愛一行、樂意吃苦、樂意爲人、率先垂範、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職責,始終不能忘記做好本職工作,從小事入手,從小事做起,樹好自身形象,增強自身責任,才能把凝聚黨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第三,激發居民的參與意識。

強化思想先行、典型鼓動、服務驅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利用居民愛家、愛院的熱情,善於做工作,敢於做工作,學會做工作,調動起社區居民的積極性,激發居民的“主人翁精神”,社區工作才能從被動變爲主動,從主觀變爲客觀,從低效變爲高效,從而達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這是羣策羣力搞好社區工作的前提。因此,社區工作者應盡一切可能、採取一切形式,發動、治安管理、環境保護等活動,培養社區居民的民主參與意識,爲社區工作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第四,堅持以人爲本,樹立服務第一的觀念。

我們要一心一意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從中追求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社區工作者要立足於”便民、安民、樂民、親民、育民、助民”實效,帶着感情、帶着責任、帶着追求,深入居民家中瞭解居民“所急、所盼”,及時解決居民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始終不渝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居民的心坎上,當好居民的貼心人。牢固樹立“羣衆利益無小事”的思想,盡職盡責,努力工作。社區是政府面向羣衆的窗口,所以無論是接個電話還是迎來送往,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因爲自己的過失而影響到整個社區的形象。

第五,搞好團結,加強大局意識。

我深刻體會到,在社區工作中團結同事致關重要。做到講團結、講大局,做到不該說話的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不搞小動作,不犯自由主義。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同志之間講信任、講理解、講諒解,在研究問題時,要本着對工作、對事業、對羣衆負責的精神,充分發表個人的意見。

我們進入社區工作有優勢,也有劣勢。我們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又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優勢是可以爲社區帶來新的管理理念和創新意識,劣勢是經驗還不夠豐富,還進一步鍛鍊提高。因此,進入社區後,我們仍需努力學習,向社居委的前輩們虛心請教,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爲創建和諧社區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3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新了思想觀念,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1、做社區工作要有良好的羣衆基礎。社區工作就是羣衆工作,沒有良好的羣衆基礎,就無從談社區工作,無法融入到羣衆中去。在工作中本着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原則,一顆真心認真對待羣衆,才能換來羣衆的認同。只有得到廣大羣衆的認可才能更好的開展今後的各項工作。

2、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社區工作是基層工作,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工作中堅持羣衆工作無小事的原則,我們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才能得到廣大羣衆的信任,才能真正的聚民心,暖人心。

3、工作中要有團結意識。在社區工作中團結意識很重要,要團結同事,在社區工作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大家團結協作來完成。工作中要堅持原則,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同事間講信任、講理解、講諒解。在研究問題時,要本着對工作、對事業、對羣衆負責的精神,積極發表個人意見。

4、工作堅持以人爲本,服務第一的原則。我在大成社區,屬於老舊社區,而且多是老年人,他們更需要關愛和幫助及照顧。所以我們社區工作者要始終不渝的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居民的心坎上,當好居民的貼心人。

5、工作中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工作中要堅持一邊學習一邊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4

做羣衆工作的態度決定做羣衆工作的成效。做好了羣衆工作,能調動人民羣衆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人民羣衆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正能量。羣衆工作做不好,那就會適得其反。

做好羣衆工作,要有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熱心羣衆工作,耐心做羣衆工作,是從心理上接受羣衆的具體表現。沒有耐心,就很難體現出愛心;沒有愛心,羣衆就很難體會到真正的關心。作家冰心說得好:“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們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只有心中有愛,才能真正貼近羣衆、關心羣衆,才能解決好羣衆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找準羣衆工作的切入點,用心體驗羣衆生活,用心感受百姓疾苦,只有心向羣衆,才能把羣衆工作做好。

用熱心和耐心貼近羣衆的身。羣衆在我們心裏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羣衆心裏的分量就有多重。做好羣衆工作要貼近羣衆的身,要以焦裕祿同志和蘭考人民一起治理風沙爲榜樣,不嫌羣衆的事情麻煩,不嫌羣衆的話語逆耳,不嫌羣衆的衣着不潔,不嫌羣衆的房屋低矮,和羣衆近距離接觸、零距離相處。

用熱心和耐心讀懂羣衆的心。真心實意地紓民困、解民憂、排民難,首先要讀懂羣衆的心,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入手,滿足羣衆的需求,實現羣衆的願望,維護羣衆的利益。這樣,羣衆就會把心交給你,真心實意配合你,我們的工作就會得心應手。

用熱心和耐心溝通羣衆的情。放下架子,耐着性子,平等交流,溫情融合,和羣衆坐在一起,拉家常、談家事,把羣衆當家人,我們的工作就會得到羣衆的理解和支持,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幹羣關係改善了,黨羣關係密切了,我們的工作就會突飛猛進。

用熱心和耐心凝聚羣衆的神。我們要帶着深厚的感情,走到羣衆中去,集思廣益,化解矛盾。始終植根於人民羣衆之中,滿足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更好地爲人民羣衆服務,凝聚羣衆幹事創業的精神,調動羣衆的積極性。

羣衆工作是一項系統的民心工程,來不得半點虛誇,更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只有傾注熱心和耐心,才能把羣衆的思想做通,把羣衆工作做好。

羣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5

爲進一步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借鑑關中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提升基層幹部的創新和社會管理能力,2016年4月22-27日,由縣委農工部、縣委組織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帶領各鎮分管扶貧工作副鎮長、扶貧專幹、村支書、村主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致富帶頭人共計152人赴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行了爲期6天的學習培訓。

我們先後觀摩學習了興平市馬嵬驛民俗文化景區、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楊凌綠香安果蔬專業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凌創業工場及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區等點,聆聽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涉農惠農強農政策解讀、城鄉發展一體化與新農村建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等專題講座,交流研討了寧陝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培訓學習目標明確、安排緊湊充實,讓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扶貧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礎。

脫貧攻堅戰不是論持久戰,而要通過過硬紮實有效的舉措,摘掉貧困村、貧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貧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堅決杜絕畏難情緒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樹立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信念和信心,帶着感情和責任去扶貧,不折不扣完成各項扶貧任務。二是切實改變貧困戶的等靠要意識,在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同時,切實讓貧困羣衆樹立“自身是扶貧的對象、更是扶貧的主體”的意識,徹底改變等靠要思想,從根本上、從源頭上找準癥結、對症下藥,切實走出一條“造血”與“輸血”並重的扶貧道路。

二、扶貧要在“精準”上下力氣

在開班式上,省農工辦鄭夢雄主任從現階段脫貧攻堅新形勢爲我們做了精彩闡述。他強調,精準扶貧重在“精準”二字,“精準”即是指準確辨識真正需要幫扶的困難羣體,要立足羣衆實際、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問題有的放矢。使我認識到,扶貧首先要精確識別、精準幫扶,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我們鄉鎮幹部處於帶領羣衆脫貧的最前線,在扶貧路上一定要深入瞭解村上的基本情況、資源稟賦、農民增收渠道和發展方向,瞭解涉農惠農各項政策法規、實用技農業技術,搞清農民在發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識和信息等。只有細緻地瞭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羣衆最期盼最迫切對脫貧的訴求,並經常進村入戶,和他們認親戚、結對子,帶着感情和擔當去幫扶他們,才能爲精準扶貧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既要治標,更要治本,要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脫貧致富,治本之策還是要靠發展。只有通過抓住產業促發展,增強貧困羣衆的造血功能,激發貧困羣衆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才能爲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撐。以筒車灣鎮爲例,因爲距西漢高速公路近的獨特區位優勢,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立足“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了筒車灣歡樂水世界4a級景區、蒼龍峽、七裏村美麗農家等一批旅遊產業。有了旅遊產業支撐,就有了造血功能與內生動力,就能夠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動作爲來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