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永遠在路上》精品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98W

《永遠在路上》精品觀後感【精品多篇】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500字<四>篇一

市紀委在欽州廉政網開闢“《永遠在路上》大家談”專欄,及時發佈全市幹部職工觀看專題片的心得體會、評論文章,通過討論學習交流及撰寫心得體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黨員幹部觀看專題片後感慨良多,好評如潮。“這幾天,我每天晚上都準時守在電視機旁,認真觀看《永遠在路上》專題片。每一集都讓我震撼不已!我要以典型案例爲鏡、爲戒、爲鑑、爲訓,自覺把講政治、對黨絕對忠誠放在首位,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時刻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牢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工作紮實有效開展。”欽南區紀委幹部黃時堅說。

欽北區農機局紀檢組長陳寶仁在觀後感中寫道:“當事人現身說法,還原貪腐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我們要引以爲戒,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依法用權、廉潔從政。”

浦北縣北通鎮鎮長高發營在心得體會中寫道:“作爲一名基層的領導幹部,應該從中吸取教訓,自省、自警、自勵,在以後的工作中引以爲戒,認真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依法行政。”

靈山縣檀圩鎮社嶺村支部書記劉昭運說:“專題片讓我們基層幹部真正感受到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作爲村委幹部,天天與百姓打交道,要時刻從百姓所需所想出發,用實際行動、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永遠在路上人心向背觀後感 篇二

臨睡前習慣的翻看手機,()被朋友圈中的一條信息所吸引——《永遠在路上》,帶着疑惑打開,瞬間被片頭吸引過去,原來是央視播放的中紀委的反腐專題片,於是花40分鐘躺在牀上靜靜的看完。

片中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辦案人員、專家學者穿插講述和分析,多處案件細節首度公開,感到相當震撼。此次的警示教育之受衆範圍已經面向了全國,不再像以往那樣僅僅針對官員層面;警示片的內容風格也不再以突出嚴厲查辦違規違紀官員爲主,轉而以平實樸素的語言,簡單直白的陳述現實中的作風流弊。它似乎是在喚醒民衆心底的良知與正義,在着力營造不想腐的黨風政風氛圍的同時,喚起民衆迴歸善良淳樸的民風。

同時他也非常期盼中央能夠加大反腐敗的力度。他認爲這是黨的希望,只有這樣子我們黨才能夠承擔起歷史責任。

在悔過中,他說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會落到這種結局。從小吃過很多苦,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後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他認爲他應該接受組織和法律的處罰,因爲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他承認這些罪行和錯誤發生在他身上,它居然帶有必然性。對廉潔自律,對黨風廉政建設從思想深處就重視不夠,因爲最根本的一個要求,不但要幹事,你還要乾淨。

"錯在我自己,我真的是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更對不起那些跟着我把工作當事業追求,當學問去研究的成都的幹部羣衆,我是要影響他們的價值觀的,我乾的這些事情,這算什麼?你知道,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齡,這將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錯誤這樣收場,何其悲哀!"

曾經欽佩他的即興發言和講話效應,卻因他的悔過而變味,悔恨的眼淚已爲時已晚,原來腐敗就藏匿在社會的每個角落,就在我們身邊。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專題片中的案例鮮活深刻,既有剖析和懺悔,也有深入的點評分析,這既警示爲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讓廣大百姓看到了我們黨反腐敗的堅定決心。"

看完專題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於長期在基層的黨羣幹部,當前員工隊伍思想較爲活躍,維權意識大大增強,尤其是在基層項目管理中,對物資採購、設備租賃、勞務隊伍引入等敏感事項的知情權、參與度在不斷提高,作爲管理者首先要加強學習,明白規矩,在日常項目管理中就以片中事例爲警示,崇廉拒腐,堅定信念,增長知識,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把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這是一部高質量的反腐警示專題片,好看!值得期待。

2021《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篇三

近年來,黨中央反腐敗保持高壓態勢,力度越來越大,覆蓋面越來越廣,取得碩果累累,贏得老百姓一片贊聲。但是,一些基層“蠅腐”現象也屢屢被曝光,羣衆深受其害,反映甚是強烈。

“蠅腐”多發易發,量大面廣,往往遊走在政策邊緣,更多時候是一些“小動作”“潛規則”,相比較“老虎”的大貪巨腐,“蠅腐”一般涉及羣體小,涉及資金少,容易被“忽視”,因而更具隱蔽性;而在事情被揭發後,因涉事羣衆大都是“熟人”,甚至沾親帶故,再加上“中間人”出面說情,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回旋餘地大,變相的助長了“蠅腐”的囂張氣焰;即使相關部門追查下來,一般也會因其影響和危害範圍小,“情節較輕”,給予的懲戒力度不大,難以起到警示震懾作用。

仔細分析“蠅腐”現象就會發現,一些“小官”“小幹部”正是因爲“小事不慎、小節不懼、小錯不改”才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釀成大錯。比如,一些村幹部見好處就想“分一杯羹”,雁過拔毛,在低保等扶持救助資金上“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在落實涉農惠農政策上不公開、不透明、不民主,漠視羣衆感受,搞官僚主義,總想“顯顯威風”;甚至與當地“惡霸”勾結,欺壓百姓,橫行鄉里。任由其發展,就會肆無忌憚、爲所欲爲,演變爲“小官大貪”。

“蠅腐”一旦蔓延成患,其害不亞於“虎貪”。正如所說,“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羣衆對‘近在眼前’嗡嗡亂叫的‘蠅貪’感受更真切。”“‘微腐敗’也可能成爲‘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羣衆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羣衆對黨的信任。”所以,必須着力解決羣衆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遏制“蠅腐”蔓延勢頭,要露頭就打,治理“蠅腐”也要借鑑“打虎”的經驗和做法,加大懲戒力度,決不姑息縱容,將制度的籠子織得更細更密。

禍患常積於忽微,小不治則亂大局。王岐山同志強調,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要抓早抓小,對存在的問題要早發現、早處置,防止釀成大禍。治理“蠅腐”還需正本清源,懲防並用。一要發動羣衆積極提供線索,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合力,不留死角盲區;二要進一步夯實責任,嚴肅追責問責,在落實和監督上下功夫;三要防微杜漸,着眼抓早抓小,立足抓常抓長,早發現早治療,持之以恆不鬆緊;四要增強基層幹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健全“不敢腐”“不能腐”的機制,營造“不想腐”的政治生態。

治理“蠅腐”還需領導幹部要帶好頭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也要發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久久爲功,莫要縱容“蠅腐”,以至爲禍似“虎”。既“打虎”,也“拍蠅”,其力不減,其勢不變,才能讓老百姓看見反腐成效,羣衆才能真心擁護。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篇四

由中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通過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以案爲鑑、以案明紀,反映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高度,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形勢與成果,彰顯黨中央正風肅紀、糾“四風”、反腐嚴懲的決心和勇氣,具有很強的示範、警示和教育意義。

作爲一名基層紀檢幹部,身處監督執紀問責第一線,通過觀看專題片,我認識到:在實際工作中,一要強學習,以案爲鏡、爲戒、爲鑑、爲訓,強化理想和信念的堅守,常思貪慾之害、常除非分之念、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拒腐防變,築牢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防線。二要明責任。進一步履行好執紀監督問責職責,促進“兩個責任”壓緊壓實,加強源頭反腐,推進關口前移,以權力“瘦身”爲廉政“強身”,有效落實主體責任;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高舉反腐利劍,把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使嚴守紀律和規矩成爲每個黨員幹部工作生活的常態。三是敢擔當。打鐵還要自身硬,要深刻領會中央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敢於擔當,肩負起捍衛黨紀、淨化隊伍的重要職責,忠誠地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堅定反腐敗鬥爭的決心,抵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永遠在路上 觀後感 篇五

作風建設,是一個政黨自我進化、強筋壯骨和自我調適、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踐行和實現政黨的宗旨及執政目標。

轉作風,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祿當縣委書記僅一年多時間,但是羣衆對他的感情、他在羣衆心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幹部十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無法達到或超越的,這源於他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意和真心付出。文體工作者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對羣衆、對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服務羣衆和增進與羣衆的感情作爲出發點和立足點,體現文體惠民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深入羣衆、依靠羣衆,和羣衆打成一片,汲取文藝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以更多的優秀作品回報羣衆、回饋社會。

轉作風,根子在思想上。教育實踐活動強調觸及思想、觸及靈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類模糊認識釐清了、把各種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方向和目標、在作風上有改進和完善、在靈魂深處有信仰和堅持。在帶着三個問題反思學習的過程中,我經常思考,文體事業應該如何發展?文體事業發展究竟爲了誰?文體事業的公益性怎樣才能堅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我們已經建起州博物館、州文化館和大劇院,又將啓動圖書館新館建設,有了《嗯嘎女兒會》《女兒寨》等很多在全省、全國有影響並多次獲獎的優秀劇目,有了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我們的咸豐唐崖土司城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閃光點見證了我們在文體惠民上所做的努力和文體事業的發展。但是,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爲我們還有130萬貧困人口,怎麼保障他們同等享受文化服務的權益,怎樣建設點多面廣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切實落實羣衆文化、羣衆體育的思路和普適性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我們文體幹部踐行羣衆路線的切入點和着力點。

轉作風,關鍵在行動上。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進羣衆、爲了羣衆是目的和關鍵。活動有時限,但文體系統踐行羣衆路線,爲民、惠民永無“休止符”。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更多的執行來贏得羣衆滿意度。鄉鎮文化站的體制機制去年已進一步理順,如何給基層羣衆更多的文化盛宴和精神套餐是我們文化工作者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我們要文藝創作的“陽春白”,也要切近羣衆和生活的“下里巴人”。我們各類文體中心、廣場建設好了,但需要更多有力措施讓老社區、貧困人口聚集區、邊遠山區的羣衆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黨的幹部,爲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要求,爭當焦裕祿式好乾部、好黨員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2017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篇六

專題片第四集《利劍出鞘》中,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山西省委原、祕書長聶春玉對自身的違紀違法行爲進行自我剖析和深刻懺悔,說明一把手腐敗對當地政治生態造成的惡劣影響,從反面證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淨化政治生態。

巡視猶如利劍出鞘,總能精準刺破腐敗膿瘡。

2013年5月,中央第八巡視組進駐江西,挖出了蘇榮這個後第一個因貪腐落馬的副國級官員腐敗問題線索;2013年底,中央第六巡視組進駐山西,揭開了該省“系統性、塌方式”腐敗的蓋子,7名省部級幹部先後落馬……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四集《利劍出鞘》用數字和案例展現了巡視的強大力量。

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是巡視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以來,中央已經開展了十輪巡視,實現了對31個省區市、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巡視全覆蓋,並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全面開展巡視。劍鋒所指,直擊要害。山西塌方式腐敗、衡陽人大代表賄選案、南充拉票賄選案等問題線索是巡視發現的,蘇榮、**、____等腐敗官員是巡視揪出的。

一個個管黨治黨不力問題被指出,一批批侵害羣衆利益的“老虎”“蒼蠅”被查處。巡視不僅淨化着黨的肌體,也讓廣大羣衆從中感受到了全面從嚴治黨帶來的獲得感。有羣衆表示:“我不知道巡視組是怎麼幹的,但我知道他們幹了啥。”作爲黨內監督的“利器”,巡視直指問題,不留情面,讓老百姓看到了共產黨解決自身問題的決心和能力,黨心民心爲之一振。

“利劍”作用充分發揮,關鍵在於“切口小”。巡視是政治巡視,不是業務巡視,避開了大而全,聚力一點,精準發現問題。後的歷輪巡視,中央都強調聚焦中心、攥緊拳頭,緊緊圍繞作風、紀律、腐敗和選人用人等方面發現問題。蘇榮在江西主政數年,巡視組進駐後,揪住反映其在任時選舉票數接連倒數這個耐人尋味的細節,牽出了賤賣國資、買官賣官的腐敗鏈條,處理了一大批違紀黨員幹部。把主要精力放在發現問題上,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巡視的成效更加顯著。

“利劍”作用充分發揮,還在於巡視組“辦法多”。以來,巡視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方式方法。進駐前聽取信訪、組織部門意見,“備好彈藥”讓出劍更準;進駐後到幹部擔任過一把手的地方瞭解情況,“下沉一級”查問題更實;針對一件事、一個幹部開展專項巡視,聞風而動讓巡視更專、更活、更準;針對整改落實和新出現問題,出其不意殺“回馬槍”,讓震懾常在……巡視組的“武器庫”越來越豐富,出劍更快、發力更準,震懾、遏制、治本作用越來越明顯。

多次強調,巡視組是“欽差大臣”,是“八府巡按”,要盡職履責,對腐敗問題零容忍。中央巡視工作取得的成績讓人振奮,發現的問題也讓人警醒。當前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巡視工作必須矢志不移地堅持下去,不斷鞏固成果、深化擴展,讓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