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1500字左右多篇

觀後感2.92W

拉貝日記觀後感1500字左右多篇

《拉貝日記》中也有救贖主題,良心受到撼動的日本軍官,在知道日軍將要摧毀安全區的時候,將消息通報給了拉貝。許是篇幅和電影重點並不在此的原因,電影中日本軍官的身份十分含糊,其“告密”誘因並沒有展開講述,因此救贖主題在電影中只起到了點綴作用。

每日一記,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帶來: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1

繼電影《南京,南京》之後的又一部經典感人大作《拉貝日記》,一部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南京大屠殺的影片。《拉貝日記》取材來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記憶的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痛記憶。

拉貝是一個德國人,任職德國西門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在他被調回德國前任期的最後一天,趕上了日軍空襲南京城,大批平民被炸死,拉貝組織大家在廠區裏避難,讓大家躲進大大的納粹旗下,才躲過了日軍的轟炸。中國人要靠一面納粹大旗來救命?看到這個場面,我既爲拉貝的應急能力和俠義之舉感動,同時,又感到極爲悲哀。當時的中國國力太弱,根本就沒有能力躲避日軍的轟炸,眼睜睜看着一大堆平民被炸成碎片,到處是殘肢碎體,我的眼角溼潤了,不因爲別的,只爲百姓所遭受的生靈塗炭感到悲傷和同情。

《拉貝日記》裏邊有這樣一個片段——拉貝的司機——張,被日軍拉去當殺人遊戲的靶子,成爲無數被砍頭的人之一。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幅照片:兩名日本軍人手握軍刀,在進行殺人比賽後,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態。這張由日本隨軍記者拍攝的“兩將校百人斬競爭”新聞圖片,就是南京大屠殺中臭名昭著的“百人斬殺人比賽”。“百人斬殺人比賽”是日軍殘酷暴行的典型案例。此次“侵華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展出的當年《東京日日新聞》,以“百人斬,大接戰,勇壯向井、野田兩少尉”“百人斬,超紀錄,向井106--野田105,兩少尉延長戰”爲標題,刊登了這次駭人聽聞的“百人斬殺人比賽”。1937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侵華日軍第16師團步兵19旅團第9聯隊第3大隊野田毅、向井敏明兩個少尉軍官,在從上海向南京進攻的途中展開了殺人比賽。當時《東京日日新聞》,連續刊登該報隨軍記者淺海、光本、安田、鈴木等4人分別從江蘇常州、丹陽、句容、南京發回的現場報道,詳細報道了向井、野田兩人在無錫橫林鎮,常州車站,丹陽奔牛鎮、呂城鎮、陵口鎮,句容縣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人的經過。這些報道不僅時間、地點明確,殺人過程及其數字清楚,而且還配發了圖片。這是一個史實,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史實。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有多麼的殘酷,是怎麼樣的無人性!多少條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在這兩個魔鬼的刀下抹殺了,留下的是被殺者家人的傷心欲絕,有多少孩子因此成爲了孤兒?有多少老人因此失去了依靠?日本軍官的行爲是慘無人道的,我感覺還沒有一種形容詞能夠用來形容他們的罪孽!然而,現在的有些日本人卻極力否認“殺人遊戲”。兩個侵華日本軍人的三名後人,以侵華戰爭期間報道所謂“百人斬”一事損害這兩名日本軍人“名譽”爲由,起訴日本《每日新聞》、《朝日新聞》兩家報社和原《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要求賠償3600萬日元。這是多麼可恥的啊!本來就犯下了滔天罪行,到最後還死不承認,即使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看到這些,我不知道心裏頭有多麼的氣憤!!

一開始,拉貝也曾對日本軍隊抱着幻想,他認爲日本軍隊會盡量減少殺戮,直到後來日本對平民的一次又一次的殺害,還有親眼看見自己的妻子乘坐的船被日軍炸沉,拉貝才認識到了日軍的殘酷。一羣外國的仁義之士在南京建立了一個安全區,供平民避難,拉貝是這個安全區的委員會主席,羅伯特擔任安全區委員會副主席。安全區給了二十多萬人一個避難的場所,在這裏,日軍和中國軍隊都不許進入,也不許攜帶武器。就是這麼一羣外國人,一羣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的人,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給了那麼多的中國難民一個生命的希望。他們就像是沙漠裏的甘泉,就像是春天的雨露,給了絕望中的中國難民一個活下去的希望。在安全區缺乏資金和物資供應的時候,拉貝主動把自己的存款拿了出來,爲了安全區的工作,使自己的糖尿病更加嚴重。羅伯特作爲一名醫生,不辭辛勞的工作,救死扶傷,作爲安全區的副主席,爲安全區付出了許許多多,還有一羣正義人士,爲了安全區的工作奔波勞累。這就是正義,這就是人性,這就是真正的無私奉獻。在我心目中,他們都是偉人,都是絕對的英雄!!不,應該說,我們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他們,記住他們給我們國人的無私幫助,他們救了那麼多的中國人,他們是我們的恩人!!

下面來看看日本在南京大屠殺中的一些歷史數據吧!12月15日,日軍將中國軍警人員2000餘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屍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餘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殺害。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屍江中,只有數人倖免。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餘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於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餘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複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餘骸骨投入長江。令人髮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後,“比賽又在進行”。在日軍進入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姦、輪姦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倖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姦之後又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財產化爲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後的南京,滿目荒涼”。

歷史給我們一個啓示,就如“落後就要捱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發展、免受外來侵略,首先就要先自己強大起來。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永遠只有捱打的份。歷史的教訓是慘痛的,但它警示着我們,國家要發展,民族要進步,要有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所以,現在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加強國防建設,爲經濟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不斷髮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加強文化建設。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要時刻記住歷史的教訓,防患於未然。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呈現一超多強的局勢,許多西方國家對我們中國的發展虎視眈眈,對我們的侵略有了新的手段。我們還面臨這臺灣問題,新疆東突問題。作爲一個高校的大學生,我們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本領,爲將來投入國家經濟建設做準備。《拉貝日記》和《南京,南京》只是一個歷史的回憶,而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拉響警鐘!

拉貝日記觀後感2

首先想發點牢騷。

《拉貝日記》只有一個廳放映,其它影廳全是《南京南京》

這種照顧本土電影票房的手段實在很小家子氣。

《南京南京》,豆瓣的影評給了3星。

《拉貝日記》則不得不給4星。

南京人對拉貝有深厚的感情,因爲他對南京人乃至全體中國人來說是個大恩人。可是對於拉貝先生的瞭解,我們也只是知道個輪廓。電影爲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拉貝。原來他在票選安全區主席的時候也有顧慮,他也曾站在德國的角度,認爲日本接管中國有利於德日之間的戰略合作,他也曾做出交出戰俘的決定。

這些充分顯現出拉貝只是個凡人,絕不是被完美光環籠罩的神人。

在此當選安全區主席之前拉貝有所顧慮,站在他的角度來看,這種顧慮很真實。一個即將攜妻離開中國的人,卻因爲一場會議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換了誰,我想都會犯愁。

好在威爾遜大夫從中激將,留住了拉貝。

當然,簡單的激將只是促成拉貝做出決定的最終導火線

最主要的是拉貝本人也對這片土地眷戀不捨。

影片利用穿插的資料影像揭露當年日軍犯下的種種罪行

同時也有令人悲憤的百人斬比賽畫面。

這一點,比《南京南京》做的要好。

此外,與《南京南京》一樣,導演也安排了一個有點人性的日本少佐。關於這個人物,《拉貝日記》裏對他的描寫幾乎是點到爲止,其餘日軍繼續扮演惡魔的角色。

這一點,比《南京南京》做的要好。

導演FG和陸川一樣想告訴觀衆,日本部隊裏還是存在好人的。

但兩位導演最大的區別是,FG懂得營造歷史的整體,而陸川卻一個勁的描寫稀有的個體。

當然,《拉貝日記》也並非十全十美。

我相信很多看完電影的觀衆都會對張靜初不滿。

張靜初在這部戲裏根本就是個多餘的角色。

第一,剪了頭髮,你還穿旗袍?明擺着怕日軍不知道她是個女人。

在這點上,《南京南京》就很真實。

第二,弟弟爲救姐姐,開槍射殺兩個日本人。這段戲沒什麼不妥,問題是張靜初是不是腦袋缺根筋?居然穿了身日本軍官的衣服逃跑。

你穿日本軍服是爲了躲避日本人,這點可以理解。

我不理解的是,你在偏要挑軍官的衣服,而且你明明不懂日語,你還出此下策。如果沒衣服,可以從日本兵的屍體上扒件內衣和襯衫,偏要選外面穿的軍服,深怕別人不知道你是“長官”?

(我所在的影廳內,所有觀衆對此段情節的出現一致表示不滿)

此外,如果一定還要挑刺的話,拉貝在救贖戰俘的那場戲也有問題。

當時拉貝表示他的司機會說德語,日本人問在場的俘虜誰會講德語。

有一個人畏畏縮縮地舉手,那意思很明顯,他“懂”德語。

隨後拉貝與此人簡單的對話,這裏就出現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

從舉手的角度來看,說明當時那位戰俘比其他人都有魄力,他想賭一把。

既然如此,你就應該賭到底。拉貝與你對話的時候,如果你不是個白癡的話,你可以從他的眼神裏找到一線生機。在這種情況下,你隨便說兩句自編的德語,拉貝也會救你一命。可結果怎樣?你成了啞巴,你的魄力在面對拉貝的時候用完了?

所以說,既然敢舉手,就應當不是個白癡,結果卻用無聲告訴拉貝,自己是個白癡。這一點不符合邏輯。

(但邏輯只趨向於理論,也許現實中真的有過這麼一個角色,也許此人當時情緒很亂)

拉貝在離開中國的時候,難民高聲歡呼拉貝的名字。

這一點與《南京南京》裏難民下跪挽留拉貝完全不同。

我更願意相信下跪的說法,對當時的難民來說,一個救星的離開意味着他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

總體來說,《拉貝日記》還是值得一看的。

至少比起《南京南京》來說,在我心中要多一顆星。

拉貝日記觀後感3

由於時光關係,沒有讀書籍版的《拉貝日記》,而選取了觀看影片。拉貝是一位被譽爲“中國人民的英雄”、“中國的辛德勒”的偉大人物。他與其它國際友人一齊建立南京安全區,竭盡所能拯救了20多萬中國平民百姓。

在拉貝離開南京的前一天,日軍入侵南京,本能夠帶着妻子回德國平安度日的他,義無反顧地選取留在中國,與中國人民一齊共患難,可見他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之深!其實,像他那樣在危難之際向中國人民伸出援手的外國友人還有很多,例如威爾遜醫生、杜普蕾女士、羅森博士等等,他們都是像白求恩那樣的擁有國際人道情懷的偉大人物!無論他們從事何種職業,商人、醫生、教師……出於對戰爭的譴責,對中國人民的同情,他們團結在一齊,不畏艱難困苦,盡最大的潛力保護無辜的平民百姓。他們沒有任何至高無上的權利,有的只是一顆勇敢而無私的愛心!比較日本軍官的殘酷無情,更襯托出他們人格的高尚!雖說時勢造就英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爲英雄。能夠成爲英雄的必定是機智、善良、勇敢、仁慈、無私的人,拉貝和他的外國朋友就是這一類人!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人留下的對中國百姓最爲髮指的一刀,這一刀砍掉了成千上百的頭顱,砍掉了成千上百人的前途跟命運。這一刀是無恥的,令人難以理解的一刀,日本人的行爲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是對中華民族聖靈的褻瀆,這種行爲就應受到國際社會的唾棄和譴責。儘管日本軍官冷血到竟然用殺人作爲比賽項目的地步,但是也有的日本軍官是心存良知的,影片中的少佐就是其中之一。他清楚地明白日本發動的戰爭是違反國際法的,他試圖說服同僚,他違背命令不忍心屠殺戰俘,他向羅森博士通風報信日軍對安全區的行動。這讓人對日本人的憤怒有所緩解,即使是發動戰爭的一方,也會有厭戰的人,也有善良的人,只是這樣的人羣不能與另外一部分好戰的人羣相抗衡,他們身不由己,無力阻止,只能從命。這讓我想起了《鋼琴家》裏的一位救下了波蘭著名猶太人鋼琴家的納粹德軍官,如果沒有他的庇護,也許那位鋼琴家就不能倖存,也就不能繼續發揮他的才華了!

但是,僅僅依靠外國人的幫忙和庇護,又如何拯救得了十幾億中國人民的生命呢?戰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僅是災難,還有反思。爲什麼日本能夠擁有飛機大炮這麼先進的武裝設備,爲什麼他們能夠這麼自信短期之內就能完全佔領中國?他們之所以認爲自我很強大,不正是因爲中國的落後嗎?落後就要捱打,爲了不受捱打,我們務必自強,只有自強才能自救!歷史證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爲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抗戰,爲挽救中國的不斷努力!

另外,對於日本軍官強姦婦女的惡性,影片當中也有體現。杜普蕾女士爲了保護自我的女學生免受侵犯,以防生蝨子爲藉口,把每個女生都剪成平頭,愛美的女孩悲哀地落淚。不僅僅是中國的婦女受到傷害,日本的婦女也是,被抓去當慰安婦,以滿足日本軍官的生理需求!卻給千千萬萬的女性同胞造成生理和心理的無盡的傷痛!我覺得身爲女性,在**的年代,比小孩更處於弱勢的地位。男人怎樣就能夠肆無忌憚的對女人做出這麼禽獸的行爲呢?有時候真的覺得做女人很可憐,如果有來生,就投胎做男人吧,那樣就不怕吃虧受欺負了!儘管身處和平的年代,女性的地位和人格都得不到尊重,被男人視爲衣服!女人該有自我的尊嚴,該被社會所尊重!

戰爭是萬惡的,然而卻依然存在。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互相殘殺的歷史。在當今,美國爲了保存自我世界超級強國的地位,違反國際和平條約侵犯這個那個國家,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爲的是搶奪這些國家唯一能夠賴以生存的石油!爲了自我的強大而給他國發動無理的戰爭,爲了自我的私利而殺害手無寸鐵的百姓,於心何忍啊?同樣身爲人類,憑什麼剝奪他人的生命呢?還說什麼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人類不但自相殘殺,還要自我毀滅。天災不能避免,還要製造人禍。戰爭是人禍,環境受污染和破壞同樣是人禍。日本發生9級地震,應對天災,已是難以應付,再加上核泄漏,真是雪上加霜!這次的核泄漏受影響和傷害的不只是日本,還有周邊國家和海洋生物,其危害是全球性、長久性和不可估量性的!每一次災難過後我們都會反思,但是我們真正做到了嗎?我們從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吸取教訓了嗎?人類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災難無情人有情。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相信在當今這個不是很和平的年代,依然不乏像拉貝那樣的仁人志士!

應對無情的絕殺,拉貝先生爲了拯救那些屠刀下的百姓,和他的夥伴們不顧個人的安慰,共同聯合起來建立了安全區來保衛無辜的百姓。他們設立的安全區爲大約二十五萬中國平民,帶給了暫時棲身的場所。拉貝先生以這樣愛的方式保護中國人的生命。應對戰爭與天災,各國友人都會伸出援手,儘自我的最大努力來幫忙受災的人們。他們都像拉貝先生一樣,濟難扶危,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最淳樸的愛!

從歷史中,我們明白拉貝先生愛中國,愛中國人民,中國人民也深深的愛着拉貝先生,他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華民族最爲真摯的朋友。從歷史中,我們看到,災難面前無國界,世界各國人民是能夠和平相處,互相幫忙的!在當今國際社會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各國以國際合作的方式應對災難,互幫互助!就應說全世界的和平是能夠實現的,讓我們都向拉貝先生學習,以自我的方式,爲實現世界和平,消除戰爭而努力吧!

拉貝日記觀後感4

這個學期,我們開設了《軍事理論》這門課程,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看完了《拉貝日記》這部電影。在整個觀看的過程中,我都是感到痛心,難過,憤怒的。爲祖國曾經遭到這樣的傷害而泣,爲日軍的殘暴而怒。

這部影片記載了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在盧溝橋事件後,攻陷了南京後的種種令人難以啓齒的暴行,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那種無人性,可恥的殺戮行爲真的令人感到痛心,更多的是對日本的憤怒和仇恨。這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所犯的嚴重罪行之一,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慘痛的一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嗎。他對侵華日軍制造這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血淚控訴,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犯下的嚴重罪行的有力證詞。

導演Floriangallenberger用藝術的形式把這場戰爭呈現給我們,這片子是這樣的沉重,這是歷史的大悲劇。它寫了戰爭和人,但是它弘揚了在生與死的關頭,人道主義的一種力量,人道主義的昇華。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位德國友人-約翰拉貝-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這個德國人在南京大屠殺時拯救25萬中國人的事蹟震撼了國人。約翰拉貝先生1882年生於德國漢堡,1908年作爲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僱員來到中國經商。他本可以在戰爭爆發前偕同家人離開回國,可是在無情的戰爭下,面對的是無情的絕殺,他有情地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保護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員工,拯救那些屠刀下的百姓,保衛無辜的百姓,和他的夥伴們不顧個人的安慰,共同聯合起來建立了安全區,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盡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瘋狂施暴。他們設立的安全區爲大約二十五萬中國平民,爲他們提供了暫時棲身的場所,保護了近二十幾萬兒童婦女。

作爲一個德國人,德國是日本的盟國,而且他本人也是一名納粹黨員,他本應該幫助日本,但是他卻轉而幫助赤手空拳的中國人,這純粹是一種使命感。在影片中,由於他的不屈服,他的妻子朵拉在回國的旅程中遇難,他眼睜睜地看船沉入大海,他遭受了沉重的精神打擊,身體的打擊也是不可言喻的,但這件事卻遭到日方的輕視。在巨大的悲痛之下,他還是站了起來,爲那些手無寸鐵的南京人民撐起了一片天。他被推爲安全區的主席,拉貝明白自己肩負的擔子有多重,他說:“由我出任主席,我不應再有絲毫的猶豫。”他帶領他的委員們尋求國際援助,募集資金,購買糧食和藥品。他的行爲是無私的,偉大的,當時難民們對他頂禮膜拜,都稱他爲活菩薩。拉貝先生以這樣愛的方式保護中國人的生命,幫助中國人,這種大愛,令人尊敬與欽佩。從歷史中,我們知道拉貝先生愛中國,

愛中國人民,中國人民也深深的愛着拉貝先生約翰拉貝先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華民族最爲真摯的朋友。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感謝他。在殘酷的環境下,拉貝先生用日記記錄下了日軍暴行,也是對日軍殘酷暴行的無情揭露。讓後人知道日本人的殘忍,冷血和無恥。

影片裏的威爾遜大夫也是一個有情有義,敢說敢做,愛憎分明的一人物。其中一段和拉貝一起唱起希特勒是膽小鬼的滑稽歌,特搞笑。但他在戰爭中那種爲救受傷的傷員的那種責任感,讓我敬佩。

裏面還有一個很讓人感動和心疼的人——瓦萊莉?杜普雷——堅韌偉大,保護了上萬名中國女性免遭蹂躪,挽救了上千人的性命,堅強,具有母性光輝。

拉貝日記觀後感5

《拉貝日記》是近年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爲完整的史料。南京大屠殺,這是一個不容遺忘的歷史,不容抹殺的記憶。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先生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緻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人留下的對中國百姓最爲髮指的一刀,這一刀砍掉了成千上百的頭顱,砍掉了成千上百人的前途跟命運。這一刀是無恥的,令人難以接受的一刀,日本人的行爲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是對中華民族聖靈的褻瀆,這種行爲應該受到國際社會的唾棄和譴責。他們不顧世界的和平,執意發動戰爭,他們那樣地輕視生命,把中國人的生命踩在腳下,只爲了掠奪,爲了本國的利益,這樣的“致富”真的有意義嗎?這樣的“勝利”真的愉悅,真的會讓你有永久的開心嗎?看到他們那無情、冷血的行爲,我真的無比憤怒,心中有一把火在燃燒。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啊?能做出這樣無恥的行爲來的。日本在這件事上永遠不值得原諒。他們的內心需要受到永遠的譴責。

可是日本的很多人都沒有在反思二戰,沒有反思他們給他人帶來的災難,給世界帶來的災難。他們沒有一點罪惡感,日本今天還在參拜靖國神社,他們不承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這說明他們還有一點羞恥之心,還是他們敢做不敢當呢?他們沒有一點悔過之意,他們篡改教科書,否認歷史,否認自己的過錯,掩飾自己的罪行,這是中國人,乃至世界所不能容忍的。生命,人格,尊嚴,親人,什麼都沒有了,連生存的空間都沒有更談不上這些“奢侈”的東西了,看着一大片、一大片的中國人在槍彈雨林中倒下,一羣、一羣的中國人被埋在堆填坑,善良美麗的中國女性被強姦被欺辱致死……在那個年代,活着真的比死更艱難!這樣的場面或許是歷史上最悲慘的局面了,這樣的場面怎麼能叫人不動容,怎麼叫人不傷心?而這就是日本口中所謂的“正常戰爭傷亡”,一切都是辯解之詞。我想質問一下日本,你們的祖先犯下的錯誤,你們都不敢承認,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民族尊嚴嗎?這就是你們“偉大”的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嗎?你們不怕世人的恥笑?真丟你們祖先的臉。

我們要記住這一歷史事件,我們要記住日本對中國的傷害,時刻將祖國放在心上,勿忘國恥,要有知恥而後勇的精神。曾有學者說過:忘記了屠殺,意味着第二次屠殺,是我們對自己靈魂的屠殺。

在對日本的質問後,我們要想一下爲什麼當時的中國會淪落到那樣的地步?堂堂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唐朝時期,日本民族還派使者到我們這邊學習,朝貢。1000多年後,我們成了那個捱打的一方,而日本正是那一個施暴者。中國,你怎麼了?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不斷地受侵略,無力反抗,強國變成了弱者,世人無不虎視眈眈地覬覦着中國。中國在近代以來不斷地妥協,不斷地失敗,在日軍發起全面攻華時,中國還在內戰,蔣介石單方面採取不抵抗政策真的讓我很不解,東北三省那也是中國的啊。是中國的起先的放縱給日本有了更猖狂,囂張的態度。在抗爭中我總想不懂爲什麼國人不奮起反抗呢,即使一死,不如死得有尊嚴些,有人說那是無意義的反抗,我並不這樣的認爲,如果當時南京可以團結奮起,起碼可以打擊日本,讓他們知道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要知道我們當時的人口數是小日本兵的幾倍啊。可是國人的依靠心理,僥倖心理,懦弱心理,麻木心理,選擇了放下手中的武器,選擇了死的沉默。

中國要崛起,要堅強起來,要團結起來,纔不會受外人的凌辱、欺負。裝備好自己的武裝力量,增加自己的戰鬥力,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才能在世界之林取得一席之地,贏得別人的尊重。很欣慰、高興的是,近幾十年來,中國在逐漸地強大起來,我們再也不是任誰想打就打的了。

觀看影片,那種兵臨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種家破人亡的深悲劇痛,那種辱妻殺子的莫大污恥,那種朝不保夕的極度憂惴,那種茫無涯際的杳渺切盼……真的不由讓人揪心落淚,可是眼淚有什麼用呢?我們沒有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我們沒有機會偉大,沒有機會壯烈,但我們可以做善良的人,感恩的人,懂得珍惜的人。我們要永遠記住南京大屠殺此等大恥,國人要奮發,爲中國爭一口氣,中國要崛起;國人高呼愛國,爲中國爭一席之地,中國要富強。

這個影片的力度在於讓我們不要忘記,忘記了屠殺,意味着第二次屠殺,是我們對自己靈魂的屠殺,這部片子讓我們不會忘機。

《拉貝日記》將讓我們記住歷史,讓我們不因爲歷史的遠去而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