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

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

9月26、27日,在孫書記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幾人來到早已聞名全國教育界的即墨二十八中參觀學習,聽了兩節課,參加了一場交流會,雖然只是粗略地瞭解了一下這所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模式和文化,但通學習之前和回來以後自己在其校報、網站的進一步學習,尤其是讀了校園網站中《中國教師報》《學習的平臺、探索的前臺、發展的舞臺》《近距離的觸摸 零距離的溫度》等幾篇文章,對即墨二十八中“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了較爲全面的認識,下面我就這幾天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悟和思考,希望給大家一點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有益的思考和啓發。

(一) “和諧互助”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由來

山東省規範辦學明確提出:“把健康還給孩子,把時間還給孩子,把能力還給孩子。”這一要求勢必要各個學校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那麼如何在不加班加點的前提下,嚴格落實省廳《規範》精神,實現減負增效呢?這就要求學校既要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更要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在這種背景下,即墨二十八中誕生了“和諧互助”教學策略。

當然,任何一場教育變革,都有它的源頭。而拉動這樣場改革引擎的,是一位普通教師--時紅霞。我覺得要真正學習這一“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模式就必須瞭解一下這位“和諧互助”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創始人。

時紅霞,是即墨二十八中一位普通的數學教師,這位說起話來還時不時臉紅的女教師,從被譽爲“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創始人那天起,便成了校園裏的名人。

即墨二十八中是時紅霞的母校,當她帶着大學裏學到的知識回到母校工作時發現,教學方法與當年上學時沒有什麼兩樣,學生苦,教師累,而這樣的苦和累並沒有換來滿意的效果。

“以前的課堂我們很累,不僅身體累,心更累,因爲學生的成績上不去,講了很多遍的題,考試時總有不少學生不會做,讓人很挫敗。”時紅霞說。

“雷鋒精神”是即墨二十八中的核心精神,時紅霞還是做學生時就是學校學雷鋒小組的組長,時常關心幫助自己的幫教對象。從學生生活中的互幫互助,她忽然聯想到了互助學習,一下子,時紅霞豁然開朗,“爲什麼不能把課外學雷鋒中的互幫互助運用到課堂上來呢?”

“我當時在想,如果讓學生也來講會怎麼樣呢?”

於是,一個樸素的想法誕生了:讓一些成績好的學生來當小老師幫扶其他學生,讓學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

2014年3月,時紅霞開始在自己的班裏進行實驗:把學生一分爲二,自然分成兩大陣營,一部分是“小師傅”,另一部分是“小徒弟”,每次她講完後,讓同桌相互講一遍,這樣下來,學會的學生比原來增加了很多。從此,在時紅霞的數學課上,以前的教師講數學變成了學生學數學、講數學。

時紅霞講了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一次考試,一道數學題難度係數很大,此前她並沒有給學生講過,但試卷收上來卻“驚”了很多人,時紅霞班上答對的學生有30多個,比講過這道題的班答對的學生多出20多人。這一現象了引起了數學組全體老師的注意。此後,數學組的老師開始自發到她的課堂上聽課。

讓同學科老師感到更不可思議的是,時紅霞負責的兩個班學生基礎並不好,第一學期成績平平,而到了第二學期期中和期末考試,兩個班的成績卻包攬年級前兩名。

有老師跟蹤調查發現,在時紅霞的班級裏,學生的課下作業很少,甚至沒有書面作業。這就是時紅霞後來實施的解放優秀學生計劃。在她的班上,優秀“師傅”可以申請不做作業,他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作業減少了,但課堂教學效果卻大幅度提高了。

就這樣,原來一個老師教60個學生的“拖車課堂”,變成了30個老師教30個學生的“動車組課堂”。時紅霞告訴記者,現在她更大限度地放權於學生,本學期她把兩章相對簡單的內容交由學生來講,讓學生和她一起備課,然後讓學生上課。

“我還嘗試讓學友出題檢測“師傅”,每堂課都讓學生出題,能出題就一定能解題,出題要求的能力層級遠遠高於解題的能力層級。”時紅霞說。

如今,在時紅霞的班裏,越是喜歡幫扶徒弟的學生成績越好,這已經成爲一個普遍現象。這位“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創始人,也因此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

思考:

1.時紅霞老師之所以能夠成爲“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創始人,主要是她擁有一顆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心。一名教師真正把教師作爲自己的事業時,時時刻刻在思考、踐行如何讓自己的學生學到更多,學得更好,更紮實、更高效,相信他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教學模式。

2.其實我們很多優秀的教師已經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兵教兵、培養小老師等做法,只是這樣的老師比較少,也沒有形成體系。而更多的教師在理念上沒有改變,總是感覺自己只要備好課,上好課就盡到了教師的責任,就是一名合格的、負責的教師。其實作爲教師,如果我們不去思考如何讓學生對我們的課充滿興趣和期待,不去思考是否每一名學生都在這節課有了最大收穫的話,不去思考自己傳授的這個知識點有多少同學掌握了,還有多少同學沒掌握,如何讓掌握的同學更紮實、會變通、會應用,讓沒掌握的同學實現點對點的輔導。那就說明我們作爲教師做的還不夠,還不能稱其爲一名責任心強的教師。時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的“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可能給我們很多教師指出了一條出路。

(二)“和諧互助”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推行

時紅霞悄悄進行的實驗被校長髮現,源於一封來自家長的投訴信。

校長李志鋼清楚地記得那是2014年9月22日,他發現自己辦公桌上有一封家長來信,信的內容是反映數學教師時紅霞上課時基本上不講,而是讓學生教學生,家長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成績。

當天,李志鋼便召集相關領導去聽課。在時紅霞的課堂上,剛上課,一名學生就走上講臺,拿着教材,大大方方,有板有眼地向同學們講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平行線與相交線的定義及其相關定理。學生的表現儼然一位成熟教師,表述清晰,講解到位。整節課,老師總共講了不到10分鐘,而學生們卻學得熱火朝天,同桌之間有講的、有聽的、有練的……課後成績測試出人意料的好。

一節課,別的老師費盡口舌才能講完的內容,而時紅霞卻在寥寥數語中高效地完成了,這不能不讓人驚訝。“時紅霞的課讓我眼前一亮。”李志鋼說,“但是,這樣的課算不算是一節好課呢?如果站在教師教的層面來評價,這的確算不上一節精彩無比的好課。然而,學生學的效果卻很好。”

一時間,這樣的爭論在學校領導層一直持續着。爲了進一步求證時紅霞課堂教學探索的價值,新學年開學,學校有意將一個學習基礎比較差的班交由時紅霞負責,結果,期末考試,在年級24個平行班中,這個班的數學成績竟然上升到了第六名。這在全校引起了轟動,不少老師開始到時紅霞的班上“偷師學藝”。

這一成績進一步驗證了時紅霞探索的價值。校長開始組織骨幹教師全面深入數學課堂進行跟蹤研究,有針對性地對“時紅霞現象”進行提煉總結。

跟蹤研究發現,在時紅霞的課堂上,教師並不是在偷懶,教師的任務不單單是組織教學,還要對“師傅”進行重點培訓,讓他們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師傅,教師不僅要使“師傅”學會做題,還要讓他們學會分析題意,學會講解題的思路,把衆多同類型題目和相應的知識點聯繫起來,從而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在“師傅”和“徒弟”都遇到困難時,教師則要相機給予指導和點撥;當“師傅”在“教學”上有精彩表現和“徒弟”成績有明顯提高時,教師要給予及時評價表揚。

爲了讓其他學科老師認識到這種模式的可行性,2014年,學校開始把這一教學改革從實驗室搬進了試驗田,選擇骨幹教師進行實驗,歷時半年多,學校總結出了一套相對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命名爲“和諧互助”高效課堂。在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徒弟”代之以“學友”,“師友互助”的教學模式由此確立。2014年,學校開始在全校推廣。

其實這樣總結推廣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最初,在討論會上,一些領導主張讓時紅霞要改回來。在他們看來,讓學生自己學,蘿蔔燉蘿蔔永遠是蘿蔔。校長李志鋼在推行實驗的時候,他給全校老師說的話:“‘和諧互助’是咱們學校長出的一棵幼苗,盼望大家勇於參加實驗研究,有的老師不願意參與,沉默也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千萬不要狂踩一腳。我們不爭論,不議論,幹出結果自有公論!當我們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我們自然而然地會得到更多的陽光雨露。”

這樣一項源於草根教師的課改,在即墨二十八中的歷史上,無疑是一次意味深遠的變革。“和諧互助”模式就是把學生劃分爲四大類: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然後,把全班學生按照優秀-一般,良好-較差的座位調好,兩個人中有一個成績好點的,作爲師傅;成績差點的,就是徒弟。師徒搭配是實施“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前提。

而在實施“和諧互助”教學時,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傳授新課時,學生分別進入“交流預習”、“互助探究”、“分層提高”、“總結歸納”、“鞏固提高”五個步驟。這樣的課堂模式,創造性地將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分層次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課堂上再也不見了教師滿堂灌、口若懸河、唱獨角戲的現象。課堂完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們在“交流預習”、“互助探究”、“分層提高”等過程中,如果“學友”遇到不會的題目,“師傅”就負責把“學友”教會,如果“師傅”也不會,先向其他“師傅”請教,再教會自己的“學友”,如果“師傅”都不會,最後由老師講解。這一種轉變,使後進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慢慢自信起來,逐漸由“邊緣地帶”轉向了中心位置。從而,促使全體學生都有所提高。

聽課中發現,二十八中的課堂容量極大,教學步驟推進極快,效率極高,學生從始至終緊張地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師友在知識和認識上也是有很大漏洞的,在學生討論中,教師要不斷的巡視,以發現師友認識的漏洞,並及時指證,以免這種錯誤的認識傳遞給更多的學友。

思考:

1. “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比較適合知識難度較低、大多學生經過自己學習和思考即可掌握的年級推行,這樣做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像我們學校,可以在七年級、八年級試行。

2.一種新的改革的推進,需要不斷的試驗,總結,反思,提高,逐步完善後再進行廣泛推進和實施。在這過程中也肯定遇到很多阻力,更需要領導者強力推行,自上而下,做好宣傳動員,讓實施者認可,內化並落實。課堂改革變革的是教育思想,課堂改革成效的好與壞關鍵在於教師的思想認識程度,教師要放手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3.以前去杜郎口參加過他們的小組學習,感覺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其基礎上的進一步細化,課堂管理和落實更加精細。對於現在國中部推行的“333”團隊合作學習,經過一年多的試行,我們年級的班主任感覺,對於國中學生六人小組人數有點多,不便於管理。原因有三點:(1)國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小組長領導能力和威信也不是很高,一個人管理五個人,難度較大,效果也不是很好,不如四個人小組,再定一名副組長,這樣基本上也做到了一對一。(2)六人小組檢查作業、檢查背誦和檢查知識點落實時佔用時間較多,四人小組效率更高。(3)四人小組相比六人小組組長數量增多了,得到鍛鍊的學生也多了。

(三)“和諧互助”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運行和評價機制

“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現已經形成完整的師友管理技巧和方案。師友劃分上,制訂了劃分原則、劃分標準、產生方式、責任分工、動態管理;師友培訓上,形成了課堂集體培訓、課堂個別培訓、思想意識培訓、教學方式培訓、師友專題培訓、知識樹培訓、教師專題培訓等;師友規則建立上,制訂了自主學習規則、討論交流規則、動靜協調規則、榮辱與共規則、教學相長規則等系列規則。

學生同桌兩人爲一個單元學習組,學習優秀的做“師傅”,學習較弱的當“學友”,課堂上通過學生幫學生、學生教學生,一幫一,亦師亦友,最終實現師友雙贏。當然,誰是“師傅”,誰是“學友”,不是單憑入學考試成績來確定的。從學生入學我們就開始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與性格品行逐一進行了解,再通過半個學期的觀察,才把他們粗線條地進行大致劃分歸類。

同時,“師傅”和“學友”不是固定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師傅”會因爲勝任不了而被教師調整爲“學友”,而有的“學友”會因爲進步比較大而升爲“師傅”。每個班級由班主任負責,協調任課老師,根據各學科的實際情況可對“師友”做一些微調。

“師友”橫向座位編排是:學-師,師-學,學-師,師-學。這樣更利於他們之間的羣學。“師友”搭配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組合,而且還不僅侷限於學習上,還包括紀律、生活等方面,“師友”組合堅持相對穩定與動態管理相結合。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互助的意義不僅是學習的共享共贏,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個性互補,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學生成了最大的學習資源。

建立課堂規則

在即墨二十八中的課堂上,只有規則,沒有紀律,因爲紀律是由教師制定的,是約束性的,是爲教師的“教”服務的,而規則是由師生共同討論生成的。

規則之一是自主學習。“對學”的基礎是獨學,沒有充分的獨學,“對學”就可能淪爲一種形式。因此,在, “學習問題單上”,他們強化了自學指導意見的提示。

規則之二是傾聽。傾聽是一種最基本的素質,也是互動交流的基礎。“和諧互助”高效課堂的規則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傾聽,認真聆聽別人的講解,善於捕捉有價值的信息。在傾聽的基礎上,要敢於插話質疑、補充,學會換位思考,不急於作無謂的爭吵,要設法拿出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規則之三是“師友”之間捆綁發展。當教師拋出問題後,必須是“師友”二人都舉手纔有機會回答問題,展示的是“我們”的成果,而非個人的見解,“我們永遠大於我”,避免課堂成了“師傅”的一言堂。這就要求“師傅”必須教會“學友”,這種“連帶”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師友”之間的交流,調動了“師傅”幫扶“學友”的積極性。

規則之四是不懂就問。來學校聽課的兄弟學校教師常常會問: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問題,而且都能問到點子上?其實,這是“師友”長期互助的結果。經過“學友”思考還不會的問題,要及時向“師傅”請教,只要能從別人的回答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就達到了提問的目的。從敢問到會問是一個質的飛躍,只有多問、勤問才能實現這一飛躍。

規則之五是不包辦代替。在小組成員和睦相處之後,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怪現象:一部分優秀的“師傅”爲了趕進度或急於求成,會一手包辦“學友”的學習,這無異於剝奪了弱勢學生的學習權利。因此在課堂上,倡導學生全過程吃“自助餐”。如設計的訓練題分爲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三種題型難度逐步升級,以滿足不同學生髮展的需求,讓好學生“吃得飽”,一般學生“吃得了”,最終達到水漲船高,讓課堂成爲“培優補弱”的主陣地,成爲因材施教的主陣地。

規則之六是限制性發言。在鼓勵“學友”發言展示的同時,限制“師傅”的發言次數和時間,避免“師傅”的話語霸權,從而提高“師傅”的發言質量和“學友”的發言機會。

規則之七是保證有效討論。避免剝奪別人思考權利的行爲,剛提出問題就讓學生討論,學生缺少思考的時間;另外避免學生討論交流深度不夠,思維剛進入狀態,就被教師強行打斷,在思維過程中形成了“半拉子工程”,不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

正是這些規則保障了“和諧互助”高效課堂的有序進行。

建立並不斷完善“五步十環節”教學模式

二十八中現在有13門學科建立起了新授、複習、講評、實驗4類課型的“和諧互助”課堂模式,每節課設“五步十環節”,其中“五步”是固定的,而“十環節”則可隨需求而變化。

所謂“五步”是大框架,“十環節”可根據學科特點進行調整。總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自主學習、互助釋疑、互助鞏固、互助拓展、總結提高。針對不同的學科或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環節設計,如複習課的環節是:知識回顧--題型講解--互助提高--總結歸納--當堂檢測。新授課的環節是:自學交流--質疑交流--互助提高--總結歸納--當堂作業。語文課的教學模式是:自主學習--研讀共品--互助釋疑--互助提高--總結提高。

學校教師不僅從各大環節上進行研究,還針對各環節的操作提出操作性強的具體要求,從而保證實施的效果。如“激勵點評,能力提升”環節的要求是:面向同學,聲音洪亮,語言自然大方;點評時注重對題目思路方法的分析,點明注意事項,並提示如果“學友”會的先讓“學友”講,然後“師傅”點撥、糾正、補充;如果“學友”不會的,讓“師傅”先講;如果“師友”都不會的,由“師傅”獨自或帶着“學友”向其他“師傅”請教,直到“學友”懂了爲止。“讓學生張開口,教師閉上嘴”,總結方法與規律,其他同學要求高度專注,積極質疑、追問、解答。

有專家對這一教學策略的優勢作了如下分析:一是學生主體地位得到落實,一半“師傅”一半“學友”佔據課堂整個江山,“師友”同桌和諧互助學習30分鐘,真正做到了“五個還給”,即將時間權還給學生,將學習權還給學生,將話語權還給學生,將探索權還給學生,將教學權還給學生。二是學生有效學習時間延長,課內與課外、教師集體講解與學生一對一講解,能極大增加課堂有效學習時間。三是學生“師友”教學相長。四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自主學習,互助交流,主動思維,質疑創新能力強了,動手實踐能力高了。五是更大激發了教師的創新能力。六是具有較強的原創性和可推廣性。七是實現了德育和教學有機的完美結合。

建立起較爲完善並便於具體操作的評價機制

我認爲,除了認真研究“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真諦之外,恰當的獎勵評價方法,也是提高互助效率的有效途徑。爲全面推進和諧互助教學策略,二十八中建立並完善了一系列評價機制,有效保障“和諧互助”的可持續發展。修改了《和諧互助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和諧互助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出臺了《和諧互助班級考覈制度》、《和諧互助教師教學考覈制度》,完善了《和諧互助備課組、教研組、協調組考覈辦法》、《和諧互助班主任考覈辦法》等配套措施。

即墨二十八中每半學期集中在學生中評選出一批“名師”。評選出的“名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分享“名師”成長的經驗,分享“名師”靠什麼吸引和幫扶“學友”。

“名師”是通過層層選拔產生的,主要是由“學友”民主評選的。首先是讓“學友”在“師傅”中民主評選班級“名師”,那些講題水平高、責任心強、幫助“學友”進步大的“師傅”自然成了“學友”眼中的“名師”。

學校還通過“日彙總,周總結,月評比”的方式,協調任課教師對“師友”課堂表現和學習進步情況進行量化考覈,並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和素質評定手冊,每月評比班級“優秀師傅”、“優秀學友”。各級部開展“級部和諧互助之星”評選,每學期中評選出級部之星,學期末評選出學校的“和諧互助之星”,整個評選活動歷時近3個月,先後經過自主申報、審覈遴選、輿論宣傳、競選演說、民主投票、公開表彰等環節,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和諧互助教育場”。

“師傅”成爲“名師”有自然成長的過程,也有教師的專題培訓作用。首先是通過課堂的常態培訓,一般是教師示範,學生模仿,或者學生當堂講題,其他同學補充、糾正、點評,統一認識後,再給自己的“學友”講。然後是課後的專題培訓。教師利用課間或其他時間對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培訓。有效的培訓使“師傅”對“學友”施教變得遊刃有餘,“學友”在“師傅”的正確引導下進步迅速。

課堂是一個出錯的地方。讓學生展示就是呈現他們的思維路線圖,展示就可能出錯,而讓學生出錯的過程,就是暴露問題的過程,善待錯誤,就是善待學生的成長。相互查找對方的錯誤,已成爲“和諧互助”高效課堂的重要文化。這種“生教生”的學習方式並非今人原創。當年陶行知發起的“小先生”運動,就是即學即教,讓剛學會的學生當老師,通過“生教生”形式擴大學習“戰果”。“小先生”就是今天合作學習中的“小師傅”。

反思:

1.教育家威廉·亞瑟說過,“平庸的教師只是敘述,較好的教師是講解,優秀的教師是示範,偉大的教師是啓發”。在“和諧互助”高效課堂上,教師的“導”不再僅僅着眼於“教什麼,怎麼教”,更着眼於學生“哪兒學會了,哪兒沒學會,哪兒沒學透,應該怎樣學”。

2.客觀地說,最瞭解學生“學情”的還是“同桌的你”,“學情”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情況,還包括學生學習的心情。師友互助這種合作小組,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距離自己最近的一位“老師”,能第一時間瞭解到對方的“學情”。這樣的學習小組實現了化整爲零,傳統課堂教師以一當十,導致難以照顧到每位同學,效率低下。而“師友互助”小組則是學生以十爲一,實現了大班額下的小班化教學。

3.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講給別人聽。從原來的教師教數學到今天的學生學數學、說數學,這是一種質的突破,一種理念的升級。“和諧互助”高效課堂這一看似簡單的教學策略,背後卻蘊含着豐富而深刻的教育原理:千法萬法,容易操作的方法纔是最好的辦法。

在即墨二十八中,校長曾經都把教育比作是農業生產: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莊稼生長要尊重自然規律,孩子成長要尊重成長規律。教育不能批量生產,教育是慢的的藝術,更是細的藝術,來不得虛假和功利。教育最大的敵人是功利心,今天的教育出現很多揠苗助長的現象。教育是讓“直樹成木,大樹成蔭,彎樹成景”,不是讓所有的樹都成爲參天大樹,更不是向工廠流水線一樣生產標準件。

教育向農業學習,就是把學生視爲渴望生長的莊稼,把老師視爲農民,農民要做的就是爲莊稼的自然生長創造條件,提供適合莊稼生長的土壤和環境。農民種植的是莊稼,教師“種植”的是孩子。莊稼長得不好,農民從不會埋怨莊稼,而是反思自己的耕耘是否精細、到位,然而,有多少教師遇到“問題孩子”時還在抱怨、打擊孩子。

總之,“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激勵會使學生產生不懈進取的動力,充分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地發展自我,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信心百倍地昂首闊步。所以,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探索尋找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好方法,才能取得更優的效果。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我們進一步學習、探討、借鑑、實踐,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二篇:在即墨二十八中學習的心得

高效課堂的學習心得

上一週,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們21人有幸去了即墨28中學學習“和諧互助 ”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這次爲期三天的學習,我收穫頗多,現就我在這次學習活動中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對“和諧互助”高效教學模式的認識

“一半師傅一半學友佔據課堂的整個江山,師友同桌‘和諧互助’;教師只佔15分鐘的授課時間,點撥、總結、提升,真正實現了價值的濃縮。”這種教學策略是一種由學生和詣參與、互幫互助的新的教學策略,以“還學生以自主,還生命以本色”理念爲基礎,以“精講高效、精練互助”爲原則,以培養學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及學生探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爲指導思想,體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和諧對話的過程。

二、這種模式的作用

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多學生課堂的有效學習時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學得深入、學得透徹,學得紮實。

三、即墨二十八中的這種教學模式與其他模式的不同

這種模式樸實,簡單,實用,易學,始終貫徹在五步十環節中,形式簡單,採取一助一的教學方式,即一個師傅帶一個學友,針對性強,這種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這種教學模式都是五步十環節。無論哪一種課,都有自始自終貫徹有五步,

五步固定,十環節活用。都分三種課——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

第一步,檢查預習,交流感知

第二步,研讀共品

第三步,互助釋疑

第四步,鞏固拓展

第五步,總結提高

在這五步十環節中,將師傅與學友始終捆綁在一起,都是先各自思考,自學,再學友向師傅彙報,師友共同討論,師傅並作點評,補充,糾正,然後師友共同在班上展示,最後由教師補充、講解、引導,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

總之,教學中,無論採取哪一種教學模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爲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通過學生與學生間互動、教師與學生間互動,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煥發活力,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地讓語文課堂變成學生交流與互動的舞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篇: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

感受他人經典 加強自身品牌建設

——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 王小俊

2014年12月13日,我們一行15人對即墨二十八中進行了參觀學習。總結起來就是三個 “下功夫”。首先保存完好的校園歷史資料、豐富多彩的藝術走廊、整齊擺放的自行車,“四區六樓十八苑”、 二十八座偉人像、每年級二十八個班級等匠心獨運的和“28”有關的校園文化建設讓我見識了學校領導在研究學校建設和宣傳方面下的大功夫;隨後聽的兩節課讓我感受到了教師在研究課堂教學方面下的大功夫;課堂上師友間熱烈的討論和學習又讓我體會到了學生在課前準備和課堂學習上下的大功夫。

下面我結合聽的這兩節政治課,針對其“和諧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談談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一些心得。

一、“和諧互助”模式的基本情況

首先,“和諧互助”的主人公是師、友,即師傅和學友。再者,“和諧互助”的過程是“五步十環節”。 以新授課爲例,五環節爲:交流感知-研讀共品-互助質疑-鞏固拓展-總結提高,而這五步中每一步都含有“自學”和 “展示”兩個環節,加起來就是“十環節”。

在這些模式中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學友”會的先讓“學友”講,“學友”不會的時候“小師傅”再給“學友”講,“學友”會了再講給“小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再由“小師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師傅”請教後再講給自己的“學友”聽。教師及時瞭解情況後,就重難點進行糾正點評。正如教育部新課程教學專業組評價的那樣:“一半師傅一半學友佔據課堂的整個江山,師友同桌和諧互助,真正實現了生命的狂歡;教師只佔(來自好範 文網:)15分鐘的授課時間,點撥、總結、提升,真正實現了價值的濃縮。”

二、“和諧互助”模式與我校教學模式的對比

1、同我校的“生態和諧高效課堂”一樣,兩者都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向課堂要效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學生的交流和討論後做必要的補充、評價和引導,把握課堂的方向,凸顯了其主導地位。

2、我校的小組合作和二十八中的師友合作,都充分體現了合作的力量,在兵教兵的過程中解決問題。

3、我們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和他們的“五步十環節”都是先小範圍自學討論,再提出質疑全班解決,到最後的教師點撥。這樣,優生和差生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師友共同得到 1

了提高。

總之,“和諧互助”的五步十環節教學模式與我校生態和諧高效的“三段式”教學模式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關於“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及運用

1、爲了更好的讓這種模式服務於我們的教學,首先要審視、細化咱們的小組成員,把小組成員按照優秀——一般,良好——較弱的座位調好,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應實行動態管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強化做題思路的培養。我覺得這點對於政治開卷考試很重要。我學習回來後給學生上課就在說這個問題。其實平時上課我們也在用,但砸的不實。我認爲以後可以在做練習題的時候,先不寫答案,而是先寫答題思路,把陌生的題轉化爲學生熟悉的課本上的問題,這樣做可以事半功倍。

3、完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我們有小組評價,但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是其中加減分數的一個方面,應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另外,我們大多是老師對學生評價,其實生生評價也非常重要。在國中階段,同齡人的評價有時候甚至比老師還重要。

4、教師要充分備課。對於我們的教學來說,自學階段問題的設置就顯得尤爲重要了。我在二十八中聽政治課時,他們的政治老師就十分注重時政問題,熱點問題,在設置自學問題時也與時政結合起來,設置的細緻有層次,讓學生回答起來有抓手。但同時又不能讓學生很容易的找到答案,必須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通過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這樣就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5、精簡習題夯實基礎。在二十八中聽政治課,習題大部分是課上做,課下不佈置作業。我當時就在琢磨,爲什麼這樣成績還很好呢?後來想想原因應該是課上給學生的時間多,教師把經典題,重點題,摘出來,精簡了習題。課堂上通過反覆討論反覆講,舉一反三,把最基礎的砸瓷實了。這其實是對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哪些話說哪些不說,怎樣說,哪些題做,怎樣做,做多長時間。哪一部分自主做,哪一部分互助做,哪一部分先自主後互助。習題的先後順序,難易程度,都要根據自己班學生的掌握程度在備課中調控45分鐘的內容。要求教師在心裏把課本簡化,把重點難點簡化,然後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學生。

四、“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延伸

即墨二十八中以“雷鋒精神”爲校魂,幫助別人已經成爲即墨二十八中的習慣,這也在無形中爲學習生活中的互幫互助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我想我們學校也可以有一個明確的精神支柱,讓這種精神力量感染到所有師生,感染到課上課下。

最後以一句話結束今天的發言:一心一意搞課改,全心全意塑品牌。相信通過對二十八中學習的思考和實踐,我們的學校一定會越來越好。

第四篇: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

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

紅花學校孫佳

在2014年七月19日到21日,我有幸和學校四位骨幹教師赴即墨二十八中進行考察學習。該校的理念、形式風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諧互助”理念和師友一對一互助學習模式給我們帶來許多啓示和思考。走進即墨二十八中,靜立校園,面對雷鋒塑像,深深地觸動着我的心。這是一所全國學雷鋒先進單位。校園很大氣,只有國中部三個年級就有學生五千多人,是一所規範相當大的學校。新校於2014年投入使用,才搬到即墨時,那裏一片荒涼,房價600元,至今達到11000元左右。那裏新修樓盤給自己打的廣告是:“與即墨二十八中零距離,放飛清華北大夢”。這樣的廣告就是因爲即墨二十八中的教學質量高。從即墨市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有五分之四都是在二十八中讀的國中。市裏的重點學校想在這兒來挖角,出高薪挖這裏的老師,可這裏的教師卻不爲所動。爲什麼呢?因爲他們學校老師的社會地位高,節假日齊,沒有住校生就沒有晚自習,經濟地位也高。他們在這裏很輕鬆。爲什麼這一所國中那麼厲害?學生學習時間短,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也很輕鬆,成績卻這麼好?!

聽了二十八中的教務主任的發言及幾堂課,瞭解了他們的特色:“和諧互助”課堂。正像他們所說的,這是一種一學就會簡潔高效的神奇教學策略。也是他們將學雷鋒活動“課程化、系列化”的表現。“雷鋒精神”就是二十八中的校魂,他們逐漸將雷鋒精神滲透到課堂中來,滲透到“和諧互助”課堂教學中來。具體地說,“和諧互助”就是學生同桌兩人爲一個學習組,學習優秀的做“師傅”,學習較弱的當“學友”,課堂上通過學生幫學生,學生教學生,一師一友,最終實現師友互助雙贏。這樣的課堂達成率很高,學生的參與面更廣,是高效的課堂。在課堂上的每一次發言都是師友一對一同起立,都由學友先回答,師傅再做補充和評價。這樣給了後進生更多的機會和平臺發展自我,也給了他們更多關注、鼓勵與幫助。讓那些學習本來較弱,沒有自信的學生,也能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師傅再給學友講解和幫助的時候,也加深了自己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這樣的課堂裏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聽完課後靜下心來認真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不禁感到有些羞愧。 第一,英語課堂忽視了學生的原始閱讀。

學生原原本本地讀書,產生原始理解,這是英語課堂教學的起點、依據。而我有時卻用教師範讀、聽錄音等形式來替代了學生的原始閱讀,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原始理解。羞愧。

第二,英語教學過於支離破碎。

英語的本質是語言,教育的本體就是語言。英語教學的任務是學習、運用、豐富和發展語言,在語言教育中培養人文精神。然而,我在英語教學時更多的是側重於講語法.

第三,英語教學忽視了讀誦。

英語課本應是讀書課、誦書課、抄書課。然而,我很多時候卻將它上成了聽書課、做題課。自己在不厭其煩地深、細、透、全地講解。

我們在進行課堂改革的時候,真應當做一個深入的思考。是一味的埋怨學生質量差,給自己找藉口?還是從我們自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借鑑不同地區的改革經驗,能夠採取一些實驗性改革的措施,總結經驗,在探索中不斷完善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裏是老師的“一言堂”,是老師一步一步地提高,牽着學生的鼻子走,讓他們跟着老師的思路走,他們的思維被框起來了,他們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習的興趣不是高的(甚至對學習有厭惡感)。這一切問題的根本就在學習方式上。所以,我們的課堂改革的核心就應當是改變原來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的學習爲自主學習。我們的課堂就應當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學會合作與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傾聽”、“觀察”、“思考”、“合作”、“交流”、“評價”等。

結合我現在所教學的英語課堂,我的思考是:把即墨二十八中的優勢結合我們的教學來進行改革。

首先,從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開始。我要再認真地學習,充實自己的認識,改變自己教學觀念。這次我們去山東考察的學校是 “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提倡讓學生“自主學習”。我們就應當學它們的神,而不是形。那麼在以後的備課、上課、反思的時候都要做到“先學後教”這一核心理念。

同時,要組建好學習小組,通過各種制度的建立、培訓、評價等方式,增強學習小組的凝聚力、學習力和戰鬥力。按照“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建立小組,組內成員要相對穩定。不能只是在某一學科來搞,要與其它學科一起搞,特別是與班主任要一同協商建組。選出各方面都很優異、責任心強、樂於助人的學生來當學習小組的組長。定期對組長和小組進行培訓。建立完善的小組內捆綁式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他們團結合作、學習競爭的熱情。在小組內結成學習對子,讓學習優異的幫助學習較弱的同學,提升整組的學習力和水平。

還要勇敢面對在改革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一定要堅持,要不斷地完善制度,改革不好的方式方法。

以上就是我這次去即墨學習在欣賞專家風采的同時發現的自己的一些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深細透全地備課,蜻蜓點深水式地上課,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後記,多讀書,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用愛的眼光和欣賞的眼光鼓勵每個學生。爭取成爲一名有思想、有特色的讓學生、家長、領導和自己都滿意的好老師。

第五篇: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體會

即墨二十八中學習心得體會總寨中心國小夏春豔

即墨二十八中是一所現代化的中學,佔地198畝,有78個教學班,5000多名學生,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效率。二十八中有四區、六樓、十八苑,加起來正好是二十八

四區分別是:迎賓區、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

六樓分別是:勤學樓、樂學樓、智學樓、博學樓、行政樓、怡學樓十八苑有:金銀苑、方竹苑、牡丹苑等,不再一一列舉

每個年級的教學樓共四層,每層七個教室,正好也是二十八

進入校門有兩列名人雕塑,一列八個寓意兩個八既二十八

對於這所學校除環境優美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校園文化、校園宣傳,以及和諧互助課堂教學,下面我就從這三個方面介紹自己學習所得。

一、校園文化

在即墨二十八中,有一個雷鋒的塑像,雷鋒的雕像上有一行勵志語“用愛心和智慧開啓未來”每週一都要給雷鋒進行戴紅領巾儀式,每年全校師生都要面對雷鋒塑像進行紀念意識,每當下課時總是播放雷鋒歌曲,這寓意着要讓雷鋒精神傳遍校園,這也是二十八中的靈魂——師友互助,一幫一。

下面我就二十八中的校園文化列舉幾個例子

帶着思考走進課堂,求知而來,載知而歸

好動和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須品

創意給人生命和生趣

學習如此精彩,細節決定人生

營造和諧課堂,探索科技奧祕

輕聲慢步過走廊

腳步輕一點,文明多一點

最嚴重的錯誤莫過於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錯誤

象以上的勵志語言在校園內隨處可見,連樓梯沿上都有,讓學生時時置身於濃厚的文化氛圍中。

二、校園宣傳

在即墨二十八中除了有學生學習的教室以外還有雷鋒展廳,裏面有雷鋒的生平介紹,雷鋒的各種各樣的照片,甚至還有一臺電視來專門播放雷鋒的教育片。除此之外還有榮譽室,一大間房子裏面張貼滿了學校的獲獎錦旗、獎狀、獎盃、獎牌。資料室,全是有關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的原始資料。作品展室,裏面是書法和美術作品。

三、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

在參觀完了校園後,聽取了二十八中校長對學校的展示和介紹,從以

下六個方面介紹了本校“和諧互助”一幫一師傅教徒弟的教學方法

1、 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影響

2、 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原因

3、 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過程

4、 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展示

5、 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措施

6、 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管理職能

“和諧互助”策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現在,二十八中的教師從開學第一天起,就着手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通過半學期的觀察、交流,把他們劃分爲四大類: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然後,把全班學生按照優秀—一般,良好—較差的座位調好,兩個人中有一個成績好點的,作爲師傅;成績差點的,就是徒弟。師徒搭配是實施“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前提。

而在實施“和諧互助”教學時,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傳授新課時,學生分別進入“交流預習”、“互助探究”、“分層提高”、“總結歸納”、“鞏固提高”五個步驟。這樣的課堂模式,創造性地將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分層次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課堂上再也不見了教師滿堂灌、口若懸河、唱獨角戲的現象。課堂完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們在“交流預習”、“互助探究”、“分層提高”等過程中,如果“徒弟”遇到不會的題目,“師傅”就負責把“徒弟”教會,如果“師傅”也不會,先向其他“師傅”請教,再教會自己的“徒弟”,如果“師傅”都不會,最後由老師講解。這一種轉變,使後進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慢慢自信起來,逐漸由“邊緣地帶”轉向了中心位置。從而,促使全體學生都有所提高。

另外,一節課被劃分爲“五步十環節”,每個步驟,學生都有明確的目標,任務越小,目標越明確,學生就越容易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五個步驟,就如同要在短短四五十分鐘裏翻越一座又一座小山,這讓學生們始終保持亢奮狀態,課堂也因此變得緊張而活潑,學生不再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相反,他們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爭着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穫,知識的獲取由被動變爲主動。

學生主體地位的恢復,呼喚着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英國教育家威廉·亞瑟說“平庸的教師只是敘述,較好的教師是講解,優秀的教師是示範,偉大的教師是啓發。”在“和諧互助”教學中,教師由傳授式教學向啓發式教學轉變。教師不再單純地“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不僅要學會做題,而且是會分析題,把題和更多的相類似的題、知識點聯繫起來。

此外,“和諧互助”教學實現了師徒的共榮共進。師傅常常爲了很好地給徒弟講解,首先自己鑽研教材,而在給徒弟的講解中,師傅又一次“溫故而知新”,這種“兵教兵”、“兵練兵”,最終實現了“兵”與“兵”的雙贏。而每每看到自己的徒弟進步了,小師傅也會感到自豪。

新授課“五步十環節”

1、交流預習。

(1)學生根據預習作業,師徒相互提問與這節課相關舊知識。

(2)師徒相互交流預習新課的情況,教師巡視,讓預習充分的師徒上講臺就本節課的重難點爲全班講解,其他學生補充,老師點撥,並規範做題步驟。

2、互助探究。

(1)師徒共同學習例題,並通過相互講解加深理解。

(2)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習題,師徒各自獨立做題,互相糾錯,徒弟會的先讓徒弟講,徒弟不會時師傅給徒弟講,徒弟會了再給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師傅向其他師傅請教後給徒弟講。教師及時瞭解情況後,就重難點進行點評。

3、分層提高。

(1)教師通過多媒體分不同難度出示變式題,學生進行書面練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選擇放棄1—2道基礎題,擠出時間做難題。

(2)集體交流,教師訂正答案,基礎題讓徒弟講給師傅聽,徒弟解決不了的題讓師傅幫忙解決,較高難度的題經老師點撥後小組討論,分層練習。鼓勵徒弟思考中等難度問題,老師在巡視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檢查師傅的情況。

4、總結歸納。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新學知識,師徒交流、總結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進行補充,糾正或點評,對優秀的師徒予以表揚,樹立典型。

(2)教師出示知識體系,作簡要強調。

5、鞏固反饋。

(1)老師出示一、兩個典型題,讓學生當堂限時完成,並讓師徒互批。 (2)師傅根據徒弟反饋的情況課後互助過關,教師出示下節課預習內容。

即墨二十八中的課堂模式分成五步:交流預習—互相探究—分層提高—總結歸納—鞏固反饋。第一步學生通過完成預習作業,預習完課本基礎知識體系並做完課後習題,對預習所得經過溫故、探究得出新知;第二步師友合作,對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第三步對本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題型進行全方位訓練,結合《新課堂同步學習與探究·數

學》進行分層次練習;第四步對本節內容歸納總結,師友間互相評價;第五步老師給出幾個題目進行當堂檢測,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儘可能多的練習,及時反饋。在整個模型中都遵循的原則是:“師友”先讓“學友”講,“學友”不會的時候,“師友”再給“學友”講。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再由“師友”向其他“師友”請教後再講給自己的“學友”聽。教師及時瞭解情況後,就重難點進行糾正點評。

通過上面的展示介紹,對二十八中的高效課堂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帶着學習的心態我們走進了二十八中的課堂聽課,感觸頗深

1、 小師傅都很稱職,對於自己領導的小徒弟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小徒弟也虛心請教,不厭其煩

2、 有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容量相當的大,授課速度很快,一走神就跟不上,這也從一方面鍛鍊了學生認真聽講的能力。

當然,在我看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如學生的整理時間和課堂思考時間很少,使部分學生無法充分思考及進行課堂鞏固。

最後,以我在報告中聽到的老師的幾個變化階段來結尾

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智慧型教師—藝術型教師

藝術型教師是教師的最高境界,希望我們都能達到這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