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及啓示【精彩多篇】

觀後感2.72W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及啓示【精彩多篇】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想 篇一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蕩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回望71年前,爲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打出了國威軍威,也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捨生忘死頑強拼搏,血與火洗禮中走向勝利。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將士以捨我其誰的擔當、視死如歸的勇氣、赴湯蹈火的膽魄,不畏任何困難,不懼強大敵人。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鑄就了凍僵後仍然矗立戰壕的精神豐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嶺,面對猛烈炮火,書寫了決不放棄陣地、決不後退一步可歌可泣的戰鬥史詩;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革命烈士用鮮血與生命展現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爲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爲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不忘過去,銘記歷史;珍視和平,面向未來。要勇於鬥爭、善於鬥爭,抗美援朝中我們“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永遠保持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精神,以上甘嶺戰役中敢打硬仗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意志打贏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要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不斷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電影《跨過鴨綠江》感悟 篇二

20__年,是新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並取得偉大勝利的第x週年。抗美援朝的勝利是對那些試圖包括使用軍事手段在內的所有方式來遏制中華民族崛起的國家發出了這樣清晰而明確的警示,一切試圖阻止中華民族崛起的妄想,都是徒勞的。

抗美援朝戰爭及取得的偉大勝利,不僅使朝鮮免遭了侵略者鐵蹄的踐踏、保衛了世界的和平,同時也有力地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打出了新中國應有的的國際地位,而且更主要的是新中國通過抗美援朝向世界宣告了,世界的事務、尤其是亞洲的事務沒有新中國的參與,是無法解決的。但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偉大意義並不僅僅在於中華民族在這場反擊侵略、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戰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也不僅僅在於中華民族通過這場戰爭實現了自身的崛起,甚至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偉大意義都不在於中華民族自身。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偉大意義就在於它撬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的美蘇兩個大國主宰世界的格局,在於它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宣告了大國主宰世界時代的結束,在於它徹底顛覆了幾百年來在全世界已經形成了的世界上的事務只能由少數幾個西方大國來主宰的傳統認識,在於它給全世界注入了小國要敢於反抗大國的欺凌、弱國能夠戰勝強國的壓迫、各國的事務只能由各國人民來管,世界的事務必須由世界人民來管、世界是世界全體人民的世界而不是少數幾個西方大國的世界這樣一種全新的理念,在於它開啓了國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強弱而一律平等的這個人類歷史上的嶄新時代,在於它爲全人類開闢了一條可以通過以戰止戰的方式來求得共存共生的未來道路。正如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所講的那樣:“中國人民早已聲明,全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和堅決的抵抗。”

從以往乃至當今世界上又開始奉行的大國主宰世界的觀念來看,美國當時的所作所爲好像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中華民族由於在已經進入了站起來的情況下,是決不允許任何大國在世界上、尤其是在自己國家的周邊爲所欲爲的。所以,西方大國主宰世界一切的時代應該就此結束了。儘管所力主堅持的抗美援朝不僅對於中華民族的自身,而且就是對於整個世界都極具深刻的歷史意義和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可是眼裏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

着長期關門過日子傳統的一些中國人卻沒有真正地理解爲什麼要力主抗美援朝,因而對抗美援朝提出了異議。也有一些人由於懼怕美國,更是列舉了許多理由反對出兵進行抗美援朝。對這些人,進行了反覆地勸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別人處於國家危機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無論怎樣說,心裏也難過。”就是在這樣的反覆勸說之下,當時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才達成了出兵進行抗美援朝的共識。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的偉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上被壓迫人民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勇氣,極大地增強了廣大弱小國家擺脫大國壓迫與控制的信心,從而不僅使廣大的亞非拉地區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擺脫大國控制和推翻殖民統治的爭取民族自決和爭取民族解放的人民革命運動。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及啓示 篇三

相信每個生在20世紀的人都聽說過彭德懷這個名字,他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十大元帥”之一,正是這位大名鼎鼎的軍事家創造了抗美援朝的奇蹟。

我懷着一顆着好奇的心打開了電視劇,美軍率軍隊攻打朝鮮,轟炸我們國家,殺我同胞,毀我財物,更可氣的是美軍還用7號艦隊封鎖臺灣,阻礙我國統一,真是忍無可忍。我們組建了抗美援朝志願軍。彭德懷元帥堅定地表示:抗美援朝一定要打!

於是,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入朝鮮後僅6天就發動了第一次戰役,巧妙地運用了迂迴包圍戰術,打得美軍暈頭轉向。緊接着又發動第二次、第三次戰役,打得美軍魂不附體。彭德懷真不愧是經驗豐富、隨機應變的老將,最後,美軍迫不得已在投降書上簽字,彭德懷順利歸師。真是大快人心啊,中朝人民怎能不歡呼雀躍?

這次抗美援朝不僅保全了自己,而且還加深了中朝的友誼,我沉浸在電視劇的世界中,彷彿也成了他們其中的一員,由衷地感到高興和自豪,是的,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爲了祖國的解放,爲了人民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他們的寶貴生命。而今天,作爲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富強!

我愛中國共產黨,我愛偉大的中國。這是我們全體中華兒女的心聲!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想 篇四

1950年,奔赴朝鮮,直面美國的炮火,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那個時候的軍隊並沒有先進的武器,中國人民靠着滿腔熱血以及前赴後繼的勇氣踏上朝鮮的土地,與之一起拼搏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七十一年歲月匆匆流逝,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過去,但那英雄的事蹟在民間廣爲流傳,抗美援朝的精神更是始終激勵着丹東的兒女,是我們永遠的風向標。

我曾疑惑,黃繼光爲何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眼,邱少雲又是如何有勇氣在烈火中焚身?那197653名烈士又是爲了什麼讓他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現在答案漸漸明晰——是祖國,他們堅信自己的身後是祖國,而祖國必將勝利。長碑湖上,冰雪豐碑座座;烈士園裏,鮮紅勳章熠熠,他們用自己的血性,用自己的錚錚鐵骨扛下祖國交給他們的使命。他們的背後也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也愛惜自己的生命,但當戰爭真正爆發的時候,他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他們爲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們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守衛住朝鮮也是守衛住自己的國土。而且甲午戰爭中,朝鮮曾經幫助過我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是彰顯了大國風範。這是和平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歷史戰役,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小時候我曾去過抗美援朝紀念館,那時的我被觸目驚心的數字所震撼,昏黃的燈光,凝重的氛圍讓我心生恐懼;古舊的槍炮,勵志的浮雕,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知道,這是我英雄的家鄉,是我生長的地方,我腳下的土地浸潤着英雄前輩的汗水與鮮血,他們是永遠的光。近幾年,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了翻新,我們一直期盼着它重新開放的一天,好在這一天我們沒有等太久。

抗美援朝七十一週年,我雖沒有辦法回到家鄉親自爲他慶祝,但我一定會送上我的滿滿祝福。隔着屏幕,我看到了家鄉的盛況:氣勢雄偉的斷橋,精彩的藝術團表演,人頭攢動的廣場……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景緻,這是熱情的丹東,是紅火的丹東。新修的抗館外建築以白色爲主,一掃過去沉重的氣氛,體現了青春與朝氣,更體現了丹東人的驕傲與銘記。

我的祖國是愛,愛護每個人的生命,在這美好的土地上,到處洋溢着青春的力量。我驕傲我是丹東人,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後代,在我的心中,你們從未離去,是你們用生命守住了丹東這座美麗的邊境城市,守住了千千萬萬人民的美好生活。現在,你們的生命,你們的守護已經開出鮮花。你們英勇的序曲將由我們接續,你們頑強的精神將由我們傳承,抗美援朝的戰士們,你們是丹東人永遠的驕傲,向你們致敬!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及啓示 篇五

今年,是抗美援朝_年。曾經,有兩百萬的中國人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就是這羣捨生忘死的英雄,用自己的犧牲捍衛了祖國的安全,造福了無數後人。要是沒有他們,便不會有今天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了。戰局膠着,美軍跨過三八線,威脅中國安全。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誰也沒想到,這一戰便是兩年零九個月。這期間,我軍共打了五次戰役,每一次戰役,戰士們都在生死線上徘徊,大規模的夜間作戰、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轉換頻繁的攻防,變化急劇的戰局……無一不顯示出這場戰役是多麼的艱辛不易,戰士們是多麼的英勇無畏!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這羣英雄的精神流傳至今,有了一個動人心絃的名字——“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他們的犧牲,他們的貢獻,我們從未忘記,並且銘記在心,將其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說,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中華民族自古便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幾百代腥風血雨,幾千年漫漫征程,曾走過綠茵花溪,也踏過枯骨萬里。即使有那些涼薄辛苦,我們的祖國也依舊能披荊斬棘,行歌萬里。余光中在《歡呼哈雷》中寫道:我的國家,依然五嶽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中華民族必將向着熱騰騰的太陽,所向披靡。

我們作爲祖國的未來,作爲時代的弄潮兒,更要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我們要以夢爲馬,揮動手中的紅旗,高歌向前,爲祖國的建設傾灑汗水!

《跨過鴨綠江》電影有感及影評 篇六

2021年十月迎來一個重要的紀念日,即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1週年。一九五0年,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將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開國領袖毛主席一聲令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戰勝了以美國爲首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在環境惡劣、條件艱難,敵人強大,我軍弱小的情況下,我軍以中國特有的近戰、夜戰、運動戰、槍林彈雨的戰場,勇敢穿梭,讓敵人驚恐萬分。在重要的戰役打出了萬歲軍38軍。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之所以取得軍事勝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爲主導的政治工作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政治優勢成爲我軍致勝的戰略優勢。無數先烈、革命前輩們爲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犧牲、貢獻,英雄事蹟可歌可泣。

與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相同,我的父親母親作爲中國人民志願軍也參加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保衛和平,抗擊敵人,我爲他她們感到驕傲和自豪!永遠懷念他她們!

抗美援朝志願軍取得的偉大戰果震驚了全世界!抗美援朝是中國的“立國之戰”“立威之戰,”打出了中國的偉大地位和尊嚴,表明了已經強大的起來的新中國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國家對他進行欺負。

對於新中國來說,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狂妄。充分表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有敢打必勝的信心和勇氣,中華民族這種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概是我們民族之魂。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使之更加發揚光大。我們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1週年,就是要大力學習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繼續發揚全國人民和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表現出來的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要立足於世界之林,更要有這種大畏的愛國氣節和英雄氣概。

輝煌的往事不能忘記!獻身的英烈更需緬懷!

讓我們人人都拿起筆,謳歌這支血染戰旗的“萬歲軍”。

讓我們人人都動真情抒發人民心中最可愛的人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及影評 篇七

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的日子,舉國上下隆重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就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志願軍戰士的母親——我的姥姥郭玉霜。

姥姥是河南省舞陽縣人,1908年陰曆6月26日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裏,27歲生了母親,28歲那年姥爺就去世了,姥姥含辛茹苦獨自一人撫養着母親這根獨苗。目不識丁的姥姥深知沒有文化之苦,爲了讓母親上學讀書,靠着她一雙靈巧的手給人家繡花作衣服掙錢供母親上學。許多個夜晚,母親都睡醒一覺了,看到姥姥仍在油燈下飛針走線趕製衣服,母親心理暗想:媽這麼苦,長大了一定好好孝敬她。

母親上中學時接受了革命思想,依然投筆從戎參了軍,臨走的那天晚上母親面帶愧色地對姥姥說:“媽,我走了,不能在你身邊照顧你了,原諒女兒不孝。”深明大義的姥姥平靜地說:“你去吧,報效祖國與孝順母親是一樣的!”母親轉身走後,姥姥禁不住淚流滿面獨自一人坐到天亮……

剛解放時姥姥還常收到目前捎來的平安信,但沒過多久姥姥就再也沒有收到過母親的信。正當姥姥爲此焦急萬分時,52年9月的一日有人給姥姥送來了一封信,姥姥一看那熟悉的字跡,連忙找來村裏的人念信,信上寫到:“親愛的媽媽,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我已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去了……”下面的話姥姥沒聽清就暈倒了,要知道那是她唯一的女兒、她生命的全部啊!

當姥姥醒來時,她的屋裏擠滿了村裏的鄉親,姥姥堅強地說:“女兒上前線保家衛國,是我的驕傲,我挺的住!”從那時起,姥姥又用她那雙巧手沒日沒夜地爲志願軍趕做慰問品,並且每天中午無論颳風下雨都在村口等待着遠在朝鮮女兒的來信。在這期間,姥姥曾大病一場三個月不能起牀,生命垂危,但爲了讓女兒在前線安心,姥姥在給母親的信中隻字未提過。到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還不到50歲的姥姥頭髮幾乎全白了。

遠在朝鮮戰場上的母親沒有辜負親人的期望,戰鬥在臨津江北岸、三八線的德山洞。那裏是一線守備師戰役的縱深處,對面是美陸一師。母親不畏艱險,冒着敵人的炮火參加戰地救護,成爲活躍在前線的戰地之花,爲祖國和人民榮立了戰功。

抗美援朝勝利了,母親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因工作需要仍留在朝鮮的母親給姥姥寄來一封書信,信中夾着一張年輕志願軍軍官的照片。母親在信中說:“媽,這是我認識的戰友,嫁了他我就得跟他四海爲家,不能回到你的身邊去了。終身大事我聽媽,你要同意就在照片背後畫個圈……”

姥姥見信後毫不猶豫的在那張照片後鄭重地畫了個圓圓的圈,並立即讓人寫了回信:“嫁人就嫁最可愛的人,媽一百個統一”。就這樣母親於1955年4月在朝鮮平安南道燴倉郡與父親結婚。婚後父親仍留在朝鮮的志願軍司令部工作,母親於1955年底母親因身懷有孕回國,翌年3月生下我的姐姐,父親爲她取名“朝立”,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朝鮮又一次“獨立”。1958年父親隨志願軍總部最後一批迴國,次年母親生下了我,父親爲我取名“凱利”,紀念父親從朝鮮凱旋勝利。

讓我們牢記這段歷史,更加珍惜今天的朝鮮幸福生活。不要忘記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鬥中千千萬萬個英雄兒女和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蹟,同時也不要忘記那些養育了英雄兒女的千千萬萬的普普通通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