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1.59W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多篇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1

近日,在央視“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讓我震撼。工作時,她的情全部獻給了國防;退休後,她的愛全部捐給了教育。什麼原因讓馬旭夫婦一生節儉卻“一擲千金”?應該是他們比天還大的胸懷,比海還深的情誼,用最真誠的行動感恩故鄉,報效着國家。我也曾經信誓旦旦地說“要盡我所能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如今與他們相比,有些汗顏!不僅在物質上沒有勤儉節約捨己爲人,在精神上更是沒有完全做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無地自容。

轉眼建國70年,多少人默默堅守不爲功名,多少人兢兢業業爲民服務,多少人勤勤懇懇爲國奉獻,飽含的家國情懷,迎來了國家的偉大復興。如今,舉國邁入新時代,我們基層公務人員更要以人爲鏡、以史爲鑑,明得失,知進退,不僅思想與時俱進,更要身體力行支持國家繁榮富強。

一份桑梓之情,反哺家鄉建設。“悠悠桑梓情,拳拳慈親恩。”家鄉的發展牽動着遊子的心,不論身在何處,我們都應惦念家鄉土地的厚重,擔起家鄉發展的責任,這片土地孕育着我們,滋養着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很多農村人員爲了自身和國家發展的需求進城務工。現如今,我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的務工人員返回家鄉,奉獻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觸摸着、丈量着、耕耘着養育自己的故土,用實際行動助力農村脫貧,改變家鄉風貌。除了馬旭夫婦爲家鄉的“一次奢侈”,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錢七虎院士更是主動將800萬元獎金悉數捐獻給自己的家鄉崑山,資助更多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子女有學上、上好學。從家庭到家鄉,從家鄉到家國,他們精湛的學術造詣、赤誠的情懷和高尚的道德品質,讓我們深受感動和教育,讓全社會爲之動容。

一首楷模之歌,引發社會共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敬佩孟浩然高山似的品格,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回顧建國70年來的光輝歷程、70年來的波瀾壯闊,新中國從弱到強,到成爲主導世界的重要力量,都離不開各行各業榜樣的無私奉獻和創造性勞動,前有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等人,今有趙忠賢、賀星龍、馬旭等,楷模的力量薪火相傳、永無止境!我們看到自己的渺小,也深知自己距離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作爲基層工作人員,要向楷模看齊,繼承和發揚他們的“榜樣”精神,以身作則,牢記使命和擔當,一起拼搏奉獻,一起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徵程、展現新作爲。

一腔創造熱血,建設科技強國。“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在不斷更新,我們也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敢於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建國70年來,我國一直堅持創新創造引領,除了以高鐵爲代表的軌道交通裝備、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等,還有全球最好的特高壓技術和智能電網技術,世界領先的大型運輸機、量子通信、北斗定位系統等等,更有自主產權的5G技術。但是創新創造永不止步,從美國製裁中興事件可以看出,我們必須敢於破舊立新,敢於出奇制勝,將核心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機遇與挑戰的共勢下,發揮聰明才智,發揚光榮傳統,承繼中國精神,爲國家謀發展,爲民族謀復興,萬衆一心攻堅克難,續寫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專利創新的贏彰。

作爲一名青年公務人員,我們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精神,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要有“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的報國情操,更要循着榜樣的步伐,爭做“蓋以身許國,但求福利民”的中華兒女,用我們的努力,攜手譜寫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壯麗詩篇。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2

感動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感動源於感激,感激那些爲我們美好幸福生活做出貢獻的人,感激他們的無私、感激他們的堅守。因爲感動,我們纔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幸福。

近日,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頒獎盛典》上,一共有11位候選人被評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他們中有獨守孤島的王繼才,有爲了我國科學發展隱姓埋名20年的程開甲,有因排雷失去雙眼和雙臂的戰士杜富國,有爲了孩子的夢想留守山村的張玉滾,有見義勇爲被歹徒連刺數刀的呂保民......

他們的事蹟都讓我感動不已,他們是偉大的,同時他們又是平凡的,他們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堅持做了別人堅持不了的事情。有時我在想爲什麼我們會被他們的事蹟所感動,我們感動的點事什麼,慢慢的我發現,我們之所會被感動,是源於勇氣、擔當、臨危不懼的精神。我們感動於王繼纔不怕寂寞對孤島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我們感動於程開甲不求功名、一心爲國隱姓埋名搞科研的精神,我們感動於......

因爲他們讓我們知道幸福來之不易,哪怕在和平年代在我們看不的地方,也充滿着硝煙,感謝他們對和平的守護。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3

2018年2月18日,央視的“感動中國”如約而至,從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到堅持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從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到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楊;從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到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他們,將“偉大”與“平凡”畫上等號,用無私奉獻感動中國!

他們每一個人的事蹟都讓人非常感動,讓人潸然淚下,特別是排雷戰士杜富國,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的舞臺上,他身穿筆挺軍裝的軍人在別人的攙扶下走了出來,可是這名軍人已雙眼已盲,雙手已失。只想說歲月靜好的背後,是掃雷戰士等所有各個崗位的忠誠守衛。

在我們周圍也有一羣可愛的守衛者,他們就是社區的平安志願者。爲保證社區居民過一個安全、歡樂、祥和的春節,除夕夜、年初四晚以及元宵節晚上,延吉四村社區平安志願者在社區內開展巡邏,大家放棄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刻,捨棄小家顧大家,穿梭於社區各樓門間進行安全防火巡邏,保障社區居民的安全過節。

平安志願者隊伍成立以來,志願者們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都堅持按時巡邏,踏實勤懇,自覺自願捍衛小區平安,同時也爲提高居民的防火、防盜、防事故、防電信詐騙的意識做出了貢獻。他們是小區裏最讓人感動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4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播出。鍾揚、杜富國、呂保民、馬旭、劉傳健、其美多吉、王繼才、王仕花、張渠偉、張玉滾、程開甲等11位候選人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這些名字,着實普通,卻又不平凡。

鍾揚,“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他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爲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他援藏16年,足跡遍佈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院,但他都沒有停下工作。

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去年10月中旬,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

馬旭,“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2018年,她向家鄉木蘭縣教育局捐贈1000萬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筆鉅款是馬旭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而來。他們至今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裏。

程開甲,“兩彈一星功勳”,他從1963年至1985年,一直生活在覈試驗基地,爲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還有“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建、“雪域油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等等。

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工匠精神”熱愛着自己的工作。不爲名、不爲利,只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裏,堅持着自己的“信念”。

2019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5

古往今來何以爲俠?鋤強扶弱是爲俠,除暴安良是爲俠,懲惡揚善亦爲俠。這是少年時期讀過的衆多武俠書籍給我的答案,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的思維也有一定的轉變,當看到拼殺於火場的消防隊員,當看到恪守在崗位的武警戰士,當看到大雨中守在無蓋井口邊做人形標誌的路人,我恍然: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2019年2月18日晚播出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其中自身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於外的退休老人馬旭的事蹟讓人感動萬分,淚如雨下。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馬奶奶和老伴顏學庸老兩口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清貧簡單的生活最後卻將一生的積蓄全部拿出來無償捐贈給老家的教育事業,這是何等的境界。當鏡頭對準到她家裏的擺設時,真是有一種說不出心酸,家裏最值錢的擺設是當初年輕時搞科研用過的櫃子;兩年了就買過一雙15元的鞋子,這雙鞋子不知道用膠水粘過幾次洗過多少次了;從不在外面買的吃早餐,自己在家裏拌個小菜,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就解決了。當白巖鬆老師問她老伴你們怎麼穿這樣的衣服上來了時,他驕傲自豪地說我們很久都沒買衣服了,國家給我們發的衣服都穿不爛何必浪費那錢呢。聽聽多麼樸實的話語,聽了之後無不讓人爲之動容。

真正的俠客,要有爲國爲民之心,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勇氣,融入羣衆,爲國奉獻,爲心中的理想與信念奮鬥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