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500字【精彩多篇】

觀後感2.92W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500字【精彩多篇】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200字 篇一

觀1950他們正年輕有感——動人的旋律

八年級(3)班 張熙瑤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要講述的是一個大家都熟知的歷史,抗美援朝,這也是那些保家衛國的戰士們故事,開場,旋轉的時鐘帶我們進入抗美援朝的年代,天空中的飄雪似乎要飛出屏幕,闖入我們的眼眶,林間的日光引人入勝,這將會是一場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光輝歷程。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是我對這部影片感觸最大的地方,雄壯的旋律讓在場的觀衆們無一不熱血沸騰,而這首歌曲也貫穿着每一個抗美援朝戰士的歷險。

任紅舉,以爲87歲的老戰士,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時,他與戰友們都還只是一名學生,這對他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對所有人來說,是光榮的,但是又有誰會理解這艱苦抗戰中的離別呢?

文工隊裏,有一名小戰士,名叫劉文,一位小提琴手,這些文藝工作者們也參加了這次出征,正當我激動的準備繼續猜測他的經歷時,就聽聞這位與我相隔着一個年代的演奏家死在了無情的炮彈之下。

“我願用你一根白髮,安在小提琴上,陪你一起演奏。”

緊接着,是任紅舉的另一位戰友,湯重稀,通過視頻,相隔千里的任老先生再次見到了“小湯”,記憶中那個孩子也變得滿臉皺紋,湯重稀戰士年輕時,曾經也想成爲一名手風琴演奏家,這時的我在心裏默默祈禱,但當這位老戰士把手舉到胸前時,我愣住了,原來,湯重稀戰士心中也在想,我不能讓手受傷,一點也不行,說着,他想把雙手環抱在胸前,但是突如其來的炸彈,決定了他再也不能繼續他的夢想了。

薛英傑,一位衛生部的戰士,他在戰壕中東奔西跑,解救一個有一個傷員,曾經,他遇到一位只有二十幾歲的小戰士,被炮彈奪去了下巴,喉嚨的部位清晰可見,我不敢去想那樣殘酷的場面,那會是多麼恐怖的傷口,沒有一個護士餵飯堅持到了最後,薛英傑老戰士爲的次數最多,而這位小戰士,對他十分親切。

“他,也有爹和媽啊……”

不能再拿起琴弓,不能在彈奏旋律,不能再念出一句動人的詩歌,這些戰士,用血肉保護了朝鮮,用生命,守住了列強侵略的最後一道防線,戰士們都堅守着不屈的信念“最危險的,我去,生命有關的,也由我頂上”,有的用眼淚掩蓋所有情感,有的用微笑掩蓋傷痛……

電影的最後,戰士們的照片,掛在雪白的牆壁上,圍繞着紅色的中國夢,烈士的陵園裏撒滿了陽光,“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相信未來,我們纔有現在!”

回校的路上,我看到滿天的雲霞,我看到天空被染上了熾熱的紅色,這一切祥和安寧的場面就是抗美援朝戰士們浴血奮戰的回報!穿過高樓大廈,那裏似乎有一道道身影從雪地間歸來,迎着初春的光芒,美妙的琴聲,動人的頌歌,傳遞着勝利的消息,這是一個年代的感慨,更是紅色精神所傳遞的情懷!

忽然間,我似乎聽到了志願軍鬥志昂揚的,勝利的歌聲:“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500字 篇二

9月16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統一組織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緬懷先烈致敬青春’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觀看《1950他們正年輕》影片。

作爲一名新入職育人導師,看了這部影片後,我的內心是沉重的,它讓我如臨其境,感受到被敵人炮彈打掉胳膊志願軍戰士的疼痛,捶胸頓足,恨不得自己回到1950年用一條條火舌向敵人的臉上舔去;我的內心是自豪的,它讓我如臨其境,感受到12名志願軍戰士“奇襲白虎團”端掉其團部、消滅其200餘人後0傷亡的快哉,歡呼雀躍,恨不得自己回到1950年與志願軍戰士一起搖旗慶賀;我的內心是充滿信心的,它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正是由於這些先烈,纔有了現在我們的國強民富、兵強馬壯,熱淚盈眶,恨不得自己回到1950年親口告訴先烈們70年後中國的樣子……

此時熱淚盈眶的我,已看不清屏幕,他們的名字也已模糊,那我就稱他們爲志願軍老戰士吧。

觀影前,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部影片:歷時4年拍攝製作,走訪了近50名志願軍老戰士,選取了26名收錄在影片中,從不同軍種、不同維度還原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故事。

這部影片對我感觸最深的是:真實、珍貴、熱血青春。

當老戰士講述戰友腰部以下被敵人炮彈打爛,無法把她扶起來時,彷彿自己就在旁邊卻又無能爲力,老戰士的眼神裏透露出遺憾和自責,但作爲衛生員他們沒有放棄,一名戰士趴在地上揹着受傷的戰士往山上趴。就在這時,畫面突然轉換,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炮火覆蓋,卻沒有一個人畏縮不前,一個個倒在衝鋒的路上。

影片中的26名志願軍老戰士以大銀幕的形式向我們講述戰爭的殘酷、親人的別離、戰友的情誼、堅強的鬥志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往,我們一直是通過各種方式瞭解朝鮮戰場上的各個大戰役中志願軍爲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可是隻有了解到這些歷時片段中每一個鮮活的個體後,傾聽他們的真實講述,才能體會到他們的熱血青春和流血的聲音,才能真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我經常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部動漫用稚嫩而堅定的童音,把國人比作“兔子”意喻溫文爾雅,但是你別惹我!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的艱難發展歷程,每次都是熱淚盈眶。其實,我是不忍心有人去打擾這些老戰士的,這等於在用刀子從他們大腦深處把回憶強行挖出來,讓本已一副英雄殘軀的他們再次傷痛、再次回想戰友一個個的倒在自己身邊、再次被迫勾想殘酷的戰場故事。可是,如果不去傾聽老兵講述,我們只是宏觀的瞭解戰爭是不全面的,那些埋沒在老兵記憶深處的戰場記憶和血肉橫飛的畫面可能就永遠湮滅。只有把戰爭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你我這些後人才能堅定繼承先烈遺志、珍惜美好生活、反戰但不怕戰的意志,一起守護“種花家”。

影片最後,一名老戰士撕心裂肺哭着請採訪者幫忙把老指導員從無名的水磨坊接回國,彌補他一生的遺憾和承諾,這應該也是回國後的志願軍戰士們的共同心願吧……

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隨着國力逐漸強大,國防實力乃至綜合國力已經雄踞世界前三。2013年,中國與韓國本着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從2014年到2021年,韓方已向中方連續八年移交共825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當“乘坐”着祖國自己的大型運輸機J-20回國時,左右兩側J-11戰鬥機爲他們護航,時隔70載,山河已無恙,英雄回家鄉,先烈們,你們可以挺直腰桿俯瞰腳下了!

作爲一名青年育人導師,我們更應該提高政治站位,繼承先烈遺志,不斷加強學習,持續完善自我,克服一切困難,將先輩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繼承下去,並付諸於實際工作當中,爲祖國、爲先烈繼續培養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300字 篇三

接過您的炬火

八年級(1)班 熊敏孜

莊子道:“指窮於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炎黃子孫生生不息,民族精神代代相傳。泱泱華夏五千年輝煌,接踵而至的是一百年滄桑。國家危難之際,總有先鋒撐起飄揚的旗幟,引領着後人走向光明。

1902年,那個決心以先進的醫學救治國人之軀體的魯迅先生,東渡抵達日本。追尋“醫術救國”的志向時,清朝留學生的貪圖享樂、中國民衆的麻木不仁、他國人民對中國人的鄙夷不屑……由此,即便有生命至上、大愛無邊的藤野先生的殷切期盼,也無法動搖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毅然決然。歸國後,他在那“萬難破毀”的“鐵屋”中吶喊,以堅定的希望,喚醒着一個個昏睡近死的國人。他讓中國青年“擺脫冷氣”,“不必等候炬火”。而他就是炬火,首先醒過來、首先站出來,一生案牘勞形。他以筆爲刀,用心血寫文章,用生命救中國。他說:“待我程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並帶領着人們衝鋒,衝破黑暗的枷鎖,前仆後繼,義無反顧,直至燃燒盡他戰鬥的一生。

如今,我們在國旗飄揚下,依然記得李大釗先生那滿懷信心和希望的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守常先生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當之無愧的革命先驅,19世紀20年代軍閥割據,社會黑暗,傳播一種信仰,發起一場革命,是何等的艱難與危險。比大釗先生沒有畏懼,他引領革命志士爲救國圖存積極奔走。奮起反抗,在這個混亂而腐朽的中國,他是第一絲光明是第一團炬火,共產主義擴散至燎原之勢。他說:“如果我死後能夠喚醒那些麻木的人,能夠讓活着的同志們更加奮勇的前進。我可以去死。無數與守常先生一樣的烈士,站在黑暗與光明的節點上,無法看到勝利的那一刻作文吧。但他們留下的薪火,永久灼燒在我們心中?

抗美援朝戰爭中,偉大的中國人民在國家解放僅一年的艱難條件下,團結一心保家衛國,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這看似手到擒來,實際卻驚人得壯烈。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平均年齡只有28歲,最小僅10歲。一聲令下,千萬家百姓的兒女、千萬個孩子的父母,披掛上陣,奔赴朝鮮。《1950,他們正年輕》中,幾位老戰士的訴說,彷彿重現了那個殘酷的戰場。傷疤、皺紋、淚花,他們那時也是朝氣蓬勃的青年;勳章、軍裝、目光,如今的榮耀抵不過爲國獻身的豪情壯志。那是“今天在,明天就不知道在不在了”的硝煙瀰漫。沒有棉衣棉被,沒有魚肉蔬菜,沒有武器飛機,只有戰士們的滿腔熱血,“一個倒下去,萬個緊跟上”。他們也曾是肩帶星光燦爛的少年,不過是,去時少年身,歸來英雄魂。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記住英烈的最好的方式,便是接過他們的炬火,傳承先輩的精神。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初的任人宰割,而是有着堅定底氣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我們是21世紀的青年,我們是千千萬萬先烈的後人。凝聚着無數革命先輩決心和意志的炬火,由我們承接。

接過先輩的炬火,扛起光榮的責任。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000字 篇四

成爲“光”

八年級2班 石墨笛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大家肯定都聽過這句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爲號召青年擔當責任與使命。所說的新時代的建設,依靠的是青少年的努力奮鬥,這引發了我的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擔當責任與使命,從而爲國家做出貢獻呢?乍一聽這個寬闊、空大泛泛的問題,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沒有什麼頭緒,那就來看看過去的人們吧,《長津湖》與《1950我們正年輕》講述了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們,在中國邊境面臨危險時,勇敢站出來保家衛國,與有着先進武器的美軍鬥爭。戰場上,生命只在轉瞬間消逝,血雨漫天飛,但戰士依然意志頑強、堅持鬥爭,有流血有犧牲,但終是贏了。戰士也是平凡的人,但他們站了出來,用槍的用槍,能打炮的打炮,做着他們擅長的工作,閃爍着心的螢火。當螢火匯聚,便成了光的汪洋。這汪洋源源不斷,照亮整個世界。

這些戰士們,要想成大事,必定有敢於擔當的精神,有不怕犧牲和付出的意志。現在是和平年代,青少年不需要打仗、不會面對那種殘酷,但不論學習、辦事、工作還是研究,都需要不懈的堅持奮鬥與犧牲,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別人享樂的時候努力,有失敗後堅強的意志、打不垮的精神,那定會收穫不同,最終才能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自古英雄出少年,歷史上,無數先人,英雄豪傑,臨危不懼、持續奮鬥。南宋朝廷不敢與金人抗擊,岳飛揮師北伐,大敗金軍,逼近北宋故都開封。孫中山帶領推翻清政府,鼓舞全國人民,建立中華民國。魯迅爲救中國,棄醫從文,即使身處險境,依然不願放下手中的筆……還有很多人他們像“光”,在黑暗中熊熊燃燒,照亮了一片,燎原。

一代代的青年,爲了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着,付出了全部的精力甚至生命,爲換得不就是家人後代的平安幸福,國家的富足安康嗎?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新時代的青少年擔當着時代重任。踐行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現着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家的建設、發展與復興就是我們的時代責任與擔當。我們應該從小認真學習,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敢於擔當、持續奮鬥。從小事做起,實際做出,做有美德的人,做新時代新思想的青少年。不忘歷史,學習先賢品質,牢記責任與使命,讓自身的志向同國家前途與民族命運相結合,才能實現理想,不負爲新時代的青少年,也不負國家。責任、擔當永遠伴隨成長,創造和貢獻不停止,纔能有“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精神,才能成爲“光”,熾熱世人的心。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000字 篇五

偶然在中秋假期發現了這部電影,因着對抗美援朝題材的興趣,儘管排片的影院距離甚遠我還是決定前往。

去之前搜了相關影評,關鍵詞不外乎“心疼”“感動”“哽咽”之類,於是便有了被我帶過去的一整包紙巾。

雖然因爲時代變化太快太大,我作爲觀衆沒有辦法完全與影片中尊敬的爺爺奶奶們共情,辜負了這包紙巾,也只能作爲一位畫外人去窺視這場戰爭,但我仍然認爲此趟是值得的,因爲我似乎對這場戰鬥有了更加鮮活的認識。

說是電影更像訪談

影片背景是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作戰。

這個項目起源於一張照片——2018年4月份導演拍一個公益廣告時在四川榮軍院見到一個老兵,在他家裏看見一張照片,照片是老兵年輕的樣子,那張看着是單人照片卻有一隻手搭在老兵的肩膀上,老兵說那是他和一個特別好的戰友在上戰場之前拍的合照,後來戰友犧牲了,那張折過去的照片再也沒有折回來。

影片全程主要聚焦在講述故事的爺爺奶奶身上,平靜的、流淚的、羞澀的、激動的、頑皮的、遺憾的,各種神情的臉。

沒有恢宏壯闊的激烈的大場面,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嘮嗑”,像家裏爺爺奶奶輩的人熱切拉着你重複又重複他們的故事,導演最初的想法是把自己交給老兵們,當他採訪了一位又一位後,便產生了要以此製作一作文吧部紀錄片電影的想法,儘管過程艱難,他們掙扎過求助、掙扎過放棄,但所幸最後還是不願辜負老兵們的熱枕和信任堅持下來。

形式單調但情真意切

“你跟你自己子女說過這些事嗎”

“沒說過,自己人不相信自己人,哈哈”

這次是有人主動去找他們傾聽。

原來「黃繼光捨身堵槍眼」從歷史教科書上看來和從戰士口中聽來是很不一樣的,即便是隔着屏幕近距離的聽着,我也永遠無法體會那時心裏口裏都喊着“衝!爲黃繼光報仇!”的戰士們的心情。

微小但英雄的人物講述親身經歷的抗美援朝故事,亂戰中被炮彈奪去的手風琴夢想,帶着隊友的希望忐忑又無畏地從睡滿敵人的屋子裏帶走的塞滿口袋的年糕,身軀被炸的粉碎只從血海里撈出兩條辮子的場景,給下巴被炸掉都能看到嗓子眼的戰士餵飯……彷彿被他們帶回了那個時代,感同身受危險,艱辛,熱血。

影片沒有什麼值得深道的藝術手法,只把觀衆的注意力拉回人物和故事本身。

這些本身,足以感人且引人深思。

人民英雄永不朽

紀錄片拍了四年,看到片尾已經有幾位戰士的名字被框起來了,我們記住他們的故事,他們就不朽。

和平來之不易,珍惜現在的生活。

26個老人構成一個人——人民志願軍。

電影結束所有人在座位上安靜等待着,直到屏幕完全黑後才起身。從影院出來才慢慢從恍惚中走出。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100字 篇六

九月的第一場電影——紀錄片《1950他們正年輕》。這是看的第二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紀錄片了,可惜還是拍片少的可憐,只能去看一個午夜場了。觀影過程中,數次落淚,一個人在影院哭的稀里嘩啦。

影片從一張張老照片入手,黑白照片逐漸變成彩色,我們逐漸看清上面的人物,他們一個個不過十七八歲,正值青春年華,充滿着稚嫩與朝氣。鏡頭一轉,物是人非,他們都已滿頭白髮,垂垂老矣。於是,在他們的講述中,我們得以真實瞭解71年前的那場戰爭。

當年,他們在祖國的召喚下,便選擇了參軍入伍,然後奔赴朝鮮戰場。在後勤供應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與武裝到牙齒的美帝軍隊戰鬥,硬是用鋼鐵意志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蹟!

影片中有三處地方,讓我哭得最難受。

一個是文藝兵任紅舉老人講述他們過江的時候,身邊有一個叫劉江的戰友被炮彈擊中,半個身子都被炸沒了,戰友揹着她往前爬,她沒有一句喊疼,而是依然在唱着歌,這是怎樣的一種鋼鐵意志!

圖片

還有是一個軍醫,講到自己救過一個二十幾歲的戰士,他的下巴被打掉了,每次護士給他餵飯都十分艱難,看到那一幕,他禁不住哭了起來,說“誰不是爹媽的孩子呢?”

是呀,如果他還在家的話,一定是父母的寵兒。他的父母看到他受傷的一幕,心裏又該是怎樣的心痛呢?

最後是一位志願軍班長,講述上甘嶺戰爭的經歷,雖然已經八十多歲,老人卻把整個戰鬥講得繪聲繪色,鏗鏘有力,加上四川方言,讓人渾身都是熱血沸騰的,彷彿置身於那個戰場。可是到最後結尾時,他說自己放眼望去,身邊都是自己一個班戰士的屍體,只有自己一個人活了下來,禁不住哭了起來。

戰爭雖然勝利了,可是那些最爲親密的戰友,卻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這怎麼能不讓心痛呢?

對於很多老兵來說,那場戰爭過去了幾十年,他們卻始終不敢去想那些戰場上的事,不光是因爲戰爭太過殘酷,還有就是他們當初的許多戰友,犧牲在了異國他鄉,至今遺骸還未找到。而自己卻還活着,那份內心的煎熬始終伴隨着他們。

找到曾經戰友的遺骸,讓他們能夠安葬回祖國,這大概是那些活着的志願軍老兵最大的心願了。可是他們個人卻是無能爲力的,所以他們會拜託攝製組能夠幫他們尋找烈士的遺骸,了卻他們的心願。

誰是最可愛的人?毫無疑問,志願軍戰士便是那最可愛的人。71年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爲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的生活環境,纔有了我們今日安定美好的生活。他們,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一羣人!

老兵不死,只是會消亡。曾經的小夥子、小姑娘們,如今都已老去,很多也都不在人世了。再過幾年,目前剩下還活着的老戰士們,恐怕也都將相繼離開人世。後代的人們,還能再記得他們的故事嗎?

我想,這部電影便給我們留下了他們最後的影像資料,讓我們還可以去了解他們的故事,這便是它最大的價值和意義了!

因此,我也希望更多人能走進影院,去觀看這部紀錄片,瞭解先輩們的故事!

1950他們正年輕觀後感1000字 篇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年級(1)班 楊藝鑫

上個世紀的中國,一派風雨飄搖,動盪不安。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有西方列強侵略,有抗日戰爭,還有國共兩黨間的爭權奪勢。新中國成立後,人民也依舊沒有徹底過上安穩的生活,不僅有抗美援朝戰爭,還有文化大革命,連年的自然災害……

甚至都不需要什麼影片的展現,只需寥寥幾句話語的勾勒,幾組數據的描繪,就已完全可以想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血腥。那是自然而然浮現在腦海中的,哪怕語言簡單,數據冰冷。

我覺得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它說,亂世造英雄。是的,就是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不見光日的年代,涌現了一大批年輕人。魯迅、周恩來、朱德……更有許多我們不知姓名的學生、戰士。他們身上燃發着青春與熱血的氣息和光亮,用自己的學識乃至生命,探尋着中國救亡圖存的道路,守護着這個國家。

魯迅曾在新青年中發表了這樣一段話,他說: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們可以想想看,用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句話合適呢?我想應是揣着堅定,懷着決心而鏗鏘有力的吧。所以啊,我們也就不難看出魯迅當時願拯救黑暗之中國,腐朽之國人思想的堅定信念了。他選擇了棄醫從文,從此拿起紙筆,便一發而不可收拾,一支筆桿,一張白紙……墨落紙上,留下的非簡單的漢字,而乃魯迅的滿腔激情,因“吃人”之社會而憤怒,因想醫治國人思想而急切……

這是魯迅,也是新中國成立前很多知識分子的追求、心願。他們用自己的一份信念點亮了那個黑暗的年代。

那麼說完魯迅,再聊一聊新中國成立後一場人盡皆知的戰爭——抗美援朝吧。

既爲戰爭,哪有不流血犧牲的道理。抗美援朝也是這樣。無數年輕的戰士爲保家衛國,奔赴朝鮮戰場。他們或身負重傷,或失了健全之身,或壯烈犧牲……在看《1950他們正年輕》時,有一幕令我鼻尖發酸。是密密麻麻的犧牲的戰士的名單。金色的名字落在黑牆上,分外醒目。我就那樣直愣愣的看着大屏幕,心中滿懷敬畏。先烈們,謝謝你們!是你們用自己身上所發出的那點點星光,照亮瞭如今人民之幸福,騰飛之中國。

星星之火,亦可以燎原。百年大潮中,先輩們用他們的堅持、拼搏,換得我們如今之幸福。在往後漫漫歲月中,就交由我們來吧,我們會用明亮星光守護、照亮、點燃這個國家。定不負您之堅持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