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穹頂之下》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34W

《穹頂之下》觀後感(精品多篇)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一

在看柴靜拍的《穹頂之下》之前不久,曾看過一篇文章,主要討論使用財富的遠見與短視。文中大概舉出這麼一個例子:

同樣是一片礦區,如果礦主將收入的50分配給職工,那麼,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後,職工將會擁有剩餘的金錢,就會追求娛樂、發展、教育等相關的服務,進而推動本地區的經濟增長。長此以往,數十年之後,當這片礦區枯竭的時候,整個城鎮已經發展起來。之前的礦場主還是富人,但是,他的周圍同時也多處了許多富人。財富便可藉此延傳下去!

而同樣是一片礦區,如果礦主只將10的收入分配給職工,而將90的收入收入自己腰包。那麼,結果是職工只能夠蛢命工作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長此以往,數十年之後,當這片礦區枯竭之後,整個小鎮又將變成之前貧瘠的小鎮,礦主依舊是這裏的首富,但是,周圍都是一幫窮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除了離開小鎮,富人的財富很難以得到保全。

仔細想想,這是非常常規無奇的例子。從這個例子中,原文的作者指出在國內,許多富人都及其短視,所以,國內纔有劫富濟貧的說法;所以,國內纔有富貴不過三代的說法。在這一點上,鄙人深表贊同。其它暫且不論,僅僅憑藉這一點,柴靜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欽佩!

柴靜關於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看完之後,有一點被震撼到了。主要有兩點:

其一,此個記錄篇是她私人出錢贊助拍攝,百萬的投入以及前後一年的製作時間。這樣的成本令人吃驚。想想當下社會,即便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能夠動用這樣的成本去製作、實現這樣的意見事情的人又有多少?柴靜去做了,所以她得到了衆多的幫助,所以她做成了。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二

今天,觀看了《穹頂之下》令我震撼不已。

在紀錄片中,主持人柴靜帶着一個採樣模出門,24小時後,一個潔白的採樣模變成了一個漆黑的東西,專家檢測裏面有15種致癌物質。令人驚訝,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空氣”嗎?簡直就是一種獨特的毒氣,只是人們還沒有發現罷了。

小小的PM2.5,直徑小於2.5微米,我們肉眼看到的至少是它的20倍,居然會引發人體呼吸道,肺部甚至心臟的各類疾病,真是令人膽戰心驚。它就像是我們隱形的敵人,面對敵人的強大勢力,僅靠我們一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們能夠做的也許只是從自身做起,但是更要將霧霾帶來的危害讓更多的人看到,瞭解到。這樣才能共同抵抗這個“強敵”。

向上擡頭,所見之物,便是穹頂,它就像一層保護膜,安詳的覆蓋在地球的上空。柴靜作爲一位母親,用她的視角,描述了她眼中的霧霾,她的所想所問。她以一個普通民衆的角度向我們詮釋了這場“白色災難”,讓我們知道了這種空氣污染和霧霾對我們的傷害。

人生只有一次見到天空的機會,一旦錯過,絕不會重來!所以, 讓天空變藍,讓星星充滿夜空,讓未來自己的孩子看的到星星看得見藍天、也希望他們可以創造更美的天空!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三

今天,我們看了穹頂之下,我們知道了我們生活在病菌的環境裏。

在pm2.5中至少有15種致癌物,他們會慢慢到人的肺部,這時pm2.5遇到了敵人一肺泡,一個人的肺泡有3億多個但是,pm2.5被肺泡‘’吃‘’掉後,會把肺泡爆了。因肺癌死去的人一年有1萬2千人,每一pm2.5就有305.91微克,我國每年造煤36億噸,其中3億噸在河北,在煤的排行榜事這樣的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國第四,到了冬季大氣中的致癌物是夏季的25倍,在哈爾濱,每6小時億噸。

聽了這麼多驚人的報告,我們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創造更藍的明天。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四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觀後感400字以前看柴靜主持節目或者看她的書說句實在的都沒多大感覺,覺得她畢竟在央視又是個名人所以無感。

直到今天看完的穹頂之下。才發現她不僅僅是我以爲的那個名人,她還是一個普通的國人一個普通的媽媽,她只是說出了她的顧慮她只是做了她想做的她事,只是說出了事實。不懂爲什麼有些人就楞說成炒作和動機不純什麼的。

湖南的空氣污染現在沒有北京山西那麼嚴重,但是我只知道如果再不重視霧霾這件事和它後面的那些千絲萬縷的話,可能湖南也會步入後程。

這是給民衆在敲警鐘也是在給那些企業敲警鐘在給某些領導敲警鐘。

健康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或許當霧霾影響到那些說風涼話的人的健康的時候,他們纔會明白原來柴靜做這件事的意義。如果要等到霧霾帶來的後果一發不可收拾,那個時候再來說這個問題是不是太遲了?那個時候再來調查是不是還有意義?

雖然這肯定會要扯上政治會要損害很多人的利益,那就不談政治,我反正是覺得還是健康和命更重要。

不扯政治,只是以一個國人觀點就事論事,畢竟這關乎我們的健康關乎我們國家的未來。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五

作爲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中學生,最近纔在老師的推薦下看了柴靜的蒼穹之下,裏面很多大方面的東西我不懂,我生活在海南不知道霧霾長什麼樣霧也沒見過幾次,但我知道就在離我家文昌較近的海口,海南國際旅遊島的省會,空氣質量已經不再是優了,經常堵車燃放爆竹,霧也要來到這裏……剛開始看時,我還僥倖地說還好華北地區沒那麼嚴重,我還是可以去那兒上學的,但是,我太天真了,我應該好好想想,等我上了大學要不要在海南也要防霧霾。

最後我被柴靜的幾句話給感動哭了,真正地爲國家、環境着想而環保,或許我們還做不到,但是爲了我們的親人朋友以及下一代,他們還會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要行動起來,起碼要從乘公交車做起。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六

《穹頂之下》可以說是柴靜歷時一年幾乎走遍中國全國各地的有關環境污染中霧霾的調查報告,開篇由她女兒的病引入話題,分析深入淺出,一條條數據觸目驚心,給我們深深的震撼。

“霧霾”是什麼?“霧霾”是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人的肉眼是無法看到,“看不見”的敵人由此而來。霧霾對人的身體深海極大,那些細顆粒物會影響呼吸系統,增加氣道炎性效應,還會進一步影響心血管系統,與心臟供血能力的降低有關。人每時每刻都要呼吸,無形中就吸入的細微顆粒物,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心血管病。

“霧霾”從哪裏來?霧霾主要來源於煤油的燃燒。20xx年全中國煤的燃燒多達36億噸,超過全世界加起來的總量。中國又是汽車使用大國,石油,柴油標準不高,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的污染。令人可怕的是煤和油燃燒後的產物還可以相互進行化學反應,產生更加有毒的物質。

我們怎麼辦?治理霧霾就要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一是減少煤炭的燃燒量。借鑑英國的血淚史,集中燃燒煤,降低煤的燃燒量,使用清潔的氣體燃料。二是洗煤潔油,降低煤、油燃燒的污染程度。隨着好煤的減少,劣質煤的使用越來越多,因此,將劣質煤洗乾淨使用,會減少很多污染。三是能源引入市場調控機制。有競爭纔有進步,壟斷只會滋生腐敗,國家要加大對新興產業技術的扶持,將能源交給市場。

十年前山西環保局長的說“孝義是山西的縮影,山西是中國的縮影”,今天這句話得到了驗證。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爲美麗的藍天白雲行動起來。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七

"穹頂之下——這個名詞在最近並不陌生,這是柴靜自制的紀錄片,我們借用她的雙眼平視着中國當今環境的現狀,這部影片的確給了我們警示作用,這也又讓人們在心中重新草擬了一道道德的標準,無可厚非的是這部紀錄片的確有着不同凡響的積極作用,至少我已經學會打12369來維護我自身的權益 。不過這一切都是從她的眼睛看見的,這一切也都是她的道德標準在衡量,道德標準人人有異,所有人都不是純粹的聖人或者純粹的壞人。

觀看完後我有很多疑問,這便好奇的查了查資料,實際上查到的是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氣污染。但是眼睛卻全部的往空氣污染上看,很簡單:空氣污染能擴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卻留在當地。後來我才知道1級致癌物地這個1級只是一個因果性的標準,這僅僅說明致癌性證據充分,吸菸的危害遠大於霧霾,委婉的說一句聽說你吸菸可能戒菸帶來的好處比帶口罩防PM2.5更好。這讓我想起一類人,這類人是一旦有事情影響到他自己的生活圈,這便揭竿而起,以聖人的方式討伐影響到自己的人或事,卻不顧影響到你的人和事有不能言說的祕密,便肆無忌憚地責備,聖人不應該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關心着世人嗎?

人的出發點總是是利益,柴靜女兒天生腫瘤與霧霾其實並無直接關係,有可能與她的生活方式或高齡產婦有關,此外柴靜女兒出生與美國,說不定這與產地有關?總而言之嘛,紀錄片就是現實生活的見證,歷史的忠實寫照,因而能以其無可爭辯,令人信服的真實性和來自生活的特有的藝術魅力去影響激勵和啓迪觀衆,不過關不關係道德的事兒需要觀衆們自己斟酌。

不知所云,不喜勿噴。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八

看完這段視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沉默了許久想了很多。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視過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但今天才知道原來它是如此的可怕,每個看完這段視頻的朋友們是否會想:爲環境我們能做點什麼?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那個小女孩的回答:沒有看見過藍天,沒見過星星,沒有見過白雲,這對我們來說在意味着什麼我們的孩子在十年後的今天是否也正在面臨同樣的現象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剝奪享受這樣的藍天,白雲,星空的權利,都不想被剝奪親近大自然的權利。十年前的山西河水變成了污水,年均苯並芘超標290多倍。那麼現在空氣含量中有15種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可怕致癌物苯並a芘超出國家標準值14倍。我們可想而知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嚴峻污染的環境。柴靜的這次霧霾調查報告能否喚醒我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自身做起的責任感。對於我們這一代而言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我們不可能永遠的保護他們因爲他們總會暴漏在空氣中,呼吸時我們無法逃避的現實。你的每一口呼吸都在,我們成人每天要呼吸大概兩萬五千次。想想我們這樣每天生活在這樣的空氣當中我們的肺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我們保護環境就像保護我們的父母和孩子一樣保護大自然。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霧霾最大的來源是煤炭和化石能源的燃燒。那麼其他國家也同樣要消耗大量的煤炭。但是爲什麼就沒有出現像我們國家這樣的嚴重局面呢因爲英國人在消耗大量的煤炭時首先需要把自己所需要的煤洗乾淨,然後在進行燃燒。那麼我們國家到底有多少是這樣做的呢?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九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400字其實我現在看到一個人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後都會有些眼紅,而柴靜的紀錄片卻只讓我感到敬佩與感激,可能當某個人做的事與社會的公益乃至我自己休慼相關的時候就真的會讓人不再忍心去狹隘地看待他的成功了。

一個個機智一針見血的發問,一個個荒謬而又合理以致顯得無奈的回答,那些多環環相扣的推導與反思,把霧霾的本質、成因,執法的真相,法律的漏洞探究得既深入又明白。

還有那種能爲環保這種公益而非私利的問題勞神費力四處奔波博弈的社會責任感與公益心,我相信不可能全部裝得出來的。

不管這紀錄片怎麼拍的以及那些數據影像資料哪來的,至少我覺得它真的成功地影響了一大批人,讓許多像我這樣過去對霧霾只是講幾句哀嘆的人真正開始憂患空氣污染的問題。

比如我,自從看了柴靜的紀錄片後,晚上都不敢出去跑步了。

另外,貌似好久沒見着柴靜了,這回才知道她已經從央視辭職了,我以前瞭解到她其實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不知道她今後有什麼打算,不過希望還是能夠看到她做的調查採訪吧,每回看到她的調查都是能把問題刨根究底揭示得透徹淋漓,感覺很是痛快,其實我很少有耐心看完100分鐘的紀錄片,而柴靜的穹頂之下真的讓我回味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