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金剛川》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9.91K

電影《金剛川》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篇一

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單位組織職工觀看了愛國影片《金剛川》。也許因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嫂”,雖未曾入過伍,但與軍人同命運共呼吸;雖然未穿過軍裝卻與軍營結下情緣,所以每當我觀看這種軍事體裁的影片都觸動頗深,猶如心靈的一場洗禮,深深震撼。

《金剛川》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往事。此片與以往戰爭片不同之處在於並非以正面戰場爲主線,而是聚焦金剛川上的交通命脈工兵橋,以個體命運側寫殘酷的戰爭,通過精巧新穎的敘事角度,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身無悔許國的故事。在觀看影片中,令我記憶猶新的一個片段就是敵軍飛行員,一邊炸燬橋樑一邊說,“中國連一輛自行車都造不出來,是怎樣做到把炸燬的橋樑反覆再造起來的,好像我的任務就永遠沒有完成一樣。”敵人由最先對中國人的輕視到後來成了令他們費解的戰爭奇蹟,這是敵軍萬萬沒有想到的。其實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們戰士的前進,最後的那座橋,是人民志願軍用打不垮的信念建起的一座生命之橋,他們的身體就是橋的最後一根木樁,他們的意志就是最後一顆子彈。這種意志戰勝了一切不可能,前仆後繼的烈士們揚起了了中國人的骨氣,用血肉之軀撐起了最後的勝利!

這是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此片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70年前的艱苦歲月和戰士們的浴血奮戰,這場戰爭取得的勝利是艱難的,英雄兒女誓死不屈的精神銘記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要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向捍衛祖國的英雄們致敬!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篇二

烽煙滾滾唱英雄

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青天響雷敲金鼓

大海揚波作和聲

人民戰士驅虎豹

捨生忘死保和平

這是影片的片尾曲,看完電影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這首英雄的讚歌。

週末帶着家人孩子一起去看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戰爭片《金剛川》。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即將結束前,我國志願軍艱難架起一座橋,又不斷被敵人炸燬,又重新建橋,最後,通過人橋讓主力部隊順利渡過金剛川的感人故事。

時隔70年,回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艱苦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敵的英勇精神,敢打敢拼的民族氣節,讓我們銘記志願軍戰士的奮勇、熱愛與忠誠。

七十年前數百萬血肉金剛,換來同胞和平年代的風平浪靜。

電影《金剛川》裏聽到了五湖四海的各種方言,鄧超飾演的連長說一口江西話聽都聽不懂。好在李九霄飾演的志願軍戰士說的四川話聽起來很親切。後面我會談到電影裏出現的一句四川髒話,很燃很給力,意思不知道全國影迷聽懂了嗎?

要知道那些志願軍戰士大多數都是二十歲上下的青年,有的才十七八歲,看完電影我覺得中國青少年應該要有這樣的血性,下面分享三點感受:

第一點感受:堅定的目標

孩子問我,中國爲何要出兵抗美援朝?我說爲了保家衛國,爲了讓人民享受和平。《金剛川》裏志願軍戰士們的目標很堅定,就是要通過在金剛川山上架起一座橋讓志願軍主力趕到金城前線去。有了這樣的目標,纔有工兵部隊一次又一次完成架橋而不氣餒的精氣神;有了這樣的目標,纔有了張飛(張譯飾)與關磊(吳京飾)在高炮陣地上的互相成就。

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包括建國後的抗美援朝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700字 篇三

中國脊樑

張鴻燕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志願軍與朝鮮軍隊並肩作戰。渡江一一最後一次戰役,它將會決定戰爭的結果。“打完最後一次,我們就能回家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了!”,一個志願軍說道。

然而,渡江絕非易事,他們僅僅依靠一座木橋渡過湍急的江水。美國的飛機又怎會善罷甘休,時不時投放幾顆炮彈,炸燬那一座橋。但中國人民是頑強不屈的,儘管橋一次次被炸燬,他們仍一次次地修復,並爭分奪秒,飛速渡江,這是別人做不到的。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兩個美國飛行員在對話,其中一個說:”這些人是炸不死的嗎?像這樣一座橋,我們軍隊修好需要三天,而他們只用了三小時不到!我們的任務彷彿是不休止的……“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軍隊!

影片中,有人在前仆後繼,衝上去修復橋;有人緊盯着敵軍飛機,彙報異常情況;有人全神貫注,操控高炮射擊。他們身上都體現了同一種精神一一愛國。”就告訴他們,我們在這兒,讓他炸““不要耽擱,快速渡江”。每一個士兵都在奮力拼搏,爲了祖國統一昌盛努力。什麼是民族精神,什麼是民族魂?這些人,就是真正的英雄,就是祖國的頂樑柱!

“打贏這場仗,回去拿獎章。”這是一個戰士純粹的願望,更是中國人民肩上共同的擔當。影片歌頌了志願軍的愛國熱情與愛國情懷,渡江的勝利,是中國精神的體現,是全中國的勝利成果!無悔的擔當,心甘情願地犧牲,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他們是令人敬佩的,他們值得那一份榮耀。

中國精神需要我們來弘揚和傳承,先烈的事蹟會永垂不朽,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我們將不斷努力,繼續搭建那一座通向成功的橋。

金剛川觀後感300字左右 篇四

抱彈衝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胸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保家衛國,捐軀開路的許家朋……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裏,是長輩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爲民族爭解放,爲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裏,創造了偉大的功績。他們打出了國威,立下了軍勳,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影畢,是2013年抗美援朝志願軍遺骸回國,這不禁讓我想到矗立並嵌着題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鎏金大字,漢白玉花裝點,代表着和平、勝利和友誼。塔重如千鼎,是未曾想過的千萬累累白骨堆砌而成,烈日灼心,是未曾目睹過的多少鮮血澆築而成的……那些我無法碰觸的過去,如今早已扭轉乾坤。警鐘微默,先輩長眠。長白山下的號角之聲早已消散,回眸之中,已不能忘卻。鮮血汩汩尚淌,白骨森森欲墜,卻給予祖國最強大的支稱點。歷史不再屈辱,我們寫下的,是班師回朝,力挽狂瀾的一頁!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篇五

《金剛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志願軍大部隊要過江支援陣地,但江上只有一座木橋,美軍反覆轟炸,志願軍工兵連反覆修,以血肉之軀維護着關鍵的木橋,最終還是讓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最後一部分是對於主題的昇華,也是影片所散發的精神力量溢出的一部分,很感人。

電影的名字叫《金剛川》,但其實電影所選擇的故事,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小切片,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以一個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精神,電影其實講的就是犧牲,就像電影裏的一句臺詞“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志願軍戰士是因爲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所以我才說,用犧牲精神築成我們最堅固的長橋。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着報效祖國,成爲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着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富裕、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爲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爲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爲了國家,爲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纔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爲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

曾經給晚清執掌海關幾十年的英國人赫德在1900年曾經說過一段話,別看當時的中國人看起來愚昧落後,可50年後,中國人的軍隊一定會震撼世界。有一首曾經謠傳是晚清海軍將領薩鎮冰老人的詩可以爲證:‘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愛國電影《金剛川》的觀後感300字 篇六

昨天晚上,媽媽帶我去萬達,準備帶我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便是最近上映的影片《金剛川》。我們在七點時進了影院,進入後電影便開始了。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感人片段,但這些都往後說。先說一下這個片子主要內容。

這個片子主要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後期最後金城之戰打響前一天,一個師的士兵過一條金剛川的小事。雖然只不過是士兵過橋的一個小事,卻被各個導演寫成了三個視角。

普通士兵、美國空軍、高射炮兵,一共有三個導演主持,分別主持一個視角。

在這個電影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高射炮兵了,在當時高射炮只有兩門,但是高射炮兵卻硬生生把美國的好幾家飛機給打下來了,當然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我看完之後感觸很深,也在想:在當時,中國軍隊是怎麼堅持的?只有兩個字:信念!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心得與啓示 篇七

大國精神“英雄氣” 敢於擔當組工“魂”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_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全體同志回信致以誠摯問候,回信中強調,“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全黨全社會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回望歷史,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爲新時代的組工幹部,我們應該扛起黨的紅色旗幟,肩負使命與責任。

不忘初心“勇”擔當,拿起英雄的接力棒。初入組工幹部這個大家庭,領導曾對我說過這樣一段話:“組工幹部就是一塊磚,要在需要的地方扛起重擔。”英雄人物的錘鍊、英雄史詩的譜寫,皆是在捨己忘我、爲公爲民、追求廣博中砥礪和提升的。對於我們組工幹部更是一樣,要把擔當作爲一種責任,把全部心思精力投入到事業發展上來,在平凡之中見境界,樹立崇高志向,將初心使命作爲勇於擔當的不竭動力,將英雄精神作爲實際行動的精神源泉,立足崗位實際,於擔當之中見忠誠。

砥礪本領“能”擔當,當好祖國的“紅纓槍”。猶記得,2019年剛到組織部之初,對政策、文件的不理解,切身感受到了“本領恐慌”。在同志們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工作能力與組織文件要求漸漸明晰,從最初的組工“小白”變爲了現在的“行家裏手”。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我深刻體會到了能力對於我們組工幹部的重要性,組工幹部要在每一個平凡崗位、每一項具體工作、每一件細微之事中,盡心盡責盡力,按組工幹部的要求砥礪本領,以只爭朝夕的勁頭提高能力,潛心謀事、一心幹事,扛起革命先烈交給我們的重擔。

創建環境“願”擔當,打造組工的“理想鄉”。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我們這些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我們組工幹部作爲黨的方針、政策的執行者,更要衝鋒在前,勇於擔當。與此同時,如同電影中令美國人聞風喪膽的“人橋”一樣,組工幹部也需要勇於擔當、敢於作爲的氛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的意見》中明確表示要爲敢於擔當、勇於任事的局面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機制支撐,各級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對組工幹部的培養,創建組工幹事自願擔當的環境和幹事創業的氛圍,爲勇於擔當者擔當,爲敢於擔責者擔責。

擔當是“在其位、謀其政”的盡責,是“知其難爲而爲之”的勇氣,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着。新時代組工幹事要在“無我”的執念中銳意進取,屹立起砥礪崇高信念、追求遠大理想的“大我”豐碑,扛起革命英烈的重擔,肩負歷史使命,以“無我”爲帆,以“大我”爲岸,於平凡崗位、日常工作中詮釋忠誠與擔當的組工“魂”。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600字 篇八

劉洋洋

“紅色彼岸花,花瓣遍地撒……”,期會考試過後,我觀看了一部名爲《金剛川》的電影,一座用戰士血肉之軀搭起的橋,讓我的內心受到巨大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開場,是一段70年前的歷史,抗美援朝志願軍要通過一段地勢險要,江水湍急之處,只有誓死捍衛唯一的橋,才能抵達對岸,到達戰場金城。中國志願軍靠兩臺炮,一個團的戰力加上工兵隊,用盡全力打通去往金城的彼岸。而美軍,不惜動用大量空軍勢力,對志願軍進行轟炸,採用延時炸彈對橋進行爆破,但橋一次次奇蹟般的被修復,在物資極度匱乏時,志願軍用身體搭起一座人橋,鮮活的生命猶如瓣瓣彼岸花,散落遍地。

金剛川,金剛川,這豈止是一條江啊,這是戰士的金剛軀啊,即使美軍的航空技術發達,我們也用軀體硬生生扛下,即使毫無勝算,仍要放手一搏,將生命築成通往金城的橋,通往勝利的橋……

抗美援朝一戰,志願軍戰士用最差的武器,打最成功的戰,凝聚一顆顆熾熱的赤子心,用鮮血用生命用無畏的精神,把裝備先進美國人轟出朝鮮,電影中”姓張名飛,字翼德,長板坡前救趙雲,嚇退曹操百萬軍!”這句話,不正是對志願軍戰士的真實寫照嗎!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寧死不屈、英勇無畏的代表,他們用鮮血染紅了國旗,用生命造就了新中國。我們也要銘記歷史,繼承他們不畏艱險,誓死衛國的精神。不要畏懼黑暗,因爲你的身後,有耀眼的光芒,它會指引着你前行!

《金剛川》觀後感 篇九

70年前的那場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中國人民志願軍18萬將士血染疆場,把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三千里江山,其中包括開國領袖的長子毛岸英烈士。

是血與火鑄就了我們這個的不屈民族。歷史不會遺忘。據新華社報道,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我很高興的是,85歲的老父親也是受獎人員之一。父親幾年前患有老年癡呆,一時清醒一時糊塗。剛剛把碗放下來,還說母親沒有給飯他吃。但只要提到朝鮮,提到在三八線、開城、上甘嶺,父親混濁的眼睛好像突然明亮了許多。

朝鮮,這個陌生的國度,是他一生最刻苦銘心的記憶。我見過父親得過的一枚志願軍獎章,記得上面有一個和平鴿的圖像。小時我常常拿在手中玩。父親曾告誡我:不要玩丟了,這是要隨他入土的。不想後來真的被我弄丟了。直到現在我一直後悔不已。

我父親是1956年入朝的。這時朝鮮停戰協議簽訂已有3年。因此,他上過戰場,扛過槍,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功。但朝鮮半島上留下了他的足跡,灑下了他的汗水。他與他的戰友們一樣,時刻準備着衝鋒。他把他的青春和最寶貴的年代,留在了三八線附近。

當美軍的鐵蹄踏過三八線時,中國發出嚴厲警告,“美國軍隊果真這樣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稱,“中國絕不可能默許美軍揮師朝鮮邊境,因爲朝鮮是歷史上入侵中國的必經之地,特別是日本就是以朝鮮爲基地佔領滿洲,侵略中國北方的。況且美國出兵朝鮮在戰略上還意味着中國在臺灣海峽和朝鮮半島兩線受敵。”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發評論,列出美國的6大教訓,其中之一是不與你的對手對話是愚蠢的。文章稱,1950年10月,朝鮮戰爭似乎戲劇性地提前結束了。以美國爲首的聯軍佔領了平壤,並逼近與中國接壤的鴨綠江邊界。中國決定,它不會容忍美國軍隊在其邊境,並警告美國必須後退,但沒有成功。直接談判可能會產生一個暫時的解決辦法,也許是一條從平壤到元山的新邊界,爲中國保留一個緩衝國家。可惜,這是不可能的;成千上萬的中國志願軍的加入,加劇和延長了戰爭。

抗美援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自1840年至1945年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不是被八國聯軍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億兩白銀被擄走,多少珍寶被豪奪,多少生靈被塗炭?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才使中國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戰保證中國的70年和平。新中國成立後,沒有一個列強把新中國看在眼裏,就連戰敗的小日本也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裏,但抗美援朝一仗,讓日本對新中國刮目相看。

朝鮮戰爭還起到了威懾作用,在中蘇交惡最嚴重的時期,蘇軍邊境陳兵百萬中蘇境,都不敢輕舉妄動。中國以不公開的兩次地下核試驗,結束了蘇聯最後的幻想。直到前蘇聯解體,都沒有任何一個蘇聯領導人,敢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爭一較高下。

1840年以後我們屢戰屢敗,1949年以後我們戰無不勝。抗美援朝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種精神,那種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強暴、敢於亮劍的英雄精神。它說明,貌似兇猛的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的確是一隻紙老虎。中國人從那時開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前國際形勢下,尤其不能忘記開國領袖的話: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狹路相逢勇者勝,保家衛國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神聖義務與光榮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關係而言,這個紀念章頒發的時機恰逢其時!這是向以美國爲首的、蠢蠢欲動的一切反華勢力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美國非要把我們當敵人,我們一定要做個合格的敵人。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700字 篇十

願以光影點燃心中的火種

讓英雄精神生生不息

致敬勇敢的中國人

——題記

“那一年,俺們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當聽到電影《金剛川》中的這句旁白時,很多人或許會和我一樣想着,這是一座什麼橋?它到底有多重要?

金剛川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後一戰,這一座橋成了志願軍前行道路的障礙。在渡江這一過程中,一直反覆着“修橋——炸橋——修橋”無數的血肉之軀在前赴後繼中染紅了。

令我最動容的是當時我軍與敵方的武器裝備差距巨大,即使這樣,我們也在一次次被炸燬橋後,重新建成。將美軍三天也完不成的任務用了三小時完成。影片中外國人驚訝地說道:“這座橋爲什麼怎麼炸也不會斷?”他的疑惑在看到戰士們搭的人橋後得到了答案。

他被這種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所感動,這是自私的他們所沒有的。事實上,這座橋是希望之橋,亦是信念之橋。它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個甘於獻身於革命事業的小人物都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爲了掩護大部隊過橋,張排長和高班長在高射炮陣點上了火,使得美軍來攻擊他們,吸引火力。衆人都說他們不想活了,可他們何嘗不想活,但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維護國家利益。爲了完成任務他們每一個人都很拼,視死如歸、不怕犧牲,這就是我們面對強敵時的精神。即使戰到只剩一個人,也要向敵人開槍,哪怕滿嘴鮮血也要吹響哨子。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她;爲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爲中國爭取了幾十年和平發展的時間,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奮發向上,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