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情緒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多篇】

情緒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多篇】

高中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篇一

高二(5)班學習心理主題班會

心•晴

【活動目的】 教育學生正確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壓力,學會融入集體生活,學會積極調整學習心態,能以一顆健康、快樂、激情和感恩的心來面對成長之路。

【活動形式】 舞臺劇、討論、朗誦等。

【活動時間】 12月10日第三節

【活動地點】 綜合樓②三樓多功能廳

【活動過程】

第一幕 在家裏

小敏是一個高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非常努力用功,但是成績總是不理想,所以,她內心很孤單、很自卑,把一切壓力都擴大了。一個週末,小敏帶着《成長記錄冊》回到家裏。

一家人看似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吃飯,父母不經意間談起鄰居家的小孩在金會考了第8名。隨之,母親問起了:最近有沒有考試?考得怎樣? 小敏拿出了《成長記錄冊》。母親看完後責備地說:你在學校到底有沒有學習?小敏默默吃着飯,低落的走開。

第二幕 學校的教室裏

小敏在家裏受到父母的批評,帶着悶悶不樂的心情回到學校。

在學校的教室裏,同學們正興奮的談論着這次的月考成績和學習經驗,小敏聽到後內心很難受,同學關心她的話語反而使得她更加的委屈和心煩,衝着同學發了脾氣哭着跑出教室,留下滿臉驚訝的同學。

中場互動環節

主持人組織現場觀衆對小敏同學的行爲和心理進行交流討論,並提問觀衆:

1、是什麼原因導致小敏的這種行爲和心理?

2、如果你是小敏,你會怎樣做?

3、同學們,如果你是她同學,你會怎麼幫助她?

4、親愛的老師,你們能否給小敏同學一些更好的建議呢?

第三幕 系列集體活動

小敏的行爲讓她的同學感到詫異,同學和老師知道原因後決定幫助小敏解決困難,走出誤區。

場景一:觀看李陽瘋狂英語視頻。

在李陽老師的巨大感染力下,在同學們的帶動下,小敏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場景二:課堂上講題。

某次單元考試中,老師發現某道題目全班只有小敏同學做得最好,請小敏到講臺上給同學們講解。小敏同學完整的講完題目後,全班響起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場景三:展示小敏接下來部分學習生活中的相片。

1、在校園和同學一起散步的相片

2、在教室裏面和同學交流討論問題的相片

3、在物理實驗室做實驗的相片

4、宿舍裏和同學做遊戲的相片

5、晨讀的相片

6、參加主持人比賽的相片

7、參加高二女子排球聯賽的相片

場景四:期會考試總結表彰大會。

小敏同學在這次期會考試中成績有較大幅度進步,獲得“最佳進步獎”,老師在班會課上請小敏同學發表進步感言。

尾聲

小敏同學從孤僻內向到陽光開朗,從成績不理想到成績進步顯著,這其中少不了老師、同學們的支持和鼓勵。許許多多的南校學子都有着和小敏同學相似的經歷,正因爲有南校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學們在一起彼此關心,互相幫助,健康成長,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臺。

詩歌朗誦

朗誦原創詩歌《心•晴》

班主任總結

班主任老師做主題班會的總結

【活動結束】主持人謝幕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二

班會目的:

經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體諒父母,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真正走近父母。

班會準備:

調查問卷、課件製作

開展方法:

討論法,說說、議議。

班會程序:

一、課前填寫調查問卷

發一紙條,調查學生與自我父母的關係,不需寫名字,請真實填寫。

A親密B比較緊張C疏遠和一般

填完立刻收齊,統計。

二、根據課前統計情景,

導入: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是我們的父母!可是,此刻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今日,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圖片,資料是

1、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網,荒廢功課;

2、放學遲遲不願回家,貪玩。

3、經常“煲電話粥”

除了以上情景你是否還會不願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景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係緊張

如果你有以上情景,父母會如何懲罰自我請同學們講講並說說被懲罰後的感受。

被父母懲罰,責罵,或者打,你會覺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讓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從父母角度看

投影畢淑敏的“孩子,我爲什麼打你”。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2

設計背景:

升入高中以來,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增大,以前的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目標好多已經不再適用。如何讓學生培養新的學習習慣,發現新的學習動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基於此設計了本課題。

課程目標:

讓學生能夠認識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以及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提高用好的方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能力。

課程重難點:

讓學生在實踐中知道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

課程形式:

教師講授;視頻觀看;小組討論。

課程安排:

2課時

課程準備:

PPT;視頻

過程:

1、導入

引用一位爸爸和兒子的對話,小組討論:我們爲什麼要學習?

得出結論:高中階段爲了自己而學習。

2、主題活動

1、講授學習的定義。

2、講授高中生學習的特點。

3、講授高中生常用的學習策略。

4、活動:一個有關記憶的實驗。

5、實驗任務

在紙上寫出你記得的單詞。

要求:不按順序,不要相互交叉。

請五個同學把他們記憶出的單詞念出來,一個同學統計。

6、自由回憶的系列位置曲線。

7、記憶的兩大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

8、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9、高中生常見的學習困惑與調適。

10、學習動機不當及其調適。

11、人一天的生物鐘規律。

12、考試焦慮及其調適。

13、考試焦慮及其調適。

14、心理影吧。風雨哈佛路(電影)。

從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啓示?

高中心理健康優秀教案 篇三

【新知識點】

1.高中生心理階段的劃分。

2.高中生心理髮展的主要方面。

3.高中生心理髮展的基本特點。

4.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

【重點難點】

理解並牢記高中生心理髮展諸方面的主要表現。

分析並掌握高中階段心理髮展的基本特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安排】

1.導入新課

老師列舉出與健康心理有關的一些行爲與現象,由此提問:心理健康的定義到底是什麼?讓學生自由發言,從而引出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關於心理健康含義的界定。

2.引人新課

人的心理髮展是個連續變化的過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特有的狀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高中生,也就是我們自身的各種心理現象。

3.教學實施

互動問答:進人高中,我們就自然成爲高中生了,誰知道高中生具體是從幾歲到幾歲?以此引人對高中階段的具體劃分及相關介紹。

從小到大,我們評價一個學生一般都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呢?學生會回答“三好學生”、“五好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從此引出學生對個體發展的幾個主要方面的討論與學習、學生的回答往往不夠全面,老師要善於引導,做到準確不遺漏。

具體到每個方面各有什麼特點呢?這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告知學生要認真領會,理解並牢記。

4.作業設計

開放性討論:對照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看看自己對自己到底瞭解多少?哪些方面還有待改進?

【教學過程】

高中階段又稱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時期,約從14上5歲開始到17、18歲結束。經過前幾個階段的連續發展,高中生在生理髮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發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個性及其他心理品質上表現出更加豐富和穩定的特徵。青年人朝氣蓬勃、精力充沛、充滿熱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趨於成熟,開始走向生活。國外有的心理學家把這個時期看作心理性“斷乳期”,即擺脫過去那種對父母的依賴關係,要求獨立自主活動,完成個體社會化的時期。

就心理健康而言,高中生心理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智力的迅速發展。高中生的感覺、知覺靈敏度、記憶力、思效能力不斷增強,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占主導地位,他們開始以批判&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有獨到見解,喜歡質疑和爭論。這個時期他們開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許多有關“人生目的”、“人生意義”、“生活理想”等一類的問題。由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所以他們常常會爲此感到苦惱、迷茫、沮喪與不安。

(2)自我意識增強。隨着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展以及獨立安排生活道路這一客觀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識日漸成熟,他們傾心於認識自己的身心發展及其社會價值,獨立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並逐漸克服評價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能較好地進行自我教育。

(3)情緒、情感趨向成熟。高中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已逐漸趨向於成熟和穩定,但與成人相比又顯得動盪不穩,這個時期的學生辦事積極、富於熱情、情感易被激發、行動迅速,表現爲奔放、果斷。但由於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學生的情感、情緒容易過於激動,隨着智力的不斷增長和社會需要,學生慢慢形成許多具有明確道德意識的社會性情感,如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義務感、正義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顯提高,由於對情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學生的情感逐漸走向穩定。

(4)意志發展迅速。高中學生遇到困難時,往往樂於獨立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表現出良好的主動性,不像兒童那樣輕易求助於別人。同時,高中學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爲的能力也逐漸增強,當然有時也表現出衝動。此外,由於神經系統功能尤其是內抑制功能的發達,以及動機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堅韌性。他們勇於求成,凡事不肯輕易認輸,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5)言行趨於完善和成熟。言語和行爲特徵是表達高中生心理髮展狀況的重要標誌。高中學生的詞彙已很豐富,且內容日漸深刻;語言表達中的獨白言語趨於完善;書面語言表達趨於成熟,內部言語表達已達到完全“簡約化”的水平、這個時期的學生要求完全擺脫成人的干預,獨立行事;要求社會承認他們行爲的社會價值;要求兩性交往、戀愛等。他們要求像成人一樣的參與社會生活,但又往往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爲,特別是在情感受到挫折時容易衝動。

(6)性意識的發展。我國學者一般將性心理的發展分爲四個階段:異性疏遠期(12~14),接近異性期(14~16),嚮往異性期(16~18),戀愛期(18歲以後)。高中生經過短暫的異性疏遠和相斥之後必然是漸濃的關注與接近。男女生開始注意異性對自己的態度,往往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以博得異性的好感。此時期的少男少女正處在鍾情、思春的股隴狀態。他們對異性的關注具有好奇性、實驗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是泛泛的,多數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這個階段的。大多數學生還沒有對特定異性的傾慕,但也有少數男女生開始傾慕特定的異性,出現了戀愛。這時性機能雖然日趨成熟,但正確的道德觀和戀愛觀一般尚未形成,如果他們之間的正當交往受到壓抑,又受到不良影響對異性的神祕感和好奇心可能導致他們的越軌行爲和不正當的交往關係。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上與少年後期相接,下與青年中期相連,因此,在身心發育和社會成熟方面與之互有一些交叉。

而作爲少年期的結束,青年期的開始的高中階段個體心理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個體在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發展上走向成熟的時期。作爲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處在從幼稚的兒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處於與兒童的外界獲得時期相對應的內部獲得時期。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髮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後於生理的發展,他們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還處在人格化的過程中。也就是說,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係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

(2)動盪性:高中生生理、心理髮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髮展同道德或其他社會意識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創造了個性發展以及道德和社會意識發展的條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過程的種種矛盾和衝突,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動盪性。一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這種過渡往往總是分裂、不調和的……一個人已經不滿足於自然的意識和樸素的感覺,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爲他在獲得令人滿意的知識之前,必須經過千百次的迷誤,必須與自己作鬥爭,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時候。這一點無論對於個人或是對於人類,都是一個確定不移的法則。”高中生心理髮展的動盪性表現在知、情、意、行等各個方面。例如,他們思維敏銳,但片面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衝動,有極大的波動性。他們的意志品質也在發展,但在克服困難中毅力還不夠,往往把堅定與執拗,勇敢與變幹、冒險混同起來,在行爲舉止上表現出明顯的衝動性,是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上,常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爲。另外,生理上的劇烈變化,會帶來所謂“青春期騷動”,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劇烈的“性困擾”,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說,青年既不是一切顯露無遺、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見內部結構的“黑箱“,而是一個以模糊不定、動盪多變爲主要特徵的“灰箱”。

(3)自主性: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溫斯把它稱爲心理上的斷乳期。隨着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加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爲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開始積極嘗試脫離父母的保護和管理。他們具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熱衷於顯承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的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他們已不滿足於父母、老師的講解,或書本上的現成結論,對成年人的意見不輕信,不盲從,要求有事實的證明和邏輯的說服力。對許多事物都敢於發表個人意見,併爲堅持自己的觀點而爭論不休。如果說生理上的斷乳是個體被動地離開父母,那麼心理上的斷乳則是個體主動地離開父母。

(4)前瞻性:青年是連接過去與將來的中介環節,是從過去通向未來的過渡階段。正如F馬赫列爾所說:“青年是在把過去一現在一未來聯結起來的連續軌道上產生、存在和發展的。”處於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廣闊的未來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離,他們對發展與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嚮往,發展與未來是高中生最嚮往也是最廣闊的領域。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在《冬天的晚上》~詩中這樣描述青年佔有未來的優勢:

年輕的一代,他們並不談到過去。

生活在他們前面而不在後面,

對於過去,他們何必考慮。

他們的靈魂漫遊到未來的邊際。

這種面對未來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別地富於理想,它引發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實現,這種對未來的佔有優勢,使得人們總是把青年同社會的未來相聯繫,指出“誰贏得青年誰將贏得未來”。

(5)進取性:由於生理上的迅速發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發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氣方剛,反應敏捷,上進心強,不安於現狀,富於進取,頗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如果說成老年人容易滿足於已得到的利益,趨於保持現狀,不思進取,青年則事事正在有待解決之中,常常是滿懷希望,樂於開拓。對此梁啓超有一段極妙的對比:“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作者注:當時青年的概念尚未普及,這裏講的少年泛指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常思未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放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放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6)閉鎖性:高中生不像兒童時期那樣經常向成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他們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又不輕易表露出來,心理的發展呈現出閉鎖性的特點。他們非常希望有單獨的住宿房間,有個人的抽屜,並喜歡把抽屜鎖起來,好像有什麼祕密的東西不願讓別人知道,其實裏面並無什麼要緊的東西。他們不大愛對長輩講話了,在長輩面前顯得寡言。高中生愛寫日記,也是這種閉鎖性的表現。記日記既可傾吐心聲,又可保守祕密。心理髮展的閉鎖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獨,因此又產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強烈願望。他們熱衷於尋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對知心朋友,他們能坦率地說出內心祕密。

(7)社會性:雖然心理內容的社會性早在兒童時期就已開始出現了。但是更大規模的深刻的社會化,則是在青年期完成的。國小生進人中學後,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開朗地步人了一個新的境界。如果說國小生心理的發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學校的影響,那麼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發展就愈來愈多地接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高中生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很感興趣,喜歡探聽新鮮事,很想像大人一樣對周圍的問題做出褒貶的評論,對社會活動的參與日益活躍。如模擬角色活動“假如我是校長”、“假如我是班主任”,對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結社、創辦協會、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們思考問題已遠遠超出學校的範圍,做集體、國家主人翁的思想開始萌發並日益強烈。尤其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成爲他們意識中的重要問題。他們在考慮未來的志願及抉擇時,比國小生和國中生更具現實性和嚴肅性。而這種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對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社會性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能充滿信心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能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能充滿信心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活動準備

童話故事《樹林裏的動物》,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

活動過程

(一)、藉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師:在茂密的樹林裏,生活着許多的動物。你猜,都有些什麼動物呢?(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林裏玩,你看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師:樹林裏有什麼動物?它們遇到了什麼困難?

(二)、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1、激發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如果你們遇到了象小動物那樣的困難,你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嗎?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助小動物,你願意幫助誰?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師:假如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師:假如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師:哎呀!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你有什麼方法呢?

師:啄木鳥喝不了水,只有半杆水、小啄木鳥們,你們有什麼方法喝到水呢?鼓勵幼兒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成功樂趣。

(三)、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師:你在家裏、幼兒園、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過什麼因難?

師:你是怎樣解決的?你試過媽媽病了,家裏只剩下你一個人嗎?如果發生了,你怎麼辦?

師:你曾試過與媽媽走失?如果發生了,你怎辦?如果這時候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帶你去找媽媽,你會怎麼做?

(四)、遊戲(過河)。

用藍色的布或紙設置一條寬大的河流,在河的對面設置一座大山,山裏藏着各種各樣的寶物―玩具。

引導幼兒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過河,獲取自己喜愛的寶物。

高中心理健康優秀教案 篇五

爲迎接第xx個“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培養我校學生良好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素質全面發展,現就組織開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主題

助人自助快樂成長

二、活動時間

5月9 - 31日

三、組織領導

顧問:左澤文

組長:汪石果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內容

(一)啓動儀式

1、時間地點:5月9日中午校本部一教樓前坪

2、承辦單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活動內容:宣讀活動方案、學生倡議書、領導講話。

(二)主題宣傳

1、活動時間:5月10日下午

2、活動地點:校本部樟樹林河西校區教學樓前

3、承辦單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4、活動內容: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現場宣傳和諮詢服務。

(三)專題培訓

1、時間地點:5月16 - 19日晚團體輔導室、機房

2、承辦單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活動內容:全校心理幹部危機干預知識和技能培訓。

(四)專題講座

1、時間地點:時間待定校本部、河西校區

2、主講人:湘潭市社科聯常務副主席劉曉霞、校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張揚傳

3、活動主題:心理素質與成長、快樂學習與生活。

(五)心靈電影

1、時間地點:5月13、20、27日晚校本部、河西校區

2、承辦單位:校心理委員聯合會、校心理健康協會

3、活動內容:組織心靈電影賞析和有獎知識問答。

(六)心理自助

1、時間地點:活動期間每週二校本部樟樹林

2、承辦單位:校心理委員聯合會

3、活動主題:5月10日我知我心;5月17日排除煩惱我有方、破鏡重圓;5月24日心理糖果party、緣來於此;5月31日美麗心情。

(七)微笑心靈

1、活動時間:5月9-31日

2、承辦單位:校心理健康協會

3、活動內容:以班爲單位申報作品,要求拍攝微笑照片配簡短美文,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等。

(八)觸動心絃

1、活動時間:5月9 - 31日

2、承辦單位:校心理委員聯合會、校心理健康協會

3、活動內容:以班爲單位申報作品,要求5分鐘左右心靈美文的音頻,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等。

(九)團體輔導

1、時間地點:5月20 -27日各班級自定

2、承辦單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活動內容:組織心理委員集訓,分班開展團體輔導。

五、有關要求

各二級學院要高度重視、營造氛圍,積極配合學校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開展;同時,要根據本單位學生特點,精心組織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並於5月31日前報送總結材料。

高中心理健康優秀教案 篇六

一、活動課的主題:

親子教育:走向父母

二、活動目的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學生學習與父母和諧相處的技巧。

2、幫助學生在此次親子教育中發展和諧的心理、充分發揮潛能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

3、關心留守兒童心理,理解父母儘管身在遠方,但愛在身邊。

三、活動課的主要目標:

教師目標:

1、瞭解班上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2、幫助學生學習與父母和諧相處的技巧:關心、體諒、溝通、表達等。

3、幫助學生在此次親子教育中獲得心理和諧的發展、潛能的充分發揮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學生目標:

1、瞭解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2、學會與父母和諧相處的技巧:關心、體諒、溝通、表達等。

3、能使自己在此次親子教育中獲得心理和諧,理解和感受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愛。

四、課前準備的主要內容:

1、在班上進行一次親子關係調查,瞭解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2、課前採訪幾位學生家長就“看孩子的書信與日記”這一現象談談自己的看法,並錄音。

3、聯繫1-2位外出務工家長在課堂上同子女通話。

五、活動的主要過程:

(一)、揭示活動主題,懂得要與父母和諧相處

1、(師):父母是個偉大的名字,他們把愛無私地奉獻給孩子;我們常常把父母比作皓皓長空中的明月,把光芒無私地灑向人間;我們常常把父母比作一棵大樹,爲兒女撐起一把愛的保護傘。我們也愛父母,我們也總想着將來如何報答父母。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父母的關係卻也有着不和諧的時候。下面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兩組鏡頭??

2、出示小品內容提示:

鏡頭一:晚上,我要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可爸爸不同意確偏要看“世界盃”,,我倆就??

鏡頭二:週末我不想去學去學書法和舞蹈可媽媽硬用竹條逼着我去,於是我倆就??

出示後,請學生作即興表演。學生表演以後,教師隨機採訪:你爲什麼會同父母發生衝突,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呢?你倆爲此爭執起來,此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同學們,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誰能說說遇到這樣的事時,你心裏的想法是怎樣的呢?

3、回想與父母之間的衝突:

像這樣的衝突,我們都會感到熟悉。下面,我想問問大家,你是否也有與父母衝突的時候呢?是什麼時候?請你來談一談,好嗎?

4、想念父母可愛不在身邊:

請留守學生回憶和父母在一起最幸福的時光,口頭描述腦海中父母的印象。想象父母在外面工作情境。出示外出務工父母圖片和子女在家與爺爺奶奶相息相依生活照片。(課堂通電話外出務工的家長,大家可精心設計提問,)父母在外面打工的困難和艱辛你們能感受到嗎?教師點撥

5、揭示活動主題: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這些衝突,與愛着我們的父母和諧相處呢?這就是今天這堂課我們要討論的話題。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父母,但願心與心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讓我們與父母之間成爲相協相伴的朋友!

(二)、智慧泉——通過典型事例,學習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一:“關心”。

創設情境:當你見到父母悶悶不樂遭受挫折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請實話實說。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如:你是這()樣做的,是嗎?換了是你,你又會怎樣做呢?你的做法是怎樣的呢?你現在最想說什麼?你懂得了什麼?總結,我們對父母的關愛對父母來說是的安慰。(板書:“關心”)

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二:“體諒”。

創設情境:當我們的一片赤誠之心不被父母所理解,不但不領情,反而衝你大發脾氣時,你又會怎樣呢?(教師演。)遇到這種情況,說心裏話,你又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撥,讓學生認識到:是的,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有工作的壓力,他們和我們一樣需要關心和幫助。所以,我們要多多“體諒”父母。(板書:“體諒”)

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三:“溝通”。

創設情境:你知道爸爸、媽媽偷看了你寫的日記和書信,你在日記和書信中的祕密讓她(他)看了不開心了。試問:如果你知道這件事後,你的第一反應是怎麼樣的?請談出你的真實想法。會不會有下面的處理方法呢?大吵大鬧、生悶氣、撕壞日記。

傾聽錄音:教師發言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呢?讓我們來聽聽家長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好嗎?(播放對家長的錄音採訪)。你聽懂了什麼?此時,你最想對你的爸爸、媽媽說什麼呢?(學生自由暢談)讓學生明白:父母這樣做,無非是希望能走近我們,更好地瞭解、幫助我們,這也是父母對我們的愛,雖然這種愛的表達方式不正確,但是我們也應該體諒他們。(板書:“溝通”)

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四:“表達”。

提起“溝通”,讓老師想到了“表達”。我們有一種理念:越是親近的人,就越不願表達,或是不善於表達。我們多數人都把:“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句話深埋在心靈深處。這就是阻礙了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你與父母聊過天、談過心嗎?你們都說些什麼呢?(師生即興演示)與父母聊天,(配樂:《懂你》)聽後交流: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有很多心裏話想說吧,你現在最想說什麼呢?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 篇七

活動理念

高中生處在青春發育的後期,生理上不斷的發展和成熟,特別是性機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展,隨之產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對異性交往非常敏感而又好奇。處在異性眷戀期的青少年渴望和異性交往,在各種活動中都努力想引起異性的注意和喜歡,並想方設法尋找或製造各種機會接近自己喜歡的異性。異性同學之間的接觸和友誼,有助於培養高中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促進個性的發展,但是由於高中生的理想主義和自我意識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面臨着困惑和各方面的壓力,在處理情感問題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容易影響到學習和人際交往。因此,如何正確交往對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設計基於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調查,瞭解學生存在的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主要問題,通過活動,對異性交往的尺度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能與異性同學自然、正常的交往。

活動目標

1、學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情感是一種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健康的異性交往符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需求。

2、學生能把握異性交往的原則性尺度,清楚地意識到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學生學會慎重對待青春的每一次選擇。

3、學生認識到在高中階段應加強自我塑造、增強責任感,明確如何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學會處理好與異性交往各個層面的問題,以維護自己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

1、營造坦誠、信任的團體氛圍,消除學生對自由溝通和交流的防衛心理。

2、通過活動,使學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情感是一種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握男女生相處的“度”。

教學難點

1、如何讓學生敞開心扉積極發言;

2、教師的穿插與引導。

活動形式

遊戲體驗、繪本欣賞、討論辨析、小組分享等。

活動準備

課前調查、課件製作、多媒體電腦、投影儀、分組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熱身活動:你我面對面

活動規則:學生面對面,聽指令,做動作

指令一:面對面,握手,問好

指令二:面對面,拍肩,說句悄悄話

指令三:面對面,來一個擁抱

如果你不想執行指令或者不想對方執行指令的時候,你可以舉下手中的紅牌。

1、活躍課堂氣氛。

2、通過這個活動,導入主題。

二、智慧泉——你我同行

給學生呈現課前調查的關於男女生在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困惑?

1、與異性交流,其他同學就會八卦,怎麼辦?

2、什麼樣的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

3、爲什麼跟異性玩得過於親近,對方容易誤認爲自己暗戀他(她)?

4、如果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聊天比較投合,很喜歡兩個人在一起聊,被人誤解了怎麼辦?

5、和異性純友誼交往,爲什麼會被說成有曖昧?

請大家總結下,這些問題的共同點是什麼呢?(學生討論、分享)紅燈:如果你看到兩個異性同學在聊天,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者哪些行爲會讓你覺得他們是在談戀愛?

綠燈:哪些行爲你覺得是他們是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在談戀愛。

教師總結:我們同學總結除了在平時交往過程中容易被人誤解的行爲,有上述困惑的同學,請你反思下你是否曾經有類似的問題,如果有,那麼自己需要注意調整一下;如果沒有,那麼對於同學的玩笑我們可以一笑而過。

通過課前調查,瞭解學生的困惑,並以此爲切入點,讓學生分享討論,在平時的交往過程中,哪些行爲容易被人誤解。讓學生總結出異性交往的原則。

三、啓思錄———青春不迷茫

(一)給學生呈現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些問題:

1、如果我喜歡上了一個人,那該怎麼辦?要不要表白?

2、男女生髮展了很親切的友誼,可是又有點曖昧,是否該和對方停止關係或者挑明?

1、喜歡異性卻不敢說,在心理憋着,鬱悶?

4、喜歡一個人不敢表白,而且不知道表白後的交往還會不會像現在做朋友一樣好?

Q:請同學們總結下,這些困惑有什麼共同點呢?

(當對異性同學有好感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銜接:喜歡上一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有一隻鱷魚它也遇到這樣的問題,那接下來我們看下這隻鱷魚他是怎麼做的?

(二)欣賞《鱷魚愛上長頸鹿》繪本。

學生思考:看了這個繪本之後,我們發現鱷魚爲了吸引長頸鹿的注意力,爲了獲得它的好感,想了好多好多的辦法,但爲什麼它前面的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呢?

學生分享討論:

銜接:我們發現鱷魚因爲選擇了不適當的表達方式,讓自己傷得不輕,很不快樂。

與鱷魚面臨同樣困境的同學,他們估計也很煩惱,很不快樂,那我們就幫這些同學分析一下,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做呢?

紅燈:哪些做法容易使自己跟鱷魚一樣受到傷害?

綠燈:哪些做法能讓他們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通過該環節,讓學生把握交往的“度”,能更好處理遇到的問題。

四、教師總結

同學們都有很多點子,如果當前面臨這些困惑的同學或許你已經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希望大家共同討論出的方法能夠幫助到你。而當前沒有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希望今天討論的方方面面能讓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在你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有所幫助。

祝願大家都能像這隻鱷魚一樣,在未來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 篇八

教學內容

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特點及心理健康常識。

教學目標

本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特點,使學生學會優化自我意識的初步方法;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掌握情緒處理的技巧;深刻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瞭解學習心理常識;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初步規劃;瞭解高中生中存在的特殊心理現象,懂得如何尋求幫助,及時解決問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時間

16課時。其中,第一、二、三、五、七節各2課時,第四、六節各3課時。

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習的遷移。對於高中生來說,該階段心理髮展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在對照、討論中完成對高中生心理髮展諸特點的認識。

2.加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通過自我意識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自我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改善高中生以自我中心的現象,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教材所學,提升個人的自我意識品質。

3.注意體現教育的多樣性、個性化。讓學生交流情緒不好的處理辦法,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啓發;輔以相關案例的討論,並加以必要點撥,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情況下,總結出適合自身的情緒管理技巧。

4.重視基本內容的掌握,從小處着眼,得長足發展。事先篩選出人緣較好的學生,介紹交往的方法和體會,引導學生從中找出直接可行的行爲方式,遷移到自身的人際交往活動中去。同時,教師要注意內向學生的感受,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一步步走出自我的限制,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5.重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播放短片的方式,對相關專業所從事的工作,做簡要介紹,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初步的認識;有條件的學校,可帶領學生實地參觀考察、動手操作,從實際生活出發,發展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概念。

6.準確把握教材關於學習心理的教學目標。這一階段的高中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和經驗,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健康心態的願望不斷提高,應在此基礎上,引人學習心理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在講故事、聽案例的過程中,落實心理健康向學習、生活正向遷移的目標。

7.探究新知。經過前面的學習,高中生對心理健康各因素已有充分的瞭解。教師應把握這一契機,引人高中生特殊心理現象的內容,以客觀、接納的語氣教授,一旦遇到心理困擾,提醒學生,如何正確對待。

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當前我國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國小生有心理和行爲問題的佔總數的10%左右,國中生佔15%左右,高中生約爲19%,並有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高中生的特殊心理特點導致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處於“谷底”。調查結果提醒我們,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高中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篇九

一、教學內容:

健康心理、身體

二、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健康的含義、高二生心理健康的內容和要求、懂得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辯證關係。

三、教學重點:

健康的含義、高二生心理健康的內容和要求、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辯證關係。

四、教學難點:學生心理狀況的分析

五、教學方法:設問法、歸納法、討論法、講授法、範例分析法

六、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提出問題:你認爲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備選答案(健康、、事業、愛情、親情、友情、美貌、品質等)

組織形式:小組討論、彙總(學生髮言後教師總結如下):

同學們:隨着新世紀的來臨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健康是全人類的頭等大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

可是什麼是健康呢?人們總是習慣上把不生病的人說成是完全健康的人,這是不完全正確的,還有人認爲身體強壯就是健康,這種理解也不夠完整,究竟怎樣纔算是健康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含義是:健康的含義:在心理上、身體上和社會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狀態。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不僅指身體各器官、各系統經過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而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統一體,而且還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構成一個整體。

(二) 研討課的內容:“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

1、身體健康是指無身體疾病和缺陷,體格健壯,各器官系統機能良好,有較好的適應的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的影響以及自身的變化能夠適應,並保持諧調一致。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它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1)心理健康是指較長時間內的,持續的心理狀態不是短暫的。

(2)心理健康是個體應有的狀態,反映社會對個體心理的最起碼要求,而不是的心理境界,就像健康還不是身體健美一樣。

(3)心理健康是個體在適應社會生活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正常、和諧的狀態,包括身心知覺明確,能正視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質,情緒穩定、樂觀、有生活目標,樂意和勝任工作,人際關係和諧等。

3、高二生心理健康的內容和要求:

(1)自覺----心理健康的學生不把學習看成是負擔,願意學習,努力掌握知識技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經刻苦努力取得優秀的成績,能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斷地追求新的學習目標。

(2)自持----心理健康的學生情緒穩定,樂觀,表現適度易控,不爲一時的衝動而學校的紀律,不爲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而焦慮重重,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豁達,充滿朝氣。

(3)自知----心理健康的學生,對自己的相貌、興趣、體型、體質、生理特點、體能、氣質、性格品

德和智慧等方面都有比較全面的瞭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4)自愛----心理健康的學生對自已的生理特徵,心理能力及自己與周圍現實的關係有的認識,個人的理想、、目標、行動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並與社會要求一致,既不欣賞,也不自慚形穢,不論自己長得美醜,有無生理缺陷,有無疾病,智力能力的水平高低,都能喜歡,悅納自己,不管周圍優劣,條件好壞,都能從實際出發,努力適應。

(5)自尊----心理健康的學生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樂於與人交往,能與周圍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對老師、長輩尊敬、有禮貌,對同學信任、互敬、互愛、互助、互讓,對兒童和殘疾人表現出同情、尊重、愛憐和熱心幫助。

(6)自強----心理健康的學生自信自己的存在會對社會、對人民有價值,有意義。因此,確定遠大理想,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能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生活目標,努力把自己鍛爲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

(7)自制----心理健康的學生有和法制觀念,遵守社會公德,行爲規範及,遵守學校紀律,個人服從集體,服從社會,能約束自己的行爲,不斷改正缺點,使自己的行爲規範化、社會化。

很多學生把心理不健康(心理異常)理解爲心理和病,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我們千萬不能把心理不健康(心理異常)看成一種病態,只有異常到一定的嚴重程度纔是心理或病,那麼我們學生通常能遇見哪些不良的心理狀態呢?

(學生分組討論、彙總)

(焦慮、害羞、、憂鬱、、孤獨、自卑、嫉妒等)

4、常見心理異常及分析:

(1)焦慮:

資料:某學生平時成績很好,但一遇到重要考試,就會出現心慌、心痛、失眠等現象,考試就考不好。這就是過度焦慮的現象在作怪。

焦慮是一種緊張、壓抑的情緒狀態。每一個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過體驗,學生的焦慮多數來源於學習情境,學生面臨升級,畢業,升學考試,自己又沒有十分的把握,就會產生焦慮,這是正常的,人人都會有的。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沒有焦慮或焦慮過高,時間過長都不好,短時的低焦慮能促進學習,如考試期間,有點兒心理壓力,緊迫感,會約束自己努力複習功課。當然過度的焦慮會表現出過分的擔憂,可以表現爲心慌意亂,煩躁不安,易發脾氣等,焦慮時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參加體育活動把心中的焦燥爲身體能量排出體外,也可以把心中焦急煩惱的事情寫下來或傾訴給朋友聽,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2)抑鬱:

資料: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全球目前到少有2億人患有抑鬱症,抑鬱症患者常伴有痛苦的內心體驗,是世界上最消極悲傷的人,號稱“第一號心理殺手”。典型人物:林黛玉是一種不良的情緒狀態或,輕時心情沉鬱、無精打彩,自覺腦力遲鈍,肢體乏力,不願參加各種活動,對自己的能力估計太低,對一點困難也無法克服,因而顯得十分消極和悲觀,嚴重時表現爲極度的愁悶傷感,憂心忡忡,甚至終日飲泣,自愧難以爲人,生不如死。長期的抑鬱也會造成身體及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如缺乏食慾,失眠,容易疲倦,外表略有彎腰駝背姿勢。那麼如何克服抑鬱心理呢?可多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在文體活動中忘情的說笑,從而使得心情變得愉快;也可多與好友談心,把不良的抑鬱情緒得以疏泄;也可多參加班級集體活動,通過活動的成功增強自己生活的信心,同時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增強生活的動力,從而減輕情緒上的抑鬱狀態。

(3)嫉妒:

資料:典型的東方式嫉妒具有“嫉賢妒能”的特點,懷有嫉妒心理的胸較爲狹小,目光狹隘而短淺。但不是隻有這種心理狀態的纔會有嫉妒心理,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嫉妒心理的體驗。典型事例:負荊、既生瑜何生亮、龐涓與孫賓的故事等。

嫉妒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是對他人的才能、地位強於自己時引起的一種怨恨,嫉妒的心理是想盡辦法、對方,而不是使自己臥薪嚐膽,奮發努力,設法趕超。因此嫉妒是人際交往的一種障礙,嫉妒不僅害人同時也害已,輕者壓抑,不舒服、不痛快、情緒低落,重者可以導致失常,嫉妒者內心常痛苦的,有時是嫉妒目的沒有達到而痛苦,有時會爲達到目的而受的而痛苦,由此可見,嫉妒自已的品德,自身形象,自己的學業,人際關係,也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來克服嫉妒心理呢?首先是化嫉妒爲動力,相信自己有充分的實力能超越對方,有了這樣的心理狀態就會把不能對方強於自己的嫉妒心理變成奮發圖強的動力。其次開闊眼界,轉移注意力,平衡心理。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支柱,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會交往健全狀態的物質基礎。這幾個方面是緊密聯繫,相互影響的。一個人若是身體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纏身,自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其它兩個方面。而心情不好或社會交往不正常或在羣體生活中關係緊張,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

因此,要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體健康外,還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狀態和健全的社會交往。

(三)質疑答疑:

(學生可根據本課內容進行提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並解答。)

(四)作業佈置:

1、試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況,談談怎樣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2、某學生在考試時作弊,試分析該生的心理狀況?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十

【新知識點】

1、高中生心理階段的劃分。

2、高中生心理髮展的主要方面。

3、高中生心理髮展的基本特點。

4、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

【重點難點】

理解並牢記高中生心理髮展諸方面的主要表現。

分析並掌握高中階段心理髮展的基本特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安排】

1、導入新課

老師列舉出與健康心理有關的一些行爲與現象,由此提問:心理健康的定義到底是什麼?讓學生自由發言,從而引出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關於心理健康含義的界定。

2、引人新課

人的心理髮展是個連續變化的過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特有的狀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高中生,也就是我們自身的各種心理現象。

3、教學實施

互動問答:進人高中,我們就自然成爲高中生了,誰知道高中生具體是從幾歲到幾歲?以此引人對高中階段的具體劃分及相關介紹。

從小到大,我們評價一個學生一般都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呢?學生會回答“三好學生”、“五好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從此引出學生對個體發展的幾個主要方面的討論與學習、學生的回答往往不夠全面,老師要善於引導,做到準確不遺漏。

具體到每個方面各有什麼特點呢?這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告知學生要認真領會,理解並牢記。

4、作業設計

開放性討論:對照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看看自己對自己到底瞭解多少?哪些方面還有待改進?

【教學過程】

高中階段又稱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時期,約從14上5歲開始到17、18歲結束。經過前幾個階段的連續發展,高中生在生理髮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發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個性及其他心理品質上表現出更加豐富和穩定的特徵。青年人朝氣蓬勃、精力充沛、充滿熱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趨於成熟,開始走向生活。國外有的心理學家把這個時期看作心理性“斷乳期”,即擺脫過去那種對父母的依賴關係,要求獨立自主活動,完成個體社會化的時期。

就心理健康而言,高中生心理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智力的迅速發展。高中生的感覺、知覺靈敏度、記憶力、思效能力不斷增強,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占主導地位,他們開始以批判&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有獨到見解,喜歡質疑和爭論。這個時期他們開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許多有關“人生目的”、“人生意義”、“生活理想”等一類的問題。由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所以他們常常會爲此感到苦惱、迷茫、沮喪與不安。

(2)自我意識增強。隨着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展以及獨立安排生活道路這一客觀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識日漸成熟,他們傾心於認識自己的身心發展及其社會價值,獨立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並逐漸克服評價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能較好地進行自我教育。

(3)情緒、情感趨向成熟。高中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已逐漸趨向於成熟和穩定,但與成人相比又顯得動盪不穩,這個時期的學生辦事積極、富於熱情、情感易被激發、行動迅速,表現爲奔放、果斷。但由於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學生的情感、情緒容易過於激動,隨着智力的不斷增長和社會需要,學生慢慢形成許多具有明確道德意識的社會性情感,如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義務感、正義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顯提高,由於對情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學生的情感逐漸走向穩定。

(4)意志發展迅速。高中學生遇到困難時,往往樂於獨立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表現出良好的主動性,不像兒童那樣輕易求助於別人。同時,高中學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爲的能力也逐漸增強,當然有時也表現出衝動。此外,由於神經系統功能尤其是內抑制功能的發達,以及動機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堅韌性。他們勇於求成,凡事不肯輕易認輸,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5)言行趨於完善和成熟。言語和行爲特徵是表達高中生心理髮展狀況的重要標誌。高中學生的詞彙已很豐富,且內容日漸深刻;語言表達中的獨白言語趨於完善;書面語言表達趨於成熟,內部言語表達已達到完全“簡約化”的水平、這個時期的學生要求完全擺脫成人的干預,獨立行事;要求社會承認他們行爲的社會價值;要求兩性交往、戀愛等。他們要求像成人一樣的參與社會生活,但又往往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爲,特別是在情感受到挫折時容易衝動。

(6)性意識的發展。我國學者一般將性心理的發展分爲四個階段:異性疏遠期(12~14),接近異性期(14~16),嚮往異性期(16~18),戀愛期(18歲以後)。高中生經過短暫的異性疏遠和相斥之後必然是漸濃的關注與接近。男女生開始注意異性對自己的態度,往往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以博得異性的好感。此時期的少男少女正處在鍾情、思春的股隴狀態。他們對異性的關注具有好奇性、實驗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是泛泛的,多數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這個階段的大多數學生還沒有對特定異性的傾慕,但也有少數男女生開始傾慕特定的異性,出現了戀愛。這時性機能雖然日趨成熟,但正確的道德觀和戀愛觀一般尚未形成,如果他們之間的正當交往受到壓抑,又受到不良影響對異性的神祕感和好奇心可能導致他們的越軌行爲和不正當的交往關係。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上與少年後期相接,下與青年中期相連,因此,在身心發育和社會成熟方面與之互有一些交叉。

而作爲少年期的結束,青年期的開始的高中階段個體心理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個體在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發展上走向成熟的時期。作爲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處在從幼稚的兒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處於與兒童的外界獲得時期相對應的內部獲得時期。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髮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後於生理的發展,他們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還處在人格化的過程中。也就是說,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係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

(2)動盪性:高中生生理、心理髮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髮展同道德或其他社會意識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創造了個性發展以及道德和社會意識發展的條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過程的種種矛盾和衝突,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動盪性。一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這種過渡往往總是分裂、不調和的……一個人已經不滿足於自然的意識和樸素的感覺,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爲他在獲得令人滿意的知識之前,必須經過千百次的迷誤,必須與自己作鬥爭,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時候。這一點無論對於個人或是對於人類,都是一個確定不移的法則。”高中生心理髮展的動盪性表現在知、情、意、行等各個方面。例如,他們思維敏銳,但片面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衝動,有極大的波動性。他們的意志品質也在發展,但在克服困難中毅力還不夠,往往把堅定與執拗,勇敢與變幹、冒險混同起來,在行爲舉止上表現出明顯的衝動性,是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上,常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爲。另外,生理上的劇烈變化,會帶來所謂“青春期騷動”,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劇烈的“性困擾”,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說,青年既不是一切顯露無遺、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見內部結構的“黑箱“,而是一個以模糊不定、動盪多變爲主要特徵的“灰箱”。

(3)自主性: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溫斯把它稱爲心理上的斷乳期。隨着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加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爲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開始積極嘗試脫離父母的保護和管理。他們具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熱衷於顯承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的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他們已不滿足於父母、老師的講解,或書本上的現成結論,對成年人的意見不輕信,不盲從,要求有事實的證明和邏輯的說服力。對許多事物都敢於發表個人意見,併爲堅持自己的觀點而爭論不休。如果說生理上的斷乳是個體被動地離開父母,那麼心理上的斷乳則是個體主動地離開父母。

(4)前瞻性:青年是連接過去與將來的中介環節,是從過去通向未來的過渡階段。正如F馬赫列爾所說:“青年是在把過去一現在一未來聯結起來的連續軌道上產生、存在和發展的。”處於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廣闊的未來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離,他們對發展與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嚮往,發展與未來是高中生最嚮往也是最廣闊的領域。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在《冬天的晚上》~詩中這樣描述青年佔有未來的優勢:

年輕的一代,他們並不談到過去。

生活在他們前面而不在後面,

對於過去,他們何必考慮。

他們的靈魂漫遊到未來的邊際。

這種面對未來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別地富於理想,它引發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實現,這種對未來的佔有優勢,使得人們總是把青年同社會的未來相聯繫,指出“誰贏得青年誰將贏得未來”。

(5)進取性:由於生理上的迅速發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發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氣方剛,反應敏捷,上進心強,不安於現狀,富於進取,頗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如果說成老年人容易滿足於已得到的利益,趨於保持現狀,不思進取,青年則事事正在有待解決之中,常常是滿懷希望,樂於開拓。對此梁啓超有一段極妙的對比:“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作者注:當時青年的概念尚未普及,這裏講的少年泛指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常思未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放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放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6)閉鎖性:高中生不像兒童時期那樣經常向成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他們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又不輕易表露出來,心理的發展呈現出閉鎖性的特點。他們非常希望有單獨的住宿房間,有個人的抽屜,並喜歡把抽屜鎖起來,好像有什麼祕密的東西不願讓別人知道,其實裏面並無什麼要緊的東西。他們不大愛對長輩講話了,在長輩面前顯得寡言。高中生愛寫日記,也是這種閉鎖性的表現。記日記既可傾吐心聲,又可保守祕密。心理髮展的閉鎖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獨,因此又產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強烈願望。他們熱衷於尋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對知心朋友,他們能坦率地說出內心祕密。

(7)社會性:雖然心理內容的社會性早在兒童時期就已開始出現了。但是更大規模的深刻的社會化,則是在青年期完成的。國小生進人中學後,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開朗地步人了一個新的境界。如果說國小生心理的發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學校的影響,那麼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發展就愈來愈多地接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高中生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很感興趣,喜歡探聽新鮮事,很想像大人一樣對周圍的問題做出褒貶的評論,對社會活動的參與日益活躍。如模擬角色活動“假如我是校長”、“假如我是班主任”,對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結社、創辦協會、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們思考問題已遠遠超出學校的範圍,做集體、國家主人翁的思想開始萌發並日益強烈。尤其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成爲他們意識中的重要問題。他們在考慮未來的志願及抉擇時,比國小生和國中生更具現實性和嚴肅性。而這種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對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社會性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