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77W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天那邊觀後感 篇一

電影是這樣開始的:火車上,兩個實習的要去山區支教的大學生(一男一女),正肆無忌憚地、信誓旦旦地說着豪言壯語。女孩爲夢想而來,男孩爲愛情而來。這樣地開始似乎一下子就讓人看到了結尾。女孩爲了夢想放棄了男孩、放棄了愛情。

可當男孩走的時候,更多的不是鄙夷。就像男孩所說的:我要回家,我在這兒呆不下去了,我想我的爸媽。你去實現你的夢想和價值吧。你說得很對,我在這就是白癡。是的,我們沒有權利讓你一個剛要畢業的過慣了安樂生活的大學生去承擔那份本來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況且,也許正的像他說的那樣在這裏我就是白癡。城裏,也許更適合他,更好地讓他把自己的所學奉獻給社會。

當許老師要走的時候,破籮的小太深刻了:哭似的微笑。頓時才明白了原來笑是可以這樣的。不願讓許老師難過,他要笑;要小屁股們笑,他要笑。又不願看到許老師走後小屁股們難過,他哭了。他看到過無數次小屁股們因爲支教老師離開而難過。於是有了這樣的微笑。可許老師還是走了,畢竟她只是一個即將要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準備好在大山裏呆上一輩子。

支教是整個社會的事,是一件要全社會接力的事。也許,我們沒有必要讓哪一個人在山裏呆上一輩子,可我們是不是能讓一次支教的時間變得長一些,一年、兩年,讓孩子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800字作文精選五 篇二

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我就是喜歡看一些文藝片,看一些別人不喜歡看的,近期《變形金剛5》特別火,許多人買票去看,但在我看來,這些電影只是帶給您一些視覺上的享受,其他留不下任何東西,但有些電影就不一樣,看過之後會使你陷入深深的沉思,可以讓你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我們的生活。前幾日看了一部老片《天那邊》,看過之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觀察,總想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對支教的看法,這部電影主要就是支教大學生在支教過程中的理想與現實的抉擇,從我看到的一些支教現象,大部分人甚至是全部的人都選擇了“現實”,很少人能像電影中的主人公那樣,一輩子待在農村,爲農村教育而奮鬥終身,由此造成的問題是什麼,貧困地區的教育當成了一塊試驗田,種一茬換一茬,沒有那一茬是精心耕種的,並且這些“耕種者”都是剛接觸社會或者沒接觸過社會的,他們以爲帶着才華,帶着理想,去是幫助這些貧困的孩子,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新鮮知識,殊不知,在他們3個月,6個月的耕作後,留下滿目滄桑瀟灑離去,他們是實現的自己的理想,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可是那些孩子們那,他們學到了什麼,也許接觸到了新的東西,但在短暫之後又迴歸現實,更多的是在這種更替下,沒有系統的學習,當現實和志願者帶來的不一樣時,對現狀不滿足,對不同教育,文化的理解,使他們的教育以及學習產生了一種衝擊。正如電影中吳剛演的鄉村教師,他不敢讓志願者擔任主課,怕這些孩子們被教了幾個月之後,他們走後,自己無法再繼續孩子們的教育。這就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到底“志願者”支援教育,是正真的支援了孩子們,還是支援了那些有“夢想”的大學生們。

本來還想說說農村教育的,其實現實已經給了我們太多答案,我就不要在畫蛇添足了。只願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公平,因爲現在唯有教育公平了,社會階層纔會公平下去,窮人的孩子纔有出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很早就聽過這句話,只希望這樣的事不要在窮人身上延續下去。

天那邊觀後感 篇三

剛開始看這部電影,只是把它當做喜劇片,特別是村長帶着女主角剛剛進村時候的那一段,面對攝像機的近距離問候特寫,一種無厘頭的感覺,邊看邊笑,一笑而過。看到中間的時候,則是在覺得好笑之餘,更多的是看到了山區之貧瘠,教育之落後,最後落的一感嘆,中國內陸部分山區的教育的卻是需要改善啊。看到最後的時候,,則是,落的深情款款的淚,爲了故事的本身的真實,爲了山區教育的落後,爲了破羅老師的慘死,甚至最終,因爲電影中許老師的勇於投身於山區教育的精神所感動,而毅然決定去某個偏遠地區支教。

“天那邊”用一個非常常見的題材,反應出了很多實事的反思,年輕的愛情,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高尚的情操與品德,城鄉的失調與差距??這些社會問題的暴露,原來也會那麼的真實與震撼!

影片講述的兩大學畢業的城市青年男女,爲響應國家鄉村教育志願來到一個叫水咕嚕鄉咕嚕村水咕嚕國小的地方做爲期三個月的志願教育服務。當然,其中,不妨實說的是,男女主角最初之所以選擇來支教並不是因爲有什麼宏偉崇高的目標,對女主角許曉盟來說,這僅僅只是一個能掙脫父母對自己嚴厲約束的一個藉口,而對男主角江可可來說,這更是一場爲贏得愛情而參與的遊戲。最初,他們也曾被鄉村優美自然的風景所感動,而當這一切都失去了新鮮味道的時候,鄉村的條件,艱苦的生活,沒有希望的田野,於初出城門的他們來說,這一切是多麼糟糕透頂。於是,江可可選擇逃離,選擇了放下爲了愛情而掙扎在簡陋鄉間的遊戲,回到了天邊的宏城。而許曉萌則是毅然選擇繼續留下來實現那爲期三個月的支教諾言。

許曉萌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因爲她的愛心,責任感,與那份爲孩子們無悔的付出??她休克在與江可可分別得那場雨中時,我知道,那一次的跌倒,承載着深愛的遺憾,緬含了無盡的傷心!落淚的不僅是那蒼茫的天空,還有許曉萌暢快的宣泄;破碎的不知是閃電劃破的天幕,還有那一份行將彼岸愛情的終結!走了,留下了,許曉萌終究不是江可可,我們從兩人的性格中讀出了許多的差別,也許江可可並沒有錯,因爲他反應了這個時代多數大學生的特點;亦或許許曉萌太偉大了,因爲她代表着更爲珍貴的覺悟和博大的理想。歸根到底,兩人的矛盾,只是兩種價值觀的體現,只是不同選擇的使然!我們希望能出現千千萬萬個許曉萌,可我們卻總把期望寄託在了別人的身上;天那邊的風景,我們不乏欣賞的藝術,卻少了適應的勇氣!覺醒的一代人,是否錯在大學生?也許不盡然……

天的那邊,沒有醉酒探戈,沒有戈壁沙漠,沒有爛漫風情,有的只是,山間,那淡淡的質樸,那淡淡的真誠。

天的那邊,於一些人來說,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選擇,然而,有的人選擇了永遠的留在屬於自己的那片天,有人選擇了天那邊爲了某個信念而付出一生,誰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不是每一次的熱情都能用一生來承諾,不是每一時衝動就真能把一生做賭注,可是,她做到了,在天那邊,她尋到了,她用她那獨特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目光尋到了自己,尋到了真正的自己。

天的那邊,只是選擇,只是選擇罷了!或許,天的那邊,僅僅只是屬於某一個人,抑或,某一些人。

天那邊觀後感 篇四

這是我第三次看《天那邊》,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來的動力。之前看每一部電影都是看一遍就足夠了。很少有心思再去看第二遍。也許正如孔老夫子所說吧,溫故能夠知新,每看一遍我都會有新的收穫。我是在笑聲與淚水中看完這部電影的,因此情緒也是百般複雜。

許小萌爲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口中句句離不開感情的戀人小江的陪同下來到了偏遠的水咕嚕村,這樣一個偏遠而落後的小山村,對於在大城市生活慣了的他們來說是說不盡的新鮮與好奇。那裏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勾心鬥角的人羣,只有恬靜的小山,新鮮的空氣,清涼的山泉和熱情的村民與活潑的孩子們。

剛來到水咕嚕村的他們,受到了村民們的熱情款待,孩子們也個性的喜愛他們,這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是多麼的完美。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小江突然來到農村,對農家飯情有獨鍾,但他對農家飯的愛也正如他對許小萌的愛一樣,經不起時刻的折磨,正因他始終不屬於農村,他沒法忍受從天堂一下子掉進地獄的痛苦。也許他是真的很愛許小萌,但是他早以習慣了那種幸福的生活,在感情與幸福的生活之間,他放下了感情,回到了喧囂的城市繼續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他窩囊,沒志氣,爲了自己的幸福把自己的愛人獨自丟棄在遙遠的山村。但是這一切能怪他嗎?如果他能,他還會放下嗎?怪就怪現實的殘忍,怪生活的不公平。農村的粗茶淡飯使他不惜爲了掉魚而被人丟進河裏,爲了抓只雞而忍受被狗咬的痛苦。他放下了,也許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悲哀。但是我們呢,我們是不是也該在嘲笑別人的同時反省一下自己呢?

也許最值得我們敬佩的是羅老師,他纔是真正改變許小萌一生、爲許小萌實現其人生價值的人。雖然他教學不規範,對孩子們的行爲也很放縱,做事也會有自己的私心,但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每個人有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他教學不規範,正因他天天身處大山,沒有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能怪他嗎,只怪教育體制的落後。他對孩子們放縱正因他和孩子們就像父子一樣,孩子們給他起綽號,正因孩子們覺得他親切,他很愛很愛孩子們,爲了給小屁股們買作業本,他不怕得罪天天叫着要吃肉的貴客小江老師。他有私心不讓許小萌上課,正因他在爲孩子們着想,也許他說的對:也許你覺得你是對的,但事實上卻是錯的。最讓我深思的是許小萌讓孩子們洗手的那一幕破羅說的那句話:你要是走了孩子們怎樣辦呢?是啊,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只是三個月完後拍拍屁股走人的人,就算他們瞭解再多的狀況,但是他們能在山村呆多久呢?三個月?半年?將來孩子們水平高了,他對付不了。再說他們走了,他們心裏不痛快,小屁股們心裏也不舒服。當孩子們想起他們的時候還是會哭,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他們想得到像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想和自己喜愛的老師長期在一齊,但是卻每一次都只是幾個月的時刻,這對他們來說,就好像一個遙遠的夢一樣,永遠無法觸及,他們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會因此而感到自卑。

破羅他有職責心,他自責自己害死了春秀的父親,他把春秀當自己的妹妹一樣負全部職責,他不讓春香進城打工,正因他害怕春香會像他妹妹一樣陷入污濁的社會之中而無法自拔,害怕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但不能對春香有所補償,反而會誤了她的一生。他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山村的孩子們,他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了水咕嚕村。他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有自己的追求,但遺憾的是,當幸福還未開始的時候,他卻早早地離開了。他的照片還沒送到婚介所,自己的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他就這樣遺憾地走了。但是他就應走得很開心,正因有那麼多小屁股們深愛着他,還有所有感激他愛戴他的人們。

是他的行動讓已經回到城市工作的許小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夢想。在過去教學過程中她曾與羅老師發生多次衝突,不可否認的是,小萌的確有些過分,在不瞭解真相的狀況下對羅老師大發脾氣。這一點是我們就應深思的,不管怎樣說,羅老師都是長輩,都就應受到尊重。但這其中又存在許多誤會。當誤會化解之後,她才發現其實羅老師是個很好的人,當她追江可可回來暈倒住院時,是羅老師寸步不離的守在她身邊,她回到城市後,羅老師還是不忘給她摘果子。當她從校長口中得知羅老師在修建學校過程中背黃泥土時遇泥石流連屍體都沒找到時,她才真正地認識到了什麼叫作犧牲,也許她之前在忍受愛人拋棄的狀況下堅持過來的對她或是對江可可來說都算是極不容易的三個月,與羅老師此時的犧牲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於是她決定回到水咕嚕村,用自己的青春給孩子們期望,用自己的一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的到來,給水咕嚕村送去了另一個偉大的羅老師,讓爲羅老師的死而痛苦的人們重新看到了期望。

羅老師走了,但他的精神被繼承下來了。在最後的合影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羅老師,而只是椅子上的幾束花,它象徵着即使羅老師走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他會在另一個世界裏看着孩子們快樂地成長,他的精神也將永駐人心。

真正的人生價值,在許小萌和羅老師身上都得到了真正的體現。但是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選取,而每一種選取,只要是能夠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在以後的人生選取中,我們真的需要用心慢慢地去感受、體會、咀嚼……

天那邊觀後感 篇五

剛開始說要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以爲是看一節教學課。可是旁邊的同學卻跟我說這是一部電影。於是我就懷着期待和崇敬的心情看完了這部電影。

在看完之後,我的感觸真的特別多。我自己也是一名師範生,將來也會當老師,所以,對這種反應教師精神的影片特別喜歡。

首先,一對青年情侶去山區支教,他們在那裏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最後江可可不堪忍受農村的貧苦生活而逃回城市了,而許曉萌在堅持完支教後雖然回到了城市工作可還是被農村人們的真情感動而回到農村支教。在現實生活中,我有時也在思考,如果換着是我,我能否有勇氣去支教,是否有勇氣堅持三個月,是否有勇氣一輩子紮根農村。現在的大學生多向往着城市的生活,特別是農村的大學生,以擺脫農村農村的生活爲目標,而城市的大學生過慣了城市的生活,不願意到農村去,就算是去了,以支持了多久。所以在邊遠農村的教

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有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哪裏需要就到哪裏去,面對苦難挫折不退縮,不辜負父母國家的培育之恩。大學生去支育問題就突顯出來了。我想,教,對農村孩子的教育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對提高農村的教育水平會很大的提高。我想,如果現在多幾個像許曉萌這樣的大學生,那農村的世界將會很美好,農村也會很快的發展起來。如果我有這樣的機會,我想我也會去的。

其次,在那貧困的山區還有這這樣以爲老師,爲人憨直,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卻有着一顆單純,一心爲孩子着想的心。雖然他的普通話不標準,上課方式不正確,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們。奈何自己能力有限,文化欠缺,所以他的有些想法就會顯得幼稚可笑。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試想如果大學生去支教,把他們先進的教育方式帶去,改變農村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那回奠定孩子們良好的基礎知識。如果在加上堅持不懈的精神那就是以爲合格的大學生了。

再次,電影裏面還反應了農村一個現實的問題。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村的青壯力來城市謀求發展,農村的裏只剩下了老、弱、病、殘、幼,導致農村的老人很孤獨,可是他們還要做農活,讓人心裏想着就發毛。而孩子們呢?父母在遙遠的地方,一年到頭都看不見他們幾次,嚴重缺少父母們的關愛。缺乏管教的孩子,學壞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由於年輕勞動力都進城務工,農村建設則無人造福。農村學校到來的志願者一年又一年的換,給學校教育設置了很大的障礙。同時,鄉村本土教師本生文化程度不高,見過的世面少,對孩子的發展造成侷限,也一樣無法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什麼促進作用。

最後,電影的開頭的是那麼的輕鬆搞笑,我笑破了肚皮,但是在看到最後一幕是我的淚止不住的很下流,在拍集體照時,一個小孩子拿着一張凳子放在新老師的旁邊,紀念那死去的鄉村老師的時候,所有人都沉默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天的那邊誰來管?-----大學生。雖然大學生能做的只是教育,但是我相信,貧困的地區會越來越少,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天那邊”的地方會越來越小,慢慢的,我相信,我們都在痛一片蔚藍的天空下,我們可以譜寫美好的未來,我們可以讓國家越來越強大。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 篇六

許小萌的男友江可可的行爲我可以理解,自小就在國外長大的他,不屬於鄉下,不屬於鄉下的孩子們,不屬於整天吃蔬菜的人。他有他的人生理想,雖然他去支教是打着愛情的幌子,但他真正教學起來,又很活躍,很現代化,只是他的思想不屬於這。然而,我相信他愛過,而且很愛很愛許小萌,只是這份愛情已經有些變味,有些讓他承擔較多的心理壓力。

羅老師及村長的“不信任”而不給他們課教,是怕孩子們受傷。羅老師能爲了一隻雞要跟江可可拼命,因爲那些家畜都是孩子們的希望。

當許小萌問學校惟一一位羅老師爲什麼不跟她講學生們的家庭生活情況時,羅老師的話語讓我似乎有所明白自己爲什麼會在這裏,而不是在支教的學校。“我怕我講了,對你講也是個麻煩。其實,我也是有一點私心的,你們的水平太高了,教的也太好了,將來小屁股們的水平也太高了,我對付不了啊。上回支教那個的白老師,又是美式教育,又是英式教育,還有社會主義特色教育,搞的好好,小屁股們歡喜的不得了,二個月就走了,到現在,小屁股們想起來還哭。你們來,我不是不歡迎的,只是三個月、半年,你不能待一輩子啊。你瞭解再透的情況,到時候你走的時候,你心理不會痛快,小屁股們的心裏也不舒服。”我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並沒有劇中本家許小萌那麼優秀,但我也是有信心教好他們。試想,當孩子們剛剛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並且接受了一個陌生人,而這個已注入孩子們心裏的陌生人又要走了,對很多不懂的孩子們又是怎樣的打擊呢?而這種打擊又是接二連三的,這又何嘗不殘忍呢?而很多志願者來這支教的初衷就同許小萌一樣,爲了實現人生的理想,爲了自己課題的實驗和實踐。所以,導致爲了不得不要自我保護時就產生了排斥行爲,因爲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在這裏待一輩的鄉村教師,能給孩子們帶來知識,一直陪伴孩子們,送出一批又一批大學生的老師。而我們會在遠離親人、遠離以前的生活圈的鄉下待一輩子嗎?這種“排外”,導致了孩子們同樣不能接受到豐富的知識,不能受到正規的教育,就這樣一直落後着,有差距着,走出大山的慾望也將受阻且淡去。

孩子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是一個國家的明天,教育的好壞就關係着一個國家的命運。我們只要盡己所能做到最好,不求回報的付出,那麼我們也不會失去來這的意義。

我們始終是自己,要做自己,懷着當初的那份熱情,繼續尋求新路,做好我們自己,盡己所能,給這裏帶來美好。這種待遇,誰說不是對我們人生的考驗和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