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1

何謂互聯網思維?作者通過列舉大量企業成功的事例,證明互聯網盈利模式的成功,其實是折射出來的互聯網思維的神奇力量。要想改變口袋,必須首先改變腦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使自己的觀念緊緊跟上互聯網時代的步伐。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具有互聯網思維。作者認爲互聯網時代就是跨界競爭。將互聯網思維形象的比喻爲是“借船出海”、“羊毛出在狗身上”和“快魚吃慢魚”。這位兵器工業的領航人向兵器工業系統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目前,一場圍繞如何推進改革發展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正在兵器工業系統悄然興起,並持續向縱深發展之中。

應該對互聯網思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互聯網思維確實是改革開放以來提出來的一個很新的觀點。它有着自己豐富的內涵。近年來,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各地區各行業通過互聯網思維模式,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大量事實彰顯了互聯網思維的神奇力量。

互聯網可以穿越時空,打破所有界限,能夠產生和凝聚巨大的作用。過去,我們總以爲互聯網離我們很遙遠,與我們所從事的行業企業的工作不搭界,沒有什麼太大太多的關係,其實這種想法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互聯網與我們的工作相通交融,它時刻都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工作實踐中,與我們的工作事業和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可以不懂互聯網技術,但應該懂一些互聯網知識,尤其是應該具備互聯網思維。

個性化需求是傳統生產過程中一個難以解決的普遍現象。以衣服爲例子,傳統的生產模式,把同一款式的衣服做成大中小各種碼型,看似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碼型,但實現上只是相對合適。從企業角度這可以節約成本形成大規模生產,從消費者角度,既想獲得個性化產品,又不願爲之付出高價格,這就成了一種拆中的選擇。而在互聯網時代,藉助互聯網的信息技術,衆包的新生產、消費形式開始粉墨登場。這些消費者不再是被動地,而是主動地參與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也就是說,在商品的創造過程中,他們既是消費者同時又是產品的生產者。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2

我很榮幸能夠參加互聯網+稅源管理培訓班的理論課程學習,感謝_地稅同仁對本次培訓課程的辛勤付出和毫無保留的經驗介紹以及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短短几天的學習使我對互聯網+稅源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培訓嚴格規範

說實話,我在去之前心態有些放鬆,但真正走進邯鄲市地稅局特別是看到工作如此兢兢業業的邯鄲地稅同仁以後,這種鬆懈的念頭隨之打消。整個培訓過程紀律嚴明,班主任嚴格管理,班委會認真負責,上課時座號固定,不定時抽查,作息時間緊張有序。

二、課程安排合理緊湊

本次參加培訓的主要內容有:互聯網思維及理念、各單位自帶項目簡介、互聯網工具介紹(谷歌地球、騰訊街景等)、經典案例分享、謝永清副局長“創新心理學”講座、“無人機”航拍知識等;培訓形式既有專家講授,又有師生互動;既有政策法規的理性探討,又有疑難案例的共同分析,課程安排豐富多彩,比較合理。

三、培訓形式靈活多樣本次培訓以市各縣區局經典案例分享爲主,輔以案例討論、參觀考察等。分享的案例先由各班自行討論,拿出初步處理意見。各位學員爭相發言、各抒己見,各班級集思廣益,充分發揮才智,提出了很多獨特見解。本次培訓班的授課教師均爲邯鄲市各縣區局項目組業務骨幹,他們政策理論水準高,實踐經驗豐富,造詣深厚,觀點新穎,思路寬,有深度,講授幽默風趣,寓教於樂。聆聽了他們的授課,深受啓發,受益匪淺。

四、邯鄲地稅同仁工作理念先進。

地稅局打破傳統稅收管理手段的侷限,建立包括以宗地爲基礎的物理網格、以互聯網爲基礎的虛擬網格、扁平化職責網格“三網融合”的稅源全景網格化管理體系,爲稅源管理佈下“天羅地網”。目前,市地稅局在初步劃分稅源網格的基礎上,運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的遠程測繪技術、實景監控設備,紮實開展涉土稅收覈查清理,已入庫稅款2.87億元。

“格中地、地上房、房中戶、戶中人”的工作思路首次出現在案頭分析中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對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契稅、耕地佔用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有條不紊、分門別類進行一一分析,對學員各自的本職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啓示作用。互聯網+是一種新時代背景下的新式思維方式,並不是萬能的,但絕對是先進有效的,互聯網工具包羅萬象,應多種並用,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學習邯鄲地稅同仁先進工作理念,一是做到思維轉變,通多大數據思維及“互聯網+”思維的學習,改變考慮問題的狹隘性,培養由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的全景思維。二是做到互聯網網絡工具的應用,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注重團隊協作,集思廣益,不斷推進互聯網+稅源管理,進一步提升稅收徵管質效,夯實稅收徵管基礎。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3

五月飛花輕折柳,粼粼神光迎豔陽。在這美好的時節,我有幸參與了市裏統一組織的“新媒體傳播與建設培訓班”。爲期一週的集中學習,匯聚了來自全市不同新聞戰線的近六十名業務骨幹,大家濟濟一堂,集中充電、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共同聆聽教授、專家、學者的精彩授課,豐富的網絡案例、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經過總結,本人獲得以下心得體會。

一、移動微時代如何做好報道

“沒有專業的能力,任何正能量報道都可能被質疑。”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許燕教授講的這一句話,被我深刻銘記在心。作爲傳統媒體,我們往往在時效性、互動性、用戶體驗等方面,與新媒體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做出受衆愛看的新聞,就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巨大考驗。

1、要在選題上下功夫。作爲一個在偏重輿論監督類欄目工作的新聞從業人員,我們要把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和市民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有機結合,定期策劃重點調查報道,這樣既能幫助羣衆解決難題,又可以提供更鮮活的案例給領導進行科學決策,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欄目的價值。

2、報道要儘可能的客觀、完整。輿論監督類新聞,必須尊重事實,不能有任何的虛誇、誇張、更不能無中生有,任意編造,報道中要儘量採訪到相關各方的聲音,用客觀公正的語言來表達,把矛盾的方方面面都呈現出來,不能夾雜自己的觀點和傾向,尊重事實邏輯,讓受衆自己感受和判斷。

3、報道要有深度。不能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要深挖事件的背景和形成的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出事件的重要性和它會造成的後果,以及如何來正確的應對,讓受衆明明白白的知道結果。

4、精心製作新聞標題。標題是吸引受衆的一大利器,一個好的標題,能夠提高受衆的觀看和點擊欲,標題要突出重要的新聞價值點,還要貼切傳神,讓受衆望題而知文意的同時,更要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和興趣。

5、最重要的是突出故事性。採訪和撰稿過程中,要注重展現新聞故事情節,挖掘人物的內心情感,刻畫人物的個性,捕捉生動傳神的生活細節,從而增強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和可視性,使新聞報道充滿趣味性和人情味。

二、新型、主流媒體如何更快融合

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長朱春陽表示,“傳統媒體是以正面宣傳爲能力結構主體,新型媒體是正面宣傳能力+危機溝通能力的協同發展,媒介融合的本質是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的融合,新型主流媒體的核心價值是降低兩個輿論場的摩擦力,推動更高程度的社會共識達成,而不是激化衝突、加劇摩擦。”這一段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媒體融合的本質。

1、突發事件,主流媒體更應積極發聲。進入自媒體時代後,網絡上不時出現負面輿情,一些傳播範圍較廣、羣衆意見較大的事件,如果單純的使用刪帖、打壓的方式,很難讓羣衆認可。此時,就需要主流媒體使用巧妙的方法,智慧性的發出聲音,通過選取廣大羣衆和黨委政府都認可的角度報道,來引領輿論走向,而不是在關鍵時候失聲。

2、媒體融合後更應突出快速、創新。在自媒體高度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想更加吸引受衆的眼球,快速推出新聞是必不可少的,一些突發事件,不能等待重重審覈,在廣播電視播出後再上網推送。而是要在第一時間,把現場圖片、短視頻和簡單的文字介紹,通過客戶端或app推送出去。此外,文字、圖片編排等要經常推陳出新,這樣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受衆關注。

3、抓住主要受衆羣體。不論是app,還是正常的新聞推送,新型媒體的主要受衆,是一些年輕人,我們要瞄準這個目標,想方設法牢牢抓住他們的心,把他們喜歡看、喜歡聽的新鮮資訊,用他們最容易理解和認可的方式傳送到他們面前,讓他們更加認可我們的新聞產品。

4、推出系列衍生產品。一個地方性的app,如果想吸引更多人下載註冊,的辦法之一,就是增添一些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比如社保、違章、公積金、個人所得稅查詢,代繳水電費等等,這樣市民會頻繁使用,且不會輕易卸載。

5、千方百計維護好受衆。在全國各類新聞客戶日益增多的情況下,一個地方的客戶端,如何更好的生存是一個難題,這就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做好引流和維護工作。除了加大推廣力度以外,我們還要在產品上下功夫,多推出一些吸引受衆眼球的東西,如新奇的新聞、好玩的短視頻等。此外,良好的互動,是吸粉的重要因素,只要能讓網友感覺他參與的內容,可以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他就會在這個客戶端或app中更加活躍。最基本的原則,是客戶端或app的工作人員,要尊重網友的意見或建議,不輕易發表與其意見相反的內容。

一週的時間,我收穫的還有很多,這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的消化吸收。通過這次培訓,我既增長知識,拓寬了工作視野,又學會了諸多工作方法,明確了今後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今後,我將加強相關業務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開拓創新,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4

一、教育教學理念新,注重實效性

本次培訓安排了多位教授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各位教授的講座,闡述了他們對幼兒園教育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並向我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學xx新《綱要》,新課程標準,學xx新理念,樹立新觀念,尊重幼兒的個性與尊嚴,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係,注重幼兒健康、認知、情感、態度、科學、藝術、創造性等方面和諧發展。與之相適應的課程,教育活動過程、模式、內容、形式、方法、結果、評價等方面別具一格,新穎有趣,實現共同發展。新時代的幼兒教育呼喚與時俱進的新教師,要體現在觀念要新,要常新,更新,堅持發展性,樹立新的幼兒觀、教育觀、質量觀、目標觀、課程觀、師生觀、資源觀,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領潮人。

二、遠程教育平臺的搭建,成爲教師成長的載體

這次培訓活動,通過網絡論壇實現了教師與課程專家的面對面交流,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中,講座、課例、網絡交流、師生互動等新穎、豐富的形式,爲參訓教師打開了一扇學科理念、理論、實踐活動的窗口,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學xx中,我堅持與其他學員保持密切聯繫,按時交流各自的感受與作業,使自己能博採衆長、開闊視野,在不斷的交流學xx中成熟起來。

三、學以致用、明確目標 、着眼未來

聽了講座,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課堂教學中應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xx,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幼兒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幼兒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幼兒都能發揮自身潛能。今後我會學以致用,我會將在這個平臺學到的新知識儘快地內化爲自己的東西,結合我園實際情況,針對幼兒的特點,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努力學xx同行們的學xx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積極參加各種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培訓,不斷的爲自己“充電”,真正實現“在行動研究中成長”。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5

通過幾天網絡營銷的培訓,個人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開展網絡營銷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必須要有一個長久作戰的準備,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積極支持與充分信用。

二、“互聯網+”,通俗來說,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兩者簡單的相加,而是通過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在現在的信息社會,消費者消費渠道和信息獲取習慣都發生了極大改變,相應的企業的營銷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特別要注重對網絡營銷平臺的選擇,客戶羣體出現在那個平臺,產品就出現在哪裏;同時也應對傳統的營銷方式作出相應的調整,探尋出一條符合本企業的方式,特別是在企業創立之初,應該更加重視營銷方式的創新。

三、網絡營銷要儘早組建專業的團隊,知己知彼,在充分的瞭解市場後,才能夠更有把握的做好網絡推廣和營銷的工作;同時,在信息傳播如此廣泛而快速的時代,如果可以做到人人蔘與,全民營銷,同時藉助當下的熱點事件,廣泛傳播,相信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企業和產品。

四、相對於網絡營銷做得好的企業來說,我們公司的網站太過於簡潔和死板。首先要對網站進行搜索引擎優化,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規則來提高網站在有關搜索引擎內的排名,從而提高網站的訪問量與關注度;其次要對網頁內容進行優化,首頁上可以放上客戶最關注的那些內容,提高網站的轉化率。

五、用信息化的思維與技術改進傳統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經濟模式、產業結構,“互聯網+”是部分傳統產業升級的催化劑,它與工業製造業領域的結合將帶來重大發展機遇。這一結合的關鍵就在於“智能製造”,主要體現在:1.個性化定製,戰略轉型是用戶導向,未來的製造業,不一定是現在的以大生產、大批量、大工程的形式來表現的製造業,而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甚至是創新客戶需求來產生的新的製造形態,一切以滿足客戶需求爲導向;2.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形成,特別是製造業服務化的趨勢會越發明顯,企業要生存必然需要線上線下結合,線上營銷,線下成交;線上成交,線下體驗,所以在線上的交流與服務就顯得尤爲重要;3.利用互聯網信息,可以瞭解到行業內的最新生產技術與發展動態,取長補短,優化資源與能源的配置,提高生產與利用效率。

六、“互聯網+”的本質不是把互聯網當作工具和媒體,而是營造新業態、新的供應鏈、新的增值服務,從信息服務轉向全產業鏈各要素的整合。但是“互聯網+”也有可能帶來嚴重的泡沫,現在既是互聯網+的最好時機,也是最危險的時候,互聯網+什麼都可以,但是互聯網+絕對不能加傳統思維,絕對不能加既得利益。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6

“互聯網+”作爲熱詞,在經濟領域尤其受到關注,就像當年“oto”一樣,讓企業主趨之若鶩,生怕一不留神,就會被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所拋棄。

在“互聯網+”時代,不管你是辦廠的還是經商的,都看到了希望也感到了壓力。一些傳統的“大鱷”莫名其妙就倒了,而一些無資金、無場地、無資歷的三無“小正太”一夜之間就成了呼風喚雨的人物,一種不曾見過的新商業模式不斷地“刷新”着人們的認知。

“互聯網+”是何方神器

搜索百度,它給出如下定義: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爲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我們必須注意到幾個關鍵詞:信息通信技術、互聯網平臺、深度融合,從這裏可以清晰地看出,“互聯網+”顯然已“水更深”,比傳統“oto”模式更加引人入勝,同時也給“大衆創新,萬衆創業”提供新思路和更多的機遇。

“互聯網+”下的新論壇

17日,金華微博名人匯在永康舉辦了一場“互聯網+”背景下的新論壇,各位玩微博、微信高人一籌的大v,組織在一起,嚴肅而又認真地討論起了“互聯網+”。

這次聚會其實是“互聯網+”新思維的產物,跟傳統的會議模式很不一樣。這個會是一羣人在微博平臺上聊出來的,包括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每一個參會者都是主辦方。

“我們通過網絡‘認識’,又是通過微博、微信把互不相識的一羣價值觀相同的人組織一起,有主題,有演講,有交流,跟以前‘見網友’模式不一樣,是升級版。”@誠信麗州說。

據瞭解,金華微博名人匯是新浪官方授權,由金華大市範圍內有影響力的橙v用戶組建的新媒體交流和資源互享平臺,整合了金華全市400多萬粉絲資源。17日的微峯論壇中不乏各行業的精英,還包括專門從事“互聯網+”業務的專業公司。

“前來參加的都是有影響力的微博網友,這就是很好的資源,一起討論‘互聯網+’,讓我們不僅學到了新方法,開拓了新視野。這種形式,還讓線上的網友變成了線下的朋友,把我們每個人資源抱團,相信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是‘互聯網+’模式下新經濟發展思路。”

“互聯網+”下的新業態

錢英傑,永康舵手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在微峯論壇上,分享了他開公司與衆不同但又看起來“水到渠成”經歷。

錢英傑和一幫朋友喜歡玩車,抱着給玩車的朋友搭建一個交流平臺的心態,20xx年,他開了一個“永康舵手”。當時花費了不少的精力經營這個公衆號,在上面發新聞、自駕遊消息,當然還發很多汽車美容、保養的專業知識輔導。

兩年下來,永康舵手的粉絲漲到了7萬,公衆號的影響力還一度排進全國汽車前十。

“玩着玩着,讓我們看到了裏面的蛋糕其實是很大的。”錢英傑說,今年5月份,他開了實體店———永康舵手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一種“oto”的形式,把線上的粉絲引到了線下,短短几個月時間,會員人數已近3000人。

“什麼是‘互聯網+’,我認爲就是資源整合,抱團取暖。”錢英傑認爲,互聯網是一個敞開的平臺,也是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每一個商家都必須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目前的互聯網形態,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成爲普遍現象,社羣是一羣人和一羣人的自由連接,人們的消費習慣也變了,更多的是和一羣朋友去吃飯,去看電影,去喝咖啡,去唱歌,去休閒,找到與這些社羣的連接點,也就找到了商機。

永康舵手平臺是向衆多商家開放的,商家之間相互配合,把一個個社會羣組跨界連接起來,那些酒店、電影院、咖啡館也因此增加了一大批潛在的客戶。

錢英傑無意當中走上了“互聯網+”社羣電商的新模式。社羣電商“吳曉波頻道”創始人吳曉波說,未來的產品銷售,已經不是先做產品,再通過銷售找人,而是先找到人,再把商品成本大幅下降,做讓人滿意的產品,一種全新的商業邏輯已在現實中出現。

“我們現在操作的還有另一種oto反向模式,把來自實體店的消費者帶到線上去。”錢英傑說,把一個個普通市民引導到有共同語言的社羣,看起來是爲粉絲服務,其實質是爲企業服務。

“下一步,還計劃在公衆號上推出道路救援、車險服務、在線專家問答、在線法律諮詢等增值服務,通過互聯網實現跨界融合,抱團取暖,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

互聯網十培訓心得體會篇7

通過對“班級管理“這一版塊的學習,讓我受益良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建設優秀班級文化”這一學習版塊。在班主任工作中,這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一部分。下面是我對建設優秀班級文化的一點心得體會:

“班級文化建設可分爲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這三個層面協調發展,將爲班級樹立完整的文化形象。其中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學到這一部分時,首先,我先自己反思我平日的做法。在物質文化方面,我能和孩子們一起愛護公物,桌椅擺齊,衛生合格;我能與宣傳部長將絨板、展示臺進行佈置、美化,根據學校要求更換主題。在制度文化上,我們制定班規並努力執行。在精神文化方面,除了建設書香班級外,還滲透在學生交往等方面。但學完這一部分的內容後,我發現自己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上,尤其是精神文化上是遠遠不夠的。我發現自己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上,尤其是精神文化上是遠遠不夠的。核心沒有立起來,其他兩方面沒有支撐,那樣班級文化是虛有其表。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精神文化包含主人翁意識的培養、班級凝聚力的培養、人際關係的行程、意志品質的養成。我所帶的班級爲低段,總覺得年齡小,偶爾懶惰或是沒有形成一個好的規矩是正常,要慢慢來。可在活動中,發賴、叫苦叫累的學生大有人在,當時只是一頓訓斥,現在想來,是我忽視了對他們意志品質的培養,如果我能在活動前進行一定的心理建設,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方法,那整個氛圍一定會不同,而這種良好、向上的風氣會時刻感染每一位學生。所以精神文化是在無形中感染、影響學生,而不是單一活動一蹴而就。

精神文化是滲透在工作中點點滴滴的細節中,並要持久的浸潤在這種環境中才會漸漸取得成效。這讓我認識到,工作要用心,要有心,要抓住教育契機。我們的對象是學生,所以任重道遠。作爲班主任,班級文化尤爲重要,形式、套路根本沒用,一定要依據學情、校規等方面來開展,將核心部分抓好。同時,物質文化與制度文化相輔,三者協同合作纔是一個完整的班級文化。

這次的理論學習讓我認識到一個完整的班級文化體系及組成部分,讓我反思自己工作的得與失。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把理論知識運用到我帶班的實踐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