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我的左腳觀後感

觀後感1.46W

我的左腳觀後感

我的左腳觀後感1

今天英語課上看了一部勵志影片《我的左腳》,主人公是一個先天殘疾的男孩(人),叫Christy,他全身上下只有左腳能自由活動,所以他站不起來,更走不了路,雙手也只是擺設,肺功能也很差,說話相當不清晰。但是智商完全正常,和普通人一樣。因爲雙手無法活動,他練就了用左腳去寫字,拿東西,開門,甚至畫畫的能力。他很有天分,還舉辦了一個個人油畫展。Christy十七歲時迎來了他第一個心儀的女孩子,並畫了女孩的肖像藉此表白,但顯然女孩以一句“sorry”拒絕了他,他受到了深深地打擊。後來他接受了一個女醫生專業的治療,說話清楚了很多,和別人交流再不用家人翻譯了,他也因此愛上了那個女醫生,可他表白的時候才得知她已經準備結婚了,這一次的感情受挫差點使他用小刀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家人尤其是他母親的激勵下,他還是從陰影中走了出來,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這之後沒多久,他的父親卻因爲心臟病突發去世了,他們家本就拮据的生活無疑更加慘淡清貧。Christy想到自己可以寫一部自傳,也許能替家裏賺點錢,書名就叫《My Left Foot》,結果引起很大轟動,家裏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在此之間,他又愛上了一直照顧他身心健康的nurse Marry,但Marry一開始卻由於種種世俗壓力不願正視Christy的感情,不過結局是美滿的,Marry終於走出了心靈的枷鎖,決定接受Christy的約會,兩個人幸福地躺在城堡下的陰影中,在草地上一邊談心一邊俯瞰着山坡下被陽光籠罩的城市。Christy是好樣的!他不自卑不自棄,勇於像正常人一樣面對生活,兄弟們學寫字他也學,夥伴們踢足球他也參加,遇到真愛了勇敢說愛,生活困難時積極想辦法解決,最終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也給別人帶去了快樂和啓迪。

這片子看了我很感動,很久沒有再看過這類題材的電影了,覺得還是需要不定期地看一些這樣的片子,對人心靈的成長,情緒的影響,看待生活的方式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雖然我們都知道生活是苦澀的,但不能以此爲藉口任自己沉淪下去,而應該抱着樂觀的態度,懷着感恩的心去勇敢面對生活中的順境亦或逆境,善待每一個人,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微笑迎接每一天。這樣,當我們老了的時候,纔有資格說那句“這輩子,無論別人看它是好是壞,我卻不曾後悔,值了!”然後在夕陽的餘輝中安然睡着,作一個年輕時的夢,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感慨多了點,主要今天天氣好,陽光普照,春意盎然,看英文電影也不覺得困難,還和朋友分享了我近來的體驗,很開心啊!小煬煬你也要開心啊!不要再享受你那所謂的痛苦了,想想我,想想即將到來的牛肉麪,想想愛你的爸爸媽媽和一直陪伴你身邊的哥們兒姐們兒,還有什麼不開心,又有什麼放不下呢?讓一切不爽隨着清爽的微風散去吧!你可是我考慮轉入正房的愛妾啊,怎能在我面前如此憂鬱呢?這樣我也會不好受,就會影響我做給你吃的飯菜的質量了啊(比如說炒了一盤蔥?)所以,就讓我小魔羊的魔力發揮出來,感召你,救你於水火,把你領到我身邊,一起去感受世間一切美好或不美好的事物吧!其實美不美也是相對的,我們不都覺得那一對撿垃圾的老夫妻很美很可敬嗎?關鍵看你看待事物的態度了,你說對嗎?呵呵~我相信我李想看上的人是不會差的,只是一時情緒低落罷了,誰都有低潮期嘛!我理解,但我不能置之不管,我要盡我做相公的責任,想辦法使我在意的人快樂,才能體現出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使我安心。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與收穫,是我認定的做人的道理。

我的左腳觀後感2

《我的左腳》該部電影描述了因小兒麻痹症而全身癱瘓的克里斯蒂依靠唯一可以活動的左腳來改變自己的人生,併成爲畫家和詩人。

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對正常人況且如此,更不用說對於像克里斯蒂這樣大腦有殘疾的人了,然而克里斯蒂卻是一個敢於與命運抗衡的人,所以他成功了。克里斯蒂出生於1932年6月5日,然而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能給家人帶來歡樂,先天大腦癱瘓導致的痙攣使他無法和正常人一樣用肢體或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只能靠唯一一隻能動的左腳來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然而上帝雖然沒有給克里斯蒂一個健全的身軀,卻賦予了他智慧和靈巧的左腳,從小就喜愛畫畫的他作品屢屢獲獎,出色的表現不僅得到了衆人的認可,同時也改變了他的人生,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之下,克里斯蒂成了一位頗有名氣的畫家。19歲那年,媽媽請來專門治腦癱的醫生艾琳幫助克里斯蒂矯正發音、按摩大腦,在艾琳耐心的照料下,克里斯蒂的病情有了很大改觀,他已經可以用語言和別人交流了,與此同時,克里斯蒂也漸漸愛上了善良的艾琳。然而當他知道艾琳要結婚的消息後,深受打擊,很長一段時間,克里斯蒂都無心拿起畫筆。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使他再次從消沉中走了出來。在與病魔抗爭中的同時,他成爲了舉世矚目的藝術家、作家,最終他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還和常人一樣,同自己的愛人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影片大概屬於勵志的範疇,講的也是普通不過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卻沒有什麼說教味,而讓人覺得分外可信。而克里斯基終獲成功的原因,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更在於他所處的環境,影片塑造了一組充實而豐滿的普通人羣像,非但沒有減去主角的風采,反而將克里斯的形象襯托得更加真實和可信。總之,《我的左腳》不是那種渲染苦情的血淚奮鬥史,而是一部充滿情趣又不失幽默的優秀之作。

我的左腳觀後感3

這是一部改編自愛爾蘭畫家、作家克里斯蒂.布朗自傳體小說《我的左腳》的同名電影。

克里斯蒂.布朗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大家庭(21個子女,其中13人活了下來),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建築工人。

克里斯第一生下來就患有腦癱,致使全身只有左腳可以自由活動。在用左腳撿起了一支粉筆前,他一直被視作智障兒,母親堅持教他讀和寫,即使父親放棄了希望而借酒澆愁。克里斯蒂19歲時,母親爲他請來了腦科醫生愛琳.科爾,愛琳通過腦部按摩和發音訓練使克里斯蒂的情況得到極大改善,使他可以用語言和母親之外的人交流。同時克里斯蒂愛上了愛琳醫生,然而在得知愛琳即將結婚的消息後,他接受不了現實而自暴自棄,還是母親的鼓勵將他拉出困境。最終,他成爲了著名的畫家和作家,而且還和常人一樣,找到了意中人並與之成婚。

應該說,這不是個快樂的故事,雖然結局幸福。但是電影刻意抹去了悲慘的色彩,電影中的克里斯蒂不僅擁有常人的權利,要求,而且頑強好勝,沒有絲毫殘疾人常見的自卑,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毫不退縮,極力爭取,還有些咄咄逼人。我想,這種性格和他的家庭有很大關係,母親從未放棄他,即使丈夫失業、無米下炊,她還是保存着爲克里斯蒂買輪椅的積蓄;兄弟姐妹從未嘲笑鄙視他,男孩們踢足球,讓他做守門員,甚至因爲聰明,他成了男孩們的中心;最初父親曾嫌棄他,但當克里斯蒂掙扎着用左腳寫出“MOTHER”這個詞後,父親驕傲的向酒館的衆人宣佈他是布郎家的天才。就是因爲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克里斯蒂非但沒有自卑消沉,反而活躍張揚,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天才。

確實,必須得承認,克里斯蒂.布朗是個天才,這讓我在尊敬他的同時,產生了些許困惑。他是個只有左腳可以動的殘疾人,即便畫家生涯不那麼成功,人們也會爲其十倍於常人的努力而歎服,但他的自傳和電影極力淡化殘疾人身份,他將自己視爲常人,更將藝術視爲與肉體無關的行爲,所以突破肉體的藝術被一個殘疾人或所謂的正常人表達出來沒有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電影表現的是克里斯蒂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他的奮鬥歷程。所以,這不是一部殘疾人的電影,沒有歧視,不是因爲人人平等,恰恰是因爲克里斯蒂高高在上,克里斯蒂非但有繪畫的天賦,而且極爲聰慧,算出姐姐不懂的算術題;受不了寒冷而帶領兄弟用狡猾的辦法偷煤 ;成人後肆無忌憚的和衆人談論藝術及哲學,他始終是布朗家鶴立雞羣的天才。那麼,他的奮鬥具有普遍意義嗎?姑且不談社會對殘疾人的歧視,單論他的成功,是否會給大家帶來不切實際的幻想?退一步講,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爭取平等的權利,無論正常人還是殘疾人,無論強勢集團還是弱勢集團。

我的左腳觀後感4

他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就連他的父親也以他爲恥,鄰居們也只是認爲他是個廢物,BURDEN。這個詞語真的很讓人受傷,雖然Christy可能聽不懂,但是他有着和常人一樣好勝的心。幸好,這個家庭還有母親那麼明確而堅定地愛護他,相信他。終於有一次給他證明的機會。M-O-T-H-E-R。全家人近乎要瘋狂了。父親抱着他衝到酒吧向衆人大聲宣佈:“Hes Browns!”這是他第一次被人肯定。一直以來,他蜷縮在樓梯下的角落裏,臉不停地抽搐,只能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聲音來表示他的喜怒。終於,他除了上帝和母親之外,有人能夠懂他了。這是無比的喜悅啊!像Helen Keller說的:“Have you ever have this feeling that you are in the dense fog in the sea, you dont know where the shore is?”我們都在尋找能懂我們的人,能一個眼神就會心的朋友。而Christy想得到認可比我們要找的簡單多了,但是他付出的努力卻大得多。他一直排斥別人把他當異類看待,他想要的是精神上的正常的生活。還好,他能清晰而直接地表達自己的好惡,雖然多少會讓人有些接受不了,但這是他的權利,或者說這是他的補償。於是,那些想法改善了他的生活。他在這個世界上——本來要遺棄他的世界——活得很好。

他有三段戀愛經歷。很辛苦,卻是一節節讓他更成熟的課。那個給了他一個輕描淡寫的吻的女生打開了他的心扉,卻又直接地刺傷了他。這算是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厚愛出現的艾蓮給了他真正的幸福、希望。所有人都很高興,除了一直非常瞭解他的母親。不幸被她言中。Christy戀愛失敗後想要自殺。真是傻啊,如果他想一下,只需想一下他的母親,他一定不會捨得離開這麼愛他的她。在這件事裏,沒有人是對還是錯。這是插曲吧,雖然幾乎會有個波瀾壯闊的結點。當然,Christy真是智者,他從中學到了一點,愛要大聲說出來。於是第三次他成功了。

他父親死後,他幾乎成了家裏的頂樑柱。他說的話有分量,他掙的錢多。這樣漫長的變化,從被人無視到現在。他的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至少我學會了:要努力!愛要大聲說出!要記得愛周圍的人!Christy能做到,爲什麼我們不?

克里斯基.布朗在他十七歲生日的時候,家人爲他捧來生日蛋糕,上面插滿了蠟燭。“親愛的,將它們吹滅吧。”他的母親說,父親只是擁着他,沒有聲音,克里斯基歪斜着脖子,頭費勁的往後仰,卯足了氣,吹了兩次,還有一根蠟燭的火焰在跳動着。他的其中一個兄弟說“克里斯基,去吧,吹滅那地獄之火!”克里斯基滿頭大汗,其他人也都在等待,他深吸一口氣,把那朵僅存的火焰吹滅了。

這是全劇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清楚又深刻的體現了克里斯基的家庭關係——懂得的母親,無言的父親,以及平和的兄弟姊妹。

這位偉大母親的扮演者Brenda Fricker於當年1990年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我們在欽佩其演技的同時,也爲她所表達的偉大的母性所感動。

母親一共哺育着家庭裏包括先天性腦麻bi的克里斯基在內的六個子女。在家庭裏她給克里斯基的照料是最多,傾注也最多。甚至可以說,克里斯基人格的形成,最後獲得的成功,大部分要源於其母親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是照料上的耐心,更是人格發展上的嚴格和精神上的潛移默化。

她並沒有因爲兒子的先天殘障而自怨自艾,她做了一個推車,讓他與外界接觸。她耐心的等待這個發不出聲音的孩子在黑板上歪歪地寫字。她瞭解兒子的興趣和對畫畫的渴望,卻對他們偷來的煤厲聲說道:“這樣的東西不能進布朗家的門!”在克里斯基陷入對艾琳醫生的迷戀時,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他的女人說:“我從他的聲音裏聽出了太多的期望。”而在他失戀而迷失自我時,母親又說“你放棄了,我還沒有。”她爲他蓋房間,她等他復甦,她爲他做了一切。

母愛並非一個母親影響孩子的全部東西。我以爲,母親自身的人格和力量,纔是孩子生長的依賴。她偷偷存錢想爲他買輪椅——這一筆錢即使是在全家頓頓喝粥的情況下依然不被拿出來,這不能叫偏愛,她是在告訴其他孩子們,克里斯基是你們的兄弟,我們要不竭餘力的愛護他。她保護其他孩子,在姐姐懷孕而被迫離家時,她護着孩子,站在孩子的一邊告知父親。甚至她也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和孩子們之間的橋樑——在父親和孩子們比賽砌房磚時,她偷偷讓孩子們讓着父親“讓着他吧,這會讓他高興,這是父親對你們表達愛的方式之一。”

可以說,在克里斯基提氣吹滅地獄之火的那一刻,是母親,給了他足夠的勇氣。

有人覺得父親在全片中扮演的是一個暴躁,不近人情的角色,甚至有時候是個“反派”。其實他們是沒用看到隱藏在這位粗獷的愛爾蘭男人身體內,一具同樣熾熱柔軟的靈魂。他不是母親,當然不會心細如絲,他有沉重的家庭負擔,在工作上不過也是個瓦工(甚至還被解僱了)他沒有耐心看克里斯基在黑板上的塗塗寫寫,可是在他看清楚那是“母親”的單詞之後,高興的父親將克里斯基馱在肩上,推開酒吧的門自豪的宣佈:“這是布朗家的人!”他管理家庭的模式是有些粗暴和專制,可是在20世紀初的歐洲家庭,這是最普遍的情形。但他在動怒的時候,也從不對克里斯基動手。在他發現煙囪裏母親要爲克里斯基買輪椅的偷存的私房錢以後,他質問母親,爲何讓全家喝粥,可是最後,克里斯基還是擁有了輪椅——父親分文未動。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這位不善言辭,似乎讓家裏的孩子們恨之入骨的父親,還在爲他的殘障兒子,砌磚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