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互聯網+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互聯網+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互聯網+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爲深入貫徹全國全區全市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切實提高我校“互聯網+教育”建設及應用水平,使學校的教育現代化工作能穩步向前推進,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全國和全區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落實“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啓動大會部署,以提高教師整體互聯網+教育能力爲目的,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具有創新意識、善於從事互聯網+教育工作的新教師隊伍,促使我校互聯網+教育工作系統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助力我校教育教學質量騰飛。

二、工作現狀

1.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

我校已接入了寧夏政務網100M帶寬網絡,相繼爲各班教室和功能室安裝了24套交互式電子白板、電腦、音響、觸控一體機等班班通設備,爲教師配備辦公電腦76臺,實行電子備課,隨着網絡進一步的升級改造,可實現學校教室及各功能室的網絡覆蓋。

2.資源建設與應用方面

我校目前已開通智慧校園,在“三通兩平臺”的建設中,教師“人人通”空間開通率已達到100%,目前教師應用寧夏教育雲資源服務平臺開展教師與學校的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工作。同時,籌備將智慧校園應用於教學管理與學校管理工作中。

3.在支撐隊伍方面

我校已從我校教師隊伍中遴選部分信息素養較高的教師,組建一支穩定的、有責任、能適應網絡信息技術管理的團隊,引領和提升我校全體教師利用“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展開教學、教研、家校互動,諮詢等活動的應用能力。

4.在體制機制方面

我校已成立“互聯網+教育”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及工作小組來推進教師應用信息化工作能力的提升。

5.教師方面

(1)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參差不齊,尤其是年齡偏大教師。

(2)我校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動力不足,存在畏難情緒。

(3)學校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不夠。

三、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積極爭取資金,完成我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設施建設和各應用系統的兼容配套工作。

2.提升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教研的能力。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加速教育觀念的改變與更新,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使教師能夠用好各種信息化教學工具,完成教育信息化從部署到應用的升級,形成學校辦公信息化、教師教學信息化、學生學習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措施

1.建立“互聯網+教育”教師培訓組織機構

中寧縣第五中學“網+教育”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劉喜軍(書記、校長)

成員:賈玥、柳秀峯、王萌

中寧縣第五中學“網+教育”教師培訓工作組成員:

組長:劉喜軍(校長)

成員:賈玥、柳秀峯、賈玥、王萌、龔陽凡、王曉龍(網絡管理員)、馬燕(平臺管理員)

2.宣傳發動並制定相關制度和措施

學校組織開好“網+教育”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會以及全體教師會,認真組織學習上級有關文件,使全體教師達成共識,認識到提高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制定和出臺相關制度和措施,確保“互聯網+教育”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3.做好“互聯網+教育”教師的校本培訓

(1)開展寧夏教育雲平臺使用培訓,使教師將教育雲平臺“一平三端”各項服務運用於平時教學之中,做好從會用到能用、常用的提升。

(2)開展學校信息化設備應用培訓。使教師瞭解、學會、掌握智慧課堂、在線教室、錄播室等信息化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方法,服務於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3)開展教育教學應用軟件的培訓。由學校牽頭,組織信息技術老師對全體教師開展課件製作、微課錄製等教學軟件使用培訓,使教師儘快掌握並應用於教學之中。

4.認真組織互聯網 +教育核心骨幹教師參加專題講座、討論、案例分析、經驗交流、教學觀摩等活動,以解決觀念轉變問題的通識性培訓;以《新課程標準》解讀爲主要內容,結合教材,以教師應用信息化手段,實施新課程,操作新課程爲目標,主要解決在雲平臺基礎下的學科性應用培訓。要本着“邊實踐、邊培訓、邊總結、邊提高”的精神,落實好平時的分散培訓,骨幹團隊在研究過程中爲廣大教師提供示範、跟蹤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蒐集材料,供教師們學習和討論,以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5.充實、整理、完善學校資源庫,爲學校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提供一個廣闊的資源選擇空間。

6.要求教師空間應用常態化,不斷提升各教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水平,形成典型案例和典型經驗,並逐步開通學生空間和家長空間,探索家校合作、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開展學校特色資源建設,並出臺激勵措施,組織和鼓勵教師參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7.建立充分調動教師參與“互聯網+教育”培訓、應用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對工作中涌現的有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互聯網  +教育過程中的優秀成果進行及時總結推廣。

五、培訓方式 (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方式)

1.線上:利用中國大學MOOC、學習通、寧夏教育雲等平臺,精選互聯網+教育課程、視頻讓老師在線學習,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教研。

2.線下:由學校組織信息技術教師及在互聯網+教育、區級信息化教學比賽等取得良好成績的教師開展專題講座培訓。切身介紹、推廣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

3.以教研組爲單位,開展互聯網+教育教研探討,一起發掘、整理同課程信息化資源,一起學習各種設備及軟件使用,提升信息化素養。

4.搞好傳幫帶工作,對年齡大、信息化能力提升有困難的老師,由教研組長牽頭指定信息化素養好的教師手把手傳授信息化知識。達到全體教師信息化素養整體提升的目的。

六、 培訓形式:

1.全員培訓:本學期每週四下午教研時間由教研組長牽頭開展本組教師互聯網+教育學習,形成常態機制;學校本學期將召開互聯網+教育教育經驗交流會,具體日期待定。

2.新教師培訓:對新教師進行互聯網+教育教育教學專項培訓,同時與老教師結對子對他們進行跟蹤培養。

3.骨幹教師培訓:注重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將骨幹教師培養成爲互聯網+教育能手,每學期進行骨幹教師研討課,觀摩課。重點考察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4.根據教育廳要求,每年派出部分教師赴校外開展信息化提升培訓、學習,學習歸來後要求他們組織專項講座,將校外、區外好的做法介紹給全體教師。

七、培訓要求:

1.參訓人員按時參加培訓,遲到或曠會者按有關規定處理。

2.外出學習調研的教師應按時參加會議,並記錄詳細過程,回校後向相關負責人彙報。

3.外出參訓的教師向本學科或本年級組人員傳達會議內容,學習、領會會議精神,並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4.參訓人員每次培訓後應及時寫出心得體會,交教科室存檔。

5.教科室每年對參訓人員進行年度考覈,並記入年終量化考評

八、管理方式

學校成立互聯網+教育組織機構,並設互聯網+教育工作推進小組,小組成員明確分工,對全體教師從不同層次等方面進行培訓,紮紮實實地落實《學校互聯網+教育的規劃》及各學期互聯網+教育計劃。建立教師互聯網+教育檔案,由領導小組負責培訓、登記、檢查、總結考覈驗收工作,着重考覈教師通過培訓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運用情況,並記入本人業務考覈檔案。學校依據有關文件籌措培訓經費,保證互聯網+教育的順利實施。

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