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攀登者》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35W

《攀登者》觀後感精品多篇

《攀登者》觀後感 篇一

珠穆朗瑪峯,是世界第一高峯,在藏語中珠穆朗瑪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光輝、神聖。

珠穆朗瑪峯終年被皚皚白雪所覆蓋,最低溫度會達到-50℃左右,而最高風力將達到8級以上!無數年過去了,多少人要想要去征服它,爲了登頂,又犧牲了多少年輕的生命。

整個觀影過程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珠峯那恢弘的氣勢及絢麗的電影特效,而是一代代登山人那執着的信念和捨生忘死的使命感。

第一次登頂,八名登山隊員遭遇雪崩,僅有三名隊員倖存。其中一名隊員的左腳因爲被凍而導致肌肉壞死,不得不切除了半隻腳掌……但遺憾的是,雖然這次他們登頂成功,卻並沒有被國家認可,因爲他們在雪崩中丟失了攝像機,沒有留下有效的證據。看到這裏,我真的爲這些隊員感到難過和不值,委屈地掉下了眼淚。

任務失敗不意味着徹底放棄,登山隊大本營決定:等待下一個窗口期,進行第二次珠峯登頂計劃。

但是,在執行第二次珠峯登頂計劃時並不順利:傍晚,十位登山隊員在北坳遭遇了罕見的8級風暴,導致一名醫生的右腿被水燙傷,一名隊員的雙腿無法正常行走,甚至連他們的帳篷都被吸走了!

可是大本營堅決不放棄登頂計劃,無論隊長怎麼勸說都沒有用…我再一次地哭了,不斷的問自己,爲什麼,到底是爲什麼?

他們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由登山隊的攝影師帶領九名隊員進行這次登頂行動,依舊不順利;當這支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峯的第二臺階時,身爲隊長的攝影師被一個從天而降的氧氣罐砸中了頭部而滑下了山坡,其他同伴爲了救他竭盡全力的拉住了他身上的繩子,可是攝影師身爲隊長不想連累夥伴們,因此他割斷了繩子,墜崖身亡。

當大本營會長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簡直後悔極了:這都是自己的錯,如果不是他這麼倔強,就不會讓這麼多的隊員犧牲了。

雖然他傷心欲絕,但是登上珠峯的任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的背後是民族的期盼、是代表我們億萬中華兒女寸土必爭的信念與決心。於是他再次任命登山經驗最爲豐富的方五洲爲隊長,帶領餘下的七名隊員繼續艱難前行,誓要完成這一次登山計劃。

懷着祖國的期待,這支隊伍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登上珠穆朗瑪峯!他們在登頂珠峯驕傲的喊道:“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峯了!”

隨着這一聲聲歡呼,太陽從東方緩緩升起,照耀的是八顆驕傲的中國心,照耀的是不屈的中國魂……

《攀登者》觀後感 篇二

這個星期六,媽媽帶我去看電影,這部電影叫作《攀登者》,這一部電影非常好看,請聽我細細道來。

這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叫王富貴的人,爲了攀登珠峯。第一次,他們攀登珠峯的窗口期過去了,是因爲天氣預報員預測錯了,他們火速撤離;第二次,他們躲過了十二級大風,登上了珠峯的故事。

看了這一部電影,他們在逆境之中,永不放棄,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前幾天,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腳被扭去了,不能踢足球,我就這樣休息了一天、兩天、三天……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時候,我終於忍無可忍。這一天早上,我就去踢足球了,可腳沒有痊癒,我就帶痛上場。在半途,我的腳感覺有一種劇痛,我本想打退堂鼓的,但是我又想起了《攀登者》中的人物,他們在逆境中攀上了珠峯,我怎麼不能在逆境中克服自己呢?於是,我又振作起來,向前方踢過去,過人,傳球,到守門員的面前,我用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球踢了進去,最後,我們勝利了。

遇到困難,我們要敢於抗爭,不要縮手縮腳,只要勇於努力,你肯定會把這個困難給解決。

《攀登者》觀後感 篇三

這次來看國慶三巨頭之一的《攀登者》,講述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峯的故事,情節緊張,令人揪心,同時也爲祖國登山隊感到無比自豪。影片場景特效非常真實,如果是3D的就更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此外,幾個角色之間的感情也是另一條線,男女主的愛情線我覺得還可以,松林對隊長由恨到理解的轉變很催淚,黑牡丹和李國樑的感情線就有些尷尬了,感覺黑牡丹這個角色設置除了添亂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原型可絕不是這樣的形象…另外,很多臺詞和口型對不上真的很讓人難受…總之作爲一部爲國慶獻禮的片子還是很能燃起人們民族自豪感的。

《攀登者》觀後感 篇四

國慶檔的電影每一個都值得看,因爲時間原因我看了《攀登者》和《中國機長》這兩部電影,每一部都可以拿出來做教育片,影片中這些英雄的一些精神很值得我們推敲去琢磨去學習。

可能是學科性質的原因,當我看到《攀登者》的宣傳時就很期待。因此國慶節第一看就先看了《攀登者》。影片一開始先交代我們等珠峯的意義,珠峯是世界最高峯,也是我們不可分割的領土,但自己的山自己都沒有爬上去過,這是一件令西方人恥笑的一年事情,因此爲了證明自己我們1960年幾名登山隊員在沒有氣象指揮沒有先進設備的條件下進行登山。珠峯海拔高環境和氣象條件極其惡劣,及沒有經驗可以借鑑也沒有太多的安全設施,靠的就是登山人的意念和國家的期待下我們成功登頂了,但因爲攝影資料的丟失,這一壯舉不被外界承認。

當登山隊員每上升一米困難和危險就增加一點。珠峯的北坡平均坡度爲45°,很多地方爲一面近於直立的崖壁,再加上八級以上的大風,和隨時都可能帶來的雪崩,因此登山家一度認爲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峯,是幾乎不可能的。北坡等頂有好幾個大難關:1、北坳。海拔6000—7000米,有一道400的冰雪牆,平均坡度近40°,厚度一百多米,經常發生崩塌,此前英國登山隊其次從北坡登頂,幾乎每次都在這裏吃虧。

2、大風口。海拔7500米處,有一條狹長的地形通道,是攀登珠峯的必經之路。由於“狹管效應”,當強勁的西風吹入這條狹窄的通道時,風速突然加快,要比相同高度的其他地方大1—2倍,最大可達12級。被大風吹走登山包、大範圍凍傷都是常事。影片中1960年登峯時因爲雪崩和大風,登山隊長犧牲於此,我們的影響資料也在這裏丟失,即便如此登山隊員們也沒有放棄,而是選擇繼續登頂。

3、第二臺階。海拔8680—8700米處,80多°的陡峭崖壁,其中有一段近乎直立的五米峭壁。這是通往山頂的唯一途徑,也是最後一道鬼門關。1924年,著名的登山家馬洛裏就是在這一帶消失的。五米國家1960年在此段搭建人肉梯,因爲登山鞋下面鋒利的冰爪會對登山隊員的肩膀造成傷害,因此他們光腳攀登忙着也就造成登山隊員腳被凍傷,有的甚至被截肢。雖然登頂但因爲影響資料的丟失,只能吃啞巴虧。

爲了證明自己。1975年國家在此組建登山隊,這次隊伍和設施就比第一次要先進一點,各項設施也比較齊全,各種準備也比較充分,登山隊員也有提前訓練,就在這樣得準備下登山隊員在登山是也是困難重重,加上演習第四次才艱難登頂,在這次登封的過程中犧牲的生很多,每次都是驚心動魄的抗爭。

登珠峯是對人類的極限和意志的考驗,這一壯舉應該被寫入史冊,登山精神中的不放棄每一箇中學生都應該去感受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