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校本教研培訓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校本教研培訓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篇一

爲了保證教育教學有一個整潔優美的環境,使學生健康成長,特制定衛生制度如下:

一、環境衛生:

1、堅持早、午、晚三次清掃,保持室內外整潔;

2、室內物品擺放有條理,窗明几淨、四壁無塵,經常灑水保持地面溼潤,室內空氣新鮮;

3、室外衛主要做到四無:無紙屑及贓物,無碎磚亂石及雜草,無高低不平,牆壁無亂寫亂畫字跡;

4、班級設有衛生角及衛生箱;

5、垃圾倒在指定地點,不許亂倒。

二、個人衛生:

1、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髮、勤剪指甲、勤換衣服;

2、要堅持三帶:水壺、手帕、抹布;

3、要做到六潔:手潔、臉潔、腳潔、皮膚潔、牙齒潔、服裝潔;

4、把住病從口入關,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吃劣質小食品;

5、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雜物。

三、教學衛生:

1、注意保護視力,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課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每週調換一次學生座位;

3、不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地方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間歇;

4、第二節課後,要認真做“眼操”。

四、體育衛生:

1、堅持天天上操場、人人都鍛鍊,增強體質;

2、堅持上好早(間)操,保證人人都上操(有病不能上操要經過老師批准)。

五、每週五課後爲衛生大掃除活動,師生動手徹底清掃,經學校檢查合格後方可放學。

六、各班設衛生監督員(二名),負責衛生監督檢查工作。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二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東方藝術”,她的獨特個性、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是其他藝術(包括美術)所不能比擬,書法教育具有育德、啓智、審美、健體等作用,在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智能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強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爲根本目的,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爲基本特徵的教育。書法教育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在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網絡時代,鍵盤將逐漸代替筆的現實正在向我國的傳統文化挑戰,書法作爲交際工具的的實用價值漸漸淡化、退化,只廣泛存在於學校這樣的教育基地,僅作爲一門藝術而獨立存在。繼承發揚普及書法教育,就是喚起全體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繼承優秀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一、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提出的背景:

1、書法教育現狀分析:

寫字課歸屬語文學科,受到語文教學內容的擠壓和衝擊,其性質總是徘徊在語文和美術學科之間,始終不能成爲具有獨立地位的、完整、系統的教學科目確立在課堂上。而作爲每個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場所——學校,其書法教學遠遠不如社會培訓力量。 據調查,學生書寫水平低下,表現在:執筆姿勢錯誤、書面字跡潦草、構字間架鬆散,無章法技巧。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的語文測

試卷第一大題都設計爲“工整書寫字詞”的“送分題”,以強調書寫的重要。將書法教學系統化、完整化和普及化,這使得學校的書法教育充滿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面向 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編的《寫字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5月,中國書畫等級考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從這些文件、通知精神及國家政策的推衍過程看,書法教育屬於國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對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到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的啓動,書法教育越來越具有規範性和實踐性。加強寫字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所有老師的共同任務。培養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爲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

3、實施書法教育的必要性。

實施素質教育,其最終目的是提高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寫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寫字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和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寫字教師通過講述我國悠久、燦爛的書法文化史,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此即以字育德;讀貼是分析觀察的過程,臨帖是思維運行的過程,其都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寫字也是實踐的過程,在大腦的指揮下,指、腕、肘協調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活動關節,使學生精神集中,極有益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如果能讓學生欣賞一件好的書作或整潔美觀的作業,又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表現美的能力。劉炳森先生也說道:“從長遠看,(寫字教學)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開發與發展,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是大有益處的。”

二、根據實際,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1、調查分析,確定課題:

本着以上指導思想,立足於我校實際,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得出:

1、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支熱衷於書法藝術的教師隊伍。

2、學生資源——我校有一批喜歡書法的學生。多年來,一直堅持練習書法,並近三年一直擁有一批熱心參與各級書法大賽的學生。

3、擁有家長社會的支持——廣大家長和學生非常支持我校開設書法必修課。我們決定開發書法教育校本課程。

2、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性質和理念: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是以開發、普及、提高技藝和書法鑑賞力爲主題,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爲重點,以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爲核心的學校課程。該課程以“書法教育”爲特色,實踐活動爲手段,臨摹訓練爲方法,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實施以“校本課程——書法教學爲載體,打造書香特色校園”的策略,倡導“一筆一劃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墨韻飄香助成長”的理念,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繼而宏揚書法藝術,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3、書法教育課程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通過學習書法,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瞭解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充分認識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達到鋼筆書寫“規範、端正、清楚”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會“生動”,會寫毛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教學。

(3)、通過書法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總之做到“書藝育德,潛移默化;書藝育智,健全人格;書藝育健,全面發展;書藝激情,張揚個性”。

(4)、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三、書法教育課程的設計:

1、課程以自主開發的硬筆和毛筆書法教學爲主。以三至六年級爲主要實施對象,每週安排每班一課時的硬筆書法課程,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開設毛筆書法課程。將教學內容分爲書法技巧、書法知識和實踐活動三大塊。

2、教材特點:

(1)、前期,我們採用《楷書入門》爲校本教材,逐步過渡到自主編寫教材,儘量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推進,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充分遵循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聯繫學生的實際,給予正確恰當地引導,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

(2)、提供範例觸類旁通、設計新穎省時高效。國中生因課業負擔重、時間緊,學習書法不能像國小一樣從一筆一劃寫起,編寫教材抓住“字的間架結構” 作爲練字關鍵,對入選教材的範字進行了精選,做到歸類貼切、要訣提示強化記憶。通過對範字的練習指導,達到對同類字的觸類旁通,使學生對練習的同一類字有較強的記憶痕跡,便於學生自學鞏固,起到無師自通之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應。

(3)、描仿入體發展個性。

①、鋼筆教材自楷書入手,採用楷書手寫體,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礎訓練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由教師作參謀,指導學生練習某一書體,以達到發展學生不同個性之目的。

②、毛筆教材以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專用教材《顏真卿多寶塔》爲範本,使課程規範有效。

③、從已有經驗積累出發,硬筆書法與軟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篇三

一、指導思想

加強和完善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使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爲一體。

二、組織機構

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

職責:學校教研工作總體思想、目標的引領及教研工作的督導

副組長:

職責: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體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員:各教研組組長

職責:校本教研方案的具體實施及教研過程的記錄、總結。

三、具體規定

1、學期初,教學校長要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教研計劃。

2、各學科教研組根據學校教研計劃制定出教研組教研計劃,計劃目標要明確,符合實際。並上交教導處備案。

3、強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導管理工作。教導處負責制定促進本校教師素質提高、加強日常教學管理的各項制度或細則。

4、學科教研組每週活動一次,時間由教研組自己確定後上報教導處。

5、教學校長、教導主任以及其他中層以上幹部要深入到教研組、備課組,瞭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基本情況,定期參加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活動,對工作進行具體指導。

6、積極開展校級學科競賽和教研組內的公開課教學。教研組每學期要組織學科競賽。學校每學期要組織教師至少開展一次校內公開課教學,並進行評議,積極開展互相聽課、評課、專題研究活動,把教學案例分析作爲重要的研究內容。

7、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學科教研活動和競賽活動,開闊視野,博採衆長,爭創佳績。

8、教研組組長負責組織教學研討活動。教研組教師均參加本學科的一切教研活動,做到保時、保質完成各學科教研任務,不流於形式。

9、各學科教研組長填寫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動記錄,學期末交教導處存檔。

10、教師要認真參加教研組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態度端正。認真完成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交給自己的任務。教師參與教研情況及教研成果納入教師考覈工作中,按教師考覈細則進行量化打分。

11、每位教師應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每人至少上一節學科組教學研討課,每學期設計三個課件上傳至學校公共郵箱。

12、做好青年教師的指導工作。教研組要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每位年青教師都要拜一位骨幹教師爲導師,實行“師徒制”。師徒彼此間相互聽課,彼此交流。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篇四

以校爲本,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以校爲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爲對象,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即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的研究活動。

一、建立理論學習制度

1、教師的新課程與教學理論學習,以分散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並以自學爲主。

2、集中學習時間安排在週六上午,學習1小時。

3、集中學習時間實行點名制,無特殊情況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席,並且將學習參加情況納入年結考覈。

4、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相結合的習慣,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理論素養,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建立課題研究制度

1、樹立實施“科研興校”意識,把實施素質教育和開展校本教研列爲教育科研重點課題。

2、健全學校科研組織,根據科研興校的要求,建立健全學校科研室,負責學校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普及,負責學校的教育科研課題的主項研究與指導。

3、領導帶頭承擔科研課題,撰寫科研論文,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及科研能力。每週六上午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從整體上研究學生的素質目標體系,並在各科課堂教學中具體化,研究學生各科課堂結構的優化,構成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最佳環境和途徑,以促使學生變“學會”爲“會學”素質能力的形成。

4、科研與教研相結合,各學科教師要潛心研究教法與學法,進行教法和學法的同步改革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5、科研課題要體現研究對象、範圍,展現研究目的、意義等,反映科研人員和實驗人員的科學的思維過程。

6、課題的選擇和確定要經過四個步驟。

(1)調查研究:也就是在選擇課題、制定方案前對教師的“教情”和學生的“學情”進行調查研究,主要調查學生學的現狀和規律,從而明確改革方向。

(2)課題論證:從實踐中提出的科研課題是否正確,需要從理論找到依據,從理論高度上進行論證,從而明確課題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3)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就是對教學改革進行整體設計,把論證的理論及具體操作的程序都用方案的形式表示出來。實驗方案包括:課題名稱、課題論證、實驗目的、實驗對象、操作措施(方法、步驟、時間)、實驗原則和組織領導。

(4)組織實施,進行實驗。

7、要反覆研究,不斷總結。教學實驗是一項艱鉅、細緻、複雜的宏偉工程。課題得到論證後實驗組成員要通力合作,精心實施,反覆研究,不斷總結,纔能有所發現,有所作爲。

集體研究――深入課堂進行教改實踐,組織教師共同研究,明確方向,探討問題,找出改進方法。

階段研究――學期或學年的總結性研究。這時要將平時的做法,經驗和問題、儘量提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經過分析、研究,寫出比較全面的總結、論文或實驗報告。

個人研究專題化――在總體實驗方案的指導下,實驗人員根據個人的特長和教學特色,分別擬定自己的實驗課題,並且要求根據專題把課上出特色,堅持下去,總結經驗。

三、建立對話交流制度

1、學校領導要重視培訓工作,並有專人抓師訓工作。

2、對此項工作要提高認識,理解掌握有關政策,並能按省、市、縣各級部門師訓方案、計劃、規定、制度執行。

3、做到“三個積極”: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培訓;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積極進行自我學習、培訓。做到:認真記筆記;參加研討會;發表看法,解答問題,寫出感受,最後用到實踐中去。

4、各位教師根據中心課題設立專項課題,並把題目計劃,完成時間報鎮教研室,學校給予一定的保障措施,鎮教研室定期檢查指導。

5、領導帶頭承擔科研工作,起示範作用,並定期召開研討會,專題講座,使科研成果從實際出發,有指導作用,上檔次,出水平。

四、建立教研激勵機制

1、目的:總結推廣教研成果,把教育科研成果應用於教育實踐,促進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使教育成果產生實際效應,積極向縣、市、省教育部門推薦優秀的科研成果。

2、教師參加教研活動計入繼續教育學時,將教研工作情況作爲新課程實驗評估,年度考覈的主要條件之一。

3、嚴格執行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五

一、指導思想

1、根據《國小課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課程結構。

2、着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提高課程的適應性。

3、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學校課程的創新,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學校課程規劃與審定,發佈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思路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點突破,全員參與,穩步推進,全面展開。工作上要堅持以轉變教育觀念爲前提,以加強教育科研爲後盾,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爲突破口,切實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和領導,精心組織,保證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與實施。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提倡和推崇科學,重視各門科學知識在校本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時吸收科學發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爲主體。學校要創造機會,鼓勵師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3、針對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有利於形成學校的特色,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特長和有利於發揮教師的專長。

4、人文性原則

在校本課程的目的上,崇尚個性;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重視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興趣,講究教學方法,爲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發展提供保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展其特長。

5、趣味性原則

校本課程要儘可能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儘可能採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7、本土性原則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

1、以模塊形式或專題形式開設,每個模塊以18學時爲宜。

2、按課程計劃實施教學。對課程教法、學法進行研究。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尋求教學方式的創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六

學生的培養與生命意識沒有有機聯繫,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沒有得到充分而深刻的體現。同樣,教育的生命意義是無法培育和滋養的,所以教育是貧乏和粗糙的。課堂教學應充滿生命氣息——生命教學。課堂教學應該回歸生活。人生雖不同於教學,但教學一旦離開了生命,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堂好的課不應該脫離生活,不應該關係到學生的成長;一堂好的課應該是學生探索現實和未來世界的窗口,是學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廠和加油站;只有根植於生命世界、服務於生命世界的教學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發課堂活力,就是要從內在動力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這一階段的校本訓練中,我們生化組的金國文老師舉辦了一次公開課,整個小組的成員從教學效果的角度對金國文老師的課進行了分組觀察。“觀察的有效性教學設計的教學模式”,“觀察的有效性教學從教學資源的使用”,“觀察的有效性教學教師設計的問題”,“觀察的有效性教學從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每一組負責觀察一個角度,讓每一位成員都從自己的觀察角度記錄和統計分析,用數據觀察結果來探究課堂的活力。每個小組成員都做了自己的發言、分析和思考。這樣,每個聽衆,尤其是我們的年輕教師,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而課堂上的細節學習是非常實用和有意義的。不僅是我們年輕的老師,相信很多有經驗的老老師也有很多的參考。

1、只有符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校本培訓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我校教師隊伍的特點是:中老年教師和青年教師都比較適合,他們大多渴望自己的專業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培訓既要有理論水平,又要有實踐操作。因此,我們學校培養的目的是提高老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和中青年教師的能力。培訓形式主要採取老扶幼、幼扶幼的形式,我們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2、在培訓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小組合作學習,將教師在課堂上分成學習小組,坐在一起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學校將展示討論問題,每個小組進行討論。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所有的交流。不僅有生化小組的集體討論,還有課前準備小組關於日常教學的討論;有公開課的相互傾聽和課後的相互評價。在每個活動形式中,我們都有相應的學習和討論。

3、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主要任務是聽課。教師和教師一起研究內容,分析並找出這節課的成功和失敗。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爲與先進的教學理念之間的差距,有效地解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受到教師的普遍歡迎。反思教師自身的教學案例和實踐也是必要的。教師不僅要反思研究者,還要反思被研究者。教師應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爲和教學效果,不斷更新觀念,改進教育行爲,提高教學水平,適應社會的發展。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七

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它直接體現着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目的。依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教育哲學與資源條件,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表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同時,由於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過程,它的內容相應地表現出開放性和拓展性。根據課程的發展功能將其分爲基礎性課程、豐富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三類。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是指授給學生可再生長的基本知識和可再發展的基本技能的課程。它和國家課程的範圍大體一致。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等。基礎性課程由學科知識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構成。其中學科知識課程開發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內容的更新,採取的方式常是改編、新編或拓編。其次是對課程結構的革新,它包括:學科知識分層建構,學科知識橫向整合。學習策略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它使學科知識具有知識的可再生長性和技能的可再發展性,從而完整地體現出基礎性課程的特點。

學習策略課程分爲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包括選擇性注意策略、記憶學習策略、組織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元認知學習策略等。這種策略適合任何課程和形式的學習,不與特定知識領域相聯繫。學科學習策略指與特定學科緊密結合,適應專門知識學習的策略。如應用題解題策略、朗讀策略、英語學習策略、化學實驗策略等。學科學習策略直接與學科聯繫,並具有“生成性”特點,因此應成爲學校基礎性課程中開發的重要內容。

2、豐富性課程

豐富性課程是指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課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勵志、廣行五類。健身課程主要是教給學生強身健體的方式,如武術、乒乓、排球、籃球、足球、體操等,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保健觀念。這類課程的開發一方面要重視活動方式多樣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動參與大衆化。博知課程主要是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課程。如詩詞鑑賞、名作欣賞、名勝古蹟遊、網頁信息瀏覽等。博知課程核心目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廣泛知識的方法。如查閱圖書、信息卡集成、圖書館閱讀、電視或新聞品評等。怡情課程是指愉悅性情,豐富情感體驗的課程。一種是藝術怡情。可通過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舞蹈表演等課程來實現;一種是休閒怡情,如攝影、垂釣、插花、集郵、拼盤、盆景花卉等課程。該類課程可教給學生有意義的休閒和怡養性情的方式,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勵志課程是激發學生生活熱情,增強學生意志力的課程。如成功人士案例分析、挫折調適、堅持訓練等磨礪性教育課程。當前,很多學校仍偏重智力,忽視意志力培養,致使多數學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會適應困難。因此,開發勵志課程已迫在眉睫。“廣行”課程就是指廣泛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強的課程,即它以培養學生具體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爲目的。如電子製作、網頁製作、無線電維修、新聞採訪、英語會話、實驗操作等課程。豐富性課程可單獨開設,亦可交叉進行,這要依據不同情況而定。

3、發展性課程

指拓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課程。它在基礎性課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難度,以培養研究性、創造性人才爲目的,相對於豐富性課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視學科的前沿性、學術性和學習的探究性。這類課程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指加深學科知識的深度,重視學科的學術性、前沿性,旨在拓寬學生學科知識和能力的課程,如學科知識競賽輔導等課程。二是指着重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創造能力類的課程,如科技發明、學術小論文、創造技能培養、思維訓練等,這類課程以探究性學習和開放式學習爲主。此類課程在基礎教育中雖不佔很大比例,但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1、調查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學校爲基地,並基於學校而進行的突出師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課程。不僅要分析校內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只有儘可能利用和開發現有的校內外資源,發揚學校的傳統,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纔能有效地實施校本課程。

2、申報

通過教研組會議,徵集教師的意見,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標題及內容。並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徵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符合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與需要。

3、審覈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對教研組提交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表》根據科學性、可行性等標準進行審定。

4、培訓

隨着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爲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方式與途徑:

①、培訓——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

②、實踐——開設示範課、開展專題研討。

③、學習——老師們通過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臺,經過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內容:

①、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理論指導。

②、教師專業知識培訓。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與輔導。教材編寫力求在內容與形式上達到完美統一,並且做到色彩鮮明、圖文並茂。

5、實施

經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審定通過的校本課程,由教務處列入校本課程實施計劃,列入學校課程表付諸實施。

6、督查

教導處和科研處負責校本課實施檢查,包括教案、授課、課後反思、建議意見等,彙總後作爲下一輪校本課開設的經驗材料和決策依據。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八

一年來,我校透過開展校本培訓,我逐漸樹立了現代教育的思想觀念,努力優化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爲師德高尚、素質精良、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實驗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師的方向而努力。

作爲一名教師,能否在課程改革中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全新的學生觀、教師觀、質量觀、評價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觀念不轉變,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會成爲實施新課程的落伍者只有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覺更新觀念,用心主動的投身於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才能走在課程改革的前列。通過這次校本培訓,我認識到高質量的教育來自高水平的師資力量。一所好學校,必有一支精良的教師隊伍。在新課程改革的這天,教師素質更是制約者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提高教師素質成爲學校工作的的重中之重,而校本培訓又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我校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和教師隊伍現狀,注重校本培訓,主重教師學習和實踐。努力爲教師的發展帶給一個良好的平臺。是教師始終處於教育發展的前沿,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帶給青春活力。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首先,以學習理論爲主,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學習和研究中注意理論和實際結合。作爲一名一線教師,必須要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才能克服以往教學中的慣性和弊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融會貫通,將其轉變爲自覺的教學行爲。由學校制定學習篇目,教師自由分散學習,學習筆記,並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一邊學習一邊實踐,操作一段時間後,學校組織交流,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並進行整改,獲得理論提升再運用,再實踐,再反思。學習中反思,反思中實踐。來提高自己實際理論水平。教師們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系統地學習理論知識。每位教師都記了厚厚的讀書筆記,從中獲益匪淺。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交流,經常會有教師爲了某個觀點爭論不休。爭論中,教師們對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經歷從理論到實踐再上升到理論,進一步指導實踐的過程。從中領會到教育專家的教學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方法中,這種收穫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質疑的。個人結合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學習,彌補羣衆學習的不足,從而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其次,教師進行課後反思的撰寫,是教師構成分析具體教育事例和活動的潛力,不斷強化了教師的自我反思潛力,在反思中提高了自己,教師的觀念發生了改變,出現了一些開拓型的教師。年級組、學科組經常進行現狀調查,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定期組織教師交流,提高了教師對分析和研究具體教育事件和活動的潛力,實際上強化教師的反思潛力,使教師在反思中提高自己。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聽課爲主,聽課教師與上課教師一同研究資料,分析尋找本節課的成功與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普遍歡迎。還要反思教師自己撰寫的教學案例、實踐後要進行反思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爲及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更新觀念,改善教育行爲,提升教學水平,適應社會的發展。

最後是新課程提倡學生間的合作,更提倡教師間的合作。每一位教師對教學的體驗、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討論使教師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透過交流,大家取長補短,減少了走彎路,到達了資源共享。例如,我校的教研組聽課、評課活動。是這樣進行的。課前,有教研組羣衆備課、試講,確保了課的質量。課後,本人說課,本教研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討論找出本節課的優點與不足,使每一位教師都明確了一節好課的標準,指導今後的教學。因此,我們就應在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樹立新的目標,與時俱進,不斷進取。隨着課改的不斷髮展,校本培訓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作用,我校將進一步探討校本培訓的有效途徑,努力建設一支學習性、研究性的教師隊伍,推動學校進入更爲廣闊的空間。

總之,我校以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爲核心,根據教師的需求和學校發展的目標來設計校本培訓的資料,校本培訓的資料涵蓋了教育、教學、教研、科研等領域,培訓形式也是豐富多彩。透過校本培訓,我覺得我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在成長,在發展,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探索、實踐。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九

一、課程開發背景及意義

中國書法,不是繪畫,卻有繪畫的形象感;不是詩,卻有詩的意境;不是音樂,卻有音樂的神韻;不是舞蹈,卻有舞蹈之柔姿;不是生命,卻有生命般的形質和神采。正因如此,書法藝術千古流芳,成爲中華民族的瑰寶。

書法又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具有很強的美學意義,書法教育的功能不僅對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鑑賞力、創造力有巨大的作用。還可以通過教育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感染,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我校把書發教育作爲校本課程主要基於一下幾方面的考慮。

1、是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藝術的需要

在我國以書法作爲教育手段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隋唐以後是書法發展過程的鼎盛時期,人們更是以書法作爲取仕的條件之一,不僅提高了書法的地位,也增強了人們對書法技藝的追求熱情。唐代楷書的鐫美,被人們譽爲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書法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也是以一種審美的眼光看待書法的。如:橫若千里之陣雲,點如高峯之墜石,等等。人們都是以審美的眼光來衡量其藝術價值的。

改革開放,吸收外來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先進文化確實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發展,給中國人帶來了實惠,但作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泱泱華夏,幾千年的文化沉澱,幾千年的傳統精髓也應繼承與發揚,民族性的東西,屬於世界性的。有人說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融入在一支毛筆之中,一支毛筆書寫了中華幾千年的文明,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學生不知道毛筆爲何物,現代社會似乎一味的泊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離人們越來越遠,本來中國人的閃光點似乎喪失殆盡。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書寫、繪畫很多被計算機所取代,但是寫字是國小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書法有幾千年的藝術沉澱需要我們繼承、弘揚。抓住民族性的東西,走有中國特色之路才能被世界認可。

2、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書法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到中國高等院校進修或考書法學位的韓、日、新加坡等國的書家日益增多。這也促使我們要更加重視書法教育,否則作爲國際大都市的公民如何將祖國燦爛的文化與外國學者交流。目前,國家科委定書法爲二級學科,書法學科也形成了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體系。隨着我國的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書法教育

更應有連續性與系統性,這也是時代的要求。新一論全國課程改革,在借鑑國外先進的教學經驗的同時,應結合我國的國情走中國特色的教改之路,中國小生應繼承我過傳統文化精華,對中國小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是有裨益的。

3、是學生個性特長髮展的需要。

我校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決定把書法作爲校本課程來開發,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平臺,爲學生的個性特長髮展提供舞臺,不斷提升學校的內涵發展。

二。 課程目標

1、通過正確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良好坐姿與正確執筆方法。

2、通過書法的基礎知識學習、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基本智力,即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

3、通過書法史的學習瞭解博大精深的書法內涵。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鑑賞力、創造力有巨大的作用。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感染,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

4、通過對優秀書家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好的書品要有好的人品。

5、通過學習寫字學會做人做事。通過書法教學,讓學生認識筆畫的彈性、節奏、力感,能用中鋒、藏鋒、回鋒等筆法寫出具有美感的筆畫方法,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獨立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通過形象、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臨摹書法名碑法帖,從中可以汲取文學素養,提高文字修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6、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並自覺地承擔起繼承發揚的責任,從寫字的進步中得到學習的動力。

7、在一筆一畫的訓練中培養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穩妥、善於體貼人的良好品質,克服馬虎草率、不負責任的不良習慣。在書法練習中,學生通過自身刻苦努力獲得藝術上的提高使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有耐心、有意志才能獲得成功。

三。 課程內容

1、瞭解中國書法的歷史發展。

秦書法(甲骨文、金文)——秦漢書法(篆書)——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篆、楷、隸)——隋、唐、五代書法(草書)——宋(金)代書法——元代書法——明代書法——清代書法

2、書法各體的藝術欣賞。

小篆:小篆是篆書發展至高峯期的標準體,它用筆純淨、圓潤、穩健、流暢;筆畫均勻,結體規範,轉多折少,主筆次筆不明顯;向上或向下引長的線條成爲其強調縱勢的主要特徵。

大篆:主要代表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書寫時當留意表現剛挺的基本特徵,與小篆共同的特徵是強烈的縱勢感。

隸書:由粗細輕重之分,用筆又提頓,起筆有方圓,最重要的是有了明顯的主筆次筆之分。

楷書:字形極爲方整,尤其典型的標誌是在點畫形態上。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a.二王行 b.顏行 c.魏行

草書:用簡化的點畫符號或引帶來替代文字的結構和部首。用連筆的方法加快書寫的速度。一般分爲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落款:落款也是書法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與正文相映襯,但不能喧賓奪主。

3、書法筆畫訓練。

執筆、用筆、墨法

四、課程的組織實施

1、組織機構

組長:葉新安

成員:各語文教師

2、開課年級

一至六年級

3、課時安排

每班每週一節課

五、評價方式

以小組活動的模式進行課堂練習、課餘練習、實際活動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自我對比評價,書法作品評價,比賽成績評定等等。

1、自評和他評相結合

2、成果展示

3、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4、教師評價

5、比賽成績評定。