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04W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多篇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1

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風雲際會,只有雲知道

下午看了馮小剛導演的“只有芸知道”的點映

影廳里人不多,也許是看了前期宣傳帶着某種初心來的?

至少我是這樣走進這部影片的,我想看看這是有多麼平靜的一部愛情片。

故事的結局是痛的,故事的結局又是喜的。

這就是這部影片,輕描淡寫的故事情節,平淡無奇的生活敘事,像極了我們朝九晚五波瀾不驚的生活。

電影閉,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離場時聽到有兩個小姑娘說:“如果我在電腦上看這個電腦,一定看不下去,會快進,在電影院只能看完了!”

而我卻沉浸在電影的狀態裏,遲遲迴不過神來,看看鏡子裏的自己,做個笑的表情,想像着她們的討論,也是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故事,其實能懂的人並不多,那必須是經歷過的,琢磨過的,研究過的人,才能讀懂。

一部波瀾不驚,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山盟海誓的愛情宣言,一切都是那麼的平淡的片子,又怎麼能吸引年輕的孩子的心呢?能聽懂羅芸出嫁那天,林太簡單平靜卻讓人心生堅定的叮囑的人,定是經歷過風雲磨礪的人。

電影快結束的時候,忍不住的要痛哭的人,又有幾個能被理解?又有幾人能懂得這淚水背後真實的人,而不是人設呢!

羅芸是幸運的,隋東風踏實堅韌的愛,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了15年。

隋東風亦是幸運的,羅芸燦爛迷人的笑,溫婉善良的愛,給他的生命留下了永恆的記憶。

影片裏說:“留下的那個一個人,苦啊!”

仔細想來什麼是安全感?怎樣纔是真的苦?

一生遇不見一個值得苦的人,纔是真的苦吧!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4

故事發生在生活在新西蘭的一對華人夫婦身上,結婚第十五年,妻子羅芸(楊彩鈺飾)猝然離世,隋東風(黃軒飾)帶着內心的悲痛和分成四份的妻子骨灰上路,他重走留下二人足跡的地方,重溫了過去美好回憶,完成妻子遺願,將妻子的骨灰分別留在了她最想“呆”的地方。在故事的`結尾,隋東風回到北京,如妻子所願,又重新拿起了笛子,養了一條像死去的“布魯“一樣的狗。

故事本身相當簡單,尤其展現了隋東風對妻子羅芸的深情與無微不至的照顧。電影主要採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手法來講述出,妻子離世、二人開餐館、結識梅林娜、豢養“布魯”、林太家的生活、二人相愛結婚、看鯨魚,向岳父母報喪等事件。明地裏以路線,實則以時間爲線串聯起全部情節。影片缺點在於情節之間聯繫鬆散,缺乏張力,故事本身欠缺矛盾衝突,依靠好看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再輔以 “嘴上”功夫來吸引觀衆注意力,觀影中難免讓人打起哈欠。同時人物塑造單薄,缺乏立體感,主題不明確,勉強提溜出來兩個主題:一個是”苦的是留下的那個人“——中年喪偶的悲痛,另一個是“開餐館的那九年你都沒吹過笛子,願餐館能夠毀掉”——生計的操勞毀掉了生活的熱情。當然,兩個主題也都只是泛泛的點出來,缺乏有力支撐與深刻洞見。

影片的優點在於,精心設計過的優美鏡頭,展現了新西蘭優美恬靜的自然風光。深情款款的配樂,幫助人們更好的進入角色的悲傷。對戒指、鯨魚、笛子、長椅等具有象徵意味元素的巧妙設計,撥動觀衆內心琴絃。同時電影突顯了三個小驚喜,楊彩鈺的美顏,黃軒的演技以及徐帆的方言。

這部電影的好壞短長涇渭分明,顯示出馮氏電影一貫的創作風格——對故事矛盾與人性挖掘的忽視,對視聽元素與情感共鳴的高度看重。這些特點也決定和回答了爲什麼馮小剛的電影往往是票房得意,賽場失意。也說明了爲什麼馮小剛在名利雙收後想要追求“藝術創作”卻屢屢受挫。因爲電影藝術的核心要義便是要在由矛盾不斷推動的故事劇情中,對人性複雜而隱晦的深層紋理進行展現。可“美術助理“出身的馮小剛,沒有受過電影專業的系統培養,未能經驗並得到歷代電影前輩遺留下來的,關於創作理論與實操技巧上的寶貴遺產。一切都依靠自己在行業的摸爬滾打,積累實戰經驗,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總結出一套吸引觀衆的手段,從而靠着這一套票房手段從“低頭哈腰”混到了“揚眉吐氣”。

毫無疑問,在現實角度來評價馮小剛,他是非常成功的,貧苦出身,沒有受到過良好高等教育,卻依靠自己在電影行業的努力與實績,成爲中國當下最知名導演之一,成功躋身上流社會。成名之後,他也試圖去進行藝術創作,對社會現實進行批判,從這些方面上來說,馮小剛理所應當得到人們的尊重與敬佩。只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電影票房在成就馮小剛的時候也將他的天花板給封死了,多年積累下的經驗讓他過於迷信“優美畫面,動情音樂,賣慘煽情”能夠帶來的魔力。殊不知,一部電影的思想深度才決定了它的高度,一切外在的形式最終都要爲思想服務,顛倒主次後,只能是娛樂觀衆。這就要說到“匠”與“家”的區別,前者迎合觀衆,後者啓發觀衆;前者顯示出技巧嫺熟的聰敏,後者蘊藏深刻洞悉的智慧;前者總是汲汲於追求,後者嘆息兮求索。

馮小剛身上的矛盾太多,大家對其人品與作品評價也都趨向兩個極端,這一切的根由或許能從其矛盾的性格中找到答案。豆友五色全味在其影評《抱歉,我無法讚美〈芳華〉》中對馮小剛的性格進行了分析,已無我置喙的空間了,詳情大家可前去一觀。以下引該文的一句話。

時常都感到馮小剛的誠惶誠恐與自相矛盾。就像他經常語出驚人,但又常常很快認慫,內裏其實異常謹小慎微,膽怯又不安。”

最後進行總結,馮小剛的成功與侷限無不透露出其所處時代的特徵,重“感性”而輕“理性”,重“利”而輕“義”,國家與經濟一路高歌猛進,留下了一羣膽怯而又不安的個人。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5

留下的人,苦啊。

聽到這句話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媽媽剛走不久,我抱着她今年春節才和我一起買的大衣,坐在熒幕前眼淚啪啪往下掉到大衣上,我趕緊拭去——你留下我在這世上,苦啊。

和爸爸打過電話了,爸爸一個人守着空房子,聲音特別清楚地有點顫抖。

媽媽,你留下的爸爸,苦啊。

所以我太明白隋東風和林太是什麼感情,該有怎樣的神態了。所以很感謝幾位主角獻出了近乎於真實的演繹,讓我回校以後終於有機會好好哭一場。

這個故事風景美成了童話,而人生依然真實,羅芸要接受的始終是殘酷的離去。

東風要接受的始終是她不在了這個事實。

而這個故事即使是個悲劇,也是一個成人童話。電影裏純粹的愛情,單純的好意…映照着擔憂太多、雜念太多的我們。兩人相愛真的可以單純地愛一輩子。故事裏的他們動人的愛情、與梅琳達的友情、和林太的“親情”、梅琳達對老夫妻和孩子們的好……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那麼真誠純粹,以至於讓觀衆甚至不會爲後來的離別而難過,只覺得這些感情曾經存在過,就很美好了。

所以即使失去你很痛,我也曾在十八年生活裏,擁有過最偉大,最美好的母愛。

這部電影,像是生活給我的一個大大的擁抱。生活好像什麼都知道,不說話而已。

以上,講述一下我和《芸》的緣。

以下,迴歸對電影的評價。

我沒有專業電影評價水準,這是我第一次寫完整的影評。就說些自己可以說的吧。

看了這個問題下目前所有的影評。對其中幾個觀點發表以下拙見,歡迎指正。

第一個觀點:賭博來決定婚姻會讓人覺得價值導向和質感都非常奇怪。

——並不覺得奇怪,羅芸二十歲後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饋贈,因此她很沒有安全感,不相信自己可以擁有一段長久的愛情,也怕在一起後她和東風都承受不了她的離去。然而當時又愛上了東風。這樣兩難真的無法下定決心,於是就交給了天註定。

第二個觀點,“故事既無懸念,細節又無燒腦之處,複雜的敘事時間切換模式似乎顯得並無必要。”

——故事真的沒有懸念嗎?羅芸是怎麼死的?羅芸從始至終的不安全感來自哪裏?隋東風不夠有安全感嗎?爲什麼還要反反覆覆地念及有“所謂的安全感”的鯨魚?

時間切換複雜嗎?我覺得沒到第一時間看不懂的程度都不叫複雜。時間切換顯然是對整部影片敘事來說肯定利大於弊的。先安排他們婚後平淡生活的情節在前,他們相識相愛的情節在後,這樣安排不會亂,因爲觀衆已經知道他們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如果先把相識相愛的激情放在前,到婚後一直平淡如水或者生離死別,敘事未免乏味。

影片開始隋東風說“我一直和一個叫羅芸的女人攪在一起”,我就猜到了影片懸念都在羅芸而非隋東風身上。不僅是觀衆,隋東風也一直在揭開羅芸的祕密。情節也是根據某個情節揭開羅芸的祕密程度高低來安排的。時間切換模式並非無必要,相反暗藏線索。

而且照觀點二的邏輯,直線敘述是合適的。但我反倒認爲很不合適。

直線敘述大概會讓這個故事傳達的意義變味。閃回式敘述傳達的是“你來看,美好已逝,但曾經存在過。”比起直線式敘述傳達的“美好最後破滅了,你就接受這個結果吧。”,要更加溫柔,更加藝術化。人生本無意義最終都歸沉寂,但曾經的美好,曾經追逐過美好,讓人生顯得有了意義。

第三個觀點:鯨魚或許是她在平淡生活中對遠方的一腔幻想。

——並不僅僅是。鯨魚給她安全感,這是她自己說的。鯨魚龐大到不會被其他動物殺死。這正是羅芸所沒有的,她二十歲以後的生命每一天都可能會死。她能告訴東風嗎?她愛他,不可能讓他和自己一起受死亡的威脅。所以她只能帶着祕密,渴望鯨魚看似永遠的安全感。也正因爲這種不安全感,羅芸渴望立刻就過自己最想過的生活。這就是故事的矛盾點了。想離開餐館,卻不能告訴東風真正想離開的原因。於是同牀異夢,繼續這差強人意的生活。畢竟有他,生活就不算糟糕。不知道她每天都在面臨死亡威脅的東風,放下長笛拿起鍋鏟一干就是十五年,卻還想着多掙幾年錢給她多點安全感。而安全感似乎永遠填不滿——這部電影最大的遺憾,就是剛攢夠了所謂的安全感,剛決定好開始新生活,小芸就走了,剩下東風一個人。

東風歷程一萬五千公里,讓羅芸回到他們住了十五年的家,回到父母身邊,去到深海鯨魚的懷裏,最後,在那把天藍色長椅上,他爲她留下一句話“你在哪,哪就是我的家”。終於他拾起長笛,原來羅芸也爲他留下了信,“你看到這張紙條,我就知道你活過來了,我就放心了。帶着我的那份,好好生活…”

就像漁夫聽完東風講完故事之後給妻子打的那一通電話,我要告訴你,我愛你。

活着的人,還能做這些事,就早早地做吧。留下的人,帶着先走的人那份,好好生活吧。即使沒有了你,我不知道該怎樣好好生活。

——到底多愛東風,只有芸知道了。

但愛可以多真實,愛有多可貴,愛的力量多偉大,

熒幕前淚流滿面的我們,都知道。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6

這部片子,是馮導帶着我們一頁一頁翻讀一個男人的日記,如果沒有窺看別人生活的癖好或者盯着動態壁紙兩小時的耐心,奉勸大家直接去看些截圖和經典臺詞即可。

因爲這本日記不是給全世界看的,是給芸看的。

沒有不如人意,沒有滿地雞毛,所有不願意宣之於口的痛苦都只用寥寥幾筆帶過:

“我匆忙帶着芸去醫院,我們的孩子沒了,芸非常難過”。

“一個持槍的吸毒醉漢在我們飯館鬧事,芸被嚇壞了”。

“布魯是條乖狗,它病死了,我們愛它”。

“一天晚上正睡覺,警察給我打電話,說我們的餐館着火了,全都燒沒了”。

電影將所有觀衆都圈在玻璃櫥窗之外,不做解釋,也不允許靠近。所有的疼痛,哭喊,心驚膽戰都隔着一層玻璃,讓觀衆們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從頭到尾只是一個看客,悲其之遇,到此爲止。

情節的匆匆,只是在反覆提醒觀衆:不關你們的事。觀衆們不用深究所有的起承轉合和前因後果,因爲所有沒有提及的故事,都是他和芸之間的默契。

他最願意與人分享的,只有他對芸的愛意,和那些他記憶中芸說過的詩意的隻言片語。

他知道她的執念,也遷就她的執念。她說她喜歡清淨,所以他帶着她在奧克蘭看雲聽風十五年;她說她總是夢見藍鯨,大約是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將房間裝潢成海,將藍鯨擺在牀頭叫她安心;她紮根成樹,卻又羨慕風的來去自由,所以他帶着她不遠千里看極光炫目;她說生活該有改變,於是他又拉着一車行李和回憶跟她重返城市和人羣。

電影語言述說着一樁又一樁往事,話語之間盡是“我愛她”三個字。

影片中的他們一起走過了十餘載,男人肉眼可見地憔悴老態了起來,而芸卻永遠美麗動人,毫無破綻。這便是他眼裏的愛人:從來不會衰老,也不會狼狽,溫柔如水,又俏皮如初。打在芸身上的每一束光和影,她的眸、酒窩、衣角乃至髮絲,一寸一寸,全都美得失真,恍若神人。甚至到了生命的盡頭,她也是依然是嬌花照水,身上還帶着暖烘烘的沐浴露的香氣。但那確實就是他眼中所見了。我的芸,確確實實就是這麼美的。

他真的十分十分想念她。這份牽掛和時光一起,濾掉了回憶中所有的不快和遺憾,剩下的,只有一對萬事如意、相濡以沫的神仙眷侶。沒有和他們一起痛過愛過,觀衆們就像在看真空罩子裏的烏托邦,美則美矣,無波無瀾。

這個片子太多情緒了,以至內容無處安放。導演急着替這個男人表達許許多多的來不及說出的愛,卻忘了影院一羣觀衆等着收穫共鳴。全片132分鐘,分角色朗讀日記各個自然段,希望能將這段愛情的所有高光時刻都一一展現,卻從來不留一個入口讓觀衆捋清這些情節的始末。

大家只聽到他高呼他的洶涌愛意和癡情,卻始終無法共情其中。

明明是刻骨銘心的半生相伴,讀落卻乏味可陳,箇中甘苦,大概真的只有芸知道。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7

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一部關於追憶愛情的電影,一部讓人相信美好愛情的電影,一部關於純愛和相濡以沫的電影,也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故事溫暖而感動,風光寧靜而優美。它收穫了我對愛情的依舊期許,收穫了我對故事情節流下的眼淚,收穫了我對極光和鯨魚的嚮往。這部集太多美好而又溫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可能不會創造太高的票房,但卻足夠感動我的心,也讓我觸碰到如此美的風景,讓人不忍心錯過任何一幀畫面。

娓娓道來的一部慢節奏的電影,感人至深,源於真實的故事,源於相濡以沫的愛情。時間跨度很大,採用插敘和倒敘的方式將整個愛情故事穿插了起來,沒有那麼沉重,但卻給人淡淡的芬芳氣息。也許是影片的畫面感太過恬靜優雅,南半球的自然風光是那樣的唯美和諧,那些遇見如初的美好在這部電影裏都有了很好的呈現。那棵樹下的“前世今生”,只因有你的陪伴纔不覺孤獨,這份愛情讓人動容,這份牽掛讓人不捨,除了愛情,還有相知相伴的親情,以及緣分相聚的友情。我在這部電影裏不僅僅看到他們對彼此的感情,還有人性本善的光輝。最後的公園座椅以及上面刻的字就是對這份感情的一種延續和紀念。擇一人,過一生,可半路被留下的人,苦啊。這份相愛相守的愛情在當今的社會裏是更顯悽美而又難得。

我們在歲月的長河裏,總是免不了與一些人相遇和分離,分離的時候固然是傷感的,可那些曾經相知相守的回憶卻依然支撐着我們爲愛前行,畢竟離別苦,可走的那個人一定希望留下的那個人要開心幸福的走下去,哪怕是帶着兩個人的夢想呢。這應該是彩蛋裏小芸留下那段話的深刻含義。也許有人會覺得病逝的離苦是這部電影的俗套,其實不然,當我看到影片最後導演與原型朋友的合影才明白,這是馮導送給朋友的紀念吧。淡淡的憂傷,沒有刻意的煽情,絕美的自然風光,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的舒服。

徐帆突如其來的演技真的從微表情裏都能讀出真實,讀出感動,這就是演員的“技術”,瞬間就能將觀衆征服。而黃軒和楊採鈺兩人也在電影裏奉獻了動人的愛情和動人的表演,兩個人的表演都很有質感,讓人看着很舒服,特別是對小狗Blue的感情,真的更加的“抓人”,看得我也好難過。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平淡而又真實的愛情是多麼的沁人心脾,它還原了愛情的本質,這份愛情沒有因爲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而被沖淡,相反卻是在這樣的平凡歲月裏將彼此更加緊緊抓牢。願所有人都能夠遇見今生摯愛,攜手相伴餘生。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2

今天觀看了馮小剛導演的《只有芸知道》的提前點映。總體來講,我認爲這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

看完電影之後,聽到部分人對這部電影不是很感冒。可是這部電影是很對我自己的胃口的。這部電影是馮小剛對老朋友的紀念,也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眷戀。我覺得這是一部公路片。在人生這段公路上,我們總是在不斷面對告別。告別國小,告別國中,告別父母,告別同學,告別大學,告別老朋友,最終告別這個世界。我們在告別中成長,在告別中迎接新生。

我想有人也會跟我有同樣的感覺,我們開始厭煩爲了特效而特效,爲了反轉而反轉的電影。電影應該回到故事本身,去掉浮誇特效,去掉反轉炫技,剩下的東西纔是帶給觀衆的真正內容。好的故事有代入感。在這部電影裏,我們代入的就是一個普通人的視角。我們忙於工作,疏忽了自己的愛好。我們遇到貴人,我們也遭遇劫難。最終,我們跟自己和解。

看多了美國大片,我越來越能欣賞平平淡淡的電影。這部電影的故事是平淡的,在平淡中我們看到了一對夫妻的相識,相愛,奮鬥和告別。某種意義上來講,馮小剛的這部《只有芸知道》跟甯浩的《心花路放》很像。同樣是導演搭檔的人生故事,同樣是不斷告別,不斷上路,最終跟自己和解。

這樣一部傳記電影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愛情,自己的人生。珍惜眼前的心上人,流年似水,我們終會品到平淡的甜。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3

大導演的影片有實力做發行宣傳,憑着以往的作品作背書,新作品總是令人期待的。在海南一個十八線小城市的影院裏,觀看了電影《只有芸知道》,看完之後只能發出《一聲嘆息》,馮導也老了,六十多歲人拍出的愛情片,居然是個偶像劇。

作爲一個有近30年婚姻生活的過來人,我如論如何也沒法相信男女主人公在異國他鄉,在一個風景絕美但又異常偏僻的小鎮,經營中餐館十五年,倆人居然每天如新婚般甜蜜、恩愛,不說有婚姻的危機,連生活中的磕磕絆絆也不曾出現。我想王子和公主的生活也不會如此美好、或者說如此虛假吧。

影片還特地註明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因爲男主角是導演的男閨蜜,他的妻子還在盛年因爲疾病離世,男主角痛不欲生,導演被他的愛情生活所感動,拍出了一部想感動所有人的《只有芸知道》,遺憾的是我至始至終都沒有被東風和芸的愛情故事感動。女孩年輕貌美氣質佳,哪個男孩不喜歡?辛辛苦苦追到手,開始柴米油鹽的庸常生活,生兒育女,爲了生活特別是在異國他鄉,又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哪裏有條件把老婆當公主一樣地供着?

倒是徐帆飾演的教授夫人角色更爲真實,在國內知名大學當教授的丈夫,到了異國他鄉只能靠教小孩謀生,大教授也有令人無法容忍的缺點,讓妻子產生過離他而去的想法。因爲愛、因爲多年的相依爲命,夫妻已經成爲沒有血緣關係最親的親人而無法割捨。因爲丈夫的離世,妻子無法抑制的思念之情在一對新人的婚宴中,觸景生情,酒後吐露真情。這好像纔是真實的夫妻之情、生活常態。

如果真有影片中的神仙夫妻,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彼此都能至始至終地恩愛如初,真是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