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後感2.55W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心得600字 篇一

《何以爲家》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12歲左右的男孩扎因艱苦而悲慘的生活。扎因出生在黎巴嫩社會的最底層,父母因貧窮無力教養孩子,卻又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他們讓扎因喝其他兄弟姐妹幹活幫忙補貼家用。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太多平靜快樂的時光,總是對在生死邊緣奮力的掙扎。

原本我已經做好了在影片結束之後迎接一個哭得稀里嘩啦的自己的準備。可事實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我並沒有留下眼淚,只是感覺心裏堵得慌。

扎因以最真純的內心不斷叩問這個殘酷的世界,不停地想要尋找世事爲何如此的答案。當他遍體鱗傷地坐在牢裏,才知道沒有人能給他迴音。從一個12歲的男孩眼裏,我感受到了絕望。

可他原本是一個那麼善良,勇敢又有擔當的孩子。他擔心妹妹被賣給別人當老婆,爲妹妹洗去沾滿血的褲衩,偷拿家裏的錢,準備帶着妹妹逃離,雖然並沒有成功。即使他在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的無比艱難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堅持帶着小猶納斯,像俠客一樣行走在這貧瘠的土地上。他們苦中作樂,利用光學原理,將別人家的電視應到鏡子上,模擬配音,樂在其中。我喜歡扎因用自制小拖車帶着猶納斯的背影,那麼堅毅,勇敢。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所有所有的苦難。可是除了苦難,除了貧窮扎因心中還有着對妹妹猶納斯的愛和責任,讓我思緒萬千。

沒有戰爭,就沒有殺戮,就不會有像扎因一樣的流離失所的人們,所以,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沒有戰爭,就沒有殺戮,所以,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家庭的溫暖,都能和我一樣快樂成長。

何以爲家觀後感作文 篇二

寒假裏,我和父母、奶奶、妹妹一起看了《何以爲家》這部電影。

《何以爲家》敘述的是敘利亞難民小贊恩跟隨家人一起逃難到黎巴嫩。贊恩的父母不停地生了很多的孩子,卻無力撫養。因爲家庭貧寒,贊恩要到房東的店裏去幫忙,幹各種體力活,還要和他的姐姐妹妹們一起賣甜菜汁賺錢,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有一天,房東的爸爸和房東來到了贊恩的家裏,要讓贊恩十一歲的妹妹嫁給房東。贊恩很着急,想要帶着妹妹逃離。但是,沒等到他準備好,爸爸已經要將妹妹送給房東。贊恩想要阻止,他的母親把他摁在地上打。父親一把扛起妹妹放到了房東的電動車上,贊恩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妹妹被帶走。

贊恩非常憤怒和絕望,於是他搭車離家出走。他流浪了幾天後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幫助一位黑人女士照看她的孩子。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女士因爲證件過期被捕入獄。贊恩帶着孩子,四處流浪,食物吃完了,就想辦法賺錢。但是,他自己也是個孩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終於撐不住,要放棄了。贊恩找到了一個據說能帶人去瑞典的中間人,這個人讓贊恩把黑人女士的孩子給他,說孩子會過得更好,然後讓贊恩回去拿身份證明。

贊恩不得不回到家裏,卻被父母發現了。父母無意中說出妹妹已經死了,贊恩很生氣,帶刀去捅傷了房東,被捕入獄。獄中的贊恩打電話向電臺求助,要求起訴他的父母。最後在控訴的時候,贊恩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故事的最後,黑人女士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贊西也終於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到瑞典留學了。電影結束時,屏幕上打出一段文字:本片均爲事實。

我感到十分震驚,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人在這麼艱難地生活着。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深深感到:有強大的祖國,纔有我們的安居樂業。我們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並且要努力上進,爲了國家更加繁榮而好好學習。

2019何以爲家感想 篇三

故事開頭,法國黎巴嫩,法庭爲背景,小主人公的出場直接就是起訴自己的親生父母,原因就是:“因爲他們生下了我。”

在這時長兩個小時的電影裏,還沒有性意識的女童被家長賣出去當媳婦;外來移民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生活在社會的最陰暗處;無力生養和教育爲何又要生?又是什麼樣的家庭纔會讓小主人公被逼迫離家出走和一個素未謀面的單親母子生活感覺更加幸福?

影片中,偷渡移民者擡起頭工作需要證件,偷渡出國也需要證件,孩子進醫院治療需要證件,那當父母爲何不需要證件?!

我想起日本小說家伊阪幸太郎的一句話:“一想到爲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小主人公悲慘的境遇令人動容,引人深思。這個世界最爲彌足珍貴的羈絆是親情,並不是每一個能生下孩子的人都有資格能爲父母。

被小贊恩賺走的不僅是眼淚,更是直擊心靈的震撼!

整部影片都比較沉重,小主人公全程無笑,影片末那個長達17秒的笑容真的很治癒!有影評說是影片唯一的一個笑容,但是細心如我,注意到片中那個單親媽媽拿回家的那個蛋糕,讓小贊恩吹蠟燭的時候,也是笑的。

結尾有彩蛋,小贊恩是生活的真實者,本色出演,當他說到他希望睡覺的時候枕着枕頭睡的時候,我用完最後一張紙巾…

生而不養,斷指可報;生而養之,斷頭可報;不生而養,無以爲報。

願每一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願每一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2019何以爲家心得 篇四

對於贊恩來說他一直都在艱難的對抗着他所生活的環境,都在堅守着他認爲對的事情,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因爲心中有願景所以對現狀很不滿意,他用自己的倔強對抗着這個讓人絕望的環境

生活中最可怕的其實不是惡劣的環境,而是沒有一顆向更好的心,安於現狀 固步自封 理所當然,然而不好的生活,不公平的待遇是正常的嗎?明明有人在過着更好的生活爲什麼自己要過着悲慘的生活呢?無論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應該有一顆向好的心並且爲之付出努力,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努力克服向着自己的目標努力,那麼麪包會有的,身份證也會有的

馬斯洛的人類五種需求由低到高: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生理需求如吃喝拉撒睡等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下去的需求。贊恩所面對的正是最低的需求,可能很多人面對的需求的層面不一樣,已經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那麼此生無憂,何必再進一步讓自己難受呢?而生理需求還得分多種,是簡單的還是優雅的,是普通的還是更好的?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的苦難,除了克服這些苦難意外還要想的是追求

如今很多不負責任的父母也是大有人在,思想開放的亂象下必然是下一代誕生的入口的增多,而在這現代的城市中雖然不足以和贊恩的境遇相提並論,但是單親無親貧窮做很多事情並且在沒有關愛的家庭中執著自己的夢想也是多麼困難,無異於現代城市的黑戶。

影片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是什麼讓這些手無寸鐵的天使變得墮落?是什麼殺害了他們的良知?是什麼讓他們走出了不好的地方?

觀《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心得800字 篇五

<>

命運挫折,卻總有人頑強拼搏;道路崎嶇,卻總有人勇往直前。

《何以爲家》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十二歲男孩贊恩的故事,在苦難的逼迫和現實的壓迫下,離家出走,顛沛流離。一次次的希望,無數次的破滅,但在不懈努力下,起訴親生父母,奪回尊嚴。電影運用了倒敘的手法,剛開始,直接就起訴自己的親生父母,理由是:“因爲他們生下了我。”觸動人心。

家,是幸福的港灣,可贊恩的家,卻是無盡的淪喪,對他來說,這兒已不再是家,帶給他的只有折磨與痛苦。我想:他的父母竟然如此愚昧,而贊恩卻如此可憐,他的地位與遭遇甚至不如別人家的狗!爲什麼?

當贊恩離家出走,遇見哈瑞與她的兒子尤納斯,並在哈瑞被捕後,仍舊不離不棄照顧尤納斯時,是一顆頑強的心,是一片溫暖的情支撐着他。在辱罵、暴力和屈辱下的贊恩,在破敗不堪社會下的他,仍舊心存善念,這樣的意志該是怎樣的頑強?

法庭之上,贊恩帶給觀衆的是無盡的心靈打擊和感動。因爲生了他,所以起訴父母。這不負責任的生育無異於一場謀殺!但深不見底的幽暗,不透明的體制,該向誰來追討罪惡呢?這些罪惡何以得到延伸,且代代相傳?居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無力生育和教育又爲何要生?這是對道德的質疑,對人性的譴責!

影片最後,贊恩笑了,唯一的笑容,是直擊心靈的震撼。他的笑是因爲他拍的是身份證,而不是死亡證。他擺脫了一切的排擠,他有了自己的身份,他不再是一堆腐爛的肉。他的尊嚴,宛如他的笑一般綻放。這笑,就像是行走在荒漠,聽見駝鈴聲的笑……

生而不養,斷指可報;生而養之,斷頭可報;不生而養,無以爲報。願每一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願每一個社會的走狗,都會被世人譴責唾棄。在命運的安排下,我們似乎都是螻蟻,但不屈服於命運而努力奮鬥的,將會是命運的主宰者。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何處是家?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東西。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是什麼讓這些天使變得墮落?又是什麼讓這些天使展翅高飛了?亂象不滅,何以爲家?

2019何以爲家觀後感 篇六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或皮帶。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法庭之上,年幼的Zain聲音並不大,平淡的敘述卻成了最擲地有聲的控訴。

4月29日,黎巴嫩現實題材電影《何以爲家》(原名音譯爲《迦百農》)在內地上映,其中反映的一系列社會話題引起熱議。而電影上映的第二天是4月30日,如果不是上了微博熱搜,也許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一天也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ntional Spank out Day),也永遠對“棍棒教育”——這個社會的頑疾視若無睹。於是我想從國際不打小孩日講起,說一說《何以爲家》這部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電影。

“爲你好”真的是爲你好嗎?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ntional Spankout Day),也叫拒絕體罰日、無巴掌日,該節日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於1998年發起,其目的是爲了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引起社會的重視。

國際不打小孩日的口號是:“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許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然而,在人人對“熊孩子”聞之色變的當下,“三天不打,上房掀瓦”的觀念在許多國家裏似乎已不分國界地紮根於人們的無意識中。所謂的“棍棒教育”從來都離我們不遠。

面對大衆對兒童人權的漠視,電影《何以爲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說:“爲什麼要拍這部電影——爲了更真實地展示社會問題,尤其是孩子們喪失了他們的基本權益這一問題。”

儘管影片所呈現的是一個在特殊背景下的較爲極端的案例,但也正是這樣的故事,才更能引發觀衆對其的深思。

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黎巴嫩男孩Zain的辛酸故事,他出生於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中,多年來與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擠在一個破舊的閣樓裏。Zain和弟弟妹妹們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和毆打。

Zain經歷生活的磨難,在想要逃離這個國家時,卻發現原來自己的存在不具有“合法性”。這些孩子都沒有能證明自己存在合法性的出生證明或身份證件,這對糟糕的父母甚至也不清楚他們的確切出生日期。

而被父母賣掉的妹妹Sahar慘死則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Zain因爲故意傷人入了獄。母親在獄中告訴Zain他又要當哥哥了,而他們打算把新的孩子取名叫Sahar,這顯然是一個讓Zain更感到絕望的消息。

在絕望中,他將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他們生下了他。他們給了他生命,卻沒能夠好好地撫養他,沒能給他應有的教育、健康和愛。

11歲的妹妹Sahar初潮被發現的那一天,父母將她賣給了破舊閣樓的主人的兒子,一個足以當Sahar叔叔的雜貨商販。這對糟糕的父母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Zain“搗亂”:“我們沒有能力給Sahar好的生活,但他們可以。”他們將未滿12歲的Sahar強行賣給了中年商販爲妻,就此斷送了Sahar短暫的一生,也讓怒不可遏的Zain堅定了離家的決心。

當母親攔住想要追上去的Zain,父親對Zain拳打腳踢之餘一把將Sahar放到摩托後座上疾馳而去,他們口口聲聲說着“爲你好”,是否真的就是“爲你好”了呢?也許私心裏確實有愛的成分,但口袋裏骯髒的鈔票卻是最赤裸的嘲諷。

以“愛”爲藉口的暴力,往往由於理由的“正當性”而讓施暴者得以站在一個制高點上,愈加地肆無忌憚。因而也顯得更加殘酷,受害者同時承受着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壓迫,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勇敢地反抗,而更多的是習慣了這樣的“棍棒教育”,逐漸變得逆來順受。

Zain是勇敢的。

他逃離了原本的生活後又遇到了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當這對難民母子中的母親Rahil被拘留後,Zain帶着尚年幼的Yonas一邊尋找Rahil一邊維持生活。而最後他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爲力,照顧一個孩子是需要擔起莫大的責任的。

於是他將Yonas交給了承諾會好好照顧他的人,換來了他急需的一筆錢。但這時候的他沒有想到那個承諾的人其實是個臭名昭著的人販子;更不會想到他此時此刻的行爲,其實和他的父母賣掉Sahar別無二致。直到在監獄裏重遇Rahil,Zain才意識到這一點。

有時候,看似善意的“爲你好”,卻恰恰是給他人帶來傷害的刺刀。

在法庭上,面對Zain的控訴,他的父母激動地辯解道:“我們生你養你,你卻將我們告上法庭?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

但正是因爲曾經處於這樣的處境裏,Zain纔會明白養育一個孩子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纔會對他的父母漠視兒童人權的行爲加以控告。他的父母曾經也是和他一樣天生註定要受盡苦難的孩子,當他們長大成人後又將苦難傳遞給一個又一個的孩子。

Zain不希望成爲這樣的人,更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帶着苦難降生,於是,便有了從影片開頭以雙線敘述貫穿至結尾的這場訴訟。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Zain說道。

在一個畸形的社會裏掙扎成長

黎巴嫩擁有23.2%的難民佔比,是世界上難民比例最高的國家。

過去寬鬆開放的收容政策與後來收緊的難民政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過去遺留的問題發展到如今已變得更加棘手。

在這裏,女性壓迫、拐賣兒童是理所應當;由於交不起居留許可的費用,難民多爲黑戶,只能夾縫中生存;沒有登記在難民署的難民還需要黎巴嫩籍的擔保人,這給了他們有機可乘的機會,擔保人開出高昂的擔保費用,以此謀取利益;階層固化,富人與貧民之間永遠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個社會無疑是畸形生長的。

不足12歲的Sahar被父母賣給商販爲妻,並在三個月後因爲懷孕死去,這在我們看來是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商販卻在法庭上說:“我們這裏的人一向如此。”

對女性的壓迫也反映在了影片中另一個女性角色Rahil的身上。任何一個外來務工的外國婦女都必須放棄生育權,只要懷孕,就立即喪失一切權利被遣返出境。而所有的難民都僅有一年的居留權,一年過後,或是離開,或是支付200美元申請新的居留許可。

Rahil正是處於這樣的處境,她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難民,一邊撫養偷偷生下的兒子,一邊藉着假身份打着各種零工存錢以獲取居留證。在被遊樂園的餐館老闆辭退後,她迫不得已走上了賣淫的道路,卻也因此被警方抓獲,以“沒有身份”的罪名被拘留,在監獄裏等待被遣返出境。

這種“身份”的束縛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密不透風的,困住了這個畸形社會裏的底層民衆的自由。

主角Zain也是其中之一。沒有身份,沒有歸屬,無處可去,無以爲家。這個畸形的社會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荒謬得多。

正如影片的導演娜丁·拉巴基所說:“我們建立起這套系統和規則:一個小孩的存不存在完全要看他/她有沒有一紙登記文書,這是一件荒謬的事。他們怎麼可能不存在呢?他們就在這裏。”

《何以爲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堅持儘量地還原真實,在現實與電影之間搭建了一座奇妙的橋樑,讓人們得以透過鏡頭看到另一個世界的真實。

在影片之外,儘管Yonas的飾演者最終依然同父母一起被遣返非洲,但Zain卻因電影得到了移民挪威的機會,開始接受教育,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現實中的挪威彷彿就是影片裏的瑞典,是在“迦百農”之外的夢裏的伊甸園。

儘管現實裏成千上萬在畸形社會裏掙扎成長的難民中,能得到安置的只有不到1%。

也許這樣的掙扎最終也只能湮滅在時間的洪流裏,生活也依舊是個婊子。

但他們就在這裏。

再微小的改變,也是一種力量。

這部電影很短,短到只有兩個小時,100多分鐘。導演將真實呈現給了我們,卻沒有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也到底沒告訴我們究竟何以爲家。

一部講述現實的電影能改變什麼呢?

娜丁·拉巴基說:“要認可電影擁有改變一個人、改變世界的力量,它會影響一個人自我與個性的樹立和改變,要願意去相信自己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也許答案就藏在電影所呈現的真實當中。我們都希望電影能帶來一些改變,而改變正在發生。

何以爲家觀後感作文 篇七

最初對《何以爲家》這部電影的興趣也是因爲豆瓣裏評分很高,評分高達9.1分,電影看完以後心裏震撼還是比較大。

《何以爲家》這部電影是戰爭背景下12歲贊恩一家在黎巴嫩小鎮因爲非法移民而沒有相關身份證明材料的窘迫生活,電影的開始就是贊恩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控告父母本就沒有養育那麼多孩子的能力的情況下,卻生下他們,整個片子在稚嫩的孩童臉龐上無時無刻詮釋着成人世界的責任和成熟。

這部電影有很多孩童成人化的情節,印象最深的有兩個情節,也對我震撼最大:

1、贊恩對自己妹妹薩哈的看護和關心。當他發現妹妹月經初潮,因爲怕父母知道便會將妹妹賣給雜貨店老闆阿薩德來換取自己家生活所需物質,他脫下衣服讓妹妹夾在雙腿之間充當衛生棉,後又以自己瘦弱的身軀極力阻止父母將妹妹嫁給阿薩德而安排與妹妹的“出逃”,在聽聞妹妹難產死去與阿薩德有關時,立馬拿起一把刀衝向雜貨店,種種行爲中他告訴我們親情重於物質,他所有的童年都是在與現實殘酷的世界抗爭,他的童年艱難成熟,越發反映出社會問題家庭倫理。

2、《何以爲家》中,收留贊恩的單親媽媽沒有合法身份,還是拼盡全力帶着孩子約納斯爭取生存的機會。上班時候把他藏在廁所,趁着休息的功夫偷偷去餵奶。沒錢買,就撿來別人剩下的大塊生日蛋糕給孩子慶生,也歡迎贊恩加入他們的生活。最後走投無路的時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線。流浪的贊恩,在別人的媽媽這感受到了信任與溫暖,在約納斯媽媽因無合法身份被捕,贊恩撐起他與約納斯的生活。

贊恩是悲劇家庭的受害者,可贊恩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呢?他們飽受中東戰亂,流離失所。他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局裏,不懂如何去愛。

幸好,贊恩沒有變成跟父母一樣的人。酗酒,製毒,成爲奴隸,一直不停地生育……固定模式的重複悲劇,在贊恩這裏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