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40篇)

觀後感1.01W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40篇)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作業

一、金剛川劇情簡介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戰士要在第一時間趕往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如果沒能及時趕到,對戰況的影響可想而知。志願軍戰士們要通過一條名爲金剛川的川流,才能繼續趕往金城。志願軍工兵連修建了一條木橋,可供戰士們通過。但是,美軍也知道只要阻止志願軍通過金剛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戰中有更大的優勢,於是配備着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以及多發子彈的轟炸機、戰鬥機不斷轟炸木橋與志願軍戰士們,而讓美軍驚訝的是,每次把橋炸爛,志願軍戰士們都能在短短几個小時內重新修復木橋。

二、金剛川電影觀後感(精選40篇)

《金剛川》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拍攝,截取了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中的一段歷史,1953年7月12日,志願軍要抵達金城主戰場,必須在第二天凌晨5點前通過一座橋,而美軍派轟炸機多次對橋體進行轟炸。以下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金剛川電影觀後感(精選40篇),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

《金剛川》講述的就是這場正義之戰中的一場以志願軍渡江爲中心的戰鬥。贏得這場戰鬥,就能贏下戰爭的最終勝利。命令只有一個:全體戰士在規定時間內過江;辦法只有一個:建橋,從橋過。近兩個小時的電影刻畫了最真實的場面,最真實的人物,最真實的情感,最真實的精神。我彷彿被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熱血悲壯的主戰場,感受着一個個鮮活的戰士們內心中最簡單而又最偉大的獨白: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團結的中華民族!

這一場戰鬥,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金城戰役的最後關鍵攻堅時刻,金剛川成爲了連接前後方的重要之地,必須要保證人員和物資的暢通。湍急的江水,唯有建橋。而敵人怎能不知?接連不斷的偵察機、轟炸機的騷擾破壞,可就是炸不爛、打不垮這看似小小的一座橋。當人民團結在一起,任何困難都阻止不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任何敵人都抵擋不住我們衝鋒的腳步。

這一場戰鬥,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任敵人的飛機在我們頭頂上盤旋,志願軍就是能夠完成任務。面對着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志願軍就是能夠戰勝。正如彭將軍所言,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這一場戰鬥,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座橋,一座被敵人偵察機彙報過無數次“已摧毀”的橋,就是能夠一次又一次修好。敵人的自大,恰恰就忽視了我們志願軍的精神,一種哪怕犧牲一切,也要完成任務的精神。戰爭中也好,和平年代也好,人民的精神永遠都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養尊處優的敵人不會體會到以血肉之軀築起長城的含義。而中華民族的精神,就是需要我們千千萬萬箇中國人繼承並且傳承下去,這是我們最寶貴的民族財富。

回首過往,我們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我們充滿希望。如今的中國,雖不處於戰爭,我們仍需要對世界充滿敬畏,每一箇中國人團結在一起,就是我們中國最廣大的力量。我堅信,中華民族必立於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精神,必將脈脈相傳。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

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帶我到綠地雙子塔金逸影城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金剛川》。這是一部紀念抗美援朝的電影,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往事。

電影中有一位特別的演員,名叫“鄧超”,他就是南昌人。他飾演的高連長,在與班長髮生衝突時,用江西話來了一句“我聽得懂你哇子”,讓現場觀衆都會心一笑。不過,我聽不懂南昌話,後來爸爸告訴我才知道。

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美國戰鬥機一直在轟炸志願軍搶修的橋體,炸了又修,修了又炸,最後實在修不了了,戰士們就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了一座人橋,讓後續部隊順利通過。這座用血肉築成的生命之橋,讓很多觀衆流下了眼淚。

戰爭是殘酷的,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

今天我看了《金剛川》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美國的統帥克拉克想要佔領朝鮮,而後以朝鮮爲跳板侵略中國。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政府看透了美帝國主義的野心,因此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和中國人民的意願,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中朝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以難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無所畏懼的拼搏精神,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正如“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

那天,我們上體育課,老師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規則是用一根繩子同時綁住兩個人的一條腿,然後圍着操場跑一圈,看哪組用的時間最短。”老師讓我們用抽籤的方式來分組,結果我抽到我最好的朋友——趙子晗,我高興地幾乎要喊出聲來。我想這還不簡單,憑我倆的默契,我們一定會取勝的。比賽開始了,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趕緊向前衝,可看事容易做事難,還沒走出幾米,我們就摔倒了好幾次,摔得灰頭土臉的,我們掙扎着爬起來,這可怎麼辦?突然我靈機一動對着子晗輕聲說:“現在聽我口令,我喊一的時候我們一起邁綁着的腿,我喊二的時候邁另一腿。”子晗會意的點點頭。我們一起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在接下來的路程中我們跑的很流暢,最終我們在遊戲中獲得了第一名。

這件小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能戰勝困難。小到一件事,大到一個國,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沒有屈服,汶川大地震沒有震垮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的心;無情的洪水、泥石流沒有沖走中國人民萬衆一心的情。在災難面前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用高超的智慧,無所畏懼的勇敢拼搏精神,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把困難踩在了腳下。

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民永遠跟黨走,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我們偉大的祖國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4

週日上午,我們五會全體師生,去奧斯卡影院觀看了《金剛川》這部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在1953年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向金城發起總攻前的故事。當時,前線資源匱乏,人員不足,援軍在金剛川橋上向金城進發。可美軍以多種方式阻撓,用遠程榴彈炮、戰鬥機、轟炸機、延時炸彈等,把木橋炸的破爛不堪。中國人民志願軍以頑強的意志,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奇蹟般的把木橋一次又一次的修好了。最後木橋被燃燒彈擊中,工兵們視死如歸的跳入水中,把橋板頂起,讓大部隊踩着他們的身軀,前往金城。

他們頑強,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想起了學校裏,舉行的長跑比賽。一組八個人,同學們一個個蓄勢待發,一聲令下,我們這一組像一匹匹脫繮的野馬,向前衝去。

才跑了一圈,我就有點跑不動了,我們的臉變得通紅,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堅持、堅持,我不停的跟自己吶喊,到了第三圈,我的腿像豆腐一樣軟,無論怎麼使勁,就是跑不快。我就想坐到地上休息,可我還是不能放棄,即使走過去,終於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我跑到了終點。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我們要像電影裏的戰士們一樣,頑強,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5

這部電影剛上映時,刷到過影評並不是很好,一直也沒有機會去看。今天有幸看過之後,卻感覺很值得。作爲非專業影評人士的評價,被感動的電影都是好電影。電影從三個視角講了修橋、炸橋、守橋背後的故事。當一心想要奔赴戰場殺敵抗戰的班長決意修橋後,一人扛一根木頭穿越行人義無反顧的背影出現時;當明知炮位已暴露,卻執意換位置的關班長犧牲的一瞬間;當從未見過的戰友爲保護部隊過江,引敵機點火的那一槍打響時,內心深處被強烈震撼,感動至深。

這本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物資資源都遠遠落後於美國人的志願軍,愣是用不怕死的精神,創造了奇蹟。讓中國人民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強權,爲國家和人民爭取到了尊嚴威嚴。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今天的所有美好與幸福都來之不易,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讓我們致敬這羣最可愛的人!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6

電影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依靠強大的武器阻撓中國志願軍大部隊通過金剛川參加決戰。美軍分批次使用他們的先進武器,通過轟炸機扔炸彈、遠程發射榴彈炮、預投延時炸彈等多種方式,想要破壞志願軍過河的木橋,但是工兵連的戰士們一次次奇蹟般地以驚人的速度修好木橋。敵機一直阻礙着前進的道路,高炮班的戰士們負責殲滅敵機,掩護大部隊盡多儘快地過橋了,但是因爲只有兩架炮,炮彈又少,戰鬥很是慘烈。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熱血沸騰,感慨萬千。我深深地體會到“落後就要捱打”,國家只有強大了,纔不會被欺負。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當自強。我立志,要好好學本領,自強不息,即使生活佈滿坎坷,也要披荊斬棘,即使路有挫折,也要勇往直前,發揚紅船精神,長大報效祖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7

今天上午,我們全部黨員一起觀看電影《金剛川》,後我們生活在和諧安定的社會中,其實今天的來之不易的生活,是由千萬個革命先烈作爲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對於愛國很多人停留在口頭上,但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基因始終銘刻在我們的基因裏。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隨時準備爲國家和人民犧牲一切。看了《金剛川》,我的情感上是接受不了的,橋,一次次被炸燬,一次次被修復,每當聽見“工兵連,準備修復橋面!”的時候,燃起的是希望,看見美軍轟炸機飛來時,心中是憤懣,是無力,是焦慮。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誰家的孩子,是誰的春閨夢裏人?爲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未來,這些都定格爲一個稱呼“最可愛的人”。作爲今天的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支持國建的建設,時時刻刻不忘國家安全,讓那些爲共和國犧牲的烈士們看到,他們的犧牲我們不曾忘記,他們誓死保衛的國家繁榮昌盛!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8

上週日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們去看新上映的大片電影《金剛川》。他們告訴我這是爲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拍的電影。

這部電影總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是從三個視角對於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志願軍大部隊要過江支援陣地,但江上只有一座木橋,美軍反覆轟炸,志願軍工兵連反覆修,以血肉之軀維護着關鍵的木橋,最終還是讓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最後一部分是對於主題的昇華,也是影片所散發的精神力量溢出的一部分,架起了人橋,讓志願軍過橋很感人。

電影名叫《金剛川》,但其實電影所選擇的故事,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小切片,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以一個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精神,電影裏並沒有出現像電影《大決戰》系列裏那樣的百萬人衝鋒的恢弘場面。

這個電影其實講的就是犧牲。志願軍戰士是因爲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我覺得是他們用犧牲精神築成我們最堅固的長橋。英勇的志願軍戰士!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9

對於當年的抗美援朝,我對其的瞭解僅限於黃繼光以及朝鮮和中國之間脣亡齒寒的關係。而今看了《金剛川》,對於當時戰爭的殘酷性以及而今中國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榮耀,又有了新的感觸。

影片從抗美援朝戰爭最後的總攻切入,講述了在去金城的總攻線上,爲渡水,在金剛川上搭橋的故事。從一個小事件切入,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士兵、對手、高炮隊以及橋”,描述了中國人民捨身取義的強大信念。

我的淚水,早已經把視線模糊,想到戰士們的付出和我們現在平靜而安詳的生活,似乎一切煩惱都不足爲題。

“我們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當時我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念想:通過那座橋!”強大的信念感,是中國人民創造神級的原因。而今的我們,如有如此強大的信念感之萬一,豈不是沒有什麼困難能打敗?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他們不需要信奉神明,他們的神蹟,來自他們的民族。”

以前是,現在也是,真好。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0

我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叫《金剛川》。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吳京。

金剛川講的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部分,就是美國飛機來轟炸我們的橋樑,而我們中國人卻不斷地修理橋樑。這個故事總共播了五遍,爲什麼播五遍呢?因爲他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比如說:“人”,這個講就是從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了我們中國人的骨氣和勇氣。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因爲我們中國因爲剛剛建立,所以非常的弱小,儘管如此我們還幫助旁邊的朝鮮來打美國,想當時美國,可是世界第一大國,連飛機都好幾架,所以他們就不斷地扔炸彈來轟炸我們的橋體,阻止我們來幫助朝鮮。

而當時我們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喀秋莎,對美國來說我們的喀秋莎算不了什麼。

所以我們並不是最強的,只是靠我們自己幫助別人。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1

星期六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牀了。因爲媽媽說,今天要帶我去看一部電影,名叫《金剛川》。

這部電影裏面講的是抗美援朝時,我國大部隊要過橋去支援朝鮮,可是次次都被美軍的轟炸機催毀了橋體。我軍的兩個大炮射毀了幾部討厭的偵查機,這樣才使美軍平息了一點。但是橋體最後還是被美軍的燃燒彈給燒燬了,大部分橋面都塌下了。眼看規定的時間就快到了,短時間內又無法修復,衆傷兵只好拼盡最後一口力氣,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奮力擡着橋面的木板,搭起了這座堅不可摧的“人肉橋”。

“人肉橋”下面的每個士兵不懼生命危險,儘管全身都是傷,但他們還是齊心協力地把橋擡起,臉上流下一滴滴汗水,眼裏卻充滿了勝利的希望。

伴隨着一聲聲吶喊,部隊終於順利地過了“人肉橋”,及時到達戰場。

觀看完這部電影,我認爲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平安幸福的生活。因爲這是先烈們用生命爲我們換來的啊!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2

今天下午,我們全家去看了一場戰爭電影《金剛川》,差點把我看哭了。

裏面講的是以前打仗的時候,大部隊過江遇到的種種困難,電影中美國軍隊老是用炸彈炸橋,搶修好了他們又炸。

死了很多很多的人,有一次是裏面的張飛排長爲了打下美國戰機,斷了一隻手和一條腿都在繼續戰鬥。還有戰士爲了引誘飛機把身邊的草點燃,把自己變成了敵人的目標光榮犧牲。

很多人爲了修橋都被炸成灰,但是活着的人都沒有放棄,爲了大部隊順利過江,堅持搶修過江。

結尾那裏,一個人的眼睛被炸彈灼傷,聽到大部隊跑到橋下支撐木板,做起了人橋,他也參加了。很多人差點被淹死。

無數次的搶修,後來連美國開飛機的人都感動了,電影裏有人說了一句讓我感動的話:“作爲中國人,就要有中國人的骨氣。我們不怕死,我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其他人的生命。”

這句話讓我感覺到他們很偉大,不怕死,有骨氣,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爲祖國和人民做貢獻。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3

《金剛川》這部電影,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發生的一場著名戰役——金剛川戰役,志願軍們爲保證前線物資的輸送,必須通過金剛川上的水裏通道——岩石橋,纔可以成功。在那個時候,中國沒有飛機,而敵方美國恰巧就在空中領域中獨佔鰲頭,他們從空中扔下的炸彈,對陸地上志願軍構成了重大威脅。

但中國人民不會爲此而退縮!

敵軍在空中扔炸彈,中國軍人就在地面用炮轟炸彈,沒有因爲被炸傷就放棄抵抗,而是一直堅持着,爲修橋爭取時間。敵人的炸彈到處亂飛,金剛川上的岩石橋一次又一次被炸燬,志願軍們一次又一次得修補,爲的就是等橋修整好後,能讓去前線送物資的軍隊順利通過金剛川。

一次次被炸燬,一次次重新修補,總計七次,意味着中國人是不會被輕易打垮的!

爲了能讓物資快速的運輸,那些志願軍站在水裏,肩膀扛着木板,讓軍隊從他們的肩上跑過,一個接一個,腳踩的是修橋志願軍的肩膀,而他們身上揹負着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希望。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4

《金剛川》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時期,志願軍部隊要去金城參加最後一役,卻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動的金剛川擋住了去路。爲了保證大部隊能按時渡江,工兵連的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怕犧牲,憑藉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抵禦美軍戰鬥機的狂轟濫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最後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軀搭起人橋,讓作戰部隊按時順利過江。

爲了戰爭的最終勝利,爲了祖國的未來,他們沒有退縮,面不改色,齊心協力築起這世上最堅固的“橋”,堅持到最後一刻。看到這裏,我熱血沸騰,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纔是世上最可愛的人!他們才應該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正是有了志願軍戰士們在無情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纔有了現在的中國。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們行隊禮致敬。

作爲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好自己,長大後爲祖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讓中國成爲世界強國!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5

《金剛川》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共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故事分四個部分,用不同的視角對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但最終的結局是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運用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歷史事件,轉變常規的敘事角度和順序,使我感受到電影中那句臺詞的深切含義:“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

電影講的是犧牲,層層遞進和昇華其核心主題——犧牲。在戰場上,面對流血和犧牲,不畏生死只爲心中的共同理想。志願軍戰士因爲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用犧牲精神築成堅固的長橋。其中《高炮班》的張排長和吳班長的呼哨,一方面是傳遞信息,另一方面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着自己攻擊,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打贏這最後一戰,這一戰他們在心裏早已做好準備了。

最終這一切又迴歸了橋面,這一段歷史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擊不倒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6

《金剛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我國的一支軍隊要通過金剛川到達金城前線作戰,不然我國主力軍隊就會像一隻折斷了翅膀的鷹,落入狼羣之中。

在我們的軍隊正要過橋時,美國的飛機一次次的投射炮彈炸燬這座通往金城前線唯一的橋。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每次都頑強地站起來,一次次的修好這座橋。

在即將到達凌晨六點時,爲了能讓其他的志願軍戰士順利過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橋底下,人踩人,人摞人,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這座橋,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志願軍戰士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應該向這些志願軍戰士們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這些後輩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爲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7

電影《金剛川》在故事方面,其前兩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華,第四段是昇華,前三段之間稍稍有那麼一點割裂感,不過電影用一些重複鏡頭幫助觀衆理解和銜接,所以總體觀感還是可以的。

尤其在演員方面,先出場的李九霄和鄧超,表現很穩,無奈故事簡單,他們沒什麼發揮空間,工兵連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漢的感覺了,看起來很帥。吳京和張譯是最主要的演員,吳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鬆,有老大哥的範兒。

張譯的角色一開始比較求穩,相對於吳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隨後吳京的角色的犧牲,給張譯的角色帶來了內心的轉變,這是電影裏爲數不多的人物心裏弧線,他從求穩,變得無所畏懼,即使犧牲,也要把那架該死的偵察機轟下來,當僅剩一條胳膊一條腿的張飛坐上需要七個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勁最後一口氣,將那家偵察機射殺的時候,給人超強的震撼。總之,張譯在影片裏展現了影帝級別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8

《金剛川》從三個角度介紹了當時的場景。中國當時的武器非常落後,只有兩個炮臺,一個是主攻的,另一個必須隱藏起來。主攻炮臺被擊中後,連長張飛身負重傷,失去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但是,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將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炮臺,艱難地操作着炮臺,將一架美軍飛機擊落。他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是來自於對祖國的熱愛,因爲他們嚮往光明,嚮往和平。

看完《金剛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於金剛川的這座橋。每當橋被美軍炸燬,工兵連的戰士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橋修好,所以,這座橋被美軍稱之爲“炸不壞的橋”。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軍派出了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木板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志願軍仍然沒有屈服,他們最終靠着團結過了河。從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團結的力量。

當今,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輩犧牲了無數的汗水和鮮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爲中國假如是一條大船,我們是即將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揚帆起航。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9

《金剛川》確切的說是發生在1953年7月12日,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嗎,爲了在指定時間達到,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攻亂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主要圍繞“修橋—炸橋—護橋—渡橋”爲主體,選取了工兵視角、美兵視角、炮兵視角等幾個角度描述了一天24小時內幾個志願軍戰士壯烈犧牲的故事。雖然情節上面比較單一,但他對於小人物的描述確非常細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非常飽滿。大背景下描述小人物,凸顯電影故事強烈的現場感和真實感;唯一遺憾的是金剛川沒有拍出多視角敘事的暢汗淋漓和對人性深度的挖掘。

歷經血與火寫就的歷史不會被磨滅,英雄兒女誓死不屈的精神永遠會被後輩銘記,畢竟保家衛國,刻不容緩,毋庸置疑!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0

影片《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中一段感天動地的故事。敵我雙方爲了一座橋而在金剛川展開的一次殊死較量。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力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爲了保證大軍在指定時間到達,志願軍一次次捨生忘死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再次在銀幕前徐徐展示給觀衆。

看完《金剛川》之後感慨萬分,講真,現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真應該多看看這樣的電影,看看我們國家如今的繁榮昌盛,看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樣得來的。那是無數英勇的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成了這片土地上美麗家園的銅牆鐵壁,是他們的寧死不屈,捍衛這遼闊的浩瀚山河。長江黃河再洶涌,長城再堅固,都抵不過那中華兒女萬衆一心的民族心。看完電影我更加深刻理解到,那個年代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是靠什麼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從而告訴全世界,中國從此站起來了!如今能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在哪裏。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1

《金剛川》中的許多經典鏡頭至今在我腦海浮現,尤爲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軍飛行員的一句話“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我時常回想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以前聽過一句話:“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他們不需要奉信神明,他們的神蹟,來自他們的民族。”正如片中的那位倖存的美國飛行員所說,中國人不信神,但志願軍創造了神一樣的事蹟。橋面一次次的被炸燬,我們志願軍戰士,以不怕犧牲,捨生忘死的精神又一次次的將橋修好。到最後,敵人使用了燃燒彈將整個橋面燒燬,敵人以爲我們無法再修復而在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們英勇的志願軍以驚人的毅力,爲了部隊在規定時間內到達金城,用血肉之軀構建起一座神一般的“人橋”。

這部電影前期我就一直有在關注,看完後,我更加堅信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總在被一羣又一羣堅定而有信念的人證明着。從前是,現在也是。從來都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也將始終銘記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爲新時代水利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2

《金剛川》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據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這次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部隊和物資輸送的通行。這個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的末期,當時爲了爭取談判主動權,志願軍發動最後一次大型戰役,金剛川這條河是本次戰役中重要的軍事通道,而唯一的橋樑巖裏橋卻被敵方損毀。爲了搶佔軍事先機,我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鬥,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敵人炸燬。敵方轟炸機在兩個多小時內向橋樑扔下數以千計的炸彈,而我方不懼犧牲,一次又一次的修復戰略通道,直至戰鬥勝利。

最後,我要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致敬!學習他們爲了保衛祖國而不畏犧牲的精神!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3

看完電影后,我激動不已,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爲了更多瞭解抗美援朝的歷史,我用爸爸的手機查了抗美援朝的資料。1950年10月19日,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25日開始了抗美援朝的戰爭。當時我們的新中國成立後沒多久,百廢待興,工業力量薄弱,無法制造先進的武器。因此,在抗美援朝的整個過程中,先進的武器都屬於對手,中國人民志願軍連炮彈都得數着用。但最終,戰爭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武器敵不過勇氣、強權敵不過正義,經過無數志願軍戰士的努力,最終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爲什麼我們能夠以弱勝強?爲什麼我們的志願軍戰士能夠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我想一位主動加入抗美援朝志願軍隊伍的老兵說的話就是最好的答案,他說:“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願意打仗,可是敵人要剝奪我們的幸福,我不能有別的選擇。”

松柏長青,英雄常在,吾輩自強,篤定前行。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4

該影片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往事,全景式地呈現了艱苦異常的戰地氛圍和戰場上志願軍生死相托、上下同心、協作堅守的戰鬥精神。故事的主角們不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但他們爲在指定時間內讓增援部隊通過金剛川抵達金城,冒着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築建了“新的長城”。這一場戰士與敵人間、修橋與炸橋間的“拉力賽”,展現出志願軍戰士臨危不懼的戰鬥姿態和無畏氣概!

我們生於和平年代,不曾經歷過戰爭,但戰爭年代烈士們的精神不能忘卻。何爲“金剛川精神”,是鐵的紀律、高效執行;是堅韌不拔、勢必達成;是不怕犧牲、勇於奉獻。反觀現實生活,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依舊有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戰士”存在,他們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勞任怨的付出着,而默默付出的人爲什麼又不能是自己呢?我們雖然身處平凡的崗位,但依舊可以憑自己的綿薄之力發光發熱,爲公司的發展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公司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揚“金剛川精神”。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5

“那一年,俺們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就是通過那座橋,沒有一個怕死的。”在《金剛川》這部電影中,對中國人民志願軍而言“,戰場殺敵,職責所在”,通過金剛橋,與大部隊會合發起反擊,就是向着勝利的方向進發,就是凱旋的希望。

金城戰役於1953年打響,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剛川》則是以此爲背景,講述了志願軍戰士捍衛交通要塞,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一次次修補着金剛橋,支持部隊過河組織反擊的故事。

金剛橋立於金剛川上,金剛川則是金城前線附近的重要河流,是軍事要塞,並且水流湍急、暗涌密佈,人們只能靠橋渡河。橋,成了志願軍的生命線。爲了阻斷我軍交通,美軍不斷地侵擾炸橋。志願軍奮起反擊,將橋一次次修好。“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低估了中國人的毅力,他曾告訴士兵們,在1950年聖誕節前可以得勝回國。但他沒有想到,三年後在敵機的一次次轟炸下,這座金剛橋一次次被毀,又一次次被修復,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着“不可能”的奇蹟。爲何我們的軍人“沒有一個怕死的”?爲什麼他們會選擇用血肉之軀築成一座永不倒下的金剛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在他們心中,懷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他們在前方一步也不退守,身後的國土就會少受幾分風霜。血肉之軀架起的橋樑是後來者的生路,是讓更多人回家的必由之路,是一座萬難摧毀的生命之橋。

看完電影,心生慚愧,中國人民志願軍爲了百姓的安寧,選擇義無反顧地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在死亡面前毅然選擇堅守,選擇抗爭,而我作爲一名學生,“堅持”二字時常掛在嘴邊,但是是否真的做到言行一致了呢?遇到困難是否選擇迎難而上了呢?行動起來吧,那座生命之橋已經給了我無窮力量。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6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當這激昂的旋律響起,都能將我們帶回到那個炮火硝煙的戰場,那個英雄先烈拋灑熱血的年代。對於那段歷史而言,或許更多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教科書上黃繼光和邱少雲的英雄事蹟,我們只記得他們都擁有同一個名字,“最可愛的人”。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將生死置之度外,在陌生的土地上浴血奮戰,才換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換來了祖國幾十年的和平發展,換來了今天中華民族山河無恙。

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取材於真實歷史的影片《金剛川》上映。影片從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場金城戰役之前,渡金剛川,脩金剛川橋爲主線故事展開。金剛川戰鬥規模雖小,卻關係着金城戰役主戰場的整體局勢。當時後勤運輸線要保證物資供給,而金剛川則是運送至前線的必經之地。它位於金城前線附近,最寬處達60米,水流湍急,不借助橋樑根本無法通行。爲保障燕山部隊主力能在大決戰打響之前順利渡河,負責掩護的炮兵連與負責修橋的工兵連在金剛川上與敵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

從接到任務到第二天凌晨大部隊順利過橋,整個過程中志願軍戰士們面對美軍一次又一次的轟炸,一次又一次的快速修橋,無時無刻都是生與死的較量,一個戰士倒下去,千百個戰士站起來,最終用血肉之軀搭起了一座通向光明的軍魂之橋。“那一年,我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俺們這些人,真的沒一個怕死的。”沒有任何修飾的旁白,沒有藝術的杜撰,這一句句發自肺腑的真實感言,是志願軍戰士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中國軍人力量的體現,是老一輩革命戰士們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志願軍在金剛川上搭了一座生命之橋,影片在觀衆心裏搭了一座觸動心靈之橋。經歷過生死的人,更惜生命可貴;經歷戰爭的人,方知和平珍貴。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但世界從沒有一刻真正的遠離戰爭。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無比慶幸,不用擔憂頭頂上飛機轟炸,不用擔心流彈、炮彈在耳邊轟鳴,不用睜開眼睛就看到血淋淋的場面和無盡的廝殺,不用生活在血腥的恐懼之中。我們能在這個時代感嘆歲月靜好,是因爲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給了我們內心安寧的底氣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可以脫離祖國而單獨存在,我們有今天這樣的生活環境,要感謝偉大的祖國。要知道,這個國家也曾傷痕累累,如今日新月異的面貌,是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換來的。戰爭是殘酷的,我們現在幸福安寧的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正視歷史,珍愛和平,傳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對先烈最誠摯的尊重,就是把珍惜兩個字放在心裏,珍惜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珍惜他們用犧牲換來的美好的今天。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7

電影《金剛川》的故事主要講述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金城戰役”期間,志願軍某部戰士們爲了向前線輸送戰力,在敵軍的炮火下堅守金剛橋的故事。

影片分“士兵、對手、高炮、橋”四個段落,以步兵、炮兵、工兵的不同角度分頭呈現戰役裏的同一天,用不同人物置身於特定時間、特定地域、親身參與整個過程而且身臨其境的感知,去告訴觀衆、引導觀衆,從而獲得觀衆的共鳴。始終聚焦普通士兵的講述方式,以戰爭的局部、時代的細節,始終凝視關於“犧牲”的諸多問題:七十年前,英勇的戰士們何以無懼犧牲慷慨赴死?七十年後回首,又該如何去致敬那樣的犧牲,我們能否真正地、從心底理解時代的鋼鐵意志,英雄的熱血與眼淚?

毛澤東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在影片《金剛川》中,那個身體被炸斷的連長,犧牲前依然在囑託戰士“快修橋”;昂着頭直面敵軍掃射的高炮班長;還有那個被炸掉一隻手和一隻腳的高炮排長,死也要死在炮位上;當然,還有那些充當“人橋”的志願軍戰士們。他們就是當年那些志願軍勇士的代表,也是新中國“最可愛的人”。

衝擊感極強的個體敘事,代替了磅礴的集體敘述。我們從普通人的心門認領這些情感,隨着血淚體會戰爭的殘酷艱難,以及由此迸發的對國、對民、對戰友至堅至淳的情感。渺小的人與龐大的戰爭之間,充滿細膩的連接,微小的通道。戰爭的局部,細胞般完整傳遞出極限的意志、情感。《金剛川》最讓人動容的地方就在這裏。比起以往主旋律戰爭電影裏一個個偉光正但形象扁平的英雄戰士,本片中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幾個角色似乎更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金剛川》有很大程度的藝術化加工,影片的選擇並非一比一再現歷史,而是進行歷史的濃縮。雖然《金剛川》在刻畫戰爭殘酷與英雄悲壯上很精彩、很刻骨,但和真正的歷史比起又略顯稚氣,畢竟電影是藝術,而歷史纔是記錄。《金剛川》展現了無數人民志願軍捨生忘死的家國情懷,以及濃濃的戰友情,電影中充滿了無數感人至深的細節,讓人感動之餘,也加深了年輕一輩對抗美援朝的印象。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鬥的偉大勝利,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展示了中華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有敢於戰勝一切敵人的決心和堅定信念,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和平時代,我們應銘記歷史,珍惜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歲月靜好;更應牢記抗美援朝精神,爲中華民族在全面開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徵程中勇毅奮進、不懈鬥爭。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8

電影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爲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樑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爲在指定的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的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橋。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無數先烈的鮮血,浸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裏,我們看見了先輩偉岸的身軀,是他們在爲民族爭解放,爲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裏,創造了偉大的功勳,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將士們即使灰頭土臉也掩蓋不住臉上的稚嫩,即使身體破殘也要修補好大橋,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體搭建成支撐大橋的橋樑。看到那一個個站起來的身影,不少觀影者都止不住的淚流。因爲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座大橋的直立,而是中國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更加能夠深深體會到《義勇軍進行曲》中的“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新的長城”的真正含義!

讓我們銘記那些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戰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印在我們的心中,英雄的事蹟將千古流傳,作爲後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士!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9

電影《金剛川》聚焦在抗美援朝戰役漫長歲月中的一個下午,聚焦在一個叫“金剛川”的河流。金城反擊戰前,上萬志願軍準備奔赴前線,這是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一役,這場戰鬥關係到戰役成敗。但是志願軍卻被一條名爲“金剛川”的大河攔住了去路。於是,戰士們“遇水架橋”,在這過程中不斷被裝備優良的美軍飛機轟炸,橋炸燬了,志願軍就搶修,剛修好又被炸燬,志願軍就接着搶修。戰爭就在炸橋、修橋、炸橋、修橋之間不斷往復。

電影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戰位,聽從指揮,服從安排是勝利的前提。步兵班長劉浩認爲自己是來打仗的,不是來修橋的,在連長高福來安排下,還是服從命令去往修橋的陣地。影院中,觀衆們屏氣凝神,眼淚不自覺滑落的一幕是兩位高炮戰士的故事。兩個炮位一個在前方,一個在後方,但兩人都爭着去前線的炮位。我們都清楚,靠近前線,意味着貼近危險,直面犧牲。前方炮位的戰士被炸的血肉模糊,後方炮位的戰士立馬頂上來;一個戰士犧牲了,下一個咬緊牙關衝上來。爲了掩護志願軍迅速過橋,高炮戰士在黑暗中點火“暴露”自己的戰位,將生的。希望留給過橋的戰友們。任何一場戰鬥、一項工作、一個項目,都需要身處其中的每個戰士、每個成員堅守自己的戰位,敢於承擔重任,甚至犧牲小我,才能確保最終目標的實現。

良好的態度是完成行動的前提,效率與執行力是完成行動的基礎。戰士們重任在肩,態度堅決,執行到位。修橋的戰士沒有在自己的崗位上“磨洋工”,修橋路上跑步前進,修橋過程錘子斧子叮噹加速操作,任務完成迅速跑步撤退,充分展示了他們認真的態度、堅定的執行力以及超高的效率。換成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項工作中,在每一個項目上,甚至在自己的生活、家庭中,都要明確自己的任務,認真對待,堅決執行,高效完成,這是最基本的態度。

每一名戰士深知,靠一個人的堅持與熱血是完成不了任務的,他們十分清楚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一座高炮,需要四五個戰士操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戰士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會被飛機子彈打中,但仍然堅守自己的站位。在美軍飛機一次次轟炸中,志願軍在金剛川這條湍急的大河裏,腳踩戰友肩,手舉大木板,從河底層層壘起,相互支撐,互相扶持,生生搭出一座“人橋”。他們都清楚團隊意識在部隊中是必修課,他們必須信任自己的戰友,同時也要讓自己值得信賴。一盤散沙,水一衝就支離破碎,但散沙同水泥、鋼筋等一些不同的物質按照比例摻雜在一起,就可以鑄成大堤,抵禦海浪的侵襲!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團隊,同事就是我們的戰友,堅守崗位並協同合作是每一個團隊成員都要學會的,我們需要將自己的團隊意識與團隊精神展示出來,迎接任務中的每一次考驗!

我看了一場電影,也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縱觀現今世界,風險無處不在,一些國家深陷戰爭泥潭,疫情在世界範圍仍無徹底消滅的跡象,人們眼睛裏的光在一點點消逝。但我們身處中國,能避災禍於亂世,享太平於盛世,正是因爲遍佈祖國各個角落的軍人爲我們站崗放哨;我們能享受到平安自由的生活,在燈光璀璨下笑聲朗朗,也是無數堅守在各個行業戰位上的人們在爲我們保駕護航。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渴望的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守護的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卻不必承受他們所遭受的殘酷戰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戰位”,堅守那份“執着”,讓他們的付出“值得”。

最後,向他們致以無限的敬意。請勿忘記:那羣年輕的戰士幫國家、幫我們抵禦了戰爭,他們付出了鮮血、生命,我們要做的就是銘記他們,傳承精神。敬一杯老酒:英雄不死,英魂永在!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0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最大規模的局部戰爭。

那一次,中國人民志願軍用鋼鐵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國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開國之初,百廢待興。但是,一場猝不及防的戰爭,讓新中國的安全環境陡然惡化。在抗美援朝七十週年之際,以電影之名向英烈致敬的電影《金剛川》在各大影院上映。影片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爲背景,再現了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軍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的真實故事,展現出他們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事蹟。

金剛川是朝鮮境內金城前線的一條河流,如果想要去金城,大部隊必須通過這條河流,但是,在部隊抓緊過河的同時美軍也在步步緊逼。電影從步兵連、高炮連和敵軍的角度分別講述了這場博弈,敵軍一次次摧毀,我軍一次次修復,一晚的時間志願軍創造了奇蹟,他們用血肉之軀搭起了一座通往希望的橋。

那時的中國是貧窮的,造不出自行車也很少飛機大炮,美國人有飛機在頭上掩護而我們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衝,你問我們是誰給的勇氣?是那些素未謀面卻爲了給我們打掩護犧牲的戰友。在對回國戰士的採訪中,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要爲了我那些死去的戰友活着,當小胡最後站在了金剛川那所橋上時,水面煙霧瀰漫,橫屍遍野,我想所謂的奈何橋也一定不會比這恐怖吧,對於那些死去的戰士來說,這所橋又和通往黃泉的橋有什麼區別呢,在來世的路上有人作伴他們也不會太孤獨吧。

電影裏剛參軍的劉浩還不明白戰爭的意義,總以爲憑着一股勁就能打勝仗,看到了戰友傷亡嚴重自己卻無可奈何更是失去了理智。戰爭需要的不僅是蠻力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如果嘴炮和衝動有用那麼阿Q一定能打勝仗。人軟弱了會捱打國家亦是,四大古國爲什麼只有中國綿延了下來?因爲中國人天生有一股不服輸的勁,中華民族像一條鎖鏈緊緊扣在一起,把敵人捆綁起來扔出領地。

我們每個人都該有一份擔當,爲生在中華大家而驕傲。“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就不黑暗”。絕不要辜負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爲了那些沉睡的先烈們,請好好珍惜當下,奮鬥未來。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1

近日,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爲題材的影片《金剛川》熱映,劇中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英勇抵禦敵機狂轟濫炸,用血肉之軀築起一座“炸不毀的橋”,爲戰爭的勝利奉獻出了智慧和生命的情節,在廣大人民羣衆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金剛川》中的這座“炸不毀的橋”是志願軍戰士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和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更是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殷切向往。作爲新時代黨員幹部,要以高強的本領、過硬的作風、堅定的信念,在職責擔當、黨性修養、意識形態中築起一座“炸不毀的橋”,在繼承和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時,不斷帶領人民爲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苦練本領、忠誠履職,築起職責擔當中“炸不毀的實心橋”。影片中,工兵連戰士能在規定期限內,先後7次修復被敵人炸燬的大橋,這跟他們過硬的業務水平和忠誠的職責擔當是分不開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重大突破,在這期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促使了黨員幹部的履職擔責能力必須向廣度和深度同時延伸,這時就要求黨員幹部要在政策理論學習上面下功夫,在深刻理解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後,才能做出科學、合理的工作規劃;要在多種崗位上進行磨鍊、從不同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中經受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和實踐鍛鍊,在經風雨、長才幹中,築起“堅不可摧的實心橋”。

強化作風、提升品格,築起黨性修養中“炸不毀的廉心橋”。影片中,工兵、步兵、炮兵在異常緊張的局勢下,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任務,把“令行禁止”的紀律作風和視死如歸的個人品格展現得淋漓盡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它不僅包含着黨治理國家的重要思想,也貫穿了黨員幹部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的要求。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必須強化自我修煉和自我約束,形成光明磊落、坦蕩無私的品質修養;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立志做大事,莫立志做大官,隨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看淡個人進退和得失,心無旁騖地爲民辦事;要保持嚴肅的生活作風,牢記清廉是福、貪慾是禍的道理,在穩住心神、管住行爲、守住清白中,築起“固若金湯的廉心橋”。

堅定信念、牢記使命,築起意識形態中“炸不毀的初心橋”。影片最後,無數工兵連戰士跳進波濤洶涌的清川江裏,用身體搭起“人橋”,讓大部隊順利過江,直到被江水吞噬,他們身板依然挺拔,眼神依然堅定。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不能忘記的,要清醒地認識到,黨員幹部和人民羣衆之間是“種子和土地”關係,離開了人民的“土地”,黨員幹部這顆“種子”就無法生根開花。因此,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公僕意識,常懷一顆愛民之心,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了羣衆的立場上、是不是能爲羣衆解決難題,是不是可以幫助人民羣衆提高幸福指數,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在爲民實幹、爲民苦幹中,築一座“堅如磐石的初心橋”。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2

《金剛川》作爲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獻禮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末期金城戰役中的一段歷史故事。對基層黨員進行黨課教育也要學會講故事,圍繞黨史、新中國史,講黨的革命故事、講黨的建設故事、講黨的改革故事;講黨課故事,可以從《金剛川》電影表現手法上借鑑一些角度與方法。

多視角講黨課故事,讓故事更立體。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開始抗美援朝出國作戰,至今已經70年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像黃繼光、邱少雲一樣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和壯烈故事,影片《金剛川》卻將鏡頭對準了戰時“無名”的'普通戰士,分“士兵、對手、高炮班和橋”四個部分,多視角講述了那段鮮爲人知的“修橋、渡橋、護橋”的渡江故事。故事原本很簡單,志願軍欲渡橋過江參戰,遭敵軍反覆空襲毀橋,在“毀橋—修橋”“毀橋—護橋”矛盾中展開激烈戰鬥。如果按時間敘事模式來構建這部主旋律電影,背景交代、主角選擇、人物塑造等各方面恐怕就要再做打算了,否則,這樣短時間內戰友情、敵我心不會刻畫得如此淋漓盡致,真實得讓人感同身受。同一故事,前後左右多方位、多角度掰開來、撕碎了供人“鑑賞”,總有一幅畫面、一句話語、一點聲光,甚至一絲風吹草動,掠過你的耳畔、飛抵你的心靈,讓你在猝不及防中產生震撼,留下印跡,觸發感想。講黨課故事其實也不必奢望“以多取勝”,一個小主題就找個故事來佐證、來渲染,一個小觀點就撿個小故事來支撐,有時候“唾沫多了也不甜”,反而還可能削弱大主題表達。就像《金剛川》影片這樣多視角來講一個黨課故事,把黨課需要傳達的情感和闡明的道理,在不同維度立體化盡情演繹,或許還讓人難忘,還給人以力量。

重複片段講黨課故事,讓主題更突出。有句流行的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彷彿在講:連續重複、間斷重複,有時可以建構一種意境、一個通道,讓交流更直接、更有力。《金剛川》圍繞着那座橋來回視覺“轟炸”,些許畫面似乎重複出現,有時甚至感覺同一畫面不同時間“重疊”閃現,重複地讓人頓生拖沓之感,耐不住性子地可能還要“尥蹶子”走人。如此看來,重複表達需要掌握好度,過猶則不及。講黨課故事可以學習借鑑重複表達的方法,把黨章、黨的理論、黨紀黨規及黨性信念等需要突出宣講的主旨大意、重要觀點,通過適當的重複來凸顯出來,但千萬不要像祥林嫂那般逢人便講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那樣的重複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容易讓人厭惡。講黨課故事要學會科學用好重複的方法,緊扣黨課主題,暢通黨課教育情感共鳴渠道,營造黨課教學同頻共振濃厚氛圍,讓黨課主題深深印在黨員腦海。

對比手法講黨課故事,讓人物更生動。用對比的修辭手法,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受衆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人際交流效果比較明顯。影片《金剛川》中高炮排張飛、關磊等同志誓死護橋與牛仔氣息濃重的美軍飛行員希爾·安德魯等喪心毀橋,人物心理、人物言語、人物選擇等等一系列鏡頭對比:在敵轟炸機毀橋我們深深感佩志願軍高炮排長張飛,戰鬥致殘後奮力拼殺時那一聲“來吧”嘶吼中視死如歸的高尚與偉大!志願軍步兵、工兵、炮兵三個兵種爲完成作戰任務各盡其職的戰時表現,緊張節奏裏暴發強大場景代入感,風趣的方言、生動的語言,讓人物栩栩如生,真實、真切、真情,禁不住讓人屏住呼吸,迫切地與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愛國情懷、犧牲精神轟然而生!渡橋毀了又修、修了又被毀,志願軍靠人工短時間內修復橋體,連敵人也感嘆爲“奇蹟”;木橋屢次被毀,最後志願軍戰士搭建“人橋”,一木、一人兩樣“橋基”最終築起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堅不可摧!《金剛川》電影裏不少英雄戰死,絕大多數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是197653名爲國捐軀烈士之一,就那樣前仆後繼地無畏犧牲,成爲永恆!講黨課故事也要善於挖掘身邊先進典型的人物故事,學會用對比手法,讓人物活起來、真起來,讓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黨員故事廣爲傳頌!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3

電影《金剛川》於10月23日正式上映,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軀無悔許國的故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一次聽到、唱起這首志願軍戰歌,就讓我們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慷慨激昂、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英雄場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讚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從課本照進現實,校園裏傳承“英雄讚歌”。還記得國小課本里的邱少雲、黃繼光……讓我們永遠記住了英雄們面對艱難困苦時無私奉獻和不怕犧牲的堅強意志。互聯網時代同樣需要學習英雄模範人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既把傳統課本文化教育傳承和發揚下去,還可以把各類紀念館、陳列館、博物館搬上互聯網,讓羣衆能夠更直觀地“切身”感受中國近代史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浸潤式的環境中感知感受、認知認同愛國精神,讓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在心中牢牢紮根。

從電視走入生活,全社會唱響“英雄讚歌”。今天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青春守護的、用熱血捍衛的、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所熱愛的土地、國家和未來。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脫離羣衆和實際的“口號”,而應當融入各類活動之中,精心組織公祭、瞻仰紀念碑、祭掃烈士墓等活動,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領域,推動抗美援朝精神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羣衆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大力唱響愛國主義正氣歌。

從口號變爲行動,工作中踐行“英雄讚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動有落實。對英雄最好的懷念,就是把我們的敬國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匯聚成洪流,成爲磅礴的“中國力量”。黨員幹部要時刻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永遠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強化責任擔當,把抗美援朝精神作爲提振幹事創業激情的不竭動力,轉化爲在工作崗位上愛國報國的具體行動,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當前、腳踏實地,一步步埋頭苦幹,以超常的氣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乾事幹成事。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讓我們共同把這曲讚歌一直傳唱下去。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4

品嚐電影《金剛川》中的“精神食糧”近日,電影《金剛川》燃爆熒屏,上映首日票房過億,實力演員組成的“金剛天團”演技炸裂,獲得觀衆連連點贊。該劇以抗美援朝爲題材,通過士兵、對手、高炮班、橋四個視角,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身無悔許國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有很多精神值得我們基層幹部篤學慎思、明辨尚行。

學其信仰如鋼鐵般堅不可催。克萊爾說,人是爲了某種信仰而活着。“爲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殘暴侵略,援助朝鮮兄弟民族的解放鬥爭,保衛中國人民、朝鮮人民和全亞洲人民的利益,我們志願開赴朝鮮戰場……”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誓詞,也是他們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念所在。電影中士兵說,“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在他們身上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大話。現實生活中,面對“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的現實社會,誘惑多、慾望多,身在基層的我們,面對艱苦的條件、繁忙的工作要心中有黨,行動爲民,學其信仰堅定,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在風雨中爲心中的陽光奮鬥。

學其團結如利劍般削鐵如泥。《金剛川》主演張譯說,“中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團結都是第一位的”。《三國演義》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傳爲佳話。《金剛川》裏,張飛和老關也上演着“義結金蘭”的生死之交。張譯說,角色起名叫張飛和老關,也是爲了表達“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精神主旨。電影中“橋”,是戰士們用團結築起的鋼鐵之橋,他們不計生死,拼命架橋,詮釋出中國人的萬衆一心、勠力同心的精神是融於血液,植於靈魂的。基層工作往往是既繁多又細碎,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我們要做一枚繡花針,與同事、羣衆團結好,將手中工作一一串起,化單打獨鬥爲集體奮鬥,爲了共同的中國夢作貢獻。

學其堅毅如峭壁青松般挺直。曹植在《白馬篇》中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說的是面對國家民族大義,捨生取義,爲國犧牲的堅毅。那堅毅是什麼?在我看來,堅毅是懸崖峭壁上的一棵青松,盎然屹立,任爾東南西北風;是關班長面對敵軍戰機,向死而生,操控大炮,最後被炸得粉碎;是張飛拖着殘缺身體,單槍匹馬,炸掉敵軍飛機……和平年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也並非坦途,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發揮“釘釘子”精神,吃得了苦,受得了挫折,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在基層實踐中揮灑青春激情,在基層舞臺上演繹無限精彩,讓個人的價值在爲民服務中得到最大昇華。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5

從《金剛川》看基層幹部作風建設10月23日在全國各大影院公映的電影《金剛川》,掀起了觀影熱浪。影片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感染力,以抗美援朝爲背景,着眼於戰爭即將勝利前的戰地一隅,以三連協作架橋爲切入點,折射出了戰爭的艱辛與殘酷,歌頌英雄先烈精神。

堅持不懈“黨建引領+初心堅守”絕不鬆懈。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場面之一,應當是我軍接到命令,要在敵人的轟炸封鎖下,架起一座載重橋,爲我軍爭取到對岸去的時間,參加金城戰役。從接到命令的那天起,我軍的信念只有一個,就是“通過那座橋”,堅守着“保證完成任務”的承諾、“保家衛國”的初心,最終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時光流逝,英雄精神永存,廣大基層幹部應當着眼自身,聚焦作風建設,在工作中把握政治立場,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貫穿“黨領導一切”於日常工作中,在繁瑣工作之餘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常“洗洗澡”,多“正衣冠”,風雨不改,堅守初心。不問萬古流芳,但求此心勇敢。

石破天驚“先鋒旗幟+使命擔當”處變不驚。爲保證完成上級的命令,保證讓軍隊在8天內過橋,我軍工兵連連長、步兵連連長、炮兵連連長積極發揮先鋒作用,讓不倒的英雄旗幟飄揚在戰場上,帶領着戰士們以血肉築起那座“英雄”橋樑,爲最後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70年後的今天,廣大基層幹部,應當積極響應先進的“先鋒”召喚,常悟先進精神,常學先進事蹟。同時,廣大基層幹部也應當“勇擔使命”,主動承擔責任,在會面臨危險的工作崗位上處變不驚,切實爲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力求工作成果石破天驚。願護百姓安康,必保山河皆安。

求真務實“團隊協作+工作落實”堡壘堅實。要想完成8天內架起通往戰場的橋樑,獲得戰爭全面勝利,僅靠軍隊戰士單打獨鬥“唱獨角戲”絕不可能,必須依靠全軍協作,電影中,工兵、炮兵、步兵三連協作,工兵連修橋,炮兵連反擊,步兵連掩護,憑藉着“石榴籽”一樣的團隊精神緊緊“抱”在一起,才終於在每天落300多發的巖裏渡口架起了一座炸不垮的橋樑,更築起了我們英雄的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今天,廣大基層幹部也應當在工作中凝心聚力,加強團隊協作,共同完成好每一項任務,抓好落實,用每個人的努力,築起堅實的堡壘。勿忘戰友同在,且將慷慨前行。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爲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電影《金剛川》中每一個英雄傳遞的精神都值得傳承,每一個犧牲都值得被銘記,我們有理由堅信,只要黨旗飄揚,我們就能讓高山低頭,讓河流讓道,讓天塹變通途。時光流逝,精神永存,能喚醒廣大基層幹部的初心,提升作風建設,才應該是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6

10月30日下午,公司組織了《金剛川》觀影活動,正是這次觀影活動讓我許久沒觸碰到的淚腺開關“啪嗒”一聲,悄然打開。話說七尺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隱隱的淚花還是模糊了鏡框……

就座完畢,震撼的電影片頭曲震撼響起,頓時讓人有種即將要上戰場的感覺。緊接着,一句略帶磁性的旁白把我帶入到電影故事情節當中: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當聽到電影《金剛川》預告片中這句旁白時,很多人或許會和我一樣想着,這是一座什麼橋?它到底有多麼重要?

其實,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期間護橋修橋志願軍戰士與美軍展開殊死搏鬥的戰爭影片。作爲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影片描述爲了使志願軍戰士在指定時間內渡水到達戰役前線,後方戰士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之下,從下午到凌晨,不斷搭建並搶修木橋片段。37米長的橋,7炸7修,夜以繼日的反覆搶修。實際上就是聚焦在下午到凌晨志願軍橫渡金剛川的艱難過程,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但卻分別從步兵、高炮班、美軍轟炸機、橋四個視角還原了這一場戰事。這段歷史可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鮮有耳聞,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段祕辛。拿破崙說:“不以小事爲輕,而後可以成大事”。恰好《金剛川》這部影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反觀當今社會,大到國家榮辱,細到家庭個體以及工作上。是否我們也應該保持着一顆熱血澎湃的心呢?人生幾十年,縱使生活虐我千萬遍,依然要愛生活如已出,這種生活態度恰好是我們所需要的。從影片當中可以看到所刻畫的人物都極其鮮明:一個目標—過橋;一個配合—分工合作;一個精神—堅持不懈。這種感人的畫面直到現在都依然清晰的浮現在腦海中。

至此,觀影活動圓滿結束,忍不住的感動和對先輩的緬懷仍久久圍繞現場。未來,作爲普通民衆的一員,我們更多的是做好現在手頭上的工作,並深知家庭的責任,努力改善生活質量。可能過程會經歷很多挫折失敗,但是絕不能澆滅我們通往成功之路的希望。

請銘記:時刻都要守護好我們心中的那道“橋”,因爲它是一種信念!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7

金剛川是一條江,水深4米,水流湍急。江上有一座橋,電影講的便是炸橋和修橋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53年7月12日,志願軍戰士必須在凌晨5點全部過江,江對岸是金城主戰場,那裏,我軍和美軍正在進行一場生死對弈。能否保證橋的安全讓支援部隊迅速通過金剛川成爲了關鍵。

電影對同一時間、同一事件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描述:士兵——我軍偵察兵視角、對手——美軍飛行員視角、炮兵——我軍高炮班視角、橋——一座橋反覆被轟炸、如火如荼修復的視角。

剛開始看的時候沒有理解,很多鏡頭是重複的,看着看着就懂了。

演員張譯無疑是影片中最出彩的角色,一條腿、一隻胳膊炸沒了,他用燃燒的火止血,用木棍支撐着身體穿過玉米地,走到戰友們全部犧牲的炮位上,拿彈、壓彈、瞄準、開火,一個人完成了原本6個人的操作,把囂張的敵機打了下來。他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鐵骨錚錚的硬漢,什麼是自我犧牲,什麼是百折不撓,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同樣出彩的還有演員吳京、鄧超。戰爭是殘酷的、慘烈的,犧牲兩個字貫穿了整部影片。一支莫合煙、一個哨子傳遞着戰友間的相互關懷,那是爭相赴死、鐵骨柔情;彌留之際留言“不要管我,快修橋”聽得觀衆揪心不已;男女互生情愫,對講機中一句“前線見”,卻是陰陽兩隔再難相見;那五枚信號彈、那一堆熊熊燃起的火焰是炮兵主動暴露自己、吸引敵機、保護部隊,那是他們與敵人共死的戰書。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還有一個場面十分震撼,敵軍“喪門神”反覆炸橋,志願軍反覆修橋。最終,當橋體被美軍摧毀後,爲了保證大部隊按時過江,志願軍戰士用身體架起了一座四層的血肉之橋!鏡頭之下,會水的戰士腳踩在水底的橋樁上,完全被水淹沒,他們託舉着第二層,第二層戰士託舉着第三層,第三層、第四層戰士託舉起橋面。

這是一座美軍再也無法摧毀的人橋,這是中國人民的精神,這是保家衛國的情懷。這座橋,粉粹了侵略者的陰謀,將他們趕出了國土,保衛了祖國的安寧,換回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畫面爲證,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電影院裏鴉雀無聲,在我們臉上,淚水長流。心中,似有驚雷炸響!

影片最後,是迎接志願軍戰士遺骸回國的真實場景。

山河無恙,英雄不巧,吾輩當自強!

《我的祖國》的歌聲響起。——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我們緩緩起立,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致敬!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8

這是一部講抗美援朝故事的電影,新中剛剛成立後,爲了樹立國際地位,我軍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爲了支援朝鮮大軍,在強渡金剛川時與美軍發生了慘烈的鬥爭。影片從我軍陸戰場和美軍空戰場2個不同角度相互切換呈現了戰爭當時,敵我雙方不同的戰場環境和心理狀態。我軍大部隊需要渡橋,美軍各種炸彈和飛機在不斷轟炸橋體。我軍傷亡慘重、戰場氣氛緊張沉重,美軍轟炸機隊在空中joking and drinking。

若說真正觸動到我的,有2個點,一是演員張譯爆炸式的演技,着實太震撼太專業了。當面對最關心的搭檔和戰友們犧牲時的那個眼神,因仇恨和責任坦然赴死的那個慘烈的狀態,讓人感到悲壯哽咽,感動和淚目不已。記得第一次看到這裏時,我就跟閨蜜說過“這就這個眼神,即使給我幾個億,我也演不出來的”。是的,任何一個領域,偶爾得之,或許可以靠運氣,而唯有專業才能走得長遠,才能創造認可和震撼!

二是電影的尾端處,誰能想到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我們”卻用人橋做成了。美軍被人橋震驚了,他們的描述是“there is nothing wecan do to stop them”。是的,當爲了信念和目標可以豁出命去拼的時候,是沒有常規思維可以判斷和定義的,這是人性的偉大和不可估量。頭頂和水面炮火在不停的轟炸,橋面上的戰士們在爭分奪秒奔赴對岸戰爭,橋下的戰友們在默默的犧牲掉,前方號角一直在響······這一段畫面,膠着了炮火轟炸的無情,戰士的勇敢和坦然的赴死,同胞的慘烈和默默的犧牲,音樂的美好和生命的寶貴卻又脆弱,這裏愛國的情愫被徹底激起,熱血沸騰,這裏是藝術的昇華。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毀滅在人們面前。

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享受到的和平與安寧,都是前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成果。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有何理由不熱愛祖國,熱愛生命,珍惜每一天自由的生活。生爲凡人,面對生活的瑣碎和坎坷,我們一樣可以做一個平凡的勇士,我們有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直面困境,屹立不倒”。前世匱乏,後世積累,人生在勤,勤則不匱!路再遠,終能到達。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9

我和爸爸觀看了電影《金剛川》。本以爲戰爭片,會用濃墨重彩描繪戰役的大場面,但影片卻把重點聚焦在了一座橋。

隨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這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了最終的決戰階段,爲了確保金城前線的充足戰鬥力,志願軍戰士必須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着敵機的狂轟濫炸,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火力懸殊的情況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通過那座橋”是他們的共同目標。

這道橋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話:通過了,敵人的地獄;被阻擋,我們的地獄。

敵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條生命線,轟炸機、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輪番上陣,日夜攻擊,來來回回炸了七次,志願軍也反反覆覆修了七次。電影通過不同視角,從修橋的工兵連,到敵方空襲的美國飛行員,再到掩護修橋、抗擊空襲的高炮班,最終這一切又都回歸到了橋面。和歷史一樣,任何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都是靠衆多人上下同心、並肩參與、相互影響、相互激勵!最終,成就出歷史。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爲了保家衛國,前赴後繼,冒死修橋過川。關鍵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衝不散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動了我,張排長的哨子和吳班長的呼哨,是傳遞信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着自己攻擊,炮位上的每一名戰士都目光堅毅……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打贏這最後一戰,然後回家。但在這場異國他鄉的戰鬥中,我想,無論是回家,還是犧牲,他們都準備好了。

一個個讓人揪心落淚的畫面,時刻提醒着我們,曾經苦難的中華民族,因爲有了這些不屈的脊樑,纔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長青,英雄常在。是你們讓祖國邊疆不受侵犯,讓鴨綠江畔的山水一色!

吾輩自強,篤定前行,好好學習,長大了努力建設更好的中國,是對先烈最好的緬懷!“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爲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我要高唱着《英雄讚歌》,向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40

電影《金剛川》總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是從三個視角對於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志願軍大部隊要過江支援陣地,但江上只有一座木橋,美軍反覆轟炸,志願軍工兵連反覆修,以血肉之軀維護着關鍵的木橋,最終還是讓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最後一部分是對於主題的昇華,也是影片所散發的精神力量溢出的一部分,很感人。

電影名叫金剛川,但其實電影所選擇的故事,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小切片,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以一個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精神,電影裏並沒有出現像電影《大決戰》系列裏那樣的百萬人衝鋒的恢弘場面。

理解這部電影,我覺得看它的英文名比較合適——《the Sacrifice》,電影其實講的就是犧牲,就像電影裏的一句臺詞”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志願軍戰士是因爲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所以我才說,用犧牲精神築成我們最堅固的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